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21:29: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受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受众接受视角下影视艺术
在多元文化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影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之一,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当前新的传播形势下,影视艺术的传播需要对受众进行一番新的动态性的考量、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影视并不存在于胶片之上,甚至也不存在于银幕之上,而是存在于观众的心里中。”④对艺术而言,受众的接受才是艺术的最终完成。影视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在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要能积极引导受众树立高尚的情操,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不断寻求艺术创新,让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与受众的期待视野相契合,影视艺术的价值才能得以呈现。
一、从影视传播的本质剖析受众的接受
从远古时期结绳记事到语言的出现再到文字的产生,人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之中,历史被传播,文化与文明被传承。在漫长的传播演变进程中,“传者、受者、传播途径”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表现,从中可以得到两种启示:其一,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到电子传播,传播经历了由小众到大众,由传者到传播途径再到受众的发展过程。由早期的以“口口相传”为主的人际传播,到以传播手段、传播渠道不断更新演变,由平面媒体到电子媒体时代,再到以受众为主导,强调贴近性的今天。传播的覆盖范围及其受众的层面不断扩大。其二,“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诞生和文化观念的形成都会给这个社会带来积极的进步甚至是巨大的变革,传播领域也不例外。”②任何一场重大的文化思潮,在通过媒体传向世界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媒体自身。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程度的受众都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接受传播。无论是从科学技术层面上还是文化理念上,传播在当今已经完全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任何艺术的发展和传播都必须思考受众的地位。作为大众传播的传者在新的传播态势下,需要对我们的传播对象即受众进行一番新的动态性的考量、研究。对影视行业而言,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带来心理变化的文化动因是进入这一行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
(一)传播是以受众为中心的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终端,受众的心理与兴趣的变化对传播活动本身必然产生影响,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而受众接受传播成效作为检验传播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只有满足受众“求真”、“求知”的心理,受众才会对媒体信任,进而信任社会。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许多传播不仅不能在传播终端——受众中产生共鸣,甚至让受众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传播效果不但会损害传播事业,也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熟知传播的规律并对其加以运用,改变传播观念,了解受众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传播的前提。在传播过程中,只有了解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后,传播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终获得受众的认可。受众的心理需求受到受众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了解了受众的心理状态等因素之后,传播者才能进一步分析了解受众的信息兴趣和信息需而改变信息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的途径,以使传播价值最大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在国际传媒中寻找到发展的空间。影视艺术作为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的传播也同样受到受众的制约和影响,影视艺术要达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依然需要遵循这样的传播规律。
(二)影视传播的目标是满足受众的期待
纪录片受众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普通大众对AI技术发展的了解变得愈加重要,《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系统的梳理有助于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浅析《探寻人工智能》对观众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的关照。
关键词:探寻人工智能;期待视野;审美距离
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在江苏卫视首播,该片是我国最早系统梳理人工智能研究的纪录片,诞生于人工智能研究第三次浪潮中,为普通受众提供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导演刘宏宇将《探寻人工智能》定位为“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之旅”,更注重纪录片的表达对受众理解的帮助。该片从内容到形式对受众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和启发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和意义,相关前沿的专业性话题能通俗易懂的呈现给普通大众,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理论浅析该纪录片或许有新的收获。
一、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理论,开拓了文学研究方法的新领域。姚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首次提出接受美学的观点。[1]他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将研究焦点从作品作者、作品文本转移到读者。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根据以往自身经验等背景有一定的审美期待,在阅读时找寻自己期待与作品内容的交汇点以满足阅读感受。由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可想到观众对纪录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探讨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对受众的关照。
二、期待视野
受众解读分析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大众受众概念、受众研究的传统、受众的媒介使用、批判意识与视听率话语、传播技术发展与未来受众等几个方面,对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的《受众分析》一书进行解读,由此反思中国的受众研究现状及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受众、大众、受众研究、接受分析、视听率
受众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推进,今天的受众已不再只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间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如何从历史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全面描绘受众的各种面相和角色,分析其特点,把握其变化规律,已成为受众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受众的研究论著不少,关于受众的全景式把握却不多见,就此而言,丹尼斯•麦奎尔撰写的《受众分析》一书,可谓欧美传播学界全面、系统地探讨受众问题的一本著作。
麦奎尔的名字对我国传播学界来说并不陌生,20年前,他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文版的发行,曾经为刚刚起步迈向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架起了一座快捷地通向传播学庞大理论体系的桥梁。作为著名传播学者,“欧洲传播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麦奎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他擅长从历史的纵深处找寻研究的起点,采用社会学视角,对各种大众传播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探讨各种理论和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形成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受众分析》一书基本上体现了他的这一研究风格。
在《受众分析》中,麦奎尔以大家手笔,纵横捭阖,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等多种维度纳入研究视野,从解说受众概念入手,对各种受众现象和受众问题展开全方位讨论,分析原因,探讨规律,不仅为各种观点的展示和交锋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为研究受众构筑了一个多元的学术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不少思考和启示。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新闻受众地位转变过程探讨论文
[摘要]现如今,受众正以绝对的影响力作用于媒体的各种运作与执行,而这种影响力恰恰又具有双重的功效:它既影响着媒体的传播内容,又影响乃至决定着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手段。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始动力和成效的检测者。随着传媒市场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卖方市场向市场经济时期的买方市场的转化,各传播媒介必须彻底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丢弃媒介本位的落后观念,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出发,积极倡导受众本位,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态势。
[关键词]受众大众传媒受众本位反馈
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概念及地位
1.受众的概念
受众的概念可以从几方面来理解,从字面意义上讲:“受”意为接受,“众”即群众,受众也就是指接受的人。受众这个词引入到传播学也就是指信息接受者的意思。
受众,作为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内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文献中,也有不少人把受众称为“受传者”。在新闻信息传播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媒介,受众的定义与所涵盖的对象也不尽相同。
多维视野受众管理论文
摘要:在传播研究中,人们的受众观念经历了多种视野的变迁,受众曾先后被视作靶子、社会类别、消费者、商品及解码者等等。从总体倾向来说,这些视野变迁体现了从强调受众的被动性到强调受众的主动性、从关注受众的社会因素到关注受众的文化因素的特征。
关键词:受众;视野;消费者;解码;商品
Abstract:Thehistoryofcommunicationtheoryandresearchwitnesseschangingperspectivesonaudience:audienceastarget,socialcategory,consumer,commodity,decoder,etc.
Thesechangingperspectivesbringaboutachangingtrendofaudienceresearchfromviewingaudienceaspassivereceiverstoactiveconsumersordecoders,andfrompayingattentiontosocialfactorstoculturalfactors
Keywords:audience;perspective;consumer;decoder;commodity.
受众按照常规定义指的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但这样一个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概念,其实际含义从来就没有确定过。比如,几百年前,一个看书的人是一名受众,今天,一个收看通过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人也是一名受众,但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受众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为关于受众的多种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在本文中重点探讨的就是关于受众的多维视野。
透析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实施
摘要:本文从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对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作了阐释,总结了网络受众调查类型与方式,并重点论述了配合新闻报道的网络受众调查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网络受众网络信息网络编辑
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一词已经有些名不符实,因为网民这样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可以积极地反映自己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意见与态度,甚至有些时候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网络编辑要更准确地了解网民。把握其阅读心理及取向,更好地为网民服务,就需要用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受众。
了解受众,可以有多种方式,受众调查是其中常见的方式之一。
一、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受众调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受众需求文化艺术论文
一、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形成
(一)梅兰芳京剧艺术温柔敦厚风格的表现
梅兰芳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剧目内容的选择与改革,二是京剧艺术格调的提升。梳理京剧发展史即可发现,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剧目与之前保留剧目在内容范围上已经有很大不同,他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京剧剧目的范围。出于封建道德教化的目的,梅氏之前的京剧艺术剧目内容多集中于才子佳人、忠孝节义等方面,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多是受苦的小姑娘、落难的家庭主妇等,比较单调,人物形象也显得单薄。梅兰芳的作品则突破了上述内容,角色范围也不再拘泥于上述角色,嫦娥、天女、西施、虞姬、宓妃、杨玉环等都成为他的作品的主人公。相较于以往的角色,这些人物的显著特征是具有突出的传统文化色彩。尤为可贵的是,梅兰芳在注重人物的外在扮相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而且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把单部剧目的内容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这样的努力,一方面拓展了传统京剧剧目的范围,丰富了剧目,改变了以往京剧剧目数量有限,类型单一的状况,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而温厚有内涵恰是温柔敦厚的精髓所在。梅氏京剧艺术的温柔敦厚还表现在其格调上。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是优雅的。他的优雅同样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梅兰芳之前,中国部分京剧剧目的格调可以用低俗来形容,关于这一点,齐如山有清晰的表述:“中国没有真正言情(爱情)的戏,有之即是极端龌龊,谈不到言情二字。按旧有言情的戏本不少,当初编演的时候,也不会像后来那样狎亵,后来所以那样不堪者,也有他的原因。一因乡间人的脑思多半粗浮,戏若演得恰到好处,观众便以为不够看;演的过了火,文静人看着已经不堪入目了,可是大多数人则高兴喝采(彩)。演员为迎合观众心理,就越往狎亵里变化。二因北平城内,自乾隆年间,禁止妇女入戏园,观众只剩下男人,演员更肆无忌惮。遇有言情戏,一个比着一个粉。乡间演戏,演的太粉了,还有人干涉,北平倘官场不管,便无人干涉,于是各演员更为所欲为,闹的真是不堪入目,岂止有伤风化而已。”[1]梅兰芳在表演过程中对传统剧目从主题到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很大程度上剔除了旧戏低俗的调子,将原本带有乡村荒野格调的京剧剧目改编成温柔敦厚的高雅艺术。比如京剧中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原来表现的是贵妃酒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格调低俗,梅兰芳将主题倾向改为反映宫廷女性苦闷的心情,既提升了剧目自身的格调,也顺应了当时观众要求妇女解放、个性自由的心理。有学者认为,梅兰芳的艺术体系在多个方面继承了中国人文传统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古典精神的典范。[2]此言不缪。温柔敦厚的风格恰是梅兰芳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表现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温柔敦厚不仅是梅氏的艺术风格,而且是其人格特征,或者换句话说,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梅氏温柔敦厚的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所谓温柔敦厚的艺术出自温柔敦厚的人。在梅氏的自我人格中,充满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他人,尤其是对于同行中的普通演员充满同情的理解和由衷的敬意。有资料记载,有一次梅兰芳去观看演出,由于演员表演一般,演出结束后观众没有给予掌声。坐在第一排的梅兰芳带头起立鼓掌。有人问他这个演员表演一般为什么还要为其鼓掌呢?梅兰芳说:因为他付出了劳动,掌声是送给他留在舞台上的汗水的。后来人们多以此称赞梅兰芳的艺德。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艺术家艺德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德性品格的表现。没有温厚的性情,没有诚朴的情感,没有包容的心态,一个人就很难理解他人,很难体会他人的努力和艰辛。梅兰芳正是因为自身温厚的性情,再加上他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传统艺术表演者,能够对演员的辛苦感同身受,所以对于同为艺人的演员更能同情地理解,诚挚地尊重。
(二)受众需求在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受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需求直接影响着特定艺术类型的形成,决定着艺术格调的高低。京剧也同样如此。京剧向来以历史题材为主,主要宗旨是发挥忠孝节义及各种旧道德。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旧观念、旧道德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做相应调整是必然的。尤其是一些经典剧目,演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主题倾向、剧本台词及表演形式上不可能没有变化,而是否需要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受众的审美需求。就梅兰芳来说,他的温柔敦厚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受众需求显然占了很大比重。20世纪前30年,正是梅氏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京剧艺术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受社会变革影响,大批女性观众进入剧场,另一方面,受西方思潮影响,观众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受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养也大幅提升,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京剧,有些甚至成为京剧的票友。因此,根据受众需求调整剧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必然趋势。梅兰芳敏锐地察觉受众构成及需求心理的变化,转而寻求有文化有见解的文人观众的帮助,渐渐在身边聚集了一批文人观众,这些人后来成为他的“智囊团”,为他编写剧目,做演出策划。梅氏的艺术作品中,除了最早的《孽海波澜》外,其余的很多戏都是由他身边的文人“智囊”帮助完成的,尤其是齐如山、吴震修、李释戡、冯幼伟等人贡献最大。他们出谋划策,帮助梅兰芳在竞争激烈的京剧舞台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梅氏艺术注入了文化因素,积淀了文化底蕴,最终使得梅氏诸多作品成为经典,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范。实际上,重视受众需求,尤其重视文人观众的意见,是当时京剧演员的共同选择。有论者这样评价当时京剧演员与文人的合作:“以知识分子的力量推进京剧发展,是‘四大名旦’的最聪明之处。他们借助‘智囊团’成员们的文化和思想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反过来,有志于戏曲、有兴趣于戏曲的知识分子又通过演员们的舞台实践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审美理想,两者互补相得益彰。”[3]这一评论肯定了文人观众对于京剧演员成长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与受众关系的客观分析。文人观众与梅兰芳、与“四大名旦”密切合作相得益彰的事实与经验值得当代学者、艺术表演者思考、借鉴。
二、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当代传
论受众理念与编辑艺术特征
我国传统审美的要素中,侧重突出一个“和”字,树立“和为贵”的理念,遵循“和为贵”的原则,提倡“和为贵”的精神。在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原则以及追求真善美的情趣韵味的影响下,民族审美心理已经成为受众最基本的审美诉求,使得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受众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内容上满足受众善恶分明的道德需求,形式上契合受众追求真善美的情感需求。其实,这完全符合我国民族性审美标准和审美内含,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基本范畴,是宇宙万物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美德,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原则集中表现在广大受众希望媒体主持社会的正义,希望看到丑恶的东西被鞭挞,正义的风气得到伸张。如媒体对官僚腐败现象的揭露,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都在受众群体中和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这种稳定的审美追求也同样体现在受众对媒体的人文关怀的需求上,如媒体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的关心与帮助正是对受众需求的很好回应。民族性审美心理无疑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所处的时代背景都将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在传统审美心理与受众需求的不断演进中,这种相对稳定的民族审美心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体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适时跟进,甚或超前引导,因为社会的任何需要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都是通过受众的需要表现出来的。但这种变化是寓于某种不变之中的,“追求真善美”等受众审美心理从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渗入了新的因素,在原有的对伦理型情感的审美追求中融入了人性、生活的探寻。
一、个性化受众审美价值的取向
个性审美心理具有个人独特性质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及审美态度和表达方式,表现在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由于受众的知识水平、专业特长、受教育程度及个人经历不同,在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等方面也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具有鲜明个性特征,接受信息产品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并保持其个性特征。受众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审美心理也必然是个人特殊性与社会普遍性的矛盾统一,其需要也必然是独特审美个性与社会发展规律及时代精神结合产物。当今社会,个体的独立性不断发展,可供其个性思考和判断的空间越来越大,可谓是一个张扬个性锋芒的时代,因此,其需求上也就呈现出多方位、多层次的格局。受众对传媒质量的要求更高,对信息、娱乐、生活指导等需求以及自我表达的要求增强,他们需要广泛的信息来源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要。这就对我们的媒体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性化受众审美价值取向包含在其消费性审美心理之中,审美的消费是人类在精神上对文化产品的直接占有,是维持审美文化生产的基础和动力。作为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的受众,在其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任何信息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实际上就考虑到了受众的审美需求。信息文化产品有其商品的属性,受众对信息文化产品的消费解读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或是不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受众的审美需求同人类的其他需求一样,归根到底是随着人类的自身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人类表现自己生命的需要,是从这种生命表现中获得满足和享受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与实现的过程,就是消费信息文化产品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建立在受众的价值尺度基础上,是以受众的选择为前提的,因而,审美消费总是基于受众的不同需求,其实质是一个不断创造提升的过程。面对受众的审美文化需求,处身于社会文化传播领域的编辑,其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必须担当起缔构文化的社会职责,既能反映社会意识,满足受众需求,又能在编辑手段上体现编辑的再创作特性及编辑艺术特征,办出能吸引受众的特色来。
二、编辑文化特性及艺术特征的缔构
美学作为一种文化范畴,在文化的摇篮里成长起来,在人类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当代中国的哲学界、美学界,美学的理论归属已经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理论研究的水平和方法的根本问题,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理论等多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如何正确地评价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形态的问题。如何发挥审美意识的文化功能,关系到美学价值论的缔构。《编辑学原理》中提出的文化缔构的编辑观,强调编辑活动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一种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翻开历史,用发展的眼光对各种传播媒体中不同编辑模式的辩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编辑活动恰恰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转化和相互沟通的中间环节。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精神世界为主导,缔构着记载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
(一)编辑工作的再创作
国际受众心理传播管理论文
一、总论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体(本文主要指英语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基本形成多语种并用、多种媒体并存的模式。就语种而言,已形成以英语为龙头、附以40多种其他外语并重展开对外传播的格局。1981年以前,我国对外传播的媒体主要以电台、通讯社和杂志为主,现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迅速跟上,基本形成多种媒体并存的格局。[1]
尽管如此,我国英文媒体在外国受众中的可信度仍较底。笔者去年在上海的外国人中曾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来华的外国受众中真正相信我国英语媒体的人数所占比例还较底,只有25%左右(见表1)。当然,完全不相信的比例也不多,为15%。而大多数的受众(60%)持谨慎态度或不想发表意见。这说明他们还不完全信任我国的英语媒体。
来华外国受众对我国英语媒体的可信度你是否相信中国英语媒体人数/百分比
相信16/24.2%
不相信10/15.1%
广告传播中受众心理实例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现代广告传播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文化理念上,无可否认已经进入了以广告受众为中心的时代,作为广告传播者的广告人在新形势下应该对广告受众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求更好的传播策略,实现广告目标。并通过大量广告实战案例的剖析,着重研究受众心态的典型性表现。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受众心态;案例分析
当今消费社会,广告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中。广告为了达到它说服和推销产品的终极目的,不断地把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意识形态带给消费者。因此,对于受众心态的正确把握有助于广告工作人员制定正确的广告传播策略,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使消费者主动关注广告传播的内容,理解广告传达的意义,并转化为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
1现代广告传播的核心要素:受众
在传播学演进的历史中,人们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转移,受众研究的地位逐步凸现出来,成为传播学研究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所接受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效果,传播过程才算完整。
广告传播是传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告工作者来说,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为受而传。广告工作人员胸怀受众意识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前提。一项有效的广告传播活动,核心要素是受众心理,广告工作者要了解受众的心理,进而推测他们的传播期待,以此来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适时、适度、适量”地把广告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一项有效的广告传播活动的起点与终点都应该是广告受众。广告工作者要使广告传播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必须倾力研究受众的心理,研究广告受众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