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22:55: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区就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区就业

社区成充分就业社区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今年新目标全市40%社区成充分就业社区

15日下午,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市正着手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争取在今年年底前,让全市40%的社区基本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将点名通报,并抄送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工作表现突出,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省、市将通报表彰。

据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赖锡涛介绍,“充分就业社区”是指城市社区中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充分整合社区内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使社区内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就业率达85%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社区内“零就业家庭”至当年12月底为零。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环境优化,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无连续失业一年以上失业人员。

据了解,去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175个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或工作站并挂牌的有110个,占63%,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公益性、福利性服务,进一步密切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与社区单位、居民的关系。各地在积极解决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有址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基础上,选择了15个条件较好的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连南县劳动保障局在自身经费不算充裕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开展工作,这此举措为我市推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200年“路经就业服务”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两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做到社区平台工作人员熟悉和深入宣传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按规定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基础数据库、资料台帐。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享受低保人员等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协助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岗位、社保、培训等补贴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此外,还坚持动态跟踪管理,对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就业情况定期走访、了解,掌握最新情况对就业困难群体落实挂钩帮扶。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基本确定。

查看全文

社区就业实践与思考

一、社区就业的特点

社区就业是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和市场开发岗位、安置就业的渠道。它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可以指发生在社区内的所有就业现象。但它又不仅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它还可以依托社区,向社区外延伸;它不限于社区服务业,还包括如家庭手工制造、社区内小型加工甚至养殖等第一产业。

社区就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面宽点多、职业种类杂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衣、食、住、行都在进步,居民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快捷、方便,这都将体现在社区服务和就业上。其本质上存在面宽、点多、职业种类杂的特点,大体包括家政服务、婴幼儿看护教育服务、养老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病人看护和幼童学生接送服务、搬家送餐服务、红白喜事服务、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家庭小型电器维护修理服务、基本生活需求杂货购买服务、驻区企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以及临时性突击用工服务等。这样的特点正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经营、个体经营和组织起来共同经营。

2、区域性和非竞争(竞争小)的特点。因各地的居住群体、历史习俗、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区服务和就业岗位的开发渠道也是不同和变化的。社区服务业作为就业的主渠道具有区域之间非竞争的特征,社区服务的辐射范围是有限制的。因此,社区就业呈现区域性和非竞争(竞争小)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社区就业持久的发展潜力和广泛性,也决定了要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

3、灵活就业的特点。社区就业特别是家政服务业具有非固定的工作时间、非固定的工作场所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它适合有灵活就业需求的特别是女性劳动者就业的一个领域。它既可以谋取一定的收入,也可以兼顾自己的家庭。

查看全文

浅谈社区建设与社区就业问题

加强社区建设是在“十一五”期间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社区建设和社区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是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一、社区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是落实就业政策的落脚点

社区建设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社区建设正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建设和发展的状况是评

价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社区的主要工作包括社区就业、保障、治安、卫生、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就业是最重要的工作,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应该摆在社区建设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

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必须把控制失业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任务,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基层和基础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问题是我们的政策和管理往往越到基层越不落实,越到基层越缺乏效果。从我国目前社区建设情况看,由于受经济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社区和社区就业的情况大不一样,但面临一个共同的压力就是劳动力就业压力,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促进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只有把街道社区作为扩大就业的基础,作为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重要环节,把享受政策的对象调查摸底清楚了,把政策宣传解释、《再就业优惠证》审核发放等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才能找到落实政策的落脚点,才能把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下岗失业人员身上。通过街道、社区的就业情况来检验政策的落实情况,检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效力。如四川省结合社区建设,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兴办社区经济实体3.3万个,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万人,社区就业效果十分明显。

二、社区是发展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查看全文

发挥社区平台作用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促进就业再就业中的作用,积极帮助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及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就业,根据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劳社办[2006]67号)精神,我市从2004年5月开始,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市已有134个社区实现充分就业,占全市451个社区总数的29.7%。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社区居民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把社区建设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早在2004年5月,石家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下发了《关于印发创建双百社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市内五区开展创建"100个充分就业社区"和"100个社区就业安置基地"(即双百社区)活动,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今年上半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在创建"双百社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完善了《石家庄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目标更加具体,活动内容更加充实,措施更加得力。在创建活动中,着重抓了三个关键环节工作: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社区内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如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双失业、单亲等就业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90%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4050"人员实现就业;90%以上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95%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等。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创建活动的重要保证。为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市各级政府把创建活动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区(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明确了市及各县(市)、区街道平台机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市级部门主要负责方案制定、出台标准及评估验收;区(县)级主要细化工作内容,制订工作计划和业务指导;街道平台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典型引路推动创建。在创建活动中,我市以先进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这项工作我们从桥东区抓试点开始,桥东区在创建活动中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被列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汇报。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列席参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重视。元村社区强化"三个意识",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充分就业社区台帐,坚持"三个到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在社区内实现了充分就业,为全市做出了榜样。今年8月25号我市在该社区召开了"石家庄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厅、市劳动保障部门及部分县(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桥东区政府、桥东区就业局、元村社区分别做了经验介绍。现场会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小额贷款诚信创业网点和社区经济实体参观,使与会人员受到了很大启发和鼓舞,明确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概念和工作思路,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干劲儿,为全市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抓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多项活动,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

(一)开展"千名下岗失业人员进社区"活动。我们将100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私营民营企业作为再就业安置基地进入社区,享受再就业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大龄的、无技术专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就业。例如,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经济效益好、在石家庄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就业潜力大的长安社区老年公寓、青园爱心月嫂服务中心、桥东区东方亦英美容美发学校、转岗嫂子饺子店、新华区幼儿园、三木净菜服务社、裕华区玉洁家政等私营民营企业进入社区后,实行统一挂牌管理,由于这些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技术含量低,使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在这些基地里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

查看全文

整合社区资源实现充分就业社区

马场街办事处管辖面积4.45平方公里,户籍居民1.8万户,5.4万人,有14个社区居委会。我街地处河西区较繁荣的商业区,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多,星级宾馆多,文化单位多,是天津市的涉外窗口,驻街企事业单位326个。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共计3248人,其中:下岗人员930人,失业人员2318人,(含4050人员1456人)目前:3248名

下岗失业人员中,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就业的3208人,占下岗失业人员总数99%。

近几年,马场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在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帮助下,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改善创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下面我们作一简单汇报:

一、开发管理软件,实施动态管理

为做到对下岗失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我们实施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制度,在劳动保障协管员上岗初期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调查的基础上,设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再就业情况台帐、求职及安置情况台帐等"九大类"23种台帐,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每个月将再就业情况分析上报,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经过一阶段的运行,我们感觉这样工作即繁琐,造成数据统计量大且常出差错又不便于及时了解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为了减轻工作量,做到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我街开发了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数据软件,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就业愿望、安置情况(每次安置详细记载)、接续保险、再就业培训等30余项内容,14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统一运用这一程序。劳动保障协管员将入户走访的情况随时录入数据库,随变随改,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减轻了月报表统计量,提高了数据准确性,真正做到了"六清",而且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就业情况,跟踪管理,消除管理上的盲点,通过这套软件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能迅速找到每个工作站、每个家庭、每名下岗失业人员的数据情况,人员情况,对我街再就业工作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更有效的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街办事处为劳动保障中心投资20万元,创办了劳动保障专网。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与下岗失业人员实现网上就业互动,只要下岗失业人员提出问题或需求,我们确保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解答,劳动保障协管员将精心采集来的用工信息及时,便于求职人员尽快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自劳动保障网站开通以来,充分发挥了其便捷、高效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充分就业

查看全文

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我们****社区成立于20****年10月,辖区内有翠岗、兰苑、莱福、凯莱等多个住宅小区,共有居民7951户,人口26323人,面积0.86平方公里。全社区累计登记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有516人,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基本技能差,就业压力较大。几年来,社区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扎实创新,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强化就业信息平台网络建设,建立社区就业实体,深化就业服务和就业安置功能,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解决居民就业,社区共实现安置就业人数468人,就业率达到90.7%。现将社区的主要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促进就业。

一是建立就业服务网络。20****年11月和20****年元月,社区先后成立了劳动社保工作站和开妍家政服务中心,形成了社区主任亲自抓、两委成员协助抓、劳动社保工作人员具体抓、小区工作站和驻区单位配合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网络,并落实了专职人员。二是摸清失业人员底子。在工作中,小区工作站和社保工作人员广泛走访了下岗职工家庭,建立了失业人员家庭基本情况、就业愿望、培训愿望和基本技能等台帐。

二、广开门路,扩大就业。

一是社区和物业管理提供岗位。充分利用城市扩张加快和社区管理服务加强的机会,实行社区和物业管理人员从下岗职工中优先招聘。近年来,我们先后从下岗职工中招聘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物业公司卫生清扫员、治安巡逻员等300多名。二是社区单位发掘岗位。我们与驻社区单位主动联系、跟踪服务、发掘空岗信息,及时提供给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中艺服饰和美琪浴城等单位先后招聘下岗失业人员100多名。三是成立社区服务实体发展岗位。20****年元月,我们在翠岗小区成立了开妍家政服务中心,先后提供了500多人次就业机会,安置了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

三、开展培训,帮助就业。

查看全文

社区就业再就业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就业工作,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经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现将《关于推进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推进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做好这项工作,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端重要性。从坚持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出发,为更好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我市社区就业环境,引导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现就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提出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进程,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巩固、扩大、拓展社区就业领域为目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服务功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

二、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

(一)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力争全市每年实现社区就业再就业8000人,不断开创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

(二)抓紧建立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并在社区聘用专门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社区在就业再就业方面的服务功能,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网络。要通过社区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将就业服务、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社区组织网络化、社区经济实体化、社区就业保障化、社区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三、推进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通力协作。

查看全文

深挖社区潜力,推进充分就业

200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把建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深挖社区就业岗位作为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200年,立足于社区发展,依托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我市启动开展了创建无下岗失业人员街道办事处、无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居委会、无下岗失业人员楼院(简称"三无")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发挥政府职能与社区就业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子,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无下岗失业人员单位128个(其中无下岗失业人员办事处6个,无下岗失业人员社区37个,无下岗失业人员楼院80个,创建充分就业文明村5个),树立再就业明星145名,促进2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我市的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省厅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省政府办公厅主办的《河北政务信息》200年第41期上刊登了我市相关做法,付双建副省长专门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省总结推广我市经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就业、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新浪网站、邯郸政府网、邯郸电视台、邯郸日报、邯郸广播电视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现将我市开展创建"三无"活动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创建"三无"活动凝聚合力

(一)领导重视,积极推动。邯郸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和老工业基地,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200年全市开展创建"三无"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委书记聂辰席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专门听取汇报,市主管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协调,积极推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就业服务局把该项工作作为落实再就业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狠抓落实,强化督导,确保了该项活动有目标,有措施,见实效。

(二)明确思路,广泛发动。200年,我们提出了"本着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服务,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全市社会稳定和谐做贡献的宗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无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范围,从而带动全市社区就业工作的发展"的创建思路,制定了创建"三无"活动实施办法,层层分解任务目标,广泛宣传发动。200年元月,召开了全市"三无"创建表彰大会,总结交流了200年创建活动工作经验,对43个"三无"单位和30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年中,作为"三无"创建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目前全市2003户"零就业家庭"已有1342户实现再就业。今年年底,全市将召开"三无"创建活动表彰大会,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并进一步探讨促进该项活动深入开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构建网络,协调联动。为保证该项活动深入有序开展,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从组织领导、机构完善、队伍建设、服务手段等方面入手,为活动精心构建服务网络。一是市局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市内各区就业局与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站(室)并明确了相关负责人。二是进一步强化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按照"四统一、六到位"标准,完成了208个劳动保障事务站和180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的达标验收工作,配齐了2300多名工作人员,基本做到了应建尽建,夯实了工作基础。三是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和省厅要求,对全市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了业务轮训,组织880余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参加了2006年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力提升了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素质。四是投资10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市、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建立了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相关高级人力资源的多层次、全方位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目前已发放微机设备283套,初步实现全市20个县(市、区)劳动就业服务局、173个乡镇(街道)、市内68个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与市就业服务局的信息联网,基本实现足不出户的网上求职、用工登记、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

二、多措并举,建立创建"三无"活动长效工作机制

查看全文

社区就业成为城市就业新的增长点

一、社区发展是历史阶段的产物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发展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理念,中国的社区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政府启动、政府推动,逐步发展到政府推动和社区参与并存,以至于到社区制度最终形成、实现社区的自我管

理、自我运转的三个阶段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社会行政管理存在两条线:一是以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即企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为依托,实行单位办社会,政府通过对单位的管理实现社会控制;一是以地方行政组织为依托的地域管理,即市——区——街道——居委会逐级管理,这类管理的对象以无单位归属的市民为主,包括待业人员、无业人员,困难及特困居民等边缘人群。从社会需求满足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社区建设的兴起也是社会自我发展的结果。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人们与单位的生活依赖被割断,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发展,人们的职业变化、空间流动日益加剧,地域性社会管理一条线的压力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地域性管理的功能被得到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以社区建设的形式得到空前强化。同时,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社会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不高、人们收入水平有限以及个人资本的积累还很缺乏,社区居民的许多困难只能求助于社区来解决。居民们越来越发现他们在社区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有必要也有权利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守望相助,维护共同利益,满足共同需求。于是在街道、居委会的组织和指导下,社区服务首先登场亮相。

二、社区在推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中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就业是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是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挖掘社区就业潜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和实施再就业援助、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达到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目的,使本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走上就业再就业之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社区就业补充了就业机会。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我国下岗、失业人员呈逐年递增趋势,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人群,相当多的人根本无法回到正规部门再就业,因此虽然近年来下岗职工数量有所减少,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率也开始降低。下岗职工协议期满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劳动适龄人口增长、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和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竞争的综合背景下,城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显得日益严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灵活性就业是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方式,社区就业作为一种非正规就业方式,对于劳动的专业技能和年龄要求相对比较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阶段性和时间弹性,能够对下岗、失业人员起到一个蓄水池的承接作用,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补充渠道甚至是主要渠道。如邯郸市的社区平台建设工作,以起步早、标准高、效果好,2005年,全市共建立劳动保障事务站208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260个,专职工作人员1300多人,新创办社区就业实体483个,发展服务型企业、劳服企业及生产自救基地等经济组织72个。通过社区就业实体、劳服企业、服务型企业及生产自救基地等经济组织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000余人。

查看全文

社区就业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社区功能和任务不断加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显现。中发*号文件明确提出:“城乡基层组织要承担起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责任”,这就给社区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从20*年起,我市在23个街道办事处、209个乡镇及9个管理处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事务站,并向社区派出了以“4050”人员为主体的690多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各事务站和分布在街道的285个社区居委会、72个县城城关镇居委会的600多名协理员,首先对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普查,而后开展了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全面起到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管理和服务等有关工作。据统计,20*年全市通过社区开发就业岗位4000多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925名。其中桥东区各社区开展送报、送奶、送餐、陪护、家教、代买、代送和扶持小餐桌、小修理、小编织等灵活就业形式,安置了8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践证明,做好社区再就业工作,有利于推动生产要素向服务业的合理流动和集中,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挖掘社区就业的潜力,扩大就业渠道;有利于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促进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社区就业的特点

社区就业是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和市场开发岗位、安置就业的渠道。它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可以指发生在社区内的所有就业现象。但它又不仅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它还可以依托社区,向社区外延伸;它不限于社区服务业,还包括如家庭手工制造、社区内小型加工甚至养殖等第一产业。

社区就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面宽点多、职业种类杂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衣、食、住、行都在进步,居民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快捷、方便,这都将体现在社区服务和就业上。其本质上存在面宽、点多、职业种类杂的特点,大体包括家政服务、婴幼儿看护教育服务、养老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病人看护和幼童学生接送服务、搬家送餐服务、红白喜事服务、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家庭小型电器维护修理服务、基本生活需求杂货购买服务、驻区企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以及临时性突击用工服务等。这样的特点正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经营、个体经营和组织起来共同经营。

2、区域性和非竞争(竞争小)的特点。因各地的居住群体、历史习俗、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区服务和就业岗位的开发渠道也是不同和变化的。社区服务业作为就业的主渠道具有区域之间非竞争的特征,社区服务的辐射范围是有限制的。因此,社区就业呈现区域性和非竞争(竞争小)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社区就业持久的发展潜力和广泛性,也决定了要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