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1:04: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实践美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实践美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践;实践美学;方法
【论文摘要】实践美学萌芽产生于五六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更盛,涌现了诸如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等著名学者,八十年代以来,发展更是繁荣,朱立元、张玉能、徐碧辉等知名学者都在坚持发展完善实践美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力图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的发展和未来趋向,可以说对我国美学理论发展研究做出了巨大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本文力图通过对实践这一概念的由来,实践概念在美学学科中的发展演变历史轨迹进行梳理,明确其历史功绩及依旧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探讨实践美学观能否真正带领美学走出困境,能否解决“阿碦琉斯的脚踵”疑案,以及我们对于此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方法来作出判定。
一、实践的哲学阐释和美学流变
实践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标识,更是一个饱含哲学范畴的历史进程。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黑格尔等人,其著作理论都蕴含了对实践的言说和阐述。当然,首先明确提出实践这一明确概念的还是马克思,并且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真正具有了唯物主义的性质,社会亦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时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把自身看做类的物”。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把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置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中,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回顾考察了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意义。本文认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50到60年代前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70末到80年代前期为发展时期;80年代后期至今为深入时期。本文不仅梳理了实践美学的主要概念和命题,如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新感性、人的自然化等,而且对这些概念和命题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在当时所起的社会历史文化作用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对实践美学的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研究多了一个视角,一个现代美学学术史的视角。本文还认为,李泽厚对美学的研究从来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形而上的纯粹思辨,他的所有的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生活,并力图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甚至整个人类、为每个个体幸福生活寻找出一个方向。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不仅从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和学说,而且,它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对新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实践美学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新感性心理(情)本体
[ABSTRACT]
LiZe-hou’sConceptionofPracticalAesthetics
PracticalAestheticsisoneofimportantschoolsofContemporaryAesthetics.Inthe1980s,PracticalAestheticssurgedawaveof“crazeofaesthetics”withasenseofmissionforideologicalenlightenmentthroughoutChina.Thisarticletreatspracticalaestheticsnotonlyasinsulatedtheory,butalsoassomethingconnectedwithhistoryandreality.TheleadingphilosopherofPracticalAestheticsisLi-Zehou.Theformation,developmentandperfectionofhisPracticalAestheticsisassociatedwiththeexplorationofapossibleandworkablepathforthereconstractionofChina.Byreviewinghisthoughts,thearticledrawsaconclusion(结论、推论)that:Li-Zehou’saestheticsisbasedonthepossibilityofhumanexistences,andtriesitsbesttoseek(寻求,探索,寻找)afterthelivingwisdomforallofpeople.Becauseofthisitshistoricalbackgroundandrealisticmeaningshouldnotbeneglected(疏忽,忽略)whenweputforwardourownviewsincontrast(差别,对比)toLi-Zehou’sPracticalAesthetics.
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的实践
[摘要]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中国油画的发展问题,同样也是油画教学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当代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中国古典美学与油画创作的结合仍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将围绕油画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中的价值和实践措施,以期为提高油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油画教学;教学实践
油画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代带入我国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探索已有四百余年,油画的本土化问题也成为各个时代重要的艺术探索方向。经过了明清及民国的发展之后,油画艺术的本土化问题逐渐由对创作技法的关注转向对内在审美的关注,中国文化中的哲学观念、美学观点正逐渐融入中国油画艺术创作之中,与油画艺术原本的西方美学观念不断碰撞和融合,成为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典美学对油画艺术的渗透和融合,传统儒、释、道中的美学观点被加以运用,在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呈现出众多脱离西方美学思路且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油画作品。因此,在当代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中的融入,可为学生创新提供重要的观念支撑,同时对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国古典美学与油画创作的结合仍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追求
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大多是基于《道德经》所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古代哲学观,相较于油画艺术原本的文化土壤——西方哲学所主张的“二元论”,其在根本上形成了油画艺术与中国文化的隔阂,也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化发展所应面对的根本问题,即画家需要减弱或消除油画艺术形式与中国美学之间的疏离感。对此,应当首先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流意识和整体思路。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以先秦老子为代表,主要围绕所谓的“道”“气”“象”,即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而展开。以“道”为宇宙的原始混沌;以“气”为“道”的有序规律,划分阴阳,即万物的生命;以“象”为万物的形式和内容,是“道”和“气”的客观呈现。后世发展大都循此而释,在基于宇宙观的基础上探寻自然规律或追寻人生理想,强调共性的思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对美的追求。在审美追求方面,可以《易传》为代表,其强调“立象以尽意”,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中能够看到,自三国两晋始,从人物画到山水画,中国传统绘画的演进是由“形似”向“神似”。例如,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彦远“笔不周而意周”的艺术创作理论,宋代梁楷的“减笔”技法,这些审美追求的演进和发展多源自于“立象以尽意”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追求始终以“尽意”为目的,而“再现”则多是阶段性的过渡存在。这一观点在唐代至元代的绘画发展中均较为明显,成熟的绘画技法满足了“再现”的需求后,进而转向对“意”的抒发和表达。相较于西方,在哲学思想“二元论”的基础上,西方绘画以一种接近“钟摆理论”的状态发展,即围绕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但这个“中心值”似乎更倾向于物象的“再现”。如果简单地将中西方美学观点进行对比,最直接的差异或许就是“尚意”与“尚形”的区别,以及“共性”与“个性”的差异。西方绘画在近现代之前,似乎更忠爱对“形”的追求,围绕造型、色彩展开探索和追寻,且极具个人风格和个人意识;而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下,则倾向于围绕宇宙观、人生观展开探索和追寻,物象的呈现多被作为精神的外化,具有共性的思考,更强调情感共鸣。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近现代以来,西方绘画所呈现的精神外化趋势与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相近的审美意识,且更为激烈和彻底。而回观中国传统绘画,始终在“形”和“意”之间处于一种平衡,这或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的“中庸”有所联系,但也体现出了一种滞后感。当下绘画艺术发展已呈现出新局面,因此,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一方面要加以明确,使其为油画教学的审美培养和创新提供思路;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时代滞后性,应以“借古开今”的教学思路对其进行创新,将其更好地融入油画教学之中。
中国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西方实践形态的音乐美学研究论文
摘要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学,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诸多方面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因为艺术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革新性,每一时代都必须接受前一时代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前一时代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又对新的时生一定影响,从而使新的一代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性质。本文从理性主义美学、感性主义美学、形式美学和现代美学的发展过程,简述了西方实践形态的音乐美学。
关键词音乐美学;实践形态;理性;感性;形式;现代
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从1885年奎多.阿德勒的《音乐学的领域、方法及目标》出版才基本成形。音乐美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舒巴尔特死后出版的《论音乐美学思想》一书。真正的音乐美学著作的出现是在19世纪下半叶。
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它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美学与音乐相加的结果,它的本质的特点是音乐的特点和美学思考的相互渗透。
音乐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日月轮回,历史是发展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因而人在精神上的需要不是一个定值,不同的历史时代对文化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孕育了丰富的艺术,在音乐方面也就形成一定的音乐美学。西方实践形态的音乐美学主要表现在:理性主义美学、感性主义美学、形式美学、现代美学等。
一、理性主义美学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建构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或基点。二十世纪的中国美学就一直在不断地寻觅着自己的这个“基点”。为了寻觅这个“基点“,形成了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几次美学热潮和一些重要的美学派别。除去客观效应外,各派别主观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中国当代美学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美学转型将问题纳入了一个焦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争。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分野就在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解。我认为要真正超越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还是要真正回到“实践”上来。“回到实践”已似乎是美学界普遍认同的无可争论的事实,其关键在于对“实践”的解读。因此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实践”的内涵和意义就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新突破。为此我提出了建构“新实践美学“或“人生美学“的策略,以消释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偏差,真正超越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本文将着重阐述“实践”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美学建构中的重大意义。
一
“实践”无疑是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最为耀眼无与伦比的词汇。当年从“实践”出发建构的实践美学曾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发展具有决定性或根本性的意义,使中国美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迈出了极其关键性的一步。后实践美学的出现也是历史的必然。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孰是孰非、评价如何是一回事,“实践”本身的真理性则是另一回事,两者并无多大的必然联系。因此,“实践”这个美学的“基点”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而这是由“实践”的特殊本性所决定的。那么,“实践”究竟具有何种特性和品格呢?这里,我们必须真正回到马克思、真正回到“实践”本身、真正回到“实践”的现实,才能真正完整准确地把握“实践”的特性和内核。
在规定“实践”之前,有必要先看看“实践”不是什么。这更利于问题的呈现和解决。
“实践”不是一种纯自然的本能活动和行为。“实践”不只是有理性的行为和活动,同样也包括人的自然的本能行为和活动。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的自然本能活动决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纯粹自然的本能活动和行为。“做梦”在人们看来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自然本能的所谓“无意识”的无法控制的活动,但依然有着人类所特有的意识蕴涵其间。
“实践”不是一种纯物质的生产劳动行为。一般而言物质生产活动好像只是将客观的物质实体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是一种纯粹的物与物的关系,其实不然。任何一种人的物质生产劳动都蕴涵着某一特定人类的精神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在物质生产的前期或过程中都有其精神的意识的思维活动伴随着。
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践美学;生态维度;实践本体;生态观念
【论文摘要】:生态困境是人类工业化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一问题一方面构成危机,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视阈的扩大。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机理,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科学与观念更新自身,在发展中坚持。当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成就,成为自然的最高价值所在和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人类第一次能够跳出生态之外,以整体的眼光看自然,以他者的视角体验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万物,将审美的视野扩大到不可全见的整体生态系统。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其"自然人化"的观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观点等直接与生态问题的探讨相关联;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生态理论的研究更具指导意义。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哲学本体论是有关存在及其本原和方式的理论。作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基础之上的体系,实践美学是以人类探索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逻辑起点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众所周知,大自然是诞生人类的本源,而实践作为本体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人类能够以属人的方式在自然中存在,以及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起点,也是关于人类的一切问题得以解决的归宿,并蔓延至与人类有关的所有现象与过程。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发,对马克思"自然人化"、"自然向人生成"伟大思想的继承,实践美学内在地具备延伸生态问题的基础。实践本体论与实践认识论、实践方法论、实践价值观、实践发展观等有机关联,共同成为生态维度阐发的更为直接的的中心。
从实践本体论来讲,实践美学充分肯定自然对于人的本源性、先在性,并认为肯定这一先在性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刘纲纪先生的《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一书中对此作出过重点论证)。与生态中心主义不同,实践美学并没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停滞不前,而是将这一前提性辩证地融合到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起点的实践本体之中。将"以物质的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实践及由此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①实践美学认为自从人类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相对独立于自然,自然界对于人类与自身都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自然界不再是一个自在的统一体,人类社会从自然的混沌中分离出来。自然整体的流变由以往的单一性存在进入了与人类形成对象性关系的历史时代,人类与自然界分离意义上的沟通正式开始。人类首要的生存内驱力引导人们进行自觉的物质生产,靠劳动与自然交换获取生活资料。这一生存发展的前提确立了自然生态保护的最基本层次:在生命存在的意义上人类能够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同自然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在保障人类基本生存繁衍需求与条件的基础上,人类必须将自身行为(包括物的生产与自身生产)建立在不破坏自然整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标准确定人类正当需要与非正当需要的范围,建立以生态平衡为标准的超越一己目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
就实践辩证法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自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伊始,即以实践为本体的现实性割断了传统主客二分对立的脐带,清除了自然本体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将二者有机融合、辩证统一。人类实践将历史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共振相关联,两种关系互为逻辑前提与条件,互为因果与目的,并且在实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实践美学从人与社会与自身之间的实践关系(劳动生产作为人类的第一实践,处理和表现的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人与自然的本质的深层内涵。这就是说,所谓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实际上乃是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的现实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②因此,从根本上说,正是与三者关系的综合才决定了人类处境的真正本质。当代生态人文研究,多从自然整体性出发,洞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同一性而忽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于生态和谐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作为价值观的道德的"软性"作用忽视了政治、经济、技术模式的"刚性"效力。在追问生态危机的社会及人性根源,呼唤生态人格的今天,实践美学这一辩证关联的深层内涵,对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深入认识,对于美学基本理论的生态化改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劳动美学下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
摘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是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五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理论基础,将劳动教育与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网络空间劳动教育模式,构建起课程、教师、网络、实践相统一的“四维一体”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实现劳育和美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劳动美学;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
艺术追求美,“以美育人”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建构的重要内涵;劳动创造美,“以劳育人”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相融合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指导,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双向协同育人路径,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劳动实践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不断完善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拓展劳动教育新场域,多方位、全方面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达到劳育和美育的最佳育人效能。
一、劳动美学的基本内涵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主观见之于客观最直接的过程。人类的意志、情感、思维、才能等通过创造性劳动形成了客观的劳动产品,在此过程中劳动创造了美———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审美客体即劳动产品。而且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和才能都会不断完善,其过程也是作为主体重新塑造的过程。
(一)劳动创造了美
欧美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实践分析
摘要:学生数据是教育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教育决策、改进课堂管理、推送个性化路径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侵害学生数据隐私的问题,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急需政府从立法层面加强保护。在此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法律和制度都较为健全。针对美国和欧盟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和实践情况的分析发现,欧美已经建立了相对全面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隐私保护框架原则,其强调行业自律、全民参与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法律仍旧滞后于实践的需要,数据所有权不明确、处理过程不规范,学生、监护人及其他相关方的数据隐私保护意识薄弱,隐私保护和开放教育数据、学习分析之间存在矛盾等。我国尚处于数据隐私保护的起步阶段,应在汲取欧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快立法,尽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营造隐私保护的社会大环境,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关键词:欧美;教育数据;数据隐私;隐私保护;立法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工作的推进,教育数据在支撑教育决策、改进课堂管理、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各种隐私信息的泄露随之而来,隐私侵权问题成为新挑战。比如,某培训机构收集了14万条学生个人信息,在未取得学生、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拨打电话推销教育培训服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又如,某大学泄露了50余名本校学生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均被一家企业所利用,伪装成在这家企业兼职的大学生,利用大学生的身份来达成偷逃税款的目的(陈禹潜,2020)。这类事件屡见不鲜,几乎成为常态。而大多数学生仍旧是未成年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对他们后几十年的成长、就业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学生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当前,我国在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宪法第38条、第40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015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第253条、第286条规定了对向他人出售、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以及网络服务者致使用户信息泄露等行为的刑罚处置。2016年通过的《网络安全法》规定了网络上的数据收集、使用及保留的处理方式。2020年出台的《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确界定。第1032条第2款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1034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同时适用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隐私保护体系,许多条文规定的内容过于抽象,难以有效执行,且存在重复、交叉,形成了多头执法和多头管理的局面(张彤,2020)。专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已经公布草案,并提请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但还未正式颁布。如何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信息自由流动的关系、保护个人信息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冲突等法理障碍尚未解决(毛牧然,2020)。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法律和制度较为健全。美国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隐私权的涵射范围内,其基本立场是反对滥用。从个人权益保护的角度,自然人有权选择披露的信息都在隐私保护范围之内(汤敏,2018)。欧盟明确界定了私密信息标准,原则上禁止对个人私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种族、宗教信仰、犯罪记录、政治观点等均属于禁止收集的私密数据(张新宝,2019)。和欧美相比,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才刚刚起步,保护范围有限,相关政策法律的制定远落后于实践。与此密切相关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更是从立法到实践都不完善。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调查国外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和实践现状,梳理欧美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适用范围、立法产生的影响、实践中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等,为推进我国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欧美国家学生数据隐私研究现状;(2)欧美国家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立法和实践经验与教训;(3)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研究主要从文献和案例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以WebofScience核心集SSC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Student”“Data”“Privacy”为关键词组合检索,获得相关度较高的外文文献30篇作为样本,总结国外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研究及实践现状;案例分析则基于立法模式的差异,分别选取美国和欧盟的代表性案例,介绍各国在保护学生数据隐私方面的成熟经验,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方便讨论,本文使用国际通行的术语“数据隐私”作为核心概念,对“信息”和“数据”不作刻意区分,私密信息约等同于私密数据;当自然人为学生时,即为本研究的对象“学生数据隐私”。
二、美国的立法和实践
1.联邦和州层面的立法情况。美国的政治和法律结构较为特殊,在联邦和州两级均有涉及隐私的法律和法规颁布。整个体系比较完善,但又庞杂和交叠。早在1974年,联邦政府就颁布了《隐私法案》(PrivacyAct),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犯。在教育领域,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联邦政府又颁布了《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权法》(FamilyEducationalRightsandPrivacyAct,FERPA),并于2008年和2011年两次修订。该法案赋予家长诸多权利,如,在学生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中,家长有权审核、修改、删除数据等;学校学生个人信息需得到家长同意;使用方仅可将学生数据用于授权用途(U.S.DepartmentofEducation,2011)。该法案通过家长的介入保护了学生数据隐私,减少了信息泄露和滥用。另一个联邦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TradeCommission,FTC)颁布了《儿童互联网保护法》(Children’sInternetProtectAct,CIPA)和《儿童在线隐私权保护法》(Children’sOnlinePri-vacyProtectionAct,COPPA),以保护儿童在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安全,减少网上不良内容对儿童的影响。这两项法案规定了儿童数据的收集范围、收集方式和家长的监管权利,对教育机构和儿童主题的商业网站提出了硬性要求。进入大数据时代后,2015年FTC又颁布了《学生数字隐私和家长权利法》(StudentDigitalPrivacyandParentsRightsAct,SDPPRA),规定了第三方供应商应当遵守的数据保护标准,而且要求在收集和使用(未满18岁或未进入大学的)学生数据前必须获得家长(学生)同意,并禁止利用学生数据从事任何广告或商业活动。美国各州也颁布了州内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法案,如密苏里州的1873号法案(HCSHB1873)、弗吉尼亚州的2350号法案(HouseBill2350)等。加利福尼亚州在2014年通过《加州电子通信隐私法》(CaliforniaElectronicCommunicationsPrivacyAct,CECPA),明确禁止科技公司收集学生信息用于广告和宣传(唐亮,2016),同年,又颁布《学生在线个人信息保护法》(StudentOnlinePersonalInformationProtectionAct,SOPIPA),将学生在社交媒体、互联网站点、在线服务、移动软件上生成的内容列为数据隐私,要求在线服务运营商在一定时限内删除未成年人在网页上的信息(王正青,2016)。从2013年到2019年,美国共有45个州颁布了128部与学生数据隐私相关的法律(DQC,2019),此领域的立法工作趋于完备。2.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1973年,美国联邦政府健康、教育和社会福利部(DepartmentofHealth,Education,andWel-fare,HEW)首次提出了《公平信息实践》(FairInformationPractices,FIPs)。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渐形成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五大基本原则:(1)公开性原则,即个人信息处理机构应公开关于个人信息处理的一切政策、流程和处理实践;(2)限制性原则,即个人信息在最少必须原则下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保存期限和销毁应受到限制;(3)数据质量原则,即机构对个人信息应当准确、完整和适时更新;(4)责任与安全原则,作为数据控制者的机构必须承担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责任,要将个人信息保护内化于其业务流程和技术设计中;(5)个人信息权利保护原则,充分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权、查询权、异议与纠错权、可转移权等。1997年,联邦政府在《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中提出了个人隐私保护的原则:告知和许可,即数据采集者应当告知消费者他们在收集什么信息,以及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数据;数据采集者应向消费者提供限制使用和再利用个人信息的有效手段。美国的数据保护制度立足于保障数据自由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多方平衡的数据保护准则。美国教育界在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基本取得了共识。除了关注学生隐私数据的保护,还强调数据利用的价值和数据开放的意义,提倡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数据本身的价值。卓越教育基金会(FoundationforExcellenceinEdu-cation,ExcelinEd)是美国的一个专注提高教育机会、教育创新和教育质量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建议应从数据价值、数据开放、有限存储和使用、准确性和可访问、安全性以及问责制等方面入手推进学生数据隐私保护(ExcelinEd,2017)。致力于推进教育数据应用的民间组织“数据质量运动”(Da-taQualityCampaign,DQC)和“学校网络联盟”(ConsortiumforSchoolNetworking,CoSN)合作,共同了“使用和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10项基本原则”(DQC&CoSN,2015),从透明度、治理和数据保护程序等方面对收集和使用学生数据的过程进行了规范。3.行业协会积极参与。除了法律保障,行业自律是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一些行业协会自愿加入保护学生数据隐私的活动中。比如美国软件和信息业协会(Software&InformationIndustryAssociation,SIIA)联合“未来隐私论坛”(FutureofPrivacyForum,FPF)发出了《学生隐私倡议书》,详细解释了有关收集和处理学生数据的现行法律和法规,呼吁会员(服务供应商)签署倡议书,遵守“在教育机构、教师或父母/学生授权下,收集、使用、共享和保留学生的个人信息,支持学生/父母访问和更正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等相关规定。截至2020年6月,以谷歌、Coursera等为代表,共有426家美国企业和机构在此倡议书上签名。4.构建多方共治的体系。美国数据隐私方面治理体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由联邦、州、行业协会及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在行政组织架构方面,联邦教育部设立了首席隐私保护官,成立了“隐私保护技术中心”(PrivacyTech-nicalAssistanceCenter,PTAC)等专业机构,向学区学生在线隐私保护指南,为州和地方提供隐私保护咨询和技术支持。大多数州也成立了具有数据隐私治理职能的机构,监督和管理学生数据,如华盛顿州“教育研究和数据中心”(EducationRe-searchandDataCenter,ERDC)、肯塔基州教育和劳动力统计中心(KentuckyCenterforEducationandWorkforceStatistics,KCEWS)、马里兰州纵向数据系统中心(MarylandLongitudinalDataSystemCenter,MLDSC)等,成为美国教育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DQC,2015)。政府以外的协会和民间团体在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方面也非常活跃。全美州教育委员会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StateBoardsofEducation,NASBE)提供服务,帮助各州的教育委员会成员了解数据隐私法规和教育数据的潜在价值,支持教育创新和发展(Gradyetal.,2014)。“未来隐私论坛”(FPF)了《家长保护学生数据隐私手册》,美国软件和信息业协会(SIIA)编制了《学校服务供应商保护学生信息隐私和安全的实践案例》,均依据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条款,向家长、学生、服务供应商等相关人员,阐释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有的权利。数据质量运动(DQC)和全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ParentTeacherAssociation,NPTA)合作编制了《家长教育数据指南》,向父母、教育者、决策者解释学校收集教育数据的类型及收集数据的目的。
价值属性谈审美价值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从“美的规律”阐释谈美学研究方法;从“美的规律”性质谈美学学科定位;从价值属性谈审美价值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无论对中国那一派美学来说,《巴黎手稿》中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在《手稿》中已作了充分展开、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大大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凡是符合美的规律的东西就是美的事物、“美的规律”对于美学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美”是他们思辨苦海中的一叶扁舟、心灵索道上的一根青藤、人类区别于动物本能的文化实践活动,都是自觉的意志行为、人们欣赏实践创造文化客体时,主要并不是欣赏它的效用价值等,具体请详见。
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97年1期《文艺研究》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马克思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还是朱先生对陆先生美学观点的置疑,放到当下的美学学术环境中都十分珍贵。这表明,我国美学界一批中老年美学家依然在坚守美学阵地。众所周知,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1]。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结束;各种美学体系已被解构成语言的碎片了[2]。在20年纪下半叶依然能保持繁荣的中国当代美学,能否避免这一危机,这已是摆在各美学派别面前的共同课题,也是美学界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实际上,90年代以来,美学在中国的危机同样来势迅猛,中青年美学学者在纷纷背弃或解构美学的同时,也开始对美学“合法性”进行质疑。赵汀阳先生便曾尖刻地指出“通常意义上的那些美学研究,无论多么深入和细致,都无法消除我们在艺术活动中所可能遇到的任何一个‘审美上的困惑’。简单地说,那些美学理论没有用处。”“美学只是一种手法”而已[3]。试问:如果美学学科本身都没有存在价值了,那各美学派别之间的论争还有什么意义呢?正因如此,我在对陆、朱二位先生深表钦佩的同时,也对他们之间的讨论,以及围绕实践美学的论争前景深表忧虑。美学论战,从来易攻难守,极易两败俱伤。我国美学界数十年论争不断、“增熵”不已、使美学学科日趋衰败的历史教训值得反思。所以,我想借两位先生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坦诚地谈一下我对美学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规范性、建设性意见,一并请教于两位先生及美学界同行。
一、从“美的规律”阐释谈美学研究方法
无论对中国那一派美学来说,《巴黎手稿》中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它不仅对审美发生学美具有纲领性意义,而且对审美价值研究极具启发意义。但无论那一派美学家从《巴黎手稿》中获得怎样的美学理论资源,得到怎样的启迪,有一点,我认为应当达成共识,即《巴黎手稿》不是马克思的美学著作。马克思的确有天才的美学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建构并完成自己的美学理论。这是美学的缺憾,但不是马克思的缺憾。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是真正把社会科学变成科学的理论巨人,他是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研究的。众所周知,《巴黎手稿》全称是《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在《手稿》中已作了充分展开。但其后,马克思却用了数十年的心血来完善自己经济学体系,临终《资本论》还没有完稿。每当我读《资本论》时,都会为马克思博大学识缜密逻辑所深深折服。因此,我们应以同样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理论遗产包括美学遗产,不应轻言“马克思美学”,更不应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前苏联有一个很坏的学风,即轻帅地拼凑或建构各种“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借马克思的招牌吓人。如果马克思地下有知的话,我想,他肯定会像他晚年严正声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
退一步讲,即使马克思美学已经成为完善体系,如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那样,它也不应当成为我们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大大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我们的美学研究又有什么理由停留在对《巴黎手稿》的推演和阐释上呢?当代的美学研究,应当是开放的,方法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我们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西方引进的各种方法,但唯有这种从本本出发的“经典演绎”方法不应提倡,这不仅因为它早已为经典作家所深恶痛绝,而且将遗害美学研究本身。到头来,不仅将导致美学的悲剧,还将酿成美学学者自身的悲剧。
我讲这些,决没有否定陆梅林先生对《巴黎手稿》重新译校的贡献的意思,我完全同意朱先生对陆先生努力的肯定。而且我还认为,陆先生的译校,可以从此终结国内学者继续从“两把”不同“尺度”角度对“美的规律”推演的努力(晚近的这种努力见《云南学术探索》97年3期发表的《试论“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一文),不再把“合规律、合目的性统一”作为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的阐释,可以很好地起到“优化”美学“资源配制”的功效。当然,这并非是对“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命题的否定;只要这一命题能揭示审美发生规律并适应于某种美学阐释,它就是合理的美学命题,只是不要再把这一命题归在马克思名下便是了。同时,我也赞同朱先生对陆先生的批评。我认为陆先生把自己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重新阐释上,从方法论上便是不可取得,而正象朱立元先生已经指出的,若干结论,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逻辑偷换中获取的。如果我理解的不错的话,陆先生所推演得出的美学结论,关键是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这当然不是新的美学观点,只不过是借对马克思的重新“解读”强化这一观点的权威性而已。朱立元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蔡仪先生的学说。
医学美学媒体技术论文
一、传统美学教育的出路方向
传统美学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但这种审美教育似乎出路很小,被局限于德育、素质教育、艺术创作等。高校美学教育必须由学术走向实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美学教育体系,拓宽美学的研究领域,有效地推动当代应用美学的健康发展。
二、新兴美容整容行业的发展方向
医学美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独立的系统科学,是医学和美学原理交叉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如何实施对人体的美学研究、美学维护、美学修复和再塑人的健康之美”现代医学美学的兴起与和医学审美的更高层次发展,促进了研究与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目前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出现了很多整容美容事故,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美学规律,不遵循美学规律地乱动刀子。
三、数字媒体介入前两者结合中的运用前景
(一)、教学中的运用。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创新,结合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利用计算机采集图像数据、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配合摄像机及相应测量用软件,作为测量分析用具,启用医用美学等软件虚拟测查数据结果。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