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4:00: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理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儒家审美理念艺术论文
1人品与画品
人品这一内涵在后世过程中,是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内涵,学问、为人处事的方式、品德都融合进来。而反观画品,无非能、妙、神、逸,这不仅仅包含着技法高低问题,更多的暗含了儒家审美意识中的人品观。传统理论普遍认为,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要大一些,更多的追求一种自我解放、思想自由的状态,许多理论家也大多附和此语。其实,这是将文人画主导思想狭隘化的一种倾向。文人是一批懂变通、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的艺术表现有很大的转换成分,将自己的政治抱负、社会理想通过绘画艺术婉曲的表现出来。中国传统审美哲学中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判断而非趣味判断,这是和儒家学说的主导型思想体系相一致的。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判断,而人品的内容正是一种认识判断的体现,这也正是文人艺术理论家们不愿提及的地方。所以,在1000多年的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人品展开论述的很少,而对虚无缥缈的意境等趣味判断术语却是连篇累牍。
2大节与余技
“大节”与“余技”。松年在《颐年论画》中提到“书画清高,首重人品”。更是举出历史上书画技艺高超而不入画品的例子,用以说明“大节已亏,其余技更是一钱不值”论断。蔡京、秦桧、严嵩之流,弄权误国,结党营私,损公肥己,这些恶性都是政治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与不耻的。谈到董其昌及赵孟頫,我们可以知道,人品等于画品的话语权和评判权掌握在文化知识分子及上层地主阶级手里。董其昌的所作所为算不上大奸大恶,在当时知识分子眼中虽有非议,却只是饭后茶余的谈资,在明末土地兼并的历史现实面前,也许知识分子认为这件事于国于民没有实质性伤害。如此推断,赵孟頫更是无甚瑕疵。所以,作为有闲阶层消遣骋怀的艺术及其附属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上是存在变量的。在“大节”问题上,绘画、书法只是成了人生的“余技”,这其实还是重复了儒学审美标准。如果按照老庄人品概念,没有多少人能够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所以,聪明的评论家们在评论画品时以老庄审美哲学为趣味评判标准,在涉及到人品时便自觉启用儒家哲学的认识审美标准。随着文人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明代中后期文人艺术理论的的阐释、传播,人品与否已经成为评判画品高下的必要非充分要件。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3书画,如也
“诗为心声,书为心画。”艺术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不自觉的就已经沾染了特定文化形态的评判规则。绘画艺术中所谓的达到高层次阶段,不是比功力的深厚,比章法、点画的精巧,而是比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与修养。刘熙载:“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3]明•项穆论“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金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事正矣。……若所谓诚意者,即以此心端己澄神,勿虚勿贰也。致知者,即以此心审其得失,明乎取舍也。格物者,即以此心博习精察,不自专用也。正心之外,岂更有说哉。由此笃行,至于深造,自然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新中更新,妙之,非维不奇而自奇,抑奕己正而物正矣。”[3]刘熙载和项穆探讨的只是书法理论上的“如人”问题。由于“书画同源”,绘画艺术也就因为其笔端性情而具有了人格化的倾向,“人正则书正”,人品问题已经在书画艺术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明代中后期盛行的是王阳明的“心学”,加之当时文人盛行结社集会,抨击时政,社会责任意识空前发达,作为当时主流艺术形式———文人画,对其评判审美不可避免的带有儒学审美倾向。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论“笔墨小技耳,非清操卓行则不工。”[3]在李日华看来,笔墨必须要为艺者“清操卓行”才算上乘,不过这里还是重复孔子“笔墨小技”、“余技”的论调。又如清代“小四王”之王昱倡导:“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3]在这些艺术家眼中,人品已经成为艺术必须具备而不可缺少的根基。“沉湎于酒,贪恋于色,剥削于财,任性于气,倚清高之艺为恶赖之行,重财轻友,认利不认人。”这是松年对品节亏欠的简要概述。中国人在处事待物上讲究一个度,超过一定的规则就成了恶行。其中酒、色、财、气一旦坠入沉湎、贪恋、剥削、任性的乖戾之境,必然会成为儒士文人们所鄙视不耻的行为。儒学教义正是从根本上规整士人的行为,使其一言一行符合法度、理性的要求。这反映在艺术上就是:艺术家虽然旷达不羁,醉心山林,可是其内心深处还是以儒学的旨归的。李贽、叶燮发展了艺术创作中的“才、胆、识、力”四要素。[4]这四个要素对认识人品与画品的内涵有非常大的作用。人品的内涵发展到清代,包含的寓意不断的得到补充、修补、扩大,既包含艺术家的学问、才识,也包含社会责任和政治抱负。民国陈师曾更是将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作为文人画的必备要件。从整体上来讲,这四者其实就是人品的潜在内涵。
论油画色调审美理念
由于油画色彩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力度感,因此常被人们形容为绘画中的交响乐。的确,善于运用好油画中的色调,既能表现对象丰富的色彩变化及整体气氛,又能以色抒情、以色传神,达到形、色、神浑然一体的效果。纵观油画,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大师成功地运用色调表现意境的例子,如波提切利、透纳、柯罗、列维坦等。画家们对不同色调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情感,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一、色调美与画面整体的关系
调子原是从音乐中借用来的一个术语,是指各音对主音的倾向性,以及各音间的相互关系决定调式的特征。不同的调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例如,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由于情调上的不同表现,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给人以宁静、轻柔、朦胧的情调,而后者呈现出的是一片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在油画色彩中,调子是指在一定的光源的笼罩下,各个固有色不同的物体带有同一色彩倾向,就叫调子或色调。它可从色相上、明度上、纯度上、冷暖上进行区分,并可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色调,如红色调、亮色调、鲜色调、暖色调等。不同的色调还能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比如,大红色调的热烈、兴奋;亮调子的淡雅、华丽;浊调子的含畜、朴素;冷调子的清新、舒畅。不同的画家擅用不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比如,毕卡索根据表现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需要,就产生出“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分别运用了忧郁的蓝色调、诙谐的粉红色调、粗犷的黑色调来表现下层人民的荒凉与悲伤,传达了画家对平民深深的同情和关注。又如,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也是一位创造色调的大师。他坚持户外对景写生,善于捕捉光色气氛和瞬间印象,他经常面对同一景物按不同时间、季节、光线的变化而随时调换画布,并对同一对象作出了准确的记录,他画了《草垛》《鲁昂教堂》等系列组画,每组都多达30多幅,且每一幅都能表现出了不同的色调和情绪。例如,我们可以从2004年来我国展出的《印象派画展》中看到两幅不同的《鲁昂大教堂》,其中一幅《鲁昂大教堂》用的是冷色调,在亮灰色的天空衬托下,大教堂显得阴森沉闷、气氛忧郁,三个深色的拱门给人以神秘感,从地面反射到暗部的暖色与受天空影响的冷灰色相互交错,显示出一种透明、颤动感。而柱子形成的竖线条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门窗产生出强烈的对比和节奏感,整个画面有一种建筑般的力度感和史诗般的永恒美。而另一幅《鲁昂大教堂》,却给人带来另外一种感受。在充满阳光的橙色调中,橘红、橙色、黄色、赭色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只有画上面的一小部分是蔚蓝色天空,它与建筑物上的暖色块形成强列的对比,显得格外清新明朗,整个画面犹如一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温和舒畅的情绪。从这两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莫奈不愧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准确地表现出了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光线下的不同色调,将情与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赋予作品以音乐感及诗意。由此可见,调子的合理运用是表现油画色彩的关键所在,是一幅作品的灵魂。
二、色调美与感情的表达
优秀的色彩画家,不仅能通过对自然的写生发现色调之美,还能善于发现色调与人的心理情绪感情之间的联系,以此传神、写意,最后使欣赏者受到感染、产生联想,进入审美的境界。比如,波提切利常用单纯微妙的色调表现一种淡淡的忧伤;透纳用淡紫灰色调来表现海洋、港口的烟霭、水气;柯罗喜用银灰色调表现树林朦胧的意境美;莫奈多用暖亮色调来表现阳光的灿烂;凡·高痴迷辉煌的黄色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渴望;高更擅长浓郁饱满互补色调表现对塔希提岛原始、神秘的感受。
工业设计审美理念
一、工业设计的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及生产方式。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传达技术的物化美,体现商品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它倡导设计师去开创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设美好的小康生活家园。
二、工业设计的艺术审美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存在,除了它的实用功能以外,在审美功能上也有着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在享用着工业设计的成果,小到一个精美别致的打火机,大到翱翔太空的宇宙飞船,工业设计的影子无所不在。工业设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工业设计中审美的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人们无需专门花费时间欣赏一件普通的工业产品,但工业设计的产品往往能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人以特殊的惊喜,在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工业产品中发现美的火花。
三、工业设计的审美
传统审美理念以及现代美术突破
一、审美思维方式的冲突
传统的审美理想在思维方式方面上,注重万物的联系和感性自觉的心理体验。这种思维方式中没有把大千世界看成是独立于人以外的纯粹客体中国传统审美理想体现一种宏观整体的审美思维方式,艺术讲求心灵的物化,又是物的情话,心物合一超以象外。老子云:“塞其兑,闭其门”就是清除心灵的尘灰,保持内心的最大虚空、静寂,直观体悟世界万物“和其光,同起尘”达到“玄同”的艺术理想。同时这种思维方式有着虚空灵动,就是传统审美中的神韵、飘逸、超拔、高逸、虚清等。所以在传统中国画中讲求“气韵生动”、“妙在能会、神在能离”等一种格调清高的审美追求。
现代美术与传统审美思维的冲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现代美术缺乏主体内心的自省,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人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即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但两者的审美思维方向有质的差异。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强调虚静、心灵自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现代美术在艺术思维上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显示为人对自然的征服力、控制力,人于自然产生一种外离对抗性。在一定的社会时代中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体现出了人类意识的觉醒有进步性。其次,现代美术思维方式中缺乏传统审美宏观整体性,现代美术多用类似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肢解、分割使主体思维独立单一。
二、审美价值取向的冲突
传统审美理想的价值取向,重交感,重人生。首先“交感”就是“天人合一”的动态过程,也就是万物生命的发生过程。按《周易》的观念,整个宇宙是阴,阳两种元素交感而成的动态过程。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宋明理学家主张的天人相通都是在审美取向上重交感。再次“重人生”源于“交感”的基础。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就是把人看作万物之灵,天地之德,天地之心。即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内在机制的宇宙一体化,天地万物看作统一生命系统。中国古人是以这种对自然的特殊情感和内求自省的方法完成美的理想追求。传统中国画家在对大自然领悟人生,借物寓意,予以挥毫把无情之物变成有情之物。现在我们还能从他们画的顽石中感受到“雪尽身还瘦,云生势不孤”的气概;从山林中感受“春山澹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情态。
现代美术中这种“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审美价值取向很少了。现代美术审美取向倾向于个人自我价值、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分离,强调主体对社会对人生的悲观消极或厌恶不满发泄的态度。现代美术价值取向其实是自身内部激化出前所未有的话语形式,突显当代审美文化所面临的困惑。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迅猛发展,素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推行,音乐作为初中美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初中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可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人文学科,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音乐课程理念的明确提出,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贯彻并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是大势所趋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音乐审美;核心;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初中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可以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养成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受到了各大学校和广大初中音乐教师们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认同。由此可见,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音乐课程理念是势在必行的。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使命、也有义务树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并且还要把它真正地贯彻落实到音乐歌唱教学当中。音乐教师要摒弃传统思想,发挥创新思维,采取一切措施,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上。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笔者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浅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探讨审美以及初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当前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审美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方法建议,探讨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更好的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实践策略与措施。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顾名思义,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特点。随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音乐教育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广大音乐教师们讨论的焦点与核心。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又是美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歌唱中加入审美教育是刻不容缓的。音乐教育有着多种功能,比如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在当前阶段,突出音乐的审美功能是初中音乐教师们教学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让学生感受音响、韵律、节奏等等,使自身获得更细腻、更丰富的情感,获得更充实、更深刻的体验。[1]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表达心情的重要方式,作为抒发情感的主要载体,是艺术家们与听众们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有着充沛的情感,有着与生俱来的感应能力。就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人类的生活也是离不开音乐的,通过音乐的熏陶,人们能获得各种情感体验;通过音乐的感染,人们能感同身受,走进艺术家构建的世界。音乐审美作为如今各大学校初中音乐教师们的教育核心,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升学生的感知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聆听的作用,学生通过聆听了解音乐知识、通过聆听理解音乐乐理、通过聆听感受音乐力量、通过聆听体会音乐情感。初中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引进审美教育,不仅能使生在审美音乐中达到情感互补,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和精神世界;更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愿意去做我国内涵丰富的、博大精深民族音乐的传播者,愿意将他们发扬光大,愿意带领他们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二、审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高校古筝教学审美教育理念分析
【摘要】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具有独特音乐魅力的乐器,传统审美价值较高,能够带给人美的音乐享受。伴随物质生产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享受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古筝艺术就对人的精神陶冶有很好的效果。现阶段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而在高校古筝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明确要求。文章介绍了古筝艺术的美学特征,阐述了在高校古筝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具体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筝教学;美学特征;审美教育
近年来,伴随各国之间音乐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我国古筝艺术逐渐走向世界,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古筝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等特点,给人一种纯正典雅的气质。古筝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我国,发展至今天,其风格流派、结构样式、演奏技巧等都历经了无数次的变革,经过历史打磨和检验的古筝艺术,至今已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古筝教学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高校古筝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古筝弹奏技巧,同时也能带给学生美好的精神享受[1]。
一、古筝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广泛流传于秦地,并大受欢迎,后逐渐向山东、河南、福建、浙江等地发展。在不同的地域风格、政治背景、语言等的影响下,古筝在各地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魅力。例如,山东古筝风格典雅古朴,摇指明快干净,声音清脆响亮,大拇指勾弦力道刚劲,声音好似珠玉在盘,常与山东琴书结合表演;河南古筝活泼明快,声音粗犷高亢,喜用强弱鲜明的摇指风格,拖音连绵,与民间说唱或是戏曲搭配为最多;浙江古筝风格秀美,旋律幽柔婉转,右手弹奏比较轻柔,节奏明快且音色清雅;潮州古筝独奏较多,右手勾搭或连勾技法下音色柔美,旋律华丽奔放、清新灵动;客家古筝可以独奏,但也经常和三弦、洞箫、琵琶等组成合奏,滑音较多,意趣丰富高雅,韵味悠长[2]。(二)悠长的意蕴表达。古筝艺术讲究意蕴美,这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例如,乐曲《高山流水》既描绘了壮丽气势下的巍峨高山,又给人一种流水潺潺、清风拂面的清新柔美之感。描写高山时,低音区拍弦和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的结合,表现了雄伟高山直入天际、奇山异石连绵起伏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伴有烂漫山花和苍翠古木,气势雄伟。而流水部分通过刮奏和同度按弦、拍打颤弦并着力等技法,展现飞流直下的瀑布和潺潺流水。旋律的起始部分优雅缓慢,仿佛声音是从深山中而来,将人带入高山之巅;继而再用泛音烘托气氛,将思绪引到千年以前,在巍峨高山与轻盈流水交织中感受音乐情绪的起伏。一曲完毕,各情景之间完美融合下的,筝曲的优美韵律让人回味无穷。(三)题材丰富多样。我国各地古筝艺术的题材丰富多样,有的展现文化风俗,如《闹元宵》《庆丰年》等;有的取材大自然,创作者借景抒情,如《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有的歌颂英雄豪杰,如《霸王卸甲》等;有的表达思念之情,如《秋夜思》《夜深沉》等。丰富多样的题材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又反作用于自然风貌、民族特色、风俗文化等,以古筝为载体,将其中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四)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很少运用直白的表现方式,或是寄情山水,或是借物言志,喜欢从侧面展现真情实感。例如,乐曲《汉宫秋月》的开头部分声调由高到低,宛如深宫女子悠长的一声哀叹,描绘出一幅伊人幽影孤独徘徊于深宫中的景象;紧接着时而出现短暂休止,好似女子愁上眉头,让听众也有一种凄凉忧郁之感。再如《梅花三弄》,全曲借助梅花静态和动态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实际上也就是借助梅花歌颂洁身自好、品节高尚的人。(五)审美发展与时俱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古筝艺术发展也跟随时代脚步不断吸收新鲜元素。如在传统古筝音乐中可以融入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流行原素,以此创造符合人们喜好和需求的现代筝曲;也可以将古筝与西洋乐器融合,混搭出不一样的音乐风格,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美感。
二、高校古筝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浅析我国民间美术现代审美理念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一、民间美术的呈现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造型的隐喻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创作中造型有其独有特点——隐喻象征。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民间习俗,传统风情是其创作的源泉。民间造型不仅表现客观的物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创造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明确、生动、有趣、典型。它是民间艺人心灵的表现和感情的释放,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隐喻象征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又如流传于黄河流域各地民间剪纸的造型,突出表现为主观的表现性,造型的平面化,打破时空的自然规律。其人物造型往往头大身小,象抓髻娃娃,疗疳娃娃,扫天婆等剪纸图式中都体现了这些特点。人们用这样的形象象征祛病招魂、消灾免祸、止雨祈晴。
除了造型上的隐喻象征,色彩也具有隐喻象征的审美特性。现代设计在形式上追求“先声夺人”效果的需要,决定了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设置色彩,而不必拘泥于物象的自然色彩。如红色的月亮、绿色的蝴蝶等,这就使得色彩设计具有相当大的能动空间,也为充分展现、利用色彩的隐喻象征性提供了可能:“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使之倾向于理想化,达到一种超于形象自身的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意境”。例如,通过运用中国历史上的“皇族”色彩——黄色,表达设计产品历史绵长的隐义并传达其华贵气质。理解和把握民间色彩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和观念形态,可使现代设计的色彩意念传达更为清晰、悠远,为观者留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幼儿艺术审美激励教育理念论文
一、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价值评价
1.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可以引领教师不断学习和深入领会有关幼儿美术、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教育,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科学、有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为逐步培养一支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2.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使得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进幼儿艺术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建构,为幼儿园幼儿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
二、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阶段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要素的前提下,对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现阶段环境设计审美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进一步帮助设计师理解和运用环境设计理念,增强其艺术设计和审美的水平,设计出更多出色的作品,推动城市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审美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建筑的欣赏和审美不只是外形设计方面,更多的注重设计中所包含的艺术水平和效果,这就要求设计师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和实用的融合,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带给人们美的同时,对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要将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不断的渗透到房屋设计、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助力城市化发展。
一、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要素
(一)地域环境概况。一个地域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气候与地形等方面。从我国整体地域环境来说,在环境设计理念上,多与大自然相融合,追求大自然山、水、植物等融合美。南北方由于地形与气候的差异,南方气候温润,植被丰富,建筑多出现假山、花园池塘等,而北方地势平坦、气候干燥,建筑多数气势蓬勃,设计整体形成了中主对称之美,所以地域环境的差异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影响不同。[1](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手工业与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贴近自然,希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发展。在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影响了环境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三)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社会政治文化制度是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制度时期,皇权至上,例如故宫的建造,正是为了彰显皇权的威严,产生了中主对称的审美特征,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氛围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影响不同,在古代受到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观念的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上多追求自然的原始美,而如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二、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小议中国画线造型审美理念以及个性体现
中国画作为一种民族形式,是由五千年的深厚文化作为基础的。线造型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富有精神内涵的个性表现。中国画历来主张“以形写神”,并在形神的关系中以“神”为主,而所谓的“神”完全是一种“意会”的存在。这是一种极为务实的“含道应物”处理视觉艺术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在主观引导下完成对作品精神追求的一个完善过程。这种以“意”主宰“形”的结果,无疑给中国画的线造型注入了特殊的审美意识与个性表现。
以意造型的艺术主张,早在晋代时其理论准备就已逐渐完善。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唐代时期的画风与追求都各呈其貌,艺术主张也不尽相同。如唐代虽主张形意兼备,而表现出了更加重意的倾向,有“画无常工,以似为工,画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之说。这种重“意”的倾向与主张,到了唐末则又有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至神气也”的审美意识与个性表现。故此时的造型是受意境指挥笔墨而表现,是在“意”的主导下由“形似”的转化而完成的。作品的审美意识也由此体现出作者的主张。当然这种“意”的超越,在古代也没有完全消除造型上对“形似”的追求,在宋人那里,宣和画院的画家在宋徽宗赵佶的提倡下,亦以竟尚写实而迎合时尚,讲究“形似”为院体画的标准,即使这样,文人与士大夫们也没有改变崇尚画中应有诗意、情思、意趣的审美观,并使其逐渐在画面的艺术处理与追求中占据优势,且“意境”之说也被提升为画中追求的首位。
宋代苏轼曾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即形似不是作画的目的,而是要求画家写出自己的心意,表现出内心不得不吐的胸中之“意”。这种审美准则,到了南宋时代,又被拓展为“意足不求颜色似”的新主张和倪云林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文人雅兴。当然还有元代其他画家,如黄公望的“画不过意思而已”等见解,最终都归结为“画者从于心者也”的有我之境。这种“尚意”传统下的形态塑造正是中国画艺术的特色,也是研习中国画的学子必须掌握与彻底领悟的基本法则。由此可见,对造型观念建立在何种审美价值观的认识之上,并使其赋有个性的准则,进而反映出具体物象的本质意义,只有完成这种物象与内心感悟的视觉转化,真正理解与掌握中国画线造型的原理,才能真正做到写形、写心、传神,并将三者一以贯之。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特点,更是中国画的基础。无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不断演进中的当代美术创作中的新理法,线造型的含义与性格都折射出中国人观察事物的独特眼光,更是阐明了中国绘画艺术注重人的理性精神,注重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若于具体作品而言,线造型的表现,则是以移动视角的态度来观察世界的一切。这种主观性,在学术上称之为散点透视。所以说,中国人主客统一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善于讲究同时将几个视点及不同视平线内所观察到的物象综合在一起表现,并使人感到一种视觉感官上的舒服与满足。这种善于平面性处理事物的造型观正是源于中国的哲学、绘画工具的特殊性及建筑的空间样式与形式的特点而逐渐形成的造型观念。而线造型的观察、提取和纵深感的空间意识,所体现的是通过线势、线性、笔触、墨韵之微妙变化而达到,并体现出中国画造型的民族气质与风格。所以,以线造型既体现出中国画具有强大的视觉表现能力上的宽容性,同时又易于客观对象的提炼与概括,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超越自然的绘画形式,并达到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之理想境界。
线造型在水墨画与工笔画两种形式中则表现了不同的性格,其造型中用线的含义及艺术功能也各不相同。就工笔画而言,“线”取自物象受光时起伏变化的特定位置与事物自身结构上的边缘及组合,如此产生的线造型不但生动而且线性、线态符合艺术规律的表现。对于水墨画,线的提取与表现,更多的则是个性的精神符号语言,其观察与认识事物的方法更加主观与纯粹,这种造型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及精神内涵、审美与个性、立场与气质。所以说,以线造型无论在形式选择上如何有别,则无不表现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性,这就是线造型所产生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及美学特征。
对于中国画家而言,如何从大自然中寻找表现自然形态的灵感,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与心灵感悟去追求别具新意的艺术形态,可见证于历史上成功的画家无不借形态的特征表现,而隐藏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人性丰富情感的物化。而这种艺术表现则以线造型的形式展现在画面上。线造型的另一方面,就是要表现非常规意义下的形态,并赋予其精神与生命,体现审美与个性,使之成为新的视觉艺术的启发点,并体现出其社会的功能及影响社会价值的作用。所以,如何运用以线为艺术语言手法来表现形态,使其自然、生动并赋有审美意识与学术个性,而对线在造型上的发扬,有着各种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透出对自然物象规律特征而表现出线性、线势的个性特征,并赋予自然形态无穷的力量与生机,使作品的画境产生出超越时空的艺术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