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5:33: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涉农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分析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重大战略,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坚定走文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使得涉农企业对自我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力于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生态与经济耦合的大背景进行总结,分析该背景下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增强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与经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需求
一、生态与经济耦合的发展现状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壮大,工业迅速发展,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提上日程的大事,我国公民对绿色发展的认识日趋完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主动性不断增强。新时期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巩固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实施,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底。(二)生态与经济耦合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经济体系改善为绿色、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引导企业明确自身禀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到绿色生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要求任何一家企业切忌盲目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忽视生态保护大计,最终损人不利己,需不断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认知,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己量。
二、生态与经济耦合背景下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一)涉农企业的概念。涉农企业一般指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实体,——从事农业产出活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售后等活动。涉农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将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整合再分配,将分布散乱、信息闭塞的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避免农户与市场脱节,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涉农企业凭借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国家给予的大量政策支持,在生态文明方面时刻保持警醒,不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经济发展的筹码,把生态保护作为己任,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诸多涉农企业在明确自身核心优势的基础上成功上市,为带动涉农企业的规范化、快速化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随着生态保护被提上日程,涉农企业尤其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的企业如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厂等等尤其要考虑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的需求,只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技术创新才真正有意义。目前,在国内良好的大环境下,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进入了快速发展和转变的时期。1.创新形式多样化。在生态与经济耦合的背景下,涉农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否则会做太多无用功。自主创新模式是目前大多存在于涉农龙头企业,它们一般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广纳人才,吸收各方资源,紧跟市场动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领头羊。另外,由政府科研机构以技术和资金入股的形式成立股份制涉农企业,科研院所主要负责技术创新、引领示范等,并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由于目前我国涉农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更多的是涉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各取其长,相辅相成。企业可以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来弥补自身资源的匮乏。涉农企业也可以通过筛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有效创新成果,结合产业链,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的推广,将产学研贯彻落实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创建技术创新联盟是当下资源共享的一种协同创新形式,能够将风险弱化,对于难以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的小中型涉农企业来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选择。由于涉农企业行业的技术相似性,将创新成果引进后消化吸收模仿创新或者改进创新也是微小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备选途径,相对来说,该方式风险小,投资小,收益小,很适合难以拿出专项创新资金的企业。2.创新投入日渐增多。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涉农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大大地促进了在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时代,涉农企业对于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人力物力投入,促使大多涉农企业积极创新,努力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随着生态与经济耦合时代的到来,涉农企业作为与生态保护休戚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对于生态的影响,这就促使涉农企业在自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悖的时候做出技术创新的抉择,加快转型升级,顺应自然,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和谐。3.创新成果转化向好。随着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理念的深入推广,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相应的成果产出也就会日渐增加,我国涉农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在持续上升,这足以说明涉农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度与日俱增。同时,在国家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参与到农业科技项目中,科研力量和社会资本得到很好的结合,使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不仅限于实验室阶段,能够真正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切实实现成果转化,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探索
论文关键词:步农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
论文摘要: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运行机制,提出了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连,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涉农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更应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仅是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是涉农企业新技术形成、转化和应用的保障和途径。笔者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机制,并提出了完善此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涉农企业以技术创新获得技术优势,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以及技术秘密等形式获得法定的专有权利,进而产生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涉农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密不可分,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涉农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1.1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涉农企业脱贫攻坚工作意见
为激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促进贫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形成稳定产业、如期脱贫,实现产业脱贫目标,结合农牧局职能,现就鼓励涉农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一、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义利兼顾、精准脱贫”原则,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二、优惠政策
(一)支持脱贫攻坚涉农企业发展基地建设。引导涉农企业到贫困村建设产业原料基地、吸纳贫困户承包地发展基地建设。支持脱贫攻坚涉农企业原料基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按照《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农业质量年”绿色发展补贴项目补贴发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优先推荐申请项目补贴,以后年度类似资金补贴项目亦为优先推荐单位;对符合省级规定标准的脱贫攻坚涉农企业棚膜经济建设项目,优先向上争取政策和补助资金。
(二)支持脱贫攻坚涉农企业领办农民合作社。对脱贫攻坚涉农企业领办合作社符合国家、省级示范社标准要求的,予以优先推荐。
涉农企业统供统销战略与反垄断法分析
【摘要】涉农企业通过前端统供生产资料投入品、后端统销农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涉及垄断,是否触及反垄断法,已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涉农企业实行统供统销战略与反垄断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让统供统销战略在反垄断法规定的框架内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涉农企业;统供统销战略;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对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具有重要作用。反垄断法的宗旨是反对垄断、反对限制竞争,是保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权利的一部重要法律。当前一些管理较为先进、站位较高的涉农龙头企业通过农业投入品集团统一供应、农产品集团统一经营及全过程数字农服,真正实现将生产要素纳入企业化运营。
一、统供统销战略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营行为
统供统销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要以控制生产资料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供给量为重点,大力发展数字农服,构建起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通过实现农业投入品的统供、农产品的统销和全过程数字农服,将家庭农场的生产风险、市场风险最小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集团化分工,为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统供统销是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要充分发挥北大荒集团经营规模优势,由集团统一和农资生产企业谈判,通过比价采购、集团采购,降低农业投入品价格,逐步实现化肥、柴油、种子等主要农用投入品统供,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建成稳定可靠的生产基地,实现高质量农产品统销。
二、内部统供统销战略符合反垄断法立法精神
领导在涉农企业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主要目的总结交流我市农业公司化经营发展情况,今天我召开全市涉农企业座谈会。探讨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刚才,局部涉农企业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做了很好的发言,提了很好的意见,听后很受启发。下面,就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公司化运作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
具体工作实践中,农业现代化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究竟哪些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解决哪些问题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路径?抓住哪些方面会使农业现代化发展更顺畅一些?农业公司化运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一种能够适应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业经营形式。
(一)公司化运作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或者偏远的农村往往农民收入比较高,土地数量在1亩到5亩之间的农民是最容易造成贫困的土地数量在5亩以上或者更多的农民反而收入也不错。像天和、龙源通过公司运作以后,农民把土地交给公司,收入起码增加了一倍以上。
(二)公司化运作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现代化有很多特征。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局限在现有的几亩土地上,那就很难做到现代化,这已被实践所证明。公司化运作自身就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涉农企业商业性贷款调研报告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造“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村履行职责,社会单位全面负责,广大群众共同防范”的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和监管措施的落实,形成全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二、目标任务
把全镇安全监管网格化划分到位。既要科学合理,更要符合本镇实际,便于安全监管;把网格监管人员配备到位。既要保证人员数量满足需要,更要使其人员适应监管岗位要求,能够履职到位;把人员职责考核建立到位。既要使监管人员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更要通过严格的工作考核,促进其自觉履职;把监管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建立网格监管经费保障机制,将其纳入镇政府每年财政预算,确保落实到位;把网格监管的制度制订到位。以制度管理网格监管人员,以制度规范网格监管工作运行,以制度促进网格监管工作的落实。
三、实施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7月1日-7月20日)。摸清生产经营单位底数、组织工作调研、谋划实施方案,明确安全监管、网格员,落实片区网格办公室。
农业局订单农业发展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合同帮农工作的指导意见》、省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合同帮农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市局《关于深入开展合同帮农推进订单农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建立合同帮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合同帮农工作,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现结合我区实际,就进一步深化合同帮农、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健全合同服务指导站工作机制,明确合同服务工作职责。
各所合同服务指导站要配备若干名合同扶农指导员,通过上门指导、蹲点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合同管理机构和制度,开展合同法规政策宣传,通过签约介入、跟踪指导、事后回访,有效规范农产品订单,防范合同纠纷;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推出农业订单典型企业,利用媒体的宣传,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城区工商所合同服务指导站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选择1—2家涉农企业作为联系点;藤桥、仰义、黎明、水心工商所合同服务指导站主要对辖区涉农企业、养殖(种植)户、涉农食品加工企业、浙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涉农经纪人作为联系点。
各合同服务指导站要加强合同监管工作人员的合同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以提高合同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要组织涉农企业、农户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合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履约意识,并积极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合同法律知识咨询、合同签约指导,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签约、履约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农业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合同农业稳步健康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合同服务工作职责,合同指导服务站工作职责为:1、宣传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2、监督、指导辖区内“涉农”合同当事人依法签约、变更合同,及时提出对主合同缺欠条款的纠正意见;3、监督辖区内“涉农”合同当事人依法履约;4、受理辖区内“涉农”合同纠纷、投诉工作;5、承担辖区内“涉农”合同争议的调解工作;6、向当地政府提供准确的“涉农”合同信息,配合乡、镇政府落实各项“涉农”合同补贴政策;7、开展涉农企业农业订单合同样本备案工作。
二、制定推广订单农业合同示范文本,为实现合同农业奠定基础。
目前省局已收集筛选实际使用的十三类159种农产品合同文本,编印了《省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各所要通过合同指导服务站做好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的宣传工作,积极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各指导站要根据辖区涉农企业、农户生产情况,认真征集相关部门和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农户的意见,为制定完善切合实际、适合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的“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涉农”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和推广使用,规范合同签约行为,防止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
工商局涉农合同帮扶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自治区、××市工商局____年涉农合同帮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市工商局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大合同帮扶工作力度。各工商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服务“三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维护农民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加大涉农合同帮扶的工作力度。在合同帮扶工作中,要重点围绕合同指导、监督、执法等各项职能,在建立完善合同帮扶机制上下功夫。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选择有特色的农产品或辖区主要经济作物等作为合同帮扶的切入点,以重点涉农龙头企业为合同帮扶的突破口,进行重点指导和帮扶,以合同规范促进合同农业稳步发展,以合同监管巩固农业既有成果,以合同执法保障合同农业良好环境。
(二)逐步建立完善合同帮农行政指导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合同帮扶工作水平。要针对涉农合同双方法律意识薄弱、签约率不高、合同条款不规范、履约和毁约比较随意、涉农合同双方互信度低等问题,建立完善合同帮农行政指导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合同帮农工作水平。
_、建立合同法律培训制度,为推动合同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推进合同帮农工作中,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合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履约意识,夯实合同农业发展的基础。
_、建立完善合同帮农指导服务工作机制,为农业合同双方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通过在乡镇建立“合同帮扶工作指导服务站”、“合同指导员”形式,采取跟紧跟近企业的办法,推行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现场对合同签约指导、合同履约监督、简单的合同调解,规范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签约、履约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农业交易秩序,推动合同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农村信用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涉农信用管理的逐渐完善,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本文旨在探寻信用管理建设与农村经济创新的契合点,探讨如何通过信用管理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用建设;创新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信用管理工作的重视,各地区信用管理建设日趋完善,信用管理的建设幅度早已扩展到乡镇、农村,加大农村信用建设亦受到政府与学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加大农村信用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农村信用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农村信用建设不断完善,涉农信用体系也由无到有,信用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题组针对江苏省有代表性的农村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发现信用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契合点。1、农村信用建设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政府对信用管理工作的大力推进,江苏省已有70多个县区开展了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据调研资料显示,开展了信用管理建设的农村,由于感受到信用管理的制约与信用交易的好处,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精确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农村信用建设直接影响涉农企业文化。信用管理工作是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助推剂。在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各个涉农企业为了获得信用相关资质,必然开展一系列有关提高企业信用的活动,力求提高企业信用测评分数。在各种知识竞赛、信用内容的宣传中,逐渐形成了健康积极的企业信用文化,促进企业不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农村信用建设直接影响涉农企业发展。涉农信用管理建设是涉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农信用管理主要包括涉农征信、涉农评估、涉农授信、涉农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分析等。可见,涉农信用管理贯穿企业交易的全过程,对交易双方企业与第三方机构、金融机构起到了信息互通、交易过程监督的作用,在这种信用管理方式下,势必对涉农企业发展产生直接正向的影响。4、农村信用建设直接影响涉农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化。课题组调研中发现,涉农企业大多缺乏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需要优化组织形式才能达到信用建设的需要。课题组调研了500家涉农企业,有效采集信息436家,据调研显示,97%的涉农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工作岗位,100%的被调研企业没有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但课题组深信,这个数据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重大突破。随着农业信用建设的大力开展,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会意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信用管理岗位的重要性,体会到信用管理带给企业的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经济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必将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增设信用管理岗位,甚至设立信用管理机构。5、加大农村信用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诚信经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随着对涉农信用的大力开展,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这个提升是可持续性的。因为信用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良性影响,并不断循环下去。综上所述,加大农村信用建设能够给涉农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涉农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二、农村信用建设与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契合点
开展涉农合同帮扶通知
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关于“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的有关精神,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关于“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的工作部署,按照《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通知》(工商市字[2**]13号)的有关要求,现就做好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中央1号文件和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以饱满的工作激情,热心帮农、真心护农,扎实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订单农业(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之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民生产的产品的农业经营形式。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有利于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合同行政监督职能,把推进订单农业发展作为当前促进农产品流通、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不断创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合同帮农机制,以涉农合同帮扶为抓手,通过订单助农、订单兴农、订单富农,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入开展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户和有关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一是加大合同法律知识宣传力度,要采取以案说法、招贴漫画等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合同意识和证据意识,引导农民在农资、农产品交易活动中签订书面合同,使农民掌握签订合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二是认真总结当地农业订单和农资维权中好的典型,让涉农企业和受益农户现身说法,宣传发展农业订单和依法维权对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打消农民的顾虑,增强农民的信心。三是开展诚信宣传,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角度,突出宣传诚信履约对涉农企业和农民所带来的近期收益和远期利益。四是及时总结归纳农业订单和农资购销合同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和霸王条款,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向农民公示、宣传,提示农民注意识别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