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构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12:32: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师德构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师德构建

师德构建爱护学生思索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作为一名教师,所必不可少的,甚至可称之为最主要的品质就是关爱学生”。20世纪70年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对优秀教师优良品质的调查时发现,关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起点和前提,是所有优秀教师所具有的一系列优良品质中十分突出的一项,也是所有参与调查的优秀品质教师人皆共有的一项品质。然而,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不是每一位普通教师身上都具备的,亦不是教师这一行业自身所带的,而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慢慢培养出来的。由此可见,关爱学生是教师优良品德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师德建设的根基所在。

一、关爱学生的必要性

(一)关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之工程师”这些称谓是人们对教师工作的尊敬和赞誉,同样也是人们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特殊要求。人类灵魂之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些崇高的要求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关爱的前提上的。一名老师只有关爱他所工作的对象———学生,才能做到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间,才会千方百计地把教学工作做好。当看到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老师同样感到欣喜和自豪;当看到学生落后或者犯错时,老师也会感到焦虑和惋惜。只有真正地关爱学生,老师才会想方设法地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点滴做起、小事做起,去接触、靠近、了解和关爱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正如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所说:“我可以自豪地讲,我今生最重要也是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对孩子们(学生们)的关爱;怎样关爱儿童(学生)是一名教师的成功秘密的所在;如果你不能做到关爱学生,你永远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国著名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先生把关爱学生视作教师一生最至关重要的事情,关爱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二)关爱学生,是达到“教学相长”境界的有力保障教学是一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参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而在教师的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学效果。师生关系是诸多人际关系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不具有可选择性的。因此,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工作对象就注定是学生,老师从爱岗敬业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关爱学生。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也”,这也直观地阐释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首先,老师要用自身优良的品德、博大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来影响和感召学生,同时树立自身崇高的威信。一方面,老师真心的关爱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亲近,进而能构建起一座师生互信的无形桥梁,学生信任关爱自己的老师,就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无障碍交谈,老师能更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这样,老师的教学就能做到有备而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变得轻松而享受。因此,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前提,也是师生“教学相长”最高境界的有力保障。

(三)关爱学生,是塑造学生优良健康品德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德育已不同于过去那种流于形式、空洞呆板的品德教育,它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品德形成中的情感教育,但是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更多的耐心,从点滴做起关爱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经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阶段。道德情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没有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在现实教学中,只有将道德认识和实际道德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行为和品德,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尊敬和仰慕。通常而言,判断一个学生对他者、集体和社会的内心情感是否健康,就要看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所经历的各种冷暖情感。教师在教学中是异常冷漠还是无比热忱,都会对学生健康感情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当老师真切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时,学生就会有良好的感情体验,他们就会明白教师的用心良苦,进而模仿老师用同样的情感与人相处,学着关心爱护身边的人和集体,当这种模仿学习变成一种惯常稳定的行为之后,学生也就具备了优良的人格和品德,这正是德育之根本目的所在。

二、关爱学生,贵在践行

查看全文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4年9月,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做“四有”好老师要求。强调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该执著于教书育人,把道德情操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1]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前夕,又来到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提到“四有”好老师要求,并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这两次讲话对师德建设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方针。2016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要求和举措;强调高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明确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目前,各高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讲话要求,执行教育部“意见”精神,解决好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矛盾与短板,并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各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现实矛盾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必然反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属性要求。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合,集中体现在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3]师德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实践性、示范性、专业性等特点。师德是在价值观支配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其本身及成长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师德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培育和养成,其示范性和专业性是师德养成环境的依托。因此,师德建设核心内容就是按照师德的属性要求培育良好师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师德建设主体分为师德践行主体和师德责任主体。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成为师德建设中的践行主体。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区别于一般行业,职业内在规定性要求师德践行者必须具有自觉性,这种自觉区别于一般社会道德约束,它更加强调个人原则、内在意识与自由意志,[4-5]这是由教师职业价值取向规定的行为准则和品德内化要求决定的;师德建设责任主体由政府部门和高校构成,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工作的实施主体。同样,在高校内部师德建设也具有不同责任主体,既包括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等业务职能部门,还包括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部门。师德践行主体和责任主体共同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师德建设的首要目标。在这一共同体中,师德践行主体不仅仅涵盖教师队伍本身,更是辐射到全体教职员工;责任主体不仅仅是多部门协作,其发挥作用机制还涉及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等。师德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而且还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发挥师德建设不同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近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已经明确了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政治素质过硬放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三条标准的首位,要求广大教师将师德纳入做人、做学问、教学履职全过程。总书记讲话高度概括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成为高校师德建设不同主体的行动指针。(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矛盾。1.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目前,传统师德观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伴随着要素的增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学校在传统师德观向现代师德观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师德观及师德意识,履职觉悟及道德判断与选择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是现代师德观树立与师德意识弱化。树立正确师德观是师德践行主体修身立德的基础,而强化师德意识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前提与保障。如果教师只注重业务提高,而放松教育思想更新和改造,就会弱化师德意识,并影响正确师德观的形成。现实中存在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发生动摇,道德失范,不能以德立身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师德意识与师德观树立出现了问题。二是履职觉悟降低。表现出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过程中师德建设的自我约束弱化。一方面,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重“教”轻“育”的根源,主要是教师履职过程中内在压力与动力形成中缺少育人要素,育人意识淡薄,不能以德施教,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师德践行难以形成自觉;另一方面,教师在处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中,由于价值取向偏差,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化思想导致教书育人中心地位不断弱化,投入不足,教师师德培育成长环境存在导向性偏差,教师不能以德立学,更不能自查自省。[6]三是教师在自觉性形成方面,还存在着道德判断与选择困境。这是由传统道德观向现代道德观转换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活动在处理各种关系所秉承的原则与信念具有社会性、现代性决定的。2.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中,师德建设工作呈现出多部门协调与统筹的现状,这其中存在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作用矛盾。目前,高校师德建设无论是成立专门委员会统筹,还是有某个部门牵头都存在多部门协调难的问题,存在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师德建设工作分散,统一工作平台缺失,动力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等问题。一是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工作分散。在高校现有行政化管理体制中,按照师德建设内涵要求将师德建设所有工作完整地纳入单一的行政职能部门之中是无法实现的,工作项目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现状,不能形成专项管理,必然导致师德建设只是相关责任主体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副产品”,高校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如果缺少一体化统筹机制,必然造成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工作存在交叉与空白,使得师德建设呈现出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缺少跨部门统一工作平台。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师德建设工作,需要搭建跨部门链接工作平台,形成常态化。搭建一个统一平台是师德建设中的一个最大难点,这是因为搭建的统一工作平台要求不仅能够将师德建设融合到学校重要内涵建设项目中,而且还要能够作为载体落实到各部门主体职能当中形成链接。三是师德建设动力机制缺失,责任主体无法将外生作用机制转化成内生作用机制。在师德建设中,责任主体外生作用必须转换为践行主体内生作用才能发生效力,而在现有师德建设机制中,处理不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会造成单纯的行政化制度约束作用失效,这种行政化为主的管理思想,忽视制度基础上的环境建设,很难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不能通过责任主体的管理行为形成教师行为自觉,无法将外生作用机制转化成内生作用机制。这种由于师德建设职能履行整体性、系统性无法得到保证,师德建设机制无法实现转换,不能形成特有的文化与环境所造成的外生作用效力不足,成为师德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策略

(一)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内涵与作用机理。解决高校师德建设中的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必须找到对师德践行主体和责任主体都能够发生效力的作用机制,并固化为环境与文化建设上,才能够取得长效。因此,构建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作用机制就是解决矛盾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彰显了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教师发展是师德践行主体的内在动力源,教师发展需求是教师师德建设自觉性形成的内在作用机制。高校教师群体文化知识水平高,精神追求层次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高校教师需求,决定了教师需求的高层次性,教师发展贯穿教师需求各层次。教师发展需求既是教师的根本性需求,又是教师的最高需求,它是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根本;[6]二是教师发展工作是师德建设责任主体跨部门协作的载体。解决高校师德建设跨部门统筹难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跨部门连接的工作载体和平台,形成一体化作用机制。教学管理部门、教师管理部门及党群部门职能中都含有促进教师发展职能,通过教师发展工作不仅能够实现师德建设的资源统筹,而且能够搭建服务教师发展的统一平台,实现师德建设多部门一体化统筹,能够将师德建设的外生机制作用转换成内生机制作用而发挥效力;三是教师发展是师德环境与文化建设的有效着力点。师德建设必须通过良好的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和现代大学文化影响才能发挥长久效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也必然是以师德环境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有利于师德的培育与成长。由于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教育供给的,从教学供给端来看,育人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促进教师发展目标和根本点也必须落到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上。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也是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具有自律与他律性质,本质上是二者的统一,自律与他律存在内在转换逻辑,表现出道德品性中的外在规则与内在价值信仰之间的转化。[7]师德建设自律性与他律性本质要求形成了师德建设操作层面的三重境界———自我约束、环境约束与文化约束。自我约束通过自律形成自觉与自省产生效力;环境约束通过法规、制度、行为规范等要素形成的他律作用环境而产生效力;文化约束通过群体自律行为固化与环境作用所形成的特有文化产生效力。同时,高校师德建设还具有现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其现代性和社会性表征社会转型发展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冲击,以及师德成长中由传统师德观向现代师德观转化中的矛盾,进而使高校师德建设面临整体性、系统性作用下的复杂多变局面。高校师德建设内涵要求操作层面应结合时代特征并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系统、动态地去谋划、设计和构建自律与他律机制。以教师发展为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覆盖教师履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职能全过程,辐射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积淀与发展全过程。对于师德建设的践行主体而言,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约束、环境约束、文化约束发挥系统性作用。其中,自我约束始终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环境约束、文化约束则在相应机制转换作用下,叠加了自我约束效力,特定的环境与文化同时也具有动态针对性效果。在个体价值信仰支配中通过设立目标、规划发展全过程培育师德,使得自我约束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形成自觉,是夯实师德在教师岗位和职业生涯中基本性要求和基础性作用的必然。对于师德建设责任主体而言,要紧紧围绕促进教师发展,搭建跨部门、统一的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制度,实现师德培育外生与内生机制的转换,通过创建教师引领的优秀校园文化,固化师德建设成果,形成长效。在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他律机制作用中,构建特定师德建设环境和文化至关重要,其目标就是要形成环境约束、文化约束机制,这就要求不同责任主体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践行主体实施分类指导。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是发挥环境约束、文化约束作用,突破师德建设瓶颈,形成工作闭合的必然要求。(二)教师教学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实现路径。1.建立师德建设践行主体自觉形成机制。一是树立正确的师德观,这是纠正教师利益观扭曲、偏差的总开关,是教师师德建设自觉形成的根本和基础。在“四有好教师”中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三有”就是从三个方面概括对教师思想修养方面提出的总要求,特别是对教师政治素质提出要求,把师德在育人中的作用提升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这些讲话精神,对新时期树立正确的师德观指明了方向,也是教师树立尊重教育思想和爱岗敬业精神,形成师德建设的自觉遵循。广大教师作为师德践行主体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而且还要在履职和发展过程中,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强化师德意识,并转变为行动,形成自觉;二是注重发展中的师德培育。教师应在新时期师德观指导下注重师德的养成,要将师德培育与教师发展统一起来,要在教师发展中实施师德建设的分类指导,促进师德养成。一方面,高校要对师德培育提供支持,要尊重教师成长规律,规划教师发展,实施教师发展分类指导,特别是要对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给予评估和指导,要促进广大教师按照“意见”要求,“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8];另一方面,还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师德引领作用,将师德培育纳入教师发展工作项目,注重师德、师魂、师能统一,实现内生动力转换,促进教师发展。同时,教师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师德修养的自我培育和提高,在职业规划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目标,不断形成师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三是注重发展中的师德成长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坚持“双主体”原则,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教学相长”激励环境,在教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以此激发教师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基础,形成教师自我激励的教学环境。高校要把师德建设的重心放到尊师重教上,教师发展工作应坚持教师为本、服务教师发展思想,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夯实激发教师为教育献身的物质基础,形成服务教师发展的激励环境。四是在发展中建立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动力机制。教育部“意见”。中提出要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目的就是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外生作用通过内生作用发挥效力,促进教师师德建设自觉机制的形成。2.建立责任主体协调机制构建师德建设责任主体的目标是形成“一体化”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优良的师德环境与文化。实现路径是以搭建师德建设统一组织平台为基础,理顺师德建设管理体制;以师德建设跨部门有效链接为核心,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以环境与文化建设为方向,形成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要搭建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一体化”组织平台。高校应从顶层管理视角搭建师德建设工作组织平台,如成立相应工作委员会,赋予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不仅要突出师德建设统筹和领导,还应该赋予其教师工作部门协调功能,能够实现师德建设一体化统筹和链接,依托委员会搭建“一体化”组织结构,实现师德建设与党的建设相统一,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统一,师德建设与教学建设相统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以及全面统筹和多部门统一协调工作机制。二是,要建立师德建设跨部门“一体化”工作机制。高校应紧紧围绕师德建设核心工作,建立以教师发展工作为结点的跨部门辐射协调机制,将教师发展工作作为师德建设载体与各部门工作实现链接,建立统一的师德建设工作平台,并依托教师发展工作平台,以项目管理为手段,通过实施项目管理突出师德建设工作重点,集中建设,并整合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要建立师德建设跨部门链接制度,包括联席会议制度、报告制度、联合行动等制度,搭建跨部门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学校多部门密切合作、跨部门联动、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形成“一体化”师德环境与文化建设格局。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一体化”作用在环境与文化建设上,应要求师德教育、宣传、评价、考核、监督、激励、惩处、保障等诸多工作具有一致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这是师德建设固化为现代大学环境与文化成果的基础,它需要将师德建设纳入组织管理、师资管理、教学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统一,约束与激励双向驱动,从而形成“一体化”师德建设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产生的外生作用能够转化为师德建设践行主体内生动力,进而积淀形成师德建设成果表征的特有校园文化。其中,在管理与服务中,依托教师发展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将管理行为寓于服务之中,形成以服务为主的师德建设环境;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中,在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提升上,树立以学术为中心的思想,发挥指导性作用,形成以德立学的师德建设氛围;在师德建设双向驱动中,采取规范、制约与激励、促进两个方向统筹,利用好师德评价与考核手段及奖励表彰促进作用,建立师德评价与奖励制度体系,形成师德建设的内生动力转化与生成环境。

作者:付洪利 邹长满 单位:北华大学

查看全文

新媒体的师德构建创新

本文作者:别震烁工作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

对先进典型的立体化报道

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是师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意见》要求,“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新媒体拓展了先进典型报道的途径和手段。从报道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还增加了人物访谈、专题片等声画并茂的方式;从展示的方式看,除了传统的报纸、宣传栏,还可通过校园网和专题栏目扩大影响范围。此外,网站具有强大的整合编辑功能,通过把不同媒介、不同重点的内容通过别具匠心的编辑,组合在一起,可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对北京工商大学首位本土院士孙宝国的报道为例。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揭晓了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成功当选。孙宝国作为北京工商大学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其当选是对学校的学术科研工作的一次重要肯定,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上的又一高峰。北京工商大学新闻中心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及时的中期跟进,深入的后期挖掘,很好地展示了孙宝国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师生深受感动和鞭策。提早准备、打好基础。在孙宝国参选院士阶段,新闻中心就派出文字、摄影、摄像记者对孙宝国本人及其领导、导师、同事、学生等进行了多角度的采访,取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为后面的各种报道积累了详实的素材。反应迅速、内容丰富。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后,学校新闻网马上以头条加粗加红的方式向广大师生传达了这一喜讯,同时配发准备好的长篇人物通讯《孙宝国:打破世界香料的经济垄断》、《宝剑峰从磨砺出——师生眼中的孙宝国教授》,以及校园电视台制作的人物专题片《时代先锋》,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孙宝国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制作“孙宝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专题,将相关图文视频内容即时整合到专题中。精心挑选10余家中央和北京市的主流新闻媒体(覆盖报纸、电视台、门户网站)对孙宝国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扩大孙宝国在社会的影响力;三、及时跟进、持续给力。新闻中心对孙宝国当选后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如:受到市里领导接见、当选首都十大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增补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等,保证新闻网上持续有孙宝国的消息,使孙宝国这一典型形象深入人心,也在广大师生中营造了向孙宝国学习的热潮。

利用投票、论坛留言等互动方式提高教师对学校

工作的参与性互动性强、反馈及时是新媒体最大的特有优势之一。活跃的互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的反馈可帮助传播方根据受众的感受不断改进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以“建言献策十二五”专题网页为例。“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直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建言献策十二五”专题网(/gh125)的开通,旨在使广大师生全面了解规划制定的最新动态,群策群力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专题网设有规划论坛、规划建议、规划动态、规划指南、规划参考、规划回顾六个栏目。与其他专题网页相比,“建言献策十二五”专题网特别强调与师生们的互动。在“建言献策”留言板中,师生们可以写下对学校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在“规划建议”栏目中,师生们的好点子将列出展示;在“规划论坛”栏目中,网络编辑会挑选出比较优秀的建议放置在这里,师生们可对这些建议进行在线评论。“建言献策十二五”专题网推出后受到师生的极大关注,成为师生了解学校“十二五规划”制定情况的最权威的信息来源。“建言献策”留言板更是极大的激发了教师们参与学校工作的热情,留言板每天都能收到留言10条以上。特别是许多在学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对学校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感到自豪,对学校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师生踊跃的留言为学校发展蓝图的制定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这些建议最终由新闻中心整理成文转交至“十二五规划”制定部门,对规划的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增加了大家对“十二五”规划的知晓和理解,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与学校共同发展奋进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四、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增加对年轻教职工的吸引力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人们每天花在公共交通上的时间很多,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终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手机上网已成为当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这一以“短平快”为最大特征的媒体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微博是继博客以后又一次席卷全球的信息交流平台,并已成为交流传递信息最时尚、最前卫、最流行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成为微博的推崇者与使用者。为了拉近与社会的距离,抢占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北京工商大学主动适应媒体技术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方式开展宣传工作,与新浪合作于2011年正式开通了北京工商大学官方微博,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开通官方微博的学校之一(微博网址http:///btbunews。)。为充分管理好、利用好这个新兴的网络平台,北京工商大学新闻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官方微博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工作,结合新媒介的特点,以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形式随时随地学校新闻,力争在第一时间将学校最有价值的资讯“推送”到社会面前。同时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发起投票等活动,增强与粉丝的互动。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学校的信息可以实现即时分享与广泛快速传播;由于强大的互动性,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随时留言、评论新闻,畅谈感想。北京工商大学官方微博现有粉丝2万余人,日均更新5条以上,内容包括:校园新闻、通知公告、工商人物、校园风景、励志短句等,其权威准确的信息、活泼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的表达、及时迅速的更新受到粉丝的欢迎和喜爱,已经成为校园媒体中与新闻网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第三部分经验总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为师德建设带来了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机遇。北京工商大学积极探索新媒体对为创新师德建设的促进和影响,充分发挥校园网、微博等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推动师德建设进一步贴近教师的实际和生活,提升师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多媒体表达、便于编辑和存档等独特优势。高校应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力量,主动学习使用新媒体的使用技能,不断拓展新媒体的潜力,探索利用新媒体创新师德建设的方法,使新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新渠道和空间。多媒体是指把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内容整合在一起,给受众的视觉、听觉的刺激,达到更加整体化的。强烈的印象。多媒体技术使得在一种媒体(如电脑)上实现了好几种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集合在一次的效果,丰富了传播内容,增强了传播效果。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鼓励教师多参与学校工作,提升主人翁意识。互动性强是新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通过在线留言等方式,受众可以简单方便的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传播方也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及时地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不断优化传播的效果。传统的单向传播扩展为双向传播。此外,这种互动有时候还可以成为受众参与的一种途径。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引起一些实际的变革,这是一种开创式的革命,同时也是对受众能动性的一种很大的促进。

力和影响力。微博是近几年刚刚兴起但发展迅猛的一种新的媒介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新的传播方式会不断的涌现出来。高校要保持与时俱进,关注媒体发展的动向,并积极利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和方法,是师德建设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展进步,用最实用、最为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

查看全文

加强教师师德构建研讨

1、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新内涵

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内涵深邃,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知识创新的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时代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师德观,要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修养,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主要问题。

2.1.1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重视教书,轻视育人,只做单纯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2.1.2敬业精神缺乏。有的教师丧失了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不负责任,工作马虎,精力投入不足,不钻研业务,不认真备课,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没有新观点、新知识。有的教师上课捧着一本书,从头念到底;有的在课堂上东拉西扯,信口开河;有的不改革教学方法,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更何谈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等等如此这些致使课讲得枯燥乏味,使学生听之昏昏欲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查看全文

当代师德构建的价值刍议

本文作者:章胜景工作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能践行———具备高超的教育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之通病:“……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联系高职教育反省,在职业教育中手脑联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它有别于“学术型”、“科研型”“综合型”的普通高等教育,它侧重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显然,职业教师的师德具有其职业教育特性的特点,能讲专业理论,实践中又能做技术,即“双师素质”是对高职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首先,“育人”先“育己”。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作为合格的职业教师,师德的内化就体现在专业化的和谐发展。站得稳讲台,走得进工厂,动得了机械,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感召力。职业教师能做到德艺相彰,这种师德的榜样就会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功夫,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能垂范,学生才能感到可敬、可佩,形成行为的自制力。因此,职业教师的师德,必然是基于专业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术、教学与教做的统一体。其次,功夫在“课”外。在普通、烦琐的小事中做出不平凡,在难成功名的境界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教师师德崇高感的集中体现。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投入的全身心,上课“教”学生,课后“备”学生,年复一年,许多教师从走上讲台那天开始,一辈子心里就只有“学生”,一生不改的思考主题就是“怎样教好学生”。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教学便是如此。教师除了上课,还得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了解相关背景,同时要了解学生心理和特点,才能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在课堂师生互动,讨论激烈而深入,教师讲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生听起来饶有兴趣,一节课下来学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获,达到教学相长。所不同的,职业教师还得利用课余下企业、学技术,自己体验“学以致用”,教学才能确保学生“学用结合”。第三,创造性劳动。教之有法但无定法,创新是教师师德无价的考量。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是社会学、教育学普遍认同的观点。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要和谐,职业教育充当着重要的功能。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更是,因此要修复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要紧跟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的变革和技术的更新,职业教育始终被推入在创新的前沿。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层次要求表明,要培养既能服务现实的行业产业要求,又要能具有引领行业改革、新产业开发的潜力和本领,高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方法创新等,需要高职教师去面对的问题很多很多。因此,高职教师的师德建设的内核里,传统的本分、既有教学思想的守候,决不是现代职业教师的标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注入师德的一种品质元素,这是区别于一般教师师德的关键点。

善自省———具备高瞻的教育睿智

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者不仅要知识渊博,更要品德高尚,人格伟大。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就对高职教师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善自省。自省即对自我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检查。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认为人的修养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就像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就能不断的修正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从而达到理想的人格。将人格的“自省”作为高职教师师德的一种“涵养”和“品质”,这也有职业教育的特定性和特殊性。从高职教育“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分析,高职教师“善自省”作为职业素养,这是教师的一种睿智。首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高职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种“朝阳教育”,正牌于蓬勃的快速发展时期。面对世界新技术的瞬息万变,社会转型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要经常扪心自问:学问有没有提高?专业技术有没有长进?高职教师的宗旨是服务,也就是服务学生的成长,服务社会的发展,而教师服务的资本是科学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它要求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自觉走实践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孔子在《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见贤人多向他学习,看见不贤之人便应该对照作自我反思,看自己有没有相同的毛病。因此,看见优秀的同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知识,看见不优秀的同事,我们可以加强自我反思,从另一个方面提升自己。可以说,高职教师的自省,它也体现为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秀的教师仅有良好的态度是不够的,虽有一身好功夫,要传授知识、讲授技术,还需要教育得法,只有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据此,高职教师的自省,对自己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估、对新教学方法的探寻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方法的自省,关键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吐故纳新”。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情境的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是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行业总在不断调整,生产技术不断在更新,教师过往的有效教学方法不一定可确保有效适用。因此,高职教师必须要经常自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求新、求异、求精,让专业贴近行业企业,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第三,躬自厚,有自知之明。在社会认知中,一般都认可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因此有不成熟的行为或做法往往得到宽容。其实,教师职业是世代脉承,但教师个人也始终是成长中的教师,这经常被人忽视。教师工作是良心活计,是无法用数理的统计或线性的方法来衡量。因此,教师师德的自省,也表现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自律和自检。《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是多自我责备的意思,这里包含了自我检讨内容。师德是指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作为高职教师,面对“另一教育类型”的学生,非常需要自我的反省,如自己的教学是否让学生受益?为改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缺点,自己采用的引导、干预方法是否有效?为了提高教育能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自知之明,在这里是自我人生的严肃追问,也是职业责任担当的自我考评。这同样是高职教师心灵的写照和终身不懈的追求。总之,高职师德建设是一个极为深壑的话题。在师德的天平上,时时考量着教师的职业精神、人格品位、学识水平、专业技艺。可见,作为高职教师的师德不是抽象的,“有师爱、能践行、善自省”语言虽然直朴,但它正是教师师德核心价值的体现,这也是高职教师终身坚守的品质和努力的方向。

查看全文

高校师德构建措施论述

目前广大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职业理想弱化,师表形象欠佳,功利思想浓厚,学术道德下滑等问题,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师德建设重在教师自身。只有具备崇高的师德,教师才会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具有了主观上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潜心探索教学方法,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双师素质,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一)忠于教育铸师魂,奉献精神代代传在思想上,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言传道、以行垂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目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能做到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用真诚的心灵去拥抱每一位学生,是对当代教师的极大挑战和考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的人生写照;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生命诠释人生价值是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教育这条路,注定是一条清苦的路,奉献的路,寂寞的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与意志,就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升华崇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二)勤学苦练强业务,真抓实干争双师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大力推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即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师道尚勤,教师要勤学、勤思、勤省,努力钻研业务,探讨科学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知识,能够将所拥有的知识融汇贯通,自成体系。高职院校特有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外派企业挂职锻炼机会,或者自己创造条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熟悉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将鲜活的一手材料带回课堂,使自己成为能文能武,教有水平,行有示范,令学生敬仰的德高技超的教师。

(三)欲要教人先正己,终身学习做楷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的“表率性”和学生特有的“亲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品格和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重视培养高尚的师德,塑造强大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去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有上进心,自己本身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不断进取。教师要求学生关心他人,自己就首先要做到爱护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自己首先应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质量和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查看全文

网络文化对学校师德构建影响以及决策

1网络新文化的特征

1.1提供资源共享的文化

Internet原意是Inter——Network,通译为“网络互联网”,一般称为“互联网络”,我国官方译名为“因特网”。“因特网”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显现出“以光纤为骨干网的高速通讯平台;以连接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传送视频、音频、数字、图象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三大特征,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群体和个体用户通过跨越时空、跨越国土、透视社会的各类平台提供的信息源任意选取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国际性、知识(信息)需求的互换性及快捷性。

1.2信息结构多元的文化

网络文化行为,使进入信息结构高度离散的国际性网络失去主观主导及专门化的特征,面向高度综合性及广泛性的无中心文化环境发展。伴随着改革进程中经济结构、经济成分以及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阶层在重新分化;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网络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在强化着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明显地体现着转型社会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

1.3张扬个体自由的文化

查看全文

民办高校师德构建问题综述

“学校之魂是教师,教师之魂是师德”,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良好的师德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核心。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民办高校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得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输送了大量有用之才。民办高校的迅速扩张,要求相应的师资力量也能与之同步,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其教师队伍往往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教育,而且,相对来说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较低,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有的道德,它不仅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给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民办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紧迫性任务。

一、我国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

从总体来看,当前民办高校的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师德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办学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导致了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育人意识淡薄,关爱学生力度不够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可见,尊重关爱学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师德的核心。但是,目前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片面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忽略了育人的职责。部分教师能够做到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但是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却非常少,没有用心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个性的发展等问题都漠不关心[1]。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疏远,很难接受和认同教师的一些要求和行为[2]。

(二)缺乏敬业精神,功利思想严重

查看全文

构建高校系统工程的师德建设论文

一、自我因素

道德更多的是基于内心信念与原则的坚守,道德力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源于内心的自律与自控。为人师表,关键是能够做到以身立范,身体力行,为学生、为公众树立一个思想和行动的榜样和楷模,否则,教师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比一般大众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对多数以教师为业的普通教师而言,能够以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自己,遵循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体现一名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基本行为规范,才算是尽到了其基本的职责。而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能够从自身做起,激发内心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和认同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殊要求,进而真正萌生严格要求自己的动机,摒弃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然而,师德的自我修养,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倡导便可以顺利实现。毕竟,“道德义务的应当要求,只是对那些具有道德感的人才有效,而对于那些缺少道德感或者对于道德根本不屑一顾、弃若敝屣的人,道德义务的处境就尴尬可怜。”[2]对照这一论断,看周围为人师表之人的不当行为表现,可知依靠自律达到师德建设面临的艰巨挑战和巨大障碍。而这恰恰是构建师德建设系统工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身为社会精英知识分子一员的高校教师,更应注重自身德行的修养,通过自我不断的反思和警醒,完善自我,达到一种“君子必慎其独”的自律境地。高校教师应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使命感,致力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理想追求,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面对不公正、不正义的不良风气,敢于仗义执言,真正体察民众心声,为民众诉求鼓与呼,代表社会公德与正义,能够像闻一多那样“拍案而起”,如鲁迅那样“横眉冷对”,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民众树一个是非正误的评判标准。做到这点,当然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名教师至高的师德标准,体现了一名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公理正义感。教师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究其根本,就在于教师能够从知识、思想和行动上超越“小我”的局限,张扬“大我”的风采,以自己身体力行的言行,为社会树立道德的风向标,为公众树立行动的楷模和示范。这一境界,当是一名教师的至高境界追求。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毫无疑问,单单依靠这一环,还不足以保证师德建设的顺利实现。在自律基础上,借助利害关系人的作用和影响,可以对师德的提升与完善做出有益修正和调整。

二、利害关系人因素

所谓的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这一概念,指的是教师日常接触的相关人员。道德是相互之间交往形成的内心约束。借助与教师日常工作和行为有着密切联系的利害关系人这一因素,有助于对教师师德发挥有效影响。教师生活与工作中,会有诸多人员建立并维系一种社会联系。像同事、学生、彼此了解的邻居等,均属于利害关系人范畴。教师正是通过与周围人群的社会联系,彰显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师德,进而借助自身言行,影响周围其他人的道德表现。教师在与利害关系人的相互联系中,彼此之间的影响是双向互动的。教师得体的表现,如果能够及时获得关系人的肯定、赞同和支持,那么,教师的行为往往会获得有效正向回馈,进而获得维持这一表现动机强化。反之,如果教师的言行受到周围关系人的否定、抵制和反对,那么,教师往往会在收到他人的负面反馈后,形成更为深刻的反思,进而调整和改变自己在言行、思想和师德方面的表现。某种程度上讲,教师自律启动的是内心的力量,利害关系人则表现出极强的他律特点。有什么样的氛围,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师德的内涵及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周围人的眼光中逐步修正和形成的。因此,借助利害关系人对教师师德的评价、规范和作用,是对教师自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和完善。目光如炬,他人的眼光,如尺子一样,丈量着身边人的道德标准;人言可畏,他人的评价,如正义之剑,高悬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之中,判断并审视着每个人的言行与思想。利害关系人的评价、判断、好恶和褒贬,是监督、约束、规范和培育师德的另一种力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体的好恶是鲜明,道德正是通过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误、好恶、褒贬、赞同和反对、抵制和对抗之中,不断修正着自我,调整着自我,进而走向不断的发展与演变的。激发利害关系人道德的评价力量,形成利害关系人畅所欲言、敢作敢为的社会风尚,无疑可以将师德建设纳入到教师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教师自律的同时,强化了其交往人群所起到的他律作用,对教师师德的规范和培育,可以发挥直接而现实的作用和影响。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心术不正之徒,奢谈自省、自律无益;身心不修之人,则难以融入其生活与工作的小圈子,小环境。因此,古人才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就教师而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究其实质,是修身过程中如何激发自我内心的良知与良性,进行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两个领域提升与完善的路径和方法。修身结果如何,修身目标何在,究其根本,是需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回归到投身社会、经学致用的理想实现中。可见,家齐是验证身修、身修拓展的初始一步,亦可以说是关键一步。这里所谓的“家”,可以看作是与教师关系密切、联系紧密之群体。因其紧密的联系,密切的关联,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才得以在“家人”眼光和言语的修正和评判中,逐步得以提升与完善。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及个人对隐私的尊重,教师与利害关系人之间交往和接触,不像以往那样紧密和关切,这使得利害关系人亦难以形成对教师全面、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利害关系人要做出全面、系统地评价,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即便是在广泛推行360度考评理念的时代,亦难形成对教师全面、系统的评价和判断,而缺失了这种系统、全面的关系人的评价,则无形中在教师师德的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白和残缺的遗憾。古人所谓的举考廉式的察举制度,实则借助关系人的眼光,基于对被举荐人全面系统的观察和了解,在注重其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依据其道德品行表现进行人才任用的机制。察举制的实质,正是依据关系人对被考查人员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全面、深入了解而形成的道德评价,做出任用与否的判断与抉择的。一屋不扫者,自然无法寄希望其可以具备一扫天下的理想、襟怀和作为。关系人评价不佳的教师,自然也无从希望其可以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感召世人前行的师德标兵、师德典范。察访民意,信赖民意,提升关系人对道德评价和道德操守坚持的信念,无疑会对师德建设氛围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三、组织因素

查看全文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机制构建探索

一、引言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于树立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增强广大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构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塑造他们的职业理想,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任务。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时代内涵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3]。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4,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6,7]。

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一)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机制。高校应将师德教育摆在青年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健全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引导青年教师增强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作用,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激发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提高师德践行能力。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完整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定期组织坚守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再认识。(二)建立健全师德宣传机制。加强法制宣传,通过系统宣讲《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要求,引导青年教师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理念。以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校报、校园网、广播台及微博、微信等平台,集中宣传高校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在高校营造浓厚师德建设氛围。建立健全师德典型示范机制,发挥师德榜样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氛围。(三)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把师德建设纳入高校人事录用工作范围,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综合考察,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健全完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舆情搜集等机制,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将师德考评纳入教师绩效评价、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研究生导师遴选、各项成果评比,以制度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把学风表现作为青年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管理干部考核的重要抓手,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四)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考核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考核办法,全面掌握师德实际情况。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将师德考核纳入年度考核,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务晋升、人才遴选、评优奖励、薪金定级等的重要依据。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特别是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中,强化师德监督职能,明确重点监督环节和监察点,及时收集并向师德建设委员会反馈监察信息。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在校园网增设师德投诉举报信箱,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预防纠正师德失范行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