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22:27: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区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社区邻里关系随着社区变迁而破碎,社区居民无法通过自组织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公序良俗。通过考察浙江省温州市4个居民社区,以社区教育和邻里关系为分析维度,分析社区教育实现邻里关系再造的方式,包括营造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创造社会交往空间和契机、丰富社区学习的供给力度和吸纳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等,并得出以下经验启示:社区教育能够激发居民之间的人格化社会交往,促成社区邻里关系再造;邻里关系再造要兼顾公共利益最大化与个体选择的自由;成功的邻里关系再造需要激活社区居民行动的集体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关键词:邻里关系;社区教育;社区治理
邻里关系再造是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关键性问题。社区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通过社区治理得以实现[1]。邻里关系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嵌入于社区内部居民生活和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横向”行动资源。不同于西方社区建设的国家全景式监管,中国社区建设的地域发展极为不均衡,国人在传统、现代、后现代诸多潮流的冲击中构建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不仅要靠“自发”,还要靠“诱发”。所谓的邻里关系再造,就是不强加国家意志于社会,不强制介入,却能激活社区和居民个人话语的力量,进而形成多元化、差异化和互动化的社会调控体系[2]。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当下的治理环境中,如何诱发社区邻里关系再造?如何保证这种“诱发”是良性运转并体现国家意志的?在此背景下,以社区邻里关系再造为出发点,以浙江省温州市L城区4个居民社区为研究个案,透视社区教育作为邻里关系再造的柔性介质,融入社区治理的行动逻辑、实现方式及经验启示,以期为当前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一、行动逻辑:以打造社区公共秩序为中心的邻里关系再造
社区核心功能是保障居民安全、健康、幸福、和谐的生活。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所能利用的资源与手段在不断减少,而社区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就必须依靠稳定的公共秩序和良好的居民自我管理。马克思指出“个人—共同体—公共性”是公共秩序生成的现实路径,而稳定的公共秩序来自良好的居民自我管理。2000年以后,我国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教育在社区治理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于是开始自觉干预和协调社区教育,巧妙地利用本土性的文化资源,针对社区中的转岗、待业人群以及老年人群、闲暇时间较多人群、外来人口、无单位人群,开展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文明教育、健康活动、知识技能等一系列以居民文化生活和成人职业培训为主导的社区教育。这种具有非制度化、非正式色彩的权力策略,即“诱发”而非“控制”。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共权力向邻里生活的有效渗透,又使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教育的活动交流中,逐渐形成社区内部一套自我话语体系与表达逻辑,并使之纳入社区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护之中,在邻里之中达成一种妥协,彼此相安无事,形成一种微妙的协商机制。也许有的居民对社区公共问题的冲突与解决不太满意,但在实现自己局部目标的情况下,也愿意作出让步,并希望自己的让步能够引起大家共鸣,呼吁大家和谐友善地为社区公共秩序作出奉献[3]。由此,在我国社区生活公共秩序中呈现了这样一幅独特的景象:既不是政府强行驱动社会,也不是社会的理性“自我驱动”,而是通过社区教育“诱发”了邻里关系再造,逐步“同质化”了社区居民的情感模式和表达形式,使社区居民有了参与社区公共治理的动机和契机,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规范和构建起了居民自己满意的社区邻里关系[3]。需要指出的是,社区教育所“诱发”的邻里关系,并非传统的地域、血缘共同体,而是基于法治、规则所形成的“现代熟人社区”。一方面在社区教育活动中邻里之间有了学习、交流、帮扶等人格化的社会交往;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又在遵守社区公共规则、尊重隐私、文明守法、和谐生活等方面守护了“公序良俗”。
二、实现方式:在特定的邻里关系网络中融入社区治理
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的含义和功能,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教育对社区文化建设作用的分析,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探索出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的最重要贡献,在“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等核心内容中有关文化元素的强调,明确了社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蓬勃发展,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而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一)社区教育。在我国,社区教育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依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以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或过程。社区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公民教育。社区教育在加强社区居民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等公民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凝聚社区力量。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居民服务,培育和打造社区共同的文化特色、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对于促进社区居民积极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公民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凝聚力。三是促进社区发展。通过整合社区力量,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多种服务,营造和谐发展的社区氛围。四是推进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同时,对传承传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有效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作用。(二)社区文化。关于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含义,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共同创造的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社区居民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念、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审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健身休闲等日常活动。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沟通与交流。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使相互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社区居民和睦相处,共同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二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引导价值取向。社区文化具有规范行为和引导价值取向的特征,对社区居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社区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的文化氛围,形成高尚文明的社会风尚。四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智慧和精神,通过多种形式使这些智慧和精神世代传承下来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使传统社区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更好与社会主流文化精华融合,推动社区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研究
摘要: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打造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基石,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当前社区教育存在诸如社区教育服务质量欠佳、社区教育设施不完善、社区教育活动单一、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一般等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构建政府牵头组织、社区居民、培训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六维”一体模型,营造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氛围,从而提升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协同;治理;社区教育;融入
1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概述
我国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推动了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教育能够凝聚全方位的社会力量,解决社区治理深层次的问题,学者对此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钱荷娣(2020)通过“五维”一体的模型设计实践“多元共治”的构想[1];王燕枝(2020)则对社区精准供给机制进行了研究[2];朱根土(2019)提出推进“一社一品”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新路径[3];左璐(2019)针对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融入”困难进行了研究[4];李晓婷等(2019)提出了社区教育需要党建、学社、社会组织、文教、公共议题共同融合的观点[5]。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形式,推动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融合,优化社区治理,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能够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加强邻里关系、缓解社区矛盾、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管理。通过构建社区协同治理基本体系框架,促进多元主体在共同的事业中达成相互间的合作与共识,成为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2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机理分析
解决当前我国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仍存在主体缺失、能力缺失、内容缺失以及理念缺失等问题,需要结合协同理念,建立“六维”一体的模型(图1)。政府部门作为社区治理的主导者,进行全面的统筹和指引;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由社区学校和培训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才艺、健康、安全、法治等培训;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打造协同治理智能平台;民间机构组织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社区居民则是社区教育的接受者,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从而转为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由此形成“六维”一体的闭环模型,促进社区治理健康文明、和谐发展。
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思考
**街道目前有13个社区(包括11个居民社区、1个工业社区和1个农村新社区),共计有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8个,党支部54个,社区党员617人,外来流动党员122人,每年发展党员将近20人。为夯实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街道在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员教育模式。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各社区定期将学习计划、党课内容、学习形式等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内予以公示,尤其是在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学习的情况下,结合每个月的播放计划,让党员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菜单式选择,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同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依据党员反馈意见适时调整学习节奏、更换选修“菜单”,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如红梅社区,依托老年讲师团的优势,定期举行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学习讲座。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的广泛性。银杏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外来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社区,外来流动党员接纳较多,社区党组织针对社区党员来源复杂,居住地集中而空闲时间不集中的实际,创新教育思路,依托组织生活日、党员学习会、党小组例会、创业创新大讲坛、远教开放日等载体开展学习,利用社区举办各类活动的契机,不失时机的开展宣教活动,对于个别因工作原因而没有参加学习的外来流动党员或大中专学生党员,采取刻录音频视频光盘送学上门的方式进行补学,从而有效扩大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的开放性。各社区党组织在抓好政治理论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党员“树形象,展风姿”、“党员服务月(日)”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参与到社区各项建设中来,如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等,都有社区党员参与社会建设的身影。通过党员星光服务、义务奉献岗、党员环卫志愿巡逻队、在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方式让党员参加社区的各类创建工作,参加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学习提高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的普遍性。社区许多学习教育工作不仅只面对党员,只培养扶持政治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党员积极分子,更注重向与党组织靠拢的先进分子和普通居民延伸,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各类学习培训,社区党组织都“创开大门”,向普通居民群众、向共建单位员工等开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全民教育活动,如向居民开放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读书看报、上网浏览、答疑解难等各方面的服务,从而实现了全面培训,延伸教育的覆盖面。
社区教育宣传通知
区直各党(工)委、机关各部门:
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区,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根据《**区**—2008年全民素质教育规划》的要求,经研究,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和社区中举办**区第三届“市民读书节”暨第六个社区教育宣传月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学习型城区、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区社区教育丛书》,抓好各种主题和特色教育,把“市民读书节”打造成具有广泛群众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大课堂,为创建学习型城市、文明城市,迎办2008年奥帆赛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二、活动主题
读书明理、书香**
社区教育督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迎接市社区教育专项督导检查会议,目的是按照市督导检查的有关要求,研究部署迎查准备工作,查找问题,改进不足,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迎查任务。下面,我就做好迎查准备工作,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社区教育专项督查工作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的支持帮助下,我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和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社区教育专项督查工作在市教尚属首次,体现了市政府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抽调骨干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查准备工作。同时,各单位要以迎查准备工作为契机,对近年来社区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认真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迎查任务
各单位要按照市专项督导检查的标准要求,认真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意见,逐项抓好落实,其中要重点抓好社区教育学校(站点)的硬件设施建设、工作档案资料整理和社区教育工作的情况汇报等基础性工作。特别是,社区教育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单位,更要提前着手,做好准备,针对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狠抓整改提高,确保达到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要求。
生活教育理论对社区教育的启示
一、优化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开展形式
社区教育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此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智能教育主要是由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成立“知识之窗”、“培训进修”、“幼儿之家”等机构,以此促进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训练主要是完善社区内的体育设施以及设备,优化社区居民的运动场所,以此促进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主要举办多方面的社区实践活动,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以此让居民在活动中促进自身劳动技术的提高。
二、拓展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城乡结合共同建设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教育对于居民的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城镇的教育水平高于乡村的教育水平,并且乡村的社区教育通常是以村委会作为主体,所以,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中心,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安排符合实际需求的社区教育内容,丰富社区教育的开展方式,进而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诉求。并且社区教育要以城镇逐渐向乡村辐射,通过城乡之间的紧密结合,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而保证城乡社区居民都能够接受有效的社区教育。(二)转变传统的社区概念,明确社区新范畴。“社会既学校”的思想要突破“围墙式”的学校范围,所以,不应该只是在城镇社区中开展社区教育。社区的概念应该是具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生活管理主体、共同的活动区域以及共同的生活诉求的居民所在范围。这对于我国社区教育在全体社会居民中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完善、健全学习型社会服务平台,保证社区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明确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的定位。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在社区教育建设中,必须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明确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以此确定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及建设方向,以此促进社区教育更好的发展以及建设,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三、完善社区教育的相关保障体系
(一)构建经费保障体系。由于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实际上,社区教育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通常是由举办方进行出资建设。基于此,只有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社区教育的管理体系,才能促进社区教育建设进程的加快,这也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现如今社区教育的资金,需要政府、学校、社区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筹资,由政府带头成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金,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学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构建经费保障体系,推动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二)完善社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社区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完善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明确政府、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以此便于社区教育更好的发展和建设,进而促进社区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并且,由于我国社区教育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缓慢,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应注重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根据社区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完善的社区教育法律,以此保证社区教育的规范性,推动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
社区教育实施计划
年是镇社区教育中心继续奋进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镇社区教育中心将紧紧围绕构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乡镇的总体要求,牢固确立"教育体系终身化、教育载体网络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效果优质化"的社区教育工作目标,以创建江苏省级社区教育中心为契机,配合社区培训学院,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大力开展各项社区教育工作,构建现代化社区教育体系,使我镇社区教育在新的一年里,初步形成能体现时代特性、吴江特色、社区教育特性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社区教育格局。
一、工作目标
1、积极开展各项培训,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和理论教育四个方面构筑坚实的人才基地,提高劳动者素质、领导干部素养,为镇培养一支德才兼备,同时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科技队伍,一支以中高级工程师为主体,思想觉悟较高、技术素质精良、组织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
2、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建设包括居民的生活方式、社区环保、社区医疗、法制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社会稳定等方面。年社区教育中心要主动、积极地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3、有效地介入社区文化生活。社区教育中心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以满足社区成员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发展和物质文化需求,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全面推进人的素质教育。
二、工作任务
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影响
1社区教育与高等教育
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前景不够乐观。尤其是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较为单一,缺乏硬件设施,社区教育的发展与社区教育所处的地位不符,无法满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求。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借鉴国外社区的成功教育经验,使高等教育机构介入到社区教育之中。随着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为大众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社会服务也应发生转变。尽管教育界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职能在认知上仍存有异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做好高等教育机构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发挥其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更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主要指两个方面的介入:一方面是在广大的城镇地区,高等教育机构介入社区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接受区域内各单位所发送的请求,协助其共同开办社区大学或帮助其开办社区大学,并运用学历教学或非学历教学等手段,促进社区教育向着文化性、专业性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接受各县(区)、乡镇发送的请求,帮助其开办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社区学院,并促使社区学院成为整个地区的龙头教育基地,促进整个地域社区教育的良好发展。对其进行详细的剖析,可以看到其根本特点在于以社区学院作为主导,借鉴西方国家社区学校的经验,在我国社区内开展具有地方特性的、多层次,集教育、培训、扫盲为一体的全新大众化教育模式。在美国,社区教育已成为社区学院的重要依托,也是最具特色的综合教育机构,其以自身灵活的学习机制、丰富的课堂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提高了大学教育的效益,充分体现出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与适应性。我国的部分城市也尝试开办社区学院,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辅以公德教育和科普教育,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开展。
2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更充分的整合了社区教育资源。目前,社区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整合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分析,目前仍有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认识不够全面,使部分社区在施行社区教育时其功能出现偏差。甚至有部分居民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全面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以至于在社区教育上相互推诿。近些年,在社会体系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已对社会下放了部分职权,致使城市基层社区中的权利博弈频频出现,由谁支配社区资源,由谁整合社区资源,已经成为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社区内的各个利益群体在权利边界的划分上仍然不够明确,使社区教育资源在整合与调度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归纳到社区建设中,同其他的社区建设项目一样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在社区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由政府出面委托高等教育机构,帮助社区开办大学,开展区域性社区教育工作,发展社区教育工作,解决社会教育资源整合难这一问题。第二,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能够有效缓解社区人力资源匮乏的巨大压力。无论是社区的发展建设,还是社区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目前社区恰恰缺乏的就是大量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高等教育机构的介入,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因为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就拥有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个优势是任何单位都无可比拟的。将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中,能有效缓解社区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第三,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能够改变社区教育过于单一的问题。过于单一化的社区教育内容,无法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严重地限制了社区教育的良好发展。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分析,清楚的看到由居委会和社区问题中心组织的各类活动是社区最为常见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大学、社区网站则利用频率较低。社区居民更希望看到内容丰富、且具有实用性的社区教育。必须让高等教育机构介入到社区教育中,以弥补社区教育内容、载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将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后,将高等教育的诸多教学手段一并融入到了社区教育活动中,大大丰富了社区的教育工作,使社区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利用高等教育机构发达的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地方资源,结合区域特色组织的有效培训,为社区的发展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是高等教育社会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第四,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能够拓展高等教育的功能。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最大作用,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保留与培育。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因此,将高等教育机构介入到社区教育之中,不仅充分的发挥了高等教育的职能作用,也促进了社会职能的有效转换,使高等教育更加社区化,社区教育更加高等化。高等教育机构在保持社区居民现有状态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结语
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教育早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点,所承载的社会活动也更加的复杂多样。为了更好的应对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如今,社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地位极不相称,让高等教育介入到社区教育中,不仅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教育质量,还能够极大的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研究,使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二者之间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区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探究
【摘要】在本次病毒肺炎疫情中,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利用多平台、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同时依托专业机构的力量开展健康科普,组织发动社会各级的作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病毒肺炎;社区;健康教育
2019年11月至今,病毒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截至2020年3月15日,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病毒肺炎病例156,726人,其中已经治愈71,979人,病死人数5,837人。中国湖北省病死率超过4%;全球西班牙病死率超过7%,全球主要大洲均出现病例,且不断增加。2019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汉出现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从2019年12月至今,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在疫情控制过程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1早期介入,早期干预
早在2019年11月,武汉市已经开展了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预警和治疗,而当时正是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期,流感、猩红热的健康教育也在积极开展过程中[2-3]。在没有完全明确是病毒肺炎的情况下,依据现有的经验,紧密开展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预报工作,强化流感、肺炎疫苗接种和手消毒,开窗通风等环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疫情的管控有积极的作用。现有资料显示,对本次病毒肺炎的基本预防策略,还是基于经典的传染病防控策略[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勤洗手,戴口罩、不近距离接触等途径,正好保护了易感人群,早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对健康人群的保护作用和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均有很好的价值。由于近几年流感流行强度较高,通过强化健康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流感、了解症状并开展疫苗接种,在本次肺炎控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5]。
2特殊时期、特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