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02:59: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适应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适应力与免疫力

人生在世,需要学会适应环境。不论是自然界的寒暑交替,还是社会上的风云变幻,都要能适应才行,否则就会受磨难甚至遭淘汰。这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时,还得不断增强免疫功能。当病毒袭来之时,为什么有的人能抗得住,有的人却抗不住?面对各种诱惑,为什么有的干部能洁身自好,“拒腐蚀,永不沾”,而有的干部却成了欲望的俘虏,滑进腐败的泥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身免疫力的区别。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样需要增强党员干部的适应力和免疫力。对于我们党来说,所谓适应力,就是对新的历史方位和执政使命的适应能力,即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根据最广大人民的愿望,与时俱进地解决好执政中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所谓免疫力,主要是指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消极腐败因素的免疫能力,即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御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适应力和免疫力,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党执政55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26年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这表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不适应”,就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另一个是“不符合”,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不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党的执政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

增强适应力和免疫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始终注意解决好的问题。只有适应时展需要,跟上历史前进步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远离腐败,保持先进,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苏联、东欧国家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先后失去执政地位,就与其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重要关系。譬如,原苏联共产党是列宁亲手缔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执政前期,执政能力很强,执政成效显著。但到后来,党的思想理论、领导体制等日益僵化,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同时,党内脱离群众、滥用权力的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个高居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特权阶层,党逐渐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结果是黯然谢幕、分崩离析。这就警示我们,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适应力和免疫力,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作出的这个论断,非常正确,极其重要。适应与不适应、符合与不符合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因此,增强适应力和免疫力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努力实现从不适应到适应和更好的适应,从不符合到符合和更好的符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解决得越好,党的执政能力就越强,党的执政地位也就越牢固。

查看全文

职校生职业适应透析

摘要:本文意在通过职校生职业适应初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分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确立自信,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逐步走向成功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职校生;职业适应;角色转换

职校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实习就面临着社会适应,面临着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这种社会适应能力是职校生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能力,也是企业考虑是否留用他们的因素之一。如果毕业生能尽快地实现角色的转换,顺利地适应职业的需求,就有可能走向成功的职业生涯,但职校生在刚走向工作岗位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心理,如依恋心理、自卑心理、浮躁心理、见异思迁心理等,使得他们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为了尽快地进行职业适应,职校生应克服就业初期的一些不良心理,完成角色转换,只有如此,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新岗位,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现代职业人。

一、职校生职业适应初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对学生角色的依恋和失落情绪

职校生初由学校进入社会,难免出现某些心理上的波动,或因环境陌生而孤独;或因条件艰苦而失落;或因人际关系紧张而郁闷;或因单位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而畏惧等,这些都易使职校生产生怀旧、依恋学生角色的心态。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来要求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而现实中面对职业责任的压力,复杂的同事、领导等人际关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职校生虽不甘于平庸,却又暂时无法改变现状,就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因此易产生失落情绪。

查看全文

坚持适应性调整思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深化“生态立县”战略,主动适应宏观形势的新变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8.44亿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0元,分别增长12.8%和10%。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思想行动在复杂局面中高度统一。及时掌握干部群众中存在的不适应宏观调控形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等苗头性问题,层层召开形势分析和专题学习会,及时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四个坚持四个注重”上来,即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的深化;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加快城市化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操作。同时,采取“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倒计时攻坚”等策略,全面推进了12项重点工程,及时把干部群众的注意

力和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

2、经济在严峻的要素制约中持续增长。按照“远近结合”的方针,着力推进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一抓要素制约缓解。坚持“让电于民、节电于工”原则,引导企业自备发电,新增自备发电装机容量5.01万千瓦;充分发挥小水电顶峰作用;开工建设110千伏城南变电站。全面清理各类建设用地,盘活工业用地近1500亩;突出抓拆迁和供地工作,为发展拓展空间。积极争取外埠银行对重点项目、优势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开放股权,争取民间资本投入。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2+4主导产业。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引导企业走集约发展、内涵提升之路。加快推进天子湖现代工业园建设;完成转椅特色园一期;启动建设竹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转椅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企业家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首批先进制造业基地项目18项,完成投资3.11亿元。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3亿元,增长23%。1—11月,竹制品和转椅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和30.8亿元,分别增长18.1和33%;工业用电量增长4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7%。三抓针对性招商引资。成功举办接轨上海活动周和生态文化节,以节为媒,以上海为主平台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以外引外、以民引外。今年1—11月,实到外资7800万美元,全省利用外资综合排名第16位;引进内资17亿元,增长40%。四抓外贸出口。针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做强一般贸易。1—11月完成自营出口1.95亿美元,增长78.4%。

3、三农工作在市场引导、行政推动下加速转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年直接支农补助达4590万元,增长44%。三农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是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在严格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笋竹、白茶、畜禽、种苗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5%。加快农业企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进程,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110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70余家,其中两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组织;建立省级以上标准化基地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17个农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年粮食增产11%。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向非农化转移。扎实开展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完成目标的131%。大力发展旅游富民经济,开辟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的新空间。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门票收入2600万元,分别增长52%和71%,其中农家乐床位增加到4000张,增长87%。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率达65%,其中今年新转移1.1万人;农民现金收入新增部分65%来自非农产业。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4.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6%。三是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双十示范、双百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等民心工程。累计完成582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受益率达到55.6%;新建通村公路256公里;启动农村垃圾处理网络和污水处理。山川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山川乡高家堂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4、社会稳定在平安创建中得到巩固。认真贯彻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启动“平安安吉”创建工作。层层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防范体系构建、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实施领导下访约访、联合接访、信访听证会等息访制度,实现“零进京”上访和敏感期无集体上访。开展了“反盗抢、控发案、强基础”专项行动。1—11月,全县刑事立案增幅低于市均14个百分点,破案率高于市均6个百分点,治安案件查处率高于市均12个百分点,万人发案率也略低于市均水平。

查看全文

WTO冲突适应论文

厦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周军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宗旨是保证国际贸易顺利、公平和自由地进行,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势力的不同,WTO的宗旨能否顺利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许多人表示了怀疑。正如我们有些学者担心美国的“一股独大”,其他成员国也担心中国的文化背景对WTO信任机制的抗拒。我们从“入世”艰难的谈判过程可以感知,WTO对中国传统信任机制冲击与挑战的现实,也能感知我们主动适应的必要。

中国加入WTO后,对于WTO制度的研究正在日益成熟。学者及实际工作者们根据中国的情况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但对借加入WTO的机会改善法律文化,革除本土文化传承中的弊端,讨论与研究似嫌不足。笔者拟从中国传统信任机制入手,探讨如何迎接WTO对我信任机制的挑战,讨论虽非实务,却并非没有必要。

一、中西文化背景下信任机制的主要差异

信任机制取决于一定的法律文化状况,WTO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背景。按照西方学者对信任理论的研究,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和中介机构等法律制度所产生的信任是最为重要的信任机制。依次是由社会相似性,即根据家庭背景、种族、价值观念的相似性产生的信任机制,再次是个人信用的信任机制,最后是由相互间关系所产生的信任机制,包括关系各方因相互间存在血缘、地缘、业缘、感情或利益等联系而产生的信任。在这几种信任产生机制中,他们认为关系是信任产生最为次要的机制。

根据上述理论,中西方基本信任机制有着较大的差距。由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关系信任机制成为我们非常传统的信任产生机制,远比其他信任产生机制重要得多,也活跃得多。特别是在各种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一定程度上必须以相互间的私人关系和生意伙伴关系而建立彼此信任,法制化信任机制的程度比较低。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传统组织结构中上下级之间权力绝对化,制度影响力与个人权力距离过大,上级控制组织内各种资源,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程度不足,使各种资源的分配因人而异。虽然我们的社会组织形态都是科层制,但不难证明,其实际运行并不符合标准的科层制的要求。任何交往都以一定的感情投入为前提,职务行为一般都必须通过良好的感情关系才能执行。

查看全文

跨文化营销适应性浅析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实际征服自然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知识水平、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容。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包括消费行为)最核心的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大差异,企业必须重视这些差异,实行差异化营销。同时,企业也应考虑到文化的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别是当今的世界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由此造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需求差异正在缩小,甚至变得相同或相似。因此,企业也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无差异营销,实行标准化生产。总之,在跨文化营销中,企业既要“存异”,也应“求同”。

二、“存异”———适应性策略

文化适应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文化的特点。文化适应的基本前提是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主动适应这种差异。为此,企业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即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是指某种文化存在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特点,如一个国家的人们信仰什么宗教,有什么清规戒律,有哪些禁忌,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这类知识是容易学习和预料的。抽象知识则是一种充分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之间微妙差别的能力,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这些在不同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如果企业确认自己的产品面对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本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又无法改变时,就应采取文化适应性策略。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文化因素是很多的,这里主要就产品的特点、语言文字、审美观、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产品特点

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特点,这是由于地理、经济、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差异造成的。如日本人住宅狭小,欧美人的住宅宽敞,销往日本和欧美的地毯规格就应有所不同。就摩托车来说,亚洲人主要用做交通工具,美国人用于赛车或玩乐,加拿大人用于放牧。用途不同,上述不同消费者对摩托车的性能、结构等需求就不一样。日本的本田摩托很好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世界各地的销路都很好。再如,中东地区气候干燥,容易出汗,那里的消费者喜欢气味浓烈、易挥发的香水,含油脂多的化妆品无人问津。我国出口到热带国家的农机具,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往往脱漆,影响了产品的声誉。这就要求企业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产品用途和产品的使用环境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以便准确地确定产品的质量、结构、功能和特点,从而非常深入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查看全文

新领导讲话-“六适应”

走上新的岗位,要找准坐标位置;

进入新的角色,要及时掌握情况;

担负新的任务,要理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出思路方向;

迈出新的步伐,要具有独创气概;

有了新的职权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要更加克己廉洁;

得到新的重用,要防止骄傲自满。

查看全文

文化适应的外语教学措施

摘要:汉英语言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忽略两种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会导致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影响英汉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文化适应,培养学生对彼此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避免双语教学中因缺失文化背景知识而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适应;外语教学;措施

一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基础

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与另一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群体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过程。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学习者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在二语习得中进步的程度。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所研究的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二语的习得,而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没有机会和目的语群体直接接触,因此诸如动机,态度或自我渗透等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比社会因素重要得多。

Brown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起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文化震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逐渐舒缓的文化紧张;同化。他认为在这些阶段中,文化震惊和文化紧张是学习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为了帮助这些学习者比较顺利的度过这些阶段,避免太多的石化现象,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缩短学习者团体和目的语团体之间的距离。

二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适应的措施

查看全文

现代大学德育适应性探析

一、规律与现代大学德育规律

规律是和本质密切相关的一个哲学范畴,但二者之间有区别。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所规定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在人们的思想中有两种规律观念,一种是动力学意义上的规律,另一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动力学意义上的规律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一种事物的存在必然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事物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确定联系,只要知道原因,就一定能知道结果,或者只要看到结果,就知道原因;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不是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规律观认为,客观世界中某种事物的出现,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按单值因果关系运行,而是按概率分布规律运行”〔1〕。现代大学德育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复杂性,二是环境的复杂性。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不同于物,人具有自觉性、主观性、能动性。在现代大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自觉性、主观性和能动性,他们是有意识、有思维的正在从事德育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德育活动是在他们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而人的思想、意识、观念是在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大学德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教育者来看,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设定的德育目标,选择的德育内容,采取的德育方法,都受制于他们在先前的实践活动和交往关系中形成的“前理解”。依据“前理解”,他们对德育的内容、目标进行主观的理解。也就是说教育者给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点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理解,面对同一个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者会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从受教育者来看,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群体,他们能否认同现代大学德育内容,主要看他们“愿不愿意”和“能不能”。在大学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总是从他们自身的需要出发,运用他们已有的价值标准选择教师对他们施加的各种影响。只有那些符合他们需要的、符合他们认识的影响才会被吸纳,并在合适的时候外化为行为。而每个大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地域文化及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决定了每个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人的价值标准的差异性。所以在同样的教育情境中,相同的德育教师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诠释相同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对德育内容是否认同及认同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现代大学德育环境也具有复杂性,这些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及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家庭出身、家庭教育,大学生群体的交往环境,大学生所有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这是大学德育活动开展的外在条件,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和创设优良的环境,促进德育活动的发展,但是外在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教师无法控制的。并且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自发性,有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有时消极的影响会消解大学生从教育者那里接受的积极影响。大学德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现代大学德育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德育无规律可寻,事实上,它仅仅表明德育过程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没有确定无疑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大学德育过程和结果间存在因果联系,换句话说,现代大学德育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是这些规律并不是严格的因与果一一对应的关系。笔者认为,根据现代大学德育系统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现代大学德育规律具有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的外部规律,即大学德育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教育者“教”这个角度而言,外部规律又可以称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规律;内部规律,即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教育者如何展开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和行为,如何实现德育目的的规律。鉴于教育者在德育内部系统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教育者发起和主导着整个教育过程。但教育的发动和整个过程都要以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和可能性极限为基础,以教育对象的积极接受状态为基础,教育的目的要以教育对象转变、生成为合格人才为基础〔2〕220。这就要求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统一起来。因此,在现代大学德育系统内部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个体适应性规律。

二、现代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规律

现代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是指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适应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需要。社会需要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同时,人只有获得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大学德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其目标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以及德育过程一定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如此,大学生才可能获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一)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的规律德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德育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决定、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德育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给它提供的条件而单独存在。因此,人们只能在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德育。一定的社会决定了一定的德育,一个社会如何,这一社会的德育便如何,即这一社会的德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德育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人们物质关系的产物,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物质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德育。因为随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个人或家庭与人们的共同利益的矛盾出现,使社会发展需要政治、法律、道德、伦理等来调节现实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这些普遍的东西就是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德育作为维护社会系统秩序的要素,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历史传承下来的一些思想、道德、风俗、文化等,比如爱国主义思想,虽然不同社会、国家对爱国的内涵理解不同,但没有哪个国家、社会不要求民众爱国的。另一方面,德育具有发展性,这首先取决于德育本身是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其次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不同的社会对德育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也会促使德育作出相应的调整。上述观点表明,德育是社会中的德育,社会为德育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有了限制。因此,现代大学德育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德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德育目标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脱离现有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假、大、空”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没有现实的意义。(二)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一定的德育服务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一定的社会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德育为其服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大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德育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无从谈起。1.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社会适应性规律德育目标要以社会发展为参照,就必须反映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要求,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所谓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社会适应性规律,是指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制定要满足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大学德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与经济基础存在着密切联系,应该主动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引起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变革,现代社会的这些变革要求现代大学重新认识和确立教育的目标,其中包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学德育目标的确立。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着社会旧有的道德和习惯,竞争意识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随市场经济的实施而产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人们在重新认识自然,审视社会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摒弃保守落后的观念,增加了主体意识,实效观念,使得行为主体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某些原则(如等价交换,效率优先等)也被运用到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中,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的产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现代大学德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这些作用是否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设定则影响德育作用的发挥,不切实际的目标使大学德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有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的目标,也要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各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不仅立足于社会现实,还要面向未来,把握时展的趋势,实现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的统一,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统一,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的统一。2.现代大学德育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德育内容息息相关,德育内容是影响德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现代大学德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要求;二是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一个层面中的“全面反映”不等于说将社会各领域中所有要求都融入德育内容,在德育内容中将社会所有要求纳入进来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德育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当然,也不能遗漏重要的内容,不能将现代大学德育等同于单纯的政治教育或者单纯的道德教育,或者只是单纯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层面中的“满足”是指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要能针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的主要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当然,现代大学德育不可能直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它是通过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同时,这里的“满足”还包含有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含义,社会具有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要适当的超越现实,才能发挥引领的作用。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达成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从目的来看,德育内容是指向未来的,它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生活,要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因为有未来指向性而具有理想性,它引领大学生的精神不断完善。但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又必须依托于现实,现实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德育内容如果不具有现实性,其理想性也必然走向虚无。因此,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应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为学生提供解决思想困惑、政治迷茫、道德困境的智慧和技能。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只有体现更多的现实性,才会有针对性。同时,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理论来源于实践,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否则不具有说服力。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要达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现代大学德育具有规范性教育的性质,这使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通过理论的学习,明白思想、政治、道德领域的道理。但这些道理(理论)必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脱离生活实际的理论和知识无法解决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不具有说服力。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知而不信”“知而不行”。

三、现代大学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规律

现代大学德育尽管具有多方面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可归根到底是通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的,也就是说德育的外部规律是以内部规律为基础的。因此,现代大学德育除了具有社会适应性的规律,还具有个体适应性规律。现代大学德育要培养具有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才,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没有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无法完成现代大学德育的使命。所谓“现代大学德育的个体适应性,是指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适应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适应其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通过教育和引导,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品质,使其形成相应的社会生活能力”〔3〕。(一)适应大学生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品德发展总体上趋向成熟,但是在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熟度不一样。各年级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同。比如对大学生而言,大一是个转折点,在这个转型阶段,他们面临着“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4〕等矛盾。而大二、大三是新生在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之后形成稳定的行为和心理表现的阶段,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新鲜感与不适感已经过去,他们对自身的专业素质、性格特质、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重新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他们开始了系统而深入的专业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心智逐渐成熟,对自我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认识有阶段性的提高,专业方向开始形成,但离毕业还有相对长的时间,加之学生活动多,学习的动力会有所下降。进入大四,他们将面临较多的问题和压力,学业压力、考研升学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初入职场的迷茫和恐惧等等。大四是人生又一转折点,面临身份的转变、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认清各个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他们的需要是做好大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在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选择不同的德育内容,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比如德育内容根据现实发展需要而不断更新,体现出发展性、层次性、可操作性。要将不同的德育内容用有效的方法呈现出来,有些教育内容只有在人相应的发展阶段教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新生入学教育应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恋爱观的教育适宜放在大二大三阶段,就业指导适合放在大四等等。总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超越了发展阶段的教育就像是拔苗助长一样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2〕219。当然,大学生身心发展有阶段性,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复杂过程。这也决定了大学德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二)适应大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大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及受教育质量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水平,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水平也具有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上,存在于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上。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性正是我们进行德育的依据。“对有了一定的意志力,却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应以实施政治教育为主。对政治上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思想方法却很偏激的人,应以实施思想教育为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须根据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具体地确定针对个体的教育重点和开端,以便使思想政治品德各要素能方向一致、平衡发展。”〔5〕对有一定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性认知,但没有强烈情感和坚强意志、坚定信念的人,就需要有实践的磨炼,等等。(三)遵循大学生知—行转化的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的目标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需要,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要实现现代大学德育目标,使大学生掌握德育知识无疑是基础工作,但仅仅掌握德育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非知识性的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非知识性教育和知识性教育同步发展。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大学生只有德育知识,没有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知识性因素的作用,就不可能转化成为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因此,现代大学德育过程,不仅是给大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过程,更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情感、意志及信念的过程,是指导大学生践行思想政治道德信念的过程。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从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规律。大学生的品德形成并体现于长期的行为中,大学生每个有德行为的发生都是知、情、意、信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规律。“知”即认知,是信和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使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真懂,也就是全面、完整的认知德育内容,这就要以精彩的德育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感觉力、知觉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大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使大学生广泛掌握、深刻理解德育内容,德育工作要做到“晓之以理”。“情”即情感,要实现对德育内容的真信,情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情感存在于整个接受过程。它影响着信息的接收和选择,大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往往注意和选择能满足情感需要的知识信息,回避和忽略与之相悖的知识信息。同时,情感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当大学生对德育内容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时,会将内在的情感转移至德育内容本身,这就有助于形成对德育内容的接受,消极的情感则能消解对德育内容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动之以情”。“意”,即意志。大学生的意志过程在德育内容的接受活动中,使各环节、各因素都指向一定的目的,调控着他们的注意力,调整着他们的接受标准,使接受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发展。同时,大学生的意志调控着接受德育内容的情感,使这种情感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此影响着大学生实现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德育工作要“勉之以恒”。“信”,即信念,是指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从认可、接受状态到信赖推崇,最后到内心上的拳拳服膺,行为上的孜孜以求,成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力量源泉。为此,德育工作要“导之以行”。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信贷供求适应性分析

一、湖南省农村信贷供求状况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近年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大农业投入,及时兑现各类农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稳中有增。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4.82亿元,比上年增长4.7%。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统计调查,2014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比上年增长11.4%。湖南省14个市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增幅最快的邵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6元,比上年增长12.3%;最慢的长沙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3元,比上年增长10.2%。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额逐年拉近,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已连续五年下降,由2009年的3.07:1缩小为2014年的2.64:1。虽然湖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状况良好,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较快,但从一些金融数据分析可知,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仍然有待提高。目前,湖南涉农贷款投放力度虽有加大,但金融机构用于扶持农业发展的贷款比例并不高,2013年末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为3.1%,远低于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12.6%的比重。

(一)农村信贷需求状况。笔者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南省农村信贷需求进行了解。本次调查发放的调查问卷共计400份,在湖南省内随机选取20个乡村,每个乡村选取20户农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农户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口数、家庭年收入和支出等;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包括农户资金是否短缺、资金来源、贷款用途等;银农关系,包括农户有无贷款记录、贷款来源、贷款额度及获得的难易程度等。调查显示,样本农户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其中将近20%受教育水平显示为小学程度或文盲,初中程度的占样本数58%,17%左右的样本受过高中教育或获得中专文凭,只有5%的样本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农民受教育水平影响,导致其对金融机构、信贷、信贷可获得性等信息缺乏。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农户觉得只有靠关系才能获得贷款,甚至一些农户认为贷款等同于国家财政拨款,基本上是不用偿还的。另外,根据调查还发现,一些农户有信贷需求,但不知道怎么办理贷款等信息。经调查数据分析得知,20个样本乡村农户融资额度现状见表1:样本数据共400户,其中40%的农户产生了信贷活动。在有信贷行为的160户农户中,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有15户,进行民间信贷行为的有25户,其中两种融资方式都有涉及的农户占20户。由表2可知,在融资方式选择上,因融资便利性、快捷性等特征,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而通过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则较少,金融机构针对农户的信贷产品较少、信贷审批流程较长、手续较为繁琐等原因,造成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资金较少。在农户信贷用途方面:在选取的样本中,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无论其来源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民间信贷组织,其贷款用途主要是用于农户进行工商业的投资以及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其次是子女的教育支出。主要目的是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充足的资金,提高家庭收入水平,以及使子女得到更优的教育。具体数据见表2:

(二)农村信贷供给状况。随着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展开,我国农户信贷供给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户信贷供给主体从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逐渐演化为目前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组成的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湖南省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贷供给主体也包括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两大部分,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私人借贷,农户尤其喜欢向周边的亲朋好友借贷,这可以避免金融机构贷款期限短、利息高等因素所带来的不便。具体见下图。虽然农户信贷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户信贷供给主体仍然较为单一。调查显示,在样本乡村农户中,有62.48%的农户和46.01%的农户近年来首选农村信用社为其借款的主要渠道,有24.92%经济状况较好且多在县域范围或县郊区的个体经营农户能够获得农业银行的贷款,仅有3.83%的农户获得邮储银行的贷款,而农户从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的支农贷款比例则更低。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村信用社目前仍是占信贷投放的主体地位,由于其相对的垄断地位使得农村信用社缺乏竞争压力,导致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动力不足,信贷产品供给有限。

二、我国农村信贷需求与供给呈现的不适应性分析

(一)信贷供给的外生性与信贷的内生性需求的不适应性。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产品单一、服务僵化,适合农户的特色化、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创新较少,业务扩张能力不强等问题。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之所以会遇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现行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实践仍是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仍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而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的内生发展模式。该模式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仍是外生主导型金融供给制度框架下的“技术性努力”,反映的是国家利益偏好,而不是农户的需求倾向,造成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信贷供给的外生性与农户的内生性信贷需求不相适应。

查看全文

你有就业适应力吗?

传统的就业契约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在这种旧体制下,人们希望能在一家最好、最大的企业谋到一席之地,此后的约30年在这个企业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工作,不断往上爬。希望这样会换来收入、福利和一生的工作保障。

现在看来,这种契约已经象手动打字机和油印机一样陈旧了。在这个变化是唯一常数的时代,很少有企业能胸有成竹地给员工提供一种不成文的终身保障。希望能得到这份保障的员工更少。即使在旧有契约基础上建立的聘用关系也常常发现其中的条款已与90年代的经济现实格格不入了。

管理大师认为,要在21世纪蓬勃发展,企业和员工新的契约应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未来唯一能确定的东西就是其不确定性。无论哪个领域、哪个层次,都必须把重点由就业转向就业适应力。换言之,企业不单要保证员工有工做,它还必须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掌握满足市场需求的最新技能,使他们可以在企业间、甚至行业间更换工作。最终的目标是让员工自立,或者建立如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教授兼作家RosabethMossKanter(罗莎白)所说的"就业适应力保障"。罗莎白说道:"这种保障源自你自己不断上升的名誉、日益丰富的知识以及人际关系网的日益积累,使你总是能够就业。的确,你甚至可以自己创业。"

尽管员工为不断提高这些新技能负有最终责任,企业也必须分担这一责任。这不仅是为了员工,也为了企业自己。企业要想稳占竞争地位,必须"投资"创造一种不断学习的企业文化,尽管这些训练有素、代价不菲的员工可能会带着一身高强本领"变节"去找你的竞争对手。

新的纪元

是什么原因使旧的就业契约象一份年代久远的文件一样褪了色呢?从宏观上看,这主要是因为一个新的纪元,即知识时代的诞生和工业时代这个旧纪元的消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