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17:3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实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求真务实体会

同志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党一贯倡导求真务实。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证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受到挫折。

一、必须坚持勤政为民,反对脱离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一方面,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各级干部要真心实意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体察群众的冷暖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心声。要乐于攀穷亲,联“苦”亲,而不能有这种“高高在上不与群众沾边,下到基层也只是兜一圈”的工作作风。要经常进农家门,“揭农家锅盖”,睡农家床,看看那些农民到底穿得怎么样,吃的什么,用的又是什么。我们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求深、求真、求实,真正做到知民所想,察民所难,亲民所爱,急民所需,当群众的贴心人,当群众的“知己”。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群众观念。群众利益无小事,现在我们的农民有“三个不敢”:不敢看病,不敢上学,不敢打官司。这里面既有群众经济困难的原因,也有一些部门和行业行风不正的原因。据报载,一个8岁四川籍小女孩,在杭州突发急性阑尾炎,可一个小小的阑尾炎竟花去其父母6000余元的治疗费,其中检查费项目就100多项,竟检查艾滋病等项。可见我们现在的一些行业行风不正到如此地步,所以现在一些群众看不起病,小病拖,大病扛,不敢进医院的门。这些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体现。我们一定要增强群众观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真正做到亲民、为民、富民。

二、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作风上,群众反映最大的也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因此,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埋头苦干,真真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民群众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坚决破除那种总以为自己是人民群众的“父母官”而自居,颠倒主仆关系的思想。共产党干部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权力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无论是办事情,做工作,还是作决策,我们必须坚持以是否对人民有利,人民群众是否愿意作为标准。切不可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不顾群众利益,上一些不切实际的大项目,铺一些劳民伤财的大摊子,最后导致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办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和人民既然把我们放在一定的岗位上,我们毫无疑问应当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是检验一名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准。我们要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踏踏实实工作的政绩观,而不是追求那种华而不实,贪图虚名,不务实效的政绩。当前,一些地方的一些干部,就存在作风漂浮、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有的甚至该抓的工作没有认真抓,该督促检查的没有督促检查。结果是会议没少开,文件没少发,而不少工作却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了。这种不良风气确实要不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发扬狠抓落实,真抓实干的好传统,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标准,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贡献我们的力量。三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贵在科学,旨在发展,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以指导发展的,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明确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总量小、基础差、经济欠发达的县,加快发展是必须的,否则我们会越来越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放在首位,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把上级精神与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转化成更服“本地水土”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全力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以造福于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大,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为代价,求得一时的所谓“发展”,而忽视了速度、质量、效益、后劲的有机统一。在招商引资方面表现为盲目引进一些污染大、高耗材、附加值低的项目,以致得了“金山银山”,却丢掉了“绿水青山”。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重要机遇期,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思路不动摇,坚持以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农民增收,粮食安全两个主题,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实力,做活“三农”文章,在加快发展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陶艺实体店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现代陶艺实体店营销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陶艺市场情况,总结了现代陶艺实体店的营销策略,旨在为陶艺实体店的销售额提升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陶艺;实体店销售;营销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当前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消费购物的主要渠道,实体店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下,其销售额受到很大影响。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现代陶艺实体店所受到的冲击也不小。陶艺作为一种传统型行业,在新的网络营销模式冲击下,也需要对其自身营销模式进行改变。

一、现代陶艺实体店客户群体研究

在研究营销策略中,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画像,研究行业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偏好、倾向,以及购物需求,营销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现代陶艺根据其制作工艺和设计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工艺品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主要购买者多为对陶艺艺术品有一定欣赏性,以及消费素质较高,对陶艺的品质要求较高的人。另一方面,现代陶艺作为家居用品,很多日用陶瓷也十分受到人们欢迎,在现代陶艺实体店中销售的另外一部分产品是具有较强使用性的现代家居日用陶瓷,在这样的销售目标群体研究下,我们进行现代陶艺实体店的营销研究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针对用户需求进行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

二、现代陶艺实体店在新市场环境下的优劣势分析

查看全文

实体店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国内外对新媒体营销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新媒体背景下实体店的营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作为背景,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和新媒体环境下实体店的营销困境,研究了实体店如何走出传统营销的困境,对新媒体环境下实体店营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实体店;营销策略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这些传统媒体只是相对简单地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知乎等新媒体形态正在快速兴起,对传统的营销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实体店为代表的传统营销模式遭遇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并以此警戒传统营销企业学会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

1.新媒体概念。新媒体(NewMedia)也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它其实是一种媒体环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是从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新媒体的形式。新媒体的常用形式主要有微信、微博、博客、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直播、视频平台、知乎平台,企业客户端APP,还有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移动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3.新媒体特点(1)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与倾向于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互动。不仅信息发送者可以以更丰富的媒体形式向接受者传播海量的信息,接受者也可以通过媒体反馈信息,实现随时随地沟通的效果。(2)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及时,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使信息接受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第一手资料的信息,真正实现了无时间和无地域限制的传播。例如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社会性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迅速地传遍了新媒体的各个角落,而传统媒体很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3)传播行为的个性化。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微信、微博、论坛、搜索引擎、博客、知乎、播客平台等新媒体形式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信息接受者瞬间多了一种角色——信息者,他们可以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张扬个性。(4)传播时间的碎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不再有大量时间用电视等传统媒体接受信息,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时间碎片化趋势,而新媒体的灵活性特点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信息沟通、收发信息、进行娱乐活动等。(5)信息内容的海量性。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滞后等缺点,利用其自身的互动性等优势,信息接受者不仅可以接收者提供的丰富信息,还可以接收其他媒体接受者传播的大量信息,结果信息内容呈现海量性爆发。

二、新媒体背景下实体店的营销困境

查看全文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思考

摘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当下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要推动政策落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金融机构责任改革,借助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实体经济水平;要加快创新,推动发展产业链金融等适应“双循环”新格局。论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实体经济;金融创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打通经济运行“堵点”,其中关键环节就是强化金融支持、完善金融要素供给,着力解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1)信贷投放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2020年以来,受肺炎疫情和粮食“去库存”政策的双重影响,黑龙江省信贷增长持续承压。去除政策性银行,黑龙江省金融存贷比为50%左右,与“东三省”及内蒙古相比处于最低。受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定期存款大幅增长,企业活跃度偏低,信贷需求不足[1]。(2)贷款延期与信用风险防控之间的矛盾。金融机构对受影响的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该部分贷款风险存在滞后性,后续不良贷款走高的可能性较大。(3)地方中小法人风险处置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地方法人机构公司治理尚不完善,地方中小法人同业融入能力明显下降,流动性需持续关注[2]。(4)财政资金投入与农业保险保障之间的矛盾。黑龙江省政策性种植险承保覆盖率逐年提升,但仍存在保障程度低、覆盖面不广、品种较少等问题[3]。

2推动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重点

查看全文

实体经济的阻隔与策略

本文作者:赵晷湘工作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有效实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的客观要求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调—“稳中求进”。“稳中求进”中的“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稳经济发展速度,三是稳物价总水平,四是稳社会大局。“稳”字当头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非常必要。“稳中求进”中的“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3]从“稳中求进”中稳与进的含义和内容可以看出,要有效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稳”的目标;也只有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才能为“进”创造前提和条件。总之,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本,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大发展,“稳中求进”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基础不实,“稳中求进”只能是空中楼阁。在这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过深刻教训。比如,在近代史上因海运业发达而带来商业繁荣的荷兰,曾一度是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但后来由于对货币本身的狂热追求渐渐取代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导致了诸如“郁金香投机”之类极端行为的爆发,整个国家因此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同样与当时日本本土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被弱化有着直接关系。[2]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有效实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的客观要求。(二)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成功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重要保障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完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国界,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与配置,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全球性调整与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如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国内外成功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波动冲击中做到挺立不倒,靠的是实体经济。首先,从国际上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疲软,但德国却处惊不乱,仍然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是发展实体经济最成功的典范。德国作为欧洲头号经济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其工业制造业占GDP的29%,成为从容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基石”。从国内情况看,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同样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是面对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创造了年均增速9%以上的奇迹,毫无疑问,具有坚实基础的实体经济是主要推动力。也正因为这样,2011年10月24—25日,总理在天津调研时曾谈到,金融危机已经几年,给我最深刻的教育就是一个国家要想应对危机,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总之,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成功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重要保障。(三)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有效遏制实体经济被弱化趋势的最佳选择近年来,因为各项政策措施不配套、行为的不规范以及监管不到位,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形成巨大反差,虚拟经济领域充满暴利,由此激发了社会上“快富”、“暴富”的观念,助长了浮躁、低俗的“致富观”。这种扭曲的致富观,造成很多民众和企业失去理性。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资本大量抽离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被卷到投机炒作的漩涡中,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与信托投资上来,一些曾经靠脚踏实地、实业致富的企业家纷纷参与房地产、大宗农产品、奢侈品等的资本炒作,实体经济被弱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如果不及时遏制这种趋势,实体经济的基础将越来越不牢固,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必将大大减弱。而要有效遏制实体经济被弱化的趋势,最佳选择就是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阻隔

(一)外需不足导致的市场需求阻隔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我国经济具有突出的出口导向型特征,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受制于外部市场环境。近年来,因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严重恶化而引起的外部需求萎缩,正在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海关总署今年2月10日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中国出口增长-0.5%,为2009年1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年度出口增幅则从2010年的31.3%,降到了2011年的20.3%。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欧盟进入二次衰退将进一步冲击其内部贸易并波及全球,加上发达经济体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再度盛行,以及地缘政治变化可能引起的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今年全球市场需求已出现明显收缩,我国外贸出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更大压力,今年的增幅预测更可能只是个位数。以作为全国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为例,今年上半年进出口仅增长5%,其中,出口增长6.8%,进口增长2.7%。[4]这种因外部需求的萎缩而导致的市场需求阻隔,无疑是当前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阻隔。(二)成本高企导致的实体企业赢利阻隔实体经济作为具体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必须以具体的场所、设备和员工为前提,“有形性”和“载体性”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特色,正因为这样,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管理难度大。近年来,受原材料涨价、油价上涨、劳动薪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开办实体经济的显性和隐性成本日益高企。一是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据统计,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达21.2%。[5]二是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我国2010年水价上涨了29.8%,电价上涨了4.1%,天然气价格上涨24.9%。[4]三是税负水平居高不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中山市,目前中小微企业税费开支占税前利润的比重已经超过50%。[6]上述日益高企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大部分实体企业微利经营甚至亏损。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060亿元,同比下降5.2%,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同比增长6.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82.8%,企业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15.9%上升到20.4%。[7](三)融资难融资贵导致的实体经济发展资金阻隔资金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实体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长期以来,资金紧张一直是困扰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过去两年中,为减轻通胀压力,我国连续十二次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信贷资金紧缩,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短缺状况,许多企业因此而停产或倒闭。截止到2012年5月31日,尽管央行连续三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目前中小企业因为资信等级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仍然存在,许多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在生产经营上困难重重。先说融资难困境,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一季度,在有银行借款需求的小微工业企业样本中,41.9%的小微企业没能从银行获得借款,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另据广东省工商联调查,目前有近60%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7]再说融资贵困境,近年来,各银行出于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不断新增收费项目,纷纷附加贷款条件,变相提高利率,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一季度,广东、浙江等省企业实际负担资金利率成本达到20%左右。[7](四)投机行为泛滥导致的实体经济发展社会氛围阻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勤劳肯干、踏实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需要“脚踏实地、勤劳创业”的企业精神,需要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近年来,由于价值观念扭曲,部分民众失去理性,炒房、炒金、炒红木、炒文物、炒绿豆、炒大蒜等投机行为泛滥,社会上不断上演“一夜快富”、“一夜暴富”的神话,助长了浮躁、低俗的“致富观”。这种极不正常、弥漫投机心理的社会氛围,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让企业家很难安心去发展实体经济。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办企业,还不如买一套房来钱快”。也正因为这样,许多曾经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企业家在实体经济领域“无心恋战”,纷纷参与房地产、大宗农产品、奢侈品等的资本炒作,导致我国国民经济“过度投机化、超前虚拟化、人为空心化”。

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既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吸引人才和资金要更倾向实体经济,也要有勤劳肯干、踏实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找准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并着力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一)要准确把握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立足于现实,准确把握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从最薄弱同时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环节入手。上面谈到的我国实体企业现在遭遇的种种困难,如市场需求阻隔、盈利阻隔,深层次原因还在于产业链的低端。具体表现在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失品牌和研发设计,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话语权”,也难以消化上下游叠加的各种成本压力。因此,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一定要以调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切入点。这是因为,结构不合理是我们长期存在的问题,把调整结构放在突出位置,虽然不是简单地应付当前困难的权宜之计,却是着眼长远、保持实体经济长久活力和吸引力的最佳选择。在长期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调结构对中国当前实体经济而言是生死存亡之道。129以调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以人才战略为支撑、以提升竞争力为抓手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轻工、建材、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众所周知,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大,并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但大多数产品还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产品技术含量低,普遍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因此,要以调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来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大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要以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新技术与新产业的深度对接,通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以迅速形成我国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二)要着力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尤其明显,且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究其原因,既有政府货币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的因素。因此,要有效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并形成合力。一是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实际,适时调整国家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二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金融机构应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努力开发更多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的适应中小企业要求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比重,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三是要加强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协作关系,增强各类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银监部门加大清理银行各种不合理的融资额外收费(如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等)的力度,着力缓解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四是要大力扶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形成融资担保网络,以保证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三)要努力营造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如前所述,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有勤劳肯干、踏实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否则,社会上就很容易弥漫投机心理,企业家就很难安心去发展实体经济。在我国现阶段,要努力营造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全社会一定要从理念上充分认识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只有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才能有效实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波动冲击中做到挺立不倒,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二是要抓紧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具体的帮扶政策措施,形成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预期,吸引土地、人才和资金等各类市场要素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聚集。如可以抓紧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在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税收杠杆来支持它们发展。三是要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要通过降低实体企业税费、消除和减少隐形成本来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拓宽发展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体经济的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据广东省统计,除了交税以外,当前企业还需负担145种行政性事业收费,其中130项是国家规定,另外小部分为省里规定。[8]可见,企业在税费方面确实不堪重负。四是要切实消除虚拟领域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遏制投机炒作。要让市场嗅到实体经济中的好处,从而改变近年来“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窘境。(四)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努力营造鼓励勤劳肯干、踏实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为认认真真干实业的人提供良好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廓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近年来,我国之所以出现“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不正常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理论界一段时间以来过分夸大虚拟经济的作用、没有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密切相关。事实上,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经济,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虚拟经济存在的依托,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当然,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总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近年来“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窘境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虚拟经济才能有效发挥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反之,过分夸大虚拟经济或实体经济某一方面的作用,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查看全文

实体与虚拟金融思考论文

一、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聚集资本功能。虚拟经济通过各种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经由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分散在个人和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

2.循环流通功能。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总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虚拟经济的实质就是循环流通。倘若一旦停止了其循环流通活动,就无所谓虚拟经济了。据统计,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3.引导资金功能。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前期存在形态是生息资本,而当生息资本一旦社会化以后,就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当各种有价证券进一步市场化以后,不仅能使人和单位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大大提高了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的目的性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4.扩张经济功能。国民经济要发展,各类企业要扩大,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是通过发行各类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各类有价证券直接筹措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原有的技术改造之外,其余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了,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张也就由此得到了实现。从现实和发展的趋势看,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

查看全文

实体经济融资问题分析

摘要:现基于2010-2018年临沂市统计数据和对外贸、物流、临沂商城商户融资的调查问卷结果,来分析临沂市实体经济融资情况。首先,分析了临沂市实体经济融资现状。其次,对临沂市实体经济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政府制定鼓励政策;完善实体经济贷款信用评级和服务机制;实体经济努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企业扩展融资渠道;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管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实体经济;融资;银行贷款

一、前言

长期以来,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等政策,导致企业融资难度更高。为了深入了解临沂市实体经济融资情况,现对临沂市123家物流企业、139家外贸企业和1036家临沂商城商户的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临沂市实体经济融资遇到的问题及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所用的数据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2010年至2019年《临沂统计年鉴》,另一部分来源于对实体经济的实际调研数据。该课题主要向三类实体经济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98份,其中物流企业123份、外贸企业139份、临沂商城商户1036份。

二、融资现状

(一)融资额不断增加

查看全文

eWTP助力实体经济研究

摘要:以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例,分析eWTP在跨境电商活动中的实际意义,探索借助eWTP实现跨境贸易再发展的可行性,为义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普惠;eWTP;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综试区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经济基础。随着数字技术快速更新,实体经济发展愈加离不开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跨境电商使得进出口贸易的主体、商业形态、商业模式急剧变化,促进了经济与贸易的普惠发展。2019年6月,义乌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共建eWTP全球创新中心。在普惠发展背景下,探索借助eWTP实现义乌作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体经济再发展的可能。

1eWTP的概念

eWTP由马云于2015年提出,后于2016年被写入G20峰会公报,意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其意在借助数字技术,打破跨境贸易壁垒,便利化跨境贸易,促进贸易一体化,使全球成为无障碍贸易区,使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普惠世界各国各界。eWTP的建立,一方面,实现公私对话,让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参与到跨境贸易的规则制定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话语权,以一个共同的中小微企业联盟实现与大企业、各国政府间的快速对话,从而做到简化贸易规则、制定交易规范、确保行业标准、协同关税和便捷化通关等[1]。另一方面,促进跨境贸易快速迭展,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在世界各地设立多个数字中枢e-hub,从而形成数字通路e-road,打造完整的商务生态圈,实现各国间中小微企业、消费者的联动反应,达到商业和商态的增幅效应。

2义乌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查看全文

高校档案实体分类制度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统一全国高等学校的档案实体分类,实现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促进整体业务建设的深化,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编制本法。

二、编制原则

本法的编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引入系统论的观点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把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体现思想性

查看全文

增强现实在实体花店运用研究

[提要]随着消费升级,我国花艺市场消费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从此前的节日型消费逐渐向日常消费转变。新常态下,花卉消费群体和场景不断扩大,鲜花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愈显重要,普通消费者也更加注重鲜花带来的愉悦感受和消费体验。且线下市场正急速向头部精耕服务、品质较高的花店集中,因此实体花店需通过提高服务体验、内容营销、提供更丰富的场景体验才能满足顾客需求,进一步拓展市场。以AR互动内容为载体,优化鲜花产品与服务,已成为行业升级的新方向。本文以实体花店为切入点,在研究AR发展阶段与AR技术应用要素基础上,重点探究AR在鲜花零售行业的应用可能性。

关键词:AR体验;增强现实;新零售;花店

一、增强现实概述

增强现实(简称AR)是一种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配准等特点。AR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与真实物理世界相叠加,并通过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虚拟环境之中,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常见的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形式表现为有识别标记和无识别标记两种。有识别标记的需要预先设置标记图像信息(可以是QR码或图片),然后经过识别才能够呈现相关联的虚拟模型。另外一种无识别标记的方法则不需要通过设定标记图像,只需通过LBS或者陀螺仪等传感器就可以将用户所处位置周围的信息以AR形式呈现出来。随着消费升级和移动AR的成熟与普及,偏娱乐化展示的AR应用开始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新技术红利逐渐消失后,营销再次回归创意的比拼。充分借助AR释放创意,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结合,增强消费体验,为用户提供生活服务工具正逐渐成为AR应用的新方向。

二、花店行业概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人们对服务体验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提高。随着鲜花市场的拓展,我国花艺市场消费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从此前的节日型消费逐渐向日常消费转变,消费者的目光逐渐从价格转向“花卉品质”、“花卉品类”,甚至是“花卉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在消费升级的新常态下,月花、季花等新兴业务模式蓬勃发展,花卉消费群体和场景不断扩大,鲜花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越显重要,而普通消费者对鲜花品质要求也变得更高,更注重鲜花带来的愉悦感受和消费体验。这为创新鲜花消费体验,实践新型鲜花零售模式提供了契机。再者,国家鼓励第三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结合与发展,“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日驱成熟,产、供、销一体化的商业思路将变成现实,产品服务体验成为了竞争焦点,鲜花零售商的生存将面临不强则弱的境地。然而市面上大部分的实体花店当前的营销模式较为传统。除了高端花艺品牌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外,普通花店的产品内容高度重合,用户体验单一,竞争能力较弱,缺乏在产品品质、服务及差异化上的优势。鲜花类的消费品属于低频非必需品,鲜花消费更多的是情感和审美消费,感性化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大。且鲜花不同于绿植,其生命周期短,更换频率更高。通过AR互动内容优化鲜花产品与服务,培养用户日常购花习惯,可以极大地刺激鲜花市场,不失为鲜花行业的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