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4 00:14: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意见
从20*年开始,我区在街道组建公共卫生分中心,承载和落实社区公共卫生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共卫生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安全网。但是,由于受观念、投入、监管和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尚未从根本上扭转重医疗轻预防、重院内轻院外、重功利轻公益的倾向,致使“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枢纽层面,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最近,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我市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是要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二是要探索建立责任医生制度,转变服务模式,密切医患关系;三是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培训教育,依靠广大社区卫生人员自身的努力,与居民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取得居民信任;四是要落实政府投入的政策,改革运行管理体制,既不能吃大锅饭,也不能走市场化道路;五是要建立和规范管理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改革人事分配政策,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拟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创新驱动,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医务人员思想观念革命性的转变、基层卫生资源功能结构性的裂变、卫生服务模式颠覆性的剧变和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彻底性的突变。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民生为本、健康为根”的理念,高举全民健康旗帜,实施健康社区战略,着力克服制约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调整卫生服务结构,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做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团队,承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强化技术合作与资源融合,引导各级各类优质资源共同服务于群众健康,实现“重心下沉到网底,关口前移到社区”,呼应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实现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忠实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实施健康社区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的目标
通过改革,建立覆盖全体居民、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一体化、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为导向,做到设施配备多能、人员培训全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健康效能,使其真正成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有形载体。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的有效合作机制,按照网络化、项目化、绩效化、规范化的标准,组建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团队,使其成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功能载体。建立“收支两条线、基本用药零差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运行机制,使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得来,使不合格的人员出得去,实现“政府主导,奖勤罚懒,群众受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占本地区门急诊总数的60%以上,社区门诊次均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85%以上,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利益与和谐的统一,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的原则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用药
医疗机构是药品终端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据报道我国%以上的药品从医疗机构流向病患者(药品流通机遇偏爱谁中国医药报,,月日第版)。农村医疗机构尤其是由撤并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薄弱,安全用药隐患严重。
一、现状
国家卫生部推广在城市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浙江省鼓励条件成熟的乡村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程。中央和浙江省的决策非常正确。但是,部分县、市在执行过程中,采用行政命令将村卫生室撤销,由个村卫生室或个体诊所联合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服务机构在药品管理上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⒈重赢利轻管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来自各村卫生室,本村医生的心理尚且能够接受,外村并入的医生心存寄人篱下的思想。因此,人心不齐,管理涣散,许多服务站出现白天有医生上班、晚上回家各自行医的“日公夜私”现象,有的甚至出现集体上访事件。温岭市政协在视察该市箬山某服务站,指出存在药品管理混乱问题时,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盼望服务站早点解散。因此,药品管理在撤并而成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根本排不上位置。
⒉药学人员奇缺。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剂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几乎都是非药学技术人员,而且由站内其他人员临时兼职做药剂工作的非常普遍。这些从业人员中,大部分不懂药品基础知识和药品管理知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也是一篇空白。
⒊设备条件简陋。由于多个村卫生室撤并,服务站缺乏医疗、预防、保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长远规划,村集体经济不愿投入,心存各异的从业人员也不愿意投资搞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添置。因此,这些卫生服务机构中的药房和药品仓储面积普遍很少,条件非常简陋,并且缺乏必要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虫、防鼠、降温、通风和避光等设施,更谈不上根据药品性能需要建立阴凉库。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的管理,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设置的、经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三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区(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服务功能与执业范围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意见
一、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一)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结合,推进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部分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逐步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比例,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对公立一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要按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进行结构与功能改造,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打破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等界限,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多方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既包括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也包括为社区居民提供专项服务的护理院(站)、诊所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主体,原则上按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求及区域卫生规划设置。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按照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鼓励部分国有中、小型医疗机构转制为民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实行国有民营。
(三)引入竞争机制,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备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条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精简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在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举办者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广大居民的意见。
(四)在卫生资源缺乏,且没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地区,当地人民政府有责任按区域卫生规划及配备标准进行卫生资源调整,举办或委托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五)根据居民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应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城市卫生服务工作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及《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转换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与可及性。
城市社区卫生意见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号),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流动人口管理相统筹,加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到2010年,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县(市、区)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区)建立政策措施配套、服务网络健全、机构布局合理、人员精干高效、服务功能完善、运行监管规范、筹资渠道畅通、适应居民需求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在社区享受到服务质量比较优良、医药费用比较低廉的卫生服务。
(二)具体目标
1.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县(市、区)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覆盖90%以上的社区居民,居民在社区可获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社区得到有效诊治和管理。
城市卫生服务深化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及《*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确立社区卫生目标框架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努力保证经费投入,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积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连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市区社区卫生意见
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市政发〔2006〕1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确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框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从适应我区经济需求出发,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努力保证经费投入,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积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连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推进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城市卫生服务发展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城市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政发[]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㈠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健全和完善补偿机制,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统筹规划,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调整与合理配置,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而扎实地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㈡工作目标。到年底,在城区建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赞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光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友谊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东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平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小东门社区卫生服务站、秋丰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光明社区卫生服务站、拦马河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岔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大桥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航空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东启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太平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环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滨江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年,全市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比例达到90%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35%以上,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社区内高血压、糖尿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管理率达到75%以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