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18:02: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手术室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了风险意识管理;另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住院期间手术护理管理中未加强风险意识管理。通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发生率,观察分析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风险意识管理;手术室;效果;患者
在医院诸多科室中,手术室是重要科室之一,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场所,工作节奏快,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手术室患者病情具有复杂性,术中情况多变,这均大大增加了手术室的风险性[1]。可以说,手术室是护理风险系数极大的科室之一。为了保证患者于手术室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就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笔者主要针对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展开观察和研究,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了风险意识管理,其中男107例,女95例,年龄19岁~75岁;另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住院期间手术护理管理中未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其中男100例,女102例,年龄19岁~7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效果
手术室抢救患者并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内容繁多、节奏很快,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较大。以上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促使护患纠纷发生。长期以来,免疫制剂与抗生素得到广泛的应用,手术室也称为了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医院感染发生后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可能会造成手术的失败。在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加强对细节护理的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我院近期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探究了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为对照组,其余为观察组。对照组80例,女43例,男3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9.8±11.0)岁,行阑尾手术20例,胃部手术18例,胆道手术14,肝脏手术12例,妇科手术10例、其他手术6例;对照组女41例,男39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39.3±10.1)岁,行阑尾手术22例,胃部手术18例,胆道手术15,肝脏手术10例,妇科手术10例,其他手术5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一,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探讨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夜班护理管理属于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夜班护理管理中,夜班组组长责权不高,工作效率等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为了保证手术室夜班护理的管理效果,本文探讨将授权法用于其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情况为对照组,手术室夜班护士56名,年龄20~48岁,均为女性;学历:大专29名,本科27名。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实施授权法后医院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情况为观察组,共有护士59名,年龄19~39岁,均为女性;学历:大专30名,本科29名。被授权任夜班护理组组长的19名,均为护师以上,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技能操作熟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年龄30~4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夜班护理管理法。观察组采取授权法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设计调查表。医院应该根据被授权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授权方法,并且设计管理效果测评表。通常情况下,调查表应该包括被授权者的管理效果、管理方法、管理能力等三部分内容,要求被授权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调查表的问题,然后根据对问题陈述观点的认同度将结果分为0~4五个等级。4为非常同意,0为不同意。调查表满分为120分,按照分数权重分为授权效果(96分)、授权方法(24分)。在授权效果中又分为管理效果(32分)、管理方法(24分)、管理能力(40分)。②选定调查方法。在调查之前,需要向被调查者讲明调查研究的目的,并且征求被调查者的同意,才能将调查表发放下去。发放调查表后半小时收回,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相关人员需要对被授权者的管理效果即授权方法进行测评,得到相关数据。③护理管理。结合最后的测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计划,并且给护理人员分配相应的护理管理任务,要求护理人员积极落实下去,保证手术室夜班护理质量。1.3观察指标。本研究以实施授权法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0~6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操作、安全意识、理论知识、急救抢救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2]。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护理操作、安全意识、理论知识、急救抢救评分等计量资料用标准差(χ±s)表示,行t检验;例数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操作评分、安全意识评分、理论知识评分、急救抢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并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人员100名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显著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院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科室,承担着救治患者的重要职责。为了保证医院手术室的治疗效果,临床应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而其中保证护理质量关键在于质量控制[1]。通过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护理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该次研究中,研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8±2.1)岁;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人员100名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29±2.3)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坚持整体性原则,分级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方面,并针对手术室特点与护理安全需求,提出一些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能够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综合质量,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护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将制度、技术以及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也是预防手术室危险问题发生的重要方式,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近些年来,各类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确当前手术室护理安全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服务,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分级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创设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1.1整体性原则
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研讨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现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属于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所需的护理人员较多,且工作时间十分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为广阔的专业知识,这时仅仅依赖护士长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1]。该文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发现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成效显著,可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对照组共有手术室护理人员16名,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1.2±1.8)岁。实验组共有手术护理人员16名,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8±1.1)岁。再分别于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室中选取出55例手术案例。经过比较发现,两组对象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室管理试析论文
1净化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管理要求
1.1手术室工作人员我院共有层流净化手术室十间,其百级一间,千级两间,万级七间。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同时在新手术室使用前,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使手术医生也掌握了入室要求和室间基本的操作规范。
1.2工友的管理层流净化手术室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我院根据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工友,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保证不同区域的清洁用物合理区分,避免了交叉感染。
1.3入室要求对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要严格着装,穿着严格消毒过的专用衣裤和鞋,建立严格的入室人员登记制度,并限制手术间参观人数,每间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得多于4人[3]。
2严格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各项操作
2.1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1)洁净手术室内的人、物流是影响室内空气洁净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设置严格工作流程,明确区分洁污流线是洁净手术室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之一[1]。(2)根据各班职责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巡回护士工作流程、洗手护士工作流程、专班护士工作流程、值班护士工作流程、连台手术工作流程、污染手术术毕处理流程、工友工作流程等。使大家工作起来有章可循、有序可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
浅析手术室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方法根据手术室成本的特性建立成本管理的项目:设备管理、耗材管理、人力成本管理、综合成本分析。结果医院手术室要减少成本,节约开支。结论本文通过对医院手术室成本的合理控制和有效管理,减少手术室成本的浪费,努力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科室的经济效益。不仅有效降低了医院手术室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增效降耗的效果,还提高了医院的医疗安全,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成本;控制;管理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医疗体制也在不断地变化改革,中国医疗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低耗高效成为每个医院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对于医院手术室成本的管理来说,医院护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理解一般只停留在减少医疗成本支出的认识上,而忽略了整体上的成本管理。因此,对医院手术室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本院手术室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新标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合理有计划地对其手术室的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效果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计算机追溯系统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中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手术室应用的4000件医疗器械进行管理,2019年2月~12月行常规管理,涉及2300件医疗器械;2020年1月~10月行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涉及1700件医疗器械;比较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效果。结果:追溯系统实施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功能完好率高于实施前,损失率低于实施前,P<0.05。追溯系统实施后的术后感染率1.00%低于实施前8.75%;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医疗器械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追溯系统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术室;医疗器械;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效果
手术室医疗器械是手术操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具,其器械性可决定手术成败,故手术室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体现,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1]。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器械管理模式顺应发展以适应手术新技术。2008年开启了网络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投入器械管理中,并获得显著管理效果[2]。计算机追溯系统是当前管理医疗器械比较完整、灵活的器械管理系统,实现了医院无线网络化办公,并促进了医院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信息化、规范化[3]。本研究于2020年1月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实行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旨在进一步探讨计算机追溯系统的实际管理效果,以供参考。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手术室应用的4000件医疗器械进行管理,2019年2月~12月行常规管理,涉及2300件医疗器械,选取手术患者400例;2020年1月~10月行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涉及1700件医疗器械,选取手术患者400例。手术室内共有120名护士,40间手术室,每天手术量120台左右,每天接收手术器械约110件手术器械。现器械室内有1名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手术室的医疗器械管理;3名助理护士,专门负责手术室器械的发放与回收;4名器械清洗员,专门负责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配包;3名灭菌员,专门负责器械消毒工作。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前后管理人员、医疗器械等一般资料均无变动,可进行对比分析。1.2方法2019年2月~12月涉及的2300件医疗器械行常规管理,工作流程包括:器械储备、器械申领、清洗与消毒、包装与检查、监测与灭菌以及器械领取。2020年1月~10月行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具体如下:(1)实施方案的确定;安装追溯软件的工程师对消毒供应中心对接,确然追溯软件实行的可行性后,确认安装;(2)基础资料维护和固定篮筐牌的制作: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整理所有手术室手术器械的基础资料,包括器械名称、型号、种类、数量等,手术器械分种类整理并制作器械图谱及清单。每件器械都制作器械篮筐名称、条形码,并录入追溯系统内,打印器械篮筐码并粘贴至篮筐牌上,后将篮筐牌固定于对应器械篮筐上,确认器械、对应器械包名及篮筐码无误;(3)硬件安装和软件调试: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电脑(兼容机)、扫描枪(无线扫描枪)及打印机(标签打印机),所有手术室器械的信息均录入系统中,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的权限设定,进入系统前需输入姓名与密码;(4)系统模块设定:设定回收模块、清洗消毒模块、配包模块、灭菌模块及发放模块。回收模块主动记录回收时间、回收包、回收人员等相关回收信息。1.3观察指标比较计算机追溯系统管理前后的手术器械管理清洗合格率、损失率、功能完好率、术后感染率、满意率。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均以%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情景,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器械等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上,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尤其是微创手术的应用,腔镜器械便是其中的一种[1]。因为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且患者恢复的比较快,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等,已经成为手术的主要选择方法之一,很多患者比较容易接受[2]。但是腔镜器械的价格相对比较高,使用比较频繁,器械精密,结构复杂多样,所以对于腔镜器械的管理及其重要。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患者术中使用腔镜、器械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操作的时候不熟悉等[3]。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是现在临床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次实验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探讨,具体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18~80岁,平均(50.3±30.9)岁;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19~81岁,平均(50.1±30.8)岁。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1.2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器械管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具体如下。1.2.1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建立精细化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都是有经验比较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并且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对器械进行合理的回收发放,保养等,并定期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消毒灯;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仔细清点,对每个器械都做好记录,交接的时候保证器械的完整性,在外包装上做好标识,进行风险控制,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登记,落实到个人身上,增强责任意识。1.2.2人员管理对手术室的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开展讲座,让每个人多了解到器械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对器械的结构和性能有所了解,并注意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增强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让其了解到器械管理的重要性。并和手术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器械相关的知识,对器械熟练掌握,同时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1.2.3细节管理因为腔镜器械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在管理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合理放置,以免碰撞或者是滑落;在每个器械的旁边标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把器械进行编码管理,如果一旦损坏的时候可以进行编码登记,并登记使用人员,时间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查询;在使用之前之后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查,认真核对,告知手术医生要妥善使用保管,使用后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增加器械的使用时间,对于器械的小部件,要单独保存,以免掉落。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器械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1.4判断标准调查表的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4]。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75%,对照组的为91.2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2.2两组器械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的器械使用情况比对照组的要好,器械完整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