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14:09: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诗情画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文诗情画意管理论文
阅读课的启示都说写诗难,可我班的46名学生每人写了一首小诗。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心里就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失望,我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困在了一个狭小的黑房子里,四壁只有冰冷的墙面,看不见窗外的鸟语花香。”沉默片刻,有只小手举起来了,“老师,有飘雪的冬天才有明媚的春天呀!”又有小手举了起来:“冬天过去就是春天。”“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充满了想象力。”……孩子们理解了,开窍了!“那雪化了还可以是什么?”我并未就此罢休。“老师!”“老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着手,“雪化后是清脆的鸟叫。”“雪化后是翠绿的柳枝。”“雪化后是河里游动的小蝌蚪。”“雪化后是座座楼房。”“楼房?你是怎么想的?”“雪化后,盖楼的工人叔叔又开始工作了,楼房就修好了。”“雪化后是孩子们的张张笑脸。”……“说得真好,你们都快成小诗人了。”对,为什么不让孩子们把他们的想法写成一首诗呢?我灵机一动,昨天不是刚学过《昨天,这是一座村庄》这首诗么?“孩子们,咱们写首诗吧!”孩子们面面相觑。是的,他们怎么会写诗呢?“把你们说的那些好句子组合起来,不就是一首很好的诗么?”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好奇、惊喜的眼睛,我趁热打铁:“不信,试着连起来念念。”孩子们嘴动了起来,笑容露了出来。尔后,稍加点拨,一首首小诗出炉了。“雪化了是什么?有人说是冰,有人说是水,我说雪化了是翠绿的柳叶,是清脆的鸟叫,是河里游动的小蝌蚪,是天空飘着的风筝,是孩子们的张张笑脸……”……课后,我让孩子们把他们写的诗抄整齐,装订成册,配上精美的图画,起名“我的诗集”,放在教室的展览角。在几天后的作文中,许多孩子写道“我都会写诗了”、“我更爱学语文了”、“长大后我要当个诗人,为人们写好多好听的诗”……这堂课后我兴奋了很长时间,为孩子们如此聪慧兴奋,为我能指导他们写出诗兴奋。我也思考了很长时间:为什么五六岁的孩子能说出“雪化后是春天”这样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的答案,十岁的孩子却答不出来?是什么束缚了孩子们的思想?怎样启迪孩子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想象力?怎样让孩子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在学生的笔下流淌呢?反思我们的教学,经常是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甚至有可能进入考什么就多强调什么多训练什么的实用主义教学怪圈,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小学生语文能靠九十九分甚至一百分,却写不出一篇充满童趣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这样的作文可能立意、结构不够标准,不合乎要求,早被老师封杀了。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语言,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也只是一背了过,实际用不上几个……这是语文的悲哀,是语文老师的悲哀。值此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之际,我衷心的希望所有的老师: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吧,让他们放飞思想,尽情遨游,让诗情画意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音乐中诗情画意研究论文
摘要:在音乐艺术领域,没有认识真理之类的知识问题或科学问题,也没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法则或客观规律,但“无论必要的解释是多么困难,或者说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但解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如果没有或者停止解释,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从而给胡言乱语以可乘之机”。
关键词:音乐;艺术;同构关系
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音乐上的许多问题,倘若不提到美学高度来分析理解,就只能停留为一种形式。毕竟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往往能相互联系,相互感染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等的综合体。它所映现的又何尝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任何艺术都是在主观和客观相互关系之间建立起来的,徐复观先生在《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一文中说:“绘画不仅仅是‘再现自然’,但终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画因为是以客观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即能是‘见’。达·芬奇便以为画与雕刻是‘以见为知’;而画家心是能见的人。诗则是表达感情,所谓‘诗以言志’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常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钟嵘《诗品》一开始便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以说,画是“见的艺术”;而诗则是“感的艺术”,那么音乐作品为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艺术,正和诗、画一样,在那线条、旋律、乐句中,所包含着的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所能传达,说明、代替、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同样也是那样朦胧而丰富,宽广而不确定。到后来谈到“因为中国文人能有意识地在诗中发现出画的题材,并由此再进一步的用作诗的方法来画,从而提高了画的意境,使之得以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用画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则是诗与画的相互启发,循环无端了”。其事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中岂止诗与画能做到“互相启发,循环无端”。书法与诗画;书法与篆刻;音乐与书法;音乐与诗画。扩而大之,华夏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生生不息,而得以流传呢?中国人欣赏美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我们的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等都是重感情的抒发,突出一个“情”字。同样音乐艺术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话,就很难谈了。中国人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所谓“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追求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欲说还休,温柔含蓄的永恒韵味。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各门艺术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从音乐在先秦社会中受到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这种着重于情感的表现而非完全模拟性再现。而事物叙述的艺术,恰好相当纯粹地显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功能,从宏观上看用音乐去分析美与艺术,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直观表现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具有的音律美与节奏美。
这种诗歌中的音乐性的美在唐代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峰。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的音乐和音乐形式。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先秦时代礼仪性的庆典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声,个人情感的心音。绝句和七古乐府所在盛唐最称横唱,其道理恐怕也在他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音乐)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的形式;绝句,七言是它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说,绝句,七言是形式,音乐,抒情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如同你越是深入的研究艺术作品的结构,就越是清楚的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而这种结构,包括着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复杂的生命结构,(情感和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画,一支歌或一首诗与一件普通的事物区别开来——使它们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不是用机械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使它的表现意义看上去像是直接根植在艺术品之中。而音乐的某种所谓的线条,也许就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形象的抽象。
我国音乐诗情画意分析论文
摘要:在音乐艺术领域,没有认识真理之类的知识问题或科学问题,也没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法则或客观规律,但“无论必要的解释是多么困难,或者说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但解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如果没有或者停止解释,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从而给胡言乱语以可乘之机”。
关键词:音乐;艺术;同构关系
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音乐上的许多问题,倘若不提到美学高度来分析理解,就只能停留为一种形式。毕竟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往往能相互联系,相互感染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等的综合体。它所映现的又何尝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任何艺术都是在主观和客观相互关系之间建立起来的,徐复观先生在《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一文中说:“绘画不仅仅是‘再现自然’,但终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画因为是以客观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即能是‘见’。达·芬奇便以为画与雕刻是‘以见为知’;而画家心是能见的人。诗则是表达感情,所谓‘诗以言志’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常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钟嵘《诗品》一开始便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以说,画是“见的艺术”;而诗则是“感的艺术”,那么音乐作品为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艺术,正和诗、画一样,在那线条、旋律、乐句中,所包含着的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所能传达,说明、代替、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同样也是那样朦胧而丰富,宽广而不确定。到后来谈到“因为中国文人能有意识地在诗中发现出画的题材,并由此再进一步的用作诗的方法来画,从而提高了画的意境,使之得以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用画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则是诗与画的相互启发,循环无端了”。其事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中岂止诗与画能做到“互相启发,循环无端”。书法与诗画;书法与篆刻;音乐与书法;音乐与诗画。扩而大之,华夏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生生不息,而得以流传呢?中国人欣赏美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我们的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等都是重感情的抒发,突出一个“情”字。同样音乐艺术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话,就很难谈了。中国人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所谓“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追求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欲说还休,温柔含蓄的永恒韵味。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各门艺术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从音乐在先秦社会中受到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这种着重于情感的表现而非完全模拟性再现。而事物叙述的艺术,恰好相当纯粹地显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功能,从宏观上看用音乐去分析美与艺术,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直观表现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具有的音律美与节奏美。
这种诗歌中的音乐性的美在唐代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峰。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的音乐和音乐形式。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先秦时代礼仪性的庆典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声,个人情感的心音。
中小学美术山水画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而美术课程就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美术山水画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绘画技能以外,更应当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通过让学生真实惬意的感受山水画中的诗情画意,来提升其对山水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本文中,笔者就从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在中小学美术山水画教学中展现其中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中小学;山水画;教学;诗情画意
中国的山水画,讲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从古至今,诗和画总是相应而生的,诗就是无形的画,同样画就是有形的诗。因此,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在创作山水画时,不仅要胸有成竹,而且要意在笔先,才能在画面中真正融入是笔情墨趣。近几年,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升,尤其是美术教师,只有让学生深刻领会山水画中蕴含的诗情画意,了解作者的心态和意境,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山水画的核心所在,进而有助于自身绘画技能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在中小学美术山水画教学中如何将诗情画意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学会如何传承和弘扬,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注重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我国俨然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中小学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同样,作为小学美术课程,也应当注重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山水画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有助于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对比和感受,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对山水画课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进而提升其艺术欣赏能力。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色彩更加斑斓,效果更加丰富,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山水画课程,进一步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方式过于固定死板,无论美术绘画技巧,还是美术作品解析,都是单纯通过语言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也造成课堂学习气氛的枯燥乏味。加之中小学生年龄普遍相对较小,因此很难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造成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山水画的情境用动画或者视频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领略其中的诗情画意和魅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例而言,在中小学美术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和作品有关的自然山水的相关视频,或者用动画制作山水画中蕴含的意境,从而让小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作品的内涵和大自然的美丽。
二、布置预习作业,帮助学生提前理解山水画资料
一首情歌的来历读后有感
内容摘要:白桦的长篇新作《一首情歌的来历》,在一首情歌来历的追溯中,在对于真情的追慕与抒写中,在极具民俗色彩的情境中,在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中,讴歌了爱情的忠贞与执著,是作家发自内心的爱情的呼唤,使作品成为一部多声部可歌可泣的爱情交响曲。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对李智创作合唱幻想交响曲经过的叙说。抗战期间,巴黎里昂音乐学院的高才生李智毅然回国抗战,他滞留在xx时借住在铁匠铺,逐渐与依香产生了感情。李智应征入伍,脑神经受创失去知觉,依香用情歌唱醒了李智。李智创作了一部合唱幻想交响曲,他在文化革命中受批斗折磨而去世。小说中铁匠杨海清给李智讲述了他悲婉的爱情故事:马帮汉杨海清因病滞留在傣族村寨,与傣族姑娘依莲相恋,因牵念患病的父亲,杨海清与依莲惜别,父亲逝世后,他历经坎坷与磨难回到了依莲的家,生下依香的依莲却中蛊而逝,他含辛茹苦带大了依香。小说中的民间传说充满着爱情荡气回肠的执著与坚贞。傣族的爱情史诗《召·树吞和喃·穆鲁娜》中,勐板扎国王子召·树吞与勐奥东板王国七公主喃·穆鲁娜的恋情,虽然遭到父亲的反对、岳父的阻挠,却终于赢得了自己的爱情。白族火把节传说中突出了阿南夫人殉情的坚贞不屈,汉钦差大将军郭世忠为阿南夫人的美色所吸引,设计谋害了酋长曼阿拉,阿南夫人在丈夫的葬礼上投火自尽。小说在俄罗斯套娃般的结构中,叙说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白桦,在小说创作中,常以十分抒情的笔触叙事,营构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小说描写借宿铁匠铺的李智跟随依香学打铁后,在小河边洗涤烟煤的情景,蕴蓄着诗情画意:暮色里小河边,李智和依香各自用汗巾撩起河水洗涤,李智将头埋进水里时,依香擦拭着李智背上的汗珠,李智“惊得立即屏住呼吸,凝固在原地。好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自己的背上,怕动一动就会把它惊飞似的”。李智忽然发现依香裸露的颈子如雪般白,情不自禁地轻轻吻了一下,依香“像是感觉到颈子里落进了冰水似的浑身颤抖起来”,颈子突然由雪白变成了绯红。将青年男女初恋肌肤相触的感受,描绘得细腻真切,充满着诗情画意。小说描写马帮汉杨海清与傣族姑娘依莲在合欢树下的初次幽会,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在满天星光的覆盖下,在小河边茵绿的草地上,在金合欢树的树阴下,在深蓝色的手织线毯上,他们依偎拥抱,享受着春光无限的亲昵,他们心跳的频率像擂鼓一样,“星星透过金合欢树叶的缝隙时隐时现,向他俩发出讥讽而灿烂的微笑”。作家以“在澜沧江峡谷的舟中一次历险的情景”比拟青年男女的性事,写得含蓄而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在他渐渐喘过气来的时候,坝子里亿万只萤火虫蓦然从河水中、草叶里向空中冉冉升起……耳边听见的是那支她熟悉的、故事里的情歌,正迎着上升的萤火从空中飘落下来”,展现出一幅充满着诗的魅力意境,洋溢着瑰丽色彩浪漫风格。小说中,杨海清与依莲在村寺中跪拜,彝族姑娘巧妹跳烟盒舞,依香为失去知觉的李智唱情歌等场景的描写,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显示出诗情小说的独特韵味。
白桦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敏于探究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其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深思之作,都是其深入观照生活思考生活之作。《一首情歌的来历》的创作,抑或是其对于当代物欲社会重物轻情的不满,抑或是其在坎坷人生经历中对于真情的珍视,发出了发自内心的爱情的呼唤。虽然,由于诗人的气质带来小说跳跃式的诗的结构,虽然多个爱情故事的抒写分散了笔力,虽然在叙述爱情故事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物个性的刻画,以至于几个爱情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多共性而少个性,但是,作品连珠格式的结构、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特色、诗情画意境界的创造,都使作品在发自内心的爱情呼唤中,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咀嚼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
文学理论新格局研究
在中国进人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这是由于现实的文化存在状态既让我们感到欣慰,又让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欣慰的是中国人在2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摆脱了贫困的日子,解决了吃喝住穿的间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大为增强;不安的是我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文化失范的困扰。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个人主义、亨乐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这些“主义”的具体表现,如环境污染、贫富悬殊、贪污受贿、宿妓、赌博吸毒、暴力抢劫、造假骗人等社会文化负面现象又沉渣泛起。那么,现实中那些社会文化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或者说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三个子系统,缺一不可。文化中的这几个子系统要是发展不平衡,出现畸形状态,是现实社会文化失范的根源。
历史的经验是不能忘记的。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前所未有的欺凌,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了,出现了“洋务运动”,从物质的层面吸收西方的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而于西方的共和制度和民主思想,则完全不予理睬,结果“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吸收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教训,企图从制度上吸收西方进步的东西,但是对于精神文化则关注得十分不够,或者说某种新的文化形态没有深人群众的心坎,结果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参与,没有得到全国多数人的拥护,结果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成功,革除了帝制,但同样的问题是精神文化没有起色,国民的文化灵魂没有得到刷新,人民团结不起来,结果是陷入长期的军阀混战。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可谓痛定思痛,发动了思想文化革新运动,从精神文化人手力图革新人的精神面貌,力图摆脱封建主义文化的精神枷锁,力图获得思想的白由和个性的解放,这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很难切割开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平衡地前进,才能推进社会的持久的进步。畸形的文化,必然造成畸形的社会问题。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中国和平崛起论不能变成经济决定论。经济的发展要有精神文化的引导。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没有过时。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万万不可的,但没有健康的精神文化发展也是万万不可的。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除了物质的需要之外,人的道德伦理秩序,人的思想言论的自由,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是属于人的需要。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这种需要就会凸显出来。没有钱是不行的,但仅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体制文化的改变、精神文化的关怀,就成为重要的方面。像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诚然是世界领先的,但在它们那里种种关系到人的生存与精神生活等层出不穷的社会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解决。
更重要的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深度文化的引导。经济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的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完善,如果经济的发展让人感到机器的压迫、电子的干扰、环境的污染、文物的破坏、信仰的失落、欲望的膨胀……那么这种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应该看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并非总是统一的,相反往往是相悖的。在人类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常常出现二元对立现象,在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就尤其如此。这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悲剧性”,体现出经济发展维度与精神文化维度的“错位”。西方的伟大思想家都深刻地看到了现代化和技术进步过程在文化、精神、价值、信仰方面造成的巨大负面效应。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西方的作家和思想家就开始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文化进行批判。从狄尔泰到席勒再到马克思,都是从批判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逻辑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这些都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可能会问在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科技的今天,新的工业文明是不是对人具有了一种亲和力呢?事实的发展告诉我们,新的高科技工业文明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社会文化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说:“进步的加速似乎与不自由的加剧联系在一起在整个工业文明世界,人对人的统治,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率上,都日益加强。这种现象绝非是进步道路上偶然的、暂时的倒退。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自然结果。况且,人对人的最有效的征服和摧残恰恰发生在文明之颠,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仿佛可以使人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时刻。”马尔库塞并没有夸大事实,他只是揭露事实而已。21世纪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经济文明似乎进人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看起来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类也遭到了空前的战争灾难和其他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美国的9·11悲剧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经济的进步有它自身的铁一般的规律,它不会总是照顾人的情感世界完美地发展。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他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借鉴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自有阶级以来的社会,恶(包括贪欲、权欲等)是历史发展的杠杆(大意)。这是不错的。不但原始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是这样,如残酷地使用廉价的童工,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等,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发展逻辑也是如此,电子等高科技的发展,表面上是解放人,实际上那高度精密的数码化的技术,把人的神经捆绑得更紧。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酿成前苏联核电站泄漏的事件。大大小小的因现代技术造成的灾难事件不计其数。这样,人们在工作时候,就不能不把神经绷得更紧。至于把高科技运用于现代的战争武器装备的发展上面,给人类带来了原子弹、氢弹、核子弹等,且不必在战争中使用,就已经给人类带来心理上的严重阴影。人们感觉,人类的存亡似乎就握在几个大国政府首脑随身带的小箱子上面。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就放松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此就放松高科技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舒适、快乐、富强和幸福。这样就出现了悖论: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这个悖论的面前,我们认为,重要的制衡力量就是深度精神文化。有了深度的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制衡,那么现代经济和科技才有可能沿着属于人的方向发展。
深度精神文化不是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恰好是拼凑的无深度的消费文化。深度精神文化应该是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交融的产物。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主要特性,是它的人文的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保证人的心理健全,关怀人的情感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就是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基本特性。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深度精神文化不是抹煞民族传统文化,恰好相反,一定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介人。全球化不应该是对民族文化的消灭,应该是对各民族文化中最优秀文化的发展。因为一切具有世界性的东西,最初都是属于某一个民族的东西,是对这个民族的优秀东西的吸收和改造。没有民族的东西作基础,凭空创造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这是不太可能的。
文化诗学理论新格局
在中国进人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这是由于现实的文化存在状态既让我们感到欣慰,又让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欣慰的是中国人在2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摆脱了贫困的日子,解决了吃喝住穿的间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大为增强;不安的是我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文化失范的困扰。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个人主义、亨乐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这些“主义”的具体表现,如环境污染、贫富悬殊、贪污受贿、宿妓、赌博吸毒、暴力抢劫、造假骗人等社会文化负面现象又沉渣泛起。那么,现实中那些社会文化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或者说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三个子系统,缺一不可。文化中的这几个子系统要是发展不平衡,出现畸形状态,是现实社会文化失范的根源。
历史的经验是不能忘记的。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前所未有的欺凌,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了,出现了“洋务运动”,从物质的层面吸收西方的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而于西方的共和制度和民主思想,则完全不予理睬,结果“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吸收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教训,企图从制度上吸收西方进步的东西,但是对于精神文化则关注得十分不够,或者说某种新的文化形态没有深人群众的心坎,结果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参与,没有得到全国多数人的拥护,结果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成功,革除了帝制,但同样的问题是精神文化没有起色,国民的文化灵魂没有得到刷新,人民团结不起来,结果是陷入长期的军阀混战。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可谓痛定思痛,发动了思想文化革新运动,从精神文化人手力图革新人的精神面貌,力图摆脱封建主义文化的精神枷锁,力图获得思想的白由和个性的解放,这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很难切割开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平衡地前进,才能推进社会的持久的进步。畸形的文化,必然造成畸形的社会问题。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中国和平崛起论不能变成经济决定论。经济的发展要有精神文化的引导。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没有过时。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万万不可的,但没有健康的精神文化发展也是万万不可的。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除了物质的需要之外,人的道德伦理秩序,人的思想言论的自由,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是属于人的需要。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这种需要就会凸显出来。没有钱是不行的,但仅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体制文化的改变、精神文化的关怀,就成为重要的方面。像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诚然是世界领先的,但在它们那里种种关系到人的生存与精神生活等层出不穷的社会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解决。
更重要的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深度文化的引导。经济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的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完善,如果经济的发展让人感到机器的压迫、电子的干扰、环境的污染、文物的破坏、信仰的失落、欲望的膨胀……那么这种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应该看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并非总是统一的,相反往往是相悖的。在人类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常常出现二元对立现象,在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就尤其如此。这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悲剧性”,体现出经济发展维度与精神文化维度的“错位”。西方的伟大思想家都深刻地看到了现代化和技术进步过程在文化、精神、价值、信仰方面造成的巨大负面效应。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西方的作家和思想家就开始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文化进行批判。从狄尔泰到席勒再到马克思,都是从批判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逻辑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这些都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可能会问在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科技的今天,新的工业文明是不是对人具有了一种亲和力呢?事实的发展告诉我们,新的高科技工业文明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社会文化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说:“进步的加速似乎与不自由的加剧联系在一起在整个工业文明世界,人对人的统治,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率上,都日益加强。这种现象绝非是进步道路上偶然的、暂时的倒退。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自然结果。况且,人对人的最有效的征服和摧残恰恰发生在文明之颠,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仿佛可以使人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时刻。”马尔库塞并没有夸大事实,他只是揭露事实而已。21世纪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经济文明似乎进人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看起来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类也遭到了空前的战争灾难和其他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美国的9·11悲剧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经济的进步有它自身的铁一般的规律,它不会总是照顾人的情感世界完美地发展。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他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借鉴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自有阶级以来的社会,恶(包括贪欲、权欲等)是历史发展的杠杆(大意)。这是不错的。不但原始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是这样,如残酷地使用廉价的童工,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等,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发展逻辑也是如此,电子等高科技的发展,表面上是解放人,实际上那高度精密的数码化的技术,把人的神经捆绑得更紧。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酿成前苏联核电站泄漏的事件。大大小小的因现代技术造成的灾难事件不计其数。这样,人们在工作时候,就不能不把神经绷得更紧。至于把高科技运用于现代的战争武器装备的发展上面,给人类带来了原子弹、氢弹、核子弹等,且不必在战争中使用,就已经给人类带来心理上的严重阴影。人们感觉,人类的存亡似乎就握在几个大国政府首脑随身带的小箱子上面。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就放松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此就放松高科技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舒适、快乐、富强和幸福。这样就出现了悖论: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这个悖论的面前,我们认为,重要的制衡力量就是深度精神文化。有了深度的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制衡,那么现代经济和科技才有可能沿着属于人的方向发展。
深度精神文化不是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恰好是拼凑的无深度的消费文化。深度精神文化应该是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交融的产物。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主要特性,是它的人文的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保证人的心理健全,关怀人的情感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就是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基本特性。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深度精神文化不是抹煞民族传统文化,恰好相反,一定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介人。全球化不应该是对民族文化的消灭,应该是对各民族文化中最优秀文化的发展。因为一切具有世界性的东西,最初都是属于某一个民族的东西,是对这个民族的优秀东西的吸收和改造。没有民族的东西作基础,凭空创造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这是不太可能的。
舞蹈艺术意境探索及创设
舞蹈是一种最古老悠久的艺术,舞蹈和其他艺术相同,都在不断地寻求与创造一种物态的意象境地,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情景融合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以意蕴、情趣为主要,是客观和主观,也就是生活、物态和内在思想、情感融合的产物,是情和景、意和境的有机融合。舞蹈常以拥有“诗情画意”为优等。“诗情画意”就是我国民族舞蹈的意境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常常民众在评价舞蹈作品时,都要用“诗情画意”来评论可以证明有诗情画意早已是民众评价舞蹈作品孰优孰劣的一个重要标尺。所说“诗情”,是一个内敛蕴藉、让人品味,不可直达的情,它穿越人们情趣展现的普通形式,浑然天成意象特别。所说“画意”乃是“超乎象外”,不局限于自然物态,“虚实结合,无画处都是妙境”。而舞蹈意境指的就是上面所说的“诗情”、“画意”的涵义。
舞蹈艺术意境的创设,主要是运用情景融合的形象创造,将人们引入一个让人遐想的空间,从而获取更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舞蹈意境是一特别丰富的复合体,它是由“舞蹈诗人”发掘、创造,经过加工精炼、美化、有韵律的人体舞蹈动作并加以服饰、道具、灯光等舞美的衬托所构建的具象化、生灵化的艺术美的境地。这个境界的构建是心灵和物态、实和虚的融合和展现,可以说是寄情感于景观,移情感于人。舞蹈艺术意境创设过程中,情景融合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它的结构呈现为:景—情—形—象—境(意境)。所说的“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是说意境不在象内部、景内部,而是在象外部、景外部。因此,意境是由实际景观与虚幻境界两个部分组成,虚实结合,才能生成意境。现实境界是舞蹈作品中具体描写、直接展现的那些实实在在的、可看见的、有限的“象”,就是象外之象的第一个象。
而虚幻境界,就是由这个象,所引发观念艺术遐想与艺术想象的“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观”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地。舞蹈意境就是舞蹈得灵魂或者叫着精髓,它跳跃、闪烁、迷离,使人们赞叹不已。而这个生灵的生命源泉就是心和物、心和身体的极度融合。它就是一种生命精神的体现,此种集中生命根本的生灵正是艺术之顶峰,也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的意境了!在舞蹈意境里,人躯体的动作组成了众多线条和造型,而它的节奏又构成了悄无声息的音乐。可是,舞蹈意境所传递人们的信息是由虚实融合构成的。什么是实,什么是虚呢?“景外之景”中的前一个“景”,是可以被人们直接感受到展现在舞台上那种较为具体的舞蹈形象和景象,可叫做“实”;舞蹈意境中的“虚”,就是“景外之景”的后一个景,是没法让人们能直接感受的,只有通过直接感受的形象所激发的遐想、想象,以致能把握住间接形象和隐含意蕴。
舞蹈意境里的“实”是依据舞蹈者的动态造型、道具、灯光、背景、音乐等组成的,它所呈现的可能就是一个生活现象,也可能就是一个抽象的综合现象,也可能就是一个单纯外在美的现象,可这所有都能被人们所直接体会到的,它有一种可见性。可舞蹈意境中的虚却没有可见性,它是由舞蹈者的情感、神韵引导的。舞蹈者就像舞蹈编导手中的彩笔、一颦一笑间无不展现着一种情感、神韵,喜怒哀乐各不相同,动作幅度、节律不尽相同,作为一种媒介,它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也有着深刻的内涵。舞蹈意境里的虚实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唯有实景,才能让人思索,且以此构建新的图画,产生虚幻境界,而虚幻境界却又能够拓展出更为开阔的空间。
在舞蹈意境里面,由实景引发出虚景,用有限创设出无限;再让虚充实于实,从而强化与扩大了舞蹈的艺术展现力。舞蹈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意会”模式,乃是一种不可翻译的无声语言,这种特性注定了它必须创造意境,与此同时意境也增强了舞蹈的展现力度。意境不仅仅将舞蹈作品达到情景融合,并且能够激发观众丰富的无限遐想。舞蹈意境的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移情过程。移情,就是情感传输,乃是审美主体运用感觉器官,借助感情渠道接近审美对象,将对象参透心灵,变换为形神皆具、自我心灵展现的意愿与形象。
文化诗学研究论文
在中国进人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这是由于现实的文化存在状态既让我们感到欣慰,又让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欣慰的是中国人在2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摆脱了贫困的日子,解决了吃喝住穿的间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大为增强;不安的是我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文化失范的困扰。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个人主义、亨乐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这些“主义”的具体表现,如环境污染、贫富悬殊、贪污受贿、宿妓、赌博吸毒、暴力抢劫、造假骗人等社会文化负面现象又沉渣泛起。那么,现实中那些社会文化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或者说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三个子系统,缺一不可。文化中的这几个子系统要是发展不平衡,出现畸形状态,是现实社会文化失范的根源。
历史的经验是不能忘记的。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前所未有的欺凌,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了,出现了“洋务运动”,从物质的层面吸收西方的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而于西方的共和制度和民主思想,则完全不予理睬,结果“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吸收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教训,企图从制度上吸收西方进步的东西,但是对于精神文化则关注得十分不够,或者说某种新的文化形态没有深人群众的心坎,结果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参与,没有得到全国多数人的拥护,结果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成功,革除了帝制,但同样的问题是精神文化没有起色,国民的文化灵魂没有得到刷新,人民团结不起来,结果是陷入长期的军阀混战。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可谓痛定思痛,发动了思想文化革新运动,从精神文化人手力图革新人的精神面貌,力图摆脱封建主义文化的精神枷锁,力图获得思想的白由和个性的解放,这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很难切割开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平衡地前进,才能推进社会的持久的进步。畸形的文化,必然造成畸形的社会问题。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中国和平崛起论不能变成经济决定论。经济的发展要有精神文化的引导。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没有过时。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万万不可的,但没有健康的精神文化发展也是万万不可的。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除了物质的需要之外,人的道德伦理秩序,人的思想言论的自由,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是属于人的需要。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这种需要就会凸显出来。没有钱是不行的,但仅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体制文化的改变、精神文化的关怀,就成为重要的方面。像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诚然是世界领先的,但在它们那里种种关系到人的生存与精神生活等层出不穷的社会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解决。
更重要的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深度文化的引导。经济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的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完善,如果经济的发展让人感到机器的压迫、电子的干扰、环境的污染、文物的破坏、信仰的失落、欲望的膨胀……那么这种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应该看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并非总是统一的,相反往往是相悖的。在人类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常常出现二元对立现象,在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就尤其如此。这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悲剧性”,体现出经济发展维度与精神文化维度的“错位”。西方的伟大思想家都深刻地看到了现代化和技术进步过程在文化、精神、价值、信仰方面造成的巨大负面效应。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西方的作家和思想家就开始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文化进行批判。从狄尔泰到席勒再到马克思,都是从批判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逻辑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这些都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可能会问在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科技的今天,新的工业文明是不是对人具有了一种亲和力呢?事实的发展告诉我们,新的高科技工业文明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社会文化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说:“进步的加速似乎与不自由的加剧联系在一起在整个工业文明世界,人对人的统治,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率上,都日益加强。这种现象绝非是进步道路上偶然的、暂时的倒退。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自然结果。况且,人对人的最有效的征服和摧残恰恰发生在文明之颠,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仿佛可以使人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时刻。”马尔库塞并没有夸大事实,他只是揭露事实而已。21世纪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经济文明似乎进人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看起来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类也遭到了空前的战争灾难和其他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美国的9·11悲剧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经济的进步有它自身的铁一般的规律,它不会总是照顾人的情感世界完美地发展。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他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借鉴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自有阶级以来的社会,恶(包括贪欲、权欲等)是历史发展的杠杆(大意)。这是不错的。不但原始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是这样,如残酷地使用廉价的童工,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等,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发展逻辑也是如此,电子等高科技的发展,表面上是解放人,实际上那高度精密的数码化的技术,把人的神经捆绑得更紧。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酿成前苏联核电站泄漏的事件。大大小小的因现代技术造成的灾难事件不计其数。这样,人们在工作时候,就不能不把神经绷得更紧。至于把高科技运用于现代的战争武器装备的发展上面,给人类带来了原子弹、氢弹、核子弹等,且不必在战争中使用,就已经给人类带来心理上的严重阴影。人们感觉,人类的存亡似乎就握在几个大国政府首脑随身带的小箱子上面。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就放松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此就放松高科技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舒适、快乐、富强和幸福。这样就出现了悖论: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这个悖论的面前,我们认为,重要的制衡力量就是深度精神文化。有了深度的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制衡,那么现代经济和科技才有可能沿着属于人的方向发展。
深度精神文化不是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恰好是拼凑的无深度的消费文化。深度精神文化应该是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交融的产物。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主要特性,是它的人文的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保证人的心理健全,关怀人的情感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就是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基本特性。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深度精神文化不是抹煞民族传统文化,恰好相反,一定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介人。全球化不应该是对民族文化的消灭,应该是对各民族文化中最优秀文化的发展。因为一切具有世界性的东西,最初都是属于某一个民族的东西,是对这个民族的优秀东西的吸收和改造。没有民族的东西作基础,凭空创造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这是不太可能的。
谈论语文教学儿童文学特征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儿童文学,它帮助儿童认识爱、理解爱、拥有爱;它教导儿童崇尚真实、追求真理,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成长;它能充分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引导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带给儿童积极乐观的人生基调和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因此,儿童文学在儿童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的整体魅力主要在于它以相对简洁的话语和简单的艺术形态表达出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永恒的感受。它把优美的诗情画意和精湛的世间哲理融为一体,满足了人的诗意要求,纯洁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纵观儿童文学的整体内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儿童文学所具有的重要内容和内容源泉,丰富和净化着儿童的心灵情感,是儿童纯洁心灵和美好想象的集中体现。儿童文学是儿童的心灵花园则是人类诗情画意的一块净土。因此,在儿童的意识中,体现着人类最本原的诗性人格,促使他们的思维境界即使在我们肉眼能看得到的地方,也能通向心灵深处的美妙意境。因此,儿童文学的诗情画意是童心的特点,儿童文学的活泼、天真、浪漫、幽默、真实则是儿童生命的精髓。儿童文学则是儿童生活中独特的精神乐园。
(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