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03:15: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栓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肺栓塞误诊分析论文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9岁,主因胸闷气短5月,进行性加重伴腹胀于2002年9月18日住院。既往否认慢性咳喘病史。5个月前,出现心悸、憋气、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曾于6月24日,就诊于某医院,查心电图示:房颤,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47mm,肺动脉压40mmHg。诊断为“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给予地高辛、速尿、安体舒通、鲁南欣康、蒙诺等治疗,未见缓解。再就诊于另一家医院,查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仍诊断为“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给予中药治疗2月余。因活动后心悸、憋气、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腹胀明显伴纳差,于9月18日就诊于我院,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右室增大,肺动脉高压。查心电图示:房颤,电轴右偏,SⅠQⅢTⅢ消失。查腹部B超示:少量腹腔积液。查血气分析示:PaO254mmHg,PaCO234mmHg。诊断为:肺动脉栓塞。
2讨论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决定于肺循环血量减少的程度,栓塞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血栓堵塞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阻塞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但基本有5个临床症候群:①猝死;②急性肺心病:突然呼吸困难、紫绀、右心衰竭、低血压、肢端湿冷,见于突然栓塞2个肺叶以上的患者。③肺梗死: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咳血及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④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栓塞面积相对较小,是提示死腔增加的唯一症状。⑤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起病缓慢,发病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个类型。另外也有少见的矛盾性栓塞和非血栓性肺栓塞。前者多系与肺栓塞同时存在的脑卒中等。后者可能是由长骨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或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空气栓塞。另外,对于出现下述情况时,要高度疑诊肺栓塞:①下肢无力、静脉曲张、不对称性下肢水肿和血栓性静脉炎。②低热、血沉增快、黄疸、紫绀等。③心力衰竭、对洋地黄制剂反应不好。④X线胸片肺野有圆形或楔形阴影。⑤肺扫描有血流灌注缺损。本文报告的病例患者年龄较大,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心电图示ST-T改变,易诊断为冠心病。但不支持点有如下3点:①心电图存在动态变化:ST-T改变,随病情变化出现SⅠQⅢTⅢ,再后SⅠQⅢTⅢ消失。②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③既往无慢性咳喘病史。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且应用洋地黄制剂后,反应不佳。且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高度疑诊肺栓塞的病例,可进一步行螺旋CT,ECT,肺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螺旋CT肺动脉栓塞诊断论文
【论文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肺动脉血管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ulti-slicespiralCTpulmonaryangiography,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2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本组21例PE患者中,主肺动脉、左及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叶肺动脉、舌支肺动脉的显示率均达100%,对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93.3%。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5支,叶肺动脉栓塞28支,段肺动脉栓塞65支。结论:MSCTPA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
本文回顾性分析21例肺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评价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月本院临床拟诊断并经东芝Aquilion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证实的肺动脉栓塞(PE)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1~76岁,平均(57.2±6.7)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18例,胸痛10例,咳嗽、咳痰6例,发热5例,咯血2例。同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肺栓塞三联征者2例。所有患者D-二聚体检查均阳性。
1.2CT技术
肺动脉栓塞病患观察及监护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是呼吸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现将2010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34~67岁,平均62岁。原发疾病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无明确病史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全身出冷汗,血气分析显示严重的低氧血症,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螺旋CT确诊。
1.2治疗方法:溶栓治疗[1]: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50mg,1h内静脉输液泵注入,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无则继续泵入50mg(1h内注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肌内注射1次/12h,共7~10d,3~5d后口服华法林,初始剂量3mg/d,3~4d后开始测定国标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定时监测inr。
1.3结果:11例治愈出院,1例病情好转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2护理
急性肺栓塞误诊分析论文
【关键词】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死亡率居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该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基层医院经常漏诊、误诊。
临床经验表明,凡原有心肺疾患症状突然加重或突发的呼吸困难,而经过相应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病例,尤其是那些长期卧床,伴有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功能不全,使用大量利尿剂,有明显脱水征象或下肢浮肿者,更应考虑到合并肺栓塞的可能。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既往冠心病史5年。阵发性胸闷、憋气2天,活动后晕厥一次入院。查体:T36.8℃,血压130/80mmHg,呼吸22次/min。急性病容,喘息状。口唇发绀。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正常,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平均110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正常,白细胞1.2×109/L,其中中性占71%,血小板正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心房纤颤,HR平均110次/min。诊断: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予强心、利尿及对症治疗未见效。于入院第3天再发晕厥1次给予紧急抢救后转市内医院。行ECT(发射体层成像)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给予融栓及抗凝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一年随访,患者于半年前曾发右上肢栓塞1次。
2讨论
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研究论文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血浆内皮素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内源性和(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生急性PTE时,肺脏中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必然会引起循环血管活性多肽合成、分泌、释放等方面的变化[1]。因此,作者对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0例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在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测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55.8±10.7)岁,大面积PET4例,次大面积PET16例。正常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56.5±11.6)岁;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1.2诊断标准
子宫肌瘤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问题。方法对41例采用介入治疗的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特别是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1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具有高效、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是保证病人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TheNursingoftheTreatmentoftheUterineMyomaArteryInterpositionEmbolism.LeiFeng-ying.TheDepartmentofGynecologyofDazhouCentralHospital.Dazhou635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proposeistodiscusshowtodealwiththenursingtothepreoperative,on—operativeandpostoporativeComplicationtreat—mentoftheUterinemyomaateryinterpositionemolism.MethodswehavedoneCarefulnursingandcloselywatched41patientswhohaveheenoperatedbytheuterinemyomaarteryinterpositionembolismthrougheffectivemindpowernursingAtthesametime,wehaveespeciallyobservedthe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ResultsWehavegotasatisfyingeffectonthetreatmentandnursing41patients.ConclusionIthasmanyadvantagessuchas,ithurtsthepatientsslightly,andhaslesspainandshortenthetimeinhospital,Aboveall,wehavemadecarefulpreoperative,on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nursing,andprevented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fromhappening,therefore,thepatientshaverecoveredwell.
【Keywords】TheUterineMyoma;ArteryEmbolism;Nursing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育龄女性,在临床上引起月经过多、不孕、压迫症状等。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手术创伤大,造成脏器缺损,不被年轻患者接受,而药物治疗停药后易复发且疗效差[1]。我科2004年~2007年以来采用放射学技术,经腹动脉穿刺B超选择插管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1例,方法简单,创伤小,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先进的术式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现将我们在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探究老人肺动脉栓塞病因形成论文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肺动脉栓塞猝死病例栓塞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法医病理Abstract:鉴定特点。方法对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死亡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法医病理解剖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猝死后尸检,在心脏及肺动脉干均发现巨大血栓。结论老年人猝死,特别是有下肢静脉血栓及重症心血管疾病等肺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应当更多地关注肺动脉栓塞的问题,采取特异性检查以明确法医病理诊断。
【关键词】法医病理;老年人;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其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全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本病发病急骤,死亡突然,所以患者生前诊断正确率较低。即使临床上能够明确诊断,但因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太短促,所以也难急救成功。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个案已有报道[2],由于其尸检检出率为3%[3],尽管近年来PE的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发病急、猝死者多,临床误诊率仍高达80%左右[4]。因此,无论对于临床医学诊断和法医学检验都应引起高度重视。PE多发生于老年患者,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最常见的肺部疾病和致死原因之一,然而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病理特点国内外却罕见报道[5]。本研究回顾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教研室3例老年人因肺动脉栓塞导致死亡的案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法医病理解剖和猝死的发病机理分析,以提高该病的认识,增加救治成功率和尸检检出率职称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北华大学法医教研室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老年人因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3例(含尸检材料及详细的临床资料),且排除因胸外按摩推挤血栓进入肺动脉的人为现象。
肢体动脉栓塞的治疗分析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病因及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6年内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8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结果18例中,痊愈12例,5例好转,1例出现坏死截肢。结论fogarty导管的出现和应用及术后的抗凝、溶栓和祛聚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动脉栓塞取栓术肢体
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急,发展及变化快,不仅可引起肢体坏死,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早期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1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8例肢体),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24-76岁,平均54岁。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发病距治疗时间2h-28d,平均34.6h。本组单发栓塞20例,双侧股动脉栓塞2例,腹主动脉骑跨栓塞1例。股动脉最多见占45.8%,动脉占12.5%。动脉栓塞部位:共20条动脉,其中股动脉11条(45.8%),动脉和髂动脉各3条(各占12.5%),足背动脉和肱动脉各2条(各占8.3%),胫后动脉和胫前动脉及腹主动脉各1条(各占4.2%)
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90例IA患者病例资料、相关检查资料;统计患者术后3周脑供血不足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阅读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导致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IA患者术后有13例发生脑供血不足,发生率为14.44%;IA患者脑供血不足发生者动脉瘤最大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Hunt-Hess分级、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与未发生脑供血不足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最大径>10mm、合并高血压、TG和TC水平升高可能是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可能与动脉瘤最大径>10mm、合并高血压、TG和TC水平升高有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供血不足;高血压;吸烟
介入栓塞术作为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常用手段,其将柔软钛合金弹簧圈经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囊内,可促使瘤囊内血流消失,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已有研究证实,介入栓塞术治疗IA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近期和远期疗效可靠,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并发症,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影响治疗整体获益[3]。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均可能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4],但更多的影响因素有待探索。本研究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90例IA患者资料,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43~67岁,平均(55.62±3.24)岁;动脉瘤位置:颈内动脉29例,前交通动脉26例,大脑中动脉23例,基底动脉8例,其他4例。纳入标准:IA符合《欧洲卒中组织颅内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指南》[5]中相关标准,且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破裂性动脉瘤;先天性动脉瘤;完成介入栓塞术治疗(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Hunt-Hess分级[6]Ⅲ~Ⅳ级;凝血功能、免疫系统正常。排除标准:多发动脉瘤;合并血液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性高血压、糖尿病二期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肝肾衰竭等重要脏器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前1个月发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前伴有脑缺血损伤。1.2脑供血不足评估统计患者术后3周脑供血不足评估情况,脑供血不足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7]中相关标准,且经脑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脑缺血。1.3基线资料采集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阅读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和其他)、动脉瘤最大径(>10mm、≤10mm)、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8]中相关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Hunt-Hess分级[Ⅲ级:轻度局灶性功能缺损,伴有嗜睡、精神错乱等表现;Ⅳ级:昏迷,中度或重度偏瘫,有早期去大脑强直症状]、收集相关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和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和肌酐(creatinine,Cr)水平。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供血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肝癌病员肝动脉栓塞手术后期护理论文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1],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肝动脉栓塞术(TAE术)已开辟了治疗肝癌的一条新途径。TAE术能延长那些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二期手术的机会。然而TAE术后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甚至发生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这些都影响了TAE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TAE术后良好的护理为确保TAE术后患者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术;肝癌;护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科学的发展,临床上开展了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的手段即用导管经胃网膜右动脉或经皮肤穿刺腹动脉作选择性脾动脉插管后再注入大剂量化疗药物。此法在于直接注药物到病灶部位,随后一部分药物经胆道排入肠道,通过肠肝循环,可再次入肝,形成肝内第2次药物浓度高峰,这样在病灶周围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高峰。另一部分药物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由于化疗药物特异性低,杀伤作用大,故在整个化疗过程中将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毒副反应,现将TAE术后护理方法研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本组病人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32~75岁,其中1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灌注后6~12天出院,无灌注时死亡,除2例癌细胞转移死亡,存活39例,其中12例做第二次灌注,5例做第三次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