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6 00:01: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实验能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实验能力

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探索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习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观察能力试验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试验

一、在化学实验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它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事物及其变化都具有科学观察的价值,也就是说观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制定观察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否则,学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表面现象,而错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重点内容。

对于实验现象观察的范围,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有的实验要求全面地观察,有的要求有重点的观察。如对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是听到了"嘶、嘶、嘶"的响声,有的则只看到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而未注意到钠已熔成一个小球,还有的学生只看到溶液变成红色。有些反应的主体特征较微弱,易被次要现象所掩盖,此时就必须提示学生排除干扰,对关键现象进行重点观察。简言之,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关键之处要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查看全文

初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虽然在中考实验的考察不是特别重,但我们老师作为从培养从的角度,应该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不断地进行操作感悟后,学生就不仅仅学到的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知识的生成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实验这个学习化学学科的基本手段,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必修课,我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的:

一、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喜欢化学这个学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课堂上能看见一些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现象都能够观察到,但是当你问到他,有什么现象的时候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火焰颜色描述不准确,对于是否有放热现象容易忽略,对于生成物的典型性质缺乏思想准备容易忽略,对于实验的注意事项,比如瓶中的水,没有观察到。那么我采取的方式是先把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类,最好能总结出口诀之类的技巧性手段,比如:燃烧的反应可以遵循“一光(火焰)、二热、三生成”的宗旨来描述,这样既有观察和描述的层次性,也不容易遗漏重要的现象,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达到:想看、会看、能说、说对。

二、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对于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不满足于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很想动手自己做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好让学生进一步喜欢化学,掌握化学学习技巧的现象,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脑海中还只是有一些零散的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还不具备独立完成完整实验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要给与学生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来完善他们的实验技能,并且培养他们实验的条理性和对注意事项的把握,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比如:在进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学生要按照“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这么八个步骤来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白一般制取气体实验的基本流程,还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步都能把该步骤的注意事项加以把握,如:为什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为什么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步骤相反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注意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做一遍实验,哪怕是付出一个试管的代价,也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容易接受,印象深刻。做实验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也是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实验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有相当帮助的。在这项活动中,实验用品是购买的可食用的柠檬酸和小苏打,为验证口感允许学生品尝少量的自制饮料,但是饮用过量对身体有害,要有效地提醒和监督学生。学生可以发现使用过多的小苏打或柠檬酸会影响饮料的口感。如果过量使用柠檬酸,饮料口味太酸。如果过量使用小苏打,饮料口味太淡,因为小苏打与柠檬酸的反应是为饮料起加味作用的.

三、培养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的能力

查看全文

分析化学实验综合能力探索

摘要:“分析化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强,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实验课是其中很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验课采取综合能力考核评价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自主学习以及团结协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文章以山西医科大学卫检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为例,对实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的必要性、模式、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实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

实验教学不仅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内化部分。大学实验的开设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开设实验课,一种是附属于课程。任何一种形式的实验都是由目标、内容、过程、条件等构成的完整体系[1]。实验教学评价贯穿于实验教学体系所有环节,它是从教与学的角度对实验教学的效果作出判断,是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然而,以往的实验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依据,从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动性的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实验性质的课程中考核评价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在最后的实验报告中体现,也可以渗透于实验设计、操作以及问题解决等各环节。加强实验课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应综合考虑各环节,将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就是不仅要看实验报告,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操作、问题分析与解决以及总结等一系列过程。这样就使得实验教学评价由注重结果转为注重过程,评价的取向由注重成绩的获得转为注重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以山西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以下简称“卫检专业”)201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分析化学”实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实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的必要性

“分析化学”是“卫检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常常不加思考、照方配药,致使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较少,对实验的细节也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如试剂浓度、用量不知由何而来等;考核评价以实验报告为主,学生通常是将教材内容照抄一遍,实验结果与总结也是进行表面化分析而对本质性分析似乎无所适从。这种教学形式尤其是评价方式枯燥单一乏味,加之“卫检专业”学生化学基础薄弱,从而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实验规范化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不利[3]。“分析化学”实验在整个“卫检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学考核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取向,同时对学生后期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完善以往“以实验报告为依据”的单一能力考核评价模式,加强对本课程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本门专业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各种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实验作风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创新以及合作等综合能力。

二、实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的模式

查看全文

初中生物实验能力培养

一、观察目的及任务要明确

所谓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性认识的形式,它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与思维相结合而进行的一项活动。为了在观察的过程中能精力集中,就要求观察必须有相应的明确的目的及任务。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进而有效培养观察能力。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让学生先明确观察的目的及任务,这样方能帮助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求答案,最终促进其观察能力的培养。如,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实验,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充分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以及液泡。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定会认真观察,仔细辨别,最终完成观察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

1.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逐渐深入

观察应先全面进行,在掌握了实验现象的整体变化后,再转入局部的观察,从而细致入微地掌握实验现象的细节。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这一实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肉眼进行观察,认识了根的形态特征之后,再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等,从而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查看全文

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教师的主导作用南京市教育局教仪站孙宏根物理的实验基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从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实验的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因此,在中学阶段必须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学生实验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划、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总结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初中物理教材在实验《用电流表测电》之前的每个学生分组实验,都直接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而在随后的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则要求学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设计实验表格。

在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以后,完全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表格,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要抓住教材这种变化的安排,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计划的能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例如,电磁打点计时器在实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都会使用到。在做第一个实验时,由于学生对仪器比较生疏,操作时会很缓慢,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就要要求学生对仪器的安装及使用操作程序不应再有原则性错误,熟练程度应比第一次好,速度比第一次快,不过在具体细节上允许出现些偏差。第三次实验,就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将实验安装并调好。

二、教师要注意发挥示范作用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即使按照教师要求在实验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对仪器的操作步骤也比较清楚了,但一旦接触到实验仪器,仍会束手无策。因此,实验前教师应对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示范,必要时强调说明不按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学生反复示范。例如,初三年级学生做电学实验,初学阶段很容易将电表“+”、“-”号接反。可以在学生实验前,先做示范操作,将电源的正极和电表正接线柱先用红纸做上特殊标记,然后用红色导线把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正接线柱连接起来,用黑色导线将电表的负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接(电路中有小灯泡)。

查看全文

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论文

1发展学生好奇心,孕育学生丰富的实验情感

心理学表明:当新奇事物出现时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行为就可能相继发生。

初三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这里蕴含着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对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没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学生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做实验之前,就已经“认识”了实验仪器,“看懂”了实验过程,“明白了”实验操作,“知道了”实验结果,“明确了”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因而体现不出化学实验的作用。长此以往,实验在学生的心目中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他们自然会对实验产生冷漠态度。另外在实验教学中,为了学生的安全,教师往往会对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做过分的强调,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对做化学实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失去了好奇心,对实验的情感也就难以建立。

要发展学生好奇心,孕育丰富的实验情感,首先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把验证性实验改为具有探索性、研究性、设计性的实验,以发展学生好奇心。例如“中和反应”的实验,教科书上的设计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再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至红色恰好变成无色,再蒸发溶液判断该物质是否是氢氧化钠。我将教学过程重新设计为:提出课题,然后出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提出问题:它们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你有没有方法来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有,请设计方案。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汇总如下:

方案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现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红色退去,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液体呈现蓝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蓝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查看全文

实验能力教学改革论文

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会运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在这些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由于实验的重要性,相信许多学生用在此方面上的时间与精力不会少,17个中学物理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等内容一遍遍重复,死记硬背,但这样的学法与当前高考出题的方向已是大相径挺。以2000年全国高考实验题为例,没有一个照搬课本中的实验,特别是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的题目(题目见本文附录),其C项是测量小球的直径的,按书本中的实验方法这一步是必须的,若守旧不创新,没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必然会选择错误选项C。那么怎样对待新高考中的物理实验复习呢?在教学中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本人的体会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驻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以挑战者的眼光挑剔书本上的实验。

从2000年度的全国物理高考卷中,我们应感受到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了,这不是简单的照抄课本上的实验了,它给予的验证动量守

查看全文

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1、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

中学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讲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时,就可以从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

查看全文

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论文

教师的主导作用南京市教育局教仪站孙宏根物理的实验基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从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实验的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因此,在中学阶段必须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学生实验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划、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总结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初中物理教材在实验《用电流表测电》之前的每个学生分组实验,都直接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而在随后的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则要求学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设计实验表格。

在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以后,完全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表格,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要抓住教材这种变化的安排,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计划的能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例如,电磁打点计时器在实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都会使用到。在做第一个实验时,由于学生对仪器比较生疏,操作时会很缓慢,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就要要求学生对仪器的安装及使用操作程序不应再有原则性错误,熟练程度应比第一次好,速度比第一次快,不过在具体细节上允许出现些偏差。第三次实验,就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将实验安装并调好。

二、教师要注意发挥示范作用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即使按照教师要求在实验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对仪器的操作步骤也比较清楚了,但一旦接触到实验仪器,仍会束手无策。因此,实验前教师应对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示范,必要时强调说明不按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学生反复示范。例如,初三年级学生做电学实验,初学阶段很容易将电表“+”、“-”号接反。可以在学生实验前,先做示范操作,将电源的正极和电表正接线柱先用红纸做上特殊标记,然后用红色导线把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正接线柱连接起来,用黑色导线将电表的负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接(电路中有小灯泡)。

查看全文

考查学生物理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物理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说过:“科学发现诞生于严谨、认真的实验中”。对于初中生,尤其要重视严谨认真的实验。因为只有通过严谨、认真的实验,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严谨、认真的实验,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得到深化。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丰富感性认识,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品质,为进一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验活动过程中,我们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都将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训练。在教学中如何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至今为止,物理实验的考评,主要还是两种形式,即书面考查和实验操作考查。这两种考查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自有一定的局限性。书面考查内容覆盖面广,所用的教学时间少,是一种传统的考查方式,简单易行,为物理老师普遍采用。这种方式不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考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考查方法。它可以具体地检查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但此方法要一对一的监考,才能较系统全面地观察学生操作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这种方法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小,只能考一个完整的实验,或几个实验的某几个环节。

上述两种考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如果运用幻灯媒体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考查,便可收到上述两种考查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并且同时它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可行性。如果运用拍摄录像进行考查当然更好,但对广大农村初中是不可能的,而运用幻灯投影较为合适。因为近几年来农村各地电教相继展开,对高亮度投影仪越来越普遍,不少乡镇中小学也都具备了这些条件,而且幻灯片又可根据教师自己的需要随意制作,所以从条件上来说是可行的。运用幻灯片投影给学生观察,虽没有让学生操作,但在屏幕上映示出一幅逼真的实验动态情景,包括认识仪器名称,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发生的现象等。让学生观察、思考、辨识、判断、取得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数据,然后得出实验结果。学生只有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并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才能完整正确地回答考题。这用书面考查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说运用幻灯投影的媒体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可行的。考查方法也是可行的。第一步是试题的设计,根据各年级的实验教学目标,具体地制作抽、拉、覆盖的幻灯片。

例如八年级物理实验对四件基本仪器的认识、使用、读数的内容,制作刻度尺,托盘天平、弹簧秤、量筒四套幻灯片,分别让学生观察,写出仪器名称及读数。由于幻灯片可抽拉,使各班考查中所出现的读数可以不同。制作的量筒这套幻灯片还可考查测石块的体积,给学生观察量筒水面V1,放下石块水面升高后的V2,让学生及时记录,算出V石。对各个学生实验都可以制成幻灯片进行考查。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平时实验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加以集中,让学生辩认错误。如用托盘天平测液体质量,编制一款可以连续动作幻灯片。a.调天平,开始天平两盘有明显高低,适当移动螺母,初看使两盘基本相平,但指针还是稍有一点偏离中央线,就停止调平动作(或者使游码稍离一点零位线)。b.称量过程中,右盘放杯子,左盘放砝码。在读取砝码时,不用镊子,用手取放,有时把砝码放到桌子上。c.读数时,只加砝码的总量,游码的读数没有加上(或者游码右边所对的刻度值)。d.最后出现测得杯中液体质量时不减去空杯的质量数等,要求学生能辩认出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几处错误。考查的第二步是教师进行时间控制,每套幻灯片每一动作给予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边观察边笔答,按幻灯片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里。

考查的第三步是教师阅卷评分。每题分数标准由教师根据题目的难易定出标准分。然后按分数的及格与否可评出达标水平。例如,前面举例的六道题目中,前五题(四件基本测量仪器和测量石块体积),及格就是达A级水平,第六题用托盘天平测液体质量指出错误之处及格就是达B级水平。

用幻灯片进行物理实验考查有如下几个优点:a.方法简单,主要制作幻灯片就可以实施,并且幻灯片容易保存,多年可用,逐年积累题量。b.考查内容覆盖面广,既可考查学生实验,也可考查演示实验,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操作知识都可以结合。c.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接受考评心情不但不压抑而且还有趣。d.评价信度好,教师能收到教学反馈信息。e.占用教学时间少,如上面所说到的前四道题,每套幻灯片只需大约半分种,指出错误的那一道也最多只需4分钟。它既可以单独进行考评,也可以与操作考评或书面考评相结合进行考评。上述方法请同行们尝试,共同探索,逐步完善物理实验的考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