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19:41: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十五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十五总结
“十五”时期,党中央、省党委、政府对林业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林业的认识显著提高,林业定位和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我县林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严格依法治林,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努力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各项林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为新世纪**林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五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全县林业基础得到全面加强,特别是资源培育与积累,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日益丰富的森林资源及较高的木材利用率,带动了整个林业的发展,我县的林业建设进入了较好时期,林业在富民兴县新跨越,促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中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由于经营理念落后,长期处于粗放状态,林业在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总量仍显不足,生态体系脆弱,特色产业泛力,加上管理问题、体制问题等,目前全县的林业发展总体上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对峙”的阶段。随着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林业的地位作用愈加重要,林业工作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社会对林业的作用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林业发展在各个建设领域的地位,自治区、市、县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都赋予了林业重要任务,明确了未来几十年内加快林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政策措施,林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县的林业发展步入了关键时期。
二、“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是我县林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全县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林业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调整林业结构,林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林业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造林绿化快速推进。五年来,全县人工造林24.6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封山育林6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7万亩,珠江防护林国债造林0.5万亩,板栗低改6960亩。至2004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56.7%。
竞职演讲十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尹兴晓,来自腾冲县第五中学,本着锻炼自己,并期望能在改革大潮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目的,我毅然决定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在此,我首先要对那些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并信任我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诚挚的感谢,正是有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我才倍感自信的站到这里。
我出生于**年2月,现年35岁。**年高中毕业,**年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年7月至**年2月在腾六中工作,**年3月调入腾五中,2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工作经历:自工作以来,我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从事生物课教学,特别是在生物学科重新恢复为高考科目后,我带完了20**、20**、20**、20**四届高中毕业班的生物课,在与其他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所教班级高考成绩良好,其中20**届尹山平同学取得了全县理综第一名。在五中工作10年,我见证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这10年也是我从一个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骨干的10年。在教学业务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年3月,经团代会选举成为校团委委员,开始参与学校团队管理工作,20**年3月至20**年7月担任团委书记,20**年8月起担任办公室主任、支部委员,在主持办公室工作的同时负责学校党务工作。
这些工作经历看起来波澜不惊,很单纯,但于我来说,却是促成我转变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促成我参加竞聘的动力基础。当我站好三尺讲台又同时兼任不同岗位的管理工作时,我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扮演好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我既需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确保自己的专业发展不落伍,又需要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学校如何发展,思考如何搞好部门工作来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等等,这些思考和实际的实践锻炼使自己在政治素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之所以竞聘这个职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十五计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三年来,**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科学判断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十五”计划《纲要》实施进展顺利。
一、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总体上看,“十五”以来,**发展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十五”计划制订的主要预期目标将如期完成,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甚至以高出计划目标1倍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十五”计划原先力图解决的一些问题,进展不够理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尚未到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国民经济处于一个新的周期性的上升扩展阶段。2003年全省GDP总量达到9395亿元,“十五”前三年GDP年均增长15.9%,远高于规划提出的9%的目标。按2000年价格计算,全省GDP提前达到“十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已成定局。2003年人均GDP达到20147元,已超过“十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达到2万元左右的预期目标。
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推动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994亿元,年均增长30.3%是规划目标的2.8倍;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14.23亿元,年均增长30.2%,是规划目标的2.7倍,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16.03亿美元,年均增长28.9%以上,是规划目标的2.9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一年上一个台阶,2001年突破400亿元,2002年突破500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706.6亿元,年均增长27.3%,是规划目标的2.7倍。
十五期间要点总结
“十五”期间,在局工会和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公司各级工会组织以依法治会为前提,以维护为主线,以实现“三个最大限度”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契机,加大了工会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的四项职能作用,推进了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公司工会连续多年被评为局先进职工之家;几年来,公司工会共评选出先进职工小家70个;优秀工会工作者80名;女职工标兵16名;先进女职工90名;优秀工会之友60名;优秀宣传报道员20名。年度同志被评为省“十佳”女职工标兵授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局劳动模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结合公司发展实际,选准创建活动的切入点,履行教育职能。
几年年,围绕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重心,公司工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部署,进一步落实局工会、局劳动人事部、局团委三部门关于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单位实际,搭建职工学习教育平台,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开展的新一轮“”创建活动,各基层工会都能够结合本单位实际,在职工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上大做文章,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了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是公司工会认真落实职代会职权,畅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主渠道,始终坚持一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将企业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在职代会上坚持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激发了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二是职代会闭会期间坚持职工代表视察制度,确保了集体合同各项条款的全面落实,对公司超额完成局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承包指标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厂务公开实施方案》和《队务公开实施办法》。形成了基层工会厂务公开情况的月报制度。各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或民主管理大会都能如期召开,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深入细化,独具特色的开展厂务公开工作。四是保护职工安全利益不受侵害。公司工会按照局工会的安排部署,年组织开展了“百岗千哨”安全生产群众监督活动,制订了活动的实施方案,设立了5个监督岗和40个监督哨,明确了监督岗和监督哨的职责。并会同安全环保部门对监督岗和监督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较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监督作用。
三、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推动了“送温暖活动”的深入开展。
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十五”时期(2001年至2005年),是东兰改革与发展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开拓前进和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一个目标、三个提升、四个带动”的工作思路和实现富民兴县奔小康的目标,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机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励精图治,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2005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00万元,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51.4%,年均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100万元,比2000年增长4.8%,年均增长0.9%;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3880万元,比2000年增长163.2%,年均增长21.4%;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020万元,比2000年增长64.1%,年均增长10.4%;财政收入预计实现9700万元,比2000年增长134.9%,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9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201.3%,年均增长24.7%;城镇居民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元,比2000年增长46.1%,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预计纯收入1545元,比2000年增长50.6%,年均增长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9‰。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总产值46800万元,比2000年增长8.6%,年均增长1.7%。
正月十五为何要“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元宵节这一天更是热闹非凡,尤其在明清时期,一到农历正月十五,北京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看花会和赏灯会,使整个北京城洋溢在欢乐的气氛里。
老北京的民俗节日气氛历来是十分浓厚,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花会,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各种小吃的叫卖和民间工艺品的展卖等。其中以耍狮子的场面最热闹,所谓的耍狮子也叫“舞狮”或“狮子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体育形式,遇有喜庆的日子,艺人们相聚在一起,舞狮、耍狮,表现欢乐喜庆的心理。特别是每逢民间的重大节日,更是热闹。小到由一两个人舞动的狮子,大到由五六个人舞动的狮子,伴着锣鼓,翩翩而舞,气氛异常活跃。
二是灯会,在夜间举行,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就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观赏,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明清时,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特别是在今天的“灯市口”一带,更是花灯荟萃,买卖花灯、放花灯、赏花灯,成了一条灯的河流,“灯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三是吃元宵,这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只因在正月十五这天食用,所以便把这一天叫成了元宵节。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因为元宵节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要吃元宵。那为什么又有“闹元宵”之说呢?“闹”就是指热热闹闹地欢乐一天的意思。因为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中比较清闲的是“冬仨月”,元宵节过后,气温逐渐变暖,万物复苏,冬闲已经过去,就要备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闲了,所以元宵节这天欢乐一番,既是一种“放松式”的休闲活动,更是表现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用欢乐的笑声和喜庆的锣鼓声,在吉祥的气氛中,迎接丰收一年的来到。
近二十几年来,元宵节已被赋予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其活动内容也不仅仅是看花会、赏灯会和吃元宵,而是向多元化方面发展。人们借助这个喜庆的节日,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和经济交流活动,在祥和、喜庆、美满的气氛中,相互传递一份真情和爱心,希望新的一年幸福快乐。
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必须看到,教育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地区和单位对干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规范化的干部培训机制和制度还未完全形成,存在调训计划难以落实、特别是抽调领导骨干培训难的现象;培训工作中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等。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年-**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现对“十五”期间的教育干部培训做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十五”期间,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干部队伍和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培训制度和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以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领导干部为培训重点,逐步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干部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干部队伍。
2.教育干部培训的工作原则是: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在全面推进教育干部培训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高等学校领导及其后备干部、中小学校长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实施分类指导。
十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深入贯彻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是实现我市"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中共**省委关于印发〈**年一**年**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粤发〔**〕10号)精神,结合实际,制订我市"十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坚持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我市实现现代化服务。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能够担当新世纪历史重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工作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突出培训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研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兼顾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坚持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一起抓,重点抓好科级以上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要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
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
随着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中国石化集团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原油的生产和供应作为石化集团上游石油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下游石化企业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来源。由于石化集团原油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消费区域,因而原油的配置就成为联接上下游企业间的重要衔接手段,搞好原油配置对提高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目前中石化自产原油量不能满足原油加工量的需求,且内部石油资源潜力不足的情况下,随着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外部原油资源,特别是进口原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原油配置效果对集团经济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是从分析“九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原油配置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预测把握“十五”期间原油供求的基本趋势,从而提出“十五”中石化集团公司原油配置的思路建议。
一、中石化集团原油供应及配置现状
(一)原油供应总量及结构
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主要包括中石化自产原油、中石油供原油、进口原油各约占30%,中海洋供原油占10%。
1998年集团公司原油资源量为8073万吨,其中石化自产原油供应量2784万吨,占34.5%;中石油供2276万吨,占28.2%;中海洋原油819万吨,占10.1%;进口原油2194万吨(一般贸易1812万吨,来进料382万吨),占27.2%。
(二)原油配置现状及特点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十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我区的民族工作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我区积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很好的维护了我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原创:
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民族政策制定工作力度。
我区历来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将其内容作为2001年——2005年普法的重点内容,利用下乡宣传、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讲解民族政策,使人们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知识。多年来,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2004年,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0周年迎庆活动,8月14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手册上百册,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
利用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我局协调行署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专题片《巨变》连续10天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上播出,还组织了15篇专稿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刊发。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黑发[2000]11号)文件,于2002年起草并实施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00]1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发[2002]12号)。2005年,会同地委统战部、地区人大、地区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写出了《关于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大发[2002]12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呈地委。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还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