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防护林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05:48: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保防护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保防护林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总结了不同种类杨树在浮山县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针对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杨树;水保;问题;对策

杨树品种繁多,适应性广,在水保防护林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与农作物争光争水争养分的矛盾,一定条件下会对长久性的拦挡工程造成潜在威胁。浮山县在用杨树作为水保防护林的过程中,采取“避、错、混、断、续、补”等措施,利用其优势,克服其缺点,有效地起到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

1不同种类的杨树在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

(1)小叶杨的特点是根系发达,用它来保持土壤,减少土壤流失效果好,在荒山水保造林中被广泛应用。

(2)青杨的特点是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用它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水源涵养林中被广泛应用。

查看全文

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杨树;水保;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总结了不同种类杨树在浮山县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针对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杨树品种繁多,适应性广,在水保防护林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与农作物争光争水争养分的矛盾,一定条件下会对长久性的拦挡工程造成潜在威胁。浮山县在用杨树作为水保防护林的过程中,采取“避、错、混、断、续、补”等措施,利用其优势,克服其缺点,有效地起到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

1不同种类的杨树在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

(1)小叶杨的特点是根系发达,用它来保持土壤,减少土壤流失效果好,在荒山水保造林中被广泛应用。

(2)青杨的特点是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用它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水源涵养林中被广泛应用。

查看全文

高速路段征地占用赔偿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意见》,结合《市区征用集体土地计费规定》,本着合法、合理、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本补偿标准。

一、地类的界定

(一)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

(二)水浇地:指水田、菜地以外,地势平坦,坡度为2度以下(不含2度),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包括种植两季农作物(如:收小麦后,种植秋白菜)和种植经济作物(如:西瓜、甜菜等)的。

(三)二类水浇地:指坡度在2—6度,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四)旱平地:指地势平坦,坡度在2-6度(不含6度),无灌溉条件,靠天然降水种植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查看全文

水保旅游产业发展

1水保旅游产业的提出和发展现状

1.1水保旅游产业的提出

泾川县是西王母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县内有西王母宫、南石窟寺、温泉等历史和天然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生态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发展,我县积极探索开发水保旅游产业的路子。县内2480条沟壑基本绿化,建各类水保蓄排工程3·68万座(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2·4%,林木覆盖率达34·9%,林草覆盖率达59·5%,先后涌现出茜家沟、官山沟、田家沟等治理开发典型。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泾川人的自豪》和评论员文章《山川秀美大有希望》,充分肯定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要求把泾川的旅游产业尽快纳入西部特色旅游的大体系、大框架中,从此全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保、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以生态为基础的产业。

1.2水保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被誉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它集生态、社会、经济、示范效益于一体,能使广大旅游者在享受旅游快乐的同时也受到应有的警示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向往美好是人类固有的本性,追求猎奇是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设法适时避开烟雾笼罩、交通拥挤、噪音充斥的现代城市,而回归大自然中去欣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清风明月中的诗情画意。水土保持生态旅游正是挖掘自然旅游资源,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现代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业。我县在距县城较近的临近国道312线的沟道、山坡开展园林式治理,开发、建设水保旅游产业基地4处,景区面积达820hm2。

(1)田家沟生态风景区。该区是在田家沟水保试验示范站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治理前,流域内林木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至2001年底,经过各类水保措施的综合配置、优化组合,共修通道路10条7·2km,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0hm2,治理程度达85%,其中建各类观光经济园26hm2,兴修大型提灌工程1处,发展鱼塘2hm2,建淤地坝2座、骨干坝1座,发展坝地8hm2,走出了一条立足山地果树生产,种草、养畜、育苗多种经营,建立高效经济循环体系的水保生态农业的路子。2002年,为进一步挖掘水土资源潜力,扩大经济效益,以田家沟试验示范站为中心,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国道312线上的王牌旅游景点。经邀请省内外水保、旅游界专家、学者现场论证,县“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批准,按照“因势造景,因景造势,分年实施,纵深开发”的要求,建设田家沟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水保生态风景区。目前,主景区面积扩至240hm2,区内实现了“三通”,建有观光果园、珍稀植物园、珍奇动物园和蒙古营、亭阁、百鸟园、狩猎场、水上乐园、垂钓中心、儿童乐园、西王母民俗园、九龙池、飞流瀑布等人文景点20多处,造型园林、亭台楼阁、假山叠石、古桥石廊等园林景观建筑多处,建成2幢620m2民居式别墅1处,两层仿古式综合服务楼1幢,修建延安式窑洞4孔、蒙古包4座,可接待百人团体及会议,充分体现了风景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度假的特色。

查看全文

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辖*乡**镇,***个建制村(居)委会,**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竹林面积**万亩,为全省**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面积居全省第一。**又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37.68%。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我县水土流失治理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倾心支持。1983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县列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试点区,拉开了我县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至1999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其中:有效治理面积****万亩。2000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开展以**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精心指导。县委、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守土有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治理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治理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在**乡李田、**镇罗地等十五条小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万亩,其中:封禁25.7万亩,“老头松”改造3.8万亩,种果1.6万亩,生态林草2.5万亩,坡改梯0.6万亩,改造乡村道路、果园道路175.6公里,蓄水池1241个,防洪沟79.72公里,沼气池4060口,谷坊183个,蓄水塘坝23座,渠道24.45公里,节水灌溉1处,水保监测站1个。突出表现在:一是治理步伐规模推进。1985年至1999年有效治理面积仅35.55万亩,如按此进度计算,需46年时间才能把我县的水土流失全部治理完。自2000年起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4年共治理34万亩。据此规模推进,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县的水土流失地可全部治理完,比原来的治理速度大为提高。二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绿色产业将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据监测,原中强度水土流失地植被覆盖率提高20%以上,径流系数从0.57下降到0.34,河水含沙量由0.35公斤/立方米下降到0.17公斤/立方米,经过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平均气温下降3.80C,气候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水土流失治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林果得到培育壮大,如策武万亩果场、三洲杨梅基地、南坑银杏基地等成为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流域。此外,项目实施共用劳力151.87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777.5万元,仅经济林果一项就消化剩余劳力18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46.5万元,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用武之地。三是“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干群治山治水治穷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了一种“毁林可耻、护林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探索出了一条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如建章立制强封山、“草牧沼果”、“草牧沼菜”生态模式、低效林“老头松”改造、“等高草灌带”等。通过采取大面积封山与小面积治理相结合,禁烧柴草与解决群众燃料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与管理相结合,以草先行,草牧沼果相结合,经济林果与水保防护林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治理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地的新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专家石玉林在去年“院土八闽行”活动中对我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㈠实行封禁做到“三个建立”。即建立规章制度,建立护林队伍,建立疏导用燃的渠道。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封山育林育草的目标、任务、措施、责任等。二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以乡镇林业站和水保站工作人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把护林员工作重点由原来巡山为主改为入户查灶为主。三是建立疏导用燃渠道。在水保治理项目区内的农户全部改烧草为烧煤和沼气,充分利用沼气和煤炭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由政府出资,实行煤炭价格补贴,对封禁区群众烧煤每个煤球补贴0.04元;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建沼气池每个给予补助680元。引导农民烧煤、烧沼气,不烧柴荩痈旧辖饩隽斯碌娜剂衔侍猓釉赐飞鲜璧寂┟窦跎俣灾脖坏钠苹怠?BR>㈡开发治理做到“三个结合”。即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与绿色产业结合,着力把低质低效的水土流失地变为优质高效的果园,变劣势为优势。一是建立山林权流转制度。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政府收回经营权,重新发包,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山林经营权一定50年不变,每亩租赁金控制在28元以下。二是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开发性治理。在项目区种果的每亩给予种苗、肥料、抚育管理补助300元,建水池每个补助180元,建管理房、生活用房免交各种费用;路网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无偿提供业主使用;对领办、创办、承包开发50亩以上果园的干部,资金投入不足的,由县产业发展担保中心担保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㈢强化领导做到“三个落实”。即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一是组织落实。县、乡(镇)书记任组长。二是责任落实。建立领导挂钩责任制,治理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列入部门、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三是人员落实。从计划、财政、农业、林业、水利部门抽调人员与县水保局人员合署办公,乡(镇)水保、林业站人员不包村,专抓治理工作。

查看全文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辖乡××镇,××个建制村(居)委会,××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竹林面积××万亩,为全省××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面积居全省第一。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又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万亩,占山地面积的。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查看全文

某某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辖乡镇,个建制村(居)委会,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竹林面积万亩,为全省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面积居全省第一。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又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万亩,占山地面积的。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查看全文

县长在林果业建设暨植树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春季林果业建设暨县直机关义务植树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春季林果业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集中攻坚,迅速掀起林果业建设高潮,全力推动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刚才,徐书记对今春林果业建设和县直机关义务植树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切实做好今春林果业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重点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在总结成绩中统一思想,切实坚定林果产业发展信心

我县是一个生态大县,也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苹果是全县唯一在全国榜上有名的优势农产品。多年来,全县上下充分发挥这一宝贵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以优质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取得了生态条件持续改善、产业收入稳步提升、社会影响逐步扩大的多重效应。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抢抓国家加大林果产业扶持力度的战略机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果品产业开发,全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在持续推进果品基地建设上,通过县上强推、乡镇真抓、群众实干,全县分春、秋两季新建果园4.8万亩,集中建成党原坷老、丰台焦家等6个千亩以上优质果品示范园区,产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精心组织开展“果园标准化管理年”活动,组建全县果树技术服务队,固定人员,落实报酬,常年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全县果园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按照政府引导、内引外联、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思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多方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企业,全县新建果品冷藏库6座,新增贮藏能力3万吨,果品贮藏、加工、销售等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巩固扩大生态林业建设成效上,以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天保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公益林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为重点,持续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村镇绿化,全县完成荒山造林3.5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74万亩、农田道路林网109公里,集中建成城关合志沟、丰台湫池沟、太平何崖公路等一批生态示范工程,生态林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上,持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多方发展林下经济,完成树种改优2.1万亩,培育林下养殖示范点48处,发展林下种植1.8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6505万元,林权改革各项工作继续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乡、村各级组织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必将为“十二五”时期全县林果产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林业是的立县之本、发展之基,在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果品产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发挥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遵循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尊重群众意愿、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努力在扩量、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真正把生态建设的品牌做大做响,把果品产业的品牌做优做强。

第二,要在分析问题中找准差距,倾力强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客观审视我县林果业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要求和周边县区的发展相比,全县林果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一是产业规模效应不够明显。目前,我县果品适宜区覆盖率仅仅过半,挂果园面积只有18万亩,丰产园只有12万亩,按照现代果业发展对大基地、大市场的要求,全县果园面积明显偏小,果品总量明显不足,产业发展仍处于扩张规模的低层次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整体优势,支撑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能力仍然十分有限。二是建管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一些乡镇果园栽植规划不合理,质量把关不严,普遍重栽轻管,有树无果、有果园无效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幼园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挂果前基本不投入、不管理、不留营养带,有的甚至在果园内种植小麦和高杆作物,果树长势差,保存率低;丰产园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实不力,低劣园改造提升缓慢,直接影响了果品质量和产业效益;一些乡村对规划实施的生态林业建设重点项目不整修工程,不按规划设计要求组织劳力进行栽植,造林任务欠账大、质量差。退耕还林荒山配套落实不到位,杂果经济林嫁接改造不及时,后续产业开发比较滞后,林业助农增收的后劲不足。三是配套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果农培训不够经常,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果农缺乏管理技术;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少,果品加工、包装、贮藏、营销、商品化处理等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完备,出口创汇基本处于空白。四是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缓慢。树种改优工程新栽苗木保存率低,嫁接改造成活率差,后续配套管护也没有及时跟上;林下种植整体规模小,发展层次低,没有形成切合实际的种植经营模式;林下养殖投入不足,设施简陋,布局分散,示范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乡镇对林权抵押贷款宣传引导不够深入,部门在评估登记、协调服务、贷款发放等方面协作配合不够紧密,贷款难度大、规模小、受益面狭窄;林业综合服务大厅运行体制不够顺畅,乡镇林业服务机构建设滞后,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以村组为建办主体,服务项目较少,服务方式单一。五是工作推行方式亟待改进。一些乡镇只做点上工作,不抓面上推进,造成工作落实欠账大,整体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不认真抓落实,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上报的果园建设面积水分大,对全县整体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乡镇在工作落实中主要依靠行政推动,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利用集体公用地建果园,依靠乡村干部搞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经常性。这些差距和不足,既是当前我县林果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突破的症结问题。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反思,认真研究,切实找准各自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聚焦用力,集中突破,真正把林果产业做大做强。

查看全文

局长在梯田建设暨小流域治理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后面,市委张书记、市政府曹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上半年全市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下半年工作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全市梯田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通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进展顺利,整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梯田建设上,今年省上下达我市梯田建设任务22.67万亩,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和市人代会提出完成26万亩,止目前,全市共完成16.34万亩,占省上下达任务的72.1%,占市上目标任务的62.8%。全市共规划落实梯田建设工程244处23.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工程2处2.2万亩;千亩以上工程68处13.65万亩;五百亩以上工程61处4.27万亩;五百亩以下工程113处1.92万亩。止8月6日,全市共落实资金5908万元,开工建设梯田工程227处,完成面积16.34万亩。其中:区完成3万亩,占任务3.88万亩的77.3%;县完成1.02万亩,占任务2.29万亩的44.7%;县完成3.36万亩,占任务4.44万亩的75.8%;县完成2.56万亩,占任务2.52万亩的101.5%;县完成1.43万亩,占任务1.99万亩的72%;县完成4.75万亩,占任务7.12万亩的66.6%;县完成0.22万亩,占任务0.43万亩的52.3%。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今年全市新列重点治理小流域23条。止目前,完成流域综合治理面积73.6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75.3%。其中区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3.26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81.2%;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2.73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20.9%;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1.44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81.4%;县列入治理小流域4条,完成治理面积7.64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67.9%;县列入治理小流域4条,完成治理面积15.81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80%;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0.15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91.3%;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2.57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103.3%。

根据市水利水保部门现场督查了解和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总体感到,今年全市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及早安排部署,责任靠得实。各县(区)普遍从去年后季就超前谋划,及早动手,组织技术人员科学选点,统一规划,并动员群众预留地块,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积极组织劳力机械、协调资金,为今年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年初,各县(区)普遍召开专题会议,对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编制梯田建设实施方案和重点小流域实施方案,保证了各项工作早安排、早规划、早启动。县3月17日就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工作,并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2011年计划实施的4条重点小流域落实了县级领导包点责任制和治理措施部门包抓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林、牧、水和交通等部门的力量,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工程及早开工建设。、、、等县把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流域、水保局负责人包项目、业务干部包工程的包抓责任制,争取了工作主动,赢得了良好开局。

查看全文

综合治水研究管理论文

1我国治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多、水少、水脏”,即南方汛期水多成灾,北方水少干旱,水资源污染严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心腹之患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1.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对资源过度索取,人与自然没有很好地和谐共处

1.1.1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问题涉及到大面积的自然破坏,不适度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其发生、发展,它是人类诸多灾害的根源。水土流失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滑坡、泥石流、崩岗等多种形式。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1990年遥感调查表明,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之多。几十年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地4000多万亩,年平均在100万亩以上。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山区,“石化”现象很严重,发生范围广,局部地区已经失去了生存条件,如:广西石灰岩地区许多地方已无地可种,每3人要弃地移民2人,剩下的土地仅够1人生存。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伴随着上亿吨氮、磷、钾养分付之东流。因此,水土流失整个过程都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负效应。

黄河中上游60万km2的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达45万km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700t/km2,可说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t/km2以上的地区共有15.6万km2,每年产沙14亿吨,占总产沙量的87.5%。从内蒙古河口镇到龙门区间的晋陕峡谷地带的10万km2,是粗沙区,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t/km2,最严重的达50000~60000t/km2。从这个地段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达黄土高原输沙量的60%。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部分泥沙淤积在河床上,使其每年升高10cm,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10m,最高的10m以上,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其余的泥沙入海,每年要造陆几十平方公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