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3:53: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美教育

浅谈审美教育与审美的人

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相应地便生成了三种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这种划分尽管存在一些乌托邦性质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却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从而使人从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这种理想被《共产党宣言》批判继承发扬了,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目标。审美的人应该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就是要在培养造就审美的人上下功夫,立德树人,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美人生,让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审美的人,从审美自由境界走向伦理(政治道德)自由境界,建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主义联合体。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的人;自由境界;社会主义联合体

审美教育究竟应该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审美教育理论都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的人。这种观点在中外社会发展史上曾经误导过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把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等同于一种艺术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造就审美和艺术的专业人才或者专业教师。自从18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提出了“审美的人”的审美教育目标和途径以后,审美教育就被提升为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崇高事业,这才回归到了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主要中介途径和真正终极目的:通过审美的人的审美自由境界达到政治道德自由境界。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批判继承了席勒的“审美的人”的美育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培养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和途径,从而建构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53)的社会主义联合体的理想。

一、“审美的人”的提出

根据考古学、人类学、史前历史学、教育学、民族志以及现代原始民族社会生活研究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人类在原始公社制氏族社会晚期就已经开始了审美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审美的人”的观念。然而,真正明确的“审美教育”与“审美的人”的概念却是18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1795)中正式提出来的。人类的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时期随着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产生和分工而产生的,而且审美教育也是最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氏族公社把新一代的教育委托给最有经验的人们。他们除了授给儿童以劳动的技能和技巧以外,还使儿童熟悉已发生的宗教仪式的规则,熟悉传说和英雄故事。在这个时期,传说和歌曲是培养习俗、品行和一定性格特征的源泉。”[2](p22)在世界的“轴心时代”,人类的教育和审美教育就已经比较发达了。传说,在中国的西周时代,周公就进行了所谓的“制礼作乐”的文化建设,这一举动标志中国古代审美教育进入了比较自觉的历史时期。到了春秋时期,自孔子明确以“六艺”(诗书礼乐御射)教育学生开始,中国古代审美教育就已经大力开展开来,并一直在中国古代流传不绝,形成了一种审美教育的传统,被称为“六艺教化”或者“诗教”“乐教”“礼教”。《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关于“审美的人”。孔子所赞赏的曾点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p17)就是当时的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写照。这种“礼乐教化”之下的人们和谐、自由、快乐,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诗教”“乐教”“礼教”的审美教育之中达到人生的审美境界的人也就是“审美的人”了。《庄子》中的“痀偻承蜩”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庖丁解牛”的“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解衣盘礴”中的“真画者也”;[3](p37-38)还有所谓“坐忘”的天人合一、去知忘我的境界:“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所谓“心斋”的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的虚无忘我的境界:“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符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4](p125-126)这些也都是对于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一些具体的描绘和阐释。古希腊的柏拉图也阐述了他的理想化的缪斯教育(智育和美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教育:“很难找出一种比从长时期的经验中所发现的更好的东西,那就是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2](p2)他所主张的课程:阅读、写字、计算、音乐、唱歌、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就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的,加上智者学派的文法和修辞学就成为中世纪的“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而他的理想国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哲学家(城邦的统治者)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审美的人”。因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最高的统治者就是哲学家,也就是所谓的“哲学王”。这种哲学王是经过了柏拉图设计的全部教育过程,经受了各种考验,“并且在事功上和学识上都是最好的”,特别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能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从而才能成为哲学王。现世的哲学王就相当于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神,因为只有哲学王才能“举起心灵的眼睛去凝睇这照耀着一切事物的光……看到‘善’的本身”。[5](p50)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批判继承了老师的审美教育理论,他认为,应当学习最必需的知识,但是必须避免狭隘的实用主义:“对于具有高尚心灵的人和自由民,只知寻求效用和功利是最不相宜的。”在初等教育时期,除了体操练习以外,更应该学习阅读、写字、文法、绘画和音乐。学习音乐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它像绘画一样不应当变成手艺。[2](p30)这些教育思想反映出亚里士多德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反对实用主义的教育及其培育的手艺人。这些中外教育史上关于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观点虽然古已有之,但那毕竟是模糊的、不自觉的,真正自觉地明确提出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概念的还是席勒。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自然王国(权力的动力国家)、审美王国(审美国家)、自由王国(伦理国家),相应地也就生成了三种人: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审美的人(游戏的人)、道德的人(理性的人)。在《审美教育书简》第24封信中,席勒说:“可以区分出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或阶段,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族类,如果要实现他们的全部规定,都不得不必然地和以一定的秩序经历这三个阶段。尽管由于偶然的原因,即或者是外界事物的影响,或者是人的自由任性,个别的时期可能有时延长,有时缩短,但是,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完全跳跃过去,而且就是这些时期相互衔接的次序,既不可能被自然也不可能被意志所颠倒。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仅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状态中他摆脱了这种力量,而在道德的状态中他支配着这种力量。”[6](p278-279)在第23封信中,席勒指出:“总而言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没有其他途径。”[6](p275)在第27封信中,席勒说:“如果说在权力的动力国家里,人与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里,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缚,那么,在美的交际范围之内,在审美国家里,人与人就只能作为形象来相互显现,人与人就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面面相对。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6](p293)这种划分尽管具有一些乌托邦性质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却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从而使人从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这种理想被《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批判继承发扬了,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目标。的确,席勒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社会”和“三种人”的学说,是用人类的精神(感性和理性)、意识形态(国家)来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无疑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秘密和规律应该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人类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够从事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等其他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活动,而人类的吃喝住穿等生存和发展主要是由人类自己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的一定时期所采取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基础才是决定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的性质及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这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过,席勒用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三分法”的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却具有某种普遍性。这种辩证法就是肇始于费希特而集大成于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方法。尽管这种“正→反→合”的辩证法在费希特和黑格尔那里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是一种“头足倒立的辩证法”,但是它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却做出了比较合理的概括,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此,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也对这种“头足倒立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继承和改造,同时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的“劳动”时就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来界定私有制条件下的人类劳动,并且把“劳动”的社会发展形态概括为“劳动→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的劳动”;同时在把“劳动”规定为人和人性的本质的基础上,以劳动所规定的“人性”为基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概括为“人性→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复归”的“正→反→合”辩证法模式。很明显,这种概括和总结就已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了。在标志马克思主义成熟的《共产党宣言》(1848)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异化劳动中最本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用来归纳和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形成了一个“正→反→合”辩证法模式:“无阶级社会(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无阶级社会(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三种社会形态说”。马克思说:“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如果你从物那里夺去了这种社会权力,那么就需要赋予人以支配人的这种权力。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7](p104)这也是一个“正→反→合”的辩证法模式:“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由此可见,席勒的“三种国家”和“三种人”的社会发展规律“正→反→合”辩证法模式,是被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学说所批判继承和改造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像马克思那样批判继承和改造席勒的关于“审美的人”的理论观点,把培养造就“审美的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重要环节,把“审美的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二、审美的人的内涵

查看全文

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讨

摘要:语文中的审美教育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人类文明与素质的有效手段之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综合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语文审美素养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讨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初中毕业,年龄较小,尚处于发育阶段,其知识水平也处在积累阶段。随着学生思想的日渐成熟,语文教育对其影响也逐渐增强。最近有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积极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存在一定出入,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是一门辅助性的课程,无须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其他专业课程才是中职教育的重点,所以应以专业课为主,由此产生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不高的现象。可见只有提高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才有利于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因此在中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培养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本文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防止学生盲目追求美而误入歧途,教师可以将美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品鉴能力。教师应注重将课文中的美好景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美好的感受中增加对审美能力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对于优秀的文章,应加强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捕捉文字中的美好。并加强对文章的语言措辞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通过意境之美来逐渐提高其审美情趣。实现由外在美到内在美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短片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融入课文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一道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哲思美”及“修辞美”。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语文素材多样化

查看全文

浅析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属性。生活中存在美的事物,就必然会产生审美活动。审美活动能让审美主体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中使自我的身心得以放松,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审美教育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塑造人的审美意识、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属于情感教育,渗透于德育、智育和体育之中,体现着教育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对人进行情感感染的同时,也间接地促使社会向着更加美好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审美教育能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审美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感的重要途径。情感的培养和产生主要靠内心体验来实现,靠情来陶冶,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它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能够促使人通过联想或想象体会情感。梁启超曾说:“情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情感最有力量推动人们的行动”。例如,德国著名版画家、雕塑家柯勒惠支的黑白版画《面包》。这幅画描绘了“一战”后德国平民生活的疾苦。画面上两个孩子牵拉着母亲的手臂和衣服,母亲耸着肩膀、背着身子低声地哭泣;而其中最吸引我们注意的就是左边孩子的那一双悲伤而热烈的、充满希望的眼睛;这是两个黑点,却像是两个看不见底的深洞,从里面溢出了饥饿的痛苦,以及对面包的渴望。简洁的画面却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战后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作者给予他们的深切同情,进而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审美教育正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使高尚、健康的情感得以发扬。(二)审美教育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而审美又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活动可以让人们通过对美和丑的鉴别,去发现美、欣赏美,在获得精神的满足与享受的同时,认知客观世界的规律。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例如,当我们在观赏“乐山大佛”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雄壮之美。大佛通高71米,依山开凿而成,形体雍容、面相端庄,双肩壮实、胸脯饱满,双足自然下垂,给人以平稳、安定之感。在得到美的享受后,我们不由地会问,是什么力量能让人们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尊如此巨大的佛像?原来,佛像脚下的这段江域山势曲折、水流湍急,常有船只在江水的冲击下触山沉没。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海通禅师为普渡众生,于是广招民力,始建大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凿成,历时90年。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给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大佛凿成后,这里就再也不像原来那样骇浪滔天了,也少有船只触山沉没了,难道是佛像显灵?当然不是,而是开凿佛像时大量的石块滑落江中,使这一带的河床变得更为平缓,水势得以大大减弱罢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审美教育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欣赏,还有精神的启迪和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与探索。(三)审美教育有助于德育的实现。审美教育以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寄于美的教育之中,以美育德、以美引善。席勒曾说:“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审美活动,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自然美、社会美的陶冶下,培养起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自觉的向“善”,从而不断促进人格的完善。例如,我们在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会因作者“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去认同他的这种虽处俗世,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从而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四)审美教育有助于智育的实现。审美教育可以调动人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充分发挥智力创造条件,对智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功用。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就是说想象力是人获得知识的动力和武器,是智力的根源。例如,我们在欣赏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能直接感受到的是:在被烈日炙烤的漫长而荒芜的河滩上,一队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随着对画面的仔细观察便能联想或想象出许多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他们艰难的脚步中,想象到那低沉的号子声和货船的沉重;可以从作者对他们的容貌和衣着的刻画,想象到他们的年龄、身份、经历和生活的艰辛;还可以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想象到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我们还能想象到货船上红衣男人严厉的叱喝声;还能想象到作者给予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五)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人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面,即生活层面、事业层面及审美层面。生活层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迎来送往等俗务,虽然常常显得有些乏味,但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业层面,就是人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个职业,应该做一番事业,要有所作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人生的一个核心的层面。审美层面,是一种超功利的层面,是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在我们的人生中互相渗透着,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把自己拘囿在个人生活的俗务里,也不能把自己束缚在事业和工作中,同时没有审美的人生更是有缺憾的。《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聊天,孔子问他们各自的志向。子路希望能够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千乘大国,并用三年时间让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冉有希望能够治理一个方圆五六十或六七十的小国,并用三年时间让百姓丰衣足食;公西华希望做一名礼仪官,在主持一些祭祀活动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孔子的追问下,曾皙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后,对曾皙的观点大为赞赏,“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这段对话中,四位学生所谈的志向,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孔子的话则说明,尽管他十分重视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是在他心目中,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审美教育能有效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在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如今社会上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却似乎越来越空虚。人文教育薄弱、价值评价颠倒、价值观念混乱,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因此,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二是人的内心生活失衡。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肢解和扼制,个体和谐人格的发育成长受到严重的挑战。人们在功利的驱使下,生活得极度紧张,单调而乏味,内心充满了危机感,没有了闲情逸志,失去了本应该拥有的生活乐趣。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利用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而不计后果。自然环境被破坏、资源的大量浪费、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分裂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情势,人文教育包括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显得十分突出。虽然审美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审美教育能引导受教育者追求人性的完满,追求精神的自由、精神的享受,因而对于重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对于重建人的内心生活的平衡,对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几种功能均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的魅力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需求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人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调节身心、修养性情,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是我们追求的完满结果。

查看全文

诗经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诗经》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经典,一直是学校教育和学者研究的核心,并承载着审美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感兴能力、想象力、超越精神和认同价值尤其重要。在《诗经》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不但对把握经典作品的内涵、意蕴及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还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文学经典;《诗经》;审美;教育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孔子对《诗经》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十分重视,在《论语》中的《泰伯》、《为政》和《阳货》诸篇中保存了孔子对《诗经》所具有的审美作用的论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人的修养是从学诗开始的。“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看来,《诗经》的教育作用尤为突出,可以感发情感,可以认识社会,可以互相切磋帮助,可以怨刺上政,可以学会尽孝、侍奉国君的道理,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瓜果、蔬菜和鸟、兽、虫、鱼等动植物的名称。“诗可以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审美教育作用的概括,对中国诗歌审美及审美教育有深远影响。显而易见,作为中国文学经典的《诗经》,其审美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培养感兴能力

什么是感兴力?著名的美学叶朗在其《现代美学体系》中是这样阐释的:“感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生命体验,就是感性个体的自我在与生活,与世界的遭遇中,同生活与世界结为一体,去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能力”。感兴力是一种对生活和世界的美的一种敏锐的感悟能力。《齐风•还》、《郑风•叔于田》、《郑风•大叔于田》中对威武雄伟、打猎技艺高超的男性美的赞美;《小雅•隰桑》、《大雅•抑》对君子品德之美的赞颂;《郑风•女曰鸡鸣》中“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对夫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再现,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向往;《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平凡而直白的对爱情的承诺和牵手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完全消解了战争和死亡带来的恐惧和悲伤,成为了对爱情亘古不变的追求;《邶风•君子偕老》对诗中主人公的悲剧人生欷歔悲叹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故事之外的历史事件的感悟,“君子偕老”本是对美好爱情的祝福,作为受害者的宣姜经历了什么,才会由一个被同情者变成被批评的对象?从而引发了读者的审美感兴和体验,让读者透过文字或者文学形象,对作品进行深层理解和把握,从而进入到语言所展示的作者精神世界,最后进入到经典蕴含表达的意蕴,真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和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身对经典的认知和感兴。

二、培养想象力

查看全文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哲学时代,他对统一性所做的积极的思考,为克服康德哲学所带来的自然和精神的二元论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黑格尔。他在纽伦堡时期就将审美教育的课程大力引入高中教育,并以此来培养公民的自由意识。艺术作品尽管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仍然是对绝对精神的一种感性表达,它体现了精神在他者中依靠自身的存在的绝对力量,因而在任何时代,艺术都是维护自由最核心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席勒;黑格尔;审美教育

自由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Schiller)对于1800年前后的美学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在以诗歌赢得盛誉之后,他从18世纪90年代起在耶拿组织了“哲学小屋”。席勒是诗人,而在耶拿时期时又是哲学家,对黑格尔而言,这样的评价绝非言过其实。在黑格尔伯尔尼时期的书信中,有一部同时代的著作得到了他最高的褒奖,被称为杰作,这就是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BriefezursthetischenErziehung)。①

一、被现代性刻意肢解的整一(dasEine)———席勒对康德的反拨

在席勒1780年公开付印的博士论文《关于动物本性和精神本性的关联》(berdenZusammenhangderthierischenNaturmitdergeistigen)中,他首先抨击了这样一些哲学观点,即将身体视为精神的牢笼、看作向完满性进发中令人不快的阻碍;其次也批判那些有享乐主义性质的幸福学说(Glückseligkeitslehren)。席勒对这两种立场均加以批判,并认为其都有片面性的极端。他将第一种立场视为“知性的迷途”(VerirrungdesVerstandes),它对作为人的一部分的、人的动物本性大加贬低,这无疑会与每个个体的发展背道而驰,甚至也违背了整个人类的发展。②一种科学的观点必须循着这两极之间的中线去观察,观察这两种天性的关联———动物天性和精神天性是不可分割的,③而且恰是这关联之中寄寓着两者间的平衡。在《秀美与尊严》(AnmutundWürde)中,席勒集中阐发了这一思想。首先,他尖锐地反对康德将感性视为道德立法的奴仆的思考进路,尽管充当理性的奴仆对感性而言是更值得称道的,但这仍是对感性的压制;与此类似,在德、福关系中,康德为了实现德性上的圆满而偏废了人生的幸福。就席勒而言,这两种本性必须被设定为是协调一致的。在谨慎地从康德思想中退离出来之后,黑格尔在开始写作《一个体系的残片残篇》(erstensystematisch-philosophischenFragment)时,④统一感性和理性的想法就进入其视野。于是,行动的意图与后果之间的割裂终须被克服;同时,对知性与感性二者也须加以超越,这两个面向都有待于在一种席勒式的混合中得到综合。只有当理性会因这种与动物本性的混合而衰弱不纯时,才会发展出一种外在的、压制自然本性的要求,而显然这种要求是站不住脚的。理性现在与自然(本性)紧密相关,而不再弃自然(本性)如敝履。在《一个体系的残篇》和其他同时期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黑格尔深入地思考了自由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最终与康德的义务论式道德哲学分道扬镳。①黑格尔缘何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高度评价为杰作,在此处有着最初的阐述。被现代性、被时髦所刻意肢解的东西,必须再次被思考为统一体。也就是说,既是我们幸福感中圆满的,也是道德中高贵的,物质性的身体和理性天性都要重新得到统一。席勒也对康德作了进一步的批评———康德构建的这种伦理特性单纯强调对自然禀赋的牺牲,而不是将自己当作自然的朋友。这种通向自由的方式从人身上夺走,却是人之为人的条件,这是从人的脚下把自然的梯子撤走。如此,友谊与爱的主题作为一种超越主奴的关系,在此已经显现出来。而康德精神所要追求的却与之相反,在理念世界中追寻长存不变的领地,并且因此必须与感性世界保持疏离。席勒要求思考人的双重本性,思考来自理性和自然的双重立法的统一性,思考源自于义务与爱好的双重规定的统一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在精神性的弗朗茨•莫尔和物质性的卡尔•莫尔之间,构想出他们的第三个兄弟,留待考虑的是这第三个“强盗”。由席勒对统一性热情洋溢的思想,进一步衍生出哲学探讨理应关注的论证风格的运思方式。不仅这种论证方式本身,而且其有关统一性的设想,都在黑格尔的思考方式中留下了深深印记。因此,席勒对1800年前后伟大哲学时代的出现,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在席勒看来,思辨精神能够克服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一个面向是主观观念论借助主体的诸能力建构经验世界,但这种建构主义尽管敏锐地注意到主体在构建经验中的巨大作用,却流于空洞,现实按照思维被构造,并且,表象能力的主体方面的诸多条件作为构成事物存在的法则,是高高在上的;另一面向则是分析式的分解技术,它否认一切统一性,并企图以经验主义的方式,根据经验中的片段对所有经验都加以评估,整全被约简为一种机械性的、完全外在拼凑的钟表模型。这种学院化的局限来自于自然主义式的实在论(naturalistischenRealismus)与形而上学化的经验论(metaphysizierendenEmpirismus),具体的生命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处理方式中消耗殆尽。过去的奥德修斯(Odysseus)要越过海峡,这片海岸边潜伏着凶恶的怪兽斯库拉(Scylla)和卡律布迪斯(Charybdis),与之类似,黑格尔在构建一元论时也必须要乘风破浪。席勒就已经提示,要通过扬弃的方式来克服这两极,然而他的这种扬弃,在此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意义上,黑格尔要做出正确的解释。照席勒那样肆意地放纵想象力是不被允许的,那是在摧毁知性艰苦的劳作。

二、艺术和教育

查看全文

古筝教学审美教育探讨

摘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求我国的学生教育培养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能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筝乐器其演奏本身有着较高的古典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审美教育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通过审美实践的方式进行。而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是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基于古筝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行培养。而古筝教学本身有着其所独具的古典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利用其实施审美教育早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古筝本身是一种解决古典艺术气息的乐器形式,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主要具备如下意义:第一,古筝演奏能充分利用其优美的旋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审美意境,而在这一意境下通过对古筝旋律的欣赏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什么感受;第二,古筝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古筝演奏的技巧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对古筝演奏本身有充足的重视,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古筝演奏的鉴赏,而针对提高学生自身鉴赏美的能力就有着良好的帮助;第三,古筝演奏是我国非常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求在对演奏欣赏的同时进行内涵情感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音乐形象的创造,这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具有良好帮助。

二、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策略

查看全文

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思索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理论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学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很好的融入其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可操作的实际实施阶段。事实上,审美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因而,我们利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来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行得通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体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首先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问题,其课时显然不够,授课形式也不够先进,从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实践课时间不充足而使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当前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却能顺利毕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纰漏,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还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该专业,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从内心里喜爱这门课程,导致了他们缺乏强烈的课程认同感,影响了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使命的光荣感,从而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不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他们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查看全文

浅谈高校美育教育的音乐审美教育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核心素养语境下,全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首要的目标。作为高等院校,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就成为当前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育;音乐审美教育;加强策略

1前言

音乐,是一门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抽象艺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借助音乐释放自己的情绪。因此,音乐能为人们带来听觉享受,净化听者的心灵,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高校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能开发学习者深层次潜藏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是其他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高校的美育教育中,音乐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1]。

2湖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简介

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湖南大学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湖南大学于2019年1月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实践平台为支撑,推动艺术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活动课程化。在课程建设中,湖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紧紧围绕着学校“以智育人、以美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为教育目标,遵循艺术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2]。

查看全文

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作用

摘要:美在每时每刻都是存在的,社会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美,只有真正揭示美包含的深刻内涵,美的存在才有真正意义,才能使学生对美的观察细致化,才能让学生具有健康、纯净的心态,以积极的精神面对美的世界。让学生的心田始终洋溢美的旋律,充满美的感受,享受时时刻刻的美,才能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美感是进入美的桥梁,美感的获得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有序、科学的教育方法完成的,所以审美素质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中;作用

美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只有细心、努力才能发现美。审美能力是每个人的良好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学生用美的心灵看待事物,用美去美化人们的情感、趣味的灵感世界,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对素质教育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美的教育更加要深入人心,让学生心中充满美,进行审美教育的重点是进行大量的具体感性的审美欣赏活动,进而上升到美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审美体验提升到理性认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美的感受。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能感受美的是人的眼睛及耳朵;而眼是最直接、最感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挖掘美,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着重进行审美的感受力教育,进行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美具有生动的形象,它决定人们的审美观感,能用形象思维去感受它、领悟它。这种心理活动,就是审美感受力的表现。首先让学生直接感知周围美的存在,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观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学生都会觉得陌生而又新鲜,而一草一木是能用感观、色彩、声音和动作描述的,可以用美体验出来。因此,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环境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的花草树木,假山石笋,画廊楼阁,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学生在其中感受着校园的美。美术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美,指导学生观察审美的对象,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在观察和联想的进程中获得美感。让学生在审美的观察中,展开想象、联想,让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样丰富了美的内涵与美的享受,加强了学生对美的理解、美的联想,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感受力。

二、素质教育中的审美观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育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美育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个人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加强高等院校审美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也与国家前途和民族素质息息相关。

关键词:高等教育;审美教育;内涵;外延;功能;途径

现如今,我国学校教育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其规模、设备、教学质量等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和提升。重点大学在全国约有一百所左右,省市重点中小学更是不计其数。虽然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教育投入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相比以前也是在大幅度地增长。此外,随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普及,识文断字基本成为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而由于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承担了整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让家庭中的教育投资仅次于房产投资。这直接促使学校教育成为了当前中国巨大的产业。教育,举国重视。然而,国内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人格扭曲现象严重,同时留学生违反当地法律事件也屡见不鲜。我们想起“钱学森之问”不禁要问:中国教育怎么了?原因在哪里?在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中,“重分数”而轻“素质”,重“教”而轻“育”的教育方式,已经使中国的教育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如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如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齐备的人才,高校的审美教育急需加强和落实。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好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对象的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我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