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9:46: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区与社区建设材料
社区与社区建设刍议
一、什么是社区
社区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原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通常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社区概念有以下几点基本含义: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域界限或聚集场所;第二,社区都有一个人口群体;第三,社区都有一个能维护该地域和人口群体公共利益与秩序的管理组织;第四,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在西方国家,社区大多是自然形成的。而在我国,出于可操作性考虑,政府将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界定为社区。近几年有些城市或城区将居委会管辖区域界定为社区,还有些城市或城区在街道和居委会之间建立社区组织。显然,以居民关系比较密切、共同利益较多、联系比较频繁的社会群体居住地为依据划分社区,更接近国际标准。
二、国外社区发展的特点
纵观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寻求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大都经历了由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重视社会发展、强调社区发展的演变过程。本世纪50年代初,针对一些国家把谋求本国经济发展甚至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所产生的诸如财富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引发的政治动荡、社会冲突,联合国经济理事会在其通过的390D号议案中,提出了社区发展的设想,即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政府机构与社区组织的通力合作和社会互助,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1952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了“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1954年改为社会局社会发展组),来具体负责推动全球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社区发展运动。由于社区发展是立足于人们的生活区域,直接针对特定社区的需要、问题而谋求解决之方和发展之道,从而有助于使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社区自身的具体行动来得以实现。因此,经过40多年的实践,世界社区发展在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时至今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执行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社区发展已形成新的世界性运动之势。
社区转型与社区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或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机制对社会生活作用和影响程度的提高,社区结构类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即正在由自然产业型向社会分层型转变。所谓自然产业型社区,是指同一行业乃至同一单位的人集中居住的社区,而社会分层型社区是指同一收入或生活水平的人集中居
住的社区。总的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其社区结构类型一般为社会分层型,与此相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社会,其社区结构类型一般是自然产业型。
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社区结构状况密切相关。从静态角度看,一定的社区结构状况是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从动态角度看,社会发展或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区变化或社区转型。那么,当前中国社会的社区结构类型究竟是自然产业型,还是社会分层型呢?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前中国社会的社区正在从自然产业型向社会分层型转变,其具体表现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住宅的商品化而出现了楼房区、别墅区等不同等次的居民住宅区,这些新生的社会分层型社区虽然在我国城市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它反映了社区结构演变和发展的趋势。这种社区转型给社区建设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从当前中国社会现状看,这种影响至少表现为如下方面。
首先,社区转型将使社区建设主体发生变化。在自然产业型社区模式中,社区建设的主体主要由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和居民工作单位三部分构成。而在社会分层型社区模式中,社区建设的主体主要由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物业开发或管理者三部分构成。这两种模式,从外延到内涵,从现象到本质,都存在许多不同从外在表现看,两种模式中的第三构成不同,即前一种模式中是居民工作单位,后一种模式中则是物业开发或管理者。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同,因为前一种模式中的居民工作单位一般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居民福利房的提供者,而后一种模式中的物业开发或管理者则一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商品房的提供者;从内在涵义看,两种模式中第一构成虽然都是社区居民,但前一种模式中的社区居民只是福利房的享用者,后一种模式中的社区居民则是商品房的享用者。相对来说,前者的主体意识要弱于后者;从内在联系看,两种模式虽然都是由三部分构成,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相对来说,后一种模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外,还有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其具体表现是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物业管理者和物业享用者(居民)存在一种投入与回报的交换关系:一方是通过经济投入而获得非经济回报,另一方则是通过非经济投入而获得经济回报。这种经济联系的持续和有效又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
其次,社区转型将使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发生变化。社区转型必然导致社区建设运行机制的变化,这是因为在自然产业型社区模式中,社区建设运行机制主要是行政化管理机制,而在社会分层型社区模式中,除了行政化管理机制外,还出现了市场化经营机制。在社区转型过程中,如何在行政化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运作好市场化经营机制,还在探索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譬如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就为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和体制创新。从管理机构看,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是由来自于物业开发者(物业开发公司)、物业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和物业享用者(居民或业主委员会)三方构成的新型管理机构。从运行机制看,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行政化管理为主向市场化经营为主的转变,从而出现了社区建设主体各方多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性互动的局面。笔者认为,“百步亭模式”既体现了社区发展的方向,又是当前中国社会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理性选择。
再次,社区转型将使社区建设理念发生变化。在自然产业型社区,社区建设的理念大体上可表述为“守望相助”,这里蕴涵着二层意思:即安全和道德的社区建设理念,这是在几千年前就形成的并簇拥着中华民族在福寿康宁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现实中国社会社区建设的凝聚力量。而在社会分层型社区,除了安全和道德的社区建设理念之外,还出现了并必然产生如下新的社区建设理念:一是平等的社区建设理念。在社会分层型社区,由于人们在工作中的地位和角色是隐性的,即尽管这种社区内的居民可能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并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他们并不因其职业和阶层的区别而居住在一起,而是因其相同的住房消费水平而居住在一起,因此平等观念较为突出。二是民主的社区建设理念。在社会分层型社区,由于居民既是物业的享用者,又是物业的所有者,因此,他们进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更强。三是公益的社区建设理念。在社区建设中,如果只是一方获益而他方受损,或只讲经济效益而不讲社会效益,那么社区建设中的各方将不可能从中受益,更不可能持续获益,因此如何使各方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就是分层型社区要解决的问题。
社区成充分就业社区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今年新目标全市40%社区成充分就业社区
15日下午,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市正着手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争取在今年年底前,让全市40%的社区基本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将点名通报,并抄送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工作表现突出,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省、市将通报表彰。
据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赖锡涛介绍,“充分就业社区”是指城市社区中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充分整合社区内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使社区内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就业率达85%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社区内“零就业家庭”至当年12月底为零。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环境优化,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无连续失业一年以上失业人员。
据了解,去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175个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或工作站并挂牌的有110个,占63%,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公益性、福利性服务,进一步密切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与社区单位、居民的关系。各地在积极解决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有址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基础上,选择了15个条件较好的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连南县劳动保障局在自身经费不算充裕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开展工作,这此举措为我市推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200年“路经就业服务”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两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做到社区平台工作人员熟悉和深入宣传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按规定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基础数据库、资料台帐。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享受低保人员等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协助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岗位、社保、培训等补贴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此外,还坚持动态跟踪管理,对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就业情况定期走访、了解,掌握最新情况对就业困难群体落实挂钩帮扶。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基本确定。
社区社区党建意见
为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城镇的执政基础,促进我市城市化进程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现就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党的建设,尤其是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经济组织的迅速发展,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调整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工作网络的重要任务;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要求我们党的工作必须及时深入社区,以凝聚广大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入社区的退休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不断增加,在职党员8小时外教育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走出一条新形势下依托社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社区建设,要以加强社区党建为核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城镇基层政权,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加强和改善党对城镇工作的领导。
二、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党在城镇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推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居民区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对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的政治领导进一步加强;建立条块结合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形成加强城镇基层党建的整体合力;社区党的基层工作有活动,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明显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有明显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推动社区各项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进一步明确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服务社区奉献社区活动演讲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生命无价,人们才给那些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一个响亮的名字--白衣天使;正因为生命宝贵,人们才给那些呵护生命、关爱身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一个信任的名字--健康守门人。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我为有这样的称号感到骄傲和自豪!在高唱构建和谐社会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用受和奉献铸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曾几何时,我们放弃节假日甚至午休,送医入户、送健康入门、送温暖到人,奔跑于大街小巷--建档案、测血压、量血糖、进行健康指导;曾几何时,我们舍弃花前月下,精心准备课堂、创意宣传形式,带着快板、三句半走进社区、村屯、普及健康知识,曾几何时,我们在亲人的期待和抱怨声中,忙碌着免费体检--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精神疾病;城里的,乡下的,一个都不少。
我们是辛苦的,我深深的记得在,我们全年为居民开展漫性病防治、预防、保健各类讲座次,设计、印刷《36种健康教育处方》,为名老人,名老党员、漫性病患者进行了免费体检、随访;开展社区义诊次,无数性走进村屯、工厂免费接种“甲流”疫苗、出血热疫苗人次。我们又是欣慰的,一面面锦旗、一项项荣誉、一封封表扬信.....我们在平凡重复的劳动中实现着生命的价值、把握着生命的轮回。
小事情关系大责任,小事情关系大荣辱。我们深深的知道:居民在你的心中有多少,你在居民的心中就有多重。我们时刻把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奉献”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把爱的温暖更多的献给我们的居民百姓。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宗旨,从居民和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民主思考
努力扩大基层社区党内民主,实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社区党员代表首议制”等,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成果。
一:社区党组织班子“两推一选”。即是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确定提名候选人、组织考核确定正式候选人,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一是发扬民主抓推荐。把民主推荐的人选作为确定候选人的重要依据,在广泛听取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察,确定新一届班子预备候选人,并进行公示。二是规范选举抓程序。坚持调查摸底到位,评议推荐到位,组织考察到位,选举环节到位。三是把好“三关”抓监督。严把人选确定关,在推荐得票较多的人中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经组织审查后公示;严把选票填写关,设立单独的填票间;把好唱票计票关,党员代表全程监督。调查显示,有63%的党员认为这一举措有利于推进党内民主,有74%的群众认为能够提高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班子认可度。
二:社区党组织班子“公推直选”。在南门街道澄浪社区开展“公推直选”社区党委班子试点,主要是对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产生、书记和副书记的选举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召开全体党员和居民大会,公布竞选岗位、条件和报名方法;设立宣传专栏,向广大居民宣传公推直选重要意义;召开老干部、党员、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等层面座谈会。二是公开报名,民主充分。澄浪社区试点中收到党员自荐表**份,经过**个党小组的评议酝酿推出**名初步候选人,资格审查后符合条件候选人**名,其中委员候选人5名,副书记候选人3名,书记候选人2名,实行差额选举。三是直接选举,参与充分。社区党委委员、副书记和书记由党员一次性投票直接选举产生,减少了选举程序和环节,增加了竞争性和透明度。此次选举应到党员1**名,实到1**名,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岁,充分体现党员参与的广泛性。四是认真准备,程序到位。宣传发动、资格审查、候选人酝酿,以及实施意见、选举办法和选举程序的制定,都符合相关要求规定。五是加强引导,交叉兼职。引导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依法参加社区居委会选举。更好地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调查显示,党员对这一改革的认同度达到89.6%,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普遍认为这一模式对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社区党员代表首议制。在西门街道汪弄社区进行试点,加强党内联系通报,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一是明确党员代表职责任务。定期召开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听取审议社区党委工作汇报;积极反映党员和群众要求、建议和意见,协助做好思想工作;参加社区组织的党员沟通会;协助社区纪委监督社区党组织工作;参与社区党委组织的检查和调研等。二是建立党员代表活动机制。制订党员代表议事、党员代表小组活动、党员代表沟通会、党员代表检查调研社区工作、党员代表评议党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提交建议等制度,使党员代表作用发挥在制度上得到保证。三是健全党员代表联系网络。构筑社区党委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网络,保持党员与群众的经常性联系。党员代表身份在楼道公开,并在社区党员服务站建立社区党员代表联系点,将每月18日定为党员代表活动日,组织党员代表在党员咨询服务站参加“群众来访接待日”活动。党员代表首议制试行以来,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代表的积极性、荣誉感和责任感,扩大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内沟通机制,促进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能经常、广泛、多渠道地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如试点的汪弄社区,现有党员486名,过去经常参加党建工作的党员只有党小组长以上骨干35人,实行党员代表首议制后**8名党员代表对社区事务关心和重视,年初以来,党员代表向社区党委提交意见建议和情况反映1**多条,参与重大决策讨论12次,为居民解决实事**多件,带动更多党员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上来。
社区警察述职
本人要认真履行了社区民警的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项建设”为重点,以大学习、大讨论为契机,通过抓教育、严制度、强监督,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安工作。把工作的基点放在社区,深入社区,走进街道,走进居民家中,紧密联系群众。进一步将工作搞好、搞扎实,以便更好的为辖区群众看好家、服好务、管好事!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化廉洁自律、亲民爱民的意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增进警民感情,改进我的工作。
我叫,今年29岁,2009年分管社区工作,现是派出所社区的社区民警,分管街道居委会和村的社区工作。2009年是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第一年,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项建设”为重点,以大学习、大讨论为契机,通过抓教育、严制度、强监督,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安工作。并结合派出所工作目标,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的落实各项工作,现就我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安业务工作
社区共辖1个街道、1个行政村,分别是街道和村,面积平方公里,现有实有人口人,暂住人口人,特种行业家,企业18家。今年社区共接各类报警余起,破获刑事案件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余起,调解民事纠纷余起,刑事拘留人,治安拘留人,严厉的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辖区良好的治安秩序。
由于本人刚到社区工作不久,辖区很多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在座的各位支持下,我的工作才得以很好很快的开展下去。通过入户查访,和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了社情民意,为我的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辖区内的企业,特种行业进行了解、熟悉,强化对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对特种行业进行日常治安、消防检查,对辖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摸底排查,确保辖区治安状况和谐稳定。在今年共督促了辖区内12家旅馆全部安装了旅馆前台系统,使旅客住宿登记实现网络化。在“科技强警”的今天,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是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在茶市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并在茶市视频监控刚刚试运行期间就协助宣城警方在查获了一起茶叶销赃案,为此赢得了宣城警方的高度称赞。视频监控的建立有效的遏制了茶市往年盗窃高发的态势,为辖区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秩序。在区政法委、公安分局及镇政府的组织和指导下,我辖区成立了三山区首个社区调解中心——社区调解中心,同时聘请了五名在社区有威望的人员作为义务调解员,力争做到“小事不出居,难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区”,自今年调解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共排查社区矛盾纠纷40余起,受理矛盾纠纷16起,成功调解16起,调解成功率100%,为社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在清正廉洁方面
全区社区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这是我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宜居社区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努力实践区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构建繁荣、文明、和谐长安总要求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任务。刚才,我们表彰了**年度星级和谐社区和“十佳”社区干部,5个单位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列举了典型事例,很有特色,很有方法,希望大家学习先进、吸收经验、改进工作,把我区的社区建设搞得更好。市民政局对我区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讲3方面问题。
一、肯定成绩
构建和谐社区是当前全区社区工作的重要任务。去年以来,全区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勇于探索,扎实工作,社区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实现了新的飞跃。具体讲,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坚持“为民、想民”,宜居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建设宜居社区是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居民需求,把建设宜居社区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以百姓得到实惠为目的,以建设高标准社区为载体,从实际出发,从细节抓起,从基础做起。首先,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社区,我们以现有的社区便民服务项目为基础,不断开拓新的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全区新发展服务网点90个,涉及早餐、便利店、维修、保洁等各种服务。针对居家养老仍是大多数老年人接受的养老模式,确定了“利用社区服务网络与资源为居家老人服务”的思路,以“星光老年之家”为依托,采取资源共享方式,建立为老服务站30个。另外我们还探索了“养老家庭”式的集中供养模式,现已组建“养老家庭”4个。其次,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大力开展社区爱民、食品放心、医疗诚信三大工程,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有效缓解了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三,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周启动式,“双百”队伍表演、彩色周末文化工程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
二是夯实基础,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为加快社区建设发展步伐,构建和谐社区,去年以创建星级和谐社区为切入点,在全区开展了争创星级和谐社区活动。在社区自评、街道初评的基础上,区民政局组织各街道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居委会从社区党组织建设、自治组织建设、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绩、社区居民满意度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复查,共评出东安等10个社区为五星级社区,谈一社区等25个社区为四星级社区,艺苑社区等19个社区为三星级社区。
小议社区医学
社区医学就是以居住地域或团体为单位而进行研究、实施和评价的医学。它是当前医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21世纪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早在19世纪德国人F·Tomies就提出社区是由共同生活的同质人口组成。即由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家庭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到一定地域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居民有共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我国城市社区指街道和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基层卫生服务。WHO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卫生服务的社区方向。社区参与卫生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阿拉木图宣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并以此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社区医学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全科医学,就是要在社区这样一个单元里进行全方一位的调查研究,如医疗保健服务等。通过社区调查和应用社区有关资料,对社区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水平进行初步评价,并对主要健康问题作出结沦和判断,为整个社区所有成员提供全面的保健、医疗服务,而不只是局限于少数人,某种病或某种影响健康的因素。它的特点是运用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手段、一反以往生病求医,看病去医院的模式,将预防保健服务、医疗服务送到人们身边。这是对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适应,是对以防治传染病为重点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向以防治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为重点的第二次卫生革命的顺应。
医学从来就是伴随人类和科技的进步而发生发展的。早在70年代北欧美丽的千湖之国芬兰,经济繁荣,国民生活富足,但冠心病年死亡率却高达80。/1o万,居世界之冠。老师在课堂上间小学生,谁因冠心病失去父母,竟有1/3的孩子举起了手。严峻的形势促使政府下了决心,请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到发病率最高的北加里里地区指导冠心病社区防治。10年后,奇迹出现了,北加里里男、女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4%和51%。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被称为照亮了心血管病预防之路的“北加里里曙光”,为许多国家效仿。
现在芬兰根据国情设有三级医疗网。在芬兰510万人口中,根据人口密度和地域设立243个社区卫生保健中心,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又把全国分成21个医疗区,每个医疗区设一所中心医院。在全国几个主要大城市则有5所大学医院,一所中央医院。
芬兰人看病的程序是:每个公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情况及健康状况,挑选一位满意的全科医生并与这位医生建立双向联系。病人可以通过电话向医生提出咨询,医生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门诊和主动上门相结合的医疗保健服务。病人看病必须先到自己的全科医生处登记就诊,由全科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如在社区内不能解决,则由全科医生介绍(急诊除外)到中心医院治疗,如果中心医院仍然不能解决再转到大学医院。患者出院后回到社区,仍由全科医生进行所需的家庭医疗护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