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5 00:11: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实践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实践观点思维模式
一、实践是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但在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中却蕴含着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理上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天才世界观的诞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公开以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原则和全部哲学变革的出发点。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纳入到实践的解释框架中去理解,指出过去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的缺点则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_2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置于实践这一全新的解释原则之下,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去理解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并且从这一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看待整个哲学史,而且还进一步把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归结为实践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紧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便是观念的东西,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要从物质实践来予以说明。这样,实践范畴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不仅社会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实践不仅成为马克思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成为马克思理解所有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并以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去批判“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这是“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三种解释模式的共同之处,但是,“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或思维方式。因此,“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既试图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而贯穿于各种哲学问题之中,又无法把实践作为解释原则而重新解释全部哲学问题。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学问题。正因为是把实践的哲学意义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以,这里的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解释原则的创新,这才是实践观点的真实意蕴。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实践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
突出实践特色,是中央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必须把突出实践特色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先进理论的实践特色,不仅体现在指导人们提高认识、发现问题上,更体现在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包含学习和实践这两个要素。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基本标准。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抓住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点,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把突出实践特色贯彻始终,要在深入调研、查找问题上下功夫。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查找问题。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开展深入调研,把应对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作为调研内容之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状搞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全,把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关键环节找准摸透,深入查找本单位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分清哪些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造成的,哪些是工作措施不落实造成的,哪些是决策有偏差造成的,哪些是执行不到位造成的,等等。要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科学制定对策,明确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特别要紧密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具体举措。
把突出实践特色贯彻始终,要在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从活动一开始,就要着眼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要防止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出真招,见实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到边改边见成果,边改边增强广大群众的信心。当前,要紧密联系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着力解决经济运行、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体制机制的保障,是管长远、最根本的保障。中央和国家机关不少单位承担着管宏观、管政策、管方向的责任,要切实做好制度政策的废、改、立工作,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问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公务员之家:
把突出实践特色贯彻始终,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当前,必须认真贯彻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邓小平实践观分析论文
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践的核心地位
20多年前在全国展开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进行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冲破了、“”所制造的假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枷锁和“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从根本上推动了拨乱反正。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确立了实践的权威,弘扬了马列主义、思想的革命批判精神,真正发挥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是上了“本本”的就是真理,也不是“有权就有真理。”只有把社会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真理的标准,才能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确立实践的权威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当代世界的特点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我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了思想准备,从而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过程,就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正确的理论,是由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由于它是正确地总结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并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成功、得到证明了的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即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性,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性。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科学的理论,而科学理论形成之后,就必然会发挥它巨大的能动作用,变为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搞争论,拿事实说话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的实践史。指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则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完整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化为党的思想路线。他明确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论述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不仅坚持了这一观点,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不搞争论”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中经常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们在一开始的认识往往不能达成一致,甚至引发争论。对此,邓小平主张在实践中“放两年再看”,最后“拿事实来说话”。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2)这句话包含的哲学意蕴丰富而深邃。邓小平不搞争论的创新,缘于他真正掌握了实践的精髓。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重新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实践主导原则,勇于创新,提出“猫论”和“摸论”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就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猫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邓小平在关于“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提出的。他针对当时中国农民包产到户处于困境的现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那就是哪种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就像打仗一样,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后来的实践证明,搞包产到户,分责任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很快就得到恢复,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困境。“猫论”生动亲切,寓意深刻,是邓小平在寻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与“左”的或“右”的倾向艰苦斗争情况下提出的。“猫论”所倡导的正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猫论”所体现的正是坚持实践标准的精神。
科学观的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库恩在科学论中实现了一场变革。这一变革的实质是用实践的科学观来取代表象主义的科学观。本文通过对认识论、权力与实践关系的阐释,对知识的构造及其与情境关系的探讨,为重新理解科学构筑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实践;认识论;权力;解释学
Abstract:Kuhnrealizedarevolutioninthetheoryofscience.Theessenceofthisrevolutionisreplacingrepresentism’sconceptionofsciencewithpracticalone.Throughinterpretingtherelationbetweenepistemelogy,powerandpractice,discussingtheconstructionofknowledgeanditsrelationwithcontext,thepaperconstituteavalidplatformforre-understandingscience.
Keywords:practice;epistemelogy;power;hermenutics
一
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自然科学在理智与实践上所取得的成就。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技术创新的应用已使地球表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实践发展观活动随笔感想
我作为旌德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全程参与了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说感受颇多,总想用一点文字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的所看、所干、所思,面对各级领导干部那种高度自觉的政治信念,面对党员干部那种自觉地岗位奉献,面对广大群众的那种真诚相待,面对社会经济方方面面问题的解决落实,我充分感受到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巨大精神动力,充分感受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感受之一:组织驱动的强大推进力
3月17日《日记》:今天下午,县委组织部通知晚上在县委五楼会议室开会。晚上的会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骆良华说,这次抽调了60名骨干成立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和10个县委指导检查组。骆部长强调,从现在开始,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就是学习实践活动“产品生产的加工厂”,办公室各组就是“生产车间”,办公室人员就是“技术员和工人”,缜密的思考、周密的计划就是“生产过程”,各组组长就是产品的“初级验收员”,上级简报、上级各类媒体刊载的文章以及各项工作成果就是“产品”,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就是“质量的检验”。他强调要求办公室人员要当好“技术精湛的技术员和工人”,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确保责任明晰、环环相扣、流程精密、高效运转。从今天开始,我就被“强”抽到县活动办公室,成为了一名全脱产的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人员。
4月1日《日记》:今天上午8:30,联系我县的市领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韩永生一行驱车100多公里从市里来到旌德。在县委常委会议室,县委书记杨业峰向韩部长汇报了我县从3月20日召开动员会以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得到了韩部长的高度肯定,她肯定了县委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把联系工作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主动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编发了《县、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手册》,全程记录,跟踪问效;制发了《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质量考评办法》,对学习实践活动实行质量监控。
5月26日《日记》:今天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县委常委会分析检查阶段专题研讨会。会上,县委书记、县长等县委班子成员对县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方案再次专题讨论,聘请的4名群众代表也分别发表了意见。
7月21日《日记》:今天上午,县委书记杨业峰参加县发改委转入整改落实阶段动员会,他强调在整改落实阶段,要注意“五个防止”:一要防止松劲思想和厌倦情绪的产生;二要防止将整改落实等同于常规工作;三要防止只抓具体工作,忽视思想层面的改进;四要防止只顾眼前问题的解决,忽视长效机制的建立;五要防止好高骛远定目标,不切实际抓整改。
客观时空实践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客观时空实践时空技术规训
[论文摘要]天经地义的客观时空本身并不客观,其客观性是由生活实践一步步内在建构的,文章从实践发展的要求,时空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规训系统揭示客观时空取得统治地位的全过程,试图为重新理解时空问题打开新的理论视界。
一种外在化的具有公共效准的客观时空的观念,确实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普遍的共识。但若回顾时空的历史,我们却不难发现,这种客观的时空本身并不客观,相反其客观性本身却是由生活实践一步步内在规定的,是一种被建构生成出来的“客观性”。因此在这里,我们从实践发展的要求,时空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规训”这三个方面系统揭示这一客观时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揭示其客观性背后的生活实践真义,这对我们更新传统的时空观念,为从实践哲学维度重新认识时空的本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实践发展的要求
在原初的时空中,时空与实践是合而为一的,因此时空皆可直接用实践来表示。用实践表示时间,如“掌灯时分”、“一顿饭工夫”、“一袋烟工夫”,就是如此。像蒙古族人表示短暂的时间单位就直接源于其生活方式,如“安装蒙古包的时间(1小时多),备马鞍的时间(2~4分钟),挤羊奶的时间(约10分钟),一袋烟的工夫(5分钟左右),一顿茶的工夫(约30分钟),等等”。同样空间用实践来表示具体体现在空间的尺寸是由行动主体自身携带的,因此最初的长度单位是以人体的某部分的长度作为标准的,如手指的宽度,脚的长度,手腕的周长等。“比如我国古老的针灸术中,一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这种度量的习惯。针灸医师就以食指的第二指节的宽度作为1寸,以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宽度之和作为2寸,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节宽度之和作为3寸。”这种时空表示方式虽笼统,欠精确,但在生活实践中却是十分有效的,不过其弊则在于受生产生活方式和地域环境的限制较明显。因此为克服地域及生活的差异,一种外在化的具有公共效准的客观时空观念的产生,就成了生活实践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历史情形来看,这种可测度的具有公共效准的客观时空的诞生,确实经历了一个从不客观到客观、从局域性到普适性的发展过程。
公共虚拟实践景观设计论文
一、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下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模式革新的意义
(一)突破学生单独设计作业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团队合作意识与组织效率。在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中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设计题目。往往学生个体设计中没有交叉、交流,大多也只停留在绘图技能上,没有形成设计的合力。在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的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相互研究调查、评价与修改,这样可以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得学习团队的组织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效率。
(二)转变象牙塔式的设计学习,实现教学与社会现实接轨。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我们的传统教学也始终提倡设计作业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但采用实际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并不代表设计教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很多时候,学生在进行实际项目实践时,其设计思想、设计目标与创作方法与平时课程设计并没有太大区别,也没有更多深入实际环境进行真实的调研认知工作,设计内容目标受制于甲方的意愿及项目任务书,设计过程中还有以个人自我审美、自我欣赏的成分渗透。针对这些状况,在教学中导入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方法模式,更多引入实际地段、实际项目或者竞赛项目时,注重题目的选择,如一些提倡旧城改造项目、大型环境景观场地等具有公共性的项目,并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了解使用者,尤其是生活在其间的普通大众对环境景观设计的认知和要求,加深学生对环境景观设计的社会性、工程性、复杂性的理解,转变学生在设计学习过程中假、大、空的思维观念,真正把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的理念融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
(三)从实践出发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构理论课程的纵向体系框架,确立理论课与设计课的交叉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课的学习与设计实践紧密衔接,整合各单元内“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有机协调性,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指导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去,并在设计中反思自己的理论运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解决理论课程学习枯燥、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时对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给予有益的拓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转化,掌握理性设计的景观设计教学工作方法。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中,学生往往留意总平面布局、造型、构图等,通常教学中所学习的大量设计理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生态建筑理论等内容,在平时大量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去。其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都将作业评定标准大部分局限于方案的形式问题,制图与图面效果的问题,而忽视理论课程。因此,本教学研究在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方式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强化,最终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设计课程分为调研与策划、参与型设计、反馈与评价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根据设计题目,教师可以进行理论的传授,通过分时段理论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
(四)利用对现实背景的调查研究,构建学生在不同文化语境下设计中价值体系与设计思维的培养。文化类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由科学、艺术、伦理、宗教和哲学等系统的和其他非系统的如风俗、习惯等文化形式、因素所形成的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动态特征的文化有机结构的感性表现。其与人构成某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其特定的“文化——精神”空间。文化类型是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创造的基础,通过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创造性进行控制和导向。文化类型以其具体的存在形式,由各种思想、观念、观点和方法凝聚成无形的综合体,对空间设计者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不同的文化类型给不同的设计思维提供不同的精神补给。
树立实践科学观讲话
同志们: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我与大家一起探讨政绩观问题,我讲的题目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实践科学的政绩观”,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绩观的基本内涵;二是树立科学政绩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是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和实践科学的政绩观。
一、政绩观的基本内涵
所谓政绩观,主要是指怎样创造政绩和如何衡量政绩两个问题。其内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价值取向,即其为官一方到底代表谁的利益,用什么作为评判政绩的标准。它是区分不同政绩观的基本量标。二是方法论取向,即用什么来取得政绩,特别是在主观需要和客观基础之间,决策需作何种取舍。它决定了政绩的效果。就我理解,政绩观还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政绩观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政绩观存在于每个从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中,统治阶级都要求从政人员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政绩观。列宁曾经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待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政绩观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为谁创造政绩,就这点来讲,不同的统治阶级,其政绩观必然有明显的差异。如在封建社会实行“家天下”,是皇权统治,在不正确的政绩观支配下,更多的官员搞横征暴敛,以致官逼民反,造成中国历史上平均每30年左右就有一次战乱或动乱,这是台湾著名历史学者柏杨研究得出的结论。再比如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宪政政治制度,但各级官员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角色、身份一直未曾改变,其衡量政绩的标准,大财团的看法是关键。从其价值取向来说,资产阶级政客之所以要出政绩,基于二方面考虑:一是要对扶其上台的垄断集团负责。政客竞选需要大笔的经费,而经费只能自筹,谁给他大笔的经费,谁就是他的股东。其上台后自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种例子是举不胜举的。美国就有驴象两党说,总统上台委派官吏原被称为“政党分肥制”。有的专家称:小布什之所以实行单边主义,就是为了迎合支持他上台的军火商的利益。而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在竞选纽约州议员时,为了取得美国犹太富翁的支持,一反过去限制以色列的主张,提出要帮助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后来干脆称自身就是犹太裔。(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历届政府都对以色列采取袒护政策,其根源就在于犹太富翁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决定了其政治生命的存亡续断)。可见,每一个政客都代表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二是对选民负责。票数的多少决定了政客的政治生命。政客在竞选前后必须尽可能满足选民的需要。在从政时,尽可能取悦选民。什么方式合适就干什么,如克林顿在朱钅容基访美时,原决定马上与中国签订WTO协议,但鉴于美国两个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和产联的巨大压力(这两个工会组织掌握着几百万钢铁行业选民和纺织行业选民),在最后关头却退却了。以至朱幽默地说: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政客在迎合选民需要的时候,确实也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但“选民”并不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当然也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为了财团和政党的自身利益,他们也可以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如国会弹劾克林顿案,就是某些国会议员为了所谓“政绩”而“小”题大作的典型写照。这种事在韩国也出现了。卢武炫现在被弹劾,说到底,就是议员们为了政党利益公报私仇,而导致韩国出现了权力真空,从而损害了整个韩国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陈水扁不也是做着同样的事么?马基雅维里在《君王论》里宣称:“不要问是否作恶,而要问是否善于作恶”,这正是资产阶级在政绩方面取向上的座右铭。
二是政绩观具有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政治经济环境,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政绩观。如在解放战争年代,战绩就是政绩。谁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用兵如神,谁就是统帅之才,邓小平能27岁就走上正军级领导岗位,也是27岁就当军长,就是对其战绩的肯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经有过“多快好省”的建设高涨阶段,在“超英赶美”等不正确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出现时期的“大炼钢铁”,以及后来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在当时,都曾作为值得表扬的“政绩”。虽然今天,看到这种政绩观显然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在时代,政绩观更是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直至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到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坚定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并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倡发展是硬道理,使我国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广大干部确立科学的政绩观。政绩观的演变过程,实际也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
自身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个人一时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做好事。如皋“爱心邮路”把平凡的乡间邮路变成了“爱心路”、“和谐路”、“文明路”,成为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写照。
在平凡岗位上坚持服务群众、恪守职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应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如皋市137位乡邮员虽然都是普通员工,但他们都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为群众服务,表现出追求上进、乐于奉献、不图名利、爱岗敬业、艰苦朴素的精神风貌。
在平凡岗位上坚持团结互助、扶危济困。团结互助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强调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帮互助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爱心邮路”上的乡邮员以本职工作为纽带,演绎着一个个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动人故事,其行为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在平凡岗位上坚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进步的。艰苦奋斗,要求保持不畏艰险的精神状态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如皋“爱心邮路”的乡邮员虽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不畏艰苦、以苦为荣,坚持准时精确地完成投递任务,同时利用邮政服务产品,为当地群众提供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绿色通道,帮助不少群众走上致富路。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用不平凡的业绩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从自身做起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如皋“爱心邮路”先进集体的事迹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从自身做起。
荣辱观学习实践通知
区直各团(工)委、总支、支部:
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把“八荣八耻”的要求落到实处,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团区委将在全区组织开展以“知荣明耻树新风”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系列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全区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青少年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要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通过组织学习,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紧紧围绕**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落实“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紧密结合团十五大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迅速掀起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
二、广泛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青少年中深入人心
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部署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工作。以举行宣誓仪式、成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报告团、开展“两代人”对话活动等为形式,号召团员青年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锋。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网站及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认真安排部署,加强整体策划,做好重点宣传。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宣传青少年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良好导向,营造浓厚氛围。青少年教育阵地等青少年活动场所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掘教育资源,针对青少年特点,运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扬荣弃辱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