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原则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05:11: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使用原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索证据使用在秘密侦查中的使用原则
摘要:秘密侦查现成为了重要的侦查手段,但是由于秘密侦查特殊的属性,尤其在我国,对秘密侦查手段的使用又存在法律缺失,致使其证据的使用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在刑事诉讼法治化的背景下,通过对由于秘密侦查所产生的证据使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秘密侦查中证据使用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秘密侦查;证据使用;建议
随着犯罪日益隐秘化和智能化,秘密侦查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侦查措施的作用日益突出,在狠、准、稳地打击犯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实践部门的青睐。但是,由于秘密侦查措施是特殊的侦查行为,具有强隐蔽性和易侵权性,在加上我国法律制度上对其规定的缺失,使得通过秘密侦查手段获取的证据的使用情况一直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一、秘密侦查中证据使用的现状
秘密侦查是法律赋予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侦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采取隐瞒身份、目的、手段的方法,在被侦查对象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现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抓捕到犯罪嫌疑人的司法活动,主要包括外线侦查、内线侦查和技术侦查三种类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犯罪发生着新的变化。大量高科技犯罪剧增,犯罪手段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也日趋组织化和专业化,异于传统的犯罪模式,其所涉及的面更广、涉及的人更多、反侦查能力更强,并且还出现了多件或多类案件相互交集的情况,这对传统侦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犯罪的新特点,使得在侦查中经常要采用一些秘密侦查措施,可以说秘密侦查现已成为犯罪侦查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离婚使用原则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离婚是婚姻家庭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解除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诉讼离婚在民事诉讼中,对夫妻感情出现破裂后,双方协议不成的情况下,通过诉讼离婚,保证婚姻自由,维护当事人的子女抚养权,财产权等权利,保证离婚诉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诉讼离婚原则程序离婚诉权
一、诉讼离婚的概念
诉讼离婚,又称裁判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离婚后子女抚养或遗产分割等问题不能达成协议,由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审理后,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我国的诉讼离婚适用于: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2、夫妻双方都愿意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不能达成协议的;3、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为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
二、诉讼离婚的法律原则
离婚诉讼的目的在于解除婚姻关系,而能否解除婚姻关系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因此法定离婚是一方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请求解除婚姻关系的理由和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据以决定是否准予离婚的依据。婚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是我国法院判决离婚或不离婚的原则。并且在该条第3款列举了准予离婚的具体情形,从而确立了抽象概括与具体列举相结合的例示主义的判决离婚标准。即使提出离婚的一方有过错,只要具备离婚的法定事由,人民法院也应当判决准予离婚。根据《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调解无效的应视为感情确已破裂: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二年的;5、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的,且难以治愈的;6、婚前缺乏了解而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而难以共同生活的;7、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8、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9、因感情不和,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10、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11、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12、一方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13、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使用办公设备及工具的总原则
公司员工有责任维护和保护公司所提供的所有办公设备及工具,包括但不限于PC机、便携机和有关软件。员工不应将公用设备带离公司,如有特殊原因,员工应到行政部报批,并在尽快的时间(当日)内归还。公司提供给员工的办公设备、工具和书籍如有丢失、被盗,员工应负有责任。
·公司内装有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复印台上还有其它办公设施如大型订书机和打孔机等。
·每位员工均有权使用电话设施。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电话密码,该密码应对其他人员保密,公司内部电话系统设有计费软件。如因公打长途电话,请在通话后做电话记录;公司内部的电话原则上不允许被用来打私人长途,如果情况紧急,请自觉做电话记录并自己承担相应的费用。
·凡盖有“公司图书专用”印章的书籍都是公用书籍。如果你从公司借书,请到行政部登记,注意爱护书籍并在一个月内归还。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相互斗争的长河中,致病性生物菌与人类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处于演变与发展之中。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但同时人类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也使得致病菌对抗生素逐渐发生适应,产生了耐药性,这将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抗生素
一、我国现阶段抗生素使用情况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1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使用抗生素之前未做过或未送检相关的标本。
1.2适应证过宽或失控:基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临床中无适应证及适应证不明确的用药现象较为普遍。
会计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有效使用研究
一、会计原则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
会计实务中的所坚持的会计原则很多,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谨慎原则、实际成本原则以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等。以下将简要介绍三种原则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
(一)稳健性原则
1、内涵
稳健性原则又叫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只要是可以预见的损失或费用,都要通过会计予以记录和确认,对于没有把我的收入,则不能确认和入账。因此,不确定性是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面对会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财产的托管人、审计人员和投资者围了减轻受托责任和审计责任,防范投资分析与合理决策,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一般要坚持稳健性的原则。
2、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
国企与民企会计使用原则比较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权;信息失真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分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产权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两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驱动和真实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缺失是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动因,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供需主体的经济利益冲突以及低廉的会计作假成本.治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应从解决产权制度缺陷入手,而加强审计监督、加大会计作假成本以及建立会计人员的准入退出制度是治理民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同一国家的不同组织,只要有会计信息产生也就程度不同地存在失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顽疾,如果不努力根治,它对世界经济发展都将起阻碍作用。我们国家有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如何治理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管理学界都已经将其当作研究的重点,并且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纵观我们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针对所有组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些共性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需要提供会计信息的组织千差万别,既有营利性组织,又有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中又有不同的类别,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组织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都一样,而且治理对策都可以通用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典型的营利性组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比较研究,以揭示在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下,由于产权组织模式存在差异,企业利益关系人的分布状况、目标取向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度都将不同,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也将存在重大差异,进而对不同组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对策也应个性化。
二、两种企业的产权组织特征
产权理论认为,所谓产权,它是以财产权为基础所形成的权利集合体,这个权利集合体由一组权利构成,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所享有的所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对企业来说,其实质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不同的产权组织特征。
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有机化合物命名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大学教材的编写对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有机化学教材对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四种处理方法和教学现状。指出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是以传统的命名原则为主,新命名原则的推广对许多学校和专业来说还存在着教学困难。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校层次、专业差异的实际情况,为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命名法;有机化学;教材;教学
有机化合物命名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高中的化学就已经涉及到了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大学的化学教材中这部分的知识更为复杂也更加重要。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制定了《有机化学命名法》(IUPACNomenclatureofOrganicChemistry),这一命名系统还在不断地修订和补充,它也成为全球有机化学界最广泛使用的命名系统[1]。中国化学会也根据IUPAC的命名法并结合中文汉字的特点在1960年发表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20年后又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在1980年发布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1983年审定后正式出版。这一命名原则自此成为近四十年来中国化学教材编写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依据和标准。但是这一命名原则仍较为简单,随着有机化学学科发展,一些国际上命名采用的概念和提法也需要补充到中文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中。2017年中国化学会正式发布了《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以下简称“2017命名原则”)。该命名原则内容详实,是对《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以下简称“1980命名原则”)[2]的重大修订。这一修订相比原来的命名原则发生了如下主要变化:以母体氢化物的名称统一处理碳氢化物和其他杂原子氢化物的命名;以特性基团代替官能团来命名有机化合物;将取代基或前缀的名称按照英文字母先后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次序规则”顺序排列;选择最长碳链而不是重键(双键或叁键)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原子和基团位次的标明一律采用位次数字插入代表它们的名称之前;杂环的的命名方法有所改变[3]。新的命名法显然比旧的命名法更加系统和严谨,而且与英文命名转换也更方便。这一修订已经公布了四年,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中仍然采用1980命名原则,2017命名原则推广缓慢,即使在新出版的教材中这一命名原则的仍然不是主流。
1目前高校教材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在全国图书馆咨询参考联盟的网站上检索2019年后出版的图书,除了魏荣宝主编的《高等有机化学第4版》[4],未见到其他教材在简介提及使用了2017命名原则。课题组对新出版的代表性的有机化学教材进行了调查,发现对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使用2017命名原则;主要使用2017命名原则,同时介绍1980命名原则;使用以2017命名原则为主的自编命名方法;使用1980命名原则。1.1使用《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刘华等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总结了有机物命名的三个主要变化:(1)链烃主链选取时要优先考虑链长,而不是不饱和度。(2)化合物名称中表示官能团位次的的数字一律写在官能团的名称之前。(3)关于取代基名称书写的先后顺序,要求按照取代基英文名称开头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而不再按照立体化学中优先顺序规则来书写[5]。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赵温涛等主编的《有机化学》也采用了2017命名原则[6]。教材在介绍化合物命名时,给出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进行对照,尽量使用取代基的系统命名,如异丙基一般使用1-甲基乙基命名。对于常见取代基的常用俗名,通常只在表述时使用。除此以外,一些化合物和中间体的母体名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卤鎓”等类似名称已不再使用,在教材中改用“卤正离子”、“氧正离子”等表示。胡宏纹主编的《有机化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化学类专业经典的有机化学教材,2020年发行了第五版[7]。前言中明确提到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对书中涉及到的化合物名称进行了修改。在异丙基的命名中,教材指出其系统命名是“丙-2基”,教材在其他化合物的命名中,也主要使用了异丙基这一名称,这一点与天津大学的《有机化学》在编写上有所不同。1.2主要使用《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同时介绍《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组编写的《有机化学》,在教材编写时结合学科发展,引入2017版《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为了承上启下,同时保留了原来的命名规则[8]。这种教材编写模式可以让学生同时了解两种命名原则,由于1980命名原则在我国已经长期使用,很多化工产品主要使用的就是这种命名方法,对于将要从事化工行业的的学生来说,掌握传统的命名方法,同时了解两种命名方法的差异也是有必要的。如在“4-亚甲基己烯”的名称下括号中注明1980命名原则的名称:2-乙基-1,4-戊二烯。1.3使用以《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为主的自编命名方法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编的《有机化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理工科专业使用较多的一本教材[9]。教材在编写时主要使用了2017命名原则,但是教材没有给出有机物的英文名称。教材中提到:“因为学习有机化学的读者还没有掌握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名称,本书不采用《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的按取代基英文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取代基的推荐。而仍用1982版《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的顺序规则排列取代基的顺序。”按照这种命名原则教材中出现了“5-甲基-3-乙基庚(-1-)醇”这样的名称,而这一化合物按照2017命名原则应该为“3-乙基-5-甲基-庚-1-醇”,按照1980命名原则应该为“5-甲基-3-乙基-1-庚醇”。大连理工大学教材的这一改动考虑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新命名原则的改动原因是“考虑到某些基团无法按顺序规则确定大小,以及便于中英命名的转换,和与其他场合时排序方式的统一,本次修订建议也按取代基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在前缀中依次排列。”但是对于有机物命名教学要求不高的专业来说,上述问题并不存在,而按取代基英文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却较为困难。1.4使用《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使用《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的教材目前仍然是主流。陆涛主编的《有机化学》是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是药学专业使用最广泛的一本教材,最新版本出版于2016年,还没有改用2017命名原则[10]。陆阳主编的《有机化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十三五”规划教材,是临床医学及其他医学专业使用最广泛的一本教材,出版于2018年,也没有改用2017命名原则[11]。国内有机化学教材中最为著名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其第4版上册出版于2016年,当时未采用2017命名原则,之后也没有更新的版本出来[12-13]。该教材编写的第2章先集中讲解部分命名知识,教材中提到:本章根据1980年版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介绍烃的各种命名法和烃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法,烃衍生物的普通命名法、杂环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的命名见相关各章。最新出版的一些教材,如朱仙弟、蒋华江主编的《有机化学》(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仲继燕等主编的《药用有机化学》(高职高专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侯小娟、张玉军主编的《有机化学》(医学类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等也都仍然使用传统的命名方法[14-16]。
2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现状的分析
航空人员竞聘材料
后勤管理
一是建立服务机制。发挥后勤队伍服务运营的作用,为员工提供良好“衣、食、住、行”条件。
二是建立沟通机制。采取每月召开协调会、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及时发现、解决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建立培训机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岗位月培训、员工自学等形式,有力促进了后勤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是建立竞争上岗机制。结合每年开展的业务比武活动,在司机、厨师等岗位中实行全面竞争上岗。
五是建立制度化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使各岗位工作有章可循,日常管理规范化。
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随时了解统计公信力的高低有助于统计公信力的提高,有助于统计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要了解统计公信力的高低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统计统信力进行评价。本文就如何评价统计公信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立统计公信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思路、内容和体系,以便对统计公信力的评价。
[关键词]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
统计公信力的评价方法就是指对统计公信力进行评价所依据的原则,采取的步骤、程序及其理论体系。合适的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其本身不仅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而且要具有简单性、易理解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因此,在探讨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时,既要遵循评价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我国统计理论和统计实务发展变化的特点,还可以借鉴评价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如企业、政府偿债能力、会计公信力等的评价方法以及国际上一些常用的做法和习惯。这样提出的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可能会更实用和有效。
一、建立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明晰性、可操作性、适用性以及通用性原则。这些原则为建立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提供了指南,以便对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进行思考和探讨。
1.科学性原则。这是人的任何思维活动都应遵循的普遍原则。对于建立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来说,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所建立的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要符合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内在固有的规律性即固有的知识体系。因此,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所建立的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对统计公信力的评价才会更准确。得出的结论才能为人们接受,从而影响人们的活动,促进统计工作的完善。当然,签于人们的认知水平,所提出的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未必能够达到完全的科学程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思考统计公信力评价方法时,从出发点到结果,应当遵循科学性这一原则的要求。
区政府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意见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要求的精神,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现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提出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意见。
一、专项资金管理的范围
本意见所称的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区级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履行职能,由区财政以预算内、外资金安排为主的有专门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管理范围包括:
1、区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安排的专项资金。
2、上级条线部门拨入的专项资金。
3、其他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