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7:0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师范院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师范院校体育思想探析
摘要:师范院校体育在学校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变化发展有着积极全面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师范院校师范性角度,重点阐述了体育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体育思想,强调通过增强教师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关键词: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
一、学校体育思想现状
学校体育思想是指反映社会一定历史时期学校教育需要,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和看法,是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总结而形成的对学校体育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科学研究也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显示出了学校体育理论园地空前繁荣景象,提出了许多体育思想。例如增强体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全面发展身体、体育与竞技相结合等。比较分析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既有相融性又有差异性,从各自的思想目标看,都是以育人为目的,但在强调身心两个方面的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所依据的学科基础上存在着差异,有的是以生物学为基础,而有的则是以社会学为基础。在实践中这些体育思想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能占主导地位。实事上体育理论界对此亦末取得共识,这主要是由于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上述体育思想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一两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因而表现为在某一年龄阶段,某一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例如小学阶段就是快乐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初中阶段则是全面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高中阶段是以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为主;而大学阶段则是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
纵观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他们彼此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反映了学校体育典型阶段性特征,其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略析师范院校中的体育
1.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特点
1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师范院校大学体育的教学作用有异于普通高校。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其毕业生大多就业成为各级中、小学教师。而中、小学教师经常会对任职班级的队伍进行排序和调动。因此,大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队列、队形的组织和调动应当存在更高要求,不仅限于学生自身会站队,更要求学生会组织队形,并通过口令使队列队形整齐划一。高等师范院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队列、队形组织能力的练习和常用口令的学习。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规的队列队形的组织和调动应当具备一定的能力。基本的口令应当能够操作自如。2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决定着“终身体育”的思想是否能有效的传承。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设想一个自身讨厌体育运动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体育肩负着从源头将“终身体育”思想贯彻执行的重任。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教师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教师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信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科学健身的行列中来。在体育运动中发掘快乐,并将快乐以体育运动为方式传递。3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而两者可以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得到锻炼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决定着一名教师是否合格。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游戏,这两个方面的体现都无处不在。只是重点应当放在让学生从参与者向组织者的转变,就如同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一样。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要具备将自己的思想向他人传达、推广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2.高等师范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1结合学生男女比例的特点开设形式多样,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不同内容的需求。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自主选课甚至自主选择教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学生选择上课的类型不要过于单一,如对于喜欢激烈对抗和竞争项目的同学加以引导,使其帮助和引领相对消极的同学,共同学习进步,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蔓延。对不喜欢激烈对抗和挑战的同学,采用鼓励和刺激的方式,建立起在竞争中求胜利的信心,树立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尽量使学生广泛的接触各种体育运动。喜欢的作为专长,不喜欢的作为了解。2通过大学体育课程鼓励学生从事或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形式要新颖,内容要精彩。避免陈旧的内容和生硬的形式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杜绝学生对体育运动厌恶的思想产生。目前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体育课程项目大致相同,多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忽视了很多形式新颖,对场地、器材等要求不高的有效健身手段和方式,如瑜伽、和一些休闲运动。3改变学生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参与者的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能力的锻炼,如:队伍的组织及调动能力、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等。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得到自我才能的展示和提高,传递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大学体育课作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唯一的体育类课程,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终身体育”埋下种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只有结合高等师范院校自身特点,才能有的放矢,改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作用,真正体现大学体育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遇金单位: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师范院校美术培育目的
1美术教育的含义及类型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师范院校教学瓶颈与战略
本文作者:马衡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目前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对于某些课程的学习往往为了一张认证资格证,愿意耗费自己大量的学习时间。例如大学英语,对于一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学”的而且乏味的。但是在临近毕业前的四、六级考试还可以激起毕业生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加,主要原因就是“有用”。“有用”并不是说他以后就要教英语,或者英语成为他以后日常使用的语言,关键在于就业,四、六级考试成绩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有用”是当今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因素。对于比较文学这样“难而无用”的课程当然也就提不起什么兴趣了。
针对调查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师范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在比较文学教学过程中主动调整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比较文学教学的尴尬处境。首先,要有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今年毕业班学生工作意向的调查发现,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准备参加“招教”考试,也就是说师范院校大部分的学生最终要进入中小学做语文老师。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比较文学课程要考虑“师范”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制定课程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所以,我们要突出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的属性,注重文本阅读以及文学审美价值的研究。通过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对中西文学的比较具体比较了解和认识本民族以及他民族文学的特点,同时能够认识不同民族文学对于构建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意义。因此,比较文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学以及他民族文学的特点,认识人类文化特质,构筑世界文学。其次,教学内容的调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用的教材。”“评价一种教材的优劣,主要看它的时代性和针对性”。[2]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目前,比较文学的教材已具有非常浓厚的时代性,学科的前沿理论以及发展趋势在每一本教材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较文学教材所缺少的是针对性。比较文学教材要考虑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在特定的课时安排下,对教材内容(以陈惇,孙景尧和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为例)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材中实用性不强或与其他课程有交叉重复的内容可以不讲。另外,当学生对偏难偏深的内容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时,在教学中我们就大胆略去那些不合乎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例如,跨学科研究中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很难与文艺心理学相区别,在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情况下,可以略去不讲。同样的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的内容也可以适当减少深奥晦涩的内容。比较文学课程本身的理论性与开放性无法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也不可能因为比较文学的高要求而突然提高,要让学生对比较文学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变得“有用”。既然学生要到中小学去做语文老师,我们就要考虑在讲解比较文学理论、分析实例时,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寻找相关材料。学生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不仅理解比较文学的理论,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藉此实现比较文学教学内容与中小学语文的接洽。例如,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内容包括寓言、童话、故事、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中西寓言比较、中西童话比较等讲授文类学的内容;以《西游记》中人物形象探源为例证,讲授影响研究的特点;通过阿Q与堂吉诃德的比较,讲授平行研究的理论;通过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的讲授,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作家作品的特质。比较教学内容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为语文教学的提供实际的材料,还要让学生“获得一种终身受益的比较视域之思维习惯”[3],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优秀研究者,学生们通过“比较的视域”不仅可以汇通文学史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确立文学与文学,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特定关系,在多元化、世界性的文学与文化中认识本民族以及他民族的优良传统,达到“自我”与“他者”的沟通与对话。教师通过形而下的实用例证的讲授,到形而上的思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比较文学的“有用”。第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高校教学的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比较文学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交教学的质量。利用多媒体,并不代表从原来的板书变成多媒体课件。授课时,教师通过鼠标把大量的教学内容直接搬上屏幕,学生只顾埋头苦抄,而不知何谓“比较文学”。因此,我们应把多媒体教学作为方法和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为任何外在的教育力量和因素,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可能真正奏效,任何教育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客观因素向主观因素转化的过程。有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讲授要理论,例证分析和学生实践三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我们基本能完成理论讲授和例证分析的过程,学生实践是薄弱环节。利用互联网络,我们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讲完理论和例证分析后,提出论题,要求学生完成1千到2千字的论文。然后对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篇文章,发到互联网的联系群中,各组互评。利用每周两次的课外辅导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大部分要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我们也要努力培养学生授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比如,鲁迅所受到的外来影响。学生已经学习了现当代文学,对文学的背景,文学交流的情况有大致了解,做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讲解时也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我们努力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比较文学教学要结合学校“师范性”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中小学课程的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完成理论讲授,例证分析和学生实践三个环节,提高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变成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以更加接近于真正的知识发现活动。另外,教师还应通过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科学地传授有发展价值的知识、让学生享受成功乐趣等提高自身教学艺术修养,从而有效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真正实现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科师范院校新师范教育实践路径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师范教育赋予了新特征、新使命和新要求。为推进由传统师范教育向“新师范”教育转型,邢台学院传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全面实施“做精、做优、做强”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战略,就建立“新师范”教育的新范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实践路径
一、“新师范”教育的新时代背景
随后公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2]可见,办好师范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民生工程。邢台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师范办学传统的老校,对党发展新时代师范教育的规划作出了积极回应。2018年7月起,先后制定《关于加强师范专业教育的八条意见》《邢台市中小学教育战略合作联盟章程》《师范教育振兴行动八项工程》等,以“三联盟一论坛”(幼儿教育联盟、小学教育联盟、初中教育联盟和中小学校长论坛)为平台,筑牢“U-G-S”教师教育共同体。目前已与包括新疆若羌在内的30余个县市区36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深度合作,建成优质实习点400余个,将“新师范”教育的提质增效落在实处。
二、“新师范”教育的时代内涵
“新师范”教育需要精准把握当代师范教育新特点,在发扬老牌师范院校深厚师范教育传统基础上,依托“U-G-S”协同体,强化师德养成、革新培养模式、落实课堂革命、锤炼从教技能。通过校地合作制度化、培养模式实践化、教学过程智能化、职前职后一体化等实践,形成高水准、系统化、智能化、开放性的师范教育新目标、新形态、新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四有”好老师。
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历史专业作为一个传统老牌专业,呈现出内容重复单一、教学理念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简要探讨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历史学是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培养人格素养,提升人文精神,而且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做到以史为鉴,立足现实分析问题,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历史专业作为一个传统老牌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并没有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内容重复单一、教学理念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将从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角度谈一谈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设想。
1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社会发展对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在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科,在传播文明、传承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辽宁等省份经过教育部评估,启动新高考改革,在学生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不再划分文理科,改为“3+3”模式,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2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2.1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不合理从整个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来看,课程设置以两大通史为主,必修课程占据了较多的课时,选修课程占比小。而且一些选修课的设置也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是笼统地划分选课范围,学生修满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学分即可。这样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选课的随意性,选修课实用性不强,未能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使得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不扎实。1.2.2缺少跨学科相关课程就历史专业而言,其学科本身包罗万象,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历史学科知识,还要涉猎相邻学科的内容。然而,我国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课程安排专业化倾向明显,专业基础课占用课时比例较大,缺少跨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无法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空间。1.2.3教育类课程比例小,不能充分体现师范特性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历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了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做到既要会学,也要会教。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比例较小,学时少,缺少历史教育学类相关课程,导致历史专业的师范特色体现不充分,毕业生人才优势不明显。1.2.4课程设置与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由于很多师范院校缺少关于学习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安排,历史专业的学生存在理念滞后,对中学历史教材不熟悉、不了解,缺乏对中学历史课标的解读等问题,对教学的把握能力明显不足。特别是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教育理念上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材编写上增加了经济史、文化史等相关内容,吸收了文学、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些新的变化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5实习、实践课程流于形式,课程体系不完整师范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以实践和实习为主。然而,在部分老师和学生看来,实习和实践课程只是一项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课程不足,从而导致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学锻炼,学生难以熟练地掌握教学技能,实习、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实践课时少、实习基地单一以及学生缺乏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等原因,在实习和实践课程中,学生使用的教学语言空洞,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化差异考虑不充分,导入结课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程序化,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新时代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路径
摘要:“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提高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阐述新时代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要求,剖析在新时代环境下师范院校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原因,最后提出优化师范院校就业指导的具体路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师范院校;就业指导;校企合作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加剧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压力,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然而根据调查师范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存在专业技能不高、工匠精神匮乏等问题。剖析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实践能力匮乏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师范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关。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师范院校必须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此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一、新时代师范院校就业指导的新要求新特点
就业指导是培养师范院校毕业生工匠精神、提升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日益复杂的就业市场环境,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师范来源渠道多元化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带来巨大冲击。面对高标准的就业市场要求,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呈现新要求、新特点:1.基于用人单位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新要求迫切要求就业指导不断外延就业指导内容。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就业指导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方面的辅导,例如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优化就业渠道等等。但是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养要求的提升,需要高校开展关于工匠精神方面的教育指导,以此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2.就业指导要紧密结合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基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主动调整技能培训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3.新时代赋予高校就业指导教学要打造金课。长期以来高校就业指导水课现象比较突出,基于“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必须要构建金课,通过金课增强高校就业指导教学质量。当然为适应新时展,高校就业指导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新时代师范院校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原因
建立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思考
摘要:师范院校体育在学校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变化发展有着积极全面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师范院校师范性角度,重点阐述了体育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体育思想,强调通过增强教师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关键词: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
一、学校体育思想现状
学校体育思想是指反映社会一定历史时期学校教育需要,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和看法,是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总结而形成的对学校体育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科学研究也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显示出了学校体育理论园地空前繁荣景象,提出了许多体育思想。例如增强体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全面发展身体、体育与竞技相结合等。比较分析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既有相融性又有差异性,从各自的思想目标看,都是以育人为目的,但在强调身心两个方面的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所依据的学科基础上存在着差异,有的是以生物学为基础,而有的则是以社会学为基础。在实践中这些体育思想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能占主导地位。实事上体育理论界对此亦末取得共识,这主要是由于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上述体育思想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一两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因而表现为在某一年龄阶段,某一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例如小学阶段就是快乐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初中阶段则是全面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高中阶段是以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为主;而大学阶段则是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
纵观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他们彼此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反映了学校体育典型阶段性特征,其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一、“全实践”理念概述
所谓“全实践”就是指实践要素在时间、空间上全面延伸的过程。就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而言,“全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在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实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的延伸、内容上的调整、方法上的创新、制度上的优化都成为实践开展的基本保障,只有这样,师范院校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从单纯的理论教学中跳出来,在实践中逐渐熟悉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问题、教育方法等,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理论进行反思、回顾,进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1]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全实践”作为一种指导理念,首先,为学校的实践改革提供了方向,认识是实践的基本指导,在教育人才培养中,师范院校可以在课程内容、实践思路、操作效果等进行全面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考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其次,为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了依据,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奠定了基础。
二、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专业,它是延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即通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实现文化传统、科研技术等文明成果的传递。而要想从“全实践”的角度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则需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短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明显。其次,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出入。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课程体系的滞后性是影响人才素质的关键要素。[2]课程体系在理论建设中缺乏实践的基本引导,专业成绩依然是影响学生就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而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缺乏存在的空间,影响了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后,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对人才实践素养的考察。教学评价是师范院校考核专业人才能否胜任教育工作的必要环节,但是目前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人才的评价却存在单一僵化的弊端,影响了教育人才的实践能力发展。
三、“全实践”理念下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1.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全实践”理念,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打破单一化的知识型人才培养,从实践角度确定未来教育人才的素质构成。多元化的人才目标是“全实践”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教育人才而言,其主要包括专业信念目标,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职业观;专业知识目标,即能够根据不同教育层次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如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等;专业感受和体现,即在学习中参观、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在与教育对象的接触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2.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育人才培养课程。在“全实践”理念指导下,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从几个主要的教学模块入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资源,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践的辐射面。第一,实践课程的构建。即依据课堂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到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现场观摩,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对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保育等课程的理解深度。第二,教育实践课程的构建。即利用见习、实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空间。学校、教师应该为学生安排系统的实践计划,确保学生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接触与了解,并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好基础。第三,社团模块的构建。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课程教学技能,还应该涉猎音乐、舞蹈、手工等艺术领域,而这些实践课程能够在社团模块中得到有效的学习,从而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第四,科研实践模块的构建。对于教育人才而言,深入一线开展教学是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人才的理论研究能力进行培养,以保证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开展科研活动,创新教学理念,进而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3]3.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育人才培养制度。首先,在制度中渗透“全实践”理念,利用教育管理层次、管理责任推动理念的落实。其次,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师是实践的指导,一直以来教师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的缺乏都是制约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增加对教师团队建设的投入,依托相应的教学培养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的支持,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在校内增加对多媒体教室、活动室、舞蹈厅、钢琴室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保证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4]4.构建全面化的实践教育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全实践”理念的指导,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实践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目标确定全面评价体系,以保证对未来教育的客观考察和综合衡量。从评价主体来看,学生、教师、实践基地的师生都应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从而打破教师评价的单一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评价内容上来看,专业教学能力依然是衡量实践能力的关键,但是也应该注重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情感发展,从教育人才的责任出发,评价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情况;从评价方式来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证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性;从评价组织上看,将教育与市场相结合,根据现代教育发展为教育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的积极性,丰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环境,发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组成,教师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构成,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离不开具有实践教学技能教师的支持,因此,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状况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不容乐观,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排解不利因素,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有机融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理念,建设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已成为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现实意义
按照高等教育的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坚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师范院校教育宗旨及社会需求,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地方师范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因此,必须清晰地认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内涵。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密切相关,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基础性教学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发展性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独特组成部分。[1]103-105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表述为教师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各种方法或手段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简而言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2]32-34正确理解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不但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开放,地方师范院校原有的师范教育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单一学科的师范性教育转向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开设了许多非师范专业,这就导致高校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同时,由于新办非师范专业建设尤其强调专业的学术性,使得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实践教学弱化的现象。[3]19-24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加强紧密联系实际的系统化创新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实践能力认识的重要性,影响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弱化不但导致地方师范院校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大打折扣,而且影响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影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影响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使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满足国家新的人才战略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