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6:18: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诗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诗歌境况分析论文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当代诗歌境况及其走向》。
我在这里所讲的“当代诗歌”,不是严格意义的“正统文学史”上的“当代诗歌”。在“正统文学史”的概念中,是把中国文学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而且大致是以1840、1919和1949年做这四个时代的分界线的。所以,“当代文学”在通用的文学史教材里,一直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然而我所讲的“当代诗歌”,不是指这样一个正统文学概念;而且我所指的“当代”,也不是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所说的“当代”的意思(他们所说的“当代”,是指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一句话,我所说的“当代诗歌”,指的是从1976年至今的诗歌。
为什么要选择1976年这样一个时间呢?这只是因为1976年曾经发生过一次“天安门诗歌运动”。这个运动,把此前和此后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区分开来。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歌创作是非常活跃、而且非常具有成效的。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好的诗人,包括穆旦、戴望舒、徐志摩,还有象征派的李金发等等。但是到建国以后,这些诗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写得少了,尤其是到五十年代末,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出现了一种“红旗歌谣”式的诗歌,失去了诗歌应有的人文关怀、失去了诗歌应该具有的韵味和品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
1976年,国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四五运动”,一大批诗歌被张贴到天安门广场、或西单民主墙上,震动了全国……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当时的诗歌就形式而言,主要的还是古体诗词样式(如著名的“扬眉剑出鞘”等等)。
这是一个方面。
当代诗歌境况
我在这里所讲的“当代诗歌”,不是严格意义的“正统文学史”上的“当代诗歌”。在“正统文学史”的概念中,是把中国文学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而且大致是以1840、1919和1949年做这四个时代的分界线的。所以,“当代文学”在通用的文学史教材里,一直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然而我所讲的“当代诗歌”,不是指这样一个正统文学概念;而且我所指的“当代”,也不是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所说的“当代”的意思(他们所说的“当代”,是指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一句话,我所说的“当代诗歌”,指的是从1976年至今的诗歌。
为什么要选择1976年这样一个时间呢?这只是因为1976年曾经发生过一次“天安门诗歌运动”。这个运动,把此前和此后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区分开来。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歌创作是非常活跃、而且非常具有成效的。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好的诗人,包括穆旦、戴望舒、徐志摩,还有象征派的李金发等等。但是到建国以后,这些诗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写得少了,尤其是到五十年代末,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出现了一种“红旗歌谣”式的诗歌,失去了诗歌应有的人文关怀、失去了诗歌应该具有的韵味和品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
1976年,国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四五运动”,一大批诗歌被张贴到天安门广场、或西单民主墙上,震动了全国……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当时的诗歌就形式而言,主要的还是古体诗词样式(如著名的“扬眉剑出鞘”等等)。
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1976年左右,在北京,在天安门之外的其它胡同里、小巷里,还有一些所谓“地下”的诗人,在创作着一些与当时频频见诸于国内报刊的诗歌完全不同的别样的诗歌。这些“地下诗歌”,是以手抄本、或者油印刊物(比如《今天》)的形式流行于世的。这些诗人,便是北岛、食指、芒克、杨炼、顾城、江河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朦胧诗”创作的代表人物……我所说的“当代诗歌”,就是从这些人、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网络对诗歌的影响论文
一、网络对诗坛的改写
诗歌公共传播媒介迅捷发展,使传统单一的政府审批的纸质媒介拓展到民间刊物、官方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等诗歌立体传播媒介。官方纸质媒介一般分为上半月刊和下半月刊,上半月刊为传统刊物,下半月刊一般是“官方刊物+诗人挂帅+民间资本赞助”的诗歌运作方式,民间刊物则基本上都是诗人通过各种赞助自发编辑的纸质印刷品,民间立场的加盟使得诗歌从庙堂之上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化追求。《诗歌月刊》第一个在网上正式安家落户,《星星》诗刊、《诗潮》、《诗选刊》、《扬子江》、《绿风》等刊物紧随其后,官方诗歌刊物对网络诗歌的指导性参与及肯定性认同,推动了网络诗歌的发展,网络诗歌已成为纸刊的选稿基地。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介的发展使得诗歌、诗歌刊物都纷纷走上了网络诗歌媒介的发展路径,而诗人也纷纷建起了个人诗歌博客,黄遵宪当年倡导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牵拘”的诗歌写作模式如今完全实现。
同时,网络诗歌在传播途径上也更为自由顺畅,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诗歌媒质编辑和传播的单一结构以及垄断性地位,诗人不必因为美学旨趣、编辑口味、刊物规范等问题有意迎合刊物的口味。可以说,民刊的出现,使更多的诗人创作得以肯定、传播和被人接受、阅读,诗歌的生态环境日益自由宽松,文本创作也更具个人性和自由化。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heWorkofArtintheAgeofMechanicalReproduction)中所勾勒的景象在网络化得诗歌时代皆以实现,本雅明认为,所有的读者都变成了作者,读者、作者和批评者频繁互换,没有专家和权威,在“众声喧哗”中到处是虚拟情境,意义不稳定的碎片,即时交流,新风格和新经验的书写,不连贯,胡闹,主体变形,重复,震惊。这些场景如今都以网络在场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网络的崛起以及诗歌网站、个人博客的兴盛,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有效地解决了诗歌在这个时表和出版难的问题。网络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在虚拟空间赋予了诗人、诗歌爱好者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及对话权,任何人,只要你愿意写,都可以在自由、平等、开放的网络和博客空间发表,而且立即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回应,在短暂的过程中你迅速感受到了成果发表和被人关注的喜悦和快感,大大刺激了诗人的创作激情,从而使很多新诗人迅速进入诗歌界。
但不可避免,网络也给诗歌带来了负面性。网络艺术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艺术,它只存在电脑空间(赛伯空间,cyberspace)之中。在杂语并存、多元共生的后现代语境中,网络改变了我们“改造世界”的生活态度和生存姿态,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网络话语的空前自由,使诗人从单一封闭的时代开始入一个有更多机会表演和宣泄的时代,使得网络诗歌写作更即兴、更简单、更个性、更随意,网络诗歌创作不受任何束缚,而且发表的“门槛”低,有的诗人或诗歌爱好者缺少相应的自制力、道德力、责任力和专业力,随意在网上书写所谓的“诗歌”,把诗歌的性灵、责任、美学全部抛弃,剩下的只是“顺口溜”、口水化,甚至是一些“色情诗”,如此也加剧了诗歌被贬抑的发展状态,致使出现诗歌恶搞现象。当然,诗歌恶搞现象是诗歌爱好者对于1980年代中后期已降中国当代诗歌日益泛滥极端不满的“集体暴动”和渴求新诗规范和精品诗作出现的文学诉求,是对恶心的口语写作和下半身写作的“集体清算”,是对意象清新朦胧、韵味自足的现代汉语诗歌回归的渴盼,诗歌爱好者以腼腆的怀旧情结和极端的诉求方式对抗迫使美好传统日益沦丧的后现代秩序,从而还原日常生活和美好传统的审美诉求。
一般说来,网络诗歌以其平等性、边缘性、开放性、互动性、自由性及民间性,使诗人和读者摆脱了传统诗歌话语中编辑权力对诗歌本体的遮蔽、过滤等干预性处理。诗歌不仅是文人雅士、阳光白雪的创作,也是普通细民、下里巴人参与日常生活的有感而发的情感吟诵。“网络诗歌”已经走向了当代诗歌场的舞台中心,并初步确立了自身的法则,在参与者、组织形态、交流方式和交际功能等上参与了诗坛的建构,他们抛开了“社会面具”和“审美焦虑”,尽情地在网络世界里抒情写意、感慨人生。尤其重要的是,在网络诗歌创作中,女性与男性诗人共同参与到虚拟空间中的诗歌书写。
二、博客时代下的“新红颜写作”
市文体局上半年工作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半年来,我们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很好地完成了目标工作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我们于3月下旬正式拉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序幕。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学习调研阶段实施意见》,切实做到了“五个一”和认真抓好了“三会一测试”。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形成了思想解放大讨论成果。
5月18日,经市委学习实践办同意,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意见》;按照《关于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形成了《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
在分析检查阶段,结合我局“两馆一中心”灾后恢复重建、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四大工程”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管理,以及党内项目帮扶活动、“四千”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解决问题上有新举措,在推动工作上有新成效,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快我市“两馆一中心”灾后恢复重建
新春致辞范文
金鸡辞旧岁,玉犬迎新年。带着对中国网络诗歌繁荣的坚实努力,带着为中国诗坛兴盛的摇旗呐喊,我们与众多的诗者一起,以自豪的心情送别2005年。并以诗歌报永远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诗歌方式,迈入风情万种的2006年!
时值2006年春节到来之际,诗歌报网站站长小鱼儿先生代表诗歌报论坛管理委员会,向一年来支持论坛人气与士气的全体会员,向参与过论坛管理的所有斑主,向支持论坛发展的各位诗人,向关注和支持诗歌报论坛的社会各界人士,以诗的名义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回首2005年,诗歌报网站的发展进入了第四个年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令人兴奋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许多光临论坛的诗者见证了论坛的发展。首先,诗歌报论坛做为国内知名诗歌大站,聚人气一路高歌,再掀网络诗歌高潮,是中国网络诗歌的一面旗帜,打出诗歌报诗者的威风与实力,令国内媒体所瞩目,中央电视台、《文学报》等媒体先后予以报道,并与《诗刊》建立有关合作事宜,从而,开始走向诗歌前台,前景乐观!其次,从《诗歌报季刊》到《诗歌报月刊》,诗歌报论坛利用自身影响与实力,在站长小鱼儿先生的倡导推动下,在白鸦先生及各位诗者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出版《诗歌报月刊》,实现网络诗歌与纸刊的对接,交流方式实现由网络到纸刊、由单一到立体化多样化的重大转型,这是历史性的跨越,是质的飞跃,是全体网络诗者的光荣与梦想!再则,2005年,诗歌报论坛成功推出三套系列丛书,出版“诗歌报网站丛书”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共36位诗人、作家、诗者的作品集,为大家办了一件实事,功不可没!另外,2005年10月,诗歌报网站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四届金秋诗会,2005年12月评出了年度诗人白鸦先生,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又举办了年度诗人颁奖会暨圣诞诗歌朗颂会,得到与会著名诗人及国际友人的肯定;并取得美国惠特曼出版公司在中国的汉语出版独家权,诗歌报论坛以汉语诗歌网站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
网站的决策者们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目前正在谋划2006年新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有一个颠覆自我、超越自身的2006年!公务员之家:
怀着对诗歌的坚定,怀着对未来的求索,让2006年的玉犬为诗歌齐鸣一次:旺!旺!旺!
诗歌报论坛管理委员会再次给大家拜年!并以诗的名义为所有的诗者祈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诗旺!人旺!身体旺!事业旺!合家年年岁岁春春旺!
县长在文化艺术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许多同志都结合各自工作实践实事求是地为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发表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很有见地,今后,县委县政府将在决策层面认真考虑吸纳这些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我县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多年来积极投身文化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同时,我也谈一下召开文化工作座谈会的初衷和想法。
对于,在过去,从一些文字和与人的交往中,给我的感觉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学、书法爱好者众多;是人文始祖的诞生地,古城纪治所所在地,也是飞将军李广、大诗人李白的故里;葫芦河流经,千百年来也形成了与这一吉祥图腾相关的葫芦文化;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宿营界石铺,又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等等。我来之后,好多对文化有研究和建树的老同志和我交流提建议,分别从不同层面上谈了各自对文化的探索和认识,提出要挖掘整理文化,形成体系等等,这使我对这片热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但是通过这一年的了解,我觉得对于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体系框架的构成,以什么来统领文化?文化包含哪几个方面?如何补充完善各个方面的历史考证,补充实物内容等等,还需要发挥文化界各方面的人才力量,共同研究、一起探索。大家坐在一起畅谈,百家争鸣,每个人从各自研究的领域、方向和认识上进行交流,共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文化的整体框架、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共同认可的东西更好。如果形不成,但起码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对文化进行了研究、归纳,最后形成会议纪要,以后再不断探索和补充。文化的发展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吐故纳新、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过程。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今天召开各方面、各行业的文化爱好者、研究者的座谈会,大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形成一个比较共同认可的体系,然后在此几乎上进一步推介,宣传、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小学高级教师的业务工作总结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立志献身教育事业。自任教以来,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教学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对自身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刻意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现总结三大点:
一.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学习”“终身教育”就成了它的注解。
可以说,思想是主宰人类行动的将帅。因此要让自己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明确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后,我们就不会再为环境,为条件而懊恼不已了。虽讲台摇摇欲倒,我依然操起教鞭;虽工作几经周折,我依然毫无怨言。
有人说,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半个演讲家的口才,半个作家的文才,半个演员的表演艺术……绌于言词的我为了锻炼口才,磁带买了一打又一打。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在1990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写作培训,并以《企业家报》.《诗刊》等为练笔场所。
文体局半年工作小结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我们于3月下旬正式拉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序幕。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学习调研阶段实施意见》,切实做到了“五个一”和认真抓好了“三会一测试”。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形成了思想解放大讨论成果。
5月18日,经市委学习实践办同意,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意见》;按照《关于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形成了《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
在分析检查阶段,结合我局“两馆一中心”灾后恢复重建、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四大工程”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管理,以及党内项目帮扶活动、“四千”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解决问题上有新举措,在推动工作上有新成效,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快我市“两馆一中心”灾后恢复重建
1、文化馆:一是灾后恢复重建,20万元的设备设施购置,40万元的维修加固工程将在9月完成。二是加强馆内队伍建设,在2010年前,补足编制引进部分专业人才。三是扩大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丰富活动内容。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海子的诗歌研究论文
【摘要】海子的诗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海子诗歌的传播,简要地从时代因素、诗歌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受众的需要角度来分析海子诗歌受到越来越多读者青睐的原因。
【关键词】传播;海子诗歌;时代因素
1989年3月26日下午,海子在他生日这天结束了自己25岁的生命,在山海关附近的一段铁轨上,让火车把自己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在遗书中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的确,海子生前是个不太被人关注的诗人,尽管他在短短五年的创作时间里,留下了200多首抒情诗,七部长诗。就像他在遗书中所说:“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而没有说“我是诗人,海子。”可在他死后短短的几年里,人们早已淡忘查海生这个名字,而永远记住了海子这位天才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请平为海子选编了一部《海子的诗》,这部书出版于1995年,而截至2003年,该书已被第七次印刷,“数量之多,这在同时代的诗人当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1]“成千上万的人在朗诵海子的诗歌。他获得了人民文学奖,他的诗歌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2]生前寂寞孤独的海子不知是否会想到死后他的诗歌会那么热烈的复活。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诗歌传播中存在着很多制约性因素,如时代因素、政治因素、传播技巧、传播方式、诗歌质量、诗人知名度、读者素养等等,它们都有可能对诗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3]下面我就从海子的死说起,然后从时代因素和他的诗歌本身可能暗合的时代潮流和受众的需要角度来谈一下海子的诗歌。
一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4]的确,对于海子的死,任何猜测和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有人说:“作为诗人海子有作为哲学教员的查海生的自杀,没有本质的区别。”[5]西川也曾为海子的死总结了7个原因。这里,我并不想对他为什么要自杀作过多的解释,只想说一下他的死对他的诗歌传播带来的一点影响,当然并不是每个诗人死后,他的诗都能广为人知的,但海子的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诗歌的传播。
新诗教学管理论文
[内容]
高中6册语文课本(必修),共42个单元,现代新诗仅4首,加上两首外国诗歌,算1个单元。只教这几首诗就想读写过关,是极为困难的。怎么办?我的办法是,排除障碍,强化读写。
首先,创设诱因。在高二上学期,我挤出5课时,让学生阅读郭沫若、卞之琳、舒婷、顾城等人的6首新诗(包括朦胧诗),旨在为下学期讲授新诗奠定基矗新诗反映的虽然是新生活、新思想、新感情,但理解难度并不亚于古诗。所以有些新诗学生读后常常茫然不知所云。这时,我于疑难处给学生一一点拨,竭力培养他们的悟性,帮助他们找到理解的门径。
学生由迷惘朦胧到清晰明白,这是一大进步。他们学到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自然就产生了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我趁热打铁,介绍一些诗刊、诗报和新诗集让他们在课余阅读。这么一来,学生读诗抄诗,便蔚然成风。
其次,运用浅易诗歌原理,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一)区分物象与意象。物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意象是诗人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融入主观情趣和美学理想的客观物象的映象;它是诗人构思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读诗写诗入门的向导。比如,自然界里的“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橡树”、“木棉”等是物象,但在诗歌《致橡树》里,“凌霄花”、“橡树”、“木棉”等就是意象,二者不可等同。(二)区分意境与意象。意境与意象是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意境通常指整首诗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砖石、沙子、水泥。意境虚,意象实,二者不可混淆。例如,《礁石》里的意象是“礁石”和“海浪”;而诗中的意境则是表现一个不屈的民族或一个求生存的人的不畏强暴的刚强性格和斗争精神。(三)理清抒情脉络。诗歌抒情丝缕与感情发展是一致的。如《就是那一只蟋蟀》,诗人的抒情是由外在到内在、从宏观到微观、由民族感受到个人感受,逐层向前发展。把握了感情的起伏变化,抒情脉络便显豁分明。(四)熟悉新诗语言。新诗的语言具有多义性、跳跃性、音乐性等特征,讲读时必须阐明。冯文炳的《理发店》,全诗八句,跳跃性大,容量也大。乍一看,诗意似乎凌乱,但补出省略部分诗意就明晰了。“胰子沫”、“人类的理想”、“无线电”是这首诗的意象系统。“胰子沫”是“匠人”用“剃刀”劳动的产物;“人类的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无线电”净化人们的灵魂。可见,这首诗是劳动的颂歌,表明诗人对真善美的呼唤与追求,暗示心灵美比外观美更重要。学生懂得了一点浅易的诗歌原理,犹如猎人获得一支猎枪,渔人获得一张鱼网,再读其他诗作,就不觉得特别困难了。
第三,指导写作。历年高考作文不准写成诗歌,但并不意味可以取消写作训练。因此,我仍把写诗纳入读写计划。学生通过写诗,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培养想像、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讲读之后,立即跟上写作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从写咏物抒情小诗入手,逐步学会运用集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情。一个学期,学生可以在日记里或小作文里练习两三次。这样做效果较好。我教的91届毕业班,在市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了4首小诗。我教的94届毕业班,仅一年半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诗7首。学生陈金琳的《思念的心情》等两首,在《未来》杂志社诗歌大赛中获奖,并收入《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优秀诗歌逊,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去年我教的高中文科班也写了不少好诗。王俊捷的《也是一种辉煌》就是其中的一首:不是所有的玫瑰都盛开在花园里/山野丛林中的玫瑰/也很烂漫/也很馨香。不是所有的河川都汇入大海/山间的溪流/也有浪花/也很自由奔放。不是所有的墓碑都镌刻着伟大/平平凡凡的人生/也有闪光/也是一种辉煌。小诗尽管有些稚嫩,但意象鲜明,韵律和谐,首尾一贯,趣味隽永。这些同学,如能在读写上继续下苦功,我想,将来一定能拿出精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