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23:45: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区实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区实践

社区党建实践思考

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社区党建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项崭新课题。去年以来,**县从实际出发,大力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切实强化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对优化配置农村党组织资源和党员人才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而有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1、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面临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和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农村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撤村并村工作之后,一些行政村由原来的2-3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广,党员人数多、居住分散。据统计,我县83个行政村,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达到33个,占总数的40%,党员人数最多的村达到了108人。造成这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发挥,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过渡,各类产业协会和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党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党组织“管不到”、“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加强农村社区党建,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应有之义。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而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也就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发展,就难有全面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当前,在中央和地方各级的重视下,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村落社区的发展,村落社区在整个农村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农村党建工作,大力加强村落社区党建。

3、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农村。农村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农村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日趋成为社会各种利益、需求、矛盾的汇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充分尊重农村群众的意愿,协调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关系稳定大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党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党建工作这个龙头不放松,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党建。

二、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

查看全文

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的含义和功能,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教育对社区文化建设作用的分析,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探索出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的最重要贡献,在“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等核心内容中有关文化元素的强调,明确了社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蓬勃发展,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而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一)社区教育。在我国,社区教育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依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以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或过程。社区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公民教育。社区教育在加强社区居民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等公民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凝聚社区力量。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居民服务,培育和打造社区共同的文化特色、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对于促进社区居民积极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公民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凝聚力。三是促进社区发展。通过整合社区力量,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多种服务,营造和谐发展的社区氛围。四是推进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同时,对传承传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有效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作用。(二)社区文化。关于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含义,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共同创造的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社区居民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念、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审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健身休闲等日常活动。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沟通与交流。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使相互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社区居民和睦相处,共同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二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引导价值取向。社区文化具有规范行为和引导价值取向的特征,对社区居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社区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的文化氛围,形成高尚文明的社会风尚。四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智慧和精神,通过多种形式使这些智慧和精神世代传承下来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使传统社区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更好与社会主流文化精华融合,推动社区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查看全文

社区就业实践与思考

一、社区就业的特点

社区就业是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和市场开发岗位、安置就业的渠道。它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可以指发生在社区内的所有就业现象。但它又不仅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它还可以依托社区,向社区外延伸;它不限于社区服务业,还包括如家庭手工制造、社区内小型加工甚至养殖等第一产业。

社区就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面宽点多、职业种类杂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衣、食、住、行都在进步,居民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快捷、方便,这都将体现在社区服务和就业上。其本质上存在面宽、点多、职业种类杂的特点,大体包括家政服务、婴幼儿看护教育服务、养老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病人看护和幼童学生接送服务、搬家送餐服务、红白喜事服务、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家庭小型电器维护修理服务、基本生活需求杂货购买服务、驻区企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以及临时性突击用工服务等。这样的特点正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经营、个体经营和组织起来共同经营。

2、区域性和非竞争(竞争小)的特点。因各地的居住群体、历史习俗、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区服务和就业岗位的开发渠道也是不同和变化的。社区服务业作为就业的主渠道具有区域之间非竞争的特征,社区服务的辐射范围是有限制的。因此,社区就业呈现区域性和非竞争(竞争小)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社区就业持久的发展潜力和广泛性,也决定了要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

3、灵活就业的特点。社区就业特别是家政服务业具有非固定的工作时间、非固定的工作场所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它适合有灵活就业需求的特别是女性劳动者就业的一个领域。它既可以谋取一定的收入,也可以兼顾自己的家庭。

查看全文

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实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本文在了解现行的实践之后提出其存在的困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求为以后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可以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社区;计划生育;居委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由部门和户籍地管理为主阶段,到“以块为主”和单位负责阶段,继而又出现一种新的“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模式。社区组织是国家宏观人口控制与家庭生育微观控制之间的“对接”纽带,它往往是政府贯彻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单位,因而也是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工作的基本单位[1]。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社区管理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践中的一个课题,即计划生育工作是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作为践行的主体——社区居委会——处在政府与公众联系的前沿,社区居委会内设置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对社区内的成员、单位等组成部分负责,其工作内容是否充实、运行效率是否有保证、成果是否令服务对象满意,这其中的每一个关节都关系到基层民主管理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贯彻落实。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中,人口流动、农民进城务工、下岗职工等问题仍亟待解决,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管理的功能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这个问题仍需讨论。

一、当前社区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困难

1.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难到位,社区得不到充分发展

社区居委会责任过多,使得其工作落实不到位。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而事实上居民委员会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行政性的角色。作为面对群众的前沿,基于其性质,上级领导会下派各种各样的任务给居委会,使其公务缠身,无法从这种行政性任务中脱离出来。据了解,居委会中虽然设立了计生口,但是其中组织结构简单,平时还需要借调到其他部门协助工作,以求最大程度上完成居委会所承担的每一项责任,而面对自身工作却持选择性应付的态度。作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其本身原本有的是下岗、失业或其他类似情况的人员,家庭的重担也压在他们身上,再加上社区工作者的薪酬与其工作量不成比例,严重打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完成任务时可能会出现消极的态度,以致工作不能落实到位。

查看全文

预防医学教改社区实践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实习不仅仅限于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更要立足于基层社区,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与社区的关系,预防医学教学必须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建立、完善并巩固社区实践的教学场所是医学院校的教改重点[1]。我校为了适应这种教改的思想,于2006年设立了桂林医学院社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要求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疾病预防和社区保健知识,改变临床专业学生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思想,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也需要面向基层工作,有必要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因此,进行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临床专业学生增加一门预防医学社区实践课程,将实践活动进行课程化设计,选择社区人群发病率高的高血压病,作为开展社区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预防医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主要形式以高血压现况研究课题为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教学学习,依托我院在当地的基础,使得学习可以顺利完成。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以预防为主的观念群体和大卫生观念。笔者于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4月25日,开始了这项临床专业本科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06和2007级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再从每个班单纯随机抽取40人,共160人,然后从这160人中单纯随机抽取80人为实验组和8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2006级37人,2007级43人,其中女生45人,男生35人;对照组:2006级44人,2007级36人,其中女生38人,男生42人。两组学生在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理论基础教授学时不变,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增加社区实践教学。两组授课教师相同,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统一试题和考试时间,考教分离,比较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社区电能计量的思索与实践

突破计量管理的技术瓶颈和人才瓶颈,加快计量器具的更新改造力度,为完善居民电能计量精细管理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社区共移交电力管理总公司居民客户171207户,共涉及192400个居民户计量点,使用期ro年以上的电能表有31795块、5一10年的有105582块、5年内的有503巧块,其中5年内可用卡式表仅有21818块、预付费代码表仅1764块。这些表计型号多,生产厂家多,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未经过检定,无表尾铅封;部分电能表存在损坏、不走字、无法输人电量的情况;售电程序多,很多已经不能适用目前微机的操作系统,运行不稳定,导致部分表计的预售电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社区居民用表存在老化严重、急需更换的需求。近两年,为解决制约计量检定效率低下,影响电能表更换速度和用电服务队缺乏计量人员这两个主要问题,电力管理总公司集思广益,多方举措,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l)建立多层次的居民用电能表检定模式,实现表计检定工作量的有序分流,提高社区居民用表周转速度。建立了以电力标准计量站负责电能表首次检定、用电服务队负责周期检定的模式。近几年电力标准计量站每年首检电能表25000只左右,给社区居民计量改造快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各供电公司相继开展的电能表强检工作也为社区居民计量器具管理上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2)优化检定工作流程,成倍提高电能表检定效率。为做好计量检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检工作,这两年,电力标准计量站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创造性地提出多项改进检定流程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实现了检定、走字一体化,开发了电能表编程新程序,启用了新型防窃电合格证。解决了制约电能表检定效率的几个重要问题。电能表检定效率较以前提高20倍以上。有效地剔除了影响计量检定效率的“绊脚石”。(3)培养基层计量管理人才,优化计量管理人才队伍,为完善社区居民电能计量管理提供不竭源泉。为解决用电服务队计量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电力管理总公司通过与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监督局和东营市技术监督局协调,先后举办了三期用电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二期计量检定员培训班,用电服务队先后有500余人进行了计量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100余人取得了电能表的检定员资格。为用电服务队居民电能表强检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推进计量管理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为完善社区居民计量精细化管理提供载体充分利用居民小区集中抄表系统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平台,在有条件的小区实施居民计量表计的网络化管理,建立起小区编号一楼号一单元号一表箱号一门锁号一电表号一铅封号等一一对应的电能表微机管理信息档案。打开微机就可以查询,及时掌握每一个人网居民表计的实时情况,对于电表经常动、电表经常坏、铅封经常无、表箱经常开、用电数量与实际情况偏少等事件均可做到及时掌握。计量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了“足不出户可知小区事”。

电能计量精细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给胜利油田社区居民计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和效果。一是增强了精细管理意识,管理创新层出不穷。电能计量精细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但让各区域供电公司找准了计量管理工作的切人点、着力点,为社区居民用电降损增效奠定的基础,同时引发了不同层面计量管理工作的创新。如电力标准计量站的“四个一”工作法、用电服务队的“三三三”工作制,均在居民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二是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为降损增效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近几年的社区计量管理模式的转变,累计更换居民用电能表70000余只,清理出计量问题上千个,为居民用电降损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居民用电报表分析可知,实施精细管理以后,居民用电综合网损率平均下降十几个百分点,居民用电降损效益显著。

几年来,胜利油田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社区居民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量过大,社区居民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为满足能源计量工作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探索取得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区居民电能计量管理中的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电能计量管理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本文作者:高佩忠刘祯林王振兴工作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

查看全文

社区讲课实践汇报材料

关爱生命,关爱自我;心系生命,保护自我,让一切危险远离我们!

今天,我们的又一次尝试。早上7:20,我和林英颖没赶上吃早饭就赶往社区了。坐在车上,冒晒,转了两站,然后徒步走到我们的目的地-----北站社区。

这个社区规模不大,坐落在弄堂里面,而且居委会的房子也是木质结构的。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一路询问了那么多的人才找到啊,真是不易。社区设备不太好,会议室面积也不大,到那发现横幅没拉,只能将就了;但我们没放弃,两人商量后还是要好好讲的,因为我们是为小学生服务的,安全最重要。讲课内容分一下几步:

一、增加地震知识,学习汶川大地震,稍作解答地震来时逃生的方法,并告知如何解救自我。

二、有条理地选择性地讲,避免长而不精;我们做现场表演自救方法,增加趣味性。

三、设了许多互动环节,如抢答送礼物等。

查看全文

社区特色经济实践思考

按照区委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我们以指导苔青街道办事处苔青社区创建市级社区示范点为契机,结合实际,在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成功的实践

**年以来,特别是区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淅“民营兴区”的发展战略后,我们以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致富居民群众为目的,以逐步实现“一个社区一个特色”为目标,把苔青街道办事处苔青社区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落脚点定位在因地制宜,创新方法,深挖内潜,强化服务上,为发展壮大平房社区经济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做到“三个到位”,树立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理念。苔青社区地处西林区北11公里处,总面积6平方公里,总户数1279户,总人口3659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07名,其中直管党员66名,协管党员41名。居民多为美溪建材责任有限公司的职工及其家属,靠企业效益吃饭,**年有800名职工与企业有偿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加之苔青社区地处偏远,所有的居民都住平房且生活比较贫困,思想相对保守。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让社区居民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思想集中到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上来,生活尽快富起来,成为摆在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为使居民群众树立全新的发展社区经济理念,我们从“三个到位”抓起,统一了居民群众的思想。一是社区硬件设施到位。以共驻共建的形式,采取区级领导包、责任单位和部门包、街道办事处包、辖区资源单位包的“四包”措施,解决了集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阅览室、电教室等共计240平方米且设施完备的办公场所,既为居民提供了学习发展社区经济和实用技术的便利环境,也为社区党支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宣传舆论阵地。二是思想教育到位。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入手,把全体党员划成5个党小组,每月集中组织一次学习活动,开展“”、“三个带头人”活动和区情教育以及“社区是我家,致富靠大家”大讨论活动,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带领居民致富的轨道上来。三是实用技术培训到位。利用社区设施定期播放有关发展家庭经济和实用技术的电教专题片,举办平贝种植、食用菌、家禽养殖等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90%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发家致富的本领。

(二)构建“三个平台”,创优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环境。一是构建招商引资的平台。树立大社区意识,引导、支持社区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制定了凡是来社区投资办企业的投资者免收管理费,无偿提供厂房三年的政策,承诺为投资业主提供便捷、周到、优质、高效的各种服务,从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各类资本生长的发展环境和多为投资者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环境。雪糕柄厂到社区安家落户后,社区党支部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在落实厂房、厂地、电力使用、原材料等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了企业的按时生产。外来投资者杨志国被社区优越的政策环境所吸引,大胆地投资50万元建成了獭兔养殖场,养兔2000只;为解决饲料问题,社区以优惠政策让他承包了84亩土地,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为了让投资者专心致志搞生产,社区党组织积极主动协调投资者与土地、城建、环保、工商、税务、卫生、消防等部门的关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办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了以诚招商,以情引资。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社区就新增了5户年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辖区的个体私营经济达到56户,从业人员179人,招商引资额近500万元。二是构建职工再就业平台。建立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对下岗职工实行档案化、微机化的动态管理。根据下岗人员学历、年龄、就业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组织技能培训,定期收集用工供需信息,采取个别推荐、组织供需见面会、建立再就业基地等措施,现已安置270人实现再就业,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人性化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发展社区经济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调动一切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壮大社区经济实力。为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集中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成立了为居民有偿服务的瓦工、木工、水暖工3支服务队,这些队伍经常活跃在社区,并以最低的收费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开办社区餐饮、食杂店、美发等20多个服务网点,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氛围初步形成。

(三)培育“三个”亮点,做大做强社区特色经济。一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社区特色经济。制定扶持辖区内重点企业和鼓励新办社区企业的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对新办企业雪糕柄厂提供无偿代办手续服务,帮助生产经营有困难的鹏程纸塑厂通信息、跑销路、找市场。二是培育经济结合点,带动社区特色经济。针对美溪建材责任有限公司座落在该社区且居民多为该公司职工及其家属的实际,引导社区党组织从为企业发展稳定服务,为居民群众发家致富服务的思路出发,经反复蹉商,美溪建材责任有限公司无偿把部分闲置厂房交给社区管理,社区党组织借船出海,借鸡生蛋,以招商引资的方式,使建工木器厂、宏运木器厂、防水涂料厂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三是培育最佳致富点,引领社区特色经济。苔青社区四周有4条沟系,草丰水足,可饲养牛、羊,居民平房前后院开阔,可种北药,养鸡、养猪等家禽。几年前,这里的居民一直对养殖业不感兴趣,曾有人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针对这种情况,把引领居民发展家庭经济,搞活多种经营当做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社区党员干部首先带头,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居民群众发家致富吃上定心丸。党工委书记刘德恩不仅自己带头种了1000平方米的平贝,而且主动包扶困难户李忠民养猪,并为其担保贷款1万元,现在李忠民年养猪出栏1000头,年纯收入4万多元,成为西林区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党员杨延忠带头栽培了6万袋木耳,收入4万元以上,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苔青社区涌现了年收入超2万元的养鸡、养羊、养水牛、养鱼等养殖专业大户15户,1279户居民有60%以上的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其中平贝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地栽木耳30多万袋,居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社区特色经济年产值达到325万元。

查看全文

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实践思考

党员管理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目前,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党员和失业、待业的职工党员正在逐步转入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给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一、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是城市社区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就业分配方式的变化,社区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是社区党员队伍构成的变化。近年来,由企业分流的职工党员、原由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军转自主择业和院校毕业的党员、以及在新经济组织中就业的党员陆续转入街道社区管理,其比例占到了街属党员总数的30%以上,有的社区已接近半数。这些党员来源不同,心态各异,年龄差距较大,构成了社区党员队伍的复杂性。

二是党员思想状况的变化。由企事业单位转入社区的党员,相当部分心态较为复杂,对管理模式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下岗、失业和内退的职工党员存在有抱怨情绪和失落感。个别党员因工作无着落,生活困难,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性观念、理想信念、纪律意识出现滑坡。考虑现实困难多,考虑履行党员义务少,党员意识下降。个别党员甚至产生理想信念动摇,先锋模范作用弱化。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都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

三是党员学习时间的变化。下岗、退休做临时工和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白天需要外出工作,时间随意性较大,参加党员活动、接受党校教育时间安排上有困难。而高龄党员晚间活动又不方便,形成时间要求上的差异。

查看全文

上海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上海社区矫正模式是当前我国较为成熟的一种模式。本文首先对社区矫正做了简要界定,然后从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笔者实地考察上海模式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上海社区矫正模式的优点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笔者对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方向作了一定的预测与展望。

[关键词]上海社区矫正发展历程优点问题

社区矫正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刑事政策日趋理性化的重要标志。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开展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在此之前,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已于2002年8月在市委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开来,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的社区矫正运作模式,此模式已成为当前各省、市效仿与学习的典范,同时也为理论界与学术界研究与探讨我国社区矫正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实践操作空间和理论思考空间。

一、社区矫正概念界定

社区矫正(communitycorrection或community-basedcorrection)亦称社区矫治,起源于十九世纪,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罪犯的方式,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目前关于社区矫正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学术界与实践界都存在一定的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社区矫正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个刑罚执行过程,也是一个专业社会服务过程。2003年7月,两部两高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做了基本规定,确定五种罪犯可适用社区矫正:“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与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力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另外,社区矫正除了具有这种刑罚执行的功能外,它还是一个通过解决矫正对象的心理、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恢复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促进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社会工作过程。

二、上海模式的发展历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