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3:47: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师德修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师德修养研究论文

【摘要】修养是衡量一个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水平的量尺,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提倡多元化知识的终身学习,因为当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对行为道德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辨别善恶的能力越强,所以,无论是道德品质的进步,还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都是同科学文化的提高相联系的。

【关键词】师德修养;综合素质;道德品质Ourofreinforcing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accomplishmentsees

【Abstract】Accomplishmentispoliticsthought,amoralcharacterjudgeonepeople,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horizontalgraduatedstickssuchasknowledgeandtechnicalabilityartifice,needstoreinforceteacherself's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accomplishment,mustencouragelifelongdiversifyingknowledgetostudy,bethattheculturerisegetsintouchwithscienceeachotherdisregardingthedistillationbeingthemoralcharacterprogress,beingstillanindividualmoralcharacter,becauseoftheabilitythinkingthatonepersonalknowledgeisincreasinglyrich,hehasincreasingly,todeep,distinguishbetweenthegoodandtheeviltobehaviormoralitysignificanceunderstandthatisincreasinglystrongtherefore.

【Keywords】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accomplishment;Syntheticalquality;Moralcharacter

修养是衡量一个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水平的量尺,从词义分析,“修”就是整治、提高和完善,“养”就是培育、培植、抚养和涵养的意思,作为新世纪的“人师”、“经师”,我们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呢?

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提倡多元化知识的终身学习,因为当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对行为道德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辨别善恶的能力越强,所以,无论是道德品质的进步,还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都是同科学文化的提高相联系的。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上,我们必须深入牢固的去学习的是马列主义的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记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科学统筹发展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社会主义的伦理理论,学习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在心中确立崇高的教师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这种力量能引领你到最佳的塑造状态。

查看全文

师德修养分析论文

一、新时期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查看全文

师德修养探究论文

修养是衡量一个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水平的量尺,从词义分析,“修”就是整治、提高和完善,“养”就是培育、培植、抚养和涵养的意思,作为新世纪的“人师”、“经师”,我们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呢?

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提倡多元化知识的终身学习,因为当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对行为道德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辨别善恶的能力越强,所以,无论是道德品质的进步,还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都是同科学文化的提高相联系的。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上,我们必须深入牢固的去学习的是马列主义的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记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科学统筹发展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社会主义的伦理理论,学习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在心中确立崇高的教师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这种力量能引领你到最佳的塑造状态。

其次,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有反思改造精神,虽然我们常提终身学习,但知识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知识对道德的作用并不是绝对正向的。所以,一个人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或一般的道德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学习政治理论和社会伦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改造”,反思改造就是表现为新的道德要求和新的环境条件中能动地作出评价与选择,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反映用于外部环境,主动的接受或排斥。表现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能动地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鼓舞、自我分析、自我誓约、自我禁止和自我监督,例如:有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觉得教书这一职业太清贫,就撒手教学去从商、跑摩的,或课外家教增资源等五花八门的第二职业,回到教学岗位,就论资排辈,懒懒散散,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站足40分钟为己任,什么转化差生,辅导后进生,那是学生们自己的事。这些行为,难道不违背我们“甘为人梯育桃李,愿做红烛照人寰”的信念吗?我认为,人之间应学会换位思考,一个既为家长,同时又是老师的你,你的孩子遇到有上述状况的老师,你一定会以家长的身份指责孩子的老师,对这个老师充满了不满和憎恨,但是,就没想到,正谋第二职业的你同孩子的老师相比,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所以,我们要在这种经济市场化的环境中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禁止,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能动地控制和调节,时时不忘自己角色地位,面对功名利禄,必须有抵触诱惑的毅力。有淡泊明志,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做一个称职的“人类文明大厦的构建者”。

再次,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必须做到知行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教师道德修养不仅要与实践相结合,而要从现在、从小做起,一个教师的真正完善的道德品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由于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性,旧习惯的顽固性,新习惯培养的艰巨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使得师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个不断陶冶道德情操和磨练道德意志的过程,一个不断修正偏见,改正错误观念,训练良好习惯的再实践过程。

然而,放眼现在,有些教师虽然热爱教育,有如何育人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却不愿意从小的善事做起,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错位,抱负与责任的分离。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拘小节,不负责任,心胸狭隘,甚至以社会上“缺德行为多的是”为由,原谅自己不文明行为。结果必然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这与教师应有的素质和修养相去甚远。例如:有部分老师利用社会裙带关系,或拍马逢迎之功,不经教学实践,爬上一个小小的领导位置,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下层教师作威作福,目中无人,心胸狭隘,不分公私,会上老师提出意见,视为刁难自己,于是,工作上有意责难,表现出“官僚主义”作风,实施“党同伐异”之举,谋“暗箱操作”之策,给老师们营造一个尔虞我诈的工作氛围,搞的人际上名争暗斗,无心从教。有的老师呢,课堂时间不足,不是提前下课,就是拖堂,有的呢,板凳一坐,二郎腿一跷,布置作业,自己在讲台上玩手机、发短信,不时还发出诡媚的自笑,学生看他,还大肆玄耀,自品自足。最为严重的是,学生不随老师的意愿,老师就惩戒,恶语相向,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生为敌,势不两立。其实,我们应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人也有自己的薄弱环节,再不好的人也有他的闪光之点,如果学生能意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明白世事伦理,那他就不会去范,也就不用你去管,你也只能做一名“经师”而已,你就无法体现“人师”价值。我认为,一个有育人成就的教师不正是在一个刁钻、淘气、恶习特重,品行不端的学生身上取得的吗?那么,我们又何必用学生的错误惩戒自己,何不用宽容之心待之,用友善来感化他们,让他们看到你的平凡和伟大,即使此时不能体会,至少到他们为人之父母或有功成名就之时,就能深刻的体会到您对他的错误持宽容的伟大。并将自己的体会作为教育下一代训理,那时,不正是你教师道德品质高尚的见证吗?

总之,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除了多元化知识的终身学习、行为上自我反思、实践中知行统一三方面外,还应有居安思危之感,随时给自己注入危机四伏的紧迫感,不要认为教师职业是铁饭碗、铁交桥、终身制,一但教育体制一再改造,由学生、社会、家长选择教师,到时,我们还能端上满满的这碗饭吗?坐上这不生锈的铁交椅吗?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深化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师德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受到学生赞誉。但是,也必须看到学校师德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在校外兼职过多,对教学工作投人不够,极大地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业务水平不够,存在备课授课死板教条、照本宣科,有的甚至对于学生提出某些问题不能当场解答;部分教师在学术上对学生指导不够充分,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并给予学生充分而灵活的指导;个别教师师表意识不强,只重言传轻身教,对学生“说教”,不屑身体力行,上课自由散漫,仪表不整,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印象。

凡此种种,反映了一些教师的师德观念和师德作风还存在一些问题,尽管表现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师德建设,不仅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师德建设的主要目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举止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总结发扬北京林业大学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结合新时期的师德要求和学校实际,可将学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概括为:“忠诚教育、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开拓创新”。

查看全文

有关师德修养的思考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职业道德的水准,不仅体现着学校精神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而且关系着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我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对当代师德修养的看法。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要有无限的爱生之心。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为要保护在校学生的安全,这是教师群体所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谭千秋等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书写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这种精神是值得广大教师学习的。为师之道不仅仅是要教书育人,还要用生命为学生谱写人性之美的乐章,要以实际行动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要强化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全体学生,哪怕是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会毁掉一个未来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整体素质较差,但是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但模仿和表演能力很强,且能歌善舞;有的学生学习数理钻不进去,但酷爱打球;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上进心,但会察言观色,懂礼貌,会说话,善交际……只要是亮点,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就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学生一旦体会到被尊重、信任的感觉,就会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动力,就会自觉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再次,要严爱结合,严格管理,严而有效。严师出高徒,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不能一味迁就,要适当批评,适当惩罚,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但严中要有爱,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赋予学生爱心,才能在心理上与学生接近,师生之间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二、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计名利。特级教师禄和曾说:“一个教师要解决三种能力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动力问题,而动力则来自于对教育的事业心。”可见,教师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正是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促使我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正是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指引着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合国家需要的技工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并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三、良好的师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的道德修养上

查看全文

师德修养自评汇报材料

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如果一位教师的道德水平都不高,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势必误己误人。“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认识。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才能言传身教。以下是总结自己在学校师德教育活动中的体会并作出的一些自我评价。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这些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有论可依,使自己的言行合理合法。学习了解学校的教育规章制度,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此保持一致。

二,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课堂教学语言规范,教态做到亲切、自然,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找学生谈心,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三,敬业乐业爱业,工作中不怕辛苦,不计回报。我知道教师这个职业不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职业,他在任何时候都是学生的老师,任何时候都是学生的表率,所以我一直都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使他们不仅学到文化知识,还学到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全面发展。争取使他们成为在学识上和品格上都一流的人,回报社会。

四,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我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孜孜以求,努力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教育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每次上课之前都认真准备,争取做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让学生很快记住所学知识。并且,积极思考,设计一些活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讲解,精选练习。总之,师德精髓所在就是奉献,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心里必须永远装着学生,爱护学生,我们应记住这一点,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查看全文

论青年教师师德修养

一、古代教育家对“师德”的开示

我国古代先贤圣人、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并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1]教育家孟子在《离娄•上》篇提出“教者必以正”。[2]《礼记•大学》篇也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篇则认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在《修身》中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从先秦教育思想家对于“师”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有“德”为师,师要“正身”、“长善”、“知礼”,这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最早关于“师德”内容的雏形。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提出为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有具备了“道”才能成为“师”。他不仅提出了师德的核心是有“道”,而且给予了师德的功能定义,即“传道授业解惑”。而笔者认为韩愈《师说》的这个“道”特指儒家的“道”,是指整个宇宙存在的“过程、本源、规律、法则”,谁了解了宇宙存在的“道”谁就有了“德”,谁就能为“师”。因此,相比现阶段人们对师德的理解,古人对师德的定义相对简单且较空洞。

二、现阶段师德有了具体内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勤奋学习,又红又专;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012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自身修养。至此,笔者认为在新时期下,青年教师师德有了具体而充实的内涵。

1.师德体现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1)爱党爱国是青年教师基本的思想道德要求。“爱党、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是每一个国人应具备的思想情怀。高校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知识青年的重要责任与历史使命,因此必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明辨是非的思想觉悟。而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人生事业刚刚起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将来在工作上抵御风险和坎坷的无尚“法宝”,是一切阻碍个人事业发展之“邪知邪见”的“照妖镜”,有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能确保个人思想言行与党的基本路线保持一致,并且在党的教育事业上不会走偏方向。(2)青年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教师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对自我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对贯彻执行国家意志的彻底程度。教师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周围工作同事的人生观,同时也影响了受教育群体——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形成其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受到社会其他思潮的影响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从事教育事业以后也还存在一个再教育和再提高的过程。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从事高校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修养素质。(3)青年教师要具有为了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我国的教育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伟大成果不仅体现在当代,同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高校青年教师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立志献身国家教育事业,将教育事业定位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是使其具备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必要前提,是保障教育者始终不移地坚持正确教育方向、坚持正确教育理念的动力源泉。为此,倡导青年教师将教师事业摆在第一位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教育工作的切实需要。(4)青年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教师高尚姿态的体现和教师灵魂的发散,教师总是通过个人人格魅力来向外辐射“正能量”以感染人和引导人。因此,教师高尚的人格才是其行使“师道”的必备要件。教师的人格如同战场上的帅旗,具有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和集结力。那么何谓高尚?笔者认为,高尚的人格可以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是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可以是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可以是热情洋溢的教课情绪,也可以是清新幽默的话语。总之,教师的人格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范畴,它是一个综合了职业道德要求和自身思想品德的“聚合体”,它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周围的人和事,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闪亮、最至善至美的东西。

查看全文

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师德

自身修养

从教七年以来,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对师德的理解和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把我关于师德的一些思考整理成文,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对师德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要讲求职业道德,而教师道德,应该是其中最为崇高神圣的一种。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师德,首先应该是知识分子良知的体现。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传统,作为知识分子,本身就应该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而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高中教师,应该从传承文明、培养下一代的高度出发,来认识提高师德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现在讲师德,不是搞形式,不是走过场,我们完善师德,是来自我们本身的强烈需要。离开了师德,我们所做的一切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其次,在我看来,提高师德,要从加强个人修养做起。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其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未成年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为人师表”四个字,应该是古人对师德最准确最精练的概括。作为教师,应该“日叁省吾身”,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我认为,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这一点显得犹为重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传统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溃,教师在学校对学生所做的德育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更为重要了。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又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都是教师的人格感化作用。作为教师,你首先就得做到不虚伪,不矫饰,不卑琐,不媚俗,不功利,不浮躁,你得尽力让学生相信校园是一片净土,教师是一群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当我看到学生来信中写到我的人格感染使他们记忆颇深而且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时,我觉得这是我最成功的地方。

另外我认为,教师在其工作过程中,有这样几点尤其应该注意。

一、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认为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一件事情。因为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在生活中、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而由此带来的烦躁低迷情绪就会不可避免地带入工作中。所以在我看来,在面对学生时,竭力抛开个人情绪,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在个别学生身上,我们的反复教育收效甚微甚至完全无效时,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急躁情绪。我想孔子说“诲人不倦”,是充分预料到了学生犯错误的反复性的。

查看全文

师德修养的意义分析论文

新时期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在当前实施学校集中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是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教育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成败。而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修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探索新时期师德修养的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也将提高到非常重要的高度。

一、新时期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查看全文

教师师德修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角色意识师德修养以身立教师爱

论文摘要: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有德之人、做对社会有利之事。本文从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师德建设两方面,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师者”的职责和角色意识多样性,即教育者是研究者、传道授业者、管理者、朋友和心理医生等角色,分析了角色意识的作用、师德建设对现实的意义,分析了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对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和作用。本文认为,为了成功履行教师的应有角色,目前需要完善教师的师德修养。

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历代圣贤都崇尚德治。而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师如何以德育人?其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两者在完成教育使命方面互为补充。

1教师的角色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的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一个国家、地区、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科技知识、依赖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学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而职责意识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充当多种角色。在家你可能是子女、父母、夫妻;在单位你可能是职工、领导或下属。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职业角色更为丰富和多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对教育内容的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角色意识是角色素质的前提,而大学教师的角色威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科学地组织知识,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各种知识组织起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角色意识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1.1研究者角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