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3:42: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校会计教学审美化研究
一、会计教学审美化的内涵
(一)教学审美化的含义
众所周知,教学是双边活动,老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学生要认真学习、刻苦专研、积极发言。然而,这一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只有两个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都很好的发挥和施展,才算成功的教学。而提倡教学审美化是很好的调动两个积极性的粘合剂。所谓教学审美化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向学生施以审美影响,把课程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括与鲜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智力开发、能力提高融入美感体验之中,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成为静态和动态、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统一,成为师生获得充分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教学审美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即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美中乐教、美中乐学的最佳教学效果。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美的事物为手段,在审美情感参与下,充分发掘教材审美因素,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和学习活动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进而学会表现美、创造美。其考察标准为:第一,考察师生是否已经进入教学状态。如果依然停留在日常生活状态,受着现实世界的纷扰,那就说明还没有进入审美状态;第二,考察师生之间是否形成平等氛围,即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性情况;第三,考察师生是否进入学科情感世界。只有真正进入学科情感世界,才能展示出某种意义的艺术情感外显。
(二)教学审美化在会计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在会计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运用会计教学审美化。使从事会计学习和工作的人跳出大量枯燥而繁杂的数字与计算、分录与填表、专业术语与公式记忆,领略到会计的多种内在美。在会计学科中,教学审美化主要表现为会计的简约美、连贯美、节奏美、对称美、平衡美、协调美、形象美、多样美、真实美、结构美等几种形式。1.会计的简约美。它表现在会计语言和账、证、表的设计上。比如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种简明的语言描述出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记账凭证、账簿记录中的摘要,以寥寥几字概括出所要反映的交易和事项;会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以简洁有序的排列,向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设计,既满足了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又体现了内容与项目的简约美。2.会计的连贯美。由于有了“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才有“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循环往复周转不息,这也使得基于资金连贯不息产生出的会计形式具有连贯之美。3.会计的节奏美。从不同会计期间来看,会计期间越长,所揭示的交易、事项越复杂、越全面,其财务会计报告越重要,越受到使用者的重视,反之亦然,体现出会计节奏的强弱之分。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等,在会计期间的交替循环中表达了这一思想。此外,存货计价中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都是从时间与空间上对会计节奏美的再现。4.会计的对称美。这一美感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表现得非常普遍,如:会计要素中的资产与负债,原始凭证中“领料单”与“收料单”,记账凭证中的“收款凭证”与“付款凭证”,会计科目中的“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计划成本下的“节约差”与“超支差”等,随处可见会计的对称美。5.会计的平衡美。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数量或质量上的相等或相抵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美感。表现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左右结构、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账簿记录与报表数字的钩稽关系等,即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等,无不体现会计的平衡美。6.会计的协调美。体现在供、产、销的衔接,人、财、物的组织等。
二、会计教学审美化的意义
深究文学概论课审美化构思
《文学概论》是中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近些年来,北京师大、湖南师大、重庆师大、东北师大及其他许多高校都推出了本课程的教改成果,但纵观这些教改成果,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理论观念的更新、理论架构的完善和教学内容的拓展上做文章;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虽也有所涉及,但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未见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的教改成果。就目前本课程的教学现状而言,观念的更新、理论架构的完善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已经达到了较理想的境界。但是作为一门专业术语繁多、概念范畴艰深、理论思维抽象的课程,如果不能在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上取得突破,则往往使听课的大一学生(本课程一般规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视为畏途,甚至不知所云,使这门至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据此现状,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审美化教改的结构设想和实施方案;意在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改变现状,以期取得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
一、本课题主要教改内容
本课题教改内容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为“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改革”;第二板块为“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改革”;第三板块为“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理念;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技法。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理念,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来释义文学理论课程中的专业术语、抽象概念和学术范畴;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来阐述文学创作和鉴赏规律;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来示范文学理论的运用方法。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形式主要包括:形象化的言语描摹形式、具象性的文学形象形式和艺术音像材料展示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技法主要包括:课堂言语描摹之技法、课堂情境设置之技法、多媒体音像展示之技法、电脑动画展示之技法。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理念;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技法。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理念,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感性感染手法来激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体验,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教学手法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和把握。审美情感化教学之形式主要包括:以文学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以文学人物形象来传情达意、以文学细节情节来传情达意、以文学场景情境来传情达意。审美情感化教学之技法主要包括:触景生情法、借景传情法、托物言情法。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之理念;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之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之技法。审美意境化教学之形式主要包括:情景交融之教学形式、虚实相生之教学形式、动静相成之教学形式、意在言外之教学形式。审美意境化教学之技法主要包括:以言语描摹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以情境设置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以艺术形象呈现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以电脑动画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
二、本课题预期教学目标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其一,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抽象解说理论术语的教学现状,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审美形象,将艰深晦涩玄奥的学术范畴和抽象概念转化成为可感可触的审美形象,达到明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兴趣、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的教学目标。其二,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理性阐释学术范畴的教学现状,以感染性、动情性、愉悦性的审美情感化教学,达到化“苦学”为“乐学”并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和师生课堂生活的质量的教学目标。其三,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刻板点缀具体例证的教学现状,以具有意蕴暗示性、象征启发性和自主创造性意义的审美意境化教学,达到让学生自主发现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对艺术意义做出个性化有创意的理解,将所掌握的文学理论知识活用于自己独自进行的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的教学目标。
三、本课题预期教学效果
自然生态审美化管理论文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审美化是趋向建设性人居的基本条件。建设性人居环境突出历史性、动态性,是以一般性的人居环境为基础,在关注生态化人居环境的建设条件下,而直视人类未来性的优化生存。我们构建走向未来的建设性人居,应该内蕴着向自然生态回归的环境建设导向,通过人居环境中自然生态的复现,并且将自然生态进行技术——艺术的审美构形,而展示环境对于人的生存的生态性意义。
一、人居环境与建设性人居环境
人居与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寻求生态性生存的物性基地。人居环境是每个个体在家庭、群体、社会中从事各种生存活动的必要场所,是人类生存家园的基本载体。人类未来生态化生存的条件之一,就在于不断地创制生态化且艺术审美化的人居环境。
自然生态是人类以及一切生物体共同生存的家,相互间在自己的家中生存、繁衍和共同消长。当人类创生以来,自然生态及它所促生的生物多样性的生命机能,不仅是人类生存、繁衍和进化中生存的自然,同时也是对应的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创生且激活着生命的多样性,有了生命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成为可能,美与审美的存在也成为可能,自然生态审美与人居环境的审美化亦成为可能。自然生态在未来的人居环境中既是基础,也是环境构形的参照。生态审美化不仅合理地促进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而且是未来环境系统构成的必然趋向。人居环境作为近年来唱响的一个环境构成术语,既深蕴着理论化,又直接关涉到人们的当下生存和未来性优存;既灌注“人本化”,又内存对人的现实生存的指导性。
人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两大要素,人与环境的构成及其和谐关系的建设则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运作机理。就人的要素说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成。就环境要素而言,首先,环境是适宜于人们聚居的环境,它应该包括本源自然环境、人工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精神环境;其次,易于人们聚居的环境应该是复合性环境,呈现趋于和谐生存的网络性结构。复合性环境构成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关涉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为此,人居环境问题已经被人们倍加重视,并且成为加快社会发展,保障人类永续生存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当前促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在人们普遍追寻的绿色行动中,人居环境的生态化亦成为一个重要指标体系,由此,在学界就构成了一种被称为“人居环境学”的科学形态。
德国建筑学家道萨迪亚(C.A.Doxiadis,1913—1975)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人类聚居学”,他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关注。道萨迪亚把人类聚居分为内容(人及社会)和容器(有形的聚落及其周围环境)两大部分。在进行细分时,道萨迪亚又将其划分为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支撑网络等五大要素。我国著名的建筑家,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深刻研究了道萨迪亚的思想,从而构建了“人居环境学”的学术框架。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吴良镛先生这样界定人居环境:“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按照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程度的高低,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1](P38)吴良镛先生还提出了“人居环境系统学”的思想,并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界定人居环境系统,同时他以分系统、分层次的研究方法,将人居环境系统分为居住系统、支持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等五大系统,其中每个系统又分为若干个子系统。
审美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研究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操作的蓝图,教学操作是对教学设计的实施和开展。教学设计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操作的实施乃至教学目的实现的程度。为了探索在审美化教学中教学设计与操作的关系,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中小学学习审美化教学一年的执教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审美化教学评价工具,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执教教师的教案设计和教学操作是一致的,但是与审美化教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个:(1)授课教师和评价教师对审美化教学认可度不高;(2)授课教师对审美化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不高;(3)授课教师和评价教师缺乏美育、美学知识。转变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丰富其美育、美学知识,熟悉审美化教学模式,将会真正的实现审美化教学设计服务与审美化教学操作,到达美育的目标。
关键词:美育;审美化;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评价
一、研究背景
2015年,为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1]。改进美育教学,关键的着力点应首先在教学设计的改变上。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态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么没有审美性,要么没有逻辑性;(2)教师的教学设计随心所欲,不分学科、不分学习内容,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3)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薄弱;(4)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强的排斥心理,等。审美化教学是一种既追求教学形式具有审美性,又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逻辑性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审美化教学,可以解决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内容衔接逻辑性不强,课堂教学气氛不和谐等问题,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文献综述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学时间、方法、内容等方面作的总体规划设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内容的逻辑,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教学设计应该发挥的作用。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获得充分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操作模式和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大部分是有关教师教学设计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是否具有外在审美性和内在逻辑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模式搭建的桥梁下去深入的了解,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如何来改善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教学设计和操作之间的关系。
审美化油画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在油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油画实践教学的认识。一直以来对于实践教学,停留在技法训练的认识上,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对于其他实践课程,也都是理论课的碎片式补充,形不成体系。随着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实践教学必然存在以下问题。(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社会实践部分,这是受以前的观念影响。常常把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上课形式脱离不开课堂或课堂模式,平时写生,到实验课块接着写生。对油画新材料和绘画表现技巧的实验不足;实习实训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很有效的锻炼能力而流于形式,以培养师资为主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实行自主实习,学生真正联系单位实习的很少,大多弄虚作假。(2)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实施效果不理想。(3)缺乏实践资源,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短缺,需要开拓创新实践教学的空间。2.以审美化教学理念为主导的油画实践教学。我院油画理论教学实施审美化教学理念已经十多年,主要宗旨是提倡美术教学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建立教学动态结构、课题式引导等方法的改革,已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生态系统。油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也相应的需要建立审美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让学生暂时脱离学校,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现象和社会形态,能够从艺术角度出发,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希望通过实际感悟有所成长。课堂教学与社会的有机联系,才能使“教”与“育”真正结合。随着学校转型发展,油画作为传统美学专业由学术型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课时的34.2%),按照相应的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实践课(理论课内实践部分)、专业实践课(独立实践部分)及集中实践环节四大部分构成,前面三大部分可称为课程实践教学,后一部分称为集中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油画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二者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在审美化理念的指导下共同构建了完整的美术教学系统,
二、实施审美化油画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1.更新观念,建立应用型的实践教学美育观。一方面,我们正处在数字化多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和过去相比人们接受艺术的途径由单一走向多元,造型艺术也以各种技术为媒介走向日常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全民审美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美术应用技能由此产生了许多新鲜的不可预测的生存交换可能,就我们就业空间来说可以无限的延展,所以美术教育需要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美术教学,为学生学美术、用美术开辟空间,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的教学之路。它的原则是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是改造社会的动力。所以教学目标为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与艺术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造型、创作、设计及适应社会与市场的能力。能够在文化艺术机构、新闻出版、设计企业、学校等单位从事艺术活动组织、艺术展览策划、美术编辑、艺术创作、艺术产品设计与开发、美术教学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代化社会就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显性还是隐形都应该一个人同时可以有一到几种职业,而有了教学思想的引导,学生才能重视实践教学,并主动去体验学习。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不拘泥一种职业方向,为多种职业的选择做准备。2.明确油画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的实施环节。美术学油画专业实践环节包括集中实践(教育见习、实习)、独立实践(艺术实践、考察)和课内实践(1088学时)三部分,课内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等内容,油画专业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安排,让每一阶段理论课与实践课联系紧密,课内与课外联系紧密,形成交叉、融合、互补的关系。对于课内实践教学,成立油画材料工作室,创作工作室,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目前开设的坦培拉、综合材料和创作;成立多媒体传播工作室,对艺术设计、装饰艺术等课程做实践训练;课外实习实训和艺术考察现设有完备的教学大纲、实习考察计划、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集中培训内容等,做到真正实施到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展览、竞赛、证书考试和论文、考研等,并设立自主教育学分,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广泛搜集资料、跨学科研究论证,互相协作交流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应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系。3.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专业实践教学积极与社会实现互动融合。(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于集中实践环节,要真正做到实处,需要加强基地建设,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立足地方经济,结合当地特色,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如教育见习、实习近两年与当地中小学校和邻近城镇学校建立联系,签订了见习、实习协议,解决了学生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独立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考察利用地缘优势,在学校周边的城镇、林区、牧区已经培养建立了十几个写生基地、技术合作基地,考察项目包括地方特色考察和专项考察,如国内有影响力的画展、名胜古迹等,都要有计划的制定考察方案,由带队教师指导考察。(2)深入社会实践,丰富实践内容我市属于民族地区又是旅游城市,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对于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如装饰艺术研究、美术插图与编辑、美术馆管理与民族题材创作展示等课程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社会考察和项目合作,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到周边的民族创业园、博物馆、工艺品展厅、美术馆以及设计工作室甚至深入乡镇牧区做田野调查,搜集资料,考察访问,协商合作。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展开,近几年油画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十几项大型壁画制作项目,民族工艺品设计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三、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教学师资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精于理论教学,还要有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我院油画实施审美化教学理念,是动态、模糊、趣味的教与学系统,要求教师专业上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因势利导;在思想上以美育精神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对于社会实践,教师还要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和社会进行组织、协调,内引外联;我院油画专业教学团队多年建设目前拥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创作实力,2010年被评为省级及优秀教学团队,《油画》课程为省级精品课。2.建立多元动态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以往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多看重结果评价,学生能够拿出规定的作业,教师看科研成果,论文和科研项目等,过于机械对教学的实际效果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为改变这种现状达到真正的审美化实践教学应在遵循学院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油画专业符合自己规律的评价体系,如设备上建立工作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度;实施课程评估和实践教学各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监控;针对教师考核评价应重视教学基础工作,教研教改实施效果和作品;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实践过程,通过日常交流互动,客观公正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再结合作业给出确切评价。当然对于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遵循其规律要避免规定过细,过于繁琐和过于理性,使之生硬、僵化和教条,要保持动态模糊的评价原则和对待教学求真务实的态度。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文化学家、社会学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EduardodeFuente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Sociologyandaesthetics’,发表于《欧洲社会理论杂志》2000年5月号,第239-247页)的一篇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新趋势,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开始把审美化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并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学与美学的关系。他纵览最近10多年来的西方社会学、美学著述后指出:许多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与美学家都一致认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审美化这个论题的一个主要倡导者维尔什(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维尔什所说的“审美化过程”实际上不仅限于城市装饰、购物中心的花样翻新、各种城市娱乐活动的剧增等表面的现象。维尔什(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实际上是把审美化看作是一个深刻的、经过媒介而发生的、体现于生产过程与现实建构过程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这种变迁使那些把审美仅仅看作是“蛋糕上的酥皮”的社会学家感到震惊。维尔什理解的深层的“审美化过程”意味着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变迁过程,它对于社会学或社会理论具有核心的意义。他甚至于认为,如果说经典的社会学家把理性化(韦伯)、社会分层(杜克海姆)等看作是现代性的动力并以此为研究中心,那么今天的社会学研究则应该把审美化作为研究中心,因为审美化无疑与理性化等一样成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因素之一。
文章指出,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接着文章分析了在这种审美泛化的语境下文艺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文化研究兴起的必然性,指出文艺学的出路在于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地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对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正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1)引发这种反思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文艺学的现状并不满意,而这种不满又集中表现在文艺学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生活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的联系正在松懈乃至丧失,即大家所说的文学研究的“边缘化”。(关于文学研究的“边缘化”,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是指文学由于获得了独立于政治与经济的地位以后,不再做工具了,因而也就边缘了,这个意义上的“边缘化”很多人认为是好事,我也认为是好事,因为文学研究在革命年代虽然很“中心”,但是它是计划体制与专制政治的产物,它实际上是通过自觉地做政治的工具、丧失自主性而成为“中心”的。这种说法我在很大程度上认同,我自己也曾经撰文这样主张过。但是这只是边缘化的一种含义,独立于政治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边缘化的,文艺学研究摆脱了政治的奴婢地位以后也不见得就一定是边缘化的。“边缘化”的另外一种含义是由于脱离研究对象的实际而造成的封闭孤立。
文艺学知识生产的特出问题之一表现在不能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活动,尤其是大众的日常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大学文艺学这个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中,问题尤其严重。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传授的文艺学知识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僵化教条的问题,从而生产对于文艺学课程的厌倦、不满以及消极应付的态度(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否定有些大学的文艺学教学正在进行改革)。这里,我们无法详细地描述或列举这些变化。(2)而把目光集中于因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以及大众传播方式的普及等原因而导致的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相应的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或曰审美的泛化)。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北京的中国美术观、北京音乐厅、首都剧场等),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可以说,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议日常生活审美化思路
摘要: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剧,经济活动的审美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商业空间的审美化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当代商业空间的发展开始具有普遍的审美发展向度:美学在商品陈列、空间氛围营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商业空间的主题化趋势日益明显;主题化的商业空间缔造了“空间意象”;同时,商业空间成为基于符码体系的消费“场域”,它以特有的空间设计、隐喻,实现阶级分野,区隔社会阶层、审美品位及生活方式。
关键词:商业空间;审美化;美学
一、引言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剧,经济活动的审美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德国学者韦尔施在《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前景》中指出,“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1]而美学研究如何紧扣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拓展研究领域,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回应社会的深刻变化,已成为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审美经济学是我们提倡建立的一门学科[2-3]审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问题,以完整经济活动中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三个基本环节为研究线索。商业空间审美化,作为流通领域的美学问题,成为我们研究关注的对象之一。
它同时也是近年来艺术学和文艺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极为关注的热点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种呈现。
不难发现,商业空间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审美化。“今天如果我们要寻找生动活泼的美和艺术,最好的去处也许不是传统的美术馆和大剧院,而是购物中心和街道两旁流光溢彩的商店。”[4]当代商业空间的意义绝不止于作为商品流通的场所而存在,它同时以林林总总的商品和蔚为壮观的场面,构筑起梦幻的超现实王国,甚至升华为“仪式化的快乐神圣空间。”[5]购物失去了一种物质性,成了一种文化事件(鲍德里亚语)。经济活动的审美化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学科取向。一是经济学取向,二是文化社会学取向(美学包括在第二种取向中)。
本文从美学维度分析“商业空间主题化”、“空间意象”、基于符码体系的消费“场域”等普遍却未被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希望做一次将传统美学理论纳入到时代语境下,向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延伸的有益尝试。
浅谈电视剧《琅琊榜》审美化生存
【摘要】作为2015年中国电视的现象级事件之一,电视剧《琅琊榜》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也在业界收获了颇多赞誉。在电视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这部电视剧是如何在残酷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呢?本文将从中国古典意境之美、浪漫主义的故事架构、情感演绎,以及由悲剧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发,探讨电视剧《琅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气度实现自身的审美化生存。
【关键词】《琅琊榜》;审美化生存;意境;浪漫主义;悲剧;崇高
在文化与感官、消费空前结为一体的今天,人类的精神出路将更加倚重于“审美”,如果不能在这最深重的矛盾中突围,作为整体的人的前景将是暗淡无光的。作为2015年度中国电视市场中的一匹“黑马”,54集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可谓是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审美化生存的典范。本文将从意境美的电视化呈现、浪漫主义的艺术观照,以及由悲剧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发,探讨电视剧《琅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气度实现自身的审美化生存。
一、传统意境美的电视化呈现
意境是我国传统审美艺术的最高层面,代表着我国具有独特东方文化气质的审美价值观。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苏州园林,还是烟波浩渺一扁舟的《寒江独钓图》,或者是“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的唱词古曲,都讲究“物与神游”“得意忘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氛围,追求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美学效果。在电视剧艺术中,意境主要指的是整部作品通过电视手段营造出的一个有机统一的独特艺术境界。它是创作主体们通过电视艺术手段(主要是试听造型、节奏语言)以及全剧事件、人物言行、人物性格等表现出的精神主旨和艺术氛围。《琅琊榜》的出现,不仅让大众眼前一亮,而且也警醒着电视剧制作人员注重意境创造的必要性。(一)庄重审慎的视听造型。1.引人遐想的意蕴留白。“留白”一词源于我国传统的书画艺术,通过在画面上留下空白,使整幅作品的画面和章法更为精美协调,同时给观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人们熟知的《秋江鱼隐图》《溪山清远图》等都是成功运用留白、创造边角山水的典范。在《琅琊榜》中,这样的留白也是屡见不鲜。《琅琊榜》开篇不久,江左盟盟主梅长苏就以极为神秘的姿态出场。破晓的江面薄雾蒸腾,水波不惊,然而这样平静的画面却被庆国公府追拿家奴的叫嚣声打破,一场厮杀即将上演。就在此时,朦胧的江对岸传来了一阵飘渺悠远的笛声,一袭白衣、一叶轻舟,在若隐若现的山水之中,梅长苏翩然现身(如图1)。此情此景,像极了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舟一人,山川寂寥,除了清冷的色调外别无他物。这悠远的意境让观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水域的烟波浩渺、寒气逼人。此时此刻,除了轻舟漾过水面的波澜声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庆国公府主将季赢则拱手作揖——这不仅暗示着轻舟上的人非等闲之辈,也为接下来的紧张剧情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此处留白的营造,塑造了江左山水的空疏寂静,也让观众对迷一般的梅长苏产生了好奇。像这样的留白在《琅琊榜》中还有很多,这些恰到好处的留白为整部剧增添了幻美意境。图12.精致细腻的画面构图。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中庸之道、和谐之善、对称之美。《琅琊榜》一经播出,就被网友称为“处女座良心剧”,因为该剧的画面布局有着“强迫症”一般的精致细腻。除了大量运用传统的对称之外,编导们还精心运用了其他布局方式,加强画面的意境美与仪式感。微博用户“我们当猫吧”曾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力分析<琅琊榜>到底为什么这么“好看”?》的文章,从画面构图的角度,举例指出该剧运用了“三分法则”“对角线构图”“黄金三角形”“黄金螺旋”等方法,而这些法则的精准运用也使得画面背后的情感更有张力、意境更加深远。在构图中,中央部位通常留给最重要的视觉形象。我们常说,一幅画必须平衡,焦点必须集中,中央部位具有稳定感,常用来表现严肃、庄严的气氛,并且,在中央部分的主体应具有支配感和权威性。梁帝寿辰当天,笠阳公主孤身一人手持谢玉手书在承乾殿向其请命(如图2),随着附议人数的逐渐增加,画面最终形成以靖王为首的“V”形人物排列(如图3)。整个场景以靖王为中心,笠阳、霓凰等人则以“V”字形分别在左右对称排开。如此布局给人以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靖王坚决平反赤焰军冤案的决心,意味着他在这场请命中起着最主要的领袖作用,是所有希望冤案昭雪的人们的精神支撑。同时,庄重的对称构图加上靖王近景,以及众人中景的景别取舍,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股夺人的气势,这也就暗示了众人冒死与梁王展开了激烈的心理战。图2图33.庄重得体的服装礼仪。作为古装剧的重要成分之一,服装礼仪对观众起着重要的“情景引入”作用,在意境的传达中扮演着“传形”的重要角色。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并没有因原小说架空历史而对剧中的人物设计随意而为,相反,编创人员为电视剧拟定了明确的朝代背景。在着装方面,剧组没有完全还原古代人物服饰,但在礼仪、言行等方面都大量参考了古代的规范,从衣服前襟的右衽,到系在身上的玉佩,以及不同身份人物服装的材质、花纹与颜色,屋内烛光光源的设计,等等,剧组都进行了得体设计。也正因如此,整部《琅琊榜》成功再现了中国传统服装古典雅致的风格。(二)张弛有度的节奏语言。电视剧的节奏是创作者根据作品中戏剧冲突和人物的情感状态,运用电视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在句子或段落里形成动与静、动与动、静与静、快与慢、长与短、强与弱的对应,并通过观众的生理感知进而作用于观众审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节奏是整个电视剧叙事的“呼吸”,因此,节奏语言的设计,对于电视剧塑造特定的氛围和精神主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主创人员的艺术化与审美化处理,《琅琊榜》的节奏感主要源自蒙太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互相对应。当然,如果要将若干个蒙太奇段落的节奏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要对剧中人物的内心节奏进行较为准确把握。全剧高潮当属梁王寿辰当日的群臣请命。当天早晨,靖王携新婚妻子前往梁帝宫中请安,梁帝心情大好,别有兴致地和靖王一起用膳下棋。一家人喜乐祥和聚在一起,宫廷之中的天伦之乐莫过于此。在接下来的庆典上,歌舞升平,群臣朝拜。然而,笠阳公主的请命如约而至,整个气氛随着皇帝的不悦一下子降到冰点。随着蒙挚、霓凰等重量级人物加入请命的行列,群臣情绪激昂、纷纷附议,全场情绪冲向高潮;梁帝则从刚开始的兴致勃勃转向一头雾水,紧接着,伴随着赤焰军冤案真相逐渐揭开而恼羞成怒——直到靖王挺身而出、梅长苏真实身份的揭开,梁帝才最终明白自己走入了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局。“儿臣一向以皇长兄为楷模,但是儿臣,却绝不会是第二个皇长兄。”举起的长剑落地,梁帝的白发凌乱不已,此时此刻,其心理防线已经全面崩溃。盛怒之后,失魂落魄的他一遍又一遍长笑不已,嘴里喊着“乱臣贼子”,步履蹒跚地走向大殿门口,等待他的是早晨和儿子没有下完的那局残棋。在这里,创作人员通过对节奏张弛有度的处理,将电视剧的终极矛盾推向了顶峰,也浓墨重彩地亮出了全剧的精神主旨;梁帝对权力的迷失、靖王对彻查赤焰军冤案的孤愤与执念,以及朝堂上下纯良官员隐忍多年终得附议的夙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节奏本身的起伏也使整部《琅琊榜》的意境传达成为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电视剧的“以形写神”才有了一个更为多样融合的形式基础。
二、浪漫主义的故事架构与情感演绎
语文教学审美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欣赏美创造美
论文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育。语文教学,处处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即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之目的。
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崇尚真、善、美的必然结果一样,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在中学诸学科中,语文学科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处处是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当然,在这种审美教育中,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学生)生活经验和审美积淀不同,面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学习内容),理解的深浅度不同,头脑中所贮存的记忆表象(生活经历)多寡不同,对审美客体的美学意味感受就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一样。为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务必因审美主体而异,因客体对象而异而因材施教,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到达创造美的至高境界。因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要求。
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它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表现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譬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那藕花深处鸥鹭惊飞的美景,怎能不让学子们为这自然的外在形式美而鞠躬倾倒,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贾平凹的《小桃树》中,那在风雨中飘摇又倔强挺立的小桃树形象,又不能不让人为这自然之物的神韵所叹服,它用美的呼唤启迪着人类的心灵。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又促使学生对教材字里行间的小桃树形象进行深入地审视,继而又赋予它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的美,使学生从心中涌起奋发向上的豪情。这样,便完成了由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白毛女》,主人公喜儿的纯洁善良、热爱生活,以及王大婶一家与杨白劳一家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的人情美,与黄家鬼门关的险恶、狡诈形成审美意义上的鲜明的美丑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旧社会本质的不同,而“惩恶扬善”的思想也同时得以弘扬。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由生而死的经历,向人们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使人们由孔乙己这一审美客体,进而产生了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感受。德国诗人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这句话道出了人追求美的真谛:一个人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指蕴藏在人的内心之中的思想、智慧、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品质在全面和谐发展中构成的美。《第二次考试》一文中的陈伊玲,这位报考音乐学院的姑娘,穿着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的,惹人喜欢的脸,教学时要把这仪态美的陈伊玲,演唱后表现的谦逊美,以及公而忘私忘我救灾所表现的心灵美的陈伊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陈伊玲的整体形象美。
其实,文艺作品以外的文字——应用文的教学也并非与美育无关。从书信类应用文的格式看,顶格称谓表尊重的形式,即会令读到此种应用文的人,内心荡起愉悦的美感。因为它是礼貌文明美的表现。固然,这种美感层次是较低的,比不上更高层次的美,但它是由感受文化内涵时所得到的。无论是文艺作品的教学,还是应用文体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去探入挖掘其中所深含的能够启迪人类心灵,并使之得以崇高的因素。当然,教师当以健康、饱满的情感投入其中,去感受,去陶冶,因为没有情感就没有美感的产生和力量。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文化学家、社会学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EduardodeFuente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Sociologyandaesthetics’,发表于《欧洲社会理论杂志》2000年5月号,第239-247页)的一篇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新趋势,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开始把审美化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并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学与美学的关系。他纵览最近10多年来的西方社会学、美学著述后指出:许多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与美学家都一致认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审美化这个论题的一个主要倡导者维尔什(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维尔什所说的“审美化过程”实际上不仅限于城市装饰、购物中心的花样翻新、各种城市娱乐活动的剧增等表面的现象。维尔什(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实际上是把审美化看作是一个深刻的、经过媒介而发生的、体现于生产过程与现实建构过程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这种变迁使那些把审美仅仅看作是“蛋糕上的酥皮”的社会学家感到震惊。维尔什理解的深层的“审美化过程”意味着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变迁过程,它对于社会学或社会理论具有核心的意义。他甚至于认为,如果说经典的社会学家把理性化(韦伯)、社会分层(杜克海姆)等看作是现代性的动力并以此为研究中心,那么今天的社会学研究则应该把审美化作为研究中心,因为审美化无疑与理性化等一样成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因素之一。
文章指出,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接着文章分析了在这种审美泛化的语境下文艺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文化研究兴起的必然性,指出文艺学的出路在于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地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对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正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1)引发这种反思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文艺学的现状并不满意,而这种不满又集中表现在文艺学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生活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的联系正在松懈乃至丧失,即大家所说的文学研究的“边缘化”。(关于文学研究的“边缘化”,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是指文学由于获得了独立于政治与经济的地位以后,不再做工具了,因而也就边缘了,这个意义上的“边缘化”很多人认为是好事,我也认为是好事,因为文学研究在革命年代虽然很“中心”,但是它是计划体制与专制政治的产物,它实际上是通过自觉地做政治的工具、丧失自主性而成为“中心”的。这种说法我在很大程度上认同,我自己也曾经撰文这样主张过。但是这只是边缘化的一种含义,独立于政治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边缘化的,文艺学研究摆脱了政治的奴婢地位以后也不见得就一定是边缘化的。“边缘化”的另外一种含义是由于脱离研究对象的实际而造成的封闭孤立。
文艺学知识生产的特出问题之一表现在不能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活动,尤其是大众的日常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大学文艺学这个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中,问题尤其严重。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传授的文艺学知识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僵化教条的问题,从而生产对于文艺学课程的厌倦、不满以及消极应付的态度(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否定有些大学的文艺学教学正在进行改革)。这里,我们无法详细地描述或列举这些变化。(2)而把目光集中于因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以及大众传播方式的普及等原因而导致的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相应的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或曰审美的泛化)。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北京的中国美术观、北京音乐厅、首都剧场等),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可以说,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