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影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8:29: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诗歌影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观杜审言看其对杜甫诗歌影响
【摘要】“诗圣”杜甫,与其祖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在诗学渊源上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核、艺术特征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杜审言的影响。这种影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风、家学以及诗歌家法传承等方面。
【关键词】杜审言;杜甫;儒学传统;诗学传统;诗歌艺术;影响
众所周知,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后人常常评价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这让人不免思考他身上是否汲取了其祖杜审言的诗歌营养。现从家风、家学以及诗歌家法等方面来探讨杜审言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家风、家学承袭
(一)儒学传统的影响
杜甫在《进鵰赋表》中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反映出杜甫出生在一个富有儒学传统的家庭。杜甫家族的儒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他的远祖杜预。杜预是晋代名臣兼名儒,并且还是《左传》研究专家。杜甫曾在《祭远祖当阳君文》中,称颂先祖:“《春秋》主解,稿隶躬亲。呜呼笔迹,流宕何人”,并起誓:“不敢忘本,不敢为仁!”。对于祖父杜审言,杜甫更是推崇备至:“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1]。杜甫对于儒学的信仰直接承杜审言而来。杜甫的《进雕赋序》言:“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先臣就是其祖杜审言,杜甫对杜审言的崇敬,加上主动的学习,使得杜审言的儒者思想在杜甫身上潜移默化,更加奠定了杜甫对儒学的信仰。
网络对诗歌的影响论文
一、网络对诗坛的改写
诗歌公共传播媒介迅捷发展,使传统单一的政府审批的纸质媒介拓展到民间刊物、官方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等诗歌立体传播媒介。官方纸质媒介一般分为上半月刊和下半月刊,上半月刊为传统刊物,下半月刊一般是“官方刊物+诗人挂帅+民间资本赞助”的诗歌运作方式,民间刊物则基本上都是诗人通过各种赞助自发编辑的纸质印刷品,民间立场的加盟使得诗歌从庙堂之上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化追求。《诗歌月刊》第一个在网上正式安家落户,《星星》诗刊、《诗潮》、《诗选刊》、《扬子江》、《绿风》等刊物紧随其后,官方诗歌刊物对网络诗歌的指导性参与及肯定性认同,推动了网络诗歌的发展,网络诗歌已成为纸刊的选稿基地。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介的发展使得诗歌、诗歌刊物都纷纷走上了网络诗歌媒介的发展路径,而诗人也纷纷建起了个人诗歌博客,黄遵宪当年倡导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牵拘”的诗歌写作模式如今完全实现。
同时,网络诗歌在传播途径上也更为自由顺畅,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诗歌媒质编辑和传播的单一结构以及垄断性地位,诗人不必因为美学旨趣、编辑口味、刊物规范等问题有意迎合刊物的口味。可以说,民刊的出现,使更多的诗人创作得以肯定、传播和被人接受、阅读,诗歌的生态环境日益自由宽松,文本创作也更具个人性和自由化。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heWorkofArtintheAgeofMechanicalReproduction)中所勾勒的景象在网络化得诗歌时代皆以实现,本雅明认为,所有的读者都变成了作者,读者、作者和批评者频繁互换,没有专家和权威,在“众声喧哗”中到处是虚拟情境,意义不稳定的碎片,即时交流,新风格和新经验的书写,不连贯,胡闹,主体变形,重复,震惊。这些场景如今都以网络在场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网络的崛起以及诗歌网站、个人博客的兴盛,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有效地解决了诗歌在这个时表和出版难的问题。网络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在虚拟空间赋予了诗人、诗歌爱好者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及对话权,任何人,只要你愿意写,都可以在自由、平等、开放的网络和博客空间发表,而且立即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回应,在短暂的过程中你迅速感受到了成果发表和被人关注的喜悦和快感,大大刺激了诗人的创作激情,从而使很多新诗人迅速进入诗歌界。
但不可避免,网络也给诗歌带来了负面性。网络艺术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艺术,它只存在电脑空间(赛伯空间,cyberspace)之中。在杂语并存、多元共生的后现代语境中,网络改变了我们“改造世界”的生活态度和生存姿态,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网络话语的空前自由,使诗人从单一封闭的时代开始入一个有更多机会表演和宣泄的时代,使得网络诗歌写作更即兴、更简单、更个性、更随意,网络诗歌创作不受任何束缚,而且发表的“门槛”低,有的诗人或诗歌爱好者缺少相应的自制力、道德力、责任力和专业力,随意在网上书写所谓的“诗歌”,把诗歌的性灵、责任、美学全部抛弃,剩下的只是“顺口溜”、口水化,甚至是一些“色情诗”,如此也加剧了诗歌被贬抑的发展状态,致使出现诗歌恶搞现象。当然,诗歌恶搞现象是诗歌爱好者对于1980年代中后期已降中国当代诗歌日益泛滥极端不满的“集体暴动”和渴求新诗规范和精品诗作出现的文学诉求,是对恶心的口语写作和下半身写作的“集体清算”,是对意象清新朦胧、韵味自足的现代汉语诗歌回归的渴盼,诗歌爱好者以腼腆的怀旧情结和极端的诉求方式对抗迫使美好传统日益沦丧的后现代秩序,从而还原日常生活和美好传统的审美诉求。
一般说来,网络诗歌以其平等性、边缘性、开放性、互动性、自由性及民间性,使诗人和读者摆脱了传统诗歌话语中编辑权力对诗歌本体的遮蔽、过滤等干预性处理。诗歌不仅是文人雅士、阳光白雪的创作,也是普通细民、下里巴人参与日常生活的有感而发的情感吟诵。“网络诗歌”已经走向了当代诗歌场的舞台中心,并初步确立了自身的法则,在参与者、组织形态、交流方式和交际功能等上参与了诗坛的建构,他们抛开了“社会面具”和“审美焦虑”,尽情地在网络世界里抒情写意、感慨人生。尤其重要的是,在网络诗歌创作中,女性与男性诗人共同参与到虚拟空间中的诗歌书写。
二、博客时代下的“新红颜写作”
试论王维心态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王维心态诗歌风格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王维前后期心态的不同论析心态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诗人前期乐观向上、积极仕进极富盛唐之气,其诗歌豪迈、壮逸;后期他参禅入佛,诗风也更加静逸、恬淡、平和。
王维(公元701一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州人。父亲早逝,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聪颖多才,21岁中进士,为大乐丞,因属下伶人擅舞黄狮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得张九龄赏识,擢为右拾遗,后升至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又受张罢相牵连被派往边地慰军,并留滞节度使幕为判官;安史之乱中陷贼并被迫做伪官,两京收复时因此获罪下狱,因其曾写反乱思主之诗《凝碧池》及平叛功高的其弟王缙请消己官以赎兄罪之力保,被赦罪降官,责授太子中允,后累迁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一生中最大的那次变故,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重点着重分析其两种心态下诗歌的不同风格。
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的壮怀激烈,“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与边塞相关的前期送别诗也同样极富盛唐气。王维有送别诗70余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其送别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同乡,一是同僚。送别事由多是友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其诗中旨意往往跳出同情、祝愿的常规和常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出积极入世的建功理想。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踔厉奇发、壮亢激昂的风格特征。
我们也能在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里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自信乐观的气概、浩然开阔的胸怀,这种气概与胸怀投射到诗人笔下的风景物貌,掩抑不住一股强烈的壮逸之气。如:
儒学思想对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欧阳修儒学思想诗歌创作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比较互证等方法,探究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其诗歌风格形成的关系,结论认为:欧阳修经世致用的独到儒学见解,为其诗歌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充实作用。他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创作,令诗歌表现出内容的扩展性,风格的议论性及以文为诗、平易流畅等完全不同于唐代诗歌的面貌,也为宋诗风格的逐步形成,创造出自由纵横之广阔天地。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
苏轼对欧阳修评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这正可说明欧阳氏深刻精辟之儒学见解和独具特色的儒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学术史而言,文史哲本为一体,那么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又有哪些关系呢?思考这个问题,更能深刻把握欧阳修诗歌创作逐渐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以及对宋代诗风产生的深远诗学意义。
一、对“人”的关注与诗歌内容的扩展性
北宋建立伊始,急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来巩固新生帝国,以加强集权统治。但这时的儒家思想随着隋唐时期佛、道的发展,已日渐式微,它的作用和影响也遭受了巨大冲击。这种思想上出现的混乱状况,令有识之士有所警觉。恢复儒家道统,复兴儒学,成为这些人首当其冲的任务。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中,欧阳修身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肩负起了对儒家思想价值重新认识和阐释的艰巨任务。在他看来,儒家之道不仅仅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一套具体制度和道德规则,它除了讲究礼乐刑政和道德仁义之外,还应该经世致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他认为儒家之道决不是玄之又玄,无法追求的东西,它蕴藏于百姓日用之间,社会政事之中,包含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戚戚相关。不难看出,欧阳修是一个儒学的实践家而非纯粹的书斋学者,在主张贴近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基础上,他对儒学关注的落脚点,在以往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宣教之外,更关注人,以人之常情为出发点,以人事为归宿。他不仅对凡人的人情有深刻的体察,也将圣人拉下神坛。在欧阳修看来,圣人也是人而非神:“圣人,人也,知人而已。”“圣人之言,在人情不远。”圣人之道蕴藏于百姓日用之间,正是:“教人树桑麻,蓄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所以人情是世人易知而近的日常生活和规律,也是人所共有的生活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形态与认识方式。
诗歌艺术教育给素质教育带来影响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有人称之为“文学艺术中的皇冠”,是比较独特的、高雅的语言艺术和情感艺术。在优秀诗歌作品的学习、鉴赏和诗歌创作中,可以让人陶冶情操、锻炼写作、开发发散性思维,从而在提高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组织社团活动能力以及进行社会调查和采风能力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和学生,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文学素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诗歌艺术的学习与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能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阔视野,增强想象力,容易产生出创造性成果或独特而新颖的思想火花。想象,是诗歌艺术腾飞的翅膀,我们读诗、写诗,都离不开想象。这与生产土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时的想象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专家认为:科技与艺术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诗歌艺术对语言的表达和锻炼有着独特的要求,即采用形象化语言,讲究意象和意境的创造。诗歌是众多文学艺术中文字最少、语言最精炼、时空跨度最大、触及人们心灵最形象迅速、最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诗歌语言本身带有艺术性,也就有了生动性。论情感,有抒情性;论力量,有号召性;论节奏与音韵,有音乐感;论结构,有建筑性;论表现,可明朗或朦胧;论传播,有广泛性;论时效,有长期性。人们在口头、书面乃至影视、网络通过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其效果比起干巴巴的说教,模式化乃至假大空的报告与文章,可谓天壤之别。
诗歌艺术的魅力并不亚于其它形式的艺术,且与众多艺术和非艺术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与同属文学范畴的小说、散文、杂文,与影视、戏剧、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建筑、广告、时装、哲学、宗教都有姻缘,都可融汇贯通。只要注人诗的成份,或取其诗的营养,都可能使手中的作品熠熠生辉。有一定形象思维能力的人,随时都可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捕捉到诗意,从而起到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诗歌艺术教育在现行教育教学中的淡化是显而易见的。窥一斑见个豹地反映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长期冷峻的对峙。诗歌多年来在教材选用卜所占比例很小,学生大考小考都难考诗歌,即或试题中出现一点基本常识,也仅仅是点缀。诗歌艺术教育很难在教学中有立足之地。是诗歌艺术的难度使教师望而生畏,还是教材编写者本来就不当一回事呢?是人们只用”平常人”眼光对待诗歌,还是用偏执而猜隘的政治标尺来衡量诗人及其作品呢?
诗歌艺术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良机。纵观中国历史,凡遇国盛民倡时期,诗歌都有一个飞跃与发展。即或国家遇到灾难,诗歌如冬天的草木,冰雪下也要孕育一个新的春大。“”期间,“天安门诗歌”的出现就是例子。更何况,在新中ly]诞生后,中国诗歌在国家领导人的鼓励下,己经或正在广泛而深远地影响广大诗歌爱好者—中国革命的人民领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都有诗集或诗文集问世;主席参加聆听“中华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并发表了两首绝句,也为诗歌艺术发展伸出热情之手。河南“中国诗歌林”和湖南“中国常德诗墙”的诞生,《全唐诗》、《个宋词》最完整的新问世,《诗学大辞典》的出版发行,个国各地诗歌社团组织的诞生与发展,中外诗歌艺术频繁的交流,中学语文新教材突出审美性、情感性以及阅读内容的充实和篇幅的增强,都为诗歌艺术教育铺展了广阔的天地。
英雄情结对曹操诗歌的创作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曹操英雄情结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蕴育着浓烈的英雄情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则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晋人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评价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认为曹操是汉末三国时代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个真正英雄。这与后世许多的文人斥之为“奸臣”、“汉贼”有些矛盾,这可归结为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道德取向存在着很大不同,以及不同评价者之间也有差异造成的。尽管这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总结曹操“人生几何”的一生,他的身上始终都蕴育着非常浓烈的英雄情结。这是由于汉魏时期特殊的社会氛围和曹操个人的独特经历,以及他内心世界对生命价值的不断追求所造成,当反映到曹操的诗歌创作上,也就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何谓“英雄,’?三国时刘邵《人物志·英雄》日:“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换言之,英与雄也就是智与勇,是既有远见卓识又勇武过人的人物。中国古代英雄是指那些在现实社会中不重天命,仅凭个人的高度创造才能与后天奋斗努力而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并最终成为封建政治体制中杰出的文臣武将与创业帝王。
中国古典英雄概念孕育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有着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成过程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则在汉末三国时代。东汉桓、灵帝两次党锢之禁,加深了皇纲不振、宦官与外戚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而代表社会良心与政治监督力量的清流,其以儒林清议方式参政也宣告彻底失败。这些不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也使西汉以来以儒家封建纲常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系统趋于崩溃,君权神授的天命观严重衰落。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意识空前淡薄,圣贤观念衰微,圣贤不再成为社会崇尚的对象。而被人们寄以厚望能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就成为当时社会上世人普遍崇尚的理想人格形象。
当圣贤所代表的天命、道德不能拨乱救世,强调个人才智至上的曹操等汉末英雄应运崛起,英雄崇拜遂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文化思潮,英雄概念也就取代圣贤而成为时代的核心概念。故“以曹操为典型的汉末英雄群体的崛起,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也标志着汉末三国英雄时代的开始。
论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影响之下,教育工作者在对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的过程中,也积极注重理念、方法、制度等各方面内容的创新,通过学科属性的了解,进一步的注重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具体到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中美育策略的分析中来,主要是通过诗歌教学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进一步的在课程开展中对美育的诗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穿插,这样可以为课程教学增色添彩的同时,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语言教学;美育策略
注重高中阶段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并把握诗词欣赏能力的挖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不仅可以构建更为科学的人文素养,也可以在人文关怀等相关理念的影响之下,使得语文教师更加重视诗歌语言教学存在的主要价值。所以,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重点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将重点分析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美誉策略创新与优化的重要价值,通过教学成效的进一步工作,不断把握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
一、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美誉策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从古展进程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诗歌就已经有着较早的发展历史。比如,在春秋时期的《论语》中这样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这也说明诗歌教学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的,而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也就认识到了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美育策略采取的重要价值。首先,积极把握诗歌语言教学,可以更好的强化高中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地位,通过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美好诗歌佳作的影响之下,进一步的了解其具体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在唯美诗歌意境之下感悟诗歌的美好。第二,中国诗歌语言教学美育方法的创新,可以从实践的的角度入手,重点强调诗歌单元讲解的科学与合理性,其作为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学习的纽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把握知识内容,才能够及独立自主的利用自身掌握的技巧解决相关的问题。第三,注重诗歌语言教学,也可以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知识精髓的进一步传授了解诗歌知识存在的背景区和历史发展进程,对于现代与古代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中美育策略等内容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哲学智慧
内容摘要:古代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剪影,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朗朗上口的韵律、情景丰富的采写、深刻入微的哲理、浓重饱满的情感都使得古代诗歌长久不衰,时至今日,古代诗歌仍显得十分精致隽永。作为我国语文教育体系中固有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古代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与画面美都有着深刻的体悟。而对于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部分学生则没有进行细致的考究。本文主要就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哲学智慧进行了鉴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哲学智慧;分析鉴赏
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主流艺术形式将发生一定的转变。但无论在什么时代,文学艺术都将在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与民众的精神追求具有密切联系。在民众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当下社会,其精神需求则显得愈发强烈。作为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分支,诗歌艺术之于民众生活的影响十分细致全面。从学习到思想,从谈吐到性格都可以窥见诗歌艺术的影子。而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本,诗歌的哲学内涵则是其强大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因素。鉴于此,对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哲学智慧进行深度发掘便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古代诗歌所映射出来的生活哲理
哲学是人类生活中精神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不仅反映了人类的思想还反映了人类的价值与终极关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苏格拉底将哲学比喻成最高的诗,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诗是一种主流的文学形式。其具备韵律美、意境美与情感美,且其韵律、意境与情感均不拘泥于特定的表达形式,在我国古代诗歌当中韵律、意境与情感的种类及其表达方式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性。鉴于此,诗歌成为了表达文人自身思想的优良载体。透过诗歌文字的表象,我们可以窥见其深远的哲学内涵,从而引领我们准确地体悟生活。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思想寄寓在故事之上,由此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在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中都对朋友送别的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虽与友人的身份有别,但朋友之间的情谊仍难能可贵。而这之间的哲学意味在于诗中所折射出来的“朋友之间理应肝胆相照、坦诚相待而不被境遇所左右”的道理。将这一道理引申至现代生活当中,这类诗歌中所折射出来的哲学道理就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类事例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智慧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其中的哲理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转变大众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其为人处事的态度。
二.古代诗歌对于事物关系的理性分析
诗歌与电影双向互动及启示
[摘要]诗歌与电影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的美学范式和构成要素。但诗歌与电影都是包容性非常强的艺术,一方面,诗歌进入电影,给电影带来了无尽的意蕴生成空间,电影借助诗歌的因素丰富自身;另一方面,电影进入诗歌,也以自身的方式重构了诗歌。诗歌“脱离”纸媒,走进光影的世界,通过影像载体得以重新呈现、阐释,获得了新的诗学生命。本文对诗歌与电影的双向互动做一个大致的观照和描述,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诗歌;电影;双向互动;影响
电影发展之初,在我国被称为“影像的戏”,“影戏”传统使人们习惯了从戏剧和小说的角度言说电影,许多小说戏剧作品也常常成为电影改编的资源。事实上,百年影史上每一次思潮涌动,背后都有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影子,以至于在新时期“回到电影本身”的历史语境下,有论者提出要让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对社会历史事件的统摄、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形象塑造,使小说戏剧作品的电影改编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学界,有关小说与电影、戏剧与电影关系的论述也是屡现书章,各具新意。相对而言,关于诗歌与电影关系的探讨则是比较薄弱的。艺术是相通的,诗歌与电影概莫能外。诗歌与电影的不期而遇,不止是创作关于诗的电影,抑或吟咏出关于电影的诗歌,而是在于二者互相照亮,在艺术精神的双向互动中使更多意味的审美风格与存在方式成为可能。
一、诗歌对电影的影响
(一)诗歌成为电影改编的资源。众所周知,电影改编的主要文学体裁是小说和戏剧,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不能成为电影改编的可用资源。纵览国内外电影史,将诗歌搬上银幕的事例屡见不鲜。《荷马史诗》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昂的英雄主义和各具神韵的人物形象,成为电影改编的热点。在国外,《奥德赛》《特洛伊》《新木马屠城记》等影片,都是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力求在银幕上重塑经典。此外,诸如《浮士德》《叶甫盖尼•奥涅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嚎叫》等经典诗歌作品都曾相继在银幕上出现。在我国,汉末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与观众见面。从1939年的电影《木兰从军》到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再到2009年版电影《花木兰》,那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无一不是源自那首北魏民歌《木兰辞》。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一个和八个》则是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这些古今中外经典诗歌进入影像,并被赋予精彩的再创造和新的阐释,从而丰富了电影的宝库。(二)诗歌进入电影,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表意方式被电影所用。诗歌和电影有着不同的美学范式和构成要素,给接受者不同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电影是包容性非常强的一门艺术,它常常敞开自身,借助诗的创作手法和表意方式,来丰富自身的多向度表达。象征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诗人在创作时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人的无限遐思。在电影中不难看到诗歌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我国“十七年电影”中,常出现“雄鸡”“红日”“战旗”“青松”等有着明显象征意味的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源于诗歌。电影《黄土地》中腰鼓舞和求雨场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又如《红高粱》中遍野的红高粱,则象征着生命的张扬和人物激情迷荡的爱情历程;再如《阿甘正传》中主人公的奔跑等,都是意味深长的象征。象征手法在这些影片中的出现,既能“托义于物”,委婉、含蓄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题,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重在抒情,强调营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又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电影常常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凸显自身魅力的有效手段。电影《城南旧事》以李叔同的诗歌《送别》的音调作为主题音乐,恰好烘托了影片“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之情调,又有一种空幻的氛围,暗示了影片的主题。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和邓廷桢的江边一别,颇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情致,而在《巴山夜雨》中,航船在三峡之中行驶,目送不断远去的群山,让人顿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此外,诗歌常常成为一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因素。比如,在电影《人到中年》中,出现了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一诗,表达了主人公陆文婷在生命垂危时对青春爱情的回顾,对生活的憧憬和和对生命的留恋。诗人翟永明亲身参加了《二十四城记》的拍摄,也使这部电影留下了深深的诗歌印迹。这部电影中出现了许多诗歌,如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和《泼了的牛奶》、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万夏的《本质》等。诗歌在电影中以黑屏字幕重复出现,并以自身形式观照人物命运和叙事进程。电影成功地融合了诗歌,二者相互阐发和照亮,使得一种“陌生化”的叙事效果成为可能。(三)诗化电影的发展。在光与影中呈现诗意。正如路易斯•布努艾尔所说:“电影的发明是为了表现已深深植入诗歌的下意识。”在诗意的感受与想象中进入电影艺术构思的现象很常见。比如,费穆的《小城之春》的创作就是从苏轼的《蝶恋花》词中获得灵感和构思,这部电影也成为中国诗化电影的典范。诗化电影,或者说“诗电影”,并不是一个电影流派,而是一种电影创作方法,一种电影风格。诗歌艺术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从小处来说,可能是一种技巧形式;从大处而言,也可能是一种总体的艺术观念和审美风格。诗电影将电影的特征等同于诗,主张用“诗的语言”拍电影,注重联想、隐喻、象征、节奏等诗的创作方法在电影中的运用,追求电影的诗学风格。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每个历史时期都出现过将诗与影像结合得融洽与美丽的诗化电影,这使诗化电影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成为贯穿中国电影百年的一个经典系列和传统。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因素,这条脉络在发展中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但不能否认,正是由于诗化电影的实践努力,中国百年影史虽是屡经挫折,却总有一种温润和美丽流注其中,给观众带来另一艺术世界和美学风格。
二、电影对诗歌的影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修订后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师生却对诗歌学习持排斥的心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本文提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概括而言,就是不再强求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的齐声朗读;分析鉴赏中统一、明确的结论。而是用教材陌生化引起学生好奇心,创新导入激发兴趣;注重自读、涵咏;尊重学生的个体领悟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高中语文教科书经过全面的修订,充分诠释了当前课改的方向。诗歌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被重重的安排在03版的教科书上。从全套教材结构看:《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唐诗、宋词、李杜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古今中外的诗歌全面渗入高中语文课本。但我们的诗歌教学却陷入了尴尬。诗歌难讲,知识点难落实,许多老师感到讲授的深度很难把握;学生也感到非常不适应。最富有浪漫气质的诗歌成为了教学上的一鸡肋,师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我们知道,诗歌的学习,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素养。无疑将诗歌大量地选入课本,方向肯定正确。那症结何在?
从理论上分析原因:这说明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与我们多年习惯的教学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冲突。高中语文教材的主编之一顾振彪先生就此分析说:以前我们的语文课本,突出的是政治性、同一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人文素养。这次基础教育的教材改革正是为了纠正这种倾向,要通过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学的底蕴等等。让文学教育真正能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中国青年报2002年1月12日)
从教学方式来分析:诗歌的学习既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同时,又由诗的本质所决定。诗歌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只是细究字句的修辞。还不会透过诗歌整体去体味揣摩“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产生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的确是味同嚼蜡;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那诗歌的教学的确将走向末路。
不难看出,师生传统落伍的教习方式,是其症结所在。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革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所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就是指向对教与学的改革。概括而言,就是不再强求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再强求学生的齐声朗读;不再强求分析鉴赏中统一、明确的答案。讲究自然学习法来开展诗歌教学:教材陌生化引起学生好奇心,创新导入自然激发诗歌学习兴趣;注重自读、涵咏,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以尊重学生的个体领悟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