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0:32: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实践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实践教学

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

[摘要]依托港口航道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借鉴国内外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研究成果与先进经验,剖析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培养现存的问题,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设计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模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分析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进展与成效。

[关键词]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已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在物流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日益成熟,并在港口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绿色发展也成为新形势对港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与学,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培养满足港口物流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时代港口物流人才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呼之欲出。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支撑条件,在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绿色智慧港口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除了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外,需要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和其服务的主体范畴,以新的运作和管理理念为支撑,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鉴于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环保等是下一代港口及港口物流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港口物流类专业的教学中,应开设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相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改变由于设备、场地、作业环境等限制对实践教学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新一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研发一套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国内外具有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和对港口物流类重点企业的实地走访,广泛吸收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准确掌握了港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港口物流类人才为目标,规划和设计出一个仿真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环境氛围、管理机制、作业流程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体现了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二、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港口物流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要的设备投入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绿色智慧港口实践教学平台可模拟港口物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行各种物流活动。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可视化、成本低、无场地环境限制、可控性强等优势,运用该技术模拟各种物流系统的实际运作,使学生清楚、直观地认识各种物流系统,是物流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存在主要的问题有:第一,多元化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近期的前沿型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比如增加实验场景的3D效果,这些变化决定了多阶段的工作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变得非常复杂。第二,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需要提高。按照教育部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资源和项目的开放共享程度需要大力提高,在更大的范围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须创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特点需要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1]。港口物流是在近年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国际大港已纷纷在绿色智慧港口物流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在我国较为典型的绿色智慧港口码头有厦门远海港、青岛港、洋山港等,这些为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支持和校外实践基地[2],虽然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均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但国内现有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仍不成熟、不完善,目前还少有高校将港口物流相关实践教学平台与智慧化、绿色化结合起来,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的理论与实践尚且薄弱。

查看全文

幼儿愉快教学培养实践

关键词:愉快教学故事情境创编儿歌游戏活动

内容摘要: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采用故事引路,创编儿歌,游戏活动等愉快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愉快有效地学习汉语拼音。

每个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学校,首先是母语的学习,而汉语拼音的学习枯燥乏味,极易使初入学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怎么使孩子喜欢上拼音学习,怎么有效地进行拼音教学呢?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愉快有效地学习汉语拼音。

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应该尽量地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赋予灵与肉,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有趣地情境里快乐地学习。如双拼音节教学入门时,我编了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七个小矮人中有两个是最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俩来到一个房间,那里堆着一些积木,上面还有字母呢!有个小矮人推着其中的一个b,另一个推着a,他们高兴地推着积木跑来跑去,突然他们猛地一碰,发出了一个奇异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声音吗?孩子们听了十分好奇,兴趣盎然。借此契机,我带领他们进行了双拼音节的学习,结果孩子们学得很快,比较轻松地走过了以往较难的拼音入门课。

又如教学ǖ与jqx相拼时,ǖ要去掉两点,但还是ǖ,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又编了一个故事:jqx和i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小ǖ见了,也想和他们玩,可他们不同意,小ǖ急得都哭了。Jqx见了,就说:“好好好,你把眼泪擦了,我们就和你玩。”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愉快地氛围中深刻地记住了jqx和ǖ相拼时要去两点的规则,有效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可见,拼音教学中故事的引入不但能增强教学效果,也极大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泛读教学透析与实践

一、泛读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阅读的“二级目标和要求”是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体裁的材料……除了教材以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23万词左右。同时还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

其二:高考试题对阅读要求的提高。高考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在整个试卷中的分值占80分之多,如果没有很强的阅读能力作为基础,想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显然不易。纵观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可以发现对其要求明显地愈来愈高,阅读量逐渐加大,阅读速度连续几年“提速”,而且突出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考查学生在语篇层次上的整体把握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

二、现状与问题

1、中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普遍以精读为主

查看全文

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教学

[内容摘要]因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跟踪新高技术的能力,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采用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实践过程中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资源共享、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一、实践教学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查看全文

教师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以生物技术专业的部分必修课程为例,任课教师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现传统的常态的“传道、授业、解惑”向非常态的“悟道、受业、生惑”教学转变;实践教学实现学生“会操作”到“会思考”再到“能实战”的转变,突出技术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注重能力,实现由“考生”到“学生”的转变,达到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改革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而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这一转型,引发了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岗位的各个学者的思考与探索。怀化学院宋克慧提出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合理确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1]。南京工程学院吴中江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与突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2]。鲁东大学刘焕阳教授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立足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三大系统工程[3]。不论从哪个观点出发,从理论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大同小异,但结合到各自学校所属地方经济的差异,教学实际有很大差别,也有不少同仁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有针对课程体系的,有针对实验教学的,有针对专业实训的等等,相互之间不能照搬照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针对具体教师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较为鲜见,仍需地方本科院校不断努力进行探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邢台学院,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责无旁贷。结合我校办学地位和邢台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已经制订了13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课程,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将成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笔者以生物技术专业的部分必修课程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对地方院校的本科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理论教学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到“悟道、受业、生惑”的转变

理论教学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到“悟道、受业、生惑”的转变,关键在于授课内容的“精”与“实”。“精”是指课程设置精选、理论学时精减、教学内容精细;“实”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4]。《微生物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主干课,同时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只有将理论充分的联系实际才能将之学好学活,教师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也应随之创新,灵活运用。在这方面,教师主要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尽可能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如讲解“生产菌种的分离与筛选”以“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为例,讲解“诱变育种的一般程序”以“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诱变选育”为例进行,将科研问题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同时将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渗透在理论教学中。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疑问在理论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化解,使学生自然顺畅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其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实现学生从“会操作”到“会思考”再到“能实战”的转变

查看全文

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一、绪言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金融业发展十分迅猛,我国金融制度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不断健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培养懂得金融行业运行规律的高素质人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无论是高考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金融业均成为各类毕业生的首选专业。在此社会背景下,各个高校均争相开设金融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金融学专业人才。从金融行业的属性来讲,由于金融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通过分析可知,目前部分高校的金融学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效果不突出等等,这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探讨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文献可知,现阶段主要代表文献有:胡静寅(2012)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着重从提高教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1]敬艳丽(2014)以宏观经济学为例,认为其实践教学方法有专项课题法、社会调研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2]吕晓英(2017)在分析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多元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辅助手段和设施建设,改革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措施。[3]马少康(2017)指出当前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展开研究。[4]刘加林和周卫军(2018)探讨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开展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时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等五个方面分析改革思路。[5]王新华等人(2018)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活动缺乏组织与领导;计划性不强,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学活动缺乏高素质教师指导团队;缺乏校内外教学基地的支撑;教学活动形式单一,无法与第一课堂有效融合。[6]梁姗姗(2018)以产业经济学为分析对象,分析经济类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及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具体教学方法。[7]上述文献就目前经济学科实践教学的模式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发现。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将对金融学实践教学环境展开有针对性地分析。

二、金融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金融学发展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人才需求较多,对高校培养相应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高校金融学教学的实践可以看出,近年来,金融学专业具有如下发展特征。一是知识体系更新快。金融学属于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伴随着金融市场及宏观环境的变化,金融学知识体系也呈现出快速的更新速度。如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移动支付及供应链金融等异军突起,这些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均需要高校金融专业择时吸引进来。二是应用性较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血液,各行各业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因此,金融学专业显示出较强的应用性,如何依据不同行业特点,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此外,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这也为培养金融学人才提供了机遇。三是开放性。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学科下属的一个重要专业,各高校均将其视为重要的专业进行建设,从而使得金融学不断得以完善,金融学具有包容、开放的专业特征,这不仅指其吸纳其他专业的开放性,而且也是能够普惠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比如,金融学在研究金融支持生物制造先进制造业时,注重学科间的融合;金融学其自身的投融资功能被那些热衷投资的人士积极利用,并积极投入到股票市场。这些均表明了,金融学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二)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由上分析可知,金融学专业具有知识更新速度快、应用性强、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金融学实践教学的着力之处。通过对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考察可知,现阶段其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金融学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由于金融学的专业特点,金融学专业多个课程,如《金融计量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等课程,在编写和修订教学大纲时,均将实践教学提升到较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学分、完善校内和行业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实践教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校内实践教学主要依靠计算机上机操作,通过模型验证、设计金融产品、综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操作、商业银行运行、资本市场投融资、期货及期权等运行规律;校外实习主要有去商业银行、企业等进行顶岗实习,熟悉金融市场运行特征,掌握存贷款及融资等主要环节。校内和校外实习,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金融的核心知识。第三,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由于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许多金融衍生产品问世,加之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及普惠金融等的兴起,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也从早期的校内计算机上机模拟操作,逐渐发展演变更加注重校外行业定岗实习、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深入金融中介和企业中,掌握金融需求及金融市场变化特征。从而使得金融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三)金融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尽管各高校均十分重视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发展,然而,通过分析可知,现阶段金融学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部分教师对金融学实践教学认识不够,主要体现在:将金融学专业视为文科专业,认为动手操作不重要;对实践过程及实践要求贯彻不到位;将实践教学简单化处理,将其简单地认为上机模拟操作;实验内容简单,实验与现实脱钩。二是金融学实践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多数金融学课程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并在一起进行授课,并未将实践环节单独进行,即使毕业实习有长达6周的实习期,然而缺乏相关老师带队及监督,实习效果不佳;此外,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不配合,这也是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实践环境有待完善。多数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校内金融实验室硬件设施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校外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顶岗实习、深入企业调研等实践教学模式占比较低。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导致上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思想不够解放,不够与时俱进。金融学是一门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从事金融教学的相关教师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身体力行,将其视自身的终身事业。然而,部分教师对金融学实践教学理念认识不够,对实践教学的特征和运行规律缺乏必要的领悟,导致金融学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此外,高校相关制度不完善也是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教学管理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对于实践教学取得的重要突破和教学成果等,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三、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为了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金融学应当有所作为,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备扎实的懂得实践操作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完善金融实践教学模式,推动金融实践教学科学发展。(一)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应该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学实践教学模式市场需求是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高校金融学教学的重要价值遵循。这就需要高校在确立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时,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总方向,明确市场的需求特征及演变特点,以及其对金融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并确立具体的教学改革模式。具体来讲,需要用市场需求的视角来审视金融学实践教学,对那些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实践内容予以修订,建立全新的实践体系。(二)在教学资源方面,确立开放性、丰富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实践教学离不开案例和具体的数据分析,在金融学实践教学资源的汇聚方面,应该以开放性的视野,及时到行业、金融机构去选取经典的案例,根据案例形式的区别,将其分为验证型、案例剖析型、综合型等多种类别,将其整理分类,不断充实案例库;此外,还应结合学生特征,开发和研究相应的案例库,将案例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料来源。(三)在教学团队打造方面,打造一批懂得现代市场需求、掌握现代教学规律的团队教育质量高低与教师授课能力成正比,这就需要强化金融学实践教学团队。通过定期邀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高校进行讲座,让教师了解行业实际运行动态和运行规律;此外,教师还应走出去,与其他高校的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实践教学的心得,不断提高授课水平;此外,还需要教师掌握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解学生心中所想,用心倾听学生心声,掌握他们的动向,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四)在课程建设方面,重点打造两门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仍然需要具有理论课程做基础,这就需要完善现有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重点打造两门主干课程。比如根据金融学专业特点,重点打造《融计量学》、《金融市场学等》等课程。通过在前期理论授课基础上,围绕金融计量、金融市场的课程基本要求,在案例选取、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培育出金融主干课程。从而不断丰富金融实践教学。

查看全文

《统计学》实践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统计调查、整理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统计学》是一门如何搜集、分析与探索统计数据的方法论学科,2002年被教育部列为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课堂和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统计学》实践教学不是一个独立设置的教学环节,它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包括课程实验、统计案例分析、统计调查、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学年论文等环节,但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实践教学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实践教学过程的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在巩固基本理论传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并指导学生实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对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要求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机制。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论,严重制约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1.课程性质要求实践教学的开展。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方法论学科,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大数据。同时,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越来越密切,统计思想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需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例如,统计调查和数据收集可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教学内容需要借助软件在实验室完成。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学校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但内容零星、分散和缺乏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应用流程没有系统的训练,教学过程不规范,只是提交几份实验报告而已。根据《统计学》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以课堂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校内外实训结合,教学课时占到30%左右,构建以课堂教学、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升人才质量。传统的《统计学》课堂教学,很多统计思想和理论都有较强的数理性,教学效果较差。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自己参与问题的确定、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完成调研报告,他们是整个统计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理论不懂的地方,学生也会自主学习或寻求教师的指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从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良好的途径。

二、《统计学》实践教学过程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循证医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循证医学》作为医学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一定的医学科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校自2008年开始为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在内所有医学类本科专业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经过多年对多个专业的教学,《循证医学》教学团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本科生;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在整个计划中体现循证医学思想的建立,应当将循证医学思想的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由此,我校成立了循证医学教研室,自2008年开始为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在内的所有医学类本科专业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循证医学》是医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至今已开设超过十届学生。经过十余年对多个专业的教学,我校《循证医学》教学团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现报告如下。

1教学的基本情况

《循证医学》在我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两个专业属于专业必修课,在口腔医学、中医学和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专业限选课。从开设的时间安排来看,由于《循证医学》课程涉及到大量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因此各专业均安排在《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之后的一个学期开设,以利于学生理解。在课时安排上,除预防医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均为24个课时,而预防医学专业由于本身已经系统学习了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教学也更加深入,其课时量相对更少,为16个课时。以24个课时来看,刚好可以系统讲述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及循证临床实践等必修内容。

2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查看全文

深究实践教学和管理教学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与专业对口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上都要求所聘之人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高校的扩招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实践资源更加紧张,为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带来困难。虽然各高校都在积极增设实践场地与设备,但是短时间内实践资源的短缺仍是高校实践教学开展的难点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科学地进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以便于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为学生毕业求职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其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日益重要的一环,这不仅能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而且能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实践的基本技能。它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对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认识到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不够,还要科学地对高校实践教学进行计划与管理,落实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扩招造成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使得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人均资源较少,必须通过科学的计划与管理才能使每一名大学生都有充分的资源享受实践教育,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实践教学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监督,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现代化的实践教学管理能够通过良好的实践教学计划、组织与协调,科学地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为每一名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场地与设备,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恰当的实践教学管理即使有足够的实践教学资源也不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所用。因此,重视实践教学管理、运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效果,是现代高校培养综合性实践人才的关键,是现代高校教学的重要工作,其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运用信息化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弥补现有实践资源短缺造成的实践教学困难,以科学的规划将有效的实践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高校实践教学是由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各类设计教学组成,是高校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是学生基础实践能力养成的关键,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管理,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必须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按照教学大纲科学地进行实验教学计划、教学、考核等。同时建立健全的实验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实现实践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高校要根据专业课程发展未来与学校发展计划,科学地制定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的长远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按照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践教学计划的分类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管理,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计划的编制,同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以此达到规范的实验教学管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以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验教学过程。同时以教学管理的抽查、检查等方式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通过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查看全文

科学教学校本实践研究

【摘要】一所乡村小学20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经历了从知识的科学教学到探究的科学教学到“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的探索历程。这是一段锐意进取、不断更新育人理念的历程,一段从课程建设跨向文化建设的进程,更是一段乡村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华美乐章。

【关键词】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校本实践

苏鲁交界处有一条河,叫绣针河;在绣针河畔有一所农村小学,叫连云港市马站中心小学;这里有一个“少儿科学院院士导师团”,他们以乡村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己任,通过“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校本实践,谱写了一段乡村科学教育的华美乐章。

一、课程整合

马站中心小学“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校本实践,最早可追溯到20年前的兴趣小组活动。1.从特色化到常态化。绣针河两岸、黄海岸滩,各种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从1997年的“绣针河中下游野生植物研究”开始,学校因势利导,带领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学习走向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开启了玩科学的特色活动之旅。学校坚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以中央教科所立项课题“农村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为引领,以校本化实施为策略,以课程化开发、校本化管理为措施,从最初的一名辅导教师、12名小组成员的科技兴趣小组逐步发展为全镇师生全员参与的常态化科学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从大处着眼到小处入手。促进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学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着眼点。最初的活动框架设计讲求“纵横”:纵向注重活动的历史延伸性、可继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横向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这一顶层设计为科学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做好了经验储备。以上是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入手,就是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最具有实操性的小主题实践活动入手,找准切入点,逐步巩固成果,扩大活动领域。如:野生动植物研究,就是先从辨识草木、采集标本、研究生性特点和功用价值开始,然后逐步深入,相继开展柘树研究、贝类研究、鸟类研究等。3.从三位一体到多位一体。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时空。学校综合开发、整合利用校内外和家庭资源,在“拥抱绣针河”校本课程、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这三门课程的相通和交叉之处,采取“三位一体”的实施策略,将教学内容、四大领域、教学资源、新生成的问题以及多种探究项目、多种活动方法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实施。如:以苏教版《科学》三上“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为基础,整合全学段教材内容,形成主题活动“绣针河中下游地区野生动植物研究”。在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学校打破学科界限,将其他课程视为科学探究的构成元素,以学科融合的形态建构校本大课程,从三位一体做起,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直至所有学科一体化,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载体和拓展沃土。

二、理念更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