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7:44: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失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道德的失落及重塑刍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高科技产物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和文化水平,拓宽了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有助于我们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弘扬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乎自身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的实现。随着网络飞速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的主力军。2003年7月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6800万人,网络用户中18岁一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1%,网络用户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中心的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网络用户呈发展壮大的趋势,而且大学生业已成为网络用户的一支庞大生力军。
网络是现代化的高科技产物,它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和文化水平,拓宽了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然而,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有助于我们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弘扬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
(一)网络道德主体自身的异化
文学作品情感价值失范与失落
情感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大范围涉及最早是从情感小说中开始的,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男女自由恋爱观在西方普遍盛行,以此为题材的情感小说应运而生。我国女性自由恋爱观念自五四时期开始有意识解放,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恋爱观冲击和涤荡着统治了中国千百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恋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同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如张恨水的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等在当时风靡一时。但当时的文学形态只是屈于一种只讲婚姻、不讲情感的方式反映社会现状,所以情感价值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还只是一个禁锢词。自古至今,情感价值的表达由最初的避讳到作为一种素材运用至文学作品中,再到如今作为部分作品的主题,经历了一个不断爆发和为人诟病的过程,发展至今,文学领域的情感话语权才逐渐变得明朗化,并且普遍被大众接受,以此作为主题描写的文学作品也在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六十余年的思想洗礼,在看似繁荣的背后,如果客观地省视与冷静地自察,就会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于情感价值的衡量与判别存在严重的失范与失落。
一、意识形态中的情感价值如何体现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与当地的范畴中,因评价意识形态标准不同,所体现的情感姿态也大相径庭。作为文学而言,基本上所有的题材都可以被人类所承受,只不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存在的文学价值体系不同,文学价值的规范体系同样要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评判一个时代文学请假价值体系,就看它是否与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相融合。比如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所有的人性展示方式都是一种麻木的近乎直观的宗教式表达,恰到好处地反映出那种人类在禁锢下被同化的嘴脸。当然,它往往没有传统文学那种直观的文字表达,其中略显苍白和无力。文学价值的观点从来都是建立在道德体系上的,现当代文学试图打破这种道德枷锁,即人类该表达当下的情感价值体现。纳博科夫在他的《洛丽塔》中,清楚地见证着一种道德和爱情双重冲击的价值观,从第一句便开始“Lolita,lightofmylife,fireofmylions,mysin,mysoul.”当我们开始尝试接受一种文学态度的时候,各种认知观点便接踵而来。而同样,很多人对文学、艺术、哲学认知开始变得粗浅而浮躁。他们总是刻意地表述一种板结或者臆想的价值观,以证明他们是正确的,从而表述成所有人都极度渴望那种潜意识里的道德观或价值观。
二、价值观和道德约束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会对生理上本能状态反应产生一种恐惧意识。当代文学中情感价值的体现总是作为一个敏感的主题被特写抑或故意淡化,被描述得疯狂,抑郁,扭曲,冷漠,堕落,神圣甚至畸形等各种形态,却唯独忽略了它作为人类自古以来便有的日常生活行为。甚至不屑于去描写正常的乐趣与意义在伦理道德的制约下的真实想法,足见部分作品本身亦无法客观的正视性,人类似乎无法准确地去将这种情感价值的真实感阐述出来。我们不能仅仅靠纳博科夫去阐述这种状态存在的理由,更不能随心所欲地随便找一本坚贞不渝地爱情小说来表现现代艺术的手法。现代的人类,总会过于极端的寻求一种状态,以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求或者压迫感,而平铺直叙的状态也同样存在着,而且它开始尝试占据文学构架的半壁江山。就时下流行的纯文学而言也只是一种表述的形式而已,它以浓重的本质来阐述,然后产生一种批判的状态。难道那种称之为不纯洁的文学就不能定义为纯文学了,那么在未出现杂质之前文学不存在纯与不纯之分。难道较之于结构体之外的文学体制也同样就不成为纯文学了,或许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更需要时代的验证。何来的《侏儒酒吧》就在表述,“还应该相信/自卑只产生一种优美的思想/一切都是天经地义/记住你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品尝酒和果露/重要的是获得巨人的品格”。王秋才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只是让此诗抨击我们脆弱心灵的那一部分。或许,这样便真的已经足够了,但它仅仅表现如此吗?很多人的片面性,不仅仅是构成文学体制的一种缺失状况,而是更固执地认为,坚持一种理念的体质似乎比以往的教条更加强大。人们开始反叛,将道德弃之,开始一种被称之为强大的且不可避免的趋势来抵抗,从而产生一种高之于任何东西的情感体现或者道德缺失,人们开始在尝试中诉求自身的情感或者体验,而且从没有任何方向的阻断。比如说“下半体”、“垃圾派”等,而最终简约主义真的变成毫无一点开导性的垃圾吗?正如很多人说的,它是一种尝试,而且是一种赤裸裸的尝试行为。较之前代文学或许有更加被人鄙视或者遗弃的地方,但它还是一种伟大的尝试。或许是背叛了现代文学的行走路径,或许被很多人所鄙夷的一种状态,甚至它以及背叛了现代社会制度,但它还是毋庸置疑地做出一种坚强的突破,长此以往,不知还会有什么样的文字盛宴才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和灵魂深处真实的呐喊。
三、情感价值在各种文学形态中的多元体现
现代电视文化中崇高的失落
一、电视文化中崇高的失落
历史上对崇高的论述颇多,成果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崇高在当代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驻足电视文化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崇高感的丧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如今,大众文化的兴起,精英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在影视文化作品方面,“躲避崇高”的现象更是蔚然成风。例如,各种经典名著被翻拍的面目全非,更有甚者是打着“让经典名著重现荧屏”的旗帜,来搞一些选秀节目,为自己即将拍摄的作品进行炒作,从而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达到赢利的目的,实在是恶俗至极。还有的影视作品是以戏说、正说各种历史人物成瘾,一个康熙大帝,就被戏说出四部曲来。明明是一代明君,却让观众感觉到这皇帝似乎除了来民间私访,留下点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之外,就没其他的事儿做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此外,不知是从何时开始,都市情感伦理剧开始占据电视荧屏。剧情套路大致相似,都喜欢把婚外情作为叙述的主线,演绎一对对夫妻的分分合合。不可否认,这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现象,那么影视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这样不分良莠的大批量“生产”作品,电视作品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并且,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是很难寻觅到崇高的身影的。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影视做品也相应的受到感染,不断追求着自由、解放。但是,大部分的影视创作人员似乎是把这“自由、解放”仅仅理解为是在两性尺度方面。纵观国产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作品中,是没有男女演员亲密的镜头的。似乎缺少了这些“激情戏”,剧就不是完整的作品,电影就无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作品仅仅是给现代人制造出感官刺激,崇高的意蕴,自然是荡然无存了。
众所周知,“偶像”一词是指人们心中崇拜、敬仰之人。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心中的偶像也随之变化。到了如今,随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人们心中的偶像不再是具有高尚情操的战斗英雄或者科学家,而是些影视剧的演员、流行歌手。近年来,对于这些所谓的明星的追捧已经愈演愈烈,不断有新闻报出某某人由于盲目追星而做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各大媒体也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增加收视率,炮制出各式选秀节目——“超级女生”、“快乐男声”……捧出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平民偶像。这些偶像既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亦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着实让人很难将他们与“伟大”、“崇高”联系在一起。
二、崇高失落有因
学习失落的一角心得感言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残缺可以归于完美,可却不再真实。
寻寻觅觅,希望有一道点缀生命的风景;兜兜转转,期盼有一个驻足留守的归宿。缺了一角的圆寻找遗落的心,失落的一角,等待归宿的圆……最终的结局,却是彼此放手,各自前行……曾经的理直气壮和信誓旦旦,在真实面前,在残缺的完美面前,变成一片薄薄的叹息,坠落在地上,他们追寻着完美,却错过了青春。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完美的道路上,寻求完美的过程。是谁,如是说?所谓追求完美,倒不如说是一个追梦的过程,看不见来处,也没有尽头,只有连绵不断的延续……知道树木脱离树根,那圆形的界面,现出深深浅浅的年轮,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在追梦的过程中,得到完美了么?从未忘却,而这结局,亦或许算作完美……
断臂的维纳斯只是一种偶然,但这种偶然所创造出来的美却胜过它完美的本体,一种超过了原作的美。或许残是对完整的一种否定,如果残看起来更美,那么完美则是另一种残缺,而残才是另一种完美。将残长城修得完整了,我们就失去了长城,将破旧的古建筑翻新了,它就变得既不古也不新了。其实,任何完美相对于永恒的自然都是一种残,美,只是自然中不连续的残片。完美而不真实,真实而不完美,你选哪一个?
当我们忘记过去,再踏征程的过程,我们就选择了去寻找另一种完美。人生就是在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希望之中,不断地成熟的是吧?在人生的岁月中,渴望追求完美的人好多好多。然而大千世界,又有多少个完美让我们追寻和挥霍?常常怀想许多风花雪月,把自己放在一个鲜花烂漫的季节,无情的跳跃一个个动人的诗章,感念天地的辽阔,感念生活的喜悲。走过的路,错过的航船,都风化成了昨天的记忆。也曾经羡慕夕阳的美妙,也曾经翘首晚霞的灿烂。只是当无数次的回首时,才知道人生毫无圆满结局,在一味地追寻完美的途中,与多少人擦肩而过,背道而驰?跨越过,经历过,你会发现,残缺其实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是它,让我们早早树立起信念的大旗,把一路的风雨渐次挥舞成满天彩霞。以一种聆听的姿势,景仰的目光,去看风雨过后满溢的幸福……若想真实,何须完美?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美。若从上面望去,定是灿美的蝶,眸里,有童时的梦,往昔不复,陌上疏影凉。
我们一直在遥望天涯,以为天涯的彼岸会更遥远,谁又能否认,我们就是在遥望彼岸的天涯?我们一直在追寻完美,倒过来看,又何尝不是在寻找缺陷之美?美在残缺边缘,舞在美之残缺。
次第,风淡云轻,陌上花开,浅笑莞尔,继续旅行。
小议中国美学话语失落原因及重构
关键词:话语建构中国美学中国现代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摘要:本文从中国现代美学建立的基拙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弱点,分析了中国美学话语失落的基本原因,希望以此探索重建中国美学话语的道路。百年的中国现代美学史,建构了一个以西方话语为支配地位的美学“大厦”,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美学话语几近凋零。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现代美学从梁启超、王国维到朱光潜、蔡仪,再到李泽厚,建立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基本架构,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然而,这些论著从命题、范畴到体系,基本都是“泊来品”,总是带有模仿、照搬西方美学的痕迹,缺少自己的民族风格。正如聂振斌先生所说:"20世纪初开始传播西方美学,至20年代开始在高等学校讲美学课,并且出版《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发表各种各样的美学文章,经过近百年,讲了多少,出版了多少,在数量上实在无法作出精确的统计,但在质上我们敢说都是照搬西方(包括前苏联)模式,范畴、命题、体系都是西方的或是摹仿西方的。”川中国现代美学已变成西方各流派美学思想的“传声筒”,而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播,却成了“哑炮”。成复旺先生所言中国现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已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理论思路迥然不同。当然,我们并不是就此完全否定百年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也不主张用中国传统美学代替中国现代美学,而是想在二者之间找到切人点,用西方美学的方法建构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经验以及话语习惯的真正的中国美学。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建立是其中关键的课题。话语在理论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理论外在的表达方式,而且是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不能民族化,其所承载的理论体系便永远无法民族化。这就给21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建构以汉语言的言说方式为思维基础,以中国民族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中国民族审美共同性为最高目的的中国美学话语。
一、中国传统美学没有买到“人场”的“门票”
中国现代美学从建立之日起,就以西方美学为参照系,无论是王国维、蔡仪、朱光潜还是李泽厚,都以西方某一流派哲学及美学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美学体系的基础,而且命题、范畴、体系也都是“搬来的”。
应该说,无论是王国维、朱光潜、蔡仪还是李泽厚,他们的理论建树,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是起了巨大促进作用的,它使中国美学走上了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有了比较稳定的逻辑体系和言说方式。然而,中国现代美学同时也走进了误区,那就是在以西方美学为基础建构中国现代美学时,不得不把话语权一并交出。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不仅是人际间交流的,一个民族的言说方式更是这个民族的思维基础。当我们把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权交给西方美学后,就意味着当我们再次面对美学问题时,将要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用西方的话语来言说。因此,形成以下两种现象:
干部失意心态经验交流
干部人事调整是乡镇党委换届主要义务之一。有调整,必定有进退流转,必定有一些干部对职务布置的自我预期与最终后果有差距。面临这种心思差距,大局部干部都能安然承受,但也有一些干部会感应失落,对组织上有主意,在任务中闹心情。这些负面心思风险不小,需求实时加以调适,保证乡镇党委换届后任务全体调和。
从古到今,失落者往往心思运动较为丰厚软弱,是最轻易呈现心思问题者。干部失落,也相同会发生各类各样的主意,会呈现各类各样的心思问题,个中,有五种心思较经常见。
仇恨心思。以为本人在干部人事调整上之所以不克不及如愿或被调整到相对偏僻、逍遥岗亭的局部干部,把责任都归罪于组织,认识不到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有这种心思,换届后一些干部对组织有不信赖感,对上级摆设的任务执行不力。
自责心思。这一类型的干部大多都是平常显示较好、人人较承认者,自己对调届希冀值也较高。换届调整不遂心意,对其自傲心形成较大袭击,反重复复责问本人,哪里做得不敷好。自怨自责的心思,甚至有能够形成干部抑郁,意志低沉,心情失落,本来意气风发之人酿成郁郁寡欢者。
猜忌心思。这类“失落干部”以为,本人在换届中职务调整不敷幻想,是由于有人在组织面前给本人“穿小鞋”、“说坏话”,影响了组织对本人的准确判别。这种心思的人会想方设法要查找出自以为的“仇敌”。
傍观心思。有这种心思的干部首要显示为不作为。这些干部有“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显示在任务上就是妄自菲薄,“做一天僧人撞一天钟”,苟且偷生,把本人当“傍观者”,对乡镇党委摆设的任务能推则推,不克不及推也接纳迁延战术。
职工思想稳定问题思考
一是在坚决拥护支持改革开放的同时,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忧郁感”.一方面,普遍认为改革开放近30年,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说明坚持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历史所证明的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出现的消极、负面的东西,特别是面对在社会上现在事难办,深感忧郁。
二是对个人后路的“危机感”,调查中,大部分职工对买断很担忧,近来,很多企业倒闭,特别是很多效益好的企业,下岗职工也在逐年增多,给许多职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于我所调查的职工,大多数无一技之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担心下半辈子生活没有着落,心理负担较大。
三是对自身职业有“失落感”,我场职工虽然不同于纯农村人,但大部分是农工,跟农村种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似点在于是靠天吃饭,年成好则收益高,年成不好则收益低,不同点在于不能自产自销,特别是近年国家对“三农”问题出台了很多优惠条件,而我场职工无法享受,有时跟农民比,还存在一种“失落感”。
学前教育独立价值研究
一、学前教育独立价值的失落
学前教育的价值通常由独立价值和衍生价值构成。学前教育为后续教育打基础、做准备,促进家庭劳动力解放及社会发展等价值,都是在学前教育独立价值基础上生成的,可谓其衍生价值。学前教育独立价值失落的本质是人们将学前教育的衍生价值当作其根本价值。为深入认识这种“失落”,笔者拟先勾勒其现象,再剖析其成因。
(一)现象勾勒:超前教育与强化训练
学前教育要促进幼儿适宜的个性化发展,必然需要为幼儿提供宽松有益的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然而在学前教育中,因其独立价值失落而未能促进幼儿适宜的个性化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超前教育,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强化训练。超前教育是把学龄期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前期,即将超越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的内容教授给他们,如让幼儿学拼音、背诗歌、记单词、做算术等。当前,不少幼儿园教育存在的“小学化”倾向,就是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是典型的超前教育。有研究指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实际教育中较为普遍,在幼儿园中,学科教学知识占很大比重而且难度普遍提高,与此相对,幼儿的活动时间相对较少而且活动方式单调。[1]如此一来,幼儿园成为小学教育的预备班、训练场。近年来,虽然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大中城市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在县城和广大农村地区依然较为普遍,不少家长和幼儿教师甚至认为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样的幼儿园才是让孩子学有所得的幼儿园。在整个学前期,超前教育现象通常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得愈加突出。例如,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由于幼儿即将升入小学,人们通常会让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靠拢,让孩子学习小学低段的内容。这种做法无疑忽视了学前教育的独立性和幼小衔接的相互性。其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十分强调幼小衔接的相互性,通常预设一个相对较长的幼小过渡期。例如,美国的幼小衔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置从托儿所到3年级的学校;二是学前教育系统与学校系统之间的整合。[3]可以说,幼儿园与小学的相互衔接是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各自独立价值基础之上进行的,而非一方向另一方靠拢。强化训练是通过反复练习、机械重复等方法让幼儿达到预期目标、掌握规定内容的教学方式。例如,一些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学会10以内的加减运算,让其反复做题,直到学会为止;为了让幼儿掌握一首儿歌,让其反复演唱,直到会唱为止;为了让幼儿临摹一幅作品,让其反复练习,直到画得相似为止。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水平,他们的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稳定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这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应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开展。其实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趣的活动和新鲜活泼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并吸引其主动学习。因此,强化训练的方式无疑忽视了幼儿的天性,是对幼儿的限制与束缚。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常常相互联系,并相伴出现。因超前教育,幼儿很难掌握学习内容,于是教育者便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目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的内容,大都超越了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都将学前教育的衍生价值看作自己的根本价值,忽视了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适宜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削弱了学前教育独立存在的必然性,使学前教育沦为其他层次和类型教育的附庸。
(二)误读“基础”:致使失落的重要原因
导致学前教育独立价值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前移、幼教师资水平的差异、教育部门的监管滞后等。鉴于这些原因易被人察觉,且大都为人熟知,笔者在此着重对“基础”的“误读”这一原因加以剖析。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何谓“基础”?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起点或初始阶段,并为后续发展做准备。由于事物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比较弱小,人们对其本身具有的独特价值常不予重视,而只在乎其为后续发展做准备。如此一来,人们理所当然地将学前教育看成为后续教育做准备,特别是为与之最为接近的小学教育做准备。于是,小学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学前教育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或许是学前教育小学化最直接的原因。其实,这一理解只是“基础”的表层含义或外在表现,其深层含义或内核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是事物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这意味着“基础”不仅仅为后续发展做准备,更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基础”表达一种“支撑”的状态,即基础部分支撑着其余部分,并对其余部分进行“力的给予”或“意义的给予”,一旦“给予”关系不存在,“基础”也就不再是基础。[4]由此观之,基础部分的意义不仅不由其余部分给定,反而给予了其余部分一定的意义。事物在基础阶段发展得好,后续的发展才会顺畅而自然。将学前教育看作国民教育的基础,在形式上是为后续教育做准备,实质上表明学前教育是人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和阶段,是后续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只有充分和自然,他们的后续发展才会适恰和流畅。有关学期教育质量的追踪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对后续教育具有“支撑”意义。在这些研究中,较为著名的是美国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PerryPre-schoolProgramStudy)。该研究表明,接受了1至2年优质幼儿教育的孩子在学业成就、就业率和经济收入等方面都比较高,而犯罪率又比较低。其中,此项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得出令人不得不重视的结果,当这些孩子27岁时,其回报是投入的7.16倍。[5]此外,目前为止欧洲最大规模的考察幼儿园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英国有效学前教育研究项目(TheEffec-tiveProvisionofPre-SchoolEducationProject,EPPE),通过对数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表明,“优质的幼儿园可以减小小学的消极影响,较差的幼儿园可以削弱小学的积极影响”[6]。这些研究成果在凸显优质学前教育对人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的同时,也表明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教育才能真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独立价值的失落将为幼儿日后发展埋下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