税法差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09:33: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法差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法差异

税法差异调研报告

新会计准则规定,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用于出租或为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房地产交易的日趋活跃,我国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计价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多。但由于目前税法上确认收入仍以实现原则为基础,这将导致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因市价变动所形成的账面收益形成新的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更为突出的是当以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改为自用后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差异尤为明显,因此,差异协调问题亟需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中予以考虑。下面着重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与税法间的差异与协调。

一、资产用途发生改变时的差异分析

由于生产经营及持有资产目的的改变,企业自用房地产可以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也可以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处理原则是:

1.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查看全文

税法差异和会计的原则剖析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范的对象和目标不同,两者的差异无法消除。如果以税法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以会计核算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计算流转税和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将会弱化税收职能,因此“财税合一”的思路是行不通的,我国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做法———财税适度分离。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3次演变来看,由过去的以利润表为基础,逐步改变为以税法口径的“收入总额”减“扣除项目”格式设计,显示出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独立性”。随着会计、税收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处理原则对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处理应坚持统一性与独立性两项原则。

1.统一性原则。如前所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制定税法时完全不考虑会计处理方法,将会无端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没有必要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税法对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确定在“有关资产交付使用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准则确定停止资本化的时间在“有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如果“预定可使用状态”与“交付使用”还有一个时间段,那么会计资本化金额与税法资本化金额是不同的,由此造成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本人认为这类操作口径上的差异应当协调一致,制定税法时应当尽量参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毕竟计算税款的基础数据是以会计为基础的。

2.独立性原则。只有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的准确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完成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税额,及时申报缴纳。

处理方法

1.纳税调整。流转税:流转税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例如销售货物、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提供应税劳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集资款、手续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等。又如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账款需并入当期营业额计征营业税。流转税按月计征,月末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提取并申报缴纳。

查看全文

会计与税法差异研究论文

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向着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断的调整改革,二者的差异日益扩大,通过从存货准则和固定资产准则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会计与税法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清晰阐释,以寻求合理的减少差异的办法,促进会计与税法的统一。

关键词:会计;税法;差异

1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基本框架

1.1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体系

会计制度是指与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针对各类特殊业务进行单项专门规范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要比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是一套内容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办法,各企业日常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求和方法都涵盖其中。关于资产、负债、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财务报表列报等的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参照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执行。

查看全文

会计与税法差异研究论文

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向着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断的调整改革,二者的差异日益扩大,通过从存货准则和固定资产准则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会计与税法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清晰阐释,以寻求合理的减少差异的办法,促进会计与税法的统一。

关键词:会计;税法;差异

1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基本框架

1.1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体系

会计制度是指与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针对各类特殊业务进行单项专门规范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要比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是一套内容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办法,各企业日常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求和方法都涵盖其中。关于资产、负债、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财务报表列报等的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参照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执行。

查看全文

税法和新会计准则的差异

一、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差异。首先,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之间差异体现在资产减值方面。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可能性,应当在其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判断,同时还要对该损失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除了企业对外投资或者资产出售和处置之外,一旦确认企业发生资产减值,在以后会计期就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值并不适用,而仅仅适用于企业的长期资产。对于企业资产减值方面,我国税法则规定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还未核实、未实现,则其就不能在税前进行扣除。如果企业利用投资或者资产处置来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冲销,则企业可以进行相反的纳税调整。其次,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之间差异体现在企业收入方面。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收入系指的是应纳税收入。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收入指的是企业营业外收入、商品或服务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劳务以及其他业务收入等。由此可见,新会计收入与应纳税收入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和一致性。在企业商品和服务收入方面,税法和新会计准则是一致的,但在对收入的确认方面二者却具有不同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企业折扣、接受捐赠和企业使用自产产品没有实现的收入。(二)差异原因。首先,我国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具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出发点。税法的目的和出发点是获取财政收入,而新会计准则的目的和出发点则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并未其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其次,我国税法和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同。作为经济领域的两个不同分支,会计准则和税法所针对的对象不同,遵循的规范也不同,从而制定的内容也不同。再次,我国税法和新会计准则的发展速度不同。我国税法主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而新会计准则则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带动的,其具有国际化特性。由此可见,二者的出发点、目的、内容以及发展速度都不同,从而导致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我国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关系的协调策略

关于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笔者认为,既不能完全分离二者,同时也不能一味强求二者一致,而是应当在确保税法原则准确性和不损坏会计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适当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基于宏观角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协调。通过上述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差异的分析发现,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新会计的处理方式和原则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站在宏观领域,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税法以及新会计准则,并从中找出二者之间互相不适应的问题,从而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最终使二者之间得到协调。(二)对我国企业税法进行改进,使其主动与新会计准则协作。对于新会计准则中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部分,我国税法可以进行积极借鉴,并根据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和完善税法,将一些落后的税法规定进行不断改进,从而与新会计准则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仅仅是在上市公司中适用,也就是说我国新会计准则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不断深化的会计和税制改革,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对我国企业纳税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探究二者之间的差异演变到何种程度,通过何种手段才能够协调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关系,从而促进其协调发展,这就成为我们当前需要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查看全文

浅论税法差异对稽查工作影响

税务稽查是税务稽查机构实施的专业性强、高标准的税务检查,遵循的是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等准则。其中税收法律法规既是税务稽查机构实施稽查、审理定性以及做出税务处理和税务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和准绳,同时也制约着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方法。反之,会计准则既是税收制度的实现基础,也影响着税法的实现与税务稽查的实施,两者既相关联又存在差异。

一、税务稽查与新企业会计准则间差异的成因

与国际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并将于2008年在全国所有企业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用国际化的语言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扩大了与我国税法之间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税务稽查人员充分做好税务稽查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透析二者的关系。而笔者认为透析二者的关系首要环节就是找准作为税务稽查主要依据的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1.目的不同。税法和会计准则虽然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税法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而会计准则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规范内容不同。税法与会计准则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着不同的对象。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3.发展速度不同。因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建设进展迅速,新准则更是加快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具有了“国际化”。而税法的制定更多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的,相对会计准则而言,更具中国特色。

查看全文

会计与税法差异分辨研究论文

[摘要]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差异,表现在会计与税法所采取的计量属性不同,会计与税法的“真实性原则”不同,会计“稳健原则”与税法“收支确定”的差异,会计“重要性原则”与税收“法定性原则”的差异以及会计与税法对“实质重于形式”理解与实施的差异。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存在原因主要是会计的目标与税法的立法宗旨不同,企业会计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必须考虑国际交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对此要依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纳税调整

会计准则与税法从表面现象看,都是规范经济活动的法规,所以人们不希望它们之间存在重大差异,这样就可以减少纳税调整。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会计人员有自行计算缴纳税款的义务。所以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越少,会计人员自行计算纳税数额时就会省时省力,税务机关也会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但事实却恰恰与人们的意愿相反,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的差异反而有发展之势。为什么如此?其理论上的原因是什么?理论界与实务工作者都要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指导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理论研究。为此,本人谈些个人见解,供探讨。

一、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差异的主要表现

因为会计目标是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向所有者报告受托责任完成情况,所以,它必然提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约束会计人员恪守会计原则和准则,保证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会计人员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必须符合会计的目标,这样就必然产生与税法的差异。原因是税法在立法时主要考虑保证财政收入,但同时又要以企业会计的记录为依据进行税款计算。作为计税依据的会计记录又要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者的差异一般都表现在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主要有以下诸方面:

1在资产计价方面,会计与税法所采取的计量属性不同

查看全文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论文

【摘要】会计制度与税法服务于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在目的、内容、制定机构、处理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收入、费用两方面比较两者在处理方法上的差异。根据差异表现,提出两者差异的协调方法。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方面构成,其中前三个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三者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后三个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三者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会计所得,而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又称税法所得)时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法规定,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会计上计算的会计所得必须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纳税调整后的余额,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两者关系可表述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所得±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下面笔者就从利润表的构成要素,即收入、费用等方面来分析会计和税法的差异表现。

一、会计制度和税法的主要差异表现

(一)收入方面的差异

1.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重新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于收入的确认时间,新会计准则也提出了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收入准则规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额。而税法对于销售商品的应税收入确认与会计规定基本一致,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例如有的企业发生分期收款业务时,税法规定可以按交付产品或商品开出发货票的日期确认收入,也可按合同约定的购买人应付价款的日期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但应该注意到,有的企业在实际发生分期收款业务时不是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按交付产品或者商品开出发货票日期确认收入,而是按收到价款的日期确认收入,这样可以起到推迟交税的目的,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收入的及时性。

查看全文

新准则与税法差异对稽查影响

摘要:税务稽查是税务稽查机构实施的专业性强、高标准的税务检查,遵循的是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等准则。其中税收法律法规既是税务稽查机构实施稽查、审理定性以及做出税务处理和税务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和准绳,同时也制约着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方法。反之,会计准则既是税收制度的实现基础,也影响着税法的实现与税务稽查的实施,两者既相关联又存在差异。

一、税务稽查与新企业会计准则间差异的成因

与国际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并将于2008年在全国所有企业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用国际化的语言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扩大了与我国税法之间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税务稽查人员充分做好税务稽查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透析二者的关系。而笔者认为透析二者的关系首要环节就是找准作为税务稽查主要依据的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1.目的不同。税法和会计准则虽然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税法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而会计准则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规范内容不同。税法与会计准则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着不同的对象。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3.发展速度不同。因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建设进展迅速,新准则更是加快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具有了“国际化”。而税法的制定更多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的,相对会计准则而言,更具中国特色。

查看全文

税法与会计制度所得税处理差异及协调

一、税法与会计制度概述

税收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政府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需求,依据自身的政治权利,无偿地向社会公众收取的一定的收入。税收本质上体现的是政府对社会产品的一种分配关系,目的是促进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由此可见,税收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工具。税法是一个法学概念,是国家制定的用来协调政府和纳税人两者在征纳税角度关系的法律规范概括性说法。目前,我国共有十八个税种,税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个税种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税收优惠、违章处理等各个税收要素的概念。这些税种和要素相关的规定为我国税收的完善提供了保障。会计是以凭证作为依据,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具有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特征。现代会计主要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形成的,其价值核算是通过货币度量的,以复式记账法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活动。会计制度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制定的用来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进行约束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二、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关系

(一)税收和会计的关系。税收与会计在经济管理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相互独立主要是税收和会计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税收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它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对产品的需求。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将企业相关财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相互影响是指会计和税收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方面,会计为税收提供微观经济数据,即会计利润总额,税收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得到的;另一方面,税款的缴纳尤其是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又会降低企业的净利润。(二)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律主要包含1993年11月26日通过的,并于1994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务队伍的壮大,将税收提高到法律层次成为税务发展的必然,所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2007年颁布,并于次年开始实行。除了法律之外,我国会计制度的规范还需要更多法律相关条款共同作用,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为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在2006年被财政部公布,次年开始实行。这些准则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符合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包含了对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会计处理方法的说明。另外,我国财政部已经了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简称“新收入准则”)进行修改的通知,该准则已经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实行。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体系分别从税收和会计角度规范了企业在计算缴纳税收和完善财务信息方面的标准和制度。从两者过去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一致”和“分离”这两种模式。由于两者在服务对象上的不同导致两种制度在目的上也是不同的,在制定这两种制度时所遵循的原则当然也是不同的,目的和原则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主要业务处理存在差异。另外,由于税收与会计相互影响,所以《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体系就必须要相互协调,以使税收与会计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所得税法与现行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

(一)目的差异。所得税法的目的是保证一个国家取得财政收入,规范税收分配秩序,并通过确定合理、公平的税负水平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会计准则的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分为内部信息使用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进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尤其是2018年,分企业实行新收入准则,主要是遵循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的要求。这也导致了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目的进一步出现差异。(二)原则差异。税法原则是指在税收立法原则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公平、民主决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等原则。所得税法当然也遵循税法的相关立法原则。税收的原则区别于所得税法的立法原则,仅指的是其在核算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而且这些原则并没有在具体的所得税法或其实施条例中明确提出,而是隐含在对具体业务处理的规定中。虽然税务原则只是隐藏在具体核算过程中,但是税法原则的刚性却并不低于会计原则。会计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现了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应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特征。由此可见,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原则都主要是从其目的出发制定的,但是税法主要是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保障国家法律的强制性。会计主要是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出发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以在未来会计期间被企业应用,这体现了会计的“决策有用观”。所以,两者的原则自然也存在很多不同。例如,所得税法的从实际出发原则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从实际出发强调收入何时发生就何时确认,但是权责发生制强调收入属于本期的,即使在以后期间实现,本期也要确认收入。(三)主要业务处理的差异。1.收入方面。(1)收入分类差异。会计制度要求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企业净资产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没有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界定收入的特征是指“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就被界定为利得。收入具体分为销售商品产生的收入、为他人进行劳务而取得的收入和转让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三类。而税法对收入的界定是按收入形式来分的,主要有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货币性收入是指能确定的收入,非货币性收入则无法确定。税法上收入的具体细分除了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为他人进行劳务取得的收入之外还包含转让财产收入、进行权益性投资取得的收入等各项收入,可见税法定义的收入除了形式上和会计不同之外,分类上要比会计更细。(2)一般收入确认差异。会计上对于收入的确认要符合收入确认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涉及是否签订商品销售合同,购货方是否承担或享有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继续管理权和商品的控制权是否已经发生改变;商品的详细价值是否能准确地计算;销售方的成本是否能被完全的计算;经济收益是否已经进入企业等五项。新收入准则还将“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一项改为了“企业已将商品的控制权转移给购货方”。而所得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规则却只包含前四项。可见,所得税法的收入确认的要求并不会像会计准则那样要求“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是由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服务的对象、目标的不同造成的。2.扣除方面。税法上可以扣除的项目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流入与流出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和合理性原则,具体含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而会计上费用的确认则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能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强调日常经营形成的,非日常经营形成的就确认为一项损失。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有关扣除方面的差异,主要包含税法少扣会计多扣、税法多扣会计少扣和税法上据实扣除三个方面,由于据实扣除时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不会存在差异,这里不再赘述。因此,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在扣除处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限额扣除差异。限额扣除实际上是一个所得税法的概念,而在会计制度方面,只要是符合会计制度对于费用的五个确认条件,并且是企业日常业务中形成的就可以确认为费用,会计制度对于上述8个限额扣除项目是可以全部扣除的。但是所得税法要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可以在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2%和8%的范围内限额扣除;业务招待费支出通过将实际发生额的60%与当年销售收入0.5%比较,择其小者扣除。其中,职工教育经费超出扣除标准时可以在以后会计期间结转扣除,应当视为暂时性差异,可以通过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调整,其他为永久性差异。(2)加计扣除差异。关于加计扣除,这里主要以“三新”研究开发费用为例进行说明。会计上把企业研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两个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也是有差异的,对于研究阶段的支出无论多少全部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费用化。但是,所得税法并没有这样的阶段划分,它对加计扣除进行了如下规定:企业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费用,最终没有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实际发生额扣除的基础上,可以按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研发最终形成无形资产的,可以在缴税之前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3.资产方面。会计上对于资产的定义主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所得税法认为资产是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另外,会计上后续计量对于资产按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入账,而所得税法则是以公允价值(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入账,这两者是存在差异的。这说明所得税法除了因为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与会计不同产生差异外,也并不会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承认企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使两者之间产生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其实是一种暂时性差异,会随着时间被调整为一致,这也就是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好处。资产还会产生的一种差异是时间性差异,例如预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当期收到以后期间的账款。但税务机关按照实际发生原则来征税,会在当期将该预收账款应交的税款收回。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时间性差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