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4:08: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试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小额保险试点措施

一、充分认识做好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额人身保险是一类面向乡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人身保险产品的总称,具有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能够使广大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获得保险保障,摆脱因自然灾害意外伤害致贫和返贫的问题,一种市场化的金融扶贫手段,也是完善社会保险保障的重要举措。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开展乡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有助于满足低收入农民的保险保障需求,提高乡村保险程度,防范和化解农民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风险,对增强农民保险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小额人身保险业务试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二、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和行政村要采取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编发简报或开辟专栏、制作黑板报等多种方式,面向乡村广大村民,大力宣传乡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形成有利于小额保险推广的舆论氛围。中国人寿保险麻城支公司等试点保险公司要加强对小额人身保险业务试点工作的专题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工具,通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宣传小额人身保险互助共济、团结友爱精神,突出小额人身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要广泛宣传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的目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宣传保监部门的各项重大部署以及试点的进展情况、经验和成效。通过宣传发动,使乡村广大群众真正明白理解开展小额人身保险业务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支持、参与小额人身保险。

三、明确工作责任,加强配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为确保小额人身保险业务试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要根据实际,制定试点工作推进规划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安排专人协助中国人寿保险麻城支公司等试点保险公司做好小额人身保险业务的试点工作。市农办、农业局、民政局、计生局、财政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试点保险公司做好小额人身保险业务的试点工作。中国人寿保险麻城支公司等试点保险公司作为乡村小额人身保险承办单位,要按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扎实做好小额人身保险业务的试点工作。要在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行政村聘请乡村小额人身保险人,负责办理当地乡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投保、理赔及各项事宜。要做到宣传上门、承保上门、服务上门、理赔上门,做好乡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售后服务工作,以优质服务取信于广大村民,力争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查看全文

专科医师培训试点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经验。目前,我部正在组织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其目的和初衷就是要通过对临床医师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养及管理模式,完善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和培训基地标准,规范医师的临床能力培养工作,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和我国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开展专科医生培训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

卫生人力资源是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临床医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则是决定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建国以来,

我国医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年,我国已有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93.8万人(其中城市129.1万,占66.6%,农村64.7万,占33.4%),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52人,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虽然我国医生队伍数量较多,但是整体素质却不高。2002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的学历构成为:博士0.5%,硕士1.8%,大学本科25.7%,大专31.2%,中专33.5%,高中4.1%,初中及以下3.3%,尚有大量未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培训、低素质的人员在从事临床工作。同时,我国临床上各专科岗位的医师素质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差距很大。这种状况,已经较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不相适应。

综观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由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阶段组成,其中以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毕业后教育则是医学人才临床能力培养的极为重要的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在毕业后医学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与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最早始于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医师负责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医院陆续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但始终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末,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卫生部在部分省、市、医学院校试点的基础上,于1993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5年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18个省、市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或培训委员会),20个省、市制定了培训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26个省、市的2000所医院开展了培训工作,有26个省、市、高校和部属医院获得颁发《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授权。从1997年至今,已培训住院十余万余人。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我国的毕业后教育尚存在较大缺陷,主要体现为已有的培训要求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培训工作覆盖面小,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受训者的招录、基地的认可与管理、培训组织管理模式、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惯例亦不相对应。

查看全文

医疗救助试点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和**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就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试点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精神,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总体目标:从20**年开始,用2年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之后再用2—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三)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医疗救助水平既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又要尽量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问题。2.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稳步发展。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逐步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3.多方筹资,多种方式,量力而行。通过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给予适当补助、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费用等多种形式对救助对象给予医疗救助。实施医疗救助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二、试点的内容(一)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不少于l/5的县(市、区)进行试点,重点探索城市医疗救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金筹措机制。同时,可从试点地区中选择2-3个县(市、区)作为示范点,通过示范指导推进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县(市、区)及示范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根据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工作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要重点考虑已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的县(市、区)。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选择3-4个不同类型省份给予重点指导。(二)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通过财政预算拨款、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基金。地方财政每年安排城市医疗救助资金并列人同级财政预算,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法违纪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三)合理确定救助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具体条件由地方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制订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四)科学制订救助标准。对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地方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制订。对于特别困难的人员,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为当地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参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甲类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制订医疗救助对象医疗服务标准。(五)规范申请、审批程序。救助对象本人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城市医疗救助的书面材料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批。救助金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发放,也可以由县级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社会化发放。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是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抓好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试点县(市、区)要成立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本地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民政部门要牵头研究拟定城市医疗救助政策,建立健全城市医疗救助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卫生部门要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劳动保障部门要配合做好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衔接工作;财政部门要研究制订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试点的县(市、区)要抓紧做好调研和论证工作,研究制订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20**年上半年组织实施。已经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的试点县(市、区)要抓好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工作。20**年底,各试点县(市、区)要对医疗救助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汇总上报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

查看全文

党员远程试点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联系会议,主要是对前一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沙布尔·艾提江同志就考察团赴湖南、贵州、山东三省考察情况进行了汇报。晏果辉同志就全国远程办近期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方案研讨会主要精神进行了说明。刘华同志宣读了《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大家又就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各成员单位、试点地州、办公室各工作组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迅速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认真开展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反复论证完善实施方案,为试点工作的稳步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结束后,三个试点地州立即召开了党委常委会,认真传达中央有关会议和自治区党委第二次书记办公会议、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对试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迅速展开了资源设施状况摸底调查,确定了第一批试点县、市。同时,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试点地州党委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例会制度、办公室及各组工作职责、工作月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简报、月报等信息汇报制度。

二是认真开展调查摸底,理清工作思路。自治区远程办先后对全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设施状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情况、各成员单位现有教学资源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撰写了《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调查摸底分析报告》,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全面推开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圆满完成了赴湖南、贵州、山东三省考察学习任务,并结合我区实际草拟了《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并已按期上报全国远程办。自治区远程办已向全国远程办上报了三期工作月报和四期简报。

查看全文

任制试点调研思考

**自**年实施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经验。在总结试点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组织调查组,陆续在雅安、高县、眉山、遂宁等地对常任制试点展开了调研,了解到基层党代会常任制运行中的一些情况,为进一步探索实行常任制提供了研究依据。

在调研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注意把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其它制度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建立党代会常任制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等各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的规章体系,构建党内民主制度的有机整体。

常任制要推进,要不断发展,应以完善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为内容展开第三轮常任制试点,改革“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通过改善党的组织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来完善常任制。具体来说:

第一、将常任制融于现行的制度基础。党代会常任制,旨在矫正决策的非民主性和监督无力的状态。从各地的经验来看,普遍感受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方面都有所增强,决策程序向党内开放。但常任制毕竟是一个政治领域的试点,因此,常任制不应是在体制外去寻找发展,目前有的地方在试点中取消常委会或把常委会与书记办公会合并变成执委会,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逻辑性,但马上这样改革恐怕还不成熟,应该融入现行制度框架中。常任制并不是要否定我们的常委会,更不是否认党长期以来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调整党与国家的关系是常任制要承担的历史重任。常任制就是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执政三者的统一,而当前关键就在于使执政党的决策更能体现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求。常任制的作用在于,畅通政党与社会的沟通,达成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共识。因此要完善党代会年会的审议和讨论功能,规范党代会年会的讨论和审议程序,建立标准和程序规则资助党代表全面、及时、平等地参与有关决策,如选举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的候选人、制定政纲、履行党的其他事务等。

第二、改革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增强党代表的竞争力,实现党代表与人大代表对接。在调研中我们不仅体会到党代表与大代表的高重合度(有的地方达40%),而且也体会到人大代表比党代表的社会地位高的现状(很多党代表认为人大代表有权,行权有法律依据,提案有专门机构办理等),因此,构建党的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寓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之中的新体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选择。结合当前党代表运行中的现状,改变党代表的规模,精减党代表数(以人大代表为基准)和产生方式(采用直选方式)。在选举代表上,首先要划小选举单位,每个选举单位选举一个代表,这样就有利于在代表和党员群众之间建立密切的直接联系。代表候选人由本选区的党员自愿报名,竞选的程序公开,并能公正选举。其次,制定党代表竞争人大代表的规则,实现党代表与人大代表的对接。从党代表中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解决党员代表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相统一,提供了一个制度保证;再次,加强党代表能力培训。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党代表任期内,要加强对党代表各种素质的培养和培训。主要包括:进行党内民主理论和民主制度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选举和竞争能力及提案建议与议事能力,以提高党代表的素质。在人大会上辩论、审议以及表决的过程中积累参政、议政的经验,掌握按照法律规范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和关系的治理技巧。在活动方式上,党代会应更多地借鉴人代会在代表产生、会议议题、议案、表决、选举等方面的一些成熟做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查看全文

换届选举试点实践思考

为做好全省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民政厅决定于**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市**区进行全省社区党组织和第六次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试点。换届选举推行两委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倡拟任的书记人选,先参加社区居委会的选举,获得群众承认后,再推荐为党组织书记人选,如果选不上居委会主任,就不再推荐为党组织书记人选;提倡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经过近二个月的积极准备、精心组织,在规定时间里,全区75个社区全部以直接选举的形式顺利完成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试点工作的成功,选出了居民满意的领导班子,在全区进行了一次最普遍、最深刻、最生动的民主政治教育和培训,同时,也为我们如何坚持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和社会参与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崭新思路。

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精心指导,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领导重视。全区组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使选举工作始终在这个组织体系的组织下规范运作。区委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周会商,部署各个重要环节的工作,解决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选举过程中,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等率领选举工作人员,先后深入12个街道40多个社区广泛与居民群众开展座谈,听取和收集基层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对选举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各街道、镇、社区分别成立了选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街道工委(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实行干部联点责任制,使区、街(镇)、社区三级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协作,形成一个严密的工作网络,确保把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始终置于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之下。二是指导得力。从区直部门抽调了40多名政治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且相对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组成区选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工作督导、业务指导、宣传报道、财物审计、稳定协调5个工作组,在政策上、业务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把关。区直机关、各街道(镇)下派干部达300余人,及时掌握选举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确保了全区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地进行。三是组织严密。街道、社区党组织始终围绕“宣传、引导、保障、服务”的要求,通过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党员,实现了对选举工作的驾驭和引导。换届工作办公室针对选举工作的关键环节,编制了工作流程和指导手册发放到全区各单位,使各单位的工作有章可循;在财物清理、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等关键环节,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和指导组人员一起深入到社区一线进行指导,每周召开一次街道(镇)书记、办公室成员的调度会,及时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社区党组织在选举工作中主动摆正位置,做到“到位”不“越位”,“创新”不“越轨”,有效调动了居民群众的积极性,把握了换届工作的主动权。

2、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使换届选举工作始终保持创新活力。一方面,广泛宣传,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积极邀请新闻媒体的介入、宣传和监督,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选举中全区共接受媒体采访200余次。各街道、镇、社区除了利用传统的广播、墙报、横幅、标语等形式宣传以外,不少地方还创出了自己的宣传特色,如四方社区开展知识抢答赛、新河街道为居民放映电影、清水塘街道组织大众运动会等。全区共召开党员大会、居民小组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800多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居民公开信20余万份,加大了对直选政策的宣传,做到了选举政策入户、入门、入脑、入心。如新河街道因新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100多户拆迁户居民本来已搬迁至外地,都积极主动地要求回原社区参加了选举工作。5月7日是**区的法定投票选举日,正值五一黄金周,本来部分选民准备外出旅游,为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外出的选民都办好了委托投票的手续,更多地放弃了外出旅游的机会,亲自去投上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全区的选民平均投票率达到了87%以上。另一方面,正面推荐,大力宣传党员候选人。如何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为最广大的居民群众认识和认同,顺利当选为社区两委成员,是选举成功的关键。此次选举中,社区党组织向居民推荐候选人改变了过去只重“意会”,不善“言传”的做法,通过各种渠道、载体积极向群众推介候选人的优势、特点和成绩。不少社区将每个候选人的简历、照片和工作简介张贴在社区宣传橱窗内,有的街道领导对社区成员竞职演说进行点评,从而帮助候选人演说能更好地贴近民心,加深居民对候选人的了解。

3、依法依规,阳光操作,使换届选举工作做到公正透明。依法依规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关健。为确保选举工作的公正透明,**区坚持依法依规,认真做好选举工作的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一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选举阶段,区、街道(镇)两级均设立了咨询热线、举报电话。选举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并开通热线电话,接受咨询和投诉。选举期间,共接到咨询电话300多个,投诉电话7起(非选举投诉),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下派干部在各个重点环节都主动深入居民群众之中,听取和收集意见,选举结束后,还组织进行了回访复查。二是认真开展部门监督。区纪委、监察局、人大政协有关方面的同志全程参与了选举工作,加强了对关键环节的监督。换届前,组织对现任班子进行了任期财务清理,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在此基础上,对现任班子进行了民主测评。督查组在选民登记、确定最初候选人、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组织进行了3次以上的全面督查。通过部门的监督,一些薄弱环节和个别不规范的做法被提前干预和纠正。三是积极引入舆论监督。主动邀请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参与和见证选举的各个环节,先后推出了系列报道。4月26日,**区举行了换届选举新闻媒体见面会,邀请《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23家新闻媒体参加,对选举试点工作的意义、做法、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向新闻媒体作了系统的宣传。换届中,各新闻媒体实施全程参与,开展深度报道,活跃在全区大街小巷,及时反映居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推介选举工作中的新鲜做法、剖析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起到了正确导向的作用,又起到了公开监督的作用,有效维护了整个选举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基本成效

查看全文

公推公选干部试点思考

“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这是党的**大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徐州市在江苏省委的精心指导下,探索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在新时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创造性地摸索出一条干部选用的新路子,即以“公推公选”的形式选用干部。所谓“公推公选”,就是根据省委以及省委组织部确定的规划方案要求,在选拔任命徐州市沛县县长一职过程中,将原来由市委提名的县长人选,经过适当程序调整,改由公开推选产生。在具体操作上,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市委确定并公布推荐人选的基本条件,公告,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推荐、驻点调研、演讲答辩、现场测评、组织部门差额考察、市委全委会进行差额票决提名人选,再经公示、报批,最后依法选举任命。“公推公选”改进了过去干部选拔任命的做法,扩大了干部选用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度,拓宽了选贤任能的渠道和空间使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精神,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创造性的贯彻落实。

一、“公推公选”突出了制度选人,实现了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走群众路线、用好的制度机制选人的转变。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做好选贤任能工作,一直是我们这些年来在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处在社会变革时期,受各种传统因素影响,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一些陈旧的价值取向,还在或轻或重地干扰着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着诸如“在少数人中选人”、“长官意志取人”、“凭关系用人”等弊端。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克服以上这些弊端,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各级干部人事部门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在诸多的探索中,我们认为“公推公选”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从“公推公选”的程序和实践来看,与过去相比,“公推公选”显得更透明、更重民意、更重实绩、更重能力。它将以往的干部人事改革创新成果付诸实践,如推荐、考核、考察、票决、公示等新做法,均被吸纳到此次“公推公选”中来,有效地防止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以及相伴而生的各种不正之风,体现了靠制度选人、靠机制选人。这种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推公选”突破了一些陈规旧制,选拔干部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真正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事情。根据省委决定,举荐人的范围大大扩大,个别人圈定已失去权威。经过民主推荐人选,当场计票、当场公布,考察人选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变几十双眼睛挑选人为数以百计、千计双眼睛挑选人,减少了失误,提高了公信度。二是程序规定更趋科学合理,避免了少数人侥幸过关现象。“公推公选”实施的是阳光工程,看重的是民意、实绩和能力,这为众望所归者一展自己的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公推到公选,使举荐人和被举荐人都不可能搞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即令有个别人欲施小计搞感情投资,一时也难以找到投资对象,更难在大范围起作用。看重民意、实绩和能力,为靠机制和制度选人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制度的权威性从组织程序上得到了保证。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是靠组织程序保证的。此次“公推公选”,省、市、县三级主要领导和组织同心协力,组织领导严密、分工明确、监督管理到位,制度程序由集体讨论确定,任何个人都不能变动。制定的程序和规定切实得到了落实,不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和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在荐、选、用三个环节上,组织部门领导带头维护原则,坚持原则,任何人与组织都不得越权行动,或搞临时动议、搞变通。

二、“公推公选”突出了民主选人,实现了“公平、民主、竞争、择优”,凸现了竞争在现代干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选拔任用干部,在荐、推、选三个关键环节上,做到了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给每个符合条件并参加“公推公选”的干部以公平竞争的机会。优胜劣汰,这是竞争的法则。在我们的干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保证每位领导干部在其工作岗位上,做到才尽其用,人尽其力,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潜质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同样也离不开竞争。此次“公推公选”的每一个程序,从报名到公推,再到公选,关关皆充满了浓浓的竞争气息。70位符合报名条件的参选者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各显其能。过去那种拉关系、投门子的现象不见了,靠领导提携、靠稳稳当当论资排辈熬官者无市场了,代之的是凭本事参与竞争。这样不仅使败者服气,也让胜者对自己的胜出坦然。这次“公推公选”出来的同志,过去在徐州四县一区工作时,分管的工作大多数都名列前茅。正是这样,最终把他推到了沛县县长一职上。面对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位同志上任伊始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公推公选”成就了竞争者,为实现干部在任上的进一步竞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制和环境。从现有的干部管理机制上看,竞争环境不好的问题还较突出。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萎靡不振,因循守旧;工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做太平官;或心态浮躁,追名逐利;或明哲保身,患得患失;或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些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严重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势必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解决上述问题,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路,从体制、机制上防腐、治懒,强化对干部的科学管理是治本之策。徐州市“公推公选”的成功做法告诉我们,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法则是治本之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推公选”突出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实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公推公选”作为一种新的干部选用方式,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充分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之中。因为我们所要选的干部,必须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干部,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以及党同人民利益、意志的一致性,客观上要求干部制度改革形式必须服务内容,服从于党管干部的原则。为了使新的选拔方式更为科学,江苏省委组织部先后四次实地调查研究。其间,他们多次征询省人大常委会、省辖市市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借鉴了省内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些好的做法,对每一个细节和程序都一一进行了推敲,最后才将这套方案定名为“公推公选”。在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审议下,方案获得通过。“公推公选”的成功实践,不仅具体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而且使该原则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集中体现在三个不同方面:一是在荐贤举能、把关定向上,实现了省、市、县党组织的三级联动。为国家各级领导机关推荐输送干部,既是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管干部原则的直接体现。荐能人选好人,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有一个把关定向问题。这次“公推公选”活动,从方案制定,到程序的各个环节的设定,省、市、县三级党组织表现出了高度的统一性。方案上下共同论证,环节程序统一研究制定,遇到问题及时通气协商。正因为如此,带有创新性的这次“公推公选”活动,尽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没有先例可循,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效果。二是拓展了党管干部的视野和空间,畅通了荐选人与被荐选人之间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渠道。根据方案和程序规定,我市这次“公推公选”活动的最直接参与人近八百余人,要求必须是副处级以上干部。他们中的一些人既有荐举权也有被荐权,在荐举人与被荐人之间,实行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前后两轮公推表决,加深了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这为最终选准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正如一位入围者所说:我所接受的监督与考察,不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的监督与考察,而是整个组织、全市人民群众的监督与考察,是他们决定对我的取舍。三是“公推公选”选贤任能,使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党与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的更直观具体。这次“公推公选”徐州市沛县县长,一般群众虽不直接参与选举,然而对“公推公选”表现出的热情与支持是前所未有的,由于被推荐人是公开的,他们可以通过信访等方式间接参与。在沛县,对于“公推公选”,绝大多数人赞成这种做法,说这样选人用人让老百姓信服。群众的满意、信任、期待与支持,当选者的压力、信心、信念,二者在“公推公选”过程中的碰撞与结合启示我们,在执政条件下选人用人方式要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前提和保证,创新是关键,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基础。

“公推公选”代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一个方向,对其完善与规范只能是一个渐进过程。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机制创新,其目的就是要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力求以公开、公平、公正来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适应并按照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干部选拔和任用的规律要求选用干部,以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来调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人的积极性,以人民拥护、民意公认引导干部用权为民,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公推公选”说到底也只是这一工程中的一个试验和探索,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查看全文

产业转型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同志来莞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决定抓好一批试点。现就试点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涉及面很广。通过抓试点,可以集中资源,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行业、企业等,实现重点突破,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效得到集中体现,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有利于摸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经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加上**的发展模式比较特殊,不可能有现成的调整路子可以套用。通过分类试点,以点带面,可以有效摸索转型经验,特别是可以在实践中检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不断修改完善,形成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

三是有利于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效。**各产业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各镇村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抓好试点,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对不同区域和领域的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查看全文

政府在互助资金试点会的讲话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意义;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确保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加快我县脱贫致富、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促进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村民互助资金试点是一项新生事物,是扶贫资金管理方式的一次创新、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纪律,落实奖惩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同志们:

县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县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我县近两年来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安排部署今年的试点推广工作。刚才,县扶贫办对有关业务工作进行了培训辅导,江集纪伦寨、望疃乔庄两个行政村的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他们在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县扶贫办陈华主任和财政局马静局长分别作了讲话,他们的讲话我完全赞同,请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我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意义

农村资金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普遍问题,也是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一方面缺乏生产发展资金,一方面是社会闲散资金过剩,农村的增值收益剩余基本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抽走而流向城市。同时,由于现行金融制度、政策和经营管理理念与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条件不匹配,甚至存在冲突,农村信用社虽然主要面向农村,但其“非农化”、“城市化”特征也日趋明显。资金的大量流失和贷款融资难,使资金成为农村发展最稀缺的资源,农村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钱荒”,已成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不仅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充分体现了国家扶贫资金进村入户政策,也使扶持资金实现了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增强了农民的成本意识、效益意识、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为缓解“三农”发展融资难提供了新的借鉴。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查看全文

技术改造试点通知

相关试点企业:

为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方案》,决定抓好一批试点。其中,技术改造及创名牌企业试点工作由市经贸局负责,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试点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进度安排

1.建立试点工作联动机制(6月5日前完成)

技术改造和创名牌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序很多,任务较艰巨。为加强工作领导,各试点企业要成立技术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或创名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并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联系方式报市经贸局技术进步与质量科,以建立市、镇、企业三级联动的试点工作联动机制,合力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

2.制订企业试点工作方案(6月10日前完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