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2:35: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师德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师德观念带给现代师德建设启发
中国先秦的教育观点认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受教者传递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战国时代的荀子则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经师”,向学生教授讲解经书;二是“人师”,即让自身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后人更提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可见,教师的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典范,则对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行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教育理念里,把教师的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以及职业理想统称为“师德”,师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在中国三千年教育历史中,先贤哲人关于师德的论述对于现代师德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一、为师的自身修养
教师的个人修养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道德品质修养,二是学识修养。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素质、品德和教学成效的优劣,对受教者的命运前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扬雄就曾感叹:“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把教师德行的作用和受教者一生的命运联系起来,教师个人修养就必然地成为教师师德建设的首要因素。
对诸子百家思想兼收并蓄的《吕氏春秋》详细地阐释了教师的道德操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了“不能教者”,即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人种种不良行径,认为教育的不成功往往来自教师的品行低下。比如批评有的教师心态不和谐,操守常变,没有固定的准则(“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有的则自以为是,有过不改,说话不负责任,放纵自身行为(“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更有甚者,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放弃自身尊严(“见权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恐若弗及”),还有的对“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的学生厌恶妒忌(妬而恶之)。正因为有这样的老师败坏了学术氛围,所以“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事实上,《吕氏春秋》所批评的这些现象,在当今的教师队伍里也不乏其例。
西汉时期的贾谊在其《新书·保傅》中提出“皆选天下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来担任教导职责。他认为,教育者用自身言行、学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受教者“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身处其中,必然可接受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则“不能无正也”。在当今社会,学校俨然成为支撑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要教育出品行端正的人,必然要营造正派、正气的整体环境,教师在这一点上责无旁贷。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非常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所处的时代教师社会地位十分尴尬,“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针对“举世不师”的局面,他提出了“中焉可师”的为师标准,认为忠信之人才可以为师。
陶行知师德观带给当前师德建设启发
陶行知是20世纪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爱国者,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陶行知十分重视师德修养,对师德建设有着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学习陶行知师德观以及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典范,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借鉴意义。
1.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忠诚教育事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感情、职业行为的基础和职业道德的前提。陶行知先生把这种献身精神称为“教育的命脉”。他说:“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
陶行知的献身精神首先源于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负。他所生活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广大民众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此少年时代的陶行知就立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志,留学归国后更是坚定地立下使全国民众都受到教育的宏愿,他把教育事业看成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强弱的大事,认为“教育是人民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益于世的”。陶行知正是身体力行,怀着“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出路”,“为整个民族的利益造就人才”的雄心壮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上。
其次,陶行知的献身精神源于他高度的责任心。他认准教育事业是可以救国救民,实现理想社会的大事,他先后拒绝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为人民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充分体现了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
论孔子师德观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教师的师德状况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总体良好,但也存在师德缺失的诸多情况。加强师德建设要从古代汲取营养,孔子师德观在当今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关键词:师德缺失;孔子;师德观;代价值
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师德缺失现状
第一,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他们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从教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把业余工作当成了自己主要的事业,花费在学生身上的精力远远不够。
第二,事业心不强,缺乏职业理想。把教师岗位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其关注点往往是个人的收入,片面强调职业待遇和收入,忽视了其责任和义务所在。
孔子师德观带给新时期师德建设影响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纳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制度,为当时社会培养出了许多的人才。他在学习与从教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师德观,研究孔子的师德思想对新时期教师师德观的确立大有裨益,有利于推动教师增进博学意识,加强爱生情怀以及更好地树立教师的示范形象,从而加强当今的师德建设。
一、孔子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在从教生涯中爱岗敬业,以从教为乐,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并且,他在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诲人不倦的乐教精神。“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热衷于教育事业。孔子在游学中受尽冷遇,甚至曾遭到武力威胁,正是秉持对教育事业坚定的信仰,使其在驳杂纷乱的动荡中能抵制诱惑,经受住了生存压力与困境的严峻考验,安于贫困,诲人不倦,乐在教中,彰显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和健康积极的良好职业心态,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无隐无私的仁爱情怀。孔子主张教师以仁爱之心“泛爱众”,应以一颗仁爱之心来对待所有的学生。人与人之间没有天生的等级差别,不应对个别予以歧视,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孔子办学,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贫富和智愚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予以热心地教导。处于学在官府的时代,这种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孔子依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是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孔子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智商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循循善诱又是其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孔子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使学生在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下启发其独立思考,使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说明孔子作为教师“,其教育技巧之高,它像一块磁性很强的吸铁石,他学生能够紧紧吸在自己的周围,弥散着一种强力磁场,展现出诱人的魅力。”
传统师德观的继承与发展分析
1师德内涵
师德的内涵并非固定不变。师德既有历史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发展始终体现出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特征。现代社会既要对传统师德有所继承,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作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2传统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开创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教育有了质的发展。儒家思想关于师德的系列主张奠定了我国传统师德观的基础,随后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尽管历代对师德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其主导思想和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连贯的。对传统师德我们从师爱、师品、师能三方面进行解读。2.1师爱:爱生爱教。首先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强烈责任意识。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不倦,仁也。”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做老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王夫之强调:“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贞不渝和持之以恒。对学生,孔子指出“爱之,能勿劳乎?”爱自己的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不放纵不迁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对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无隐无私。孔子曾坦诚地对自己的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作为老师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保留的。墨子明确提出反对“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尚贤》),提倡“有道者劝以教人”“有道肆相教诲”。即使不被请教,也要主动去教,“为力”“强为”。教师不仅对学生无私传授,还殷切希望弟子超越自己。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荀子进一步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进一步解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并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伯乐,要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这种品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人格。第三,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孔子有教无类,广收门徒,“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孟子则“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虽讲求师道尊严,但是对学生对知识的尊重极其突出,孔子有“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唯真理是从。韩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在等级森严、极其重视师道尊严的古代社会,这些思想言论对现代极具启发意义。2.2师品:人师世范。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者必以正”,以及墨子的“以身戴行”都强调为人师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荀子进一步解释教师要“正仪”要“善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韩愈更深刻阐发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的道理。明人王廷相从反面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古人有身教焉,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学者安望其有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自身的积淀。“古今不知,称师如何”“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而积极进取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孔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即教师广博地学习而且持之以恒,切问近思,才能做一位仁爱之师。荀子认为“师术有四”,即“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教师一要有尊严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讲授要有条理遵循内在逻辑,四要善于阐发微言大义,可见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3师能:治学育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治学育人方法上也有很多优良传统。首先是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才”(朱熹认为),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学生们特长,因材施教,各尽其才。孟子对这种方法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挥:“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其次是循序渐进。“先济乎近,然后形乎远。”孔子教育学生“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第三是启发诱导。孔子教育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传统师德观的特点
3.1注重教师自律。传统师德强调教师自律,强调教师内在修养和道德自觉,主张教师要“洁身”“立身”,实现“慎独”的自我完善,达到为师为圣的境界。传统道德观多从教师自身出发,突出教师本人的自我要求。传统师德强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价值追求,这无疑给教师自律提供了最好的注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强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学生前,首先突出了教师的自律。不仅在品行方面,在能力素养方面同样突出了教师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教师要学识渊博,品行端方。如“古今不知,称师如何”“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在教学上,虽然“教”和“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决定,但是传统师德强调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启发诱导,这种对教师主体作用的强调,也突出反映了教师的自我要求,教师的严格自律。3.2强调最高标准引领。不管是在师品、师德还是师能方面,传统师德都强调最高标准的引领,也就是说直接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是最高境界,而不提最低标准。要求教师热爱并忠实自己的教育事业,把任教作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对学生无私奉献,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成长成才并最终超越自己。在能力上要求教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求教师“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要求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对学习欲罢不能。这些都是对教师最高标准的要求和示范引领。3.3对学生重人文精神培育传统师德坚持德教为先,尤其注重教师人文精神的引领。强调教师的家国情怀士大夫精神,既关注国家大事又阅历丰富,又能付诸实践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荀子说的“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强调了教师在引导人的行为举止、塑造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礼记•文王世子》也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可见,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甚至可以说对学生传授知识,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师德师风观念教育总结
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师德。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近阶段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现代师德观念创新改革措施论文
当今时代,是一个各类竞争异常激烈,事物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而构成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作用十分明显,而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更为突出,教师则承担着这个任务,“立德才能树人”,因此在应变求进的新形势下,师德观念除了凸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理念外,还应该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具体表现为: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们或许抱怨,教师这个工作有些清贫,但不要忽视,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调查表明,教师职业也日渐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另一方面,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不可否认,事业的成功、职业的选择可以带给人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也常常将富足的物质生活作为幸福生活的表象。可事实上很多人在物质条件满足之后,却没有幸福感,因为物质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是无止境的,要知道“金钱并不是价值的唯一体现,并不是幸福的源头”。我们或许抱怨教师这个工作太辛苦、太枯燥。是的,这个工作规律性强,一分钟已不能灵活,而且处于社会和经济双重转型期的新一代,教育的难度增加,诸如抓升学等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但是应该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相当一些行业竞争更大,风险更大,回报也不是很好。作为教育工作来说,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当你看到自己的学生如一颗颗种子、一株株幼苗在发芽,在茁壮成长时,定然会倍感欣喜,马克?吐温曾说过:“工作与玩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个态度问题,工作是被迫做的事情,玩则是主动情况下做的”。其实都花精力,都让人疲惫,而不同的心态就导致大家都喜欢玩,而厌恶工作;作为教师,应该从自己的工作中寻找乐趣,而只有热爱这项工作才能达到忘我境界,发现其中的奥秘,从而获得一种快乐感。如果内心有个花园,那天天是最美的花季,如果内心春风洋溢,则时时象最美的春天,清风中飘来阵阵花香,也能酿出人格的芬芳。
其次,要有健全人格观,新形势下的教师,自身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要成为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需要的人,就必须自觉地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要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善于悦纳自己也悦纳别人,要有理性的心态和一颗平常心,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喜怒衷乐适可而止、反应适中;要有一颗平衡心,象杂技演员手中的长杆,左右平衡,确定好自己的生活重心和人生目标,不断积累,把握机遇,找准着力点,从而体现自己的创造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时下,随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群体的产物“留守儿童”也与时俱增,使我们教育的对象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化,“祖带孙”的过分溺爱和管理无奈、其父母因歉疚负罪而简单地用金钱物质来补偿、亲情交流的缺乏、亲人爱的缺失,导致这部分学生或狂妄、或自私、或郁闷、或冷漠,无孝心、无爱心、无恒心,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和报复心理,面对这些我们不能埋怨他们,回避这些,而只有积极面对,所以一定要从全面人格的培养角度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真正理解:“一类教师育人,二类教师教书,三类教师教应试”的深刻含意。
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新形势下的教师,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在时间上局限于某阶段,在知识传授上局限于某一层面,应该把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有个性的、能自主提高的、有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才,那么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意识和能力。公务员之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探讨
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相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追求和理想,并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将会有效促进师德建设体系的完善以及师德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哲学的相关理论中认为,价值主要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其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几乎保持一致或者相似的程度。从这方面来看,客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价值体现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民群众的日常活动也应当与价值相依从。这也导致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从而指导意识,这种意识是在社会改革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念。同时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做了新的概括,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逐步浮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德建设工作应当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因为只有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师德建设,才更加符合教学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尤其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中小学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之外,也应当向学生传授正确价值观念,从而使中小学生能够明是非、懂善恶。另外,中小学教师不但承受着教学工作的压力,也承担着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期望。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避免学生误入歧途,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师德建设工作不仅能够顺利推进,而且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符合实际社会情况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能为新时代下师德标准的确立指引方向,从而在思想上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日常行为[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师德建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研究
特别强调了师德问题。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的座谈中强调,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要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时也指出了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育是关乎祖国未来的战略工程,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的师德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模范作用,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一、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持续关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教育是国之大计。优先发展教育,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尤为重要。我国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合格教师,师德师风是合乎职业要求的,他们能教书育人,脚踏实地,坚定信念。大部分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经济利益,扭曲了师德。高校教师是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高校教师薪资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重点高校教师的收入较高,普通高校的收入相对来说要低。高校教师期望得到较高的物质收入是正常表现,也符合价值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部分高校教师师德渐行渐远,有些老师忽略自己的工作,过多的从事利于实现经济利益的活动,甚至有些教师以一定的方式索要学生的财物和金钱,帮助其修改成绩,帮助其评先评优等,这样师德被扭曲,势必会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发展。(二)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作为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自己首先也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些高校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国家时事政治漠不关心,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他们看来,政治是政治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关心时事政治,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学校的发展,认为只要专心搞好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就是合格教师了。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甚至发表一些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三)缺少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高校教师,他们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今天的大环境下,社会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加之自己的薪酬水平不高,这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敷衍了事,课前不认真备课,课上应付学生,甚至宣扬一些不当的言论,对学生漠不关心,上完课就走人。在工作上只求完成任务,不要求质量,这样的表现严重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严重损害了教师的伟大形象,非常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渐渐有了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这不仅对广大学生是一种冲击,也严重影响了部分高校教师的认知。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收入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这使他们不再认同自己的职业,甚至出现道德失范。(二)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在不断提升,但也有个别学校发展停滞不前。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但就出现的教师师德失范来说存在着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高校过多注重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考核,有一定的量化指标,但在师德的考核上往往是流于形式,这也就对教师道德提升出现了漏洞。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
多元智能观念下的师德修养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从教师个体角度,谈教师拥有“多元智能”的教育观念之后,将给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社会平等观念、学习习惯、工作职责、身心发展与自我评价等方面的师德修养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育观念;教师;师德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多角度考虑教学问题,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十五”规划的教育课题中,已经开始运用“多元智能”教育理念,指导和加强学生进行“多元智能”训练。通过“多元智能”训练和教育评价,打破过去对学生进行单一智能的传统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促成学生全方位发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面对“应试教育”占主导的今天,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全面改革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只要一个没有先天不足或后天大脑受损的人来说,一般都具有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itic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和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平时,由于受到单一智能评价理论的影响,人们很少从人的八种智能方面考察一个人是否在某方面更加优秀,这样葬送了大量可造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力体现会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即有些人在某一方面的智能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其它方面智能却表现不那么突出。但如果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一个人的智能时,会发现有些人看来在某一方面并不是“天才”,表现也很一般,但通过一定的引导和强化后,会发现此方面却有很大的潜能,甚至是此方面的“专才”。很显然,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能引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将会给“应试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优秀生”与“后进生”的真正差别在哪里?怎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怎样的学生才真正有培养价值?……等等,都会得到全新的答案。其实,现在给学生分成优劣和不同的等级,更多参照了学生的应试成绩,却基本忽略了学生本身潜在的智能,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长处,忽略了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成为“专才”的可能。这无论对全民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都给国家和民族造成特大的损失。为此,特地对教师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下的师德修养作为探讨,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师德修养中教育公平意识、社会平等观念、学习习惯、工作职责、身心发展与自我评价等方面所产生的良性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教师达成教育公平意识
社会是世俗的。当人们面对一些问题、做一些事情时,难免会被人情、关系等一系列的社会因素所左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态度和判断力。作为教师,尽管给世人冠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面对世俗的社会,或多或少都受到个人情感态度的影响,表现出个人的喜好或厌恶。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样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热情与冷漠,甚至有时对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会采取不公平、不正确的评价或手段,并造成一些无意识的“伤害”。如果把教师作为一般的社会个体,教师也是社会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行为和判断,出现“过错”情况是很正常的,也是无可指责的。但从教师的社会职业特点上看,这里不应该的。作为教师,必须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世俗中给自己留下一块净土,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掌握系统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法,通过对自身的智能认知和训练之后所得到的自身潜能开发体验,引入到学生的培养与评价之中。面对学生需要培养和评价之时,会更多地考虑一些问题:一是教育公平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否有影响?面对学生,教师会从自己感知需求和智能挖掘的体验中公平公正培养与评价对自己的影响迁移到学生的公平公正培养与评价之上。尽管面对的是一群参差不齐的学生,尽管一些学生的学科成绩不那么理想,表现不令人满意,但教师会从“多元智能”评价的角度,重新评定自己的学生,重新找到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最终给予学生更为公平、公正的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二是教育公平对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是否有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环境中有太多的诱惑、自身的发展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面临着大量急需尽快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做出指导和加以疏通。青少年时期也是学生自我认识和改造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宽容与呵护,渴望长辈公平的评价与激励。如果教师拥有“多元智能”观念,教师会更关心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给予学生更多正确引导和公平激励,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更好的发展。三是教育公平对学生成才是否有影响?社会的倾向和评判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才”。拥有“多元智能”观念的教师会发现自己身边到处都有“人才”,都需要做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做出合理的评价,挖潜学生的潜能。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四是公平对学生的社会角色是否有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当学生面对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他们会自主地感受到什么是荣耻,什么是美丑,会体验到社会、集体和家庭的温暖,会相信自己,也会学会相信别人。因此,拥有“多元智能”观念的教师,会更好地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公平教育和评价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影响,会给学生投去更多信任目光。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关怀和信任目光中,拾起自尊,融入社会,扬起生活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公务员之家
精品范文
10师德师风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