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2:48: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世界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代中国世界观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辩证唯物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党审时度势,作出新的理论回应,给予新的理论阐释,提供新的理论指导。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代内涵,阐明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是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二是事物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思想,使发展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必须坚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辩证统一,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成果归属、价值尺度,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融理论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指导和引领着这一伟大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律,创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思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推动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掌握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三个代表世界观交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对于加深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及其伟大意义,对于加强贯彻“三个代表”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个代表”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党必须鲜明地确立生产力标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曾作过充分的论述。但他们都是从党的任务和事业的角度讲的,解决的是“党要干什么”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明确提出“党要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三个代表”的创新在于,用生产力这个客观物质标准进一步揭示了党的“身份”及其质的规定性,进一步明确回答了“党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用生产力标准揭示了共产党,尤其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长期执政的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紧密相联的。政党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因而党的建设必须而且应该有自己特殊的政治思想标准。但是,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仅仅以这一点做为自己的本质规定还是不够的,她必须而且应该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自己的本质规定,尤其是对于执政党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进行的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固然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志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创造性地引入党的建设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领域,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同更带根本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揭示出共产党尤其是执政的共产党应该始终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忠实代表,从而使党的建设更加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之上。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必须加深对生产力标准这一党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在党的建设全局上牢固确立起这一客观标准,达到政治思想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有机统一,从而真正解决好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资格问题。明确了生产力标准也是我们党的质的规定性,联系到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就应该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重视能力提高,切实按照同志的要求,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思想,而且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来的实践,将“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根本的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个代表”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她所内涵的生产力标准是首要的一条,尤其是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应当高度自觉地坚持用生产力这一客观物质标准去衡量、去检验,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永葆党员的先进性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的传统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而保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一个人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并不就认为在思想上完全入了党。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才能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有效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或错误思潮的冲击与腐蚀,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通过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使自己更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规范自己的人生追求,才能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打胜仗。
指出,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是要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党员首要的应该是对照检查自己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如果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性则无从谈起。改造世界观不只是在这次保先活动中喊在口头上,也不能冷一阵热一阵、松一阵紧一阵,必须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始终如一。如果我们从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必然在工作上降低标准,给党的建设工作带来损失。
最新党员世界观学习报告
尊敬的党支部:
转眼间已将近半年没有向组织汇报情况了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不忘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内涵上讲。必需做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本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总的看法。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树立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坚持正确的思维方法;坚持“无神论”思想;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趋同论”异化论”等错误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需做到确立为实现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追求发明和奉献的人生价值;坚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和个人修养;坚决反对自然主义、德性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侵蚀。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要做到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求真务实,按经济和社会规律办事;发明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反对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失望主义等错误价值观。
正确的选择。成材意义重大。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一个人的发展。必需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总结,用于支配自己以后行为的指挥棒。现实生活中有人为追求蝇头微利,不择手段;追求蜗角虚名,而费尽心机。这样的人,一生注定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因为他选择脱离了人们群众,把个人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有的人为实现理想奋斗终生。以集体主义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首位。选择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无疑他人生是辉煌的效果社会,造福人民的同时,成果了自己。
作为一名党员。一个有用的人。应该时刻用理论武装自己,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使自己的人格,修养不时提高。社会这个大熔炉里考验和锻炼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指引,以争在扑朔迷离的道路中,选择正确的方向,走光明之路,效果辉煌人生!短暂时间,经过再次选择,事业发生变化,现在交警支队就职,现在正在学习。
和谐世界观改变国际政治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提高,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事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规律性”的怪现象:中国每向前走一步,“中国威胁论”随之以相对应的话题出现。先后有所谓中国粮食威胁论、环境威胁论、贸易威胁论、石油威胁论、矿产威胁论、军事威胁论等等。出现这些形形色色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深层原因是对影响中国发展战略走向至关重要的因素“国际战略理念”理解的偏差。
国际战略理念是一个国家关于自己在竞争性的国际环境中开展国际交往、谋取国际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它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对话、建立国际互信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事实表明,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但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仍不时泛起。因此,需要有更系统化的、更具理论穿透力、现实针对性和国际认同性的国际战略理念来应对和化解各种对中国发展的不利思想,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为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新理念即和谐世界观的国际战略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关于国际和平战略理念。和谐世界观对国际和平理念进行了重构与创新。一是持久和平理念。和谐世界观的国际和平战略理念是建立在平等、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一系列共同价值理念基础上的持久和平。二是新型的和平即和谐的和平。它不是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理念所津津乐道的立足于国际均势的和平、冷战的和平,也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统治下的和平,而是按照公认国际法和联合国宗旨、原则维护的和平。
其二、关于国际发展战略理念。如果说国际和平战略理念是以理想的国际正义性和价值观的国际认同性为基础的持久和平,那么,国际发展战略理念则是以深刻理解世界越不发展战争越频繁的历史规律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同繁荣理念。中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内发展,同时维护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双赢促共同繁荣、以普遍发展促世界发展。
第三,关于国际和谐战略理念。强调各种特色文明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和谐世界观的核心理念。和谐世界观并不排斥国际系统内的差异与竞争,但是竞争是以协同合作为基础的。协同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才是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真正的动力。基于上述理念,中国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国应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世界观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自身的世界观紧密相连,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创作,真诚的艺术创作必定体现了艺术家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观点和美学观点等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两位创始人十分重视世界观对认识活动的重要性。
恩格斯曾写道:“情节大致相同的题材,在海涅的笔下会变成对德国人的极辛辣的讽刺;而在倍克那里仅仅成了对于把自己和无力地沉溺于幻想的青年人看作同一个人的诗人本身的讽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36页)这实际上从一方面强调了艺术家世界观的指导作用。曾一再明确艺术家的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化,革命化,从整体上指出了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在这种思想的指下,从延安艺术到“”时期的艺术,确实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但由于思想的单一和禁锢,所以后来出现了“高大全,红光亮”的全国性模式,从而抹杀了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从这点可以看出,艺术家的世界观也会受到政治的严重影响。艺术家的世界观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艺术创作。同时,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方向,即赞美什么,反对什么。由此而决定了艺术家究竟创作什么和怎么创作,也决定他对作品中所描绘对象的态度:肯定或否定,歌颂或抨击。这对古往今来的艺术家,都是同样的。问题只是立场、世界观各有不同,自觉程度互有区别而已。例如,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有的艺术家怀恋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歌颂神权等级制度,甚至把中世纪的社会生活描绘成理想的天国;而另一些艺术家则尽情的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统治阶级的暴政,歌颂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甚至提出空想的社会主义理想。例如伟大的印象派画家雷诺阿(1841—1919),他是印象派画家中的重要人物而且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它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他曾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这也代表了雷诺阿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念。雷诺阿是一位长寿的艺术家,活了78岁。他出身平民,却成就非凡,更可喜的是他在有生之年还享受到了艺术的成功所带给自己的物质财富和喜悦。雷诺阿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当雷诺阿画起画来,他的脸便立刻容光焕发,作画时他竟会哼出悦耳歌声,可见他是多么热爱这份事业!以及作画能给他带来强烈的幸福感!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他的人物画最为突出,画面柔软、甜美、悠闲、迷人、幸福!他画了很多裸体的女性,将柔软的视觉触感表现的栩栩如生,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一个个都象是伊甸乐园里从未尝过禁果的夏娃,她们悠然自得,魅力感人。
在他的作品中很少会感到苦痛,但常常会感到家庭的温暖,从他所画的一个个饱含着幸福的笑容里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一直认为绘画是要给观者带来愉快的心情。雷诺阿是一位家庭幸福,而且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他完全将这种幸福感融进了自己的艺术里。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蒙克(1863—1944)的生命和艺术与雷诺阿截然不同。出生于挪威的画家蒙克的一生是悲苦的,他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且自己经常患病,受病痛的折磨。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蒙克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的。蒙克是给人的心灵巨大震撼的艺术家,他用悲苦的一生,创作了一种感天悯人而用语言无法表白的哲学艺术。又如我国之后,某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艺术家衷于欣赏自然、讴歌爱情、歌颂虚无,他们的作品表现的是怨天尤人的颓废主义和个人主义。有些艺术家则努力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对他们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控诉,但由于世界观的限制,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重的忧郁的色彩。可见,艺术家在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下,就会产生思想倾向截然不同的作品。而不同的作品也会从另一方面体现艺术家的世界观、艺术品位和人格魅力。例如,你同时把两幅不同的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其中一幅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1483—1520)所创作的圣母像,另外一幅是罗可可画家布歇(1703—1770)所创作的贵妇像。稍作比较就一目了然,拉斐尔的圣母像虽然取材于普通女性,但经过艺术家神来之笔的加工创造,赋予了女性以神性,可以说是高贵典雅、慈祥端庄,不可侵犯。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拉斐尔正是以自己阳光般的虔诚之心通过圣母像的创作把阳光散布到别人的心中,让别人感到宽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布歇创作的贵妇像,取材于18世纪法国宫廷的贵族女性,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大都描绘贵族寻欢作乐的生活。他所画的裸女动作的大胆和肉感近乎色情最合乎路易十五宫廷的胃口,代表罗可可风格。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感动人的感官,更重要的是感动人的心灵。所以,拉斐尔的圣母像要比布歇的贵妇像更深刻、更让人回味。这也是拉斐尔人格魅力的物化,超凡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总而言之,世界观和艺术创作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世界观影响着艺术创作的品位和格调;艺术创作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方向和精神价值取向。
公理世界观研究论文
一引言
中国近现代思想中的科学问题并不是全新的问题,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利用科学主义概念来检讨现代思想中的科学观念。论题本身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问题的出发点也缺少理论的原创性。我的研究以科学观念的起源、展开和分化为线索,分析中国现代世界观的形成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制度性实践的关系,目的是揭示中国现代道德观念、政治观念是如何镶嵌在现代科学观的框架之中,并为“现代社会”的创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的。
本文描述的历史时段是中国社会在思想和制度上发生现代性转变的时期,主要是1890~1930年以前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的教育改制时期。正是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里,由于改良运动的出现和一批植根于传统思想而又广泛接触西学的年轻人的参与,终于形成了一场真正的思想运动。
首先,晚清国家正通过改革把自己从一个天朝帝国转为适应新的世界体系的现代国家。科学世界观的支配地位不仅建立在国家对于知识、技术和工业发展的依赖之上,而且也建立在社会的基层结构的转变之上。传统国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它的“主权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的土地所有权”。这种土地所有权可能表现为传统国家土地国有制形态(通过屯田、营田、垦田、草田、公田、官田、占田、均田、露田对劳动力进行军事的和政治的编制),也可能表现为豪族或庶族的地主所有制;这些土地占有关系的政治或社会形式就是宗法、乡约、保甲制等。现代国家的主权则是一种世界政治体系和经济关系的产物(它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扩张具有密切的关系),即使它在土地或其他所有权方面保留了一些传统因素,但在法律形式上它以民族国家作为主权单位,以公民个人作为法律主体。无论土地制度采取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还是采取公社性质的公有形式,作为现代国家的公民都必须被看作是一种非身份性的个体。换言之,现代国家在贸易、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形成国家主权的同时,也力图通过土地、财产权和政治权利的改革,把个人从民族的、地域的和宗法的关系中以法的形式分离出来,建构成为国家公民。公民的非身份性是在原子论基础上的一种法律抽象,它并不说明实质的平等。晚清以降,以原子论为核心的科学实证主义风行一时,它瓦解了王朝政治和宗法、地缘关系得以确立的理学世界观;在“五四”时代,科学世界观的中心任务就是反对家族制度及其伦理关系,为原子论式的个人主义及其在婚姻和社会事务方面的合理性提供论证。这都表明:实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仅是一种文化运动的旗帜,而且也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
其次,上述变化直接地表现为教育体制和知识谱系上的变化:维持了1300年的科举制及其知识谱系逐渐瓦解(1906),新式教育制度及其科学知识谱系的合法性得以建立,普通教育和大学教育迅速扩张。民国建立以后,1912年、1915年和1923年分别颁布了以日本、欧洲和美国为典范的学制,这些学制的制定与晚清以来的留学生政策以及官员、士大夫的出国考察有着密切的关系。1915年学制还得到了外国人的指点。正如现代国家的建立是形成现代世界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样,中国的教育制度逐渐成为大学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一部分,它制定着知识的分类标准。在这个学制内部,知识的生产逐渐地转变为专业行为,即使有些知识分子以启蒙者自任,他也必须是以大学为基地的专业化的学者。学制改革和科学共同体的建立为一种新的知识权力提供了前提,它在知识权威的保障下重新审定“常识”,剔除不合规范的知识,决定知识的分类标准。传统世界观没有被彻底清除,但它只能作为新学教育的某些组成部分(如道德课程)和因素,而不再具有“世界观”的特性。
第三,与教育制度的改革相配合,在国家的支持下,专业性的科学研究体制逐渐形成。这个体制以英国皇家学会及其宗旨为基本楷模。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原则与民族国家的组织原则大体相似,它的行为方式为国家及其公民提供了榜样。科研制度促进着科学、工业与国家的结合,这种结合为工业生产力的成倍增长提供了条件,而这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国家把大学和科研体制当做知识(生产力)的生产基地,从而也给予这些体制以某种自由特权,允许它在知识分类方面遵循国际的通用标准。国家与教育和科研制度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在特定政治条件下国家及其主导意识形态完全主导了教育和科研的方向。大学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科举士大夫与朝廷的关系。通过科学共同体和大学的活动,“科学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部分,现代社会制度因此以“两种文化”作为自己的特征。
论西方“教育”的哲学世界观
摘要:在理解西方教育的概念时,当代的教育学者有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即西方“教育”词源的分析。通过对词源的分析,我们更能理解“教育”的本意,从而更好的解释教育的内涵。然而,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西方“教育”词源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孤立的纸面意思上,并未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理解的浅薄甚至望文生义的误读。主要尝试探讨西方“教育”词源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基础和哲学背景,试图找出西方“教育”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西方;教育;词源;哲学背景;世界观
1“教育(education)”词源之研究以及问题
1.1“education”词源的分析“在西方,教育一词由希腊语εκπαδευση演变为拉丁语educare后,再分别分化为英语education、法语ducation、西班牙语和加利西亚语(Galego)educacin、加泰罗尼亚语(Catal)educaci、葡萄牙语educaie、意大利语educazione、罗马尼亚语educaie、马耳他语edukazz-joni、波兰语edukacja、德语erz-iehung。”可见,教育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进而转化为拉丁语。在拉丁语中,“educare”中的“e”有“出”的意思,“ducare”有“引”的意思。因此,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education”有“将……引出”的意思。然而,“引出”的究竟是什么呢?很多学者推断,教育的意思就是“引出潜能”,“借助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潜质转变为现实”,“教育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途径、媒介,把受教育者内在的天资、禀赋、能力、知识、智慧、美德等引导出来的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更有甚者,据此推论西方的教育注重内求,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然而事实是如此吗?1.2当前词源研究的问题众所周知,强调顺应儿童天性的卢梭诞生于18世纪,而儿童中心论在20世纪才开始广泛的流行开来。西方“教育”一词的词源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在时间上是不相符的。在教育实践中,以西欧中世纪教育为例,教会的教师是僧侣,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机械的记忆、背诵;棍棒以及各种体罚的工具是各个教师必备的教具,体罚盛行。这些显然不符合我国一些学者的教育这一词的词源是“引出潜能,引出知识”的推论。要想更准确的理解“教育”词源的含义,就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分析,词汇作为符号,在人类思想交流中是事物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一定的词汇可以反映或者表现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以及观念。因此,我们就要从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开始探源,通过当时人们的世界观来探究“教育”究竟引出了什么。
2古希腊人的世界观———柏拉图的相论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相论不仅仅是柏拉图本人的哲学观点,更是当时古希腊人世界观的一种集中体现。虽然古希腊人对于世界观点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无论是柏拉图之前的荷马、毕达哥拉斯等人还是柏拉图之后的柏罗丁,都反映出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倾向———要在混乱的现实世界中找到清晰的共相。而柏拉图正是这种理论中最出色的哲学家,其相论清晰而准确的概括了在不断变化的宇宙中,在混乱的生活中的各种共相准确定义,并由此生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我们通常理解的柏拉图哲学,主要指的是其前期的相论,该学说已存在的原型的相(idea)或型(form)为中心。在这里,相既是本体论的主要成分,又是认识论的主要成分。柏拉图对于感官所认识到的知识采取的是不信任的态度。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种混乱的无规律的世界,我们感官所认识到的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相对的。在这种混乱中,必然存在着一个有着更深一层的、永恒的、有着绝对事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所有的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不过是分有了的原形的世界中该事物的相,或者说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仅仅是原型的一个具体的表现。相是一种存在于意识之外的某种东西。正如上文所说的,生活的世界中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完善的。人们所感觉到的也是不完善,不断变化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人们用感官是不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人们从超验的原型中直接领悟,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永恒的、完善的知识。然而,矛盾出现了,人们如何才能超越感官的限制,直接从超验的原型中领悟呢?柏拉图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某些知识,是因为在人的头脑中“分有”某些原型的相,例如,一匹马之所以能成为一匹马,是因为它分有原型的马的相。而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一匹马,是因为人的头脑中也分有原型的马的相。由此看来,古希腊“教育”词源中所“牵引”出来的正是这种超验的原型的相,而并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知识、能力。这是因为我们所谓的“知识”和柏拉图所理解的“真正”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今的知识更多的是科学角度上而言的,是可认知的;柏拉图所谓的真正的知识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们只能认识到其中一部分。由此,我们梳理了古希腊“教育”词源其背后的哲学世界观内涵。那么较早使用拉丁语的古罗马又是如何呢。
谈论世界观与艺术创作
世界观应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世界观中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各不相同。宇宙观主要影响艺术作品的浅层内容。而艺术作品又融入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正的或负的价值事物的真、善、美、益或假、恶、丑、害的感情体验和价值理想的升华与结晶。
一、世界观含义辨析世界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观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宇宙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它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即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与精神孰先孰后?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历史是发展的还是循环的?等等。二是价值论,它回答了“世界应如何”的问题,即世界万物对人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益的、善的、美的?
什么是害的、恶的、丑的?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生活秩序?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等等。狄尔泰在其所著的《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各种世界观都包含着同样的结构,即以概念语言来把握本体,同时又暗中赋予其意义和价值,从而含蓄地表达制约于生命的某种道德愿望。狄尔泰的世界观一词包含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194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世界观”一词的解释十分清楚地区分了它的广狭二义:“[世界观]对于此世界所怀抱之意见也。与人生观相对举,有时亦兼括宇宙观及人生观而言。在哲学上派别甚繁,解释亦至不一律:认识论方面有实在论、观念论、唯象论、不可知论;本体论方面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平行论、目的论、机械论;价值论方面有乐观说、厌世说、改善说等。”这里所说的“与人生观相对举”的世界观,即宇宙观,不包含价值论和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属于价值论的),而仅涉及本体论和认识论,即以上所说的世界观第一方面的含义,这就是狭义的世界观。广义的世界观则“兼括宇宙观及人生观”,即以上所说的两方面的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从苏联引进的,在这种体系中没有价值论的位置,认为价值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因此,价值论的内容也就被排除了,只剩下本体论和认识论,世界观与宇宙观成为同义词。
二、宇宙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世界观中的宇宙观是指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何者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这是纯属宇宙本体观和哲学认识论的范围,不含价值内容。
它对古代人类的艺术创作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迷信鬼神,以万物有灵的眼光看世界。这种幼稚的宇宙观与古代具有朴素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民族史诗和宗教艺术的创作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些神话、民族史诗和宗教艺术本质上不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形式,而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他们生存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价值事件、价值理想和与此相关的情愫,但正是他们幼稚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宇宙观,使他们能毫不费力地想象出那些瑰丽奇幻的人物、神鬼魔怪及其关系和命运,以寄托他们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价值理想、人生理想和情感、愿望,从中吸取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获得善恶美丑的精神熏陶。这些古代艺术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具有永恒的价值。古代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无疑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如果当时人类的宇宙观不是那样幼稚,而是非常“唯物”,根本不相信万物有灵,那么就不会有那些美丽的神话和史诗中的神话色彩。多年来在苏联和我国流行着这样的推理逻辑:艺术既然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认识,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必定妨碍艺术家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因而必然有害于艺术创作。然而,艺术事实却向人们证明了古人“万物有灵”的唯心主义宇宙观成就了这些古代艺术。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论文
【摘要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文】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等问题的理解上,我国哲学界经历了从物质本体论到实践哲学的转变。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质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叫做“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注: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也有人把它叫做“历史现象学”(注: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我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上的“历史生存论”(注:参见拙作:《生存的关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理论探讨》2002年第2期。)。
一、传统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传统哲学教科书为代表的辩证唯物主义。它的唯物主义原理被归结为:(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特性和反映;(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3)物质在时空中运动,时空是运动的形式;(4)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把它概括为“物质本体论”。教科书讲的那种唯物主义,实际上没有超出十六至十八世纪英法唯物论的水平。作为它的基本原理的上述命题,都是旧唯物主义的命题。事实上,这些命题确实都是那种旧唯物主义提出来的。教科书企图通过给这种唯物主义“加上”辩证法来创造“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如果没有一个彻底的哲学革命,企图简单地把旧唯物主义嫁接在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上来创造辩证唯物主义的路数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是因为,这种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机械论的,是反辩证法的,它与辩证法不属于同一个“血统”,因而我们是无法给这种唯物主义“输”辩证法之“血”的。黑格尔正是在对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中才创立了辩证法的概念体系的。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精神自我生成、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辩证法,是概念的辩证法,是反旧唯物主义的。
- 上一篇: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范文
- 下一篇:世界红十字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