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规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4:4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适度规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债适度规模研究论文
一、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对四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关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1、西方国家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负担率较高,与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年度国债规模发行绝对量较大,但与其年度巨额财政收入相比,相对量显得较小。以美国为例,1993年的财政收入高达11535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财政收入仅有4398亿元人民币。若按现有汇率计算,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22倍。二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较长,因此,国债发行时间也早,尤其是以发行中长期(10-20年)的国债为主体品种,因此,历史累计额较大,比较起来,其国债负担率自然比较高。2、从上面判断国债规模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很难简单讲,中国国债规模是大了还是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一个让人们较易接受的事实是,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当中,即既有宽松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政府债务问题而陷入信用危机和财政危机。3、从动态趋势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经历了自1994年以来的以30%多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者巨大的压力和与日剧增的风险。今后的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突变,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考虑到国债总量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几年要压缩国债发行规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客观要求,但国债发行规模要想连续保持这几年的增长势头也是难以维继的。所以,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增长中的“微调”,而且,这种“微调”只能建立在“振兴财政”和“优化国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或国家可支配财力水平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同时,要继续调整国债政策,规范国债市场,优化国债结构,是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得到较好的释放。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膨胀。本文引用国际上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二、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国债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断与确定一国的国债是否适度不能仅仅看国债本身的绝对值,它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应债能力与财务负担状况,而必须用被国际上公认并经常使用的指标和经验数据来对各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并依此对中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1)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年度GDP;(2)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GDP;(3)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4)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前两个指标是从国民经济大局角度考察国债规模,而后两个指标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来考察国债规模的。对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一)对国债负担率的比较。从理论上讲,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以及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和国债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集中在一点,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换句话说,影响国债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那么,考察国债的相对规模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国债负担率。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都有大幅度的扩大,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国债负担率)都几乎翻了一倍,不过,在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国家中,债务规模有很大差别。有的国家的债务规模只相当与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国家超过了120%(比利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债负担率则大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对国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并在与国外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时,不能仅看数量上的对比关系,还必须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则有可能对我国的国债取向产生误导:其一,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1980年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增长的势头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基础之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应债能力比较强。而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国家的财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1999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门的各种预算外收入,也仅为20%左右。因此,从整体上讲,我们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比国外要相对弱一些,债务负担率不能简单的和国外进行对比。其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之所以年能达到今天这样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从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20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国债规模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左右)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甚至会赶上有着较长举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四,各个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债务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般的,证券市场越发达,对国债规模的承受能力也将越强。一美国为例,1995年的国债余额约为3.6万亿美元,国债负担率达51%,但由于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一直较为通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债券是证券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数证券中介机构和美国居民都青睐政府债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虽然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到1998年仅有8.2%,但考虑到我国的财力集中程度和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近期内不易过高。
适度规模养殖牛疫病种类探索
摘要:畜牧业的发展在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牛肉因其肉质鲜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养牛业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不少乡镇地区的农户们开始发展养牛业,越来越多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开始崛起。但是养殖中的疫病流行问题比较常见,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获得。该文主要论述适度规模养殖中牛疫病种类及防治。
关键词:适度规模养殖;牛疫病;防治
目前牛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牛疫病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养殖户在养殖中也面临较大的防治难度,有些养殖户经验主义较强,没有学习科学的养殖方式,也没有重视起疫病的防治工作,导致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有必要重视起牛疫病的防治工作,保障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1牛疫病种类
1.1传染病
传染病是一种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的疫病,在各种规模的养殖场中都极易流行,常见的牛传染疫病有口蹄疫、结核病及布氏杆菌病等,随着牛养殖密度的提高及养殖种类的增多,一些传染病也发生变异,治疗难度极大增加,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收效甚微,需要养殖户能重视起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适度投资规模分析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对投资规模的研究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对适度投资规模标准的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实际标准和数量标准3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众所周知,投资增加促使经济增长,同时又引起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度投资规模从理论上应服从于整体宏观经济目标。即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长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在经济实践中,这些客观经济目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协调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矛盾的宏观政策是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对需求的调整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实践中,上述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经济增长的客观需求与投资增加有限之间的矛盾;(2)现实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解决.以上矛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达到协调的目的,这就不得不从理论上对适度投资规模的标准加以限定。励以宁教授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合理投资的理论描述可作为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具体描述如下:“就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防止物价剧烈波动,提供较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作用而言,投资之后,至少其中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好转,而没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恶化,那么这样的投资就是合理投资”。
这一描述更多的是侧重于某项投资目标的合理性。要把这个合理性作为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还需要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即用什么来衡量“至少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好转,而没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比过去恶化”呢?这就涉及到适度投资规模的实际标准问题。
适度投资规模的实际标准
探析牛适度规模养殖的疫病防治
摘要:近几年,在适度规模养殖方式的影响下,养牛业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最难以解决的始终是牛的疫病防治问题。为了确保养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围绕适度规模养殖展开深入研究,在介绍适度规模养殖期间常见病疫类型的同时,从环境、免疫措施两方面提出适度规模养殖疫病防治途径。
关键词:牛;病疫防治;适度规模
养殖随着畜牧科技的发展,多数养殖户逐渐意识到适度养殖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好处,不再如过去一般单纯地追求养殖规模和数量。适度养殖使畜牧出现疾病的概率有所降低,然而在牛的成长过程中,依然难免会受到一些病疫的传染,一旦出现危害巨大的严重性病疫,就会造成牛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适度养殖的同时,也不可以对疫病传染问题掉以轻心。
1牛场常见的各类疫病
1.1传染类疾病
当前,在对牛进行适度养殖期间,较易出现且出现最多的传染疾病为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相比其他类型疾病,传染疾病可对牛造成极大的危害,一旦出现,极易造成牛的大量死亡现象。同时,这类疾病治愈的难度相当大。近年来,传染类疾病的病发率逐渐增高,对我国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除了上述3种严重的传染疾病,其他传染疾病的病发率也有所增加。
适度投资规模探讨论文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与测度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原则
衡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适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看投资规模与国力是否相适应。但从一个地区情况看,还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现状及今后发展目标来确定。根据国内外历史经验,在确定适度投资规模时,一般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原则
二是要坚持投资优先增长的原则;
三是要坚持投资率适度原则;
适度投资规模研究论文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与测度
一、适度投资规模的界定原则
衡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适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看投资规模与国力是否相适应。但从一个地区情况看,还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现状及今后发展目标来确定。根据国内外历史经验,在确定适度投资规模时,一般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原则
二是要坚持投资优先增长的原则;
三是要坚持投资率适度原则;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及实现路径
摘要:随着河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呈现出转型升级并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特征的生产经营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河南省农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有助于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来解决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设发展,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探索。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
1引言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良好发展是关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良性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路径来促进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
2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土地流转程度低。要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其首要重点在于土地的自由流转,只有土地产权明晰,流转限制少才能够实现土地集中化的可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3393万亩,占全省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34.81%。由此可见,河南省承包经营土地流转程度低,土地的生产经营使用效率并未达到最大化。农村土地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有承包经营权而不具备所有权和流转处置权,因此造成土地流转不畅通,政策调整频繁,不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2.2农业资源分散阻碍规模经营的形成。要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就必须能够将农业资源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断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产出。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金、人才、农业技术、设备等资源,只有将这些资源集聚在一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然而目前在河南省境内,各项农业资源分散程度过高。土地资源尚未集中在少数经营效率高的农业生产组织那里,就导致了土地耕种经营无法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阻碍高科技知识应用、农业人才无法聚集等一系列农业资源的分散。2.3农业经营者经营管理素质有待提高。农业经营者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核心人才,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决定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效益。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在河南省境内有超过80%以上的农业经营者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大多数没有上过小学且年龄很大,没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对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也了解甚少,更缺乏规模化经营的眼光与能力。他们虽然对于农业种植和生产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极其缺乏农业规模经营理念和能力,导致他们对整个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没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对农业市场供求关系认知不足,以及缺乏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素质,导致农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素质不足以承担起引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重任。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附图[图])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组合原理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组合原理,是反映规模经营的调整变动及其求取规模效益的规律性关系。规模经营原理,主要包括满负荷原理、规模要素组合原理、阶跃原理和包络原理等。(一)满负荷原理是指当生产单位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规模(潜在)生产能力相一致时,有该规模状态下的最低生产成本,能获得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大收益。在农业上,特别是养畜场、园艺场、大棚菜等,均有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规模生产能力。尽管当前由于经济管理水平不高,一般估算的多,精确计算的少,但这种客观存在的设计规模生产能力,却是很普遍的。满负荷原理的目标,是要使生产单位设计的规模生产能力,能得到充分地利用、运转,使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有最恰当的比例配合关系,能更好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有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益。按经济数量分析,在投入和产出价格不变,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单位的总生产成本为TC=TVC+TFC(TVC是总可变成本,TFC是总固定成本),其总可变成本取决于产出水平,为TVC=AVC·P(AVC是单位产品可变成本,P是实际产出水平);总固定成本为原设计规模生产能力的固定投入成本,TFC=AFC[,2]·S(S表示潜在产出,AFC[,2]表示达到潜在产出时的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如果实际产出与潜在生产能力不相符,即P≠S,则总固定成本不变,但单位(二)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这是指一种生产规模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其客观的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关系。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搭配组合,就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形成最佳的组合生产能力,实现最大的规模效益。众所周知,每种生产要素都有若干种类型,每种类型均有其利用特点和可能形成的生产能力。各生产要素实现何种类型、何种比例结合关系,则是由技术条件和生产规模所决定。如大土地面积农场、畜场、果园,若采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则只需要较少的人力配备;若使用老式的畜力和畜力农具,则需要配备较多的牲畜和劳力。又如,小土地面积农场、果园,若采用大型现代化技术设备,就会无法使用、或者利用率很低,而只有相应地配备一定人力和畜力。所以,讲求适度规模,就是要根据科学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生产需要,科学地选择生产要素及其比例关系,使之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能力,即充分发挥一定规模的每一要素的技术功能和利用效率,达到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最佳效果。比如,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假设20亩土地、1个劳动力和1台手扶拖拉机是最佳组合,那么土地规模扩大为200亩,就要相应地配备10个劳动力和10台手扶拖拉机;若改为选用中、小型拖拉机,则可能只需要3—5个劳力和2—3台中小型配套的拖拉机组,就可形成新的最佳组合生产力。所以,一定的生产规模,要有一定质量类型和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利用,避免出现某种要素超负荷使用,而另一种要素闲置的不合理局面。(三)阶跃原理这是指规模扩大要以基本规模单位为基础,从较低水平的规模状态扩大到较大规模状态,规模效益才能不断递增。假设生产规模及其规模效益关系如下图所示。(附图[图])S[,A]、S[,B]、S[,C]是三个规模状态下的规模效益,在A、B、C点达到最大值。从S[,A]这一规模状态向S[,B]规模扩大,在扩大到b之前这一阶段,规模效益遵循S[,B]曲线,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规模效益与S[,A]规模状态相比是下降的,只有规模扩大至b点之后,规模效益才超过S[,A]状态,开始递增,逐渐达到最大值B。同理,从S[,B]到S[,C]的规模扩大过程中,规模效益的变化也是如此。阶跃原理说明,要保持规模效益不断递增,规模的扩大必须以基本规模单位为标准,从一种规模水平跳跃至另一个高一级的规模水平,而不能是连续地和缓慢地渐进扩大。例如,从20亩/1劳/1机扩大到40亩/2劳/2机,而不是20亩、21亩、22亩这种微小的连续扩大。因为每一规模阶跃扩大,必然伴有相应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形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力和效益,以构成规模效益。(四)包络原理这是指当投入结构不变时,只有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相等,才能使生产单位的总平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下面通过数量分析,来说明这种关系。设成本函数C=f(F,V,S)其中F为固定成本,V为可变成本,S为规模。短期内,V可变,F、S不变。长期内,F和V都随S变化。设最低长期平均成本为T(S)固定成本为F(S),可变成本为V(S),则T(S)=f〔F(S),V(S),S〕,设最低短期平均成本为T(F,S),此时只有V变化,设其最小值为V(F,S),则有T(F,S)=g〔F,V(F,S),S〕。T(S)由于是在F和V都可变化情况下的最低长期平均成本,那么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必然不小于T(S),即T(F,S)≥T(S)。显然,只有F=F(S)时,即固定成本等于长期规模变动中最低成本时,才有T(F,S)=T(S)。因此,生产单位总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应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而只有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值,才能实现总平均成本最低。由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每个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络线,因此这种包络原理,说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所形成的最大收益要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所形成的最大收益一致,才能有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某阶段农机平均作业成本或某季农产品平均生产成本最低,要能使全年或一个轮作周期的农产品成本最低,要能使全年或一个轮作周期的农产品平均成本最低,才能表明农机作业的全年利用效率与效益,每季作物的茬口安排、投入措施、土地肥力和全年自然经济条件利用的恰当与效益,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短期效益要与长期效益一致,或者说,短期效益要服从长期效益,才能有最大的效益。所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要根据各种农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市场价格水平,按照规模经济理论,确立规模效益后,选择最佳规模效益点;同时,按照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规模阶段和生产过程包络原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生产条件、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潜力,才能达到生产平均成本最低、经济收益最大的目的。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及借鉴
摘要:以世界典型农业发达国家为例,梳理了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的美国、以租赁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法国和以农业法人为主要模式的日本,并对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现状及现存模式进行总结性介绍和归纳整理,结合各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土地经营规模的确定、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政府引导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经验借鉴
一、国外农地规模经营模式
(一)美国的家庭农场模式。美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1776年,美国独立后政府将公有土地无偿或低价的方式分配给军队人员及家属。1862年,政府颁布《宅地法》规定:凡是美国公民,只需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能够在西部得到一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满5年该地即为自身所有,该法案的颁布使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更进一步。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历了“经济大危机”,为了缓解危机带来的经济及社会问题,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1933年颁布《农业调整法案》,通过“减耕减产”的办法来稳定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并对实施该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等。1979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改革和发展会议上认为:最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是家庭农场制度,应该在全世界推广该制度。大型家庭农场是美国主要的农业经营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经营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等[1]。(二)日本的农业法人模式。日本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仅为0.5亩,不足世界平均的10%,由于耕地资源的短缺,造成日本农业兼业化现象明显,土地细碎化、私人所有及小规模经营问题严重。存在土地细碎化及农业兼业化问题的原因是日本实施的“耕者有其田”的农地制度。日本政府认为兼业农户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随后开始制定政策和制度来培养现代化农业———自立经营农户和农业法人。20世纪60年代颁布的《农地基本法》中提出要尽快培养250万户规模超过2.5公顷的专业农户;在修订的《农地法》中创设农业法人制度,破除了法人不得拥有农地的限制。比如农事组合法人、农业生产法人、有限公司等,这些农业法人组织更加灵活有效,更加接近于现代化农业的经营形式[2]。(三)法国的租赁经营模式。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了巩固革命成果和获取人民的支持,政府先后颁布《人权宣言》《民法典》两部法案。政府通过将没收的封建领主土地及其他国有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方式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发展。二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法国同我国一样面临着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化经营的矛盾,为了解决该问题,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促进规模化经营的措施,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提供了保障。租赁经营、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和分成制经营是法国三种主要的规模经营模式,其中租赁经营占据主要地位。到1987年,法国农田租赁经营面积较1970年增加了7%,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面积下降了5%,分成制经营面积下降了1%,尽管法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经营规模的政策和措施,但成效不明显,中小农场仍占很大比重。国家主要支持中等规模农场的发展,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逐步扩大,法国农场的数量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减少[3]。
二、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经验借鉴
(一)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典型农业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农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但是不同的国家存在着差异,在以大规模经营为主的美国,大型家庭农场是占据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在以中等经营规模为主的法国,中等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是规模经营的主体;在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日本,其农地规模化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农业法人。各个国家在经营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差异化的发展政策是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的重要因素。比如,美国和法国采取的信贷政策、价格政策、补贴扶持政策等措施来保障经营主体的收益;日本则主要采取农业者认定制度、农业法人制度等来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在我国也先后出现了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对此,我国通过土地流转制度、金融支持、政府农业补贴等措施向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一方倾斜[4]。(二)土地经营规模的确定。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需要自身的逻辑和一定的科学依据,与该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大规模土地经营并不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美国、法国和日本均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三个国家的土地经营规模存在着明显差异,美国农场平均规模2670亩,法国农场平均820亩,日本组织经营主体平均为370亩,农场为32亩。较美法日而言,我国农场平均规模为200亩左右,而普通农户仅为8亩,这与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是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需要规模化经营,但不是一刀切,因此我国各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程度是实现上地规模经营的前提,在劳动力实现大量转移就业的地区,可以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主体的规模,小农经营与规模经营主体可以并存[5]。(三)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动与经营。虽然农地规模化经营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低于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在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政府这一重要角色不应缺位,应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科学,为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为农业科学技术、现代机械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于人均耕地资源匮乏的中国,农业大规模经营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要充分发挥政府指路人的作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修订完善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法律,鼓励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论文
摘要;外汇储备在一个国家金融制度中的作用主要是“缓冲器”。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往往会抑制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应保持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详细分析了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一、引言
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会员国的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SDRS)、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在日益发展的世界经济中,黄金已远远不能为国际流动资金提供充足的供给。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黄金的国际储备功能一直在退化,实际上已成为潜在的国际储备。SDRS具有严格限定的用途,只能在IMF及各国政府之间使用,在各国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时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一国在IMF的净储备占其国际储备的比重相当小,且较稳定。而外汇储备是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的资产。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外汇储备发生了大规模的扩张,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80%以上,1990年达到了88%,现在已超过90%。因此,现行国际储蓄体制的不合理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其国际储备的增长往往只能依靠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维持一个适度的国际储备水平,目前主要是从外汇储备人手,尤其是本币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的一些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二、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提出
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一定的外汇储备可以维护本国的国际信誉,可以作为国家向外借款的保证。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原因可分析如下:
1.充足的外汇储备增长可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较大的对外支付需求得以满足。按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所提出的储备/进口比例法,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其贸易进口额之比,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最低限。我国尚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进口富有刚性,仅从贸易的角度出发,按1996年的进口额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35%的储备水平计算,就需要外汇储备48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较快,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中所占比例日益上升,截至1997年6月底,我国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2000亿美元,未来一个时期将逐渐进入投资回报的高峰期,每年可能有170~300亿美元的利润汇出;我国外债规模较大,截至2001年已达到1701.1亿美元。尽管近年来我国已有效地控制了外债增幅,但总的来说仍是一个债务大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处于外债偿还的高峰期,每年偿还外债本息约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