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03:53: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使用价值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使用价值分析论文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大千世界里各种事物以千姿百态的使用价值为人们所喜爱、所器重,构成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些事物的使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同一事物蕴含着多种使用价值;同一使用价值又可由多种事物表现出来;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使用主体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在不同使用时间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等等,形成了使用价值复杂纷繁的变化情况,令许多试图研究和探索其中奥秘的人们望而却步。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最基本形态,劳动价值是建立在使用价值基础之上的另一种价值形态,因此要把价值理论推向自然科学领域,必须首先解决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问题,为此必须对使用价值本身进行辩证分析。
一、关于使用价值统一度量可能性的争论
长期以来,人们被使用价值复杂的表现形式所迷惑,看不到它们在深层次上的统一特性或通约性。许多人认为不同形式的使用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因而根本不可能进行统一度量。有人甚至声称自己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完全否定了统一度量的可能性。
人们之所以会否定使用价值统一度量的可能性,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使用价值主体特性的不确定性。它是指事物对于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素质的使用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的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状态也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主体特性决定了任何事物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使用者素质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人力资本使用价值探讨
作为商品,人力资本也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形式和本质之分,例如面条和米饭,其使用价值的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用来充饥。同样,不同行业、不同生产环节所使用的人力资本都在形式上相互区别,有的表现为体力劳动能力,有的表现为智力劳动能力,在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中,又各自可以细分为无数的种类,尽管在形式上种类无穷、纷繁复杂,人力资本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都是为企业(更确切地说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
人力资本要具备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摘要:
一、人力资本在形式上必须适应现有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的需要
社会分工发展的程度,决定企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企业对人力资本形式的需求。当企业普遍采用协作的方式来生产扣针时,只会独立制作扣针的人力资本,就不能在形式上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当企业普遍采用机器生产服装时,只会手工制作整衣的人力资本,在形式上必将为企业生产所淘汰。总之,在一定的社会分工状态下,在形式上适应企业生产方式的需要,是人力资本具备使用价值的必要前提之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企业的天性。然而,通过雇佣人力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必须以具体商品的生产过程为载体,为了完成这个过程,企业必须采用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某种特定的、有社会需求的商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使用价值形成过程和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前者是采用具体的生产方式生产特定的商品,后者是抽象劳动的耗费形成剩余价值。可见,在形式上适应生产结构的需要,是人力资本参和企业具体生产过程的条件,是人力资本完成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是人力资本具备使用价值的首要前提。
二、人力资本在效率上必须适应剩余价值生产的需要。
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论文
一、人力资本在形式上必须适应现有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的需要
社会分工发展的程度,决定企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企业对人力资本形式的需求。当企业普遍采用协作的方式来生产扣针时,只会独立制作扣针的人力资本,就不能在形式上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当企业普遍采用机器生产服装时,只会手工制作整衣的人力资本,在形式上必将为企业生产所淘汰。总之,在一定的社会分工状态下,在形式上适应企业生产方式的需要,是人力资本具备使用价值的必要前提之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企业的天性。然而,通过雇佣人力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必须以具体商品的生产过程为载体,为了完成这个过程,企业必须采用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某种特定的、有社会需求的商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使用价值形成过程和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前者是采用具体的生产方式生产特定的商品,后者是抽象劳动的耗费形成剩余价值。可见,在形式上适应生产结构的需要,是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具体生产过程的条件,是人力资本完成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是人力资本具备使用价值的首要前提。
二、人力资本在效率上必须适应剩余价值生产的需要。
企业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和利润。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的形成是行业内部企业生产竞争的结果,生产方式的改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正是企业竞争的表现,因此,人力资本必须在效率上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才能够使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不高于社会价值,为企业生产利润。
当企业采用的是社会普遍的生产方式时,人力资本也必须具有社会平均的效率,才能够为企业生产剩余价值。所谓社会普遍的生产方式,是指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形式,当大多数企业采用协作方式进行生产时,利用家庭劳动进行生产的企业,其生产方式就显得相对落后,当大多数企业采用机器进行生产时,协作工厂的生产条件就低于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同种形式的人力资本必须具备一定的效率,才能够为企业生产剩余价值,为其带来正常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例如,在制作扣针的协作工厂中,一共有十八道工序,负责第一道工序的工人,平均效率为每日操作1000次,那么,一个具有这种形式的人力资本,如果其效率只能达到一天操作800次的话,就不能够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合格的商品,不能为企业生产剩余价值。
经济学论文: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大千世界里各种事物以千姿百态的使用价值为人们所喜爱、所器重,构成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些事物的使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同一事物蕴含着多种使用价值;同一使用价值又可由多种事物表现出来;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使用主体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在不同使用时间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等等,形成了使用价值复杂纷繁的变化情况,令许多试图研究和探索其中奥秘的人们望而却步。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最基本形态,劳动价值是建立在使用价值基础之上的另一种价值形态,因此要把价值理论推向自然科学领域,必须首先解决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问题,为此必须对使用价值本身进行辩证分析。
一、关于使用价值统一度量可能性的争论
长期以来,人们被使用价值复杂的表现形式所迷惑,看不到它们在深层次上的统一特性或通约性。许多人认为不同形式的使用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因而根本不可能进行统一度量。有人甚至声称自己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完全否定了统一度量的可能性。
人们之所以会否定使用价值统一度量的可能性,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使用价值主体特性的不确定性。它是指事物对于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素质的使用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的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状态也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主体特性决定了任何事物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使用者素质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使用价值矛盾与二重性探讨论文
摘要:由于历史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可以完善商品元素的分析结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引进了效用与需求的概念,进而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结构的设置;对称的规则又导致“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资本论》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局限性。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顶峰。如果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却可以得出一个有差异的结论:《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揭示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释义矛盾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需求二重性
问题是从使用价值概念开始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分解,所以,《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的逻辑结构是不对称的。笔者在本文中要分析的,是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的、学术界始终没有注意到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问题。
关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无意中留下了重要的线索。马克思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又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马恩全集》第23卷第48页)。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现实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呢?’这是形式逻辑矛盾。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人们研究《资本论》曾经细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有人说研究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是在“咬文嚼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既然生物学家需要对生命细胞中的数以万计的基因分别进行研究,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对使用价值这样重要的概念进行剖析呢?所以,我们准备做的正是对经济学的“基因”研究。剖析“释义矛盾”恰恰是显微科学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的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樊刚:《比较与综合)P184)。在实际中,抽象使用价值是以消费过程为基础的。在经济学中,它等于需求者建立在已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所以那些符合社会需求的使用价值就是经济学中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幽默的方法
(一)使用幽默用于作为课前热身
幽默应该服务于教学,因此,幽默的运用可以当作是课前的预热,将课堂的气氛带动起来,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例如,某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解饮食,提到“各自付款”的时候,在教科书当中时常能够看到“godutch”这个词组,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们口中时常提到的“AA制”做比较,指出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有两个海上贸易的发达国家,即意大利与荷兰,有一位荷兰的商人十分客气,时常邀请意大利商人吃饭。但是由于当时交通受到限制,十分不便利,导致意大利商人没有办法回请荷兰商人吃饭。由于一直都是荷兰商人请吃饭的缘故,荷兰商人认为自己吃亏了,于是荷兰人有一天想出了一个“各自付款”的方法,所以将其解释为“依据荷兰人的方式付款”。如此一来,在“各自付款”的背景下,引申出“AA制”的幽默故事,为接下来的授课预热,让课堂活跃。
(二)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课堂上的幽默
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的引路人。而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文化层次、生活环境等因素互相结合运用。对我国的学生而言,经常会出现“中式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把学生经常说的“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做比较,从而让学生觉得记忆犹新。
(三)把幽默表现得自然而不突兀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目前,理论界之所以怀疑和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重要论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常识性”观点:自然资源具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但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实,这一“常识性”观点是一个天大的谬论。要揭开这一天大的谬论,需要在价值理论上进行一系列创新。笔者在拙文“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详见拙著《统一价值论》)中提出,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耗散价值两个分量,它们分别用于描述事物内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于使用价值的影响程度。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内部所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作用总和,体现了事物对于主体本质力量的绝对影响量,其大小是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的代数和,即:使用价值=功能价值-耗散价值。当事物的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其使用价值为零。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功能价值完全等于人在获取、利用和消费这一事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即耗散价值)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自然资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稀缺的自然资源;二是稀缺的自然资源。
1、不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零。
一般自然资源对于人类主体的耗散价值是相对稳定的,而其功能价值会随着人类主体对于它的利用规模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即服从“边际效用下降规律”。自然界中不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水分、空气、阳光等),由于可以充分得到供应,人们总会去充分地利用它,即不断地增大对它的的利用规模,其结果是:这些不稀缺的自然资源的功能价值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不断下降,直至趋近于其耗散价值,则其使用价值不断下降并趋近于零。使用价值为零的事物并不等于人们不需要它,而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并不稀缺,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据“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功能价值随着主体对它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当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增长到足够程度时,其功能价值趋近于耗散价值,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趋于零,这就是“边际使用价值零值定理”。
2、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大于零,但它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类劳动。
对于稀缺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用的规模受到限制,其功能价值通常不能无限地趋近于耗散价值,因此其使用价值通常大于零。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对于猿猴来说,除了水果(有时还有水、避署和御寒的洞),其余都是不稀缺的,都没有使用价值。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和柴都不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许多食物都不会具有任何使用价值,人也就不会成为杂食性动物;人类如果没有掌握炼铁和炼钢的技术,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此,自然界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长最终都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使用价值的增加总量就是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总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的类型、区域、方式、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展和深化,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大,这在根本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地球上的所有自然资源之所以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使用价值,就是因为人类一辈一辈地在生产实践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知识,使人们逐渐具有了开发利用其功能属性而产生的,这不是因为自然资源中天生地具有了使用价值,只待人类去开发和利用,而只能说明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某种功能特性,人类只是将这些功能特性转化为使用价值。显然,目前还有许多自然资源的功能特性还没有开发利用起来,将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没有使用价值(或只有很少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例如,目前的海水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但如果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那么海水将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虽然,自然资源本身并不是人类创造的,但自然资源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却必然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一代一代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的,知识的使用价值在很大部分就是体现在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上,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当然,使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包括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例如,使铁矿石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除了冶炼技术,还有与之相关的科学、文学和艺术等,以及必要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另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展,许多本来不稀缺的自然资源逐渐转化为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而造成的,这也是人类劳动的间接产物。许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草木、河流、山脉等)最早都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但有功能价值),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道了怎样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从而使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使用价值(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得许多自然资源由充裕转化为稀缺,从而使其使用价值由零值转化为正值,这也是人类在其活动扩展过程中的间接劳动所产生的。荒山的使用价值正是主要由这两方面的间接劳动所创造的。一些没有直接凝聚人类劳动的事物并不是没有使用价值,许多事物人类已经通过前人或他人间接地凝聚了劳动,因而具有了使用价值。例如,月球上的物质虽然没有凝聚直接的人类劳动,但是通过几千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月球上的物质能够具有某种商业价值、科研价值、政治价值或文化价值,而且月球上的物质本身也往往需要通过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并冒着巨大的风险才能取回到地球上。
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不一定是商品
《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还是商品吗?》一文(见《政治教育》1996年第8期)认为:“商品经过交换进入消费领域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不谓之商品”。并由此认定买来送给人的礼品(如买来送给人的钢笔)也是商品。
这个观点不妥。
商品(劳动力商品除外)经过交换进入消费领域后,判断它是不是商品,应作具体分析。大概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购来的物品在消费中虽然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形态,但产生了新的使用价值形态,那么,该物品仍然是商品。例如:作为商品的棉花被工厂买来,工厂把棉花纺成棉纱,这里的棉花就是商品。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在丧失自己使用价值的同时并不丧失价值,因为它们通过劳动过程失掉自己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实际上只是为了在产品上获得另一种使用价值形态。”“虽然价值存在于某种使用价值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商品的形态变化表明,它存在于哪一种使用价值中是没有关系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08~209页)这就是说,这种消费情况不影响原来商品的属性。
第二种情况,如果购来的物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中被消耗或被“消灭”了,没有产生新的使用价值形态,那么,它决不是商品。例如:把买来的一个馒头吃掉了,这个馒头就不能视为商品。如果把它视为商品,就不可以食用它,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所有者是不能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馒头作为商品,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转化为一般物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还是商品吗?》摆出这样的理由: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如果还“保留或部分保留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话,它还可以再次用于交换,发生“相互让渡和转手”。就上文所说的那个馒头来看,如果在买者手中原封不动,再转手卖出去,馒头的确不失为商品。但是,我们讨论问题所规定的前提是商品“进入消费领域”。而那个馒头的又一次转手,表明它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部分保留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理论上和情理上也讲不通。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不论是商品所有者还是商品非所有者,都不能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商品的馒头,你占有它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占有它的价值;你占有它的价值,就不能占有它的使用价值。馒头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它的使用价值就让渡出去了,价值也就实现了,谈不上保留什么价值。退一步说,一个馒头吃了一半,还有一半如何用于“交换”呢?就使用价值而言,也没有整体与部分之分,馒头的使用价值是充饥,一个馒头与半个馒头的使用价值绝无两样。
劳动价值论与快乐经济学透析论文
摘要:马克思从革命性角度出发,注重对价值的研究,并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但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不重视使用价值。通过对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论述的分析,概括了马克思劳动使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并提出现代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理应是快乐经济学的观点,劳动使用价值论自然就是快乐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而且是它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劳动使用价值论;快乐经济学;基础理论
在当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立论的根据。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是,重新建立一个能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与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价值观上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就应该是研究快乐的快乐经济学。
一、劳动使用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他是最先从商品的分析入手的,他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分析劳动使用价值论基本内容前,我们必须概括一下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有关论述。
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
我们的拙文《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在《政治教育》1996年第8期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贵刊在1997年第1~2期合刊中,刊载了《废品可以成为商品》(以下简称“可”文)一文,对拙文的有关论点提出质凝,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克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混乱思想。
在《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中,我们首先指出了理解这一问题的原则。高一《思想政治》(上册,11页)指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两个因素)。它们共同存在于商品统一体中。一种东西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或在它上面付出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不是商品。……一种东西要成为商品,它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可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这样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那么,废品是一种怎样的物品呢?我们在这里借用一下“可”文所下的有关定义:“废品是指在生产中未能实现预定使用价值和由于自然、人为的原因而丧失了特定使用价值的物品。”这种“预定使用价值”或称“特定使用价值”,同经济常识中所讲的使用价值是一回事。否则,“一种东西如果没有使用价值”这个假定就不存在了。我们承认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但我们购买商品,都与特定的使用价值相联系,特定使用价值的丧失,商品就不成为其商品了。例如:某厂生产的保温瓶如果严重破碎,我们就可说它失去了应有的使用价值,人们就不会当做商品购买它。我们认为作为保温瓶厂也并不是为了给废品站提供商品,或为了给玻璃厂提供原料而生产保温瓶的。我们强调要大力发展的商品生产,都是指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生产,而不是丧失其特定使用价值的废品生产。
我们在《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废品就是指没有用的,失去了使用价值的物品,使用价值不存在了,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可”文指出这段话有三个方面的漏洞,现在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三个“漏洞”。一是说对废品内涵的揭示不准确。我们查了《现代汉语小词典》,它对废品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破的、旧的或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在这里看不出我们对废品的解释有何不妥。二是说从废品失去使用价值推出“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不合情理。“可”文是这样说明“不合情理”的:在生产中报废的热水瓶,没有“保温”这一使用价值,花费在它上面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不能算劳动,也就不能形成价值。我们承认这话是正确的。但还有另外的情形,当某种商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其使用价值才丧失的,随着使用价值的丧失,是否可以说“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我们认为是完全可以这样表述的。因为,耗费在这种产品上的劳动,已经被社会承认了,即它形成了价值,只不过随着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损坏而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就随之消失了。三是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讲“使用价值不存在了,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也不妥当。在这里,“可”文援引了马克思的话:“生产资料在丧失自己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并不丧失价值,因为它们通过劳动过程失掉自己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实际上只是为了在产品上获得另一种使用价值形态。虽然价值存在于某种使用价值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商品的形态变化表明,它存在于哪一种使用价值中是没有关系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08~209页)“可”文作者引用经典作家的论述,在这里丝毫无助于说明我们的问题,反而暴露了作者理解问题上的随意性。首先,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生产过程,而我们讲的是消费过程结束之后。其次,我们讲的“价值消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商品而言。例如: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假定每年的折旧费是一万元,那么10年后,其价值就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如果这时该机器报废了,仍可以把它卖给废品收购站,这个过程也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收购站并不是当做商品来购买该机器的。再次,我们讲的使用价值不存在了,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是按废品的定义表述的,是同废品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可”文作者断章取义,把这句话拿来与马克思在另一个意义上讲的话对照,是不严肃的。
我们在《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中为了说明废纸没有价值,因此也就不是商品的观点,作过这样的表述:“废纸的价格并不是由原先生产这些纸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这种比较效益的差别决定的,即废纸价格加制成纸浆的费用不能大于购买木材的价格加制成纸浆的费用。”“可”文就这一点提出责难:在这一表述中,废纸的价格到底是怎样决定的,大概谁也看不懂。接着,作者指出:“废纸作为再生纸的原料,凝结了人的过去劳动,含有劳动产品成分。当废品站收购废品时,就以生产纸品原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废品的价格。”对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废纸价格是以生产纸品原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我们在讲商品的价值时,都是指凝结在商品本身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凝结在他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能成为此种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可”文在最后引用了我们的这样两句话:“纸币没有价值,因此就不是商品。”“生产纸币所耗费的劳动与票面额所代表的价值是两个不相等的量,相比之下,纸币本身所耗费的劳动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并指出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对于这种批评,我们想举一个科学史上的例子就足以说明。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时,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下落,最后同时落地,并由此得出结论:在没有阻力的条件下,不同质量的物体都是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下落。在这里,空气对铁球的阻力显然被忽略了。一方面空气的阻力是个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忽略它并不违背科学研究的原则,伽利略是否也陷入了两难境地?其实,“可”文也是一面承认纸币没有价值,一面又承认生产纸币耗费了大量的劳动。
倒是“可”文本身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逻辑矛盾。例如:一面说“在生产中报废的热水瓶,没有‘保温’这一使用价值,花费在它上面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不能算劳动,也就不能形成价值。这类废品本来就无价值可言……”一面又说,“废品可以成为商品”,这样一种既没有价值,又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品是怎样在“可”文的魔术盒里变成商品的呢?这确实“谁都看不懂”,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