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投资规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4:51: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适度投资规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适度投资规模

适度投资规模探讨论文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与测度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原则

衡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适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看投资规模与国力是否相适应。但从一个地区情况看,还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现状及今后发展目标来确定。根据国内外历史经验,在确定适度投资规模时,一般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原则

二是要坚持投资优先增长的原则;

三是要坚持投资率适度原则;

查看全文

适度投资规模分析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对投资规模的研究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对适度投资规模标准的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实际标准和数量标准3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众所周知,投资增加促使经济增长,同时又引起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度投资规模从理论上应服从于整体宏观经济目标。即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长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在经济实践中,这些客观经济目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协调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矛盾的宏观政策是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对需求的调整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实践中,上述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经济增长的客观需求与投资增加有限之间的矛盾;(2)现实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解决.以上矛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达到协调的目的,这就不得不从理论上对适度投资规模的标准加以限定。励以宁教授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合理投资的理论描述可作为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具体描述如下:“就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防止物价剧烈波动,提供较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作用而言,投资之后,至少其中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好转,而没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恶化,那么这样的投资就是合理投资”。

这一描述更多的是侧重于某项投资目标的合理性。要把这个合理性作为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还需要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即用什么来衡量“至少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好转,而没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恶化”呢?这就涉及到适度投资规模的实际标准问题。

适度投资规模的实际标准

查看全文

适度投资规模研究论文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与测度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原则

衡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适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看投资规模与国力是否相适应。但从一个地区情况看,还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现状及今后发展目标来确定。根据国内外历史经验,在确定适度投资规模时,一般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原则

二是要坚持投资优先增长的原则;

三是要坚持投资率适度原则;

查看全文

投资规模的标准研究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对投资规模的研究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对适度投资规模标准的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实际标准和数量标准3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众所周知,投资增加促使经济增长,同时又引起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度投资规模从理论上应服从于整体宏观经济目标。即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长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在经济实践中,这些客观经济目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协调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矛盾的宏观政策是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对需求的调整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实践中,上述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经济增长的客观需求与投资增加有限之间的矛盾;(2)现实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解决.以上矛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达到协调的目的,这就不得不从理论上对适度投资规模的标准加以限定。励以宁教授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合理投资的理论描述可作为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具体描述如下:“就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防止物价剧烈波动,提供较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作用而言,投资之后,至少其中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好转,而没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恶化,那么这样的投资就是合理投资”。

这一描述更多的是侧重于某项投资目标的合理性。要把这个合理性作为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还需要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即用什么来衡量“至少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好转,而没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恶化”呢?这就涉及到适度投资规模的实际标准问题。

适度投资规模的实际标准

查看全文

调整和优化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和使用结构

一、相机调整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合理把握项目预算下达进度

政府投资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06年,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相机调整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年初,考虑到经济增长偏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为给社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国家适当调减了中央政府投资规模,从2005年的1254亿元压缩到1154亿元,净压缩投资100亿元。年末,根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财力增长的情况,在年初中央政府投资规模1154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保项目。至此,2006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达到1254亿元。

在调整中央政府投资规模的同时,中央财政充分运用项目预算下达进度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年初,考虑政府投资规模有所压缩,投向基本趋于稳定,为确保重点支出的需要,中央财政按照正常进度下达项目预算,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有利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项目,优先安排下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半年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反弹,投资增速达到29.8%。针对这种经济形势情况,自5月份开始,中央财政又适度放缓了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预算下达进度,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中央政府投资结构,保证重点项目支出

2006年,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央政府投资结构和方向,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重点体现"三个加强",即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2006年,在1254亿元中央政府投资中,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例达到48.3%,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比例为41%,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600亿元国债项目资金和新增预算内投资中,用于社会事业的比例为11.7%,比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三、加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使项目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查看全文

不同现金拥有量下企业投资行为

投资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是企业发展壮大、减少风险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投资、投资周期长、收益低等问题,不仅对企业自身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也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企业投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现金持有量始终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与投资行为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具有实践意义。

一、现金持有量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研究

企业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是企业为满足在日常结算、降低流动性风险以及在金融市场价格波动中逐利等方面的需求而必须保持的现金规模。作为一种资本运动,企业投资行为必然与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息息相关:一方面,企业的投资必须以一定数量现金为基础;另一方面,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必须追求其目标现金持有量的实现,调节过程也要依赖于企业的投资。Myers(1977)和Majluf(1984)对企业所持现金与投资间的关系做出解释: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量来满足盈利性项目投资,公司就会被迫放弃,造成投资不足;Jensen(1986)提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认为企业面对自由现金流量时,经营者不是出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进行股东分红,而是投资于增加经营者私利但损害所有者财富的项目,产生过度投资;Jensen(1986)和Stulz(1990)指出,过度投资是主要的问题之一,当企业持有充足的现金时,过度投资在所难免。李增福、唐春阳(2004)对沪深838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1998-2002年间全部沪深上市公司资本性投资年均增长18.74%,但参考同期EVA后上述企业股东的实际收益反而缩水。张功富(2007)对我国2000-2005年沪深两市A股434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过度投资集中于拥有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中;过度投资中自由现金流量平均占比18.92%。徐晓东、王霞(2010)研究了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资产流动性与投资的关系,指出除现金流量外,不同的信息成本下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对投资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现金持有量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从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剔除不合格样本后,选取得到1533家上市公司样本。按现金持有量从小到大排序,每511家上市公司为一组,分别定为现金持有不足型企业(1组)、现金持有适度型企业(2组)和现金持有过量型企业(3组)。

查看全文

投资消费论文:投资消费与经济的证实论述

本文作者:周小琳吴翔工作单位: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序列平稳性检验经济时间序列通常是不平稳的,根据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建立回归模型有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虽然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但方程并不能够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所以在具体建模前首先要进行序列是否平稳的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序列是平稳的,可以直接建模。如果序列不平稳,则需对序列进行差分,直到序列平稳为止。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来实现对变量序列LnRGDP、LnRCONS和LnRINV的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LnRGDP、LnRCONS和LnRINV的ADF检验值在各个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这三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LnRGDP、△LnRCONS和△LnRINV在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了原假设,说明LnRGDP、LnRCONS和LnRINV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LnRGDP、LnRCONS和LnRINV均是一阶单整过程,可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尽管变量序列LnRGDP、LnRCONS和LnRINV都是非平稳的,但通过时间趋势图可以看出三个序列有共同的增长趋势,且三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初步判断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方法主要包括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由于E-G两步法只适用于对两个变量序列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了基于多元模型的Johansen检验法,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没有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最多有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证明吉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有一个协整关系,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如下:(1)协整方程(1)的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方程的DW值为1.76,接近于2,说明方程序列相关性不显著;拟合优度为0.99,说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很强,方程拟合效果良好。从长期来看,每提高1单位居民消费水平,能使我省GDP增加0.89个单位;每增加一单位投资,能使我省GDP增加0.25个单位。可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但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有因果关系,究竟是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来了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最优滞后期为1年,LnRGDP和LnRCONS之间互相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LnRGDP和LnRCONS均是LnRINV的格兰杰原因,而LnRINV不是LnRGDP和LnRCONS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也没有显著的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都能显著的促使投资规模的扩大,而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显著的带来经济增长和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经济增长和投资、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从长期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近年来吉林省盲目地扩大投资规模,仅2010年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9621.77亿元,而当年的GDP总额仅为8577.06亿元,投资规模高出GDP12个百分点。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但由于需求率远低于投资率,下游消费品价格增长速度小于原材料价格的增长速度。这一方面导致下游产业和部门生产经营利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导致上游产业产品无法转移价格而经营不顺,造成整个产业链系统的恶性循环。可见,近年来吉林省有限的GDP大部分都用来进行修桥、铺路、房地产开发等投资,过度的投资不但没有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投资还导致通货膨胀和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降低,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只有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使投资和消费回归合理的比例,才能促进吉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消费率的下降使得吉林省居民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离了长期均衡的状态,可采取如下政策措施改善投资和消费的比率,使得经济重新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是制约吉林省消费水平提高的首要和主要因素,扩大消费就必须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要建立健全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增长速度要赶超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并抑制通货膨胀,以确保工资增幅超过物价增幅。同时,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镇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水平,普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缩减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完善市场机制,缩小收入差距水平由于吉林省劳动力报酬远远低于资本的报酬,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从根本上缩小收入差距水平,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剔除过多的非市场性因素,减少这些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各种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在提高自身盈利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利润来为劳动者提高收入水平,进而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发展信贷消费目前,大部分居民的消费观念已经从传统的无债消费、滞后消费转变为适度的负债消费和适当的超前消费,适时完善信贷市场,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家电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扶持力度,有助于推动消费增长,提升消费结构。降低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适度的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最为直接、有效的力量,然而把当年全部的GDP都用来重新投资,必将遭遇巨大的产能过剩,并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无法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加剧未来的经济放缓。缩减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已经刻不容缓。政府应该淘汰落后和过剩的产能,提高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降低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提高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领域的投资;降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投资,提高对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等领域的投资。

查看全文

探求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及其可行性论文

摘要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应注重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了确定项目区地址时应考察和调查研究的具体问题及其如何进行界线的划定,并对项目区可行性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

近年来,全国实施了不少土地整理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存在规划时间短、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造成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等方面不够理想,特别是规划项目安排上存在着时期安排不当及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1]。本文主要针对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及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1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内涵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内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整理本质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二是土地整理强调利用与保护的相互结合;三是土地整理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四是土地整理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2]。

2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两会学习体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两会学习体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三处谈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凸显宏观调控在2006年政府工作取得重要成绩和做好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2006年完成的主要工作时,第一项工作就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2006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突出的矛盾是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多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保持宏观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一是加强土地调控,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二是加强货币信贷管理,两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加强财政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四是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着力调整住房供给结构。随着这些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落实,其成效逐步显现,到2006年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回落,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放缓,部分地方的房地产价格开始趋稳。可以说,由于2006年我们及时而适度地采取了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比较好地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有效地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其次,报告第二部分在部署2007年总体工作时特别强调,为了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一些重要的政策原则。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2007年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注意在优化结构中努力促进经济总量的平衡。2006年我们虽然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规模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与gdp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显偏快,目前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投资反弹的可能;由于较大规模的对外贸易顺差的存在和外汇储备数量的大量增加,人民银行增发基础货币的压力不减,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缓解,以从根本上克服投资增速过快。这都需要我们继续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报告同时强调,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坚持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促进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在宏观调控工作中,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来引导和规范各类经济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注意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避免出现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又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最后,报告第三部分在论述2007年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需要着重抓好的几方面工作时,将“坚持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列为了第一项任务。报告指出,2007年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方面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一是2007年要继续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二是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要注意优化结构和突出重点,确保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增长,加强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增长,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资增长以及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三是合理安排中央财政超收收入。第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方面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积极探索和拓展国家外汇储备合理使用的渠道和方式,逐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第三,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这方面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有效增加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完善消费政策,扩大居民即期消费。第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度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第五,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方面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督。

查看全文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采取多条腿走路,多形式办文化。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当前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

一、从经济效益上看。文化娱乐税呈加速增长态势,市、县(区)文化主管部门代征的文化市场税收由2006年的431万增至2009年785万,平均每年税收增幅达15%。

二、从投资主体上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娱乐各领域都是民营成份占主要份额。他们提供了大部分的生产总值和就业机会,已经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

三、从经营门类上看。文化产业由单一逐步向多元化过渡,已经呈现多门类、多形式、多层次的立体交叉发展态势,形成演艺、娱乐、音像、网吧、出版、电影等各大门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其中,网络服务业302家,规模达100台以上有56家,200台以上的达15家;歌舞娱乐场所55家,投资规模达1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投资规模达3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电子游艺场所177家;音像制品企业43家;电影发行放映3家;书报刊店81家(国有书店2家);电子出版物2家;计算机软件经营户3家;印刷业经营户132家(其中印刷业经营户51家,打字复印经营户8家);报业经营户62家。

四、从经营规模上看。已涌现了一批有一定实力的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化、品牌化逐步形成。早在2000年开始陆续发展起来的我市北湖中路以“金”字开头命名的六个娱乐场所,很好的带动了我市卡拉OK、茶楼等娱乐场所向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如今的文化娱乐一条街、文化街、电玩动漫街、暨阳文化娱乐休闲区正在形成市新的娱乐品牌,并逐步走入了适度聚集、规模发展的轨道。

五、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自然科学博物馆、天工开物博览城和圣集寺文化博览园等文化产业项目的快速推进,势必带动我市文化产业整体提升。可以说,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国家、集体、个体共同办文化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