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域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02:57: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双重视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双重视域

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论文

一面硕大的玻璃嵌在墙上;十余只斑斓的热带鱼浮游在玻璃背后,赏心悦目。许多人的心目中,"赏心悦目"就是热带鱼饲养的意义--这还能有什么疑义?可是,不久之后,一个面积相当的电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墙上的玻璃,屏幕之中显现的热带鱼、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电子影像;某种程度上,电子影像甚至比真实的热带鱼还要生动。对于现今的数码成像技术,这不过一个微不足道的游戏。这时,人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仅仅企求赏心悦目,插上电源就够了,一切繁琐的事务均可以彻底免除。然而,如果电子影像不会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会惹人怜爱或者伤心悲恸,这是否预示了另一个怪异的前景:电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自然对话?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来愈密集的人工符号之中,人类的命运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压力甚至会迫使人们重新想一想:热带鱼的饲养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意义?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壑诘挠荡鳎苛硪环矫妫绻缡犹ㄔ诵械姆延貌皇侨绱酥撸愀嫔逃衷趺茨苋绱斯婺5匕课幕Γ枚ǖ缡咏谀康娜の叮踔脸涞蔽ㄒ坏牟镁觯?BR>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全文

双重视域文化管理论文

一面硕大的玻璃嵌在墙上;十余只斑斓的热带鱼浮游在玻璃背后,赏心悦目。许多人的心目中,"赏心悦目"就是热带鱼饲养的意义--这还能有什么疑义?可是,不久之后,一个面积相当的电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墙上的玻璃,屏幕之中显现的热带鱼、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电子影像;某种程度上,电子影像甚至比真实的热带鱼还要生动。对于现今的数码成像技术,这不过一个微不足道的游戏。这时,人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仅仅企求赏心悦目,插上电源就够了,一切繁琐的事务均可以彻底免除。然而,如果电子影像不会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会惹人怜爱或者伤心悲恸,这是否预示了另一个怪异的前景:电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自然对话?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来愈密集的人工符号之中,人类的命运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压力甚至会迫使人们重新想一想:热带鱼的饲养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意义?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观众的拥戴?另一方面,如果电视台运行的费用不是如此之高,广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规模地包揽文化权力,裁定电视节目的趣味,甚至充当唯一的裁决?

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查看全文

文化双重视域管理论文

一面硕大的玻璃嵌在墙上;十余只斑斓的热带鱼浮游在玻璃背后,赏心悦目。许多人的心目中,"赏心悦目"就是热带鱼饲养的意义--这还能有什么疑义?可是,不久之后,一个面积相当的电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墙上的玻璃,屏幕之中显现的热带鱼、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电子影像;某种程度上,电子影像甚至比真实的热带鱼还要生动。对于现今的数码成像技术,这不过一个微不足道的游戏。这时,人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仅仅企求赏心悦目,插上电源就够了,一切繁琐的事务均可以彻底免除。然而,如果电子影像不会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会惹人怜爱或者伤心悲恸,这是否预示了另一个怪异的前景:电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自然对话?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来愈密集的人工符号之中,人类的命运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压力甚至会迫使人们重新想一想:热带鱼的饲养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意义?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观众的拥戴?另一方面,如果电视台运行的费用不是如此之高,广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规模地包揽文化权力,裁定电视节目的趣味,甚至充当唯一的裁决?[page_break]

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查看全文

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探析

【摘要】当前,学校体育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在成绩导向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无法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良好基础,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健身强心的育人功能。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正视体育健康课程在其开展和实践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构建具有实效性的健康课程教学新路径,是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师;学生

1.引言

在国务院制定“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具有基础性作用,青少年永远承载了国家发展的希望和动力。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全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青少年的体质却出现了连续下滑的态势。这与学校体育没有很好地贯彻健康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为此,学校体育应该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保体育健康课程开展落到实处,在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2.“健康第一”视域下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开展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在应试教育的理念影响下形成了成绩导向的发展思路,使体育教学出现了“重成绩,轻素质”的畸形化发展,甚至出现学校体育学时被文化课侵占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稳定”的下降通道中[1]。由于体育健康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程魅力很难充分释放,导致学生也难以提起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参与意识亟需提高。当前,体育健康课程内容缺乏有效的创新,不能及时融入一些新兴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学模式缺乏灵活的多变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仅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在课下接触体育的时间也少,使体育强身健心的教育功能无从发挥。

查看全文

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摘要]国内对传播视域下的翻译虽然有了一些研究,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统计和分析国内基于传播学视域下翻译研究的历年刊文和专著数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可以知道,目前翻译传播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数量总体偏少、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略微偏重于宏观研究;还没能建立完整的翻译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研究还不够具体。因此,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传播视域下的翻译研究中去。

[关键词]传播学;翻译;统计分析;综述

一、引言

任何信息的交换和传递都是一种传播行为,所以信息的沟通过程就是一个传播过程,这种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在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间有目的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就叫作传播。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相同意思表达的语言,这种转换行为就叫翻译。而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地理解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再运用多种方法将理解到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并且可以采用这种新的语言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实际上,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这种传播活动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语言系统,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活动。德国的威尔斯和美国的奈达都认为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在翻译研究中必须充分重视其传播的性质,他们是从传播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的代表学者。国内相关研究的先驱者是吕俊教授和廖七一教授:吕俊教授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廖七一教授于同年从信息论角度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翻译的传播学理论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为了使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发展情况,笔者对迄今为止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刊载的相关论文以及从超新图书和其他购书网站上搜索到的相关专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了此次文献综述。希望对今后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计量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选择了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文章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选择以上期刊后,分别在两个数据库中选取关键词和主题词“翻译”与“传播学”对每种期刊进行一一检索,搜索出所有相关论文,将论文汇总后,采取逐一分析法,共得到相关论文10篇,形成了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通过对超新数字图书馆和当当网购书网站的搜索,共检索到两部相关专著,一并作为本研究对象。笔者将这10篇论文和2部专著下载构成本研究的资料库,然后再依据文献发表(或者出版)的年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来进行整理统计和归纳分析。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

人文教育的实质在于人性教育,主要指思想境界层面、人格塑造塑造层面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层面的教育,核心在于人文精神的灌输。[1]从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升华本质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等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人文教育在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课堂渗透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局限,目前这一板块的教育工作仍更多停留于表层,亟需进一步深化挖掘。为强化人文教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文章阐述了当前环境下人文教育渗透现状及相应优化对策,总结如下。

一、人文教育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一)人文意识不足,功利思想严重。人文教育在我国大学课堂起步较晚,关于人文意识的灌输也仍未普及到位,导致人文意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语文课堂中,多数教师虽有意识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意识教育,但由于当前大学生普遍都有实用主义思想,因此在整体意识上仍难免倾向于的功利思想。[2]所谓功利思想即指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如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大学生重点考虑的因素通常在于就业率及薪酬回报等层面,而没有深入结合专业内核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需要在今后的人文教育中加以调整。(二)价值观混乱,人文精神缺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加上网络环境及社交环境的影响,价值观输出渠道相对混乱,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构成了一定危害。[3]例如,部分大学生受网络上盛行的“虚荣主义”影响,过分看重金钱及物质,甚至以此作为人生价值的所有体现,而忽视了其它正向价值观的构建。在这种价值观混乱的现状下,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加以扭转可能会致使大学生误入歧途。(三)人文教育流于表面,奖惩力度不足。目前,人文教育的理念已初步进入大学课堂,尤其在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已经具备了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但由于发展时长较短、教师缺乏相关经验等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通常仍然流于表面,难以触及内在,导致学生真正汲取到的人文养分仍然十分有限。[4]例如,缺乏配套的奖惩措施,无法直观地对缺乏人文素养的行为作出有效管理;对于弘扬人文精神的正面行为也基本缺乏足够的鼓励。

二、大学语文视域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路径

(一)利用语文多元性特点,建立健全人文教育体系。基于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特点,教师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能力、思维、文化、知识等各个层面综合出发,以建立健全的人文教育体系为最终目标,使人文教育能够彻底、深入地融合于语文教学课堂当中。[5]首先,可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建立积极的交流关系等措施提高学生之间互动的和谐性,再以此为前提引入以“和谐”、“交际”为主题的人文教育。其次,在倡导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渗透关于“独立”、“自主”的人文教育理念。最后,还可通过建立科学的语文体系来提高人文教育的全面性,同时坚持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路线,致力于大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二)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开创人文语文教育模式。传统教学理念下,新型教学方法、路径难以完全融入课堂,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理念也具备高度的与时俱化需求。转变语文教学理念的重点在于“创新”,如可通过开辟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双重教学目的。例如,在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需求下,可通过开创“人文+语文”的教育模式来兼顾两者,在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人文素养的构建。以文章赏析为例,教师可通过“欣赏鉴别法”的应用,在引导学生赏析语文文章的同时,学会品读文章的语境、美感,从而在提高学生文章赏析水平的同时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实现语文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三)结合生活情境,深化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语文课堂的生活化特征通常较为明显,通过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对于深化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可起到重要推动力。例如,根据“名著当中内蕴的人生”这一主题,教师可将文章内容中蕴含的生活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串联,借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愉悦感。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等名著为例,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再对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想进行总结,进行生活哲理的体悟,从而生成思想智慧,为人文教育提供相应的素材铺垫。

三、小结

查看全文

中国语境的艾特玛托夫探究

论文摘要:艾特玛托夫是苏联时代吉尔吉斯地区的一个著名作家。国内关于艾特玛托夫近三十年的学术研究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单维的政治一人性批评,到当下多维视角的文化批评,可以看做中国文艺批评观念演变的一个缩影,即从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到90年代的形式主义批评,再到21世纪的文化批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学者研究俄苏文学的方法论转向,亦即从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继而走向内、外部研究的融合互渗。

论文关键词:艾特玛托夫;俄苏文学;文学批评

20世纪60年代,苏联时代吉尔吉斯地区的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开始走进中国,力冈先生翻译他的成名作《查密莉雅》,在《世界文学》1961年第1期一经问世,即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此后,其作品陆续被翻译过来。1981年,石南征的《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一日长百年)》(《外国文学动态》1981年第3期),打破了此前学界有译无评的局面(“”中庸俗的政治批判除外),此后,关于艾特玛托夫其人其作的评介在各种文艺刊物上不断涌现。因此,严格说来,国内关于艾特玛托夫的学术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本文拟对近30年来艾特玛托夫的研究状况作以系统的梳理。

一、启蒙语境中的艾特玛托夫研究

20世纪80年代,艾特玛托夫及其作品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文艺理论家刘再复认为:“艾特玛托夫的作品被热烈传诵的程度大约不亚于海明威。”…学者汪介之指出:“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影响最大的当代苏联作家莫过于艾特玛托夫。”众多名家之所以盛赞艾特玛托夫,是因为他的作品契合了国内新时期人们的精神诉求。基于“”反思与改革开放的政治语境,现性启蒙在当时的中国,逐渐成为思想主潮,“新启蒙主义”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公共话语,人的“主体性”也成为知识精英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别求新声于异邦”,此时期中国学界从苏联文学中找到了精神价值的高度认同感,俄苏文学的译介掀起了一个高潮。

艾特玛托夫是一个典型的人道主义作家,其作品努力讴歌真诚美好的人性,批判践踏人性的官僚主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他不仅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还强调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艾特玛托夫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圆融社会主义人道价值观的理解,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民的普遍心态。“如果说50年代那批青年还不大容易理解,那么,他们从22年‘炼狱’,从极左路线与个人崇拜的灾难中,重新返回文坛的时候,由于有了切肤之痛与情感体验,他们重新阅读《一个人的遭遇》以及艾特玛托夫的《扎米莉亚》、尼林的《冷酷》……怎能不痛思连翩,怎能不情感爆炸,满腔热忱地呼唤人性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复归!”学者偏重于挖掘艾特玛托夫作品中人性美的内质,但是批评者并未剥离具体的政治历史语境,对“人性”概念作抽象理解,而是把“人性”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起来思考。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探讨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论文,如浦立民的《“严格的现实主义”——谈艾特玛托夫的创作特点》(《俄罗斯文艺》1985年第4期)、曹国维的《走向现实美与幻想美的结合——试论艾特玛托夫的创作特色》(《文艺研究》1986年第1期),等等。尽管当时国内学界对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涵还存有争议,但学者对艾特玛托夫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总体上持褒扬态度,大多认为其作品饱含一份厚重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这其中渗透着知识分子对“”历史的沉痛反思与新人文主义的精神渴求。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在自然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建设设计过程中,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呼吁人类爱护家园、爱护环境。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环境、生态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出发,做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代人的居住习惯与理念,如此才能够满足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设计需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视域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尤其是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建设设计之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建筑设计进行论述。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内容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在人类发展进步的今天却在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可以说我们当前身边的一切都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来的。由于人类发展建设需要大量资源,大自然成为了人类伸手不断索取的资源库,近年来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地球上许多的自然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人类未来的建设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要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建筑设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未来的建筑设计任务一定要以环保为主要宗旨进行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行建筑设计。

2生态文明对建筑的贡献分析

查看全文

立德树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摘要: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将立德树人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更高要求。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本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行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思政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立德树人

1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价值

1.1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发展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出来。在每一种社会制度里,教育的观念和教育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立德树人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宗旨和理念的必然选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养,关系着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国家未来主人而努力奋斗。1.2是积极应对当前发展形势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能小觑。各种思想文化都充斥在网络当中,获取信息方便的同时,一些低俗、错误的、偏激的思想也影响着人们。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注重思政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丰富教学内容,让思政教学突出时代性,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1.3是积极完成高校教育伟大历史责任和使命的基本需要。众所周知,高校是我国的高等学府,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承优秀文化及参与国家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履行教育职责,完成教育使命的基本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2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暴露出的重点问题分析

2.1学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规划。长期以来,有些高校一直不太重视本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某些高校的领导对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全面认识,从而让他们产生思政课不重要,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科研成果难以达到学校的学科要求,因此,领导们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在日常的教学中,高校在网络建设和书籍提供上严重欠缺,给予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辅助也往往不足,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思政课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有些高校对思政学科的建设业绩不太满意,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需求不重视,不能充分的满足。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也对思政课进行排挤,将其视为“副科”,刻意的减少思政课课时,使得思政课的教学地位甚是尴尬,思政教师也产生了被轻视的感觉,难以产生足够的积极性来参与思政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规划。2.2有些思政课教师政治觉悟较低,缺少坚定的政治立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内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了复杂性和多边性的特点。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的真伪性更加难辨别。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和开放,他们经常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各种消极、偏激、堕落的思想经常出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侵蚀,有的还对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及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些思政教师也会经常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思想信念也会产生困惑,甚至是动摇,这必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严重影响。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传授人,他们的理想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必将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和质量,难以教育出信念坚定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巨大冲击。2.3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存在重视理科而轻视文科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典型的文科课程,长期受到冷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毕业,一些思政教师甚至是兼职的,他们其中很多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不高,执教能力有限,却都在从事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巨大差异性,个别思政教师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甚至存在较大的偏差。一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凭借着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注重新知识、新思想的学习,而一些新进入工作岗位的思政教师,由于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对思政课的教学缺少准确地把控能力。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教育领域的改革,高校的思政教育逐渐被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还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需要各高校和广大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2.4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例如,一些学校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不能有效激发思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高校缺少必要思政课科研经费的保障制度,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比较混乱,容易滋生一些腐败行为,或者影响正常的教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有的甚至由于缺少经费,使得重要的思政专项研究无法开展下去。所以,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提高和发展,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查看全文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质量在不断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提升人才质量,最大化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如今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增强英语人才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措施。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始终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机械性的英语学习与记忆,造成了一系列的英语教育难题。在如今这样一个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时代,只有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如今的社会需求,才能够真正符合英语语言实践应用的特点。对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如何在应用型人才视域下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这提示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过渡,这体现出当前高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也不再统一,而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的教育评定方法。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符合行业以及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满足社会与企业的多元化需要,因而可以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突出贡献。所以,高校在全面推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重要方向,并积极探讨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综合策略。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必要性

如今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活动,这为高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但是教育改革必须要抓住正确的方向,把握合理的目标,才可以提高改革实践效果。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是推动高校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如今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背景,社会发展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多,而需要的人才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除了需要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人员之外,还需更多能够将英语诸多学科紧密整合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企业进步的人才需求。因此,高校英语教育需要综合社会需求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符合高校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高校教育正向着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很多学生毕业后会直接就业,这就需要学校选用的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策略要与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相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指明英语教学定位与方向。在未来的高校英语教学当中都需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这是未来英语专业以及英语教学的定位和重要方向,因此需要高校对其提起高度重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2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