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2:02: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渗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坝渗流分析论文
1水库渗漏原因分析
坝后出现较大的渗流水量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挡水结构发生破坏;沿构造产生集中渗漏;库水绕过两坝肩的防渗体系产生绕坝渗漏;外水补给。现对坝后渗流原因进行分析,对大坝安全作出综合评价。
1.1挡水结构破坏
坝体主要受力结构由砂砾石构成,目前坝体应力和变形观测成果表明,大坝整体的变形和位移均不大,面板应力水平不高,各接缝位移也远小于止水结构的变形适应能力;而趾板是锚固于坚硬、完整的弱风化基岩上,面板、趾板及其接缝止水结构不会受到结构应力破坏。
沿面板周边布设的11支孔隙水压力计,仅有5支测得了明显的渗透水头,位于河床部位及附近的3支(P-1-05~P-1-07)测得的坝下最高水位为1292.6~1293.1m,较为一致;两岸趾板转角处的P-1-04和P-1-09这2支孔隙水压力计埋设高程分别为1300.040m和1319.250m,最高渗透压力分别为:3.1m和3.677m(相应水位1303.140m和1322.927m)。估计是由于该两处均位于趾板转角处,存在趾板结构缝和面板周边缝的连接,接缝结构复杂,现场搭接粘结和焊接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而存在渗漏现象。但从P-1-04渗透压力随库水位升高而增大后又减小,这应与周边缝止水结构和上游铺盖料的自愈作用有关。随着库水位的进一步升高P-1-04渗透压力又有所增大,但未超过最高压力值,增大趋势明显小于库水位的变化。P-1-09的渗透压力变化与P-1-04基本相同。鉴于此两处的水头压力并不大,因此可以认为这两处的渗漏量亦应该不会很大,且接缝止水结构的自愈作用正在得到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坝体的主挡水结构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较大的渗漏。
工程大坝渗流论文
1水库渗漏原因分析
坝后出现较大的渗流水量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挡水结构发生破坏;沿构造产生集中渗漏;库水绕过两坝肩的防渗体系产生绕坝渗漏;外水补给。现对坝后渗流原因进行分析,对大坝安全作出综合评价。
1.1挡水结构破坏
坝体主要受力结构由砂砾石构成,目前坝体应力和变形观测成果表明,大坝整体的变形和位移均不大,面板应力水平不高,各接缝位移也远小于止水结构的变形适应能力;而趾板是锚固于坚硬、完整的弱风化基岩上,面板、趾板及其接缝止水结构不会受到结构应力破坏。
沿面板周边布设的11支孔隙水压力计,仅有5支测得了明显的渗透水头,位于河床部位及附近的3支(P-1-05~P-1-07)测得的坝下最高水位为1292.6~1293.1m,较为一致;两岸趾板转角处的P-1-04和P-1-09这2支孔隙水压力计埋设高程分别为1300.040m和1319.250m,最高渗透压力分别为:3.1m和3.677m(相应水位1303.140m和1322.927m)。估计是由于该两处均位于趾板转角处,存在趾板结构缝和面板周边缝的连接,接缝结构复杂,现场搭接粘结和焊接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而存在渗漏现象。但从P-1-04渗透压力随库水位升高而增大后又减小,这应与周边缝止水结构和上游铺盖料的自愈作用有关。随着库水位的进一步升高P-1-04渗透压力又有所增大,但未超过最高压力值,增大趋势明显小于库水位的变化。P-1-09的渗透压力变化与P-1-04基本相同。鉴于此两处的水头压力并不大,因此可以认为这两处的渗漏量亦应该不会很大,且接缝止水结构的自愈作用正在得到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坝体的主挡水结构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较大的渗漏。
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无压;渗流;自由面;数值计算
论文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许多有自由面的无压渗流问题,自由面是渗流场特有的一个待定边界,这使得应用有限元法求解渗流场问题时,较之求解温度场和结构应力等问题更为复杂。归纳总结了无压渗流分析的各种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了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1引言
在许多水利工程中(如土石坝渗流、混凝土坝渗流、拱坝绕流、地下结构渗流等等),都存在着无压渗流问题,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求解渗流场的边界,即确定事先不知道其位置的自由面和溢出面,属于非线性边界问题。求解该问题的有限元法以往采用移动网格法。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表现出方法本身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寻找有自由面渗流分析的新方法。其研究核心就是计算中不变网格,自Neumann于1973年提出用不变网格分析有自由面渗流的Galerkin法以来,出现了多种固定网格法,如剩余流量法、单元渗透矩阵调整法、初流量法、虚单元法和虚节点法等。
2无压渗流的数值分析方法
2.1调整网格法
堤防稳定渗流形成条件研究论文
堤防稳定渗流计算是堤防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8.1.2、8.1.3“大江大湖堤防,汛期挡水时间长,能形成稳定渗流浸润线,海堤及有些江湖堤防挡水时间短,在汛期往往未能形成稳定渗流,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稳定渗流或不稳定渗流计算浸润线及渗流稳定性”。如何判断堤防能否形成稳定渗流,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初步思路,以供探讨。
1.影响稳定渗流形成因素分析
1.1设计洪水过程我国河流众多,其所处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次洪水成因及特性亦不相同。暴雨形成的洪水过程常为峰高、量大、涨水急剧、落水缓慢。而冰雪融化所造成的洪水,流量涨落较缓慢。此外,洪水过程线形状与流域产汇流条件密切相关,山区河流因坡陡流急,多出现峰高、量小、暴涨暴落的洪水,而大江大河多出现涨落平缓、历时很长的洪水。
在堤防断面形成稳定渗流的洪水,往往需要一定的历时(T=L/V,T为堤防断面某一特征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所需时间,V为渗流速度,L为渗径),因此,能够在堤防断面形成稳定渗流的洪水,需要长历时、高水位的洪水过程,相应设计洪水过程线要选取相对峰型稍胖、峰值较高的过程。一般来说,大江大河的堤防工程易形成稳定渗流,山区河流堤防相对不易形成稳定渗流,另外蓄滞洪区堤防在大洪水期挡水时间较长,也容易形成稳定渗流。
另外,对于设计洪水过程,其水位—历时呈反比函数关系,水位越大,历时越短,对于能够形成稳定渗流的堤防,由于所采用设计水位为峰值水位,持续时间很短,不易形成稳定渗流,而只有持续时间足够长的某一腰值水位及其以下水位,才会在堤防断面形成稳定渗流,设计时应考虑最不利情况,以能形成稳定渗流的最高水位最为计算水位,进行稳定渗流分析,当然,对《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另有规定的大江大湖的堤防或中小河湖重要堤段应按设计洪水位稳定渗流计算。
1.2堤基及堤防填筑料一般来说,形成稳定渗流主要与堤基及堤防填筑材料的渗透系数ks有关,此外受孔隙率等条件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决定堤防渗流速度,依据达西定律(V=ks×J,ks—渗透系数,J—水力坡降),渗透系数越大,越容易形成稳定渗流。因此,对于由砂土、砂壤土等渗透系数较大的材料构筑的堤防,较粘土、壤土构筑的堤防形成稳定渗流容易,强透水性堤基较弱透水堤基易形成稳定渗流。
围坝渗流计算应用管理论文
1.工程概况
东湖水库位于济南市章丘市高官寨镇和历城区遥墙镇,由围坝、入库泵站、出库泵站、泄水闸、截渗沟等组成,是济南市东湖供水工程的调蓄水库。水库总库容5800万m3,占地6.7km2,平均蓄水深6.6m,围坝总长9.1km,最大坝高9.2m。东湖水库建成后可大大缓解济南市东部地区供水紧张状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并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2.坝体防渗设计
为了使水库工程经济合理,筑坝土料采用库区内取土,可取土面积4.67km2主要为粉砂、壤土、砂壤土及少量裂隙黏土。为尽量利用料场砂壤土、粉砂土,并且保证大坝安全,拟在坝体浸润线以上2m用粉砂及砂壤土筑坝。根据砂壤土、粉砂土黏性含量低,遇水液化、塌坡、失水松散、遇风易被扬起等特点,将砂壤土、粉砂土内包,四周用壤土保护。围坝上游护坡采用14cm厚混凝土预制板,下铺500g/cm2复合土工膜一层,再向下铺设10cm厚的中砂垫层。
3.坝基防渗设计
东湖水库坝基地层为第四系土,从上到下主要为粉砂、裂隙黏土、砂壤土、淤泥质黏土、粉砂、壤土夹礓石、黏土夹礓石、砂壤土、粉细砂和壤土夹礓石,共10层。第6层壤土夹礓石埋深为10~18m,渗透系数为10-5cm/s,分布连续,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层。根据东湖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坝基年渗漏量1620万m3,占设计库容的38.6%,渗漏严重,必须采取坝基截渗措施。
水库主坝坝基渗流分析论文
1基本情况
1.1工程概况
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西北30km滹沱河干流上,总库容12.1亿m3,设计水位127.6m,正常蓄水位120.0m。主坝工程于1958年始建,1959年拦洪,经历了1963年大洪水,1968年完成坝顶高程由125m扩建到128.7m。主坝位于马鞍山脚下,南端自正常溢洪道左边墩起,北跨过滹沱河河床与非常溢洪道右边墩相接,主坝全长1843m,最大坝高30.7m,为水中倒土均质坝。
1.2工程地质概况
主坝工程桩号由0+156.038~1+999.076,兼跨了马鞍山残丘、一级阶地、河床、二级阶地四个地貌单元。
河床右岸,0+156~0+300为一级阶地,有3.0m厚的红土层,基岩为大理石千枚岩及其互层,大理岩千枚岩溶蚀严重。
渗流计算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1渗流分析的基本理论
1.1达西定律
法国工程师Darcy经过渗透实践验证,渗流量q不只同截面面积a成正比例,还与水头耗损(h1-h2)正比,与渗径尺寸l成反比,带入土粒构造与流体特性的定性常数k。
1.2渗流连续方程
渗流连续方程通常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考虑可压缩土体的渗流加以引证,即渗流场中水在某一单元体内的增减速率等于进出该单元体流量速率之差。对于每一个流动的过程而言,皆是在特定的空间流场之中发生的,沿着其边界发挥支配功能的条件,成为边界条件。在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在流场之内,流动的状态与其支配条件,成为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合称定解条件。定解条件普遍是由室外测量数据或实验得出的,其对流动过程有着决定性功用。找寻某个函数(假如水头),让其在微分方程的条件下,又可以适应定解条件的便可认为是定解问题。
2渗流计算
裂隙岩体渗流管理论文
1、引言
随着人类工程和开采活动的日益增加,其影响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地下裂隙岩体,并且人类工程和开采活动与裂隙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日益加剧的趋势,这使得人们对裂隙岩体的工程及开采特性备加关注。随着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裂隙岩体所赋存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及其所诱发地质灾害的多变性,于是刘继山、仵彦卿、柴军瑞、黄涛等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对裂隙岩体赋存地质环境中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课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研究。裂隙岩体中存有地下水,地下水在岩体中会产生渗流,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不同的因素之间随着时间、空间而发生着复杂的动态变化,其中裂隙岩体中渗流的热学效应(渗流对温度的影响机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方面。
2、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的基本理论
对于裂隙岩体渗流的热学效应的分析,首先应先了解岩体渗流的基本理论。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各个裂隙中均含有水,而地下水在岩体中会产生渗流,所谓渗流是指含空隙(孔隙、裂隙等)介质中流体(液体、气体)通过空隙的流动[1]。地下水的流动是最典型的渗流现象,裂隙岩体中地下水的渗流特性体现了渗流理论的主体特征。
2.1达西(Darcy)定律
达西定律的最初表达式[2](Darcy,1855年提出):
土石坝渗流热监测管理论文
1渗流热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土石坝的土石体介质内非渗流区的温度场分布受单纯的热传导控制,在土石体表层10~15m范围内,温度场受流体(空气、水)的季节性温度变化控制,越靠近表面区域与流体温度越一致。由于土体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特性,土体导热率低,温度场分布较均匀,流体温度与土体内部的温度差别随深度而增加。
当土石体内存在大量水流动时,土石体热传导强度将随之发生改变,如渗透系数大于10-6m/s,土石体传导热传递将明显被流体运动所引起的对流热传递所超越。即使很少的水体流动也会导致土石体温度与渗漏水温度相适应,由此引起温度场的变化。
将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温度传感器埋设在土石坝的土石介质的挡(蓄)水建筑物的基础或内部的不同深度。如测量点处或附近有渗流水通过(渗透流速一般必须大于10-6m/s),水流的运动和迁移,土中热量传递的强度发生改变,将打破该测量点处附近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及温度分布的一致性。土体温度随渗水温度变化而变化。在研究该处正常地温及参考水温后,就可独立地确定测量点处温度异常是否是由渗漏水活动引起的,这一变化可作为渗漏探测的指征,从而实现对土体内集中渗漏点的定位和监测。
2渗流热监测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2.1利用点式热敏温度计测量温度进而监测渗流场
土石坝施工渗流应对策略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对土石坝工程类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渗流进行分析以及施工实施过程中应如何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原理及其控制工程质量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因土石坝的施工所用材料一般采用就地开采,同时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开挖料,包括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土石坝的施工即是将这些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故土石坝又称作当地材料坝,对于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坝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要特点是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强。
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而高坝筑坝技术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