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23:35: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市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关于市生态市构建调研
培育更多生态亮点。市创建部门要在这一面加大推进力度。环保、建设、农林、卫生、水务及行政执法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3.以点带面。重点在污染治理、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城市绿化、生态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河道长效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上,力争培育一批有层次、有特色、有现场、有资料、有实质内容、有推广价值的新典型、新亮点。
总结成绩和经验,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揭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研究思路及对策,确保年建成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第二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如城、搬经、高明、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并考察学习了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生态市建设现状
一)工作凸显亮点
规划到位1.谋划及时。
组织开展了生态市建设专题调研,早在市即开始着手谋划生态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市环保局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市政府委托科技学院编制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围绕建成生态市的近、远期目标,明确了市四大生态功能板块和六大生态建设主要领域,提出了32项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182.6亿元。此基础上,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对镇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出台了生态保护子规划。如丁堰镇邀请师范大学编制的丁堰镇生态工业园规划》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加强城市党建 构建市和谐城市
●没有基层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上体现服务●实现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体互动●现代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构建和谐绵阳”作为主要抓手之一,围绕和谐绵阳这个发展要务,全市的城市基层党组织以社区及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维护稳定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绵阳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推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网络,夯实党建促和谐的组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如果没有基层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健全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网络,发挥党在城市社区及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加快“建党”步伐,在全市街道(乡镇)普遍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增强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覆盖;要充实骨干力量,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指导。针对城市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普遍规模不大的实际,选派机关干部到重点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助培养和发展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要发挥群团作用,通过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重点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活动,扩大党在新领域的组织影响。
选拔人才,提供党建促和谐的组织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注重集聚各方人才,加大骨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上体现服务。要选好配强班子,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社区干部队伍,提升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要强化党员示范,打造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通过发挥共产党员的主力军作用,凝聚和带动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和谐建设的热情。
整合资源,形成党建促和谐的工作合力。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需要集全社会之力。城市基层党组织必须树立开放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实现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体互动,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整合部门职能,从强化领导机制入手,充分发挥国资、民政、财政、城建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和谐共建格局;要整合党内资源,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把自身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注重把党员、干部的个人力量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整体力量,使党内资源直接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利益的调整中。
扩大民主,构建党建促和谐的制度保障。现代民主政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凝聚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证。要拓展沟通渠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开辟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和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便捷通道;要推动民主参与,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民主的积极性,广泛集中民智;要搭建监督平台,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按照“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及时向党员或社会通报党内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情况,促进管理民主。
市构建智慧城市设计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显现。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将其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以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为契机,从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升级不断深化,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思路,按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本专项规划。本规划实施期自年至年。
一、现实基础及发展形势
(一)现实基础
市城市市场建设工作计划
一、现状基本情况
(一)现状
*市2001年撤地设市,规划中心城市面积140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底,中心城市人口约40万人。经过近年来开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各类商业网点发展迅速。一批辐射周边县区、深入社区体现便民利民的大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积极发展,专业店、专卖店呈现网点积聚、经营细化的趋向,各类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做大做强,星级宾馆数量增多,餐饮名店从无到有,适应改革开放和生产生活需要的商业服务业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
商贸流通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十五”时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产地位日益凸显。一是三产增加值占全市GDP45.5%,排第一;二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陕南三地市中排第二;三是三产解决社会就业9.8万人,占三次产业比重81.9,排第一。其中流通服务业从业6.58万人,占三产的67%。截止2007年底,在市区注册批发零售贸易及饮食服务企业1508户,经营网点5000余个,从业人员近30000余人,千人拥有网点数达到25个。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预测规划期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100亿元。分业态看:零售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金都百货、南方商务、民威商厦、向阳商厦、华龙商厦、天马百货等一批企业已成为*商业零售业骨干企业;一批省内外连锁企业如开元、海星、喜盈门、喜洋洋、爱家、晶众、万家福、大本营等陆续进驻*,既丰富了*零售业态,也给市民购物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更大的选择空间。目前,城区单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零售网点共25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百货商场或超市8个,年营业额5000-8000万元的商场7个。批发市场。截止2007年底,*城区现有农副产品、服装、建筑材料、金属物资、汽车、家俱、日用杂品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共29个。其中:生产生活资料市场9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6个;日用消费品综合市场6个;服装专业市场2个;建筑装饰材料市场6个。市场占地面积共计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市场建设总投资2.76亿元,共有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262户,从业人员5700余人,年商品成交额达17亿元。目前,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服务城区,辐射周边县区、集镇。商业街。商业街是城市商业发展的缩影和精华,具有巨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目前,传承自然形成的商业街数量较多,分布在商业街的商业网点密集,如金州路、兴安路、巴山路、解放路、大桥路、东、西大街等商业街网点的密度程度在80%以上。*城区现有商业街11条,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即东、南、西、北环城路以内各主要街道。其营销种类以百货、服装、照明灯饰、机电建材、饮食宾馆、特色产品、浴足休闲类居多。物流业。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在*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仅有的几家物流企业也主要是以运输、仓储功能为主,具备现代物流企业功能的专业企业或物流园区尚属空白。饮食服务业。餐饮住宿、美容美发、照相、休闲娱乐、洗染、沐浴、日用品修理、缝纫、再生资源回收、拍卖、典当等是城市商业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饮食服务业的发展。*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南北大菜荟萃,地方特色小吃、民族食品丰富。截止目前拥有餐饮业服务网点1200余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餐饮企业8家,现有天龙酒店、莲花池饭荘等4家“*名店”。各类宾馆、饭店、招待所、旅馆80余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8家,可提供高、中、低档床位近2万张。美容美发店、浴足休闲店约有200余个,日用品修理店如修自行车、摩托车、钟表、家用电器等约有150余个,缝纫店约有50余个,干洗店约有30余个,再生资源回收店约有30余个。以上服务业网点单店营业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城市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属于社区型服务网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中心城市商业网点在总体上缺乏科学的调控手段和方法,布局不够合理,许多网点配套设施不尽完善,没有形成品牌特色。零售大中型网点布局在市中心地带积聚过密,业态雷同,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批发市场一部分是在传统的农贸市场、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新建的,总体上不够成熟。一是市场建设与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存在盲目、重建、乱建现象;二是没有与*交通枢纽地位和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相匹配的“中转型”“产地型”等大型批发市场;三是同类市场竞争激烈,除各自所处位置不同外经营的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经营特色和专业性;四是市场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散、小、差、档次低,自然形成占道街市,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五是相应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如公厕、停车场、垃圾处理等。商业街都是自然形成的普通商业街,缺乏个性特点和商业文化氛围,功能不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不完善,商贸流通业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低。餐饮服务业知名品牌少,停车场地不足,小型餐馆店容店貌差;服务业功能不完善,一些新型服务业态有待进一步开发。
市住房建设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
为服务于广州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城市发展目标,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穗字[2007]2号,以下简称“惠民66条”)、《广州市关于加快住房和土地供应加强住房管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若干问题的意见》(穗国房字[2007]258号,以下简称“穗七条”)和《广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2010)》的要求,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不断健全广州特色多层次住房梯级供应和消费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努力做好“住有所居”各项工作,保持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实现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08〕46号],结合本市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次住房建设规划范围包括市辖10个行政区,分别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和萝岗区。本规划所指广州市或全市是指市辖10个行政区。
第三条规划期限
城市住房建设计划
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房[**]299号)文件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37号)精神,我局对编制《**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向市政府作了专题请示,由我局联合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编制过程中,我局多次牵头组织召开编制工作座谈会,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并结合我市居民实际居住状况和住房需求,认真组织《**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对规划初稿进行了两次书面征求意见,基本上做到了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
为了使编制的《**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我局于**年12月15日邀请了省建设厅及市相关的十个职能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委们对规划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一致认为规划的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住房建设结构及布局合理;规划内容齐全,图件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行,规划成果符合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原则予以通过,经批准现将规划文本主要内容公告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市城市近期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城市不同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保证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重点工程拆迁困难户安置房)以及廉租住房的可持续供给,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落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对城市近期住房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共同承担对全市住房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
第三条规划依据:
加快生态市建设思考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安徽”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率先把我市建成生态大市,构建和谐**,特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依托四大资源,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生态求发展,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标要求:到2007年,形成若干优势明显的生态产业,人均GDP超过1200美元,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达到或超过生态市指标;到2010年,建成一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并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社会进步指标达到生态市指标。到2020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类28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生态市指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内外生态旅游的需求,培育和推出一批生态旅游的精品。大力推行旅游景区、景点可持续旅游标准“绿色环球21”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绿色饭店”创建。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强化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严厉查处旅游开发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主要热点、热线旅游景区、景点在部分时段实行游客总量控制,减缓因游客过分集中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确保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100%。通过努力,尽快把我市建成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
“幸福城市”建设探讨
摘要:幸福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以城市为主体,建设“幸福城市”,需要首先理清城市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城市对于个体而言,一方面是个体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是对个人生活能够加以调节和控制的行政单位。以城市为主体,建设幸福城市,其内在含义应该是城市提供平台,让个人追求幸福。
关键词:幸福城市;个人;幸福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大概有一百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幸福城市”,“幸福”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目标。毋庸置疑,这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口号,是对以往提出的“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目标的进一步反思和提升,是对人与城市之间最和谐关系的美好预期。幸福是主体的主观感受,是纯粹个体的事情。以城市为主体,推进和增加主体的幸福感受,必须首先理清城市在个人生活中所占据的角色问题。城市一方面是个人生活得以展开的平台,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对个人生活能够加以调节和控制的行政单位。因此,以城市为主体,建设幸福城市,就内在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一方面实现生活方式的革新,一方面实现城市对个人生活的有效调节和控制。
一、“幸福”与城市生活方式变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现代社会,直接生活在城市中以及生活在乡村却受到城市影响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城市”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族群、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们,通过城市整合的过程融入相应的社会团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因其方便、快捷、舒适等特征逐渐在更多的人口中得到尊崇和推行的同时,也因其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日趋枯竭等问题成为我们反思的对象。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和反思首先集中在社会学领域,并逐步向其他领域扩展。对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学者王雅林认为,可以通过城市生活活动的条件、主体和呈现形式三个维度加以考察,并且认为通过对有关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够达成社会学研究的最高使命,那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或者说“幸福生活”不仅是理论研究的最高使命,也是我们进行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而要达到这种目标,首先就必须进行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和改革。目前,无论是“生态城市”、“智慧城市”还是“海绵城市”,实际上都倡导一种在方便、快捷、舒适的同时兼顾低碳、环保、高效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从广义上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但是更为集中地表现在发展观和消费观之中。就发展观而言,低碳生活方式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节约资源,以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为目标。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城市的山清水秀,居民的幸福生活。
二、“个人”的三层含义与“幸福城市”建设
全市党建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全市组织系统和广大组工干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服务“两个率先”、“两升”的大局,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1、以扩大民主为特征,构建民主开放的组织工作机制迈出新步伐。作为全省22个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的试点单位之一,圆满完成公推直选埭头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受到省委李源潮书记的高度评价;成功组织直接推荐平桥镇镇长人选工作;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公推直选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委员工作,《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报刊文摘》、《新华日报》和《常州日报》等报刊杂志进行了重点报道。
2、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领导班子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在市级机关部门开展创建“好班子”、镇创建“五个好”活动。抓好镇党委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对16个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配备。调整涉及领导干部147名,其中党政正职11名,副职108名;完成了原天目湖镇、平桥镇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机构的班子配备和人员调整;提交市委讨论市管干部5批次187人次,其中提拔正职领导干部12人,副职试用期干部32人,改任非领导职务的17人,安排挂职干部45人,办理领导干部退休、提前离岗66人;讨论部管干部10批次83人次。安置军转干部27人。年底组织对市级机关32个部门进行了届中考察。
3、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一是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制定了讨论干部票决制、市委全体会议对镇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市管后备干部公推公选办法、公推公选镇党政领导干部等制度。规范和完善了干部分类管理制度。公务员管理、军转干部安置、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机构编制和人事计划管理、工资福利和人事档案管理等取得较好成绩。二是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对各党委(党组)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着重抓好换届后新任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对《条例》的学习培训。实行干部谈心谈话、诫勉、函询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对18个镇(区)、市级机关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坚持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机关和信访部门联系制度、干部监督重要信息报告制度、特约信息员制度、案件查核督办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大局,建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相适应的干部考核体系,改进干部考核方法,在做好集中考核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平时的考核了解,全面、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提高对领导干部考核的科学化水平。
4、以“人才强市战略”为重点,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成立了优秀引进人才联谊会,召开了优秀引进人才座谈会,市领导与优秀引进人才面对面直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全市共引进各类毕业生2000多名,引进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23名,推荐评审职称1857名,申报引进外国智力项目3项,首次《**年**市人才开发专业目录》,组织开展人才资源开发先进单位和杰出人才奖评选,认真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市有1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被评为常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我市接受常州市科技、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