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16:43: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授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授权资本制度
[内容提要]资本制度无庸置疑是公司制度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涉及公司本身,更与整个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在公司资本制度的选择上,近来一直存在着法定资本制与折衷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之争,不可否认主张实行折衷资本制或授权资本制的声音似乎更高一些。如果仅从制度方面考虑,此种观点似乎更站得住脚,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国家而言,一项制度不仅要满足先进性的需要,更要满足国情的需要。本文从……
如果说资本是公司的血液,那么公司资本制度就是其运行的规则。纵观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一个在安全与效率之间不断寻求最佳平衡点的过程。
法定资本制充分体现了人类在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出现初期为保证交易安全所持的谨慎态度。随着效率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人们逐渐发现固守资本制度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经济的效率,于是资本制度又走向了追求效率的极端——授权资本制应运而生。授权资本制对效率的促进作用无可否认,但其导致公司的滥设和损害交易安全同样有目共睹。当人们遍尝了这两种资本制度的优缺种种后,便试图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于是出现了折衷资本制的设计。就安全性而言,折衷资本制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优点,成为资本制度的新宠。关于折衷资本制本身的优点在理论和他国实践中都得以充分的论证和体现,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在我国,就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而言,学界大致持如下观点:对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折衷资本制,而对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授权资本制。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学者的分析论证主要立足于资本制度本身的优越性,但鲜有充分考虑在现阶段我国的相关社会环境是否适合实行这两种制度。作为总体法律制度乃至社会制度系统中的一部分,某项具体法律制度是否会被整个制度系统和社会接纳,其自身的优越性并不足以成为论证其立足于一国社会制度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不能与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磨合成为一体,或时机不成熟就贸然引进,再好的制度也只会被社会系统排斥在外,并由此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一个立法上的例证就是证券法确立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达国家金融业混合经营的趋势就已初露端倪,但考虑到我国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立法者还是切合实际地采取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经营监管体制,这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拒绝与国际接轨,只是国情使然。
一、折衷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共通之处
客观地说,折衷资本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优点,从辩证的观点看,集两种制度优点于一身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情况下也会集两种制度的缺点于一身,出资不实和导致欺诈的恶疾同样会出现在折衷资本制中,并且随首次发行资本与授权资本界点的位移而程度有所不同。既然折衷资本制设计的初衷是在部分地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公司的门槛,那么公司设立时发行或缴付的资本必然只相当于公司总资本的一部分,那么从纯理论上我们可以简单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折衷资本制更接近于某种资本制度的话,答案显然是授权资本制。如果说公司滥设和导致交易秩序混乱是授权资本制的两大致命缺点,折衷资本制同样会遭遇类似问题。既然这两种资本制度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为什么许多国家还是选择了其中之一呢?答案就在于,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说,“人的安全乃是至高无上的法律”[1],但就经济而言,效率应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毕竟法律是为经济服务的,这是国家选择折衷资本制或授权资本制的根本原因。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法律制度必须完美无缺,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要基于某种制度的优点采用该制度,必须同时为其固有缺陷“买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此缺陷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降至最低。也就是说,采用某项法律制度不仅要从制度本身考虑,同样要有经济上的考虑。引用法律制度不能不计成本,就比如在原始社会中土地的主要用途是放牧而不是耕种,相对于土地数量而言,社会人口较少,牧群也很少。在此不存在施肥、灌溉等其他使土地增值的手段、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土地所有权的公共登记制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其收益,并且代价很大[2]。同理,在公司资本制度的问题上如果时机选择不当会遭遇同样情形——付出本可避免的经济代价与社会代价。在此笔者认为授权资本制与折衷资本制安全性缺陷的弥补,首期缴付或发行的资本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完善的个人和社会信用系统及具有较大能动性的司法制度。
二、中国实行折衷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度的时机仍不成熟
浅议行政授权的立法
本文作者:冀小龙工作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通过以上分类将对我国行政授权立法的总体情况有一初步的了解,但是立法实践往往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以一概全,而应继续探索发现,以求对其有更新地认识。
我国行政授权立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行政授权立法的正当性经得住实践的论证,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种通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发展,我国的行政授权立法迅速地发展起来,贯穿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大地贡献,受到了政府与理论界的重视,但是在制度确立与发展中,关于这种制度的弊端,人们也有不少的议论,主要质疑集中在授权立法对权力机关立法权的冲击和授权立法的滥用上,基于此,人们认为应当严格限制行政授权立法,甚至有学者提出“授权立法利弊得失皆有,两相权衡,弊大于利,得小于失。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应当集中行使,减少或避免授权分散。”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免有点极端化,目前,行政授权立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实,我们所要关注的不应再是它的存废问题,而应该是如何发挥其优越性,克服其存在的弊端,从而让其更好地执行。但是纵观我国的行政授权立法,我们发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授权立法的立法理念缺失行政授权立法理念缺失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行政授权立法既具有行政性又具有立法性,同时又要考虑到授权性,行政授权立法应当有立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但是在立法实践中,一些法规、规章内容缺乏科学性,概念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包含了大量道德的、笼统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一些行政机关不考虑出台的法规、规章是否符合本地的实际状况,盲目跟风出台相关法规、规章,造成了法制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不论是对授权机关还是受权机关,行政授权立法都是职权行为,所以授权者和立法者都应当谨慎负责对待,但是现实立法中行政机关往往寻租部门利益,有利握权、无利授权、该授不授、该立不立现象时有发生。2.行政授权立法相关授权事项规定不明确这主要是从授权立法的实际操作层面来分析的,主要表现为现实立法中授权理由不明确,授权范围和应遵循的原则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授权期限和授权标准规定,授权立法程序混乱、过于简单、缺乏立法程序的严肃性,授权规定的文字表述不够规范、不够明确或者过于弹性,如法条没有直接明确规定受权机关在授权的情况下“应当”制定行政法规或者行政规章。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行政授权立法中乱立法、不立法或者以通知、决定代替立法的现象。虽然《立法法》第10条、第11条对我国人大专门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立法目的、原则、范围以及与正式法律的接轨问题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是否适应于其他的法条授权,以及如何来具体运作则没有相应的依据。在总体上来讲我国现在需要一部专门的授权法对行政授权立法的主体、授权范围、授权目的以及授权立法程序进行相应的规定。3.行政授权立法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监督是保障制度运行的最好机制,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监督的话都有可能偏离制度本意。授权立法作为一种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立法活动,本应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但是我国目前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却不尽如人意。首先,立法机关对授权立法的监督控制不力,立法机关的授权是行政机关行政授权立法权力的来源,立法机关应该对授予行政机关的本该属于自己行使的权力负责,其可以进行授权控制、撤销控制和备案批准控制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立法机关并没有很好发挥自己的监督权,立法机关的授权范围、性质和程序等都不甚明确,丧失了授权监督的第一道防线;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立法所拥有的撤销权和改变权几乎从来未行使过,其备案审查也只是仅备不查、不告不理。其次,行政监督成效不大,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的变更、撤销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应有的机制保障,同时由于受部门利益影响的评价,人们对其不持支持态度。再次,司法机关的监督审查权行使不到位,虽然我国没有建立起司法机关审查行政授权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但是实际上人民法院享有对行政规章的参照使用权,即合法的使用,不合法的不予使用,其实际上享有了一定的审查权,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人民法院地位的限制,这项监督权没能发挥实效。最后,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缺乏社会民众的参与,民众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主制度赋予了人民群众监督权,而且法制发展中公民对行政授权立法的建议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被接受并进行相应审查的几乎没有。
完善优化我国行政授权立法制度的措施建议
行政授权立法存在着以上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不应是它的存废问题,而应该是如何进一步的完善这种制度,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优化我国的行政授权立法制度。1.树立正确的授权立法理念首先,明确行政授权立法是一种民主行为和职责行为,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立法者应在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上忠于法律,忠于职责,淡化部门利益,做到行政授权立法“有需而授,该立则立,完善法制,服务于民”。其次,必须保证行政授权立法符合法律的科学性,行政授权立法应有法律的规范性,应当避免政策性、口号性、道德性的规定,既要符合授权法的精神,又要体现出实践的操作性,要逻辑严谨,行政授权立法制定出的规范性文件一定属于法律的范畴,即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再次,行政立法机关应当保证行政授权立法符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借鉴,但应综合考虑授权立法的实施效果、立法效益,确保其忠于授权法的本意。2.制定一部完善的调整行政授权立法的法律行政授权立法作为一个过程,先要有一部授权法,我国虽有授权法,但是大都比较分散,内容过于笼统,而且规定不一。目前行政授权立法中出现的法律冲突和立法混乱的现象,和我国缺乏一部授权立法法律有着必然的联系。制定一部授权立法法律,并不是说要对授权立法的所有事项都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规定,授权立法法律可以对下列事项进行规定:首先,可以规定授权立法包括行政授权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地位、授权机关、受权机关、授权理由、授权事项和范围等,作为授权立法的权限依据。其次,可以规定授权立法的立法方式、立法期限和时间、立法程序、立法的操作性要求、立法的文字表述、立法文本名称等,作为授权立法的程序依据。最后,可以规定授权立法的立法限制事项、立法责任、立法审查备案、立法撤销变更、立法监督等,作为授权立法的效力保障依据。之所以要对这些事项进行不同于一般授权条文的规定,是因为这些事项具有全局性、指导性、普遍性。比如在对某行政机关的授权中用到:“由某机关另行制定实施细则”,那么“实施细则”词语应该如何进行解释,是直接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还是像立法实践中那样,政府可以将其制定为通知、决定等规范性文件,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又如专门授权立法和法条授权立法两种授权方式的适用范围也有必要予以明确。①3.完善我国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机制纵观法制发展,我们深知保持对权力的高度怀疑和警惕是法治社会应有的态度,行政授权立法在立法实践中被广泛地运用,为了防止行政授权立法权的滥用,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其的监督。首先,加强和完善立法机关对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立法机关应当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从授权到备案对行政授权立法的权限、范围、可操作性和法律价值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评价,要用好自己的授予权和批准权,要敢于用自己的撤销权,加强对行政授权立法的备案管理。其次,落实行政机关自查自纠的监督机制。完善行政授权立法的报批制度,由政府法制部门对其进行批准、备案和管理,上级政府要敢于用自己的撤销权和变更权,落实行政授权立法监督审查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落实行政复议制度,拓宽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渠道。最后,加强司法审判监督、扩大民众监督力。切实保障司法独立,保障人民法院有效行使对行政规章的参照使用权,使这项“有限的司法监督权”落到实处,可以建立相应级别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即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对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进行审查。②对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应当重视广大民众的力量,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授权立法听证程序、行政授权立法意见听取程序、行政授权立法效能民众参评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的监督主体地位。综合以上监督措施,笔者认为以下监督机制可以尝试:在省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机关设立一个行政立法审查委员会,其组织由人大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派员及公民代表组成,它的日常工作是审查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授权立法的合法性,进行批准和备案管理;在行政立法的具体运用中,如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中产生冲突,可以直接提交审查委员会,由其召开例会,要求行政立法机关对其行政立法进行合法性说明;经过审查如果合法的话,使用将不会存在问题,不合法的话,将由审查委员会协调相关行政机关予以撤销或变更,或者以人大常委会名义予以撤销。行政授权立法制度发展到今天,被各国承认并确立下来,既与其制度本身的优越性有关,又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现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行政授权立法制度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相结合,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此同时其本身也暴露出了诸如立法理念缺失、立法技术不够成熟、监督缺位等与我国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来否定行政授权立法,这些弊端的出现是和我国复杂的国情有关的,我们评价一种制度一定要和特定的国情相结合,我国行政授权立法具有正当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结合实际克服其弊端,使其不断优化,相信在立法理念回归、立法技术成熟、实现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我国的行政授权立法制度必将无愧于伟大的法治时代。
探析老师心理授权状况
国外对心理授权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在对管理授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育改革的进行,授权被引入到学校教育领域。作为学校组织行为学和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在教师心理授权方面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教师心理授权方面的研究,在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实践指导的同时,对于丰富教师工作心理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教师心理授权相关研究作一简要介绍和总结。
一、教师心理授权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一)教师心理授权的内涵
在探讨教师心理授权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授权与心理授权的概念。
由于分析的角度或侧重点的差异,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授权的定义一直未能达成共识。授权即放权,从领导科学的角度讲,授权是一种用人策略。授权使权力下移,从而使下属感到自己是分担权力的主体,这样他们就会在权力的支配下形成更为有效的凝聚作用和责任力度。康格(Conger)等(1988)认为,研究者应该从关注授权的管理实践到关注授权后个体所产生的体验,从个体体验的角度来定义授权。因为只有当个体体验或感觉到“被授权”之后,授权才能真正产生效力。他们把授权定义为:员工的努力、绩效期望水平的提高,即自我效能的提升。
托马斯(Thomas)等(1990)在康格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授权的概念,心理授权是指个体体验到的心理状态或认知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四种认知的格式塔: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工作意义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标准,对工作目标和目的价值的认知;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工作的能力的认知;自主性是指个体对工作活动的控制能力;工作影响则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所在组织在战略、行政、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结果。目前,托马斯等提出的心理授权概念及其结构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到现在该概念仍被广泛沿用。
信贷征信授权合规性研究
摘要:与传统贷款业务征信授权所需的现场身份核实和纸质授权不同,互联网信贷通过互联网渠道以电子签名的方式线上完成客户身份识别、信用信息查询和数据报送的授权。但由于当前各机构线上授权机制欠完善,存在着电子授权法律效力不足、客户身份真实性难以认定、授权内容和用途约定不明确、信息主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违规查询、冒名贷款和征信投诉等风险。应通过完善电子授权流程及技术规范、加强客户身份真实性审核、规范电子授权合同内容、强化征信监管执法、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措施,促进互联网信贷和征信授权依法依规衔接,确保征信授权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依法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互联网信贷;征信授权;信用信息;征信监管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民营银行等互联网放贷机构陆续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17年末,已有1214家小额贷款公司、17家消费金融公司、8家民营银行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等传统接入机构也纷纷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信贷业务,成立直销银行部,推出线上信贷产品。相比于传统信贷业务,互联网信贷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大数据信息和风险模型,大幅提升信贷风控水平和审批效率,有效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客户短、小、频、急的信贷需求。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中国互联网信贷余额约2.21万亿元,同比增长63.7%。与此同时,互联网信贷信用报告查询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为例,截至2017年末其授信客户超过340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倍,累计向1200万人在线发放贷款,信用报告的年查询量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与传统信贷征信授权所需的现场身份核实不同,放贷机构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客户对数据报送和征信报告查询的授权,只需客户在线填写身份信息、勾选电子授权书等,便可线上完成客户授权真实性审核,进而查询和报送客户信用信息。但互联网信贷线上征信授权的方式往往因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而存在大量顶替或冒名办理业务的风险。同时,互联网放贷机构通过线上电子签名的方式获取客户征信查询授权的法律效力也有待商榷,使得在信息主体否认授权查询的情况下,难以认定查询机构提供的授权查询资料的真实性,对是否本人真实授权无法提供有力证明。因此,如何规范互联网信贷征信查询授权,确保征信查询授权的真实性,依法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是当前征信监管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互联网信贷征信授权的主要做法
目前开展互联网信贷业务的主要有网络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在本质上,征信电子授权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将纸质授权转化为电子形式,借助电子签名等身份识别技术获取客户授权,再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客户的信用信息。其核心是电子签名及其他新型身份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不同,身份识别技术安全等级也不同[1]。在具体操作上,各类机构征信电子授权流程大同小异,其主要利用用户绑定的银行卡、电话号码等信息识别客户,再由信息主体在线勾选“同意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选项,输入密码验证后签订电子“征信授权书”,授权查询客户信用信息。在具体的网络客户身份识别技术上,不同机构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的差异,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不同,识别效果和安全等级也不一样。
财政授权支付改革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授权支付改革试点预算结余资金结转工作效率,方便改革单位用款,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预算结余资金处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预算结余资金处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单位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以及*区财政局《关于印发<*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财政授权支付改革试点年终预算结余资金(以下简称结余资金),是指按照有关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区财政核批预算单位跨年度结转使用的资金,即预算单位按区财政核批的当年纳入财政授权支付改革试点资金范围的预算指标(包括追加追减预算指标)减去当年财政授权支付数的差额,包括基本支出结余、专项业务费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第三条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的申报程序
一、当年12月31日工作日结束时,银行通过网络和纸质两种方式向区财政国库科(支付中心)提供《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年度对账单》(附件1),经区财政国库科(支付中心)核对无误后,开具《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注销通知单》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注销通知单》(附件3),加盖印章后分别送国家金库*支库和银行。国家金库*支库和银行据此注销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授权支付额度。
二、银行于下年度第一个工作日,将《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注销通知单》送达所属各有关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于次日向预算单位提供对账单和《财政授权支付注销额度到账通知书》(附件4)。
三、预算单位于下年度四个工作日内对截至12月31日时点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的下达、支用、余额等情况与银行进行对账签证,并将银行的《财政授权支付注销额度到账通知书》作为记账凭证,进行年终注销额度账务处理。
品牌授权经营论文
【摘要】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盲目进行品牌授权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对品牌授权经营的好处和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正确地进行品牌授权经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品牌授权风险品牌授权体系
一、品牌授权,创造“三赢”局面
品牌授权又称为品牌许可,最初起源于欧美国家,是指品牌的拥有者在一些商定的条款(如使用品牌的商品类别、商品销售的地区和使用的时间段)的基础上通过有关协议,允许被授权商使用授权商的品牌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品牌授权商支付商定数额权利金的一种经营方式。
品牌授权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它也被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商业经营模式。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品牌授权业最发达的美国占据了世界品牌授权业65%左右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中国在世界品牌授权业所占的份额不足0.5%。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应引进品牌授权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有关专家同时也指出,品牌授权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可以为市场创造一个“三赢”的局面。
企业间技术授权概念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技术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的企业来说,技术引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技术授权是技术引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技术创新市场化、商业化的重要渠道,尤其对那些不从事产品生产如大学及科研机构,技术授权是其收回研发成本和赚取部分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从技术拥有企业是生产性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两个方面,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技术授权合同的选择、技术授权对象的选择以及技术授权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分析了最近技术授权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授权;非生产性企业;生产性企业
一、非生产性企业的技术授权
在很多国家,一些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分布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生产知识的地方,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这些单位很少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必须通过技术授权来完成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如Thursby&Thursby(2002)具体的分析了大学专利商业化的过程。在现实中,一些不从事生产活动的科研机构或大学通过技术授权方式转让其技术也时有发生,这也引发经济学家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这些非生产性企业而言,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授权方式其利润最大?不同的授权方式对社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分析,不同的产业组织专家回答不尽相同,即便结论相同,原因也不同。
Shapiro(1985)主要讨论参与研发企业数目不同时,技术授权对研发激励的影响。分析指出,当只有一个企业进行研发时,技术授权提高企业研发激励,且此时的研发激励高于社会最优水平;当有多个企业进行研发竞争时,技术授权对研发的影响不确定。同时,他还指出特许权收费便利了串谋,企业通过控制单位产出费来控制企业产出从而达到串谋的作用,而且双重收费以及交叉授权更能达到完全的串谋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技术拥有者难于监督技术接受企业的产出以及技术接受企业获得技术后可能会模仿生产等原因,导致特许权收费合同的实施不可行。因此,Katz&Shapiro(1985)只分析了固定收费合同条件下的技术授权。他们主要讨论的是,当研发者拍卖技术专利后,获得专利技术的生产企业向其竞争对手转让技术是否对研发者研发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程度较低时,技术授权可能发生;技术创新为剧烈创新时,技术授权不会发生,若允许采取双重收费的技术授权合同,则技术授权一定发生。技术授权对研发者的研发激励影响取决于技术授权方和技术接收方的利益分配,若技术接收方获利更多,则技术授权降低研发者的研发激励。
外商资投资企业授权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明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职责,严格执行国家外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的申请、授予、履行及监督检查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外国(地区)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常驻代表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以及其他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执行外资产业政策的企业,其登记管理权的授予和规范,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实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管理和授权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理的原则。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全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并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授予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管理权。被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被授权局)以自己的名义在被授权范围内行使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管理职权。
有效授权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面临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繁杂,原来一个人经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部门的局面将不再适应企业的运作需要,这时候就必须考虑适当授权。然而,许多企业中的管理者很好地把握授权尺度,或者认为下属能力不足以胜任,或者担心下属的能力得到发挥后将超越自己。如果管理者能充分运用授权的艺术,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授权、管理、权力
授权是指管理者将自己的部分职权授予下属行使,使下属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全权进行工作,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结果承担最终责任。与分权不同,授权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职能,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通过适当的授权,让下属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分担自己的工作,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为了解决许多企业管理者不愿意授权给下属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避免授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而又做到有效授权:
一、授权的内容和特点
管理者在授权之前,一定要清楚授权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把握授权的根本方向,有准备地将权力授予下属。授权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派任务,即管理者将部分任务分派给下属,让下属独立完成;一是授予权力,即将权力授予下属,使之有权处理具体的某项任务,授予的权力随着任务的完成而消失。许多管理者在对授权的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认为授权等于将这部分职权放弃,其实,授权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行为,它随着项目的完成而消失,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还可以随时收回授予出去的权力,重新安排授出。所以,授权者授权不是权力的放弃或转让,只是为了使下属能在替自己分担的工作中更好地掌握进程,暂时将部分权力让渡而已。
充分了解授权的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对授权行为的进一步放开,也有助于管理者在授权时更好地掌握授权尺度。授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之间技术授权概念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技术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的企业来说,技术引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技术授权是技术引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技术创新市场化、商业化的重要渠道,尤其对那些不从事产品生产如大学及科研机构,技术授权是其收回研发成本和赚取部分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从技术拥有企业是生产性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两个方面,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技术授权合同的选择、技术授权对象的选择以及技术授权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分析了最近技术授权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授权;非生产性企业;生产性企业
一、非生产性企业的技术授权
在很多国家,一些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分布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生产知识的地方,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这些单位很少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必须通过技术授权来完成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如Thursby&Thursby(2002)具体的分析了大学专利商业化的过程。在现实中,一些不从事生产活动的科研机构或大学通过技术授权方式转让其技术也时有发生,这也引发经济学家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这些非生产性企业而言,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授权方式其利润最大?不同的授权方式对社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分析,不同的产业组织专家回答不尽相同,即便结论相同,原因也不同。
Shapiro(1985)主要讨论参与研发企业数目不同时,技术授权对研发激励的影响。分析指出,当只有一个企业进行研发时,技术授权提高企业研发激励,且此时的研发激励高于社会最优水平;当有多个企业进行研发竞争时,技术授权对研发的影响不确定。同时,他还指出特许权收费便利了串谋,企业通过控制单位产出费来控制企业产出从而达到串谋的作用,而且双重收费以及交叉授权更能达到完全的串谋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技术拥有者难于监督技术接受企业的产出以及技术接受企业获得技术后可能会模仿生产等原因,导致特许权收费合同的实施不可行。因此,Katz&Shapiro(1985)只分析了固定收费合同条件下的技术授权。他们主要讨论的是,当研发者拍卖技术专利后,获得专利技术的生产企业向其竞争对手转让技术是否对研发者研发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程度较低时,技术授权可能发生;技术创新为剧烈创新时,技术授权不会发生,若允许采取双重收费的技术授权合同,则技术授权一定发生。技术授权对研发者的研发激励影响取决于技术授权方和技术接收方的利益分配,若技术接收方获利更多,则技术授权降低研发者的研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