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取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4:25: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取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代广告审美取向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以马克思的“尺度论”和现代美学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价值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和总结了当代广告的审美取向在客体、主体以及本体三大方位上的内容特性和必然选择。本文的研究为当代广告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关键词:当代广告审美取向审美属性审美结构价值关系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广告由此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表现领域。它在重视直接推销商品及劳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树立企业形象、革新消费观念、追求情感交流与哲理思辨,融商品及劳务的宣传与人生的美感体验及价值实现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在展示商品及劳务的物质特性的同时,更具有了一种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文化塑造的角色作用。但由于广告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都是围绕推销商品及劳务以及基于物质体的消费观念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创造的与欣赏的)在其审美取向上存在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特征。
现代美学原理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即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自由活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来进行的。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同样也遵循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具有“种的尺度”即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审美标准或审美取向。由此,笔者认为:广告的审美取向是指广告艺术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在进行审美感知、判断和评价时所遵循的审美价值尺度。
正如人类其它审美活动的产生一样,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也是在广告审美主体(广告创作者及其广告欣赏者)与审美客体(所要宣传和推销的商品和劳务及其广告作品)互为对象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广告审美客体(实物性内容及艺术作品)向主体显示出能满足其审美需要的有用性,即显示出能使人愉快的审美属性,而广告审美主体便以自身内在的审美结构,经由审美情感的中介,达成与审美客体对象的审美属性的“同构”关系,由此便产生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因此,要了解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必须首先对广告艺术审美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在充分把握了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及其关系的审美价值特性后,才能对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广告艺术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
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取向探讨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审美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应对消费文化侵袭和渗透,实施美育、德化的主要途径,更是凸显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对接和会通的特殊要求。该文以审美价值取向为切入点,认为审美泛化现象、审美价值观的迷失是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审美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部分艺术专业生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建构高校艺术教育核心审美价值观的策略和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取向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1]《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但随着我国艺术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对艺术生源数量的需求日益增长,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学生将学艺术视为升学的捷径,选择“半路出家”,这在客观上降低了我国高校艺术专业人才的总体文化课素质。此外,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部分艺术专业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离,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盛行。新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如何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如何向社会传播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1当前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1.1审美泛化,盲目追求个性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传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审美泛化的倾向。[2]审美泛化体现了一种解构主义的精神特征,导致我国大众文化出现去中心化、平面化的趋势。[3]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审美泛化现象正通过网络媒体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中传播。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消费主义“光鲜亮丽”“流行”的视觉元素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念的形成。当代大学生对美有自己的追求和理解,但他们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因为羡慕明星的高颜值而选择整容,就是审美价值观念缺失的一种表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大学生还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他们不愿意去学习高级却晦涩的艺术,以及对自身发展看似没有帮助的传统文化,而更乐于接受流行文化、快餐文化。部分大学生虽然意识到审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意识上拘泥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对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认识不足,文艺修养和理论知识的不健全、不充分,阻碍了审美修养的提高和审美价值取向的明确,形成了单一的审美价值取向。对审美敏感度较低的群体更容易受到大众潮流的影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不同审美心理取向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时尚消费流行的原因;时尚消费中不同消费者审美心理取向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时尚消费是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的大众对某种物质或非物质对象的追随和模仿、它的载体不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东西、时尚消费流行,起因有很多、想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我、不愿出众,不想随便改变自己、人类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变化,对习惯的突破产生了流行、人类社会性模仿与自我表现的行为动机促进了流行、消费时尚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基于某个特点鲜明的变化、消费时尚作为一种资讯,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形象模型”、敏感型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有极敏锐的感受力、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和宽容性都非常大、漠然型消费者并非对美与审美持漠然态度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时尚消费是一种消费行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文化。其中,蕴含着不同的审美心理。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敏感型消费者、主观型消费者和漠然型消费者的不同审美心理取向进行了分析。
时尚消费是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的大众对某种物质或非物质对象的追随和模仿,是人们对于消费活动的时尚张扬。它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质文化的形式而流通的消费文化,因为,它的载体不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东西。时尚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消费爱好,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内在的东西。在消费活动中追求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拟从审美角度谈谈时尚消费的审美心理活动。
一、时尚消费流行的原因
时尚消费流行,起因有很多。比如,时尚服装的流行,崇尚优越的身份和地位、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对方便生活的向往或是出于商业目的的人为创造等等,都是产生流行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人们心理上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想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我,不安于现状,喜新厌旧,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异心理:另一种是不愿出众,不想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隐藏在大众之中,安于墨守成规的从众心理。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因素是流行的成因:(1)人类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变化,对习惯的突破产生了流行;(2)人类社会性模仿与自我表现的行为动机促进了流行;(3)环境的不断人工化,广泛的广告媒介和信息传播,促进人们的行动有意无意地趋同化、模式化,形成流行现象;(4)商业、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知识的日益丰富,多种知识的互相渗透,又促进了新流行现象的产生;(5)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会诱发新的流行趋势和走向;(6)社会文明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化(伦理观、价值观的变化)推动了流行的产生和更新;(7)物质丰富、生活水准的提高,提供了流行生存发展的土壤。另外,大众市场与流行理论中的符号互动学说则认为在社会领域中所发生的某种人际互动,可对时尚的流行产生影响。
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从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生活环境里,都找到了与之适应的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为价值取向,以“虚”为追求境界,力求“韵”之美,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审美取向和虚韵
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音乐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劳动中,在婚丧嫁娶、结业典礼、宗教活动以及各种庆祝、纪念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召唤我们去爱、去崇敬、去哀悼,它激发集体的情绪——它令人兴奋,使人平静,叫人斗志昂扬,让人潸然泪下,音乐使这些场合中的情绪上升为伟大的生命韵律。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都从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生活环境里,找到了与之适应的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例如非洲的“鼓文化”,印度尼西亚的“编锣文化”。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发展中也因独特的审美取向,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
一、以“和”为音乐美的最高原则
中国传统音乐中,对于“和”的追求与表现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视“和为五音之本”。我国第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对音乐的界定是:“乐者,天地之和也”。许多先秦学者都认识到“和”的作用,如史伯“和生实物”的观点,晏婴“相成”“相济”的观点。《国语》中说“应声相保曰和”,《吕氏春秋》说“声比则应”,《文心雕龙》说“异音相从谓之和”,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和”的认识。
中国艺术的尚逸审美取向
本文作者:杨卓、李林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清华大学科技园
一庄魏玄思与品逸为上
“逸”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即庄子所谓的“逍遥”人生,《经典释文》曰:“《逍遥游》者,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王夫之曰:“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①”唐代湛然《止观辅行传》中弘决引王瞀夜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②”“逸”意味着无拘无束地畅行于天地之间,是“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超脱和解脱,是一种超拔人格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儒家虽然与庄子对待世俗的态度不尽相同,但同样承认“逸民”这一群体的存在。“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终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何晏《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③”“逸民”这一群体以庄子为代表,认为个体价值高于世俗利益,自诞生伊始便具有追求绝对自由和社会边缘化的特质。
中国艺术的尚“逸”之取向肇端于老庄,随着魏晋以降的哲学美学理念盛行而发展。魏晋玄学思想上承老庄,反对世俗礼法禁锢。《晋书》卷九十四载戴逵不但善画,并能雕塑。善鼓琴。太宰武陵王唏想召他鼓琴,逵破琴曰:“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晋书》列传记其为“隐逸”。《辞源》对“逸”的解释有多种,所谓“失也”、“奔也”、“纵也”、“隐遁也”、“不徇流俗者谓之逸”。魏晋风度崇尚“逸气④”,魏晋精神中的纵情越礼、率真任性的因素,是对当时苛刻礼教的勇敢反抗,也是建安以降士人经历了理想“高扬———失落”的跌宕后,为个体生命寻找到的出路。魏晋的玄学实际落实为人生的艺术化,继而由人生的艺术化启发了文学、艺术上对“逸韵⑤”的追求。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将所评诸家分划为六个等级,列“一品”至“六品”,这是当时玄学美学思潮对审美、艺术的直接影响,从此以后,“尚逸”逐渐成为中国艺术一种根深蒂固的审美精神。
初唐李嗣真论书,提出了“逸品”说,但是语焉不详。唐代书画理论家张怀瓘在《画品断》中,提出了神、妙、能的品评标准。之后的元和画论家朱景玄整合李、张二家之言,提出了神、妙、能、逸的“四品”说。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则分逸、神、妙、能四格。谓“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将“逸”抬升至首位。朱景玄的“四品”说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艺术的技巧法度,上升为一种美学理念。在他看来,神、妙、能三品是合于常法的,而逸品则“不拘常法”。被朱列为“逸品”的有王墨、李灵省、张志和三人,这三位艺术家或“性多疏野”,或“落托不拘检”,或以“高节”名世,皆非经纶世务之人。王墨在创作时“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李灵省“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张志和也能随意创作,“深得其志”。表达了“逸品”须具有适情使性,不拘法度、一任自然的属性。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主持宫廷画院,“专尚法度”,变更了黄休复“逸、神、妙、能”的排列次序,改以“神、逸、妙、能”为序的品画标准,但很快被南宋邓椿的《画继》再次肯定,再度将逸格“首置之为当也”。“能”得自然之形,“妙”得自然之趣,“神”得自然之意,“逸”得自然之髓。此后元明时期,“逸、神、妙、能”也一直作为中国艺术审美批评所遵循的标准。明人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盖逸有清逸,有雅逸,有俊逸,有隐逸,有沉逸。逸纵不同,从未有逸而俗,逸而模棱卑鄙者。以此想之,则逸之变态能尽矣。”无论是以旷、古、壮、疏为高,以朱耷、石涛、徐渭为代表的“狂放之逸”;还是以清、冷、幽、远为上,以倪瓒、梅清、黄公望、弘仁、髡残为代表的“虚静之逸”,尚“逸”的艺术品格在文化绵延中至今始终未曾断绝。它与老庄哲学、魏晋玄学一脉相承,在中国艺术审美领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视唱练耳学习审美取向研究
摘要:视唱练耳学习是一种技术性的掌握,对于学生而言,检验视唱练耳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便是实践技能的展示。因此,教师在展开视唱练耳教学的时候,会偏重于视唱练耳技能属性的教学,而忽视视唱练耳其他属性的教学,造成了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视唱练耳文化属性的缺失,从而阻碍的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视唱练耳;文化属性;技能
视唱练耳是一门发展比较成熟了的学科,也是一门比较重视实践能力的学科。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目前偏重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比重和教师重视程度都不够。在此现状之下,我国部分音乐专业的人才的学习都不能迈上新的台阶,没有掌握深刻的音乐内涵。笔者认为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理论文化与实践技能“双管齐下”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视唱练耳教学实质上是对音乐的乐感、审美观念,等等一系列文化属性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对音乐理念、音乐法则融会贯通的法宝,并不只是简单地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一、视唱练耳学习过程是声音概念确立的过程
声音对于语言而言是话,对于风而言是拂动,对于音乐呢?笔者可以回答,声音对于音乐而言则是节奏。声音对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界定,概念是有多面性的。这里的声音概念,我们是从音乐的概念来展开研究的,因此,必须建立节奏概念,视唱练耳学习过程就是对音乐节奏的学习。音乐概念是由音乐的文化属性来确立的,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丰富多样,这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也是文化的一种投射,同时,每一组民族乐都有一个独特的音乐概念。由此可以看来,音乐概念与文化属性有极大的关系。当然,丰沃的文化土壤也是孕育音乐的条件之一,声音则是音乐的一种反映。所以,文化、音乐的概念以及音乐的声音这三者之间其实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来,视唱练耳学习过程是对音乐的声音的一种感知,但是这种感知是来源于对音乐概念的充分理解,而文化则是音乐概念、音乐声音产生的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视唱练耳学习过程是对声音概念的确立过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追求的不只是一个节奏的准确,一首曲子的掌握,更应该将音乐概念理解透彻,将音乐带有声音的这种文化属性深深地刻在骨子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掌握音乐的表达。
二、视唱练耳学习过程是音乐表达方式的适应过程
小议美学法和学科定位及审美取向
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97年1期《文艺研究》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马克思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还是朱先生对陆先生美学观点的置疑,放到当下的美学学术环境中都十分珍贵。这表明,我国美学界一批中老年美学家依然在坚守美学阵地。众所周知,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1]。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结束;各种美学体系已被解构成语言的碎片了[2]。在20年纪下半叶依然能保持繁荣的中国当代美学,能否避免这一危机,这已是摆在各美学派别面前的共同课题,也是美学界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实际上,90年代以来,美学在中国的危机同样来势迅猛,中青年美学学者在纷纷背弃或解构美学的同时,也开始对美学“合法性”进行质疑。赵汀阳先生便曾尖刻地指出“通常意义上的那些美学研究,无论多么深入和细致,都无法消除我们在艺术活动中所可能遇到的任何一个‘审美上的困惑’。简单地说,那些美学理论没有用处。”“美学只是一种手法”而已[3]。试问:如果美学学科本身都没有存在价值了,那各美学派别之间的论争还有什么意义呢?正因如此,我在对陆、朱二位先生深表钦佩的同时,也对他们之间的讨论,以及围绕实践美学的论争前景深表忧虑。美学论战,从来易攻难守,极易两败俱伤。我国美学界数十年论争不断、“增熵”不已、使美学学科日趋衰败的历史教训值得反思。所以,我想借两位先生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坦诚地谈一下我对美学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规范性、建设性意见,一并请教于两位先生及美学界同行。
从“美的规律”阐释谈美学研究方法
无论对中国那一派美学来说,《巴黎手稿》中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它不仅对审美发生学美具有纲领性意义,而且对审美价值研究极具启发意义。但无论那一派美学家从《巴黎手稿》中获得怎样的美学理论资源,得到怎样的启迪,有一点,我认为应当达成共识,即《巴黎手稿》不是马克思的美学著作。马克思的确有天才的美学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建构并完成自己的美学理论。这是美学的缺憾,但不是马克思的缺憾。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是真正把社会科学变成科学的理论巨人,他是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研究的。众所周知,《巴黎手稿》全称是《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在《手稿》中已作了充分展开。但其后,马克思却用了数十年的心血来完善自己经济学体系,临终《资本论》还没有完稿。每当我读《资本论》时,都会为马克思博大学识缜密逻辑所深深折服。因此,我们应以同样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理论遗产包括美学遗产,不应轻言“马克思美学”,更不应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前苏联有一个很坏的学风,即轻帅地拼凑或建构各种“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借马克思的招牌吓人。如果马克思地下有知的话,我想,他肯定会像他晚年严正声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
退一步讲,即使马克思美学已经成为完善体系,如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那样,它也不应当成为我们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大大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我们的美学研究又有什么理由停留在对《巴黎手稿》的推演和阐释上呢?当代的美学研究,应当是开放的,方法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我们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西方引进的各种方法,但唯有这种从本本出发的“经典演绎”方法不应提倡,这不仅因为它早已为经典作家所深恶痛绝,而且将遗害美学研究本身。到头来,不仅将导致美学的悲剧,还将酿成美学学者自身的悲剧。
我讲这些,决没有否定陆梅林先生对《巴黎手稿》重新译校的贡献的意思,我完全同意朱先生对陆先生努力的肯定。而且我还认为,陆先生的译校,可以从此终结国内学者继续从“两把”不同“尺度”角度对“美的规律”推演的努力(晚近的这种努力见《云南学术探索》97年3期发表的《试论“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一文),不再把“合规律、合目的性统一”作为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的阐释,可以很好地起到“优化”美学“资源配制”的功效。当然,这并非是对“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命题的否定;只要这一命题能揭示审美发生规律并适应于某种美学阐释,它就是合理的美学命题,只是不要再把这一命题归在马克思名下便是了。同时,我也赞同朱先生对陆先生的批评。我认为陆先生把自己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重新阐释上,从方法论上便是不可取得,而正象朱立元先生已经指出的,若干结论,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逻辑偷换中获取的。如果我理解的不错的话,陆先生所推演得出的美学结论,关键是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这当然不是新的美学观点,只不过是借对马克思的重新“解读”强化这一观点的权威性而已。朱立元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蔡仪先生的学说。
体育舞蹈文化审美特征及价值取向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来,使得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体育舞蹈文化的内涵,对其审美特征以及价值取向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体育舞蹈文化;审美特征;价值取向
体育舞蹈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下,人们逐渐开始对体育舞蹈文化有更多的关注,并且将其运用于人际交往以及健康运动等方面。在日常开展体育舞蹈文化相关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进行体现,发挥体育舞蹈文化的实际价值。
一体育舞蹈简介
(一)舞蹈定义。在分析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体育舞蹈的定义。一般来说,体育舞蹈包含较多的形式,其不仅能够概括社会生活中的自然舞蹈,还能够对其进行延伸。如果将其延伸到各个时期的舞蹈形式,就能够对其流行形式与功能,甚至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进行定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舞蹈可以分为大众娱乐型以及专业比赛型,大众娱乐型体育舞蹈主要是能够对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调节,减轻人们的学习及工作压力。专业比赛型舞蹈能够满足人们的舞蹈专业需求,需要通过对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舞蹈价值。专业的舞蹈是为了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其对相关的环境以及音乐等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利用肢体形式表达出相关的情感。(二)体育舞蹈文化起源体育舞蹈文化主要是通过民间舞蹈演变而来的,其最早开始被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即社交舞。这种舞蹈最开始在欧洲贵族举办宫廷宴会时会使用,然后开始经由意大利转入法国,并且在法国革命之后开始流入民间。其不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还使得舞蹈爱好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及美化,延伸了更多的舞种。在这之后,世界舞蹈组织举办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舞蹈大赛,并且对其进行规范,使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体育舞蹈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由最原始的舞蹈变成公众舞蹈,再后来传入民间。经过一定的加工甚至成为了宫廷舞蹈,再发展成为社交舞及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最后成为大众型与专业型舞蹈。(三)体育舞蹈分类。在对体育舞蹈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风格以及技术结构对其进行详细的划分。体育舞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摩登舞,另一类则是拉丁舞。如果按照竞技项目就可以分为摩登舞、拉丁舞以及集体舞三种。在进行舞种划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专业竞技性,并且对其单独的舞曲、舞步及风格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舞者需要用专业的乐曲以及舞蹈动作达到相关的要求,使得舞蹈能够被编排成整套的动作。体育舞蹈文化不仅包含竞技类项目,其还可以涵盖日常的大众舞蹈以及民族舞蹈,但是通常不会将其划分到专业舞蹈的种类中。
二体育舞蹈文化具有的典型审美特征
语文教学设计阅读论文
阅读是个体获取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实践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愉悦身心、建构精神世界的基本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取向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内在基础,影响学生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方式。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理想。同时,教育部在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四个方面,而阅读教学是提升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基本途径。由此可见,改变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阅读取向的含义及分类“阅读能力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
[2]。王荣生提出“阅读能力是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的有机结合”[3],阅读取向指的是“读者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意向”[4]。学生的阅读取向反映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层次水平与阅读目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姿态与阅读方式。已有研究表明,目前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两种阅读取向,包括“实用取向”和“审美取向”。实用取向是指在阅读活动中,以获取信息或者培养某种能力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是指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以精神建构、审美体验为主要阅读目的的价值取向。阅读取向是阅读过程的内在基础,不同阅读取向指导下的阅读行为和姿态也会有所不同。基于实用取向的阅读活动,其阅读目的主要是阅读主体运用某种阅读技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或形成某种能力。由于个体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而在社会生活中,交换信息以及不断认识新事物是基本且必要的社会活动,因此,认识事物以及获取信息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要求。由此可见,阅读的实用取向是由人的生存需要决定的。在实用取向基础上,阅读主体主要是为了达到“应需”的目的,即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适应生活的需要。实用取向是外在生活的需求,为满足某种实用需求而阅读,阅读行为会显现出“功利”倾向,当然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实用技能,在时间紧、任务重、阅读材料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基于审美取向的阅读活动,对阅读主体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以及创造性的表达能力、个性化的解读能力要求更高。在审美取向的基础上,阅读主体会进行一系列的审美建构,包括“产生审美意识、输入审美信息、进入审美状态、获得审美经验、纯化审美意识、完善审美心理结构”[5],在阅读过程中也即审美过程中,阅读主体主要是进行“建构”,利用已有的知识、审美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最终得到精神上的体验与满足,丰富内心世界,保持审美情趣。审美取向是个体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更高一级的追求,满足个体精神与发展需求。
二、影响阅读取向的因素
阅读取向在阅读活动中处于先行地位,对阅读活动有重要影响。同时,学生的阅读取向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阅读材料的文本体裁是影响阅读取向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体”指的是文本的体裁样式,不同的文体有其特殊的体裁特点。文体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目的以及阅读姿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取向。“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将文本形式划分为“文学型文本”和“信息型文本”,文学型文本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以及审美能力;信息型文本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解文本、整理信息、理解和概括推理想象能力”[6]。“阅读思路要随阅读目标而转移,依文体种类而变动”[5],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材料的文体是客观且独立存在的,不同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取向。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主体一般是在实用取向基础上进行信息获取;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主体往往会在审美取向的指导下进行鉴赏体验。教育部于2017年12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提出,“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7~9年级提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7]。《标准》针对不同的文体样式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要求,也从侧面反映了文体样式对学生阅读取向的影响。其次,期待视野也是影响学生阅读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创立人姚斯提出“期待视野是读者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即阅读前已经存在的意向,这种意向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1]。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读者的存在决定着文本的意义,文本意义的产生在于读者在已有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与文本本身进行的一种交流渗透,否则文本将不能成为作品。文本本身存有召唤结构,也即空白点,阅读主体在自身已有的阅读体验基础上对这些空白点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作品的意义。学生对文本的期待视野或者说阅读期待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目的以及阅读方式,也即学生的阅读期待影响对文本的阅读取向。期待视野受到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都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同时期待视野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文本有不同的阅读取向,学生面对不同的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取向。最后,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阅读目标定位不同,也直接影响着阅读取向的确立。不同学段的学生其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而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阅读目标的定位也各有侧重。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方面作出要求,提出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认识常用标点符号并体会其用法及其感情色彩,学会对文章进行梗概简介,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1]。2017年12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其中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以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大学习任务群中分别提出了在阅读过程中要“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7],以及要“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8]。从教育部针对不同学段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学生在不同学段其阅读目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任务是不同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达到“应需”目的,所谓“应需”是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包括识字、掌握基础知识、获取信息、抓关键词等,主要侧重于实用取向。中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取向更侧重发展需要,是“一种发展的、精神的需求”[9],更倾向于审美发展取向。
三、厘清两种阅读取向对教学设计的要求
广告艺术审美属性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马克思的“尺度论”和现代美学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价值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和总结了当代广告的审美取向在客体、主体以及本体三大方位上的内容特性和必然选择。本文的研究为当代广告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关键词:当代广告审美取向审美属性审美结构价值关系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广告由此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表现领域。它在重视直接推销商品及劳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树立企业形象、革新消费观念、追求情感交流与哲理思辨,融商品及劳务的宣传与人生的美感体验及价值实现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在展示商品及劳务的物质特性的同时,更具有了一种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文化塑造的角色作用。但由于广告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都是围绕推销商品及劳务以及基于物质体的消费观念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创造的与欣赏的)在其审美取向上存在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特征。
现代美学原理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即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自由活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来进行的。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同样也遵循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具有“种的尺度”即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审美标准或审美取向。由此,笔者认为:广告的审美取向是指广告艺术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在进行审美感知、判断和评价时所遵循的审美价值尺度。
正如人类其它审美活动的产生一样,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也是在广告审美主体(广告创作者及其广告欣赏者)与审美客体(所要宣传和推销的商品和劳务及其广告作品)互为对象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广告审美客体(实物性内容及艺术作品)向主体显示出能满足其审美需要的有用性,即显示出能使人愉快的审美属性,而广告审美主体便以自身内在的审美结构,经由审美情感的中介,达成与审美客体对象的审美属性的“同构”关系,由此便产生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因此,要了解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必须首先对广告艺术审美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在充分把握了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及其关系的审美价值特性后,才能对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广告艺术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