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2:35: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申论考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变化
一、题型设置上
尽管目前,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申论都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感觉无从把握,防不胜防,部分题要求不够明确,不知道从何入手,但是有两大主干题型始终保持稳定,即概括材料题和最后文章写作,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概括材料中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题,结合材料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这就是申论题型设置规律之一——在变之中始终有不变的东西。在目前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多变、提问方式灵活多样的考试背景下,申论各种题型背后的命题重点与规律在于概述题与文章写作这两大主干题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每年求新、求异、求变,会有若干新题型出现,可以将这种命题规律归纳为,2+X,即:
1、两大主干题型基本稳定(概述题与文章写作题);
2、每年都有可能会有新题型出现,或者同一种题型变更一种灵活的提问方式,而这种题型又不固定,今年考了,明年可能不考,故称之为X题型;
3、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型中的X题型,命题频率较高的为:单独的小对策题、分析原因题。
尽管申论总是有这些灵活多变的X题型出现,但由于任何社会问题在逻辑上都是由问题(即存在的不足)、影响(即后果或意义)、原因、对策来构成的,简称社会问题的四大要素,这就决定了,无论这些题如何变化多端,其背后考察的无非还是四个要素,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让你就某个观点谈谈想法,作答时无非紧扣四大要素,这观点具有什么意义,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这一观点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对策)。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变化
一、题型设置上
尽管目前,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申论都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感觉无从把握,防不胜防,部分题要求不够明确,不知道从何入手,但是有两大主干题型始终保持稳定,即概括材料题和最后文章写作,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概括材料中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题,结合材料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这就是申论题型设置规律之一——在变之中始终有不变的东西。在目前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多变、提问方式灵活多样的考试背景下,申论各种题型背后的命题重点与规律在于概述题与文章写作这两大主干题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每年求新、求异、求变,会有若干新题型出现,可以将这种命题规律归纳为,2+X,即:
1、两大主干题型基本稳定(概述题与文章写作题);
2、每年都有可能会有新题型出现,或者同一种题型变更一种灵活的提问方式,而这种题型又不固定,今年考了,明年可能不考,故称之为X题型;
3、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型中的X题型,命题频率较高的为:单独的小对策题、分析原因题。
尽管申论总是有这些灵活多变的X题型出现,但由于任何社会问题在逻辑上都是由问题(即存在的不足)、影响(即后果或意义)、原因、对策来构成的,简称社会问题的四大要素,这就决定了,无论这些题如何变化多端,其背后考察的无非还是四个要素,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让你就某个观点谈谈想法,作答时无非紧扣四大要素,这观点具有什么意义,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这一观点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对策)。
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
2014年黑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申论考试A类试卷的申论要求:
(一)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对阅读资料内容加以概括。要求:全面,准确,文字简明流畅(20分)。
(二)请用500字的篇幅,谈谈你对资料“5”中划线一段文字的理解。要求:准确,深刻,文字流畅(30分)。
(三)请你以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用1000字以内的篇幅,起草一份在本机关落实温总理总理指示的意见和措施,并加以分析和谁。要求:全面深刻,观点明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逻辑清晰,文字准确流畅(50分)。
2014年黑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申论考试B类试卷的申论要求:
(一)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对阅读资料内容加以概括。要求:全面,准确,文字简明流畅(30分)。
申论考试情况及趋势分析
2*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首次采用申论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截止到20*年,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以及题目要求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遵循“三段论”的模式,即“概括内容或问题”、“提出对策及解决方案”、“写一篇论说型文章”,重在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20*年以后的申论考试在命题思路和题目要求上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向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并重。这种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命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20*国家及地方申论考试题材
20*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以怒江水电开发为焦点展开,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怒江水电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年山东省直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受助者感恩问题。材料主要围绕受助者应以何种方式感恩,捐助者要不要受助者感恩,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展开。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申论测试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申论测试的每一道题目都不是直接涉及某一具体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每一个考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答题,而且都“有话可说”。然而,仅仅能够下笔答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答得快,答得好。因为申论测试是一门择优的测试,它对考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具有很高的申论应试能力的考生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高分对策就是反复做题,形成答题思路与方法,解答又准又快。具体来说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对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涉及的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
在弄清楚申论测试的题型和应试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如申论测试的结构和重要环节、阅读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策划方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应试方法、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有关申论考试的基本知识。下面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例进行总结:
1.基本要求:弄清给定材料的思想性、隐喻义、思辨性。
2.注意事项:注意速读与精读结合、对材料整体把握、阅读时详略结合。
3.易犯错误:忽视材料实质,理解不全面,错用逆向思维,抓不住重点,思维过度发散而不集中。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申论测试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申论测试的每一道题目都不是直接涉及某一具体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每一个考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答题,而且都“有话可说”。然而,仅仅能够下笔答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答得快,答得好。因为申论测试是一门择优的测试,它对考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具有很高的申论应试能力的考生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高分对策就是反复做题,形成答题思路与方法,解答又准又快。具体来说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对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涉及的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
在弄清楚申论测试的题型和应试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如申论测试的结构和重要环节、阅读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策划方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应试方法、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有关申论考试的基本知识。下面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例进行总结:
1.基本要求:弄清给定材料的思想性、隐喻义、思辨性。
2.注意事项:注意速读与精读结合、对材料整体把握、阅读时详略结合。
3.易犯错误:忽视材料实质,理解不全面,错用逆向思维,抓不住重点,思维过度发散而不集中。
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以此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下文中通过对历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情的分析,对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历年黑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情分析
综合黑龙江省历年申论考试的情况,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题目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试题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申论考试的这种命题发展趋势可以从近几年申论考试的题材情况看出来: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北京奥运会经济问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析
*年*省首次将申论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截止到2014年,*省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以及题目要求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遵循“三段论”的模式,即“概括内容或问题”、“提出对策及解决方案”、“写一篇论说型文章”,重在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20*年以后的申论考试在命题思路和题目要求上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向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并重。这点与国考和地方公考的申论考试趋势相似。
时间题材题目
2014年泔水油问题、假酒事件和井盖被盗问题1.请根据材料一,分析“泔水油”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字数不超过150字,满分10分)
2.请仔细阅读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屡禁不止,请以“别再摁下葫芦起来瓢”为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字数在500字左右,满分25分)
3.请仔细阅读材料三,为彻底解决马路公共设施被盗问题,请你站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制定出具体的“治盗”措施。(字数不超过400字,满分25分)
4.请根据上述三个材料,以“治标须治本”为题撰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满分40分)
公务员考试申论应试指导
一、什么是申论
申论一词,取自古代汉语,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并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
二、申论考试的由来
我国的考试制度源远流长,"对策"即是其中之一。"对策"作为一种选拔考试的方法,是西汉初年的产物。汉文帝十五年九月,"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正式颁布了这种选拔办法:诏命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推荐"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让被荐者把自己的意见"著之于篇",加以密封,由皇帝亲自打开,亲自考查他们的见解恰当不恰当,透彻不透彻。如确有辅佐之才,就可被朝廷录用。(见《汉书·晁错传》)由于当时没有纸,被荐者的意见都写在竹简上。送交皇上考查的,都是好几张竹简穿联起来的"简策",所以这种选拔方法又被称为"策试"。
文帝以后,这种方法有所发展,据《汉书》权威注家颜师古说,汉代实行的"策试"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对策",一种叫"射策"。"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属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人文辞定高下也。"(见《汉书·萧望之传》注)两种方式的区别,一是密封若干问题,抽签作答(射策);一是公开提问,当场应对(对策)。汉代有些大臣是通过"射策"选拔上来的,著名的如倪宽、萧望之等;有的是通过"对策"选拔上来的,名气最大的是董仲舒。而不论射策还是对策,都是被选拔者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简策上逐条应对,故"策试"也称"策问"或"对策"。
这类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列为一种文体,统称"对策"。于是"对策"不仅指一种考试选拔方法,也成为特定文体的名称。这种文体,后代亦称为"策对"、"策论"。作为一种文体,刘勰这样概括了它的特点:"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文心雕龙·议对》)译成现代汉语,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对策"要求所论的事理要反映出对政治的深刻理解,要紧密联系时下重要的事务;要考虑时代的发展,熔铸出合于当世的见解,而不是脱离时代的高谈阔论;要通权达变来挽救世俗的不良风气,而不是发表刻薄的伪谬之论;文辞要有气势,像吹得很远的劲风,像汤汤流淌的江河,但又毫不过分。(注:"三五",语出《史记·天官书》"为国者必贵三五"。旧注解释为: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故这里译为"考虑时代的发展")"申论"从"对策"中借鉴的,主要便是这两点。一是用什么来考查,要充分考虑用人的实际需要;二是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成的文体。"申论"的提出,与这两点有一定关系。
公务员申论试题指导考试
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试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写作活动,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能否理解给定材料的内容和关系,而想要准确理解给定材料的内容,体现对给定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了解申论试题是怎样组成的,是从哪里剪取材料形成一个完整试题的。申论在九年来的发展变化中,已固定下来一些基本构成要素,锤炼出一套特定的格式。打开申论试题密封袋,首先看到的是试卷封面的注意事项,包括分数、时间限制、答题位置、限定书写工具及使用方式等,其中,答题时间一项,是申论作答的基本运行条件之一,目前各级各地申论考试答题时间一般为150分钟(个别地方采/考试大收集/用120分钟),即两个半小时;其后是试卷的主体部分,包括试题、答题卡、答题稿纸等。
申论考试中的阅读资料非常之重要,是完成申论作答的基础,给定资料是作答的基本依据,所有的题型、所有的答案都要从资料中引申得出,这是申论考试试题最本质的特点。因此,只要吃透材料、理清规律,就一定能得出所有的答案。基本围绕同一主题,是指这些文字材料或图表大体上都在阐述同一个问题,围绕一个中心,遵守一个边界,单条材料彼此之间具有或大或小的关联性。之所以说是“基本”、“大体上”,是因为,材料并不都能说明问题、表达中心思想,有的材料独立看有一定意义,放在全部材料的整体中却无关宏旨,与材料整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给定资料的主题关系不大,甚至游离于中心之外,像是开市民会议从路边随意拉来的平头、中等个,有点相关性就都给堆在一起;但是材料与整体主题之间、材料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一定存在,所有材料大致不会逸出整体主题的边界。
申论考试中所给出资料可以归为三大类
一、理论性资料:理论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形式可以是知识、定理、规律,可以是原则、方法、概念、论断,也可以是言论、思想观点,其表现为论述性的语句。在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具体表现为:
(1)引述经典——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引述定律——价值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商品之间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