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9:06: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石漠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石漠化补偿法律体系的探析
本文作者:赵墅艳工作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一、贵州地区防治石漠化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贵州地区治理石漠化的需要
贵州地处岩溶生态脆弱区,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绝大部分区域属于易淋溶区域。而贵州省石漠化的面积和程度居全国之首,其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最广。石漠化直接造成水土流失、生物种群单一,地区贫困,严重阻滞了贵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治理石漠化已经刻不容缓。治理石漠化、环境修复、重塑生态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非排他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属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性也使得搭便车的心理广泛存在。只有构建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才能使得封山育林、坡地综合治理石漠化真正落到实处,保护石漠化防治者的合法权益,平衡贵州地区和两江流域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需要贵州地区位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的作用。为了防治石漠化,贵州地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贵州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地区贫困问题仍然是主要问题。防治石漠化、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需要封山育林,植被修复,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综合治理石漠化。贵州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求生存,求经济发展,这使得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只有完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才能解决地区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平衡利益分配,解决上游区投入而下游区受益的问题,实现公平,保护石漠化治理者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贵州岩溶区域石漠化的扩展恶化了生态环境,石漠化区域的土壤稀薄且土壤贫瘠,水分下渗严重,不能涵养植被,土壤流失、土地退化日益严重。缺土少水的恶劣生态环境造成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只有耐旱性的植物才能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存活,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结构趋向单一。植被结构单一化直接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展,在恶性循环中有些石漠化严重区域甚至寸草不生。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防治石漠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变陡坡开垦为林草植被保护,综合治理坡地水土流失问题,植草种树,涵养水源,封山育林,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减低石漠化的危害程度。
书记在石漠化综治专题会发言
同志们
认真总结和深入思考,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把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开展好,确保2009年治理任务在今年10月份前全面完成,确保2010年治理任务在明年上半年全面、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彻底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彻底转变的投资形象。下面,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重要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由于石漠化的普遍性、严重危害性和扩散性,早在九五”时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就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通过有关层面的推动,西南部分地区先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1年3月,推进黔桂滇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写进了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十五”规划纲要中。2004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石漠化治理相关的规划研究、培训、治理模式总结和科技攻关等前期工作据此相继开展。2006年,国家全面部署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下半年,国家第一批石漠化综合防治专项资金投资计划下达,国家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正式启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县列入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试点县。
不但没有很好地抓住,面对如此好的发展机遇。反而在今天全州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出现了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州委、州政府作检讨和表态发言的情况,这是一种耻辱,集中反映出目前我县还存在部门协调不够、项目工作落实不力、有关制度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部分人员还存在懒、庸、散”现象,从而导致此项工作严重滞后。总而言之,执行力和落实力出了问题,有一句话这样说,宏韬伟略决策要有精于求精的执行”再细致周密的安排部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落实就会是一句空话,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家一定要深思,要反省,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力、不作为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全县上下一定要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治懒、治庸、治散力度,全力以赴扭转被动局面,要为子孙后代保住绿水青山,要对得起的历史,对得起43万人民群众。
二、知耻后勇。
石漠化综合治理休闲农业发展实践分析
[摘要]近年来,农业发展、生态治理及乡村旅游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地区实际,就云南省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治理;乡村旅游
如何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发展休闲农业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以云南省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案例,介绍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介绍
滇黔桂石漠化贫困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之一,而西畴县是最典型的石漠化贫困县,山区面积占99%,石漠化面积占75.4%,是集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边(边疆)、穷(贫困)、山(山区)和战(原战区)六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被澳大利亚岩溶专家称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之路,改变“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的现状,西畴县委、县政府在兴街镇三光片区800hm2范围内开发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核心示范区,围绕“山、水、林、田、路、村、产业、扶贫、机制”等内容,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水利设施、农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机制建设”八大工程,全力打造成集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五小水利、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统筹发展、民族团结于一体的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西畴县创造了“山顶戴帽子(天然林保护)、山腰系带子(退耕还林)、山脚搭台子(坡改梯)、平地铺毯子(高标准农田治理)、入户修池子(沼气池和小水池)、村庄移位子(移民搬迁)”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以及“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经过多年治理,三光村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西畴精神学习实践的示范区。333.33hm2以猕猴桃为主的高端水果种植园已经开始挂果;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获得3A景区挂牌,成功申报为国家石漠化公园;乡村风貌治理使乡村变得干净、美丽、宜居;西畴精神展览馆已成为西畴精神的学习传承实践基地。因“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而得名的三光村,已顺利脱贫,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三光村变成“群众聪明、干部清明、前途光明”的“三明”村,石漠变绿洲、石窝成桑田,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水土留下来、姑娘嫁进来”的美丽蝶变。
2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特点
区域石漠化法律机制的建立
本文作者:赵墅艳工作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一、贵州地区石漠化成因分析
(一)岩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脆弱性
贵州省石漠化的面积和程度居全国之首。贵州地处岩溶生态脆弱区,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绝大部分区域属于易淋溶区域。按照石漠化的程度进行区分,贵州省的石漠化土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在石漠化分布区,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平方公里。全省石漠化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县就有48个。[1]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固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在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下人为干扰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土地越贫瘠越开发,越开发越贫瘠,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石漠化的面积逐步增长。
(二)人为活动的干扰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
人为活动的干扰主要表现为对岩溶区植被的破坏,过度樵采、乱砍滥伐,陡坡开垦,使得贵州地区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不堪一击。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增长快,经济却较为落后,人地矛盾突出。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陡坡开垦造成了植被的破坏和水土资源的流失,加速了石漠化的程度。此外,人地矛盾日益激化,为了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过度樵采,以乱砍滥伐的方式掠夺资源,造成岩溶地区植被破坏。已经破坏的植被难以在短期内修复,脆弱的地质条件加上温润的气候环境,造成雨水侵蚀力强而植被修复缓慢,成土缓慢的格局,加剧了石漠化的程度。
岩溶地监测方案
为准确掌握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建立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资源数据库和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满足岩溶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提供准确、详实的动态信息,按照《关于开展省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一)检测目标
全面查清我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动态变化原因,更新石漠化土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编制并提交石漠化监测图斑因子与图形调查成果数据,为国家及地方制定石漠化综合防治政策和有关规划,推进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任务
1、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规定,结合区特点,以镇为基本单位,调查的石漠化土地的面积、程度、分布情况。
防沙治沙治理工作讲话
在全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年6月14日)郭永祥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前不久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沙治沙大会精神,做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这是我省召开的第一次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专题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并为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省林业厅组织环保、畜牧、气象、水利等方面的专家分赴阿坝州、甘孜州,历时近一个月,行程数千公里,对川西北沙化土地状况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刚才,省林科院王金锡研究员代表考察队作了川西北沙化问题科学考察报告,若尔盖县、筠连县分别介绍了他们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情况,永昌同志就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了全面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土地沙化是世界性的环境灾害,全球约有9亿人受到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沙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分布于包括我省在内的30个省区市。到*4年,全国沙化土地达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虽然我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扩展。严重的土地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沙化也是我省面临的一个严重生态问题。目前,我省有沙化土地91.43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9%,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0.5%。我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北地区,涉及甘孜、阿坝州的31个县,沙化土地达74.5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81.5%。我省沙化土地占全省幅员面积的比重和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比重虽然不高,但由于我省特别是川西北地区生态区位特殊,而且沙化扩展和蔓延的趋势严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大局都会带来重大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防治工作。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土地沙化给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若尔盖县沙化已使30个村庄和30公里公路受到危害,每年经济损失达871万元。个别地方的冬春季节,一连数日黄沙漫天。风沙加剧的时候,农牧民的房顶一夜之间就被压上厚厚的一层沙土,有的住房和牲口棚甚至被压坏,还有的公路被覆盖,导致交通中断。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增收更是十分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而且由于可用于放牧的草场越来越少,争夺畜草的纠纷增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沙进人退,作为农牧业生产基础的耕地和草场资源损失越来越大。目前,川西北地区基本失去生产力或生产力极低的中度到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达23.12万公顷,相当于我省内地两个中等县的幅员面积。如果这种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不仅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而且会最终影响到全省可持续发展大局。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独特的生态区位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我省沙化土地虽然发生在局部,但是危害在全局。首先,川西北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两大母亲河重要的水源地。如若尔盖湿地每年为黄河上游提供30%左右的水量,有黄河“蓄水池”之称。土地沙化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直接威胁到两大母亲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川西北地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在季风的作用下,沙尘输送距离更远、扩散范围更宽。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川西北地区沙化是我国北方日趋严重的沙尘暴的启动源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乃至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再次,川西北沙化土地还侵蚀沼泽湿地和河流,造成沼泽湿地的丧失和河流的改道甚至消失。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泥炭资源远景地质储量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41%,在全世界湿地保护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已经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独特的地理区位、特殊的地质条件、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也有草原鼠兔危害等生物因素,还有经济社会因素和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对于我省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据考察分析认为,不恰当的人为活动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一是超载过牧。仅以若尔盖县为例,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86.5万个羊单位,*5年实际载畜量达到328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76%。二是滥采乱挖。阿坝州若尔盖、红原、阿坝等县是虫草、贝母主产地,每年采收季节数万人在草地上采挖药材,草地被挖得千疮百孔,局部地方甚至寸草不存。三是破坏湿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增加草场面积,若尔盖县、阿坝县在沼泽里开沟放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并迅速向沙漠化发展。四是机制缺陷。草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得到及时推行,牧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不高,草地长期处于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川西北土地沙化的趋势,就必须减少人为破坏,把人为活动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和范围之内。当前,我们正处在防沙治沙工作十分关键的时期。从我省土地沙化现状和演变趋势看,一方面,川西北沙区主要是露沙地,沙化的潜在危险性很大,近十年来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增长很快,沙区呈现出扩展和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沙化土地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重度和极重度居次,具备抢救性治理的条件。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并最终治住沙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错失良机,导致沙化不可逆转,犯下不可改正的错误。从机遇和条件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防沙治沙的物质条件正在改善;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更加关注和支持,防沙治沙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沙区农牧民群众深受沙化之苦,改变面貌的愿望强烈,是我们搞好防沙治沙最坚定、最强大、最持久的力量源泉。除土地沙化外,石漠化也是我省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据*5年监测结果,全省有石漠化土地77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73万公顷,涉及10个市州46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川南和川西南地区。石漠化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地退化,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石漠化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从今年起将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区市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全省各级政府特别是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的政府,一定要清醒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谋划,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来部署,作为解决沙区和石漠化地区民生问题的实事来推进,抓住目前难得的机遇,用好各种有利因素,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二、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防沙治沙、综合防沙治沙、依法防沙治沙”的方针,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注重改善生态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注重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加快沙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逐步缩小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尽快使仍在扩展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尽快使沙化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尽快使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我省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力争使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不再增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不再增加;到2020年,全省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0%以上;到2030年,全省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显著增加,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针对我省沙化土地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封禁保护。川西北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防沙治沙应首先着眼于“防”,特别是充分发挥自然修复的作用,加强封禁保护。这是最现实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在我省近年来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中,这个措施已经显现出巨大效力。川西北地区各级防沙治沙规划,要划定封禁范围,明确四至界限。在划定的封禁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在牧区,要继续推行轮牧、休牧和围封禁牧制度,推行舍饲圈养和集中育肥。在生态状况极其恶劣、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要妥善安排好因封禁保护受到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使他们退得出、稳得住,能逐步致富。(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超载过牧、乱采滥挖等过度的人畜活动,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要从源头上控制土地沙化,就必须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减少资源和环境荷载,以调促防,以转促治。要引导牧区群众改变传统放牧习惯,通过大户集中养殖、增加圈养比例、改变畜牧品种、建设人工牧草基地等措施,提高畜牧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牧畜的商品化率。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以草定畜,控制超载过牧。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沙区设施农业,切实改变一些地方滥开乱垦、粗放经营的做法。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替代能源,减轻沙区生活用能对植被资源的依赖,防止滥樵滥采破坏沙区植被。(三)积极开展工程治理。国家投入我省的防沙治沙工程主要有若尔盖试点项目,以及与防沙治沙关系直接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对这些工程一定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效益。在我省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省政府也将挤出一部分资金,在甘孜、阿坝各选择一个县进行防沙治沙试点。在立足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川西北沙化地区纳入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范围和重点治理区域,尽快启动实施;将川西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治理保护地区,参照“三江源”保护建设模式,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实行综合治理。各地特别是沙化重点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项目资金,探索有效的防治模式,建设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的生态保护系统,形成有效的生态屏障,实现人进沙退的治理目标。(四)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把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的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特别要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项目。川西北高原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广袤的草原、连绵的雪山、独特的民族风情。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五)强化科技支撑。防沙治沙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把科技进步贯穿于防沙治沙的全过程。认真吸取在沼泽里开沟放水加剧土地沙化的教训,采用科学的防沙治沙方法,提高防沙治沙效果。规划的制定要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和各地实际。规划的实施要科学,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办事,防止人为决策失当。加强科学研究和推广示范,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防沙治沙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适宜沙区的植物新品种。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掌握防沙治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六)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防沙治沙法》,完善防沙治沙法规体系,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省里要尽快研究制定《*省〈防沙治沙法〉实施条例》和《*省湿地保护条例》,建立健全沙化监测和预警制度以及土地沙化责任追究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要将防沙治沙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明确执法责任,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对破坏沙区植被、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植被的意识和履行防沙治沙义务的自觉性。(七)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省省情,能够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制定、实施“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措施,允许治理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认真执行防沙治沙税收优惠政策,继续通过财政贴息等途径加大对防沙治沙的信贷支持。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沙区森林资源给予合理补偿,对治理后的沙化土地被征占用或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区的给予经济补偿。有关方面要积极研究设立省级生态补偿基金,同时争取把我省纳入国家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石漠化治理工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和编制规划,制定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突出重点,尽快把石漠化扩展的势头控制下来,并使具备治理条件的石漠化土地逐步得到治理。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程,采取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把石漠化治理与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与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宜宾市近年来在石漠化地区大力发展岩桂等乡土树种,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认真推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石漠化治理,治理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和流转,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国家今年将在我省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凡有工程建设任务的地方,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为全省的治理工作提供经验。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沙化和石漠化地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上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切实把这件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一要认真落实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政府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负总责,并纳入目标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这次会上,省政府已与防沙治沙重点地区的甘孜、阿坝、凉山州政府签订责任书,这3个州政府也要与沙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沙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各地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上的部署,认真编制本地区的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并分解到年度、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地块,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二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林业部门作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农业部门要采取改田改土、良种良法等农业综合措施,改变传统耕作习惯,减少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畜牧部门要指导、组织农牧民建设人工草场,调整畜牧结构,控制载畜量,发展现代畜牧业。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沙化和石漠化地区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推广现代节水技术,搞好水土保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和业务支持。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沙区和石漠化地区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定环保措施,加大环保力度,防止造成新的环境破坏。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干旱、沙尘暴等气候趋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提出建议,搞好气象服务。三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切实加强国土荒漠化的警示教育,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宣传,增强全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进一步发挥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对在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浓厚氛围。同志们,搞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搞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
工程科技测算与研究进展
石漠化综合治理艰巨性与科技支撑
在喀斯特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及其脆弱,决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苏维词[17]、杨胜天[18]通过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指出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易损性强、环境与人口容量小、稳定性低、变异敏感度高、承灾能力弱、自然恢复速率低等特点。覃小群等[19]通过评价广西岩溶县的生态环境,指出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王世杰[20]等则从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角度出发,指出石漠化过程具有区域性、渐发性、潜发性(隐蔽性)、生态破坏性、难恢复性(严重性)等特点。万军[21]、李阳兵[22]等更是指出,石漠化区域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压力大,经济落后,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异常尖锐,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粗放式发展经济、掠夺式开发资源,导致其处于“岩溶生态环境破坏—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如何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针对当前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任务重、难度高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问题突出等矛盾,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消除贫困、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苏维词等[23]指出,要就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及产业化技术、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等与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技术创新、技术集成等工作;李先琨等[24]则提出要抓好实验示范区的示范建设,树立样板,推广成功模式。熊生平[11]提出要确定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对石漠化过程的正负面影响和各自的贡献率,朱文孝等[25]则着重指出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建立适合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模型,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
至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呈现,到现在已经从定义、测算方法、模型、指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已成功运用于环境、农业、交通、化工、建筑、水利等领域。本文选取经济、环境、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等行业研究的科技贡献率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反映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石漠化综合治理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贡献的前沿理论。科技贡献率的测算经历了测算方法建立、对模型进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在测量方法创立阶段,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26]首先阐述了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理论和方法,用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但不能直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后来又研究出现CES生产函数、VES生产函数、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修改阶段,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27]对生产函数做出了重大改进,将科技进步纳入生产函数方程,在中性生产函数假设下推导出增长速度方程,定量分离出广义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完善阶段,丹尼森、乔根森[28]等将资本与劳动进一步划分,并且将索洛剩余中可以测度的因素进一步明确出来,从索洛剩余中剔除,使索洛余值越来越小。1978年,著名的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29]、库伯、罗兹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此以后,国外对于科技贡献率的研究相对淡化,然而国内则处于起始阶段,而且此后的研究大多基于计量方法的运用展开的,创新成果较少。对于科技贡献率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了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理论。狄昂照[30]提出科技贡献率测算与其计算使用的数据不可分割;庞智强[31]则指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展开,而不应是全部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介于[0,1]之间。杨少华等[32]认为在测算过程中,应把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作为一个动态指标来测算,定量地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陈颖等[33]提出单纯地分析和比较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许平祥等[34]通过研究指出各个指标只能做到反映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平均效果,不能反映某项具体的政策或技术措施在短时间内的效果,再者,科技进步指标反映的是趋势而不是状况。在科技比较发达地区,科技贡献率反而会低。丁兴烁[35]针对当前测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运用因素分析法构建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科技贡献率的影响程度,可以分析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寻求提高科技创新贡献效应的途径。在基于环境、农业等视角的科技贡献率测算中,张应禄[36]提出仅从纯科技的角度认识这个概念会产生严重的误解,不切实际地使用这个词也会产生严重的偏差。梁俊芬[37]认为农业、林业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仅给解释变量的设置带来困难,而且使模型自身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程智强[38]、魏邦龙[39]、徐保根[40]、卢亚丽[41]等提出在测算过程中,由于对方法的理解不同,加之对原始数据处理不当,使得同样数据资料,产生的测算结果也会不同,为此应把政策、天气作为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而且,测算目标不仅在于经济效益,还在于生态效益。随着科技贡献率研究的深化,研究行业从经济向农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拓展(表1)。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评价
科技贡献率的测算,需要以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的研究作为支撑。经过长期的研究,岩溶石漠化治理的效益评价基本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一套取得普遍认可的、成熟的、适合于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体系和方法[11]。对石漠化的评价大多为基于统计学的现象调查,评价指标繁杂、获取数据难度大、实用性不强、各因子之间相互交错、信息层次不清[58],使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效益与实际状况可能出现偏移。而且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首要目标是生态环境改善,在工程开展和实施工程中,部分工程不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各研究领域的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大多以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为基础,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且还没有一套测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和模型[46]。科技贡献率测算过程中以直接经济产出作为唯一产出目标,会使测算结果偏小。在数据获取时,属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范畴的社会经济数据获取困难,把生态效益折算为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需建立和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数据库,健全石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监测体系,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生态文明山区耕保探索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耕地保护实践及评价
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数据显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已达153.2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5%;坡耕地面积为282.83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4%,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1.9%,而这些地区又是著名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桂中、桂西北、桂西南和桂东北,桂东南分布面积最少。其中,广西著名旅游景点桂林山水旅游区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的影响结果主要有:地表坎坷,土地瘠薄;地下河系发达,地表水渗漏大,径流少;植被大部破坏,造成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十二五”以来,广西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704个,实施面积101万公顷,预算总投资268亿元。为综合治理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广西先后实施了大石山区土地整理、西部生态地区农田整治、桂西五县土地整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和整村推进、“兴边富民”和桂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等,加快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遏制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守住耕地数量底线。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4—2018年,广西耕地减少面积及减少速度呈逐年下降态势,已连续19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18年变更调查现状成果中,广西耕地总面积439.39万公顷,比国家确定的广西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436.40万公顷多2.99万公顷,较好地守住了耕地保护底线。质量稳中有升,有效保护了优质耕地资源。2011—2018年,广西耕地质量稳中有升,优等地、高等地面积共49.78万公顷,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国家利用等8.46,总体较好,总体以中高等地为主。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喀斯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根据2018年12月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与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净减39.3万公顷,减少率20.4%,净减面积超过1/5,治理成效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对于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广西采取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为重点,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典型代表有: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308个子项目,总投资125.56亿元。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由147个子项目组成,预算总投资918.8亿元。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耕地保护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石漠化治理程度亟待提升。广西桂西北岩溶山地山高坡陡,岩溶分布广、面积大、土层薄,其间又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地面崎岖,地表水缺乏,交通不便,土少石多,易旱易涝。地下水埋藏深,土地适宜性较差,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到70%。坡耕地质量不高。广西坡耕地主要地形为丘陵、台地和山地。坡耕地面积为282.83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4%,主要集中于桂东南、桂西南、桂西、桂北、桂中等地。现有坡耕地中,高等级占9.43%,中、低等级占90.57%。据统计,广西以山地为主的县达38个,占广西总县数的一半左右,石山地区石多土少,土壤及植被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广西山地丘陵占全区陆域土地面积的68.3%,山区、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坡陡谷深,土层浅薄且易被侵蚀,土壤肥力较差,中、低产耕地占77%。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及危害日趋明显,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干旱、洪涝、风暴潮、农林病虫害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压力大。目前,建设占用的耕地大部分为城镇周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条件较好、土质较肥沃的优质耕地,而补充的新增耕地主要途径是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农村居民点整理以及废弃地复垦利用等,但这些土地多处于低洼易涝、地形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开发出的耕地质量偏低,“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压力大。补充耕地项目与三调成果衔接不畅。广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初步成果显示,耕地流向园地减少耕地总面积占29.01%;广西较多耕地已调查为园地。据统计,现状为水田的耕地,有25%被当地农民改种为旱作物和经济作物,出现了地类认定的冲突与矛盾,对广西已入库补充耕地指标有影响。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制度。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不仅仅要求数量和质量上的占补平衡,更需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建议完善耕地生态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鼓励各地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且不使用化肥、农药的实施轮作休耕,或对其他耕地生态保护效果显著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给予奖补。落实耕地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和保护性耕作制度,加大轮作休耕耕地保护和改造力度,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多措并举保护提升耕地产能。大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生态保护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引向深入,探索一条盘存量、保耕地、护生态、促发展的新路子。建议结合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海岸带整治和湿地修复等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美丽国土新格局。加快石漠化治理,逐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对于典型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区域,建议采取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为重点,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实施坡改梯综合治理。通过对石漠化区域的山、水、林、田、路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通过平整梯田或梯地、修筑田埂或田坎、新建截流沟等田间保水工程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施多种生态建设工程。探索不同治理模式,以人地矛盾系统协调为线索,以流域为单元、行政村为基础,优化林草配置、退耕还林、改良土壤、开发岩溶水、种植适生经济作物等。一是土地综合整治应厚植绿色发展理念。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注重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动植物生存空间研究。四是注重自然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推动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加大草地植被的有效利用。对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而言,强化草地植被运用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一大关键。因此,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应加强对自然草地的保护和人工草地的有效利用,大量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皇竹草等,一方面可以起到促进生态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为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源。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评价机制。积极推进表土剥离利用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补充耕地质量。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耕地数量为基础,集耕地自然质量、经济质量和生态质量于一体的耕地评价制度。结合指标交易指导价、最新调整的重大项目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引导重大项目不占或少占优质耕地。从生态保护、耕地保护、扶贫开发等全面入手,统筹土地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和数量。正确对待广西耕地的多功能发展问题。在不破坏耕作层、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允许耕地多功能发展,允许将种植灌木类植物(茶叶、果树苗木等)、藤本类植物(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百香果等)、草本类植物(花卉、中草药、牧草等)等对耕作层影响有限的园地纳入耕地保有量,并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实事求是确定地方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按补充耕地平整度和灌溉用水等工程条件判定是否达到水田标准,允许旱地种植藤本、草本和灌木等对耕作层影响有限的果树和桑树。对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植杨树、桉树、构树的,提出强制性退出要求。
大生态下林业发展战略研究
1大生态与关岭县林业概况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和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大数据、大生态、大扶贫战略行动,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育和弘扬贵州新时代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推进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的西部,地处珠江上游的北盘江段东岸,整个版图呈斜三角形,国土面积1468.00平方公里。其石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5%。境内山脉属乌蒙山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气候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石灰岩植被带内树种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2关岭县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扶贫同步推进。具体说来,就是坚持: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2、产业富民,助推脱贫的原则;3、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4、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的原则。
3关岭县林业发展的路径
综合关岭县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气候水文、交通、人口、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等实际特点,在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指导下,针对关岭县林业发展提出了以下战略路径:3.1石漠体验带路径。北盘江北岸石漠化体验带国土面积334.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81%。石漠化耕地面积4.82万亩,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4.42万亩。低效林面积8.49万亩,其中树种不适低效林面积7.79万亩。该带立地条件差,多为石漠化土地,土层十分瘠薄,保水保肥能力极差,再加上当地传统的放火烧山习俗,导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该带的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农家乐资源日益增多,旅游业市场前景十分良好。通过建立示范区,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一园4区”,即石漠化治理治理示范区、示范园运营管理区、民俗风情旅游区、配套设施服务区;从而带动整个北盘江北岸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3.2精品水果带路径。董箐水库沿岸精品水果带国土面积366.0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94%。石漠化耕地面积7.36万亩,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6.47万亩。低效林面积4.98万亩,其中树种不适低效林面积3.06万亩。毗邻黄果树景区,交通区位好,交通便利,运输方便,热量丰富,河流密集,灌溉条件良好,柑橘、黄果、锦橙、樱桃等水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打帮河一带栽植的青芒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效益好,早熟蔬菜和水果发展潜力大。目前该精品水果带由坝陵河花果观光园、断桥百果采摘园、乐安热带风情园等三个主题水果园构成。其在建设过程中整合了“五维合一”的功能体系,即采摘功能、风景功能、码头功能、养生功能、餐饮功能等。通过科学的整合,初步构建起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现代水果产业体系。3.3顶云刺梨带路径。顶云刺梨产业发展带国土面积283.97平方公里,石漠化耕地面积3.8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地矛盾突出。主要林业经济作物有刺梨、余甘子、晚秋黄梨等,其中刺梨和余甘子可后期加工,产业链长,市场需求高,且十分适宜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为该地区林业发展的突破口。目前该区已有刺梨、余甘子加工厂各一个;应当通过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发展林上林下经济,加大宣传拓展市场等手段促进其发展。3.4普利构树带路径。普利构树产业带国土面积346.12平方公里,是关岭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也是关岭县产业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普利乡克地村是关岭县扶贫试点。该带的产业主要为关岭黄牛、猪等养殖业,中药种植业,漆树和核桃种植业。针对该区的特点,我们建议应从草本饲料、中药材基地、饲料药材深加工、生态牧场等方面改进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造林绿化工作暨产业基地建设交流材料
*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属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来,*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先后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全省竹林基地建设重点县、全省林业经济十强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为挖掘林业发展潜力,实现绿水青山,建设绿色银行,促进富民强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思考、科学分析,县委县政府于2001年确立了“兴竹、富民、强县”的竹业经济发展思路,将林竹产业确定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一县一品”战略的主导产业。突出优势优先,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全力以赴,促进了竹产业发展提速增效,现已初步形成集资源培育、加工开发、旅游观光(画稿溪、丹山)、出口创汇(竹笋)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格局。全县竹林面积达58万亩,比2001年净增了33万亩;竹产业产值6.78亿元,比2001年净增了5.78亿元;竹农收入2亿元,比2001年净增了1.4亿元,呈现出“基地规模大、带动辐射广、产业提速快、发展势头猛”的特点,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突显,在改善生态、增收富民、产业强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以发展竹产业为抓手,助推*经济发展新跨越
(一)抓规划先行,找准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我县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的规划工作。2001年编制了《70万亩竹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江门20万吨竹浆项目的需要,2005年县委、县政府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调整了规划,并形成了《100万亩竹林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将林竹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有机结合,统筹考虑。2006年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三百工程”(即沿主要河流两岸各100米范围内的宜竹区造竹100公里,沿主要公路两旁各100米范围内的宜竹区造竹100公里,全县竹基地建设规模达100万亩)、实现“三个一目标”(即竹基地总规模达到100万亩,竹产业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收1亿元)的战略构想。在规划布局上立足于“强推老区,发展新区”的原则,提出了围绕十个重点乡、百个重点村、千亩示范园、万户专业户,整合项目资源,突出发展重点,奋力推进环线竹基地和竹业经济圈建设规划。在规划深度上着力推动竹产业向纵深发展,因地制宜,层层细化,将规划落实到乡、村、户及具体地块。做到县有模型、乡有详规、村有册、户有表。在规划重点上,围绕制浆造纸发展绵竹、慈竹、硬头黄;围绕竹材加工发展楠竹;围绕竹笋加工发展大竹、罗汉笋、方竹、苦竹等速生、丰产、高效品种。
(二)抓模式创新,找准加快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政府推动型。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县竹产业发展领导组,组建了县竹产业发展办公室。2006年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激励政策。2007年,在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安排150万元竹产业发展资金,用于补助造竹农户和奖励发展竹产业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县政府把竹基地建设纳入对16个造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建立了县领导和林业技术人员挂乡包片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的责任机制,冬春造竹季节实行周上报和月通报制度。2008年,县安排本级财政资金2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800万元,突出竹苗培育、苗木补助、示范林建设、竹区公路等重点集中投入竹基地建设。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全球500强企业印尼金光集团和宜宾永鑫竹业、安吉江丰竹业等竹类加工企业落户*,有力拉动了县内竹材价格的攀升,带动了全县竹基地的快速发展。三是项目推动型。充分利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植被恢复等工程项目,走多形式、规模发展的道路,自200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7100万元,工程造竹18万亩,推动了全县竹基地建设。四是合作造林型。与省大渡河造林局签署投资750万元合作造竹10万亩协议,从2008年起,大渡河造林局将每年在*县投入150万元资金,造竹2万亩。五是社会参与型。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竹产业发展中来,增强了全县竹产业发展后劲,县内外10余家私营业主,以租赁荒山荒地、“公司+农户”等方式投资竹基地建设。如*龙腾运输公司融资1000万元,通过林权有偿流转的方式,与农户合作造林10万亩,促进了山区竹产业的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