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04:04: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食用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研究
摘要:中韩两国是世界食用菌贸易大国,本文运用DTL指数和TC指数得出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互补性高,中韩FTA的签订为两国食用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FTA;食用菌;DTL;TC
一、引言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相似,贸易往来频繁,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韩国已成为中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食用菌贸易也呈总体增长趋势,从1992年的537.65万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1.94亿美元,增长了约35倍。经过14轮的谈判,两国政府在2015年6月正式签订中韩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订必然会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对两国食用菌贸易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现状
我国食用菌贸易发展迅速,食用菌品种高达900多个,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的大国。韩国食用菌起步较晚,但韩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施工厂化栽培管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成本不断降低,产量和贸易量都呈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韩国食用菌产量已在2008年进入了世界食用菌产量的前十位。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2015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2/3,出口额占世界食用菌总出口额的85.5%,韩国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饮食习惯相似,是我国食用菌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而中国已成为韩国食用菌最大的进口市场。从表1可知,中国对韩国食用菌贸易呈巨额顺差,且顺差在不断扩大。2001-2015年中韩两国的食用菌贸易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122.14%,两国食用菌贸易发展速度很快。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两国的食用菌贸易额有所下降,2012年韩美FTA正式生效,中韩两国的食用菌贸易也受到了影响。
市食用菌协会成立会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市食用菌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这次大会的召开,得到了国家食用菌协会和省供销社、省食用菌协会的高度重视,国家协会##副会长亲临指导,省供销社、省食用菌协会,市供销社、市食用菌协会领导也光临大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刚刚当选的各位理事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会长对我市食用菌协会创建及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就充分发挥食用菌协会作用,努力做大做强##产业,服务市域经济发展,我讲两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成立食用菌协会
食用菌协会的成立是培植“支柱”之要,是长远发展之需。
第一,成立食用菌协会,是提高现代食用菌产业竞争力的要求。各类专业协会、行业组织是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部门。日本管理经济的部门只有一个通产省,而协会却有2000多个,大量工作要靠协会完成。而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着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和团体欠缺,这就使我们在争先抢滩中国市场的国外农产品行业组织和跨国公司面前处于分散和弱势地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充分证明,发展壮大行业协会已成为农村经济走向市场、适应世界、逐步实现繁荣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在入世的大格局下,我国作为世界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农林副产品资源,食用菌品种多、质量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20*年,我国食用菌已出口到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黑木耳干品7767吨,创汇2507万美元;食用菌从业人员达2000万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也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寄予厚望,认为它“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应该做大做强”,并着重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黑龙江是全国黑木耳主产区,而我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黑木耳生产大市,这一产业的发展兴衰关乎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为此,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充分重视并发挥好食用菌协会在加强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抢占市场,赢得市场。
第二,成立食用菌协会,是推进全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市食用菌发展早、产量高、质量好,在80年代就被商业部命名为部优产品,##也被确定为国家级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市,在行业内##产量和质量始终居全国之首。食用菌会长对此给予了较高评价,亲笔提词“##,中华第一品”。经过30多年发展,我市食用菌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年,发展袋料木耳##亿袋,产量##吨,产值##亿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多元;全市食用菌产业已基本形成市场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链条。针对今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快、效益高、市场好的特点,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将其做为“富民、立镇、强市的主导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几大班子抓一个产业,争当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市”的目标。然而,随着规模膨胀和基地扩张,我市黑木耳生产也暴露出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信息不畅和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广大菌农迫切要求建立属于自已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此,成立食用菌协会,将创建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载体,符合菌农的根本利益,更是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途径。
食用菌病害防治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论文摘要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不良的环境因子和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中的生理性病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时甚至绝收。分析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造成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2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虫害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1侵染性病害与防治
1.1真菌性病害
1.1.1蘑菇湿泡病。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最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暴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蘑菇后期变成褐色、软、湿,并流出橙褐色的清液,伴有恶臭味。发生原因主要是高温和通气不良。防治方法:一是搞好环境卫生,注意菇房清洁和覆土材料消毒,覆土材料消毒可用甲醛密闭薰蒸36h;二要选好栽培季节,第1潮菇出菇期温度避开25℃以上高温;三要及时处理病斑,防扩散,并做好治虫防病,以防昆虫携带传播;四是药剂防治,可用1∶800多菌灵或托布津喷洒。
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县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区,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10镇四乡,人口63万,是**的故里。我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上世纪60年代来广大农村就开始利用棉籽壳生产平菇,自2003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以来,食用菌生产健康快速发展,连续三年来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食用菌工作先进单位。现将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现状
在省市科技、财政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按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项目进展顺利。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1000个,种植面积50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达1.8亿斤,产值2.1亿元,纯收入1.26亿元。已形成10个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种植专业村320个,菇农1.8万余户,种植户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县内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5000吨。建有食用菌菌种场6处,配套完善达到一级菌种场标准的3处,年产食用菌菌种50万袋,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引进开发了14个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主要有香菇、白灵菇、小白平、灰平菇、木耳、金针菇、银耳、灵芝、杏鲍菇、鸡腿菇等。
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在食用菌交易大市场原占地30亩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又投资30多万元将二期工程扩大到60亩,并硬化市场路面,规范市场管理,现已成为鲁北最大的食用菌批发交易市场。现建有**等6家食用菌加工企业,开发生产的食用菌保鲜真空包装、食用菌罐头、食用菌酱菜、食用菌饮料等产品,已销往京津沪等近百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已销往俄罗斯。
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镇占地100亩的中心园区内,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大棚110个,投资40万元为种植户提供建棚用砖、水泥立柱、竹杆、大棚操作间等,投资30万元在园区内架电、打井、修路、建桥等。园区现已成为集科研、成果转化、生产、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省级示范园区。
剖析食用菌产业发展困境及策略
摘要:分析了淮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淮安市食用菌产业的对策,以为加快发展淮安市食用菌产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对策;江苏淮安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了如何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品质和提高效益上。淮安市是江苏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降低,农民收入进入新的增长滞缓期,农村经济由小康走向富裕的进程受阻,弱的市场激励机制大大降低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获得最佳的收益,这不仅是农民的困惑,也是各级政府的困惑。因此,有必要对商品农业生产以外的特色产业,如食用菌产业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以期为农民及政府部门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1,2]。
1淮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1.1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管理粗放
目前,淮安市食用菌生产还停留在一家一户的水平,生产过程缺乏技术规范。笔者对淮阴区三树镇、丁集镇的食用菌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该镇菇农目前主要以生产鸡腿菇、蘑菇、平菇为主,其他珍稀食用菌品种如茶树菇、巴西蘑菇等基本无生产。同时发现,菇农在从事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食用菌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虽然该镇食用菌生产起步早,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群众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环节和流程处于一种懵懂状态,有的菇农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标准操作规程,为什么要实施标准操作规程,而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这说明大部分食用菌生产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与食用菌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存在一定距离。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格局形成多样化的生产体系,进一步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标准技术规范落实的难度,降低了菇农整体的经济收益。
食用菌产业现状与策略诠释
摘要:分析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庄浪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出发展对策,以为推动庄浪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现状;发展对策;甘肃庄浪
食用菌具有食药两用优点,具有降脂、降糖、抗癌、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改善胃肠功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改善骨质疏松、美容减肥等功能[1]。食用菌是新时代保健食品,发展食用菌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近20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传统农业的新型优势产业。
庄浪县于20世纪80年代就有零星的食用菌栽培点,自1993年引进日光温室技术后,食用菌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产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上半年,庄浪县食用菌生产大户有110户,从业人员600人,总产量1700t,总产值330万元,户均纯收入1.5万元。发展龙头产业,不仅振兴庄浪经济,而且活跃了周边县、市经济。但庄浪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邻近天水地区差距较大。现将庄浪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如下。
1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1.1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
食用菌办副主任个人先进事迹
××同志现任××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副科级),从事食用菌产业10多年来,始终坚持工作在食用菌生产一线,为传播先进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让全县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尽快富裕起来,她走遍了全县19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入户进棚实地指导3000余次,编印教材4万余册,引进新品种10余个,研发并推广新技术8项,狠抓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建起标准化示范园区10处,她起草的无公害滑子菇技术规程获得了省、市技术监督局的认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立县支柱产业,为××成为华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本人也因此先后被授予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标兵、"三八"红旗手,省级农业系统先进个人、环保先进个人,全国食(药)用菌行业"优秀科技人才"称号。
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努力传播先进食用菌栽培技术,为农民脱贫致富开创新路
××同志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艰辛,懂得他们迫切需要摆脱单纯依靠种植粮食致富的愿望。从事食用菌行业后,深知食用菌的确是一项变废为宝、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于是努力钻研技术,从此开始了她洒播科技星火的历程。在千方百计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的同时,她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产前,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技术骨干培训和普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大培训,使广大菇农在产前能够系统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作到户均一个明白人。产中,她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每个环节都要挨家挨户的示范、指导,常年节假日不休息,风雨不误,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腿疼,脚都打了泡。特别是香菇的接种环节,只有晚上接种杂菌才少,为确保成功率,她有时一个星期都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为了使广大菇农有问题随时得到解决,她将自家的电话变成全县的食用菌技术咨询热线。产后,她一边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一边组织帮助农民销售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到2005年,带动4.5万农户生产食用菌8000万盘(袋),年创产值8亿元,比1995年增长7.5亿元;农民年纯增收4亿元,比1995年增加3.8亿元;户均增收6000多元,比1995年增加5800元。出现了卧龙镇75%的农户生产食用菌,户均增收7000多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全县上下形成了"千家万户养蘑菇、你追我赶奔小康"的局面,食用菌产业成了××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工程,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注重科研,大胆创新,全面提高食用菌科技含量,为产业发展增强后劲
作为从事食用菌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她深知科研的重要性,瞄准国际国内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野生品种驯化、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攻关,先后做试验50余项,引进新品种12个。为了确保实验成功,每一环节她都亲自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记录,白天在田间操作,晚上对照问题查找资料,请教专家,一个试验要反复做上几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研究,成功引种了杏鲍菇、榆黄菇等珍稀品种,成功驯化了野生鸡腿菇,还成功地向全县推广了生物防虫、以煤代柴蒸汽锅炉灭菌等10多项新技术,从而提高了××县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发展后劲。她主编的《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一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成为当地食用菌生产的指导性教材,并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先后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主笔起草的香菇、滑子菇、菌种三项生产技术规程均被市技术监督局定为承德市地方标准,无公害滑子菇技术规程通过省级认证作为××省地方标准。为全省食用菌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打下基础。
为引领××食用菌产业更快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她多次在全县食用菌产业研讨会上提出前瞻性设想,大胆提出
县食用菌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一项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是我县自然条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县培育绿色消费市场的客观要求,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举措。该产业对于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全省食用菌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县产业发展实际,我认为应在深入了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打造“秦岭富硒菇”,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一、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是个短、平、快项目,具有投入小、产出高,不与果牧争利、不与农林争时等独特优势,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首选项目。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据调查,20*年全县栽培各类食用菌1200余万袋,产量2568吨,占全市食用菌产量的60%以上,其中白灵菇、杏鲍菇、姬菇等珍稀食用菌类约200万袋。当年新发展药用菌猪苓20万窝,累计达到65万窝,天麻41万窝,当年新翻猪苓10万窝,以猪苓为主的中药材产量达776吨,占年计划663吨的117%,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
(二)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食用菌营养价值论文
【摘要】:因食用菌营养价值高,产量丰富,其深加工产品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深加工产品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发展策略。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深加工
食用菌是指可被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食品,其食用部分为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特殊食物,在我国被誉为“山珍”、“灵丹妙药”。在日本被推崇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在罗马被视为“上帝的食物”。[1]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栽培特性与产品深加工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使人们了解它的加工必要性;综述了食用菌的加工现状,使人们认识到它市场生产的可行性。
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1.1食用价值
从营养角度而言,食用菌类食品是一类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20%-40%,介于蔬菜和肉类之间,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其矿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不仅滋补脑力,而且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
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新路径
摘要:为了培育食用菌品牌产品,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探索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新路径,分析了和顺县食用菌发展的基础,总结归纳了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表现为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龙头企业带动提质增效、协同共享优化产业。通过分析现状和不足,探索出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包括培育乡土人才,优化食用菌品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食用菌安全;创新运营模式,开辟食用菌新市场;引进技术团队,增强食用菌竞争力;搭建销售平台,推进食用菌品牌市场化等;此外,要依托扶持政策,发挥技术团队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吸纳有技能的知识青年返乡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助力食用菌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
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也是品牌产品发源地的名片,品牌建立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为城市经济增添动力。建立食用菌品牌能帮助明确食用菌市场定位、树立食用菌品牌形象,使当地食用菌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稳定的客户群。总之,打造食用菌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在同类产品中,品牌产品质量优质,突显独特性;其二,推动产品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客户黏度;其三,提高消费群体满意度,架起消费者和品牌的桥梁,提升食用菌价值,有助于开拓市场。和顺县以“晋佳晋品”“养菇良”“九恋源”“和之钰”香菇,“太行和顺”“表里山河”“和美和顺”黑木耳为引领,擦亮老品牌、创响新品牌,实施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功能农产品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为核心的品牌战略。为了推动食用菌产业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功能农业、绿色农业转变,本文致力于探索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践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生态的发展理念,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扩大食用菌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助力食用菌畅销全省、走向全国。
1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品牌发展基础
1.1区位优势是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的根基
和顺县地处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中段、清漳河上游,西通省府太原、东临华北平原,总面积2250km2,辖5镇3乡1城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76个行政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能够有效吸纳周边的农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保证食用菌产量、产值及销售空间的稳定提升;和顺县立足当地条件,围绕“西牛东猪中菌菇、一园两区三龙头”发展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义兴镇、松烟镇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顺县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节分布明显,光、热、水资源配置均匀,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582mm,素有“天然空调”之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独特的气候条件能够促进食用菌产业优化升级,为培育品牌产品扎下根基,和顺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666.67hm2(10万亩)以上,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充足的基质原料,例如,香菇采用优质的“辽东栎”作为主要原材料,产量高、品质优,市场认可度高,特别是5—10月份,高温使多地食用菌栽培都处于停产状态,而和顺气候冷凉,产品填补了食用菌的市场空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