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鼓砖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04:58: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书鼓砖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书鼓砖雕建筑艺术
一、书鼓砖雕”概念
书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之一,是自明清以来中国北方曲艺曲种“大鼓书”(也称“鼓书”、“鼓词”)在说唱表演时应用的一种主要打击伴奏乐器,呈扁圆形,直径只有二十余厘米,在演员演唱戏曲时,艺人们通过击打书鼓和敲击鼓板来进行伴奏,起到烘托气氛的和调节演唱节奏的作用[1]。陵川民间风俗中,书鼓寓意有“鼓乐声声,祥和太平”之意。“书鼓砖雕”一词主要是指出现在陵川地区典型四合院的“门楼”、正房或者左右厢房的靠近屋顶的“墀头”部分的“书鼓砖雕”作品而言的。“书鼓砖雕”作品本身一般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使用十三层砖),上部(由三层砖空间组成)砖层面雕刻有云纹、线纹(本地叫做“富贵不断头”)或花纹。中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抽象图案或者是人物形象图案、故事情节场景图案,场景两边为两个雕刻有花纹的砖柱,砖柱与上下部的各一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组合成一个四方形舞台,以此衬托此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场景形象所活动的空间。下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先由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嵌着一层被染成红色的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组成,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的两边即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各有一个小圆球柱撑起,可以说,半圆立体书鼓型砖是此砖雕的主要标志性结构,书鼓下方的云纹、线纹、花纹砖则又呈现本地说唱鼓书时使用的方桌或长条桌的桌面形状。再往下两层砖则呈四方桌或长条桌的桌凳腿和桌帔形状。所谓桌帔,可以说是一块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装饰性布料,即如同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说唱时前面总放着的桌子台布,台布正对观众的一面往往呈三角形,上面标明说唱鼓书名家的名字以及说唱曲目名称。此类砖雕的布局可谓是煞费工匠之苦心,是在融合了当地鼓书艺人说唱演出使用的乐器、说唱的抽象或具体的场景模式、当时说唱艺人说唱时所使用的道具等内容并经过匠人的精细雕刻而成的特殊工艺美术作品,这类书鼓砖雕作品也寓含着这些匠人各自独特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创作理念,也代表着各个不同时代受众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审美理念。[2]“书鼓砖雕”经我们长达两年的实地考察,主要保存于山西晋城市所管辖的陵川县,具体位置在县城崇文镇、北关、南关、西关,及其周围的石掌村、西石门、大会、东八渠、西八渠、上郊、南岸上、白钱掌、潞城镇、义门、洪水河、小郊、四义、岔路口、黄干窑、红马背、南岭、西岭、天池、脚头、庄头、鲁山等村镇。这些村镇占到了陵川全境的二分之一,调查民户512户,已经拍摄到的书鼓砖雕照片达2500余幅,搜集和找到现存的书鼓砖雕作品2013块。
二、陵川民居的院落结构布局
陵川合院民居有典型的两种院落布局:三合院和四合院。这种合院形式,布局特点基本统一,均是以轴线为主体,三面或四面布置堂屋、厢房、耳房、倒座房,这些房屋门窗总是向院落开放,一般对外不开窗,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庭院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陵川民居也因山势走向的缘故呈现出两种典型朝向: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合院庭院的方向、面积,院内的长宽比例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院落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面宽与进深的尺寸因宅而异,一般是偏向纵长,厢房向内靠近,厢房的边线甚至超过堂屋,冬季避免冷风直入,夏季也可寻求阴凉。院落内用方砖铺地,而不种植植物,也是为了保证窄四合院的光照程度;也有一些院落是中规中矩的正方形。[3]单体四合院作为一种典型的合院民居形式,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绵延三千多年的院落建筑以占地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成一体而得名四合院。院落只有正门(上郊村见到有开侧门)可进出,关门后即与外界隔离。陵川民居中的四合院大多是坐北朝南,偶尔也有坐西朝东的院落(崇文镇张家村多见),但都遵循了四合院中轴对称的形式,院门通常开在东南角。北房为正房,当地称堂屋或厅房,东西两侧各为厢房,建筑间数和样式大体相同。南面的倒座房与北房相对应。当地人称此房不仅招待客人,而且曾有账房之用。在南北、东西厢房的角落中一般均有耳房,主要来作厨房或仓库来储存粮食、堆放杂物。四合院一般包括一进院、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及复合院五种。一进院是基本型院落,两进院一般是在一进院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前院,三进院是在两进院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后跨院,后跨院一般为佣人居住,房间的尺度比正院的尺度小。三进院功能齐全,布局简洁,分区明确。这种院落组群可以满足大家庭居住的需要,每个小院又能成为独立的分配方式,整体部分互不干扰。在陵川民居中见到了两、三进院,有前院门与宅院门,通常不在一条直线,相互错开而建,使外人不能直视院落。这些几进院落的轴线纵向伸展,从而使院落尺度有所变化,空间因此而有内外主次。通过空间组合中的体量对比,位置的序列变化,规律的建筑布局,增添了房屋的空间效果。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些院落只遗留了第一进院,后面均已倒塌,而有些院落则保存完好,尚有人居住。在六泉乡我们见到了基本完整的一进三院,可以看出曾经的主人雄厚的经济实力。
三、陵川民居庙宇的特点
通过房屋内花梁的推断,目前所遗留的三四合院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也有很少为明代遗存。陵川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此地民居布局上十分紧凑,密度较高,常将四合院的楼房建成两层,可能由于用地紧张以及显示富有的尊贵观念,同时,这种建筑的优势在于:不仅节约耕地,充分利用空间,而且在二层楼房上储存东西,可以防潮防腐。四合院的楼房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厢房也建成两层楼形式,这种形式便称为楼院。与山西民居中常见的瓦房、砖房、平顶房不同,陵川最具特色的房屋形式就是二层楼。该区的二层楼,二层上通常不住人,而是用于储藏粮食、杂物或者摆放家具等。一层室内的天花板上留有一长方形的口子,盖上板门,平时就采用活动楼梯上下,楼梯就悬挂在楼板梁下,用时放下,不用时把楼梯平挂在楼板两下。现有些后来改建的房屋常把楼梯建在耳房,以使得堂屋内空间完整。门窗装修多用隔扇门槛窗。陵川民居室内布置通常比较简单,有火炕和灶台,火炕位于山墙一侧,灶台紧靠炕的一侧,有时也居中布置。两者占去室内空间的2/3,感觉较拥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常将厢房的三开间在内部隔成两间使用,即在当心间正中砌一砖墙隔断,两次间为窗,将两室的入口房门都装在当心间,外立面仍保持三开间的形式。这种做法称为“三间两室阁楼式”。[3]虽然在陵川各村的二层楼形式大同小异,但在南四渠也见到了层高较高的二层堂屋,由于地形的缘故,这个院落堂屋较高,不仅可以从屋内到达二层,而且从院外也有楼梯通过小山坡到达二层。由于层高较高,这家主人曾用来居住,现也有储藏之用。这也是在陵川看到的一个特例。山西民居的整体特征为外雄内秀,木雕精细传神,斗拱小巧,卷云式样,木构件上都雕有花饰,朴素雅致。大门檐下匾额上的题字更是书法精美,做工精细,内容博采。窗格做成式样繁多的吉祥图案或图形,层层门窗做工精细、巧妙,与实墙构成鲜明的对比。宅内精心刻画的砖雕艺术,从院楼到影壁再到硬山墙上的悬鱼饰物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4]这些院内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饰物与宅外壁立的高墙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完美地诠释了古代山西民居的这一特性。新中国成立后,晋东南地区的民居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它地区一样,新建的房屋多选择向阳、通风、开阔的地方。而且,新建房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门窗比例增大,室内开阔,取暖方式也有所改变。新建房屋一般坐北朝南,一般房多为五檩、七檩进深的,砖木结构居多。近年来个人修建房屋也多见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但是这些院落基本上是单门独院,来去自如。院子一般较方正。有些新建的砖木房屋还保留了墀头的造型,但没有了精美的砖雕,而有些则彻底舍弃了墀头部位。陵川民居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山西晋东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至今为止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代表。对于进一步研究晋东南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陵川自古有“太行第一之巅”的美誉,这里大部分是山区和半山区,只有少部分为丘陵地带,所建庙宇多顺应地形建于高大的石砌台上,庙宇周围较空旷,凸显了庙宇恢弘的气势。庙宇本身继承了晋东南村落常见的院落空间形式———四合院。有正房、东西厢房、倒座及耳房(夏房)。大门居中布置,院中有楼梯踏上宽敞的月台便是正房,也是正殿。倒座房二层一般为戏台。(戏台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信仰,也成为当地文化的缩影)戏台一般为三开间单檐悬山顶,两侧也各带耳房作为演戏时的后台部分。夏房或作为后台或作为献殿。东西厢房有两层,一层为禅房,二层为看楼。看楼通常都为出挑的木构前檐廊,是最佳的看戏场所。这便构成了陵川庙宇的基本格局。如南召村“太行第一庙”(文庙、孔庙)、西溪二仙庙、各村的玉皇庙等多是这样的布局。
陵川书鼓砖雕建筑艺术
一、书鼓砖雕”概念
书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之一,是自明清以来中国北方曲艺曲种“大鼓书”(也称“鼓书”、“鼓词”)在说唱表演时应用的一种主要打击伴奏乐器,呈扁圆形,直径只有二十余厘米,在演员演唱戏曲时,艺人们通过击打书鼓和敲击鼓板来进行伴奏,起到烘托气氛的和调节演唱节奏的作用[1]。陵川民间风俗中,书鼓寓意有“鼓乐声声,祥和太平”之意。“书鼓砖雕”一词主要是指出现在陵川地区典型四合院的“门楼”、正房或者左右厢房的靠近屋顶的“墀头”部分的“书鼓砖雕”作品而言的。“书鼓砖雕”作品本身一般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使用十三层砖),上部(由三层砖空间组成)砖层面雕刻有云纹、线纹(本地叫做“富贵不断头”)或花纹。中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抽象图案或者是人物形象图案、故事情节场景图案,场景两边为两个雕刻有花纹的砖柱,砖柱与上下部的各一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组合成一个四方形舞台,以此衬托此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场景形象所活动的空间。下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先由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嵌着一层被染成红色的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组成,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的两边即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各有一个小圆球柱撑起,可以说,半圆立体书鼓型砖是此砖雕的主要标志性结构,书鼓下方的云纹、线纹、花纹砖则又呈现本地说唱鼓书时使用的方桌或长条桌的桌面形状。再往下两层砖则呈四方桌或长条桌的桌凳腿和桌帔形状。所谓桌帔,可以说是一块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装饰性布料,即如同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说唱时前面总放着的桌子台布,台布正对观众的一面往往呈三角形,上面标明说唱鼓书名家的名字以及说唱曲目名称。
此类砖雕的布局可谓是煞费工匠之苦心,是在融合了当地鼓书艺人说唱演出使用的乐器、说唱的抽象或具体的场景模式、当时说唱艺人说唱时所使用的道具等内容并经过匠人的精细雕刻而成的特殊工艺美术作品,这类书鼓砖雕作品也寓含着这些匠人各自独特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创作理念,也代表着各个不同时代受众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审美理念。[2]“书鼓砖雕”经我们长达两年的实地考察,主要保存于山西晋城市所管辖的陵川县,具体位置在县城崇文镇、北关、南关、西关,及其周围的石掌村、西石门、大会、东八渠、西八渠、上郊、南岸上、白钱掌、潞城镇、义门、洪水河、小郊、四义、岔路口、黄干窑、红马背、南岭、西岭、天池、脚头、庄头、鲁山等村镇。这些村镇占到了陵川全境的二分之一,调查民户512户,已经拍摄到的书鼓砖雕照片达2500余幅,搜集和找到现存的书鼓砖雕作品2013块。
二、陵川民居的院落结构布局
陵川合院民居有典型的两种院落布局:三合院和四合院。这种合院形式,布局特点基本统一,均是以轴线为主体,三面或四面布置堂屋、厢房、耳房、倒座房,这些房屋门窗总是向院落开放,一般对外不开窗,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庭院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陵川民居也因山势走向的缘故呈现出两种典型朝向: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合院庭院的方向、面积,院内的长宽比例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院落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面宽与进深的尺寸因宅而异,一般是偏向纵长,厢房向内靠近,厢房的边线甚至超过堂屋,冬季避免冷风直入,夏季也可寻求阴凉。院落内用方砖铺地,而不种植植物,也是为了保证窄四合院的光照程度;也有一些院落是中规中矩的正方形。[3]单体四合院作为一种典型的合院民居形式,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绵延三千多年的院落建筑以占地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成一体而得名四合院。院落只有正门(上郊村见到有开侧门)可进出,关门后即与外界隔离。陵川民居中的四合院大多是坐北朝南,偶尔也有坐西朝东的院落(崇文镇张家村多见),但都遵循了四合院中轴对称的形式,院门通常开在东南角。北房为正房,当地称堂屋或厅房,东西两侧各为厢房,建筑间数和样式大体相同。南面的倒座房与北房相对应。当地人称此房不仅招待客人,而且曾有账房之用。在南北、东西厢房的角落中一般均有耳房,主要来作厨房或仓库来储存粮食、堆放杂物。四合院一般包括一进院、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及复合院五种。一进院是基本型院落,两进院一般是在一进院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前院,三进院是在两进院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后跨院,后跨院一般为佣人居住,房间的尺度比正院的尺度小。三进院功能齐全,布局简洁,分区明确。这种院落组群可以满足大家庭居住的需要,每个小院又能成为独立的分配方式,整体部分互不干扰。在陵川民居中见到了两、三进院,有前院门与宅院门,通常不在一条直线,相互错开而建,使外人不能直视院落。这些几进院落的轴线纵向伸展,从而使院落尺度有所变化,空间因此而有内外主次。通过空间组合中的体量对比,位置的序列变化,规律的建筑布局,增添了房屋的空间效果。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些院落只遗留了第一进院,后面均已倒塌,而有些院落则保存完好,尚有人居住。在六泉乡我们见到了基本完整的一进三院,可以看出曾经的主人雄厚的经济实力。
三、陵川民居庙宇的特点
米脂窑洞建筑装饰论文
摘要:民居建筑的装饰是以建筑实体为载体,分布在建筑的各部位和各构件上,它不是纯粹的装饰品和艺术品,是建筑结构和装饰功能于一体,共生共存的“原创型”装饰,是建筑造型的延伸与再发展,使建筑空间形象更加丰富和完美。本文将以陕北米脂窑洞古城民居的建筑装饰为例对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米脂窑洞建筑装饰论文
摘要:民居建筑的装饰是以建筑实体为载体,分布在建筑的各部位和各构件上,它不是纯粹的装饰品和艺术品,是建筑结构和装饰功能于一体,共生共存的“原创型”装饰,是建筑造型的延伸与再发展,使建筑空间形象更加丰富和完美。本文将以陕北米脂窑洞古城民居的建筑装饰为例对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米脂窑洞建筑装饰论文
摘要:民居建筑的装饰是以建筑实体为载体,分布在建筑的各部位和各构件上,它不是纯粹的装饰品和艺术品,是建筑结构和装饰功能于一体,共生共存的“原创型”装饰,是建筑造型的延伸与再发展,使建筑空间形象更加丰富和完美。本文将以陕北米脂窑洞古城民居的建筑装饰为例对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闽北传统民居与装饰特色
摘要:闽北地区地处闽江上游,武夷山东南,西接江西,与江浙比邻.在民居建筑中由于地理、历史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闽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并具有典型的特色.在建筑形态上主要是土木、砖木和砖瓦等结构为主,融合了江南建筑风格和徽派建筑风格,在建筑装饰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本文旨在总结归纳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及装饰风格,为探索古建筑的保护途径及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闽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特色
闽北邻近浙南、皖南、赣西等地,地理位置特殊.伴随着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后,闽北的发展逐渐融合了各地的文化内容,在房屋建筑方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样式.闽北古村落建筑民居分布广泛,遍布闽北十余个县市,其中以下梅村、政和县、建瓯伍石村、邵武等古建筑民居最为典型并呈现出闽北地区建筑的鲜明地区特色.
1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
建筑的形态是整体的建筑形制,包括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的使用及其建筑风格等内容.“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于创新形式.”[1]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就是基于当地自然、物理等条件下,逐渐发展并形成具有闽北地区区域特色的建筑形态.1.1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闽北地区的建筑取材于当地建筑素材,并适用当地生活和审美特色,因此,闽北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建筑为主.闽北的土木结构民居是以土为基,以木为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中,“土”代表中央代表承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木”代表春天和东方,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量,同时土和木最适宜作为建筑材料.因此,中国古建筑大多以土为基,以木为柱或梁作为房屋支架,构建成可供居住的空间.土木结构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架构方式,是我国广大民居采用的最主要形式.在闽北的传统民居中,土木结构的建筑主要是全木穿斗结构架构框架,外墙取材于当地的黄土垒砌而成.福建政和县澄源乡南部的上榅洋治地更楼就是典型的土木结构的建筑,治地更楼在北宋时期因抗击贼匪入侵并擒匪首而获得朝廷赐名“更楼”,清朝时期朝廷钦此“礼仪之乡”匾额悬于楼上,更楼共三层,属于碉堡式四方形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典型的土木结构建筑.闽北砖木建构的民居是砖为墙,木为骨的建筑.砖木结构的建筑是闽北地区建筑的形式之一,以砖、木为主要原料,整体建筑结构呈现出立砖斗砌,木柱板壁,青瓦屋顶.闽北砖木结构建筑外部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砖木结构的民居是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如,具有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邹氏家祠、下梅村的古民居和邹氏大夫第等都是典型的砖木构建的民居建筑,另外福建北部邵武中书第也是主要的砖木结构的建筑.1.2建筑形制,一重天井一重厅为主.闽北传统民居在建筑形式上可分为厅堂、住房和庭院三种空间模式,每种空间模式相互排列构成整体院落,呈现出一重天井一重厅的建筑形制.布局上大多以一条中轴线为中心两边基本对称,且规则、整齐的,具有秩序感和美感.一座民宅内一般以座北朝南的房屋为正房或正厅为中心,两边设有厢房、书房等,院落多为天井式,天井下一般都摆设花架、石桌、水池等供养花、休憩.闽北的民居融合了中原地区土坯土墙的住宅形式,布局遵守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族制度,房屋多为正北朝南一井一厅的形制,大户民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等多进制院落,各院落之间筑有高大的风火墙,各厅堂和房屋有廊道相通.建瓯伍石村古民居伍石茶庄就是多进式院落,由三个院落相连,布局以中轴对称分布,面阔三间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的空地为天井;下梅村的古民居屋宅大多以内庭为中心安排各种功能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组合层次,除阁楼外,宅屋一般不超过两层.[2]闽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屋整体布局的结构主要以一重天井一重厅为主但山区的古民居多为两层高脚厝栏式建筑,二楼为居住室,一楼都为厅或活动区域.下梅村的商户门店的建筑也多为高脚厝栏式,前店后屋,店门与住屋相连.有的巨富商贾和达官贵人等“三进九栋”式青砖瓦房.1.3建筑风格,融合徽派建筑特色形成区域特色.闽北与江浙比邻,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较明显.徽派建筑的特点是粉墙(白墙)黛瓦马头墙,结构特点以砖石木为原料,木架构为主,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内雕梁画栋.闽北传统民居则融合了徽派建筑的青砖灰瓦或青砖黑瓦、马头墙、墙线错落有致.如,伍石茶庄就是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黑瓦青砖、房顶有歇上顶、硬山顶和马鞍等,形成高低相间、错落有序的江南建筑群落.闽北民居建筑的风格虽受临近的江西、浙江,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但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闽北民居周围外墙常作封檐处理,或以马头墙形式出现,但院内檐墙仍作悬山.有的民居虽是白墙黑瓦但屋脊平直只有檐角翘起.如永安安贞堡;庭院的设计上,由于地形条件限制闽北民居也没有开阔的庭院,采用天井式布局,外用砖砌空斗砖墙作围护,外观封闭,具有鲜明的边界文化特色.[3]
2闽北传统民居装饰的特色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分析
【摘要】传统民居建筑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断转变和重塑过程。建筑装饰是传统民居的精髓,是人们对外界表达文化的主要媒介,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在对传统民居建筑的观察和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传统文化精神在民居中的生动体现,在民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传统民居外观风格形成演变总结,更是当地居民对传统民居生活积累记忆的工艺表现。建筑装饰又是社会结构、工艺美术、物质品质建设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其差异性也体现在传统建筑装饰上,对传统建筑特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存其所涵盖地区的文化基因。但在当下对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十分重视的背景下,应该深入民居调研,在调研中,如何保护其包含的地域性文化基因是传统民居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建筑装饰;传统民居;豫南建筑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豫南在中原文化、汉文化、徽文化的孕育下,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结合了南向户型的精明美感和北向户型的坚韧。古色古香的门楼、原生态的建筑风格、精心制作的“三雕”,它们构成了河南省南部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此次调研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豫南建筑装饰特色,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果,为豫南地区传统民居及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的保护提供基础。在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中传统民居的价值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民族文化记忆、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土壤。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内容
豫南传统民居建筑是具有文化过渡特征的装饰艺术,研究当地民居主要从建筑特色、细部装饰、建筑装饰意义等方面入手。进行这些研究后才能对豫南民居的建筑装饰有一定了解和总结。
民间石雕在建筑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宝藏和文化传统,作为艺术范畴中的雕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和以雕刻著称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国一样,呈现着人类雕塑艺术的灿烂辉煌。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我国石雕艺术论文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宝藏和文化传统,作为艺术范畴中的雕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和以雕刻著称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国一样,呈现着人类雕塑艺术的灿烂辉煌。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民间石雕源流建筑运用论文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宝藏和文化传统,作为艺术范畴中的雕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和以雕刻著称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国一样,呈现着人类雕塑艺术的灿烂辉煌。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