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18:05: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手术室护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舒适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部门,所接诊的患者大多为急、重症患者,同时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方式各异[1]。同时手术室患者都需要进行侵入式治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开放性伤口,术后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所以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对更加困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影响治疗结果,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为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的有效护理办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手术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分析情况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6例,女性54例;年龄为16~78岁;平均年龄(51.45±11.75)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区别。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再加入一些舒适护理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及时与各科室之间进行沟通,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个性特点等相关情况。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该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风险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情况,让患者或其家属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消毒灭菌,做好一些列的术前准备。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麻醉效果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感受,协助医师尽快完成相关手术操作。术后对切口做好相应的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引流管的患者,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引流状况。同时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护患者的心电、呼吸、血压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在麻醉苏新后,及时为患者预防痛疼的处理,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冷敷、按摩等处理,尽量减轻疼痛。术后尽量为患者安排通风、采光等环境较好的并发,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让患者保持良好地心态。

查看全文

肺癌手术室护理分析

肺癌在临床中属于发生概率高、死亡概率高以及预后极差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手术是临床对肺癌进行治疗较为常见的措施,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应当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手术的效果。本次研究为分析在肺癌手术室护理中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将本院40例肺癌手术患者(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选为研究对象,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占20例。对照组中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2、8例;平均年龄为(57.64±1.08)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女性=11:9;平均年龄为(57.38±1.27)岁。两组肺癌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1.2方法。对照组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常规的围术期护理,为患者开展常规的术前访视护理与术中护理。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将手术室环境优化、术前访视护理与心理护理、麻醉前优质护理、术中及术后优质护理等。1.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均为得分越高即焦虑情绪越严重。通过在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其满意度情况,满分为一百,分值同满意度为正相关关系。1.4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与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亦较对照组优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查看全文

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5年3月到次年3月期间于我院当中就诊的手术室急诊患者当中的56名比较典型性的患者病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n=28),对对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参照组则行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2组手术室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当中的急诊患者行以适当的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术的最终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循证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急诊患者;应用

循证护理主要是指以临床经验以及理论知识相结合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做出了一套完整、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手段[1],它强调了医护人员的经验与知识,循证护理对提高当前护理学科的独立性与地位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比较我院手术急诊患者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与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分别起到的护理效果,详细参见如下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当中所择取的研究对象是在2015年3月到次年3月期间于我院当中就诊的手术室当中的56名急诊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2],每组当中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10人,观察组男性患者19人,女性患者9人,平均年龄(41.2±3.8)岁。以老年患者居多,大多为骨折。骨折原因主要有车祸、坠落、跌倒等。保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不具备明显的差异(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症状等),且差异显示为P>0.05,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查看全文

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75岁之间者,有正常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者,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住院<3d者;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2.5+7.8)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0.7+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比较差异(P>0.05)。1.2临床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1.2.1术前。一是尽量安抚患者家属,告知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认真解答家属提出的疑问,避免家属情绪激动。二是要尽快安抚患者,促使患者理智的接受手术。同时对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整个手术流程有大致的了解。1.2.2术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措施如下:①做好手术的安全护理,做好三方安全核查,正确使用各种手术治疗仪器设备,熟练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和手术。②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协助医生快速摆好患者的手术体位,体位摆放需遵循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患者功能位置的原则。③做好患者的保温护理,将手术室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宜状态,冲洗液与输注液做加温处理,避免术中低体温。④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术中要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对于特异性感染疾病的患者,术中不能谈论、泄露患者病情。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对于术中清醒者给予持续的心理、情感支持。一旦遇到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沉着冷静的处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切忌大声、焦躁说话,避免给患者带来紧张[2-3]。1.2.3术后。①术束后,护理人员与麻醉师对患者各种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做好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及清洁、保暖护理。患者醒来后,简单告知手术已顺利完成,回病房后,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做好与临床护士的交接。②术后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仔细询问,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患者术后的主诉感受,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证及并发症,及时向患者解释出现原因以及防范对策,并与临床医生积极沟通后制定有效方案处理。1.3临床观察指标。(1)采用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评估;(2)对比两组护理方式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其中以(x±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采取t检验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其计数资料的分析则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2.2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84.0%(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来说,由于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往往会导致患者在面对手术治疗时产生较大的恐惧和不安,会对急诊手术的顺利完成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为缓解急诊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临床一直关注的重点。本院通过实践认为,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前者对患者生理、心理方面能起到更加积极地影响,从而为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打好基础。在术前优质护理干预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一方面能够使护理人员快速的掌握患者的病情资料,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的落实手术室护理措施;另一方面安抚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完成手术治疗。

查看全文

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了风险意识管理;另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住院期间手术护理管理中未加强风险意识管理。通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发生率,观察分析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风险意识管理;手术室;效果;患者

在医院诸多科室中,手术室是重要科室之一,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场所,工作节奏快,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手术室患者病情具有复杂性,术中情况多变,这均大大增加了手术室的风险性[1]。可以说,手术室是护理风险系数极大的科室之一。为了保证患者于手术室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就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笔者主要针对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展开观察和研究,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了风险意识管理,其中男107例,女95例,年龄19岁~75岁;另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住院期间手术护理管理中未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其中男100例,女102例,年龄19岁~7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P>0.05),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效果

手术室抢救患者并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内容繁多、节奏很快,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较大。以上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促使护患纠纷发生。长期以来,免疫制剂与抗生素得到广泛的应用,手术室也称为了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医院感染发生后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可能会造成手术的失败。在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加强对细节护理的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我院近期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探究了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为对照组,其余为观察组。对照组80例,女43例,男3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9.8±11.0)岁,行阑尾手术20例,胃部手术18例,胆道手术14,肝脏手术12例,妇科手术10例、其他手术6例;对照组女41例,男39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39.3±10.1)岁,行阑尾手术22例,胃部手术18例,胆道手术15,肝脏手术10例,妇科手术10例,其他手术5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一,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查看全文

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探讨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夜班护理管理属于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夜班护理管理中,夜班组组长责权不高,工作效率等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为了保证手术室夜班护理的管理效果,本文探讨将授权法用于其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情况为对照组,手术室夜班护士56名,年龄20~48岁,均为女性;学历:大专29名,本科27名。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实施授权法后医院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情况为观察组,共有护士59名,年龄19~39岁,均为女性;学历:大专30名,本科29名。被授权任夜班护理组组长的19名,均为护师以上,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技能操作熟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年龄30~4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法。观察组采取授权法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设计调查表。医院应该根据被授权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授权方法,并且设计管理效果测评表。通常情况下,调查表应该包括被授权者的管理效果、管理方法、管理能力等三部分内容,要求被授权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调查表的问题,然后根据对问题陈述观点的认同度将结果分为0~4五个等级。4为非常同意,0为不同意。调查表满分为120分,按照分数权重分为授权效果(96分)、授权方法(24分)。在授权效果中又分为管理效果(32分)、管理方法(24分)、管理能力(40分)。②选定调查方法。在调查之前,需要向被调查者讲明调查研究的目的,并且征求被调查者的同意,才能将调查表发放下去。发放调查表后半小时收回,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相关人员需要对被授权者的管理效果即授权方法进行测评,得到相关数据。③护理管理。结合最后的测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计划,并且给护理人员分配相应的护理管理任务,要求护理人员积极落实下去,保证手术室夜班护理质量。1.3观察指标。本研究以实施授权法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0~6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操作、安全意识、理论知识、急救抢救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2]。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护理操作、安全意识、理论知识、急救抢救评分等计量资料用标准差(χ±s)表示,行t检验;例数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操作评分、安全意识评分、理论知识评分、急救抢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查看全文

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并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人员100名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显著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院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科室,承担着救治患者的重要职责。为了保证医院手术室的治疗效果,临床应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而其中保证护理质量关键在于质量控制[1]。通过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护理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该次研究中,研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8±2.1)岁;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人员100名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29±2.3)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查看全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有效治疗疾病的重要地方,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是手术室的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来说同样不容忽视。为了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及术后满意度的效果,本研究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了对照方法进行此次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3~71岁,平均(32.4±2.1)岁;对照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1.7±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进行访视交流,告知患者麻醉方式、术中体位以及如何配合治疗等注意事项,对手术室内各项物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手术设备、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患者进入手术室时要热情接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认真、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安全。手术前将手术室温度根据手术性质、情况控制室温在23~26℃之间,并且保持室内空气的湿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患者需要调整室温,同时要注意对患者重要部位的保暖,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手术过程中用到的冲洗液体放在36~38℃的保温箱中,避免使用时给患者带来不适;③密切观察手术过程中医疗设备的检测状况,同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特征等基本情况,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要立即进行调整;④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动作要保持迅速而又轻柔,避免让患者感到不适。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给予患者关怀与鼓励,建立信任,让患者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配合麻醉及手术。

查看全文

手术室护理感染预防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措施用于胃肠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50例),设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模式(5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00%(观察组)<20.00%(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限,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推荐。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如今,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1]。但是手术治疗毕竟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损伤、并发症,是当前护理学一直在探寻的目标。本次研究中,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下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进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病例数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胃肠道外科手术标准,并且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手术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在手术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20例,平均年龄值(45.0±5.1)岁;观察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2±5.2)岁。对比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对比。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无菌操作原则、护理人员点清手术用具等。术中主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观察组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护理,主要方法为:术前,加强与患者及交流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术中,提高无菌操作要求,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观念,在术前对所有参与手术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安排专人检查、考核,规范手术室无菌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发生。手术室的环境需要保持高度无菌,温湿度应适宜,每天都需要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需分开采用不同的手术室进行。注意手术器械的选择,首选高压蒸汽灭菌过的手术器具,加强一次性无菌操作原则的使用和管理,定期做好检查。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保暖以及隐私护理,以减少患者的内心恐惧心理,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效果[2]。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χ珋±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