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4:22: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趣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美趣味

电视剧艺术审美趣味研究

一、电视剧艺术审美性概述

对电视剧本体论的考究,过去传统认识认为,电视剧不是一门艺术,而是通过电磁波这一物质载体跨越时空即时、远距离来传达信息和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电视剧的技术属性层面来审视,带有一种技术为先或以技术为导向的实用主义色彩,全盘忽略了电视剧艺术本体属性的存在。在当代,电视剧所具有的艺术属性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电视剧融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通过强度稠密的情节艺术化来表现时代风貌。电视剧艺术性这一身份的确立,对其审美性提出了精神上的呼唤。电视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审美的意识形态性,其中审美性是首要的。第一,明确事物的审美性是不可复制的,复制的审美失去了物体本真中的“光晕”。这种审美性的凸显,可能因审美主体的理想、价值、尊严、知识积淀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是,其内在审美的本性不会因时间的流失、空间的转换和地点的转移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种审美性是“先前经验”中原有的一种体验,而非超越现实的“花非花、物非物”等玄空观念的意义表达。所以,电视剧要想获得这种审美性的意义,必须要强化电视剧类型创作的多样化,为电视剧批评提供理想的实践土壤。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电视剧逐渐失去自身的审美性,它把视点转向了单纯娱乐化的创作,以娱乐代替人文关怀,忽视电视剧的审美本性,这就导致了电视剧的生存危机。第二,审美性与作品艺术性是紧密相连的,同时作品艺术性的表达离不开合理的艺术性语言和合情的创作态度。首先,在艺术语言层面,每一种艺术门类都具有自身的语言表达,语言作为不同艺术门类实现自身合理存在的媒介,本身就带有一种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象的外观展现,更多是借助语言的外化形式来传达意义。同时,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想象来实现。美国著名的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认为:“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幻象,这种基本幻象便是每一门艺术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每一种艺术都存在着属于自身的艺术属性,这种属性更多是通过艺术虚幻的形式来展示,艺术门类自身的表达离不开语言外化形式的虚幻诠释。这里我们所讲的艺术语言,起到一种具有物质媒介的审美性功能,脱离了其物质外壳掩盖下纯功能性的作用。其次,是创作者的态度。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的批评传统》中,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四大要素,即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由此可见,创作者构建起了世界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创作者的地位是重要的。创作者以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态度来审视作品,直接影响着作品审美性的实现。特别是在当前“跟风”“克隆”现象流行之际,如谍战剧《潜伏》的播出,引起的“谍战热”(《暗算》《黎明之前》)。电视剧的创作如何实现审美意义的持存,这对创作者的素质和创作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审美性通过对有价值意义事件的诠释,给现实中的人们一种“向上意志”的引领,起到一定的社会功能。电视剧观众之所以审美,除了在身心方面达到愉悦的目的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素质。观众通过对作品的评判,在电视剧文本层面不断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最后形成更为完善的审美态度,如鞭笞人性中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在这种审美态度的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审美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现社会担当。当前的电视剧创作,只是高调倡导其娱乐功能,而忽视了对受众价值意义的引导。

二、电视剧艺术的审美趣味探究

过去传统的文论里针对审美有没有趣味之说,有过长期的讨论,有人认为,审美是超功利性的行为,是不带目的纯粹精神上的感受,是没有趣味可言的;也有人认为,审美存在趣味的差异性,并且还有高低可言。笔者认为,审美还是有趣味可言的。提到审美趣味,我们首先要从审美主客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阐释,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对审美主体的审视上。过去对审美趣味界定为:“它是审美鉴赏力,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既有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英国著名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中指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比如诗的美,不在于诗,而在于读者的情感和趣味。”他认为,审美趣味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人的审美趣味是先天的功能,它的“一般原则在人性中本是一致的”,但因“人与人的脾气不同”及“时代和国家各有特殊的习俗和看法,产生审美趣味的差异。”本文所理解的审美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借助传统潜意识中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积淀而成的审美理想,从直觉上或者是从理性上来对审美客体做出一种哲理式的、人文化的鉴赏和评判。明确了审美趣味的定义之后,接下来本文对审美趣味有无高低之分进行诠释。第一,由于审美鉴赏主体自身知识的积淀、素质修养、生活环境、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必然在美的感受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诉求。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农村题材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作为当下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上映便引起了大众强烈的“口感上”的共鸣。作品以夸张的手法、诙谐幽默的台词、搞笑的脸谱化人物,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剧中以谢永强和王小蒙之间的爱情为主线,以刘能和谢广坤之间的明争暗斗为副线,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爱情及事业。很多人认为,《乡村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它拍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爱情故事,是一部农村现实主义的力作。但是,也有人认为,《乡村爱情故事》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农村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从审美趣味上来讲,可谓是一部趣味极其低俗的作品。前者对它顶礼膜拜,后者对它持批判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审美主体、审美趣味的差异性。第二,由于审美客体的一些特征,比如形象性、整体性等,并不会完全展示在审美主体面前,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这必然会引起主体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审美趣味上的差异。形象性和完整性是审美客体的关键特征。形象性即审美客体是直观的、具体的,是能为审美主体所感受到的特征;完整性即审美客体不仅是感性的、具体的,而且要求感性形式具有完整性,这样才能引起人们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第三,通过审美关系的互通,由美学层面上的审美快感到哲学层面上的哲理思辨,这直接影响着审美趣味的高低。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形象性和完整性做出情感投射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如《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从喜剧的本体论上来讲,创作者的创作思想中缺乏对喜剧的全面认识,认为作品只要把大众逗乐了就成功了,这是一种极其迂腐的创作理念。有很多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者不是通过赚取观众的笑来实现审美价值,而是对人性真善美的褒扬或者对社会现实性的忠实再现。通过这种哲理化的思考来彰显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对生命中的个体给予人文关怀,实现对社会的担当,如电视剧《电影马向阳下乡记》和《喜耕田的故事》。审美趣味的高低,离不开审美主客体及其关系互通中价值意义的彰显。现在,很多电视剧缺乏这种现实意义的再现,导致受众成为了“精神上的侏儒”。为了当下电视剧艺术的繁荣,我们有必要开展客观、科学的电视剧批评。

三、展望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下,娱乐化、视觉化充斥荧屏,电视剧的创作要密切关注现实,把视角转向现实生活的层面,对现实做出不同角度的审视和批判,特别是对电视剧审美趣味的把握要到位,把审美趣味的问题提升到作为一种评判标准的高度。在当前的消费语境下,审美趣味和电视剧批评对电视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要求电视剧的创作要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气息,与时代步伐一致,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指导下,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坚持高品味、高品质、高品格的原则,消解并抵制消费语境下媚俗、低俗、庸俗之作,追求文艺作品的创作实现“乡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融合,最终借助电视剧这一新物质载体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内涵,对时代性的价值观给予新的诠释。与此同时,给予受众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实现对受众人文化的关怀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查看全文

审美趣味变迁管理论文

摘要当代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受外来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从传统走向奇异,国产经典动画匮乏、受众群定位的偏颇以及学校忽视课堂审美指导等是造成中小学生审美趣味“崇洋媚外”的主要原因。建议学校构建合理的影视动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中小学生影视动画审美趣味变迁

动画的英文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r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动画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连动的系列漫画图像”。将二维的漫画加以改编就可以制作成二维的动画,从美国迪斯尼等公司最先把“连环画”制作成“动画片”开始。动画发展至今,出现了Flash动画、3D动画、全息动画等。影视动画是由许多静止的画面串联起来连续播放的过程(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人的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俗称“动画片”。据“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在中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是“外国人”,国内只剩下一个“孙悟空”。在孩子们心目中极具分量的史努比、米老鼠、HelloKitty、皮卡丘、机器猫等形象,仅所列这5位,每年就能从中国卡通市场上“掠走”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动画产品的繁荣,影视动画内容、形式的多样化,都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中小学生动画审美取向出现“崇洋媚外”的倾向,而动画片伴随着孩子们成长。与他们“形影不离”,潜移默化中必然会导致中小学生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的迁移。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

一、从传统走向奇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当代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偏离传统,追求华而不实、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的事物。20世纪初,人们崇尚雅致朴素,洋娃娃式的形象美,六、七十年代人们追求“崇高、优美、典雅、高贵、静穆”的美,而如今“80后”、“90后”的学生更多的是追求审美猎奇。“爽、酷、飙、新奇”这些词经常挂在嘴边,他们常用这些标准对事物做出“美”或“不美”的判断。影视动画之所以被广大中小学生所喜爱,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影视动画区别于漫画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灵动性,它把原本静止呆板的二维漫画、三维漫画变换成连贯运动的“四维空间”画面,符合中小学生“酷”、“新奇”的审美要求。随着人们胎教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准妈妈会不定期的收看动画片对胎儿进行教育,因此,可以说很多中小学生打从娘胎起就已经不同程度的接触到了“动画片”。他们热衷于动画里的故事充满神奇和传奇色彩,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有些有着平凡的出身,却承担着不平凡的使命,从其发型,服饰,配饰,行为举止,语言等都彰显张扬的个性。现今影视动画作品丰富多彩,充斥着中小学生的眼球,他们对其趋之若鹜,全盘接收,缺乏辨别好坏和提炼精华的能力。中小学生生长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刚从传统的文化氛围里解脱出来,急于模仿动画中的人物形象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如COSPLAY:角色扮演)(图1)。小学生只买《迪迦奥特曼》的玩具、背包、书籍,中学生攀比MICKEY、SNOOPY、BEFFYBOOP的背包、衣物、皮带、电子产品等(米奇、史努比是知名的品牌,均取自动画形象),甚至成年人也崇尚和追求这些动画产品,无形中养成一种风气。他们认为拥有这些产品就是一种“时髦”。有些影视动画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个性”、“奇装异服”是一种美。“血腥、残暴”也是一种美。由于影视动画作品种类繁多,中小学生各自喜欢的作品也不尽相同,但是诸如《蜡笔小新》(图2)、《樱桃小丸子》、《名侦探柯南》的口头禅和玩味的形象,大部分的学生都耳熟能详,而对于本国的动画和其隐含的历史典故、文化精髓知之甚少,他们喜爱和选择的服饰、配饰、文具用品,自身形象、个性的表达都受到外来动画人物的影响,为什么?

二、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电影审美趣味管理论文

【摘要题】影视瞭望

【正文】冯小刚的电影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界和世俗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大牌的明星阵容、成功的商业化炒作、诙谐幽默的城市娱乐风格已经是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几大重要元素。毫无疑问,冯小刚的电影是中国国产电影市场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品牌:1997年他的内地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票房成绩使低迷的国产片市场看见了曙光,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到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到2400万元;之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小刚的商业电影独树一帜,票房一路走好,且节节攀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世俗神话。作为国产票房的一种有力支撑,冯氏电影得到了来自观众、业界、舆论界太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含量。在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饥渴需求中,冯小刚贴着“贺岁”标签的商业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狂欢”对象。

一、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品貌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就商业运作来说,冯小刚几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大旗,在并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占有显著位置的。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冯小刚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楷模”,而这种成功在于他的性格,在于他的生活阅历、在于他的人生练达——“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注: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在电影创作并不疏朗的生态环境里,他打的是擦边球;在左突右奔的生存竞争中,冯氏电影的招牌已经挂起来了,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

我们来仔细看看冯氏电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娱乐风格。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人们怀着诧异的惊喜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着新鲜而又轻松的“贺岁片”。从此以后,每年的新年档期,人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一份期待。到目前为止,冯小刚共拍摄了八部以“贺岁”为主题的商业电影,这些影片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的情感和各阶层人遇到的新鲜问题,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调侃洒脱的人生态度更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甲方乙方》用几个看似荒诞的超现实故事完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老百姓的“住房梦”、“大款梦”、“明星梦”通过甲方、乙方的契约合同轻而易举的实现,娱乐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渴望;《不见不散》中跨越祖国和大洋,刘元对李清的浪漫爱情,半宿命的“不见不散”让有情人终能好人好梦;《没完没了》奇特的故事架构,更是演绎了一场惊险的感情游戏……这其中的轻松娱乐的风格让冯小刚的电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路飙升。

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来说,能够学会真正的娱乐是件好事,“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它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冯小刚选择娱乐的方式作为自己影片的精神气质,既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的片子,的确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然而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娱乐,作为电影艺术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止于乐却不知为何而乐的,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快意中,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无益的。“好的艺术以娱乐艺术所没有的方式和程度来扩充意识,而大多数时间中的大多数人,和有些时间的所有人,都愿意使他们的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得到证实和满足,而不愿扩大和变化,这说明了为什么好的艺术不能总是流行的”。(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这也是冯小刚电影能够得到众多青睐的原因,正因为他的影片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完成了人们对自己“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的印证和确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同,所以人们在他的影片里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压力,这是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讲,却并没有达到“扩充人们的意识”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人们精神向度的指引。在《手机》中人们看到的是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严守一的仓皇和狼狈,却看不到对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清晰的理解和诠释;在《天下无贼》中,人们看到的是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飞天大盗刘德华和犯罪团伙头目葛优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富于价值意义的人生提醒。尽管冯导的用意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不再是笑一笑了事,但是影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的确有些跑偏的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缺场、审美的迷失。特别是当某些人要把冯小刚的电影当作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并且希望这样的主流电影再多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其电影的精神内核了,作为观众喜爱的导演,他是否能够引领人们的审美趣味?他的电影是否能担当起主流电影的这种责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面对的问题。

查看全文

电影审美趣味管理论文

【摘要题】影视瞭望

【正文】冯小刚的电影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界和世俗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大牌的明星阵容、成功的商业化炒作、诙谐幽默的城市娱乐风格已经是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几大重要元素。毫无疑问,冯小刚的电影是中国国产电影市场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品牌:1997年他的内地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票房成绩使低迷的国产片市场看见了曙光,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到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到2400万元;之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小刚的商业电影独树一帜,票房一路走好,且节节攀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世俗神话。作为国产票房的一种有力支撑,冯氏电影得到了来自观众、业界、舆论界太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含量。在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饥渴需求中,冯小刚贴着“贺岁”标签的商业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狂欢”对象。

一、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品貌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就商业运作来说,冯小刚几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大旗,在并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占有显著位置的。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冯小刚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楷模”,而这种成功在于他的性格,在于他的生活阅历、在于他的人生练达——“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注: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在电影创作并不疏朗的生态环境里,他打的是擦边球;在左突右奔的生存竞争中,冯氏电影的招牌已经挂起来了,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

我们来仔细看看冯氏电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娱乐风格。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人们怀着诧异的惊喜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着新鲜而又轻松的“贺岁片”。从此以后,每年的新年档期,人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一份期待。到目前为止,冯小刚共拍摄了八部以“贺岁”为主题的商业电影,这些影片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的情感和各阶层人遇到的新鲜问题,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调侃洒脱的人生态度更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甲方乙方》用几个看似荒诞的超现实故事完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老百姓的“住房梦”、“大款梦”、“明星梦”通过甲方、乙方的契约合同轻而易举的实现,娱乐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渴望;《不见不散》中跨越祖国和大洋,刘元对李清的浪漫爱情,半宿命的“不见不散”让有情人终能好人好梦;《没完没了》奇特的故事架构,更是演绎了一场惊险的感情游戏……这其中的轻松娱乐的风格让冯小刚的电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路飙升。

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来说,能够学会真正的娱乐是件好事,“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它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冯小刚选择娱乐的方式作为自己影片的精神气质,既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的片子,的确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然而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娱乐,作为电影艺术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止于乐却不知为何而乐的,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快意中,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无益的。“好的艺术以娱乐艺术所没有的方式和程度来扩充意识,而大多数时间中的大多数人,和有些时间的所有人,都愿意使他们的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得到证实和满足,而不愿扩大和变化,这说明了为什么好的艺术不能总是流行的”。(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这也是冯小刚电影能够得到众多青睐的原因,正因为他的影片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完成了人们对自己“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的印证和确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同,所以人们在他的影片里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压力,这是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讲,却并没有达到“扩充人们的意识”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人们精神向度的指引。在《手机》中人们看到的是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严守一的仓皇和狼狈,却看不到对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清晰的理解和诠释;在《天下无贼》中,人们看到的是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飞天大盗刘德华和犯罪团伙头目葛优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富于价值意义的人生提醒。尽管冯导的用意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不再是笑一笑了事,但是影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的确有些跑偏的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缺场、审美的迷失。特别是当某些人要把冯小刚的电影当作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并且希望这样的主流电影再多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其电影的精神内核了,作为观众喜爱的导演,他是否能够引领人们的审美趣味?他的电影是否能担当起主流电影的这种责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面对的问题。

查看全文

电影审美趣味管理论文

【摘要题】影视瞭望

【正文】冯小刚的电影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界和世俗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大牌的明星阵容、成功的商业化炒作、诙谐幽默的城市娱乐风格已经是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几大重要元素。毫无疑问,冯小刚的电影是中国国产电影市场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品牌:1997年他的内地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票房成绩使低迷的国产片市场看见了曙光,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到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到2400万元;之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小刚的商业电影独树一帜,票房一路走好,且节节攀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世俗神话。作为国产票房的一种有力支撑,冯氏电影得到了来自观众、业界、舆论界太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含量。在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饥渴需求中,冯小刚贴着“贺岁”标签的商业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狂欢”对象。

一、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品貌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就商业运作来说,冯小刚几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大旗,在并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占有显著位置的。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冯小刚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楷模”,而这种成功在于他的性格,在于他的生活阅历、在于他的人生练达——“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注: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在电影创作并不疏朗的生态环境里,他打的是擦边球;在左突右奔的生存竞争中,冯氏电影的招牌已经挂起来了,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

我们来仔细看看冯氏电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娱乐风格。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人们怀着诧异的惊喜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着新鲜而又轻松的“贺岁片”。从此以后,每年的新年档期,人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一份期待。到目前为止,冯小刚共拍摄了八部以“贺岁”为主题的商业电影,这些影片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的情感和各阶层人遇到的新鲜问题,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调侃洒脱的人生态度更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甲方乙方》用几个看似荒诞的超现实故事完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老百姓的“住房梦”、“大款梦”、“明星梦”通过甲方、乙方的契约合同轻而易举的实现,娱乐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渴望;《不见不散》中跨越祖国和大洋,刘元对李清的浪漫爱情,半宿命的“不见不散”让有情人终能好人好梦;《没完没了》奇特的故事架构,更是演绎了一场惊险的感情游戏……这其中的轻松娱乐的风格让冯小刚的电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路飙升。

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来说,能够学会真正的娱乐是件好事,“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它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冯小刚选择娱乐的方式作为自己影片的精神气质,既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的片子,的确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然而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娱乐,作为电影艺术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止于乐却不知为何而乐的,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快意中,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无益的。“好的艺术以娱乐艺术所没有的方式和程度来扩充意识,而大多数时间中的大多数人,和有些时间的所有人,都愿意使他们的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得到证实和满足,而不愿扩大和变化,这说明了为什么好的艺术不能总是流行的”。(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这也是冯小刚电影能够得到众多青睐的原因,正因为他的影片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完成了人们对自己“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的印证和确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同,所以人们在他的影片里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压力,这是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讲,却并没有达到“扩充人们的意识”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人们精神向度的指引。在《手机》中人们看到的是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严守一的仓皇和狼狈,却看不到对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清晰的理解和诠释;在《天下无贼》中,人们看到的是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飞天大盗刘德华和犯罪团伙头目葛优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富于价值意义的人生提醒。尽管冯导的用意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不再是笑一笑了事,但是影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的确有些跑偏的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缺场、审美的迷失。特别是当某些人要把冯小刚的电影当作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并且希望这样的主流电影再多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其电影的精神内核了,作为观众喜爱的导演,他是否能够引领人们的审美趣味?他的电影是否能担当起主流电影的这种责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面对的问题。

查看全文

传统审美趣味及现代艺术的矛盾

1、传统审美理想的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一个健康的身体新陈代谢,把不利于身体的物质排出体外,有利于身体的物质吸收进来,身体如此,艺术亦是如此,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会出现鼎盛时期和没落的时期,而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达到鼎盛的状态后必然会走向没落,固守传统必将走向死亡,这个时候创新,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变革就会带来冲突,1917年,杜尚把一件现成品磁小便器,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作品题为《泉》。它被展览布置委员会愤怒地拒绝了。它引起了持久的解释学喧闹。实际上,它成为了现代艺术编年史上的里程碑。《泉》表现出的是对一切传统艺术观念彻底的否定与批判。此前的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起码承认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而且一般来说,艺术起码要表现美。而《泉》的出现,则连这最“起码”的艺术观念也被否定了。

连当时的独立艺术家协会的会长也看不惯这一作品,他对支持杜尚参展的著名收藏家沃尔特·阿伦斯伯格抱怨说:“您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把马粪粘到画布上,我们也必须接受?”阿伦斯伯格的回答是:“恐怕我们必须得接受。”这一评论被看做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件作品也便成为了当代艺术装置艺术的鼻祖,为当代装置艺术开创了先河,而这件作品也是在对传统审美强烈的冲突中等上的艺术的舞台,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装置艺术,而且在当代艺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装置艺术正在成为当代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艺术的发展最快,关注度最高的艺术门类。

创新颠覆是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新的思维,是一种新陈代谢的过程,将原有的阻碍艺术发展的传统审美理想代谢,在这个过程中欧美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新的营养是否真的具备他的价值,二是代谢的过程中是否保留原有的好的东西。这三点式艺术是否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2、现代艺术中审美理想的真实性

什么才是对艺术真正的颠覆和创新,只有真正的站在艺术的层面上的颠覆和创新才对艺术的发展有益,我们需要警惕那些介意艺术的名义的“非艺术”对艺术的混淆。因为它的危害性不在于针对某种艺术问题而在于对整个艺术的颠覆。我们来看一下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经常会提到三个词。一个是“现代”。这是西方艺术总体上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性质,其中积极的历史性成果已为我们所识并借鉴。另一个是“前卫”。它以超越形式语言规范的实验性为表面特征,更以在文化内涵上的探索性为根本特点。“现代”的艺术不一定都以“前卫”姿态出现,但“前卫”的艺术推进了艺术的“现代”进程,它本身良莠掺杂,只有经过历史选择和文化过滤,它有价值的精神方面和物态结果才成为文化总汇中的组成部分。再一个是“非艺术”。它经常与“现代”和“前卫”伴生并混同于其中,但实质上并不具备真正的现代精神和前卫意识,因为它以否定艺术的价值、特别是艺术的创造性价值为目的,采用极端的手法和捣乱方式颠覆艺术。

查看全文

音乐艺术审美趣味差别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浅析了人们对音乐艺术审美趣味的形成原因,并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即高与低、雅与俗、广与狭,来阐述人们审美趣味的不同。以此说明既要承认和尊重这种个性差异,又要提高和扩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使音乐的艺术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关键词:审美趣味音乐艺术差别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是由不同高低、不同长短、不同音色、不同强弱的乐音通过一定的形式有机地排列组合而成,并具有某种内容,以此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音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艺术的美。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趣味,而无论这种趣味的差异有多大,都无及是非。

所谓趣味就是兴趣和爱好,音乐的审美趣味也就是说喜欢和爱好什么样的音乐。喜欢哪种音乐,不喜欢哪种音乐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有人喜欢本土音乐,有人喜欢异域音乐;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现代音乐;有人喜欢声乐,有人喜欢器乐等等。这是非常自然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为什么人的审美趣味会存在如此差异呢?这与人的经历、性格、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人的爱好和趣味。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客观规律。例如:一位从事音乐专业的人士,他对某部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表现形式以及表达的音乐内容了如指掌,自然会领悟到其蕴含的美,也自然会产生兴趣。反之,对于上述情况均一无所知的外行而言,又何谈兴趣!

音乐的审美趣味关系到审美的倾向性和审美的鉴赏力问题。也就是说,音乐的审美趣味虽然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从根源上说它却是人们隐于审美活动中的倾向性和鉴赏力的表现。它和一定社会审美理想和艺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通常所说的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和庸俗低级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区别就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说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的分界线在于人们是从音乐中去欣赏与体验人的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还是只把音乐作为一种感官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通常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情欲的满足,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唯一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又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审美趣味还存在着另一种性质的差异,即在审美层次上雅俗的不同。例如一般所说的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虽然二者都可能是美的,在审美体验上也都是美感与快感的统一。对于许多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人们仅从歌词便知其意,然而,当人们面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之第二乐章是为谁而写都不清楚,那就无法从音乐中欣赏到那种催人泪下的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了。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相对来说反映生活的内涵层次比较浅显,更多的是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在音乐表现方式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更多的是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受,这些都使它与严肃音乐形成明显的差异。所谓严肃音乐,即艺术音乐,它在形式上一般更加精雕细琢,在内涵上往往追求丰富深刻。因而在审美上也要求有更高的文化与音乐修养,一部作品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鉴赏与回味。这一切都决定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在音乐审美鉴赏上雅俗的不同。

此外,音乐审美趣味还存在有广与狭的差别。有些人音乐审美趣味很广,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都能引起他们的美感,而有些人的音乐审美趣味却很狭窄,他们喜欢的和能鉴赏的音乐范围相当有限。显然,这也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然而,从人的听觉审美规律来看,人总是具有寻找新颖与向多元化发展的倾向的,不断扩大音乐审美范围是人的自然的要求。总是听一首乐曲或同一种音乐,虽可以形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然而有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转而寻找新的音乐。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层次上,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就一般情况而言,儿童、青年和老年的音乐审美趣味各有不同。儿童一般更倾向于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也会向着更加丰富、深刻,并且更加具有个性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心态下的音乐审美趣味也会发生变化,有时可能寻找同类情调的音乐以求寄托与宣泄,有时则可能寻找不同情调的音乐以求解脱和变异。音乐审美趣味的扩展,不仅会极大地丰富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而且还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人的世界观和道德风貌。

查看全文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阐释了梁启超趣味范畴的特定理论内涵,探讨了梁启超趣味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研讨了其趣味美学思想的中西思想文化渊源及其个性化创构,论析了其趣味美学思想的独特的理论特质与价值。

梁启超是中国美学思想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美学思想近现代转型期的重要人物。他对“趣味”范畴的阐释和趣味美学思想的建构,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图谱中,极具特色,需要我们认真解读与发掘。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查看全文

少儿声乐教学原则分析

1.声乐趣味教学

趣味性练声——练声是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练声训练,可以打好歌唱的基础,逐步提升歌唱能力。然而传统的练声曲对于少儿而言,未免太过枯燥,易导致孩子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积极。趣味性练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们开拓创新,充分运用编创能力,编创出具有趣味性的练声曲。趣味性歌唱教学——声乐趣味教学,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都不容疏忽。趣味性歌唱教学,即声乐教学中的教唱环节,这一环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选取具有趣味性的歌曲进行教唱。歌曲的选择在少儿声乐教学中尤为重要,不仅要选择适合少儿学唱的歌曲,而且要注意歌曲的趣味性。少儿对于歌曲的学习十分挑剔,歌曲是否受少儿喜欢,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少儿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进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当前少儿声乐教学中用的教材几乎都是少儿声乐考级教材,在此基础上有的教师可能会加上一本儿歌教材。笔者建议教师们在考级教材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时代之音,选择孩子们喜欢并且适用于少儿声乐教学的歌曲(如《熊猫咪咪》《亲亲猪猪宝贝》等)进行辅助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闲暇之余多听赏少儿歌唱类节目,多关注少儿歌曲审美的动向。另一方面可以改进教学方法,选择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教旋律学生唱词,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加入趣味性的动作编排教学等。

2.声乐审美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进行音乐教学”与“从乐(yuè)中学”教学原则所表达的内涵一致,声乐教学同样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声乐审美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得以体现:欣赏教学——音乐作品“细节”的表现手段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即旋律线、节奏型、速度、节拍、音色、织体等元素的有机组合。通过音乐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作品的情绪特征。少儿声乐教学可以适当加入欣赏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多接触、听赏优秀的歌唱表演、歌舞剧、音乐剧等,创设美的情境,通过对旋律、节奏、速度、音色、音强等音乐语言的感知与欣赏,了解音乐作品的情绪特征,领略声乐艺术的美感,提升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常规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所谓常规的声乐教学,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包含导入、练声、教唱环节的声乐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一方面我们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学中对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予以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关导向,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教学太枯燥,又要将音乐语言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小养成专业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声乐过了六七级,却连基本的节奏型都弄不明白,这是我们少儿声乐教学的失败。作为声乐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和更好的学习体验。除此之外,家长在孩子的声乐学习道路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如果选择学习声乐,家长就要对孩子的声乐学习上心。只有家长予以足够的重视,孩子才会坚持学习。其次,家长在配合完成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外,还应当随时注意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兴趣爱好,可以让教师选取一些既有趣味又能提升孩子审美的音乐,在课外时间放给孩子听。少儿声乐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在这里我们只是提及皮毛,对少儿声乐教学的首要原则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少儿声乐教学理论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刘浪琴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查看全文

艺术欣赏趣味的优化透析论文

摘要:艺术趣味问题一直是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艺术趣味的高低、优劣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艺术欣赏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艺术趣味含义、特性等方面的解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艺术欣赏趣味,培育良好的艺术消费群体。

关键词:欣赏趣味优化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