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03:57: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疏导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疏导管理民间金融瓶颈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概况;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措施和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民间金融,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直接进行金融交易的行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模庞大,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换的作用、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的农村金融部门实力不强,经营效率低下,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要、金融自身的缺陷导致其有一定的危害、立法使民间私人借贷走向法制化、农村金融体制,组建民间金融机构,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金融抑制、有针对性地对地下金融行为进行监管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日益扩大,它的存在,不仅对农村经济也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分析得出民间金融繁荣是金融压抑的必然结果,正规金融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日益扩大的需求矛盾成为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对于经济影响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民间金融问题要采取疏导结合的方式,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建立开放、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民间金融;问题;对策
民间金融,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直接进行金融交易的行为。由于以往这些借贷行为是非法存在的,也被称为“地下金融”。其具体表现有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有的地方也称“邀会”)、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适应和满足“三农”多样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了特殊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民间金融的发展还未规范化、法制化以及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对农村和社会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模庞大,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换的作用。民间借贷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IFAD(2006)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金融市场的4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的民间借贷金额高达1.2万亿元左右。从2001到2006年,我国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大约以19%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全国农村民间金融借贷高达8000-14000亿元,仅浙江东南温州地区就有3000多亿。
外贸顺差疏导分析论文
一、外贸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200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经常项目顺差240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为100亿美元,可见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账户顺差)已远远超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主要来源。持续顺差显著干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1.持续顺差制约了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自由度,成为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持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近年来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使购买外汇已经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以2006年为例,外贸顺差1775亿美元,按年均汇率央行投放基础货币14149.9亿人民币,以货币乘数为5计算,派生货币总量70749.5亿元,约占2006年货币供应量(M2)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现阶段的流动性问题与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制约直接相关。
2.持续顺差使“对冲”操作产生副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对于外汇占款形成的高额人民币被动投放,央行常用发行央行票据方式进行对冲干预,初衷是减少流动性货币。但是,大量、长期的顺差会导致大规模的对冲,从而产生诸多难题:一是发行央行票据要支付利息,每年数万亿的票据发行使央行为对冲操作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二是央行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面对顺差导致的巨额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短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副作用,四是持续顺差难免会给国际投资者形成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外汇大量涌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
疏导旅游后悔情绪战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理论基础评述;旅游后悔的行为表现实证分析;结论、管理借鉴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消费者行为研究结果是市场拓展策略制定的基础、后悔情绪可引发不满和消费转移、旅游者行为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方向之一、后悔被定义为产生于认知的消极情绪、国外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结论是不一而同的、当消费者购买后,后悔和满意可能同时出现、研究设计及数据说明、采用统计分析软件Matlab7.01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总体分析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后悔是全面解释消费者满意度和后续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旅游者后悔心理的基本定义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实证调查资料使用因子分析法总结出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表现为5类: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后悔心理实证研究的不足,为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有效疏导旅游后悔心理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后悔心理;后续行为特征;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认知
1引言
消费者行为研究结果是市场拓展策略制定的基础。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所强调的消费者动机、感知、期望、满意度、感知价值等行为变量最终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行为意图。消费者后悔心理是消费者对所使用或体验产品不满的直接反应,此种心理及其后续行为被认为是全面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和解释多种售后行为(例如在购买意愿、品牌转换、投诉及口碑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而言,后悔情绪可引发不满和消费转移,事实上,简单的一个后悔期望就足以改变消费者的后续购买行为。
旅游者行为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方向之一,其研究方法和范式上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导致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多样化。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有相关旅游体验后,其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对旅游目的地稳定和发展客源意义重大。从学科研究角度看,国内外从后悔心理角度对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研究尚显缺乏。
体育教学兴趣培养及疏导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内容。体育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互动性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当前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疏导
兴趣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根本动力,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自主参与度不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疏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的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性的高效课堂。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理念陈旧。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缺乏有效的创新。首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学并未重视,在教学中仍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在进行完知识讲解后,教师全程安排体育训练,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有绝对的支配权,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打消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限制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1]。2.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尽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有所提升,但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意义,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授课,忽略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
中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及疏导探讨
摘要: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逆反心理尤为突出,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地疏导,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阐述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中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疏导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学生自身、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各界应及时地、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而采取有效地疏导策略,帮助中学生顺利度过“疾风骤雨”时期,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l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1超限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认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的反复容易导致逆反现象;同样的刺激物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逆反现象。如家长总是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指责孩子各种不良习惯,从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日益下降,不良习惯越来越多;老师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和缘由。就主观臆断、严厉地批评学生,给学生“贴标签”。小题大傲,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和校纪校规。以上现象都是中学生故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举止。
刍议特殊学生不良心理疏导
摘要: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不良心理的教育和管理。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疏导方式,力争客观全面展现学生教育的新研究路径和方法,为高职教育带来新的思考,也为各院校在特殊学生教育领域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特殊学生群体心理疏导
高职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职业教育的产物,又是接受职业教育的条件。而职业教育作为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制约着高职生心理发展的趋向和速度。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培养的大批高职学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各类生产线上的高知识水平劳动主力,如果心理发展不正常,肯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何有针对性有区别地进行教育疏导,实现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
1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及成因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幼稚走向幼稚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幼稚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其心理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示上,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实质的心理特征。既不同于前一个发展阶段,又不同于后一个发展阶段。特殊学生群体中很多人会发生各种心理问题,呈现不同的心理特征:思想偏激、性格过分内向、狭隘失望、脆弱自卑、困惑茫然、逆反、嫉妒、闭锁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困扰并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生长,成为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一大障碍。
1.1特殊家庭及环境形成偏激、逆反的心理
疏导倾向性影响公众情绪行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绪论;公共危机与电视媒体;不同公共危机中电视媒体的不同疏导;疏导的特点;结论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疏导工作的倾向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情绪和行为、公共危机: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电视媒体的疏导、“5.12”汶川地震中的中国电视媒体、1992年洛杉矶黑人骚乱中的美国电视媒体、纪念“9.11”一周年中的美国电视媒体、疏导的具体运作方式、疏导和真实性的关系、疏导的两面性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的我国媒体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他们公布救灾信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救灾热情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并且在报道的过程中成功塑造了政府的正面形象。我由此受到启发,想就公共危机中电视媒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但由于受文章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分析电视媒体的疏导公众情绪和行为的作用。疏导作用是在公共危机发生以后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疏导工作的倾向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情绪和行为。目前在业内有很多对于在公共危机中媒体的作用的研究,但是公共危机中电视媒体的疏导作用还没有人系统的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归纳。我将通过对“5.12”汶川地震中我国电视媒体的表现等几个事例的分析来论述疏导的倾向性对于公众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疏导的利与弊。
绪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的我国媒体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他们公布救灾信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救灾热情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并且在报道的过程中成功塑造了政府的正面形象。我由此受到启发,想就公共危机中电视媒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但由于受文章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分析电视媒体的疏导公众情绪和行为的作用。疏导作用是在公共危机发生以后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疏导工作的倾向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情绪和行为。目前在业内有很多对于在公共危机中媒体的作用的研究,但是公共危机中电视媒体的疏导作用还没有人系统的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归纳。我将通过对“5.12”汶川地震中我国电视媒体的表现、1992年美国洛杉矶黑人骚乱和纪念“9.11”一周年活动中的美国电视媒体,三个个事例的分析来论述疏导的倾向性对于公众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疏导的利与弊。
一、公共危机与电视媒体
(一)公共危机
街道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对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和关爱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服务,普及疫情相关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知识,提高肺炎患者、隔离人员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努力减少疫情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促进治愈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关爱帮扶。街道各社区(村)要组建由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基层服务团队,定期对辖区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加强人文关怀,了解服务对象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协调落实救助康复等政策,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诉求和心理服务需求,对合理诉求尽量协调解决,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干预。
(二)加大宣教力度。各社区(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肺炎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介绍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对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意义,引导城乡社区居民正确了解肺炎特点,减少对治愈患者的歧视和排挤,共同营造理解、关爱、帮助治愈患者的良好氛围。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设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栏或展板,介绍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及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信息、服务方式、求助渠道等内容,帮助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掌握心理自助和识别早期心理异常的方法,促进其主动求助。
探索离退休人员沟通协调疏导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与离退休人员的联系和沟通,让老同志了解情况、反映问题、沟通思想、解决困难有一个便捷的通道和平台,服务和促进构建和谐企业,四川省电力公司经过探索、实践,制定实施了《四川省电力公司建立和完善离退休人员沟通协调疏导机制实施意见》。
强化沟通。主要形式和内容包括:情况通报会,每季度由分管领导或有关职能门负责人向老同志通报一次工作情况。老同志座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老同志座谈会。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本单位重大情况,倾听老同志对企业改革发展和待遇落实等意见和建议。党组织生活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及时收集和分析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参加重要会议,在召开职代会、党代会和重大政治活动时,各单位要按规定邀请老同志代表列席参加。领导干部联系制度,领导分工联系老干部,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思想状况及生活情况,化解矛盾,解决困难。走访慰问制度,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妥善解决老同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意见传递卡,老同志填写《意见传递卡》,离退休工作部门调查研究并签署意见后,传递给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电话联系卡,制作离退休工作部门人员联系电话卡,便于老同志直接反映问题,了解情况。
注重协调。主要分为四个层面: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离退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协调各个部门共同做好离退休工作。离退休工作部门协调,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属责任范围内的及时研究解决,属职责范围外的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离退休党支部协调,及时研究老同志反映的问题,按组织程序作好情况反映。电力社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电力社区组织作用,配合涉老部门共同做好思想工作,协调解决问题。
着力疏导。主要形式有:政策宣传解释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工作手段,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工作。信访工作,及时办理、回复老同志的信访件,抓好督办落实。研究解决问题,要坚持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切实研究解决离退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随着《意见》的贯彻,公司很多单位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更加负责,将实施情况纳入了各单位离退休工作目标管理、先进评比表彰和创建敬老模范单位的考核内容。老同志表示,《意见》的实施,使得老同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加通畅了,老同志的情绪、思想疏导更加有力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全系统的老同志思和谐、促和谐、建和谐的风气正逐步形成。
思政教育的心理疏导融入思路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一,建设良好的文化育人阵地,即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是学生精神活动的体现,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人文修养,要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一些晚会和志愿者活动等,在学校环境的建设中唤醒人文意识。其次要在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师生关系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体。最后,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大校园绿化面积,保持人、自然、环境、生态的和谐。[1]第二,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育人阵地。当前,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网络环境是否健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网络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积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生活指导、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寓教育于网络之中。最后,要通过网络的反馈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为进一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化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疏导的专业化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式,但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师参与提高自身专业化的活动。第一,通过学习与培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学知识,造就一支心理学知识丰富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是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提高教师有关心理疏导的专业知识。二是在岗培训,让在岗教师定期参加心理学课程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最新的心理疏导方面的资讯,提高自己运用心理疏导方法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我修养。[2]第二,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疏导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疏导能力,必须回到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会发现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和思想问题,有些可能是其在书本中也无法找到答案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地把心理疏导运用到其中,不能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只会纸上谈兵。通过心理疏导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高他们思想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使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应用水平,可以更好的将心理疏导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当中。
三、完善学生心理疏导机制
第一,开设心理疏导专门课程。现在的高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一定差距的。[3]所以高校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开设心理疏导专门课程。要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来编写教案,以确保心理疏导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心理学的一些手段来了解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养成自我发泄,自我鼓励,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因此,不能把心理疏导与心理学教学混淆。第二,设立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家庭因素等。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为了增强心理疏导的针对性,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室。以便学生遇到令自己非常苦恼的事情而又无处诉说时,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通过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学生宣泄情绪、调节认知,使学生获得科学化、专业化的心理服务和人生指导,避免因心理压抑而造成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危害社会的事件。[4]同时,在与心理老师的交流中,也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实践中了解到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加强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心理问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当积累到一定量产生比较严重后果时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对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对心理起伏比较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了解造成其心理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健康成长。总之,想要提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统一,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也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来自于《高考》杂志。《高考》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