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10:23: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问题

剖析独立审计问题

独立审计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有效机制,注册会计师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责任,被誉为“经济警察”。自从我国恢复独立审计制度以来,独立审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前些年频频披露的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背后,注册会计师几乎均受到了牵连,甚至被看作上市公司造假和资本市场混乱现象的罪魁祸首,成为证券市场“黑幕”的关注焦点。面对上市公司的造假陷阱,投资者对独立审计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以“独立、客观、公正”为行业准则的独立审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表明,我国独立审计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审计关系扭曲

审计关系是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三方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审计市场上形成审计关系过程是:审计委托人产生审计需求,引发审计行为;审计人产生审计供给,实施审计行为;被审计人接受审计,提供审计行为对象。理论上均衡的、合理的审计关系,应该是审计人(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委托人(所有者)的委托对被审计人(经营者)进行审计,并向审计委托人报告工作和收取费用。此时,审计委托人是现实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独立于被审计人,从而避开了经营者对注册会计师的控制。在我国目前的审计关系中,上述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被扭曲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二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审计关系由三角形的稳固结构变为直线形的失衡结构。

由于现代股份公司股权的分散化,使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委托人——全体股东行使委托权已不可能,能够行使委托方权利的只能是其代表机构——股东大会。尽管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国有资本主体缺位,使得聘任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公司管理层手中,被审计对象变成了实质上的审计委托人,出现了管理当局委托他人审计自己的情况。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对事务所的选择和支付审计费用对事务所施加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事务所是否有业务可做、是否有经济利益可得。于是,在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上出现了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则的怪圈——即出钱买单者与消费者不是同一主体。而且买单与消费的两个主体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利益冲突。是以客户为导向,还是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常常令注册会计师左右为难。尤其是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两者的利益呈现明显冲突之际,注册会计师更是进退维谷。此外,管理层还控制着提供给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所需的资料与信息,这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注册会计师处于劣势,上市公司如果对审计意见不满,会以结束合约来威胁注册会计师。这对审计的独立性是极大地挑战。

二、审计风险意识缺乏

审计风险根据其影响范围可以分为审计职业风险与审计项目风险。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可能对审计职业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风险。如跨地区执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会计主体舞弊得不到应有惩罚,个别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得不到及时处罚,由于客户经营失败而导致审计人员被迫承担连带责任等风险。审计项目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某一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存在于单独审计项目中,其风险承受者是具体执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审计职业风险与审计项目风险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常审计职业风险通过审计项目风险表现出来,审计项目风险加大了审计职业风险。多年来,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突出表现在:不加区分地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无条件接受审计委托人提出的不合理条件;不重视搜集审计证据等。

查看全文

赈灾资金审计问题研究

一、赈灾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赈灾专项资金入力度不断加大,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审计真在专项资金的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赈灾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财政专户存在余额。赈灾专项资金是解决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的“救命钱”,作为赈灾专项资金和物资筹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赈灾专项资金发放上还存在着资金拨付不及时,救助金发放不及时,灾区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发放缓慢,资金开支范围、标准不够明确,资金结存大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的顺利进行。2.有些地区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接受和发放手续不健全。如一些部门没有按规定向捐赠者开具捐赠款物专用发票;在接收和发放救灾物资时没有认真清点物资数量,至使发放的数量与受灾地区接收的数量不一致;在发放救灾资金及物资时,没有取得接收单位的验收回执单等,由此,导致了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丢失的情况。3.有些地区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由于对规定认识不够,使得一些地区未按照规定将赈灾专项基金及物资纳入统账,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这样就造成了该地区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在接收、管理和发放等环节上出现差错,又无人负责。还有些地区由于接受物资的资产权属不清、缺少发票等原因,未将接收物资入账核算,使得部分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没有通过会计记账、算账,削弱了会计核算工作对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的管理和监督的作用。4.有些地区擅自改变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用途,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个别地区违反赈灾专项资金应列入专项账户,专款专用的规定,将财政拨入的捐赠资金以会务费的名义列支,用于赈灾专项先进个人和集体奖励;或将上级拨付以及自行接受的救灾捐赠资金下拨至基层单位用于工作经费。这样有可能造成赈灾专项资金的不足,也可能造成赈灾专项资金的突发性困境,给救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5.有些地区赈灾专项资金运行不够透明,救灾物资未按需要采购。一些地区的相关部门未及时将赈灾专项资金收支及管理情况向社会公布,造成了在发放、接收等环节透明度不够,以至于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了以权谋私、以次充好和重复采购等行为;另外,由于采购时间紧迫,有些部门在未进行市场调查或询价的情况下,就采购了大量救灾物资,这就使得采购救灾物资的价格明显偏高,造成了赈灾专项资金无谓的浪费。

二、完善赈灾专项资金审计的对策建议

国家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颁布相关的指导意见来规范赈灾专项资金的管理,并组织各级政府的审计人员对赈灾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

(一)严格审查各级赈灾专项资金到位的情况

主要审查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来源是否正当,渠道是否畅通;赈灾专项资金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的到位,是否及时入账,是否与账面收入一致;审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是否根据不同地区的受灾严重程度,灾民的具体需求严格制定赈灾专项资金及物资分配方案;是否按照中央规定将因灾生活困难群众补助金、救济粮,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基本生活费和遇难人员抚慰金如实发放到个人手中,且是否做到了及时发放。此外,还要审查省级、市级、县级的赈灾专项资金专项账户是否为零余额账户,是否已将赈灾专项资金足额的拨付下去。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挤占、挪用。

查看全文

审计问题研究对策

近年来,财政决算审计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财税部门工作的不断规范。但是,审计发现一些屡审屡犯问题仍然存在,不容忽视。

1.预算约束力不强,执行不够规范。一是追加预算未提请本级人大批准,预算超收安排和支出预算追加,未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复,预算执行随意性大。二是预算支出调整追加频繁,涉及项目多、调整金额大,预算约束力软化。三是无预算项目结转下年支出,财政结余不真实。四是虚列支出挂暂存科目。

2.预算收入反映不全面。财政部要求将部分行政性收费和基金纳入预算管理,但部分地区仍列入预算外核算或仅将部分收入入库。还存在部分罚没收入直接返还办案单位,部分土地拍卖收入、税款利息收入不入库的现象。有的将改制企业收益及国有资产投资收益等纳入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或滞留代收部门,一些政府性基金也未纳入基金管理,导致预算收入反映不全面。

3.财政资金隐性损失严重。地方政府为保持经济稳定或扶持部分企业,出借财政资金,因部分企业停产、破产或转制,导致财政周转金回收率低,抵债物资变现能力差,造成财政隐性损失严重。

4.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以绿化费、创建费等名义,向烟草公司、保险公司等条线单位收取各种费用,影响了中央级收入。

5.财政专户管理有待加强。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财政专户管理力度,但仍存有不足。一些单位将“机动车检测费”和“价格签证机构收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作经营性收费,使用地税发票,逃避财政专户管理;一些经营性收费如“市场摊位费”等则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查看全文

论绩效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工作地位凸显,已经出现了全新的发展局面。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实施审计工作创新与完善,大力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政府绩效审计直接对政府财政资金的效益进行审计,能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是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探求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总结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绩效审计;问题;对策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是完善政府审计,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完善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虽然都是审计,但区别却很大。财务审计,是对财务收支的审查,审核其真实性与合法性,主要是解决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绩效审计考查的是资金支出的最终效果如何,是解决那些拍着脑门定政策,拍着大腿做决策问题的。政府绩效审计是针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经济活动效果的审计,其主要包含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是财务审计的再提高,再升级。

二、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当前离任审计的问题及策略

1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1事后审计的特点决定了其作用的局限性。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在被审计人离任时,或者离任后进行的审计,对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不能及时发现,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减少损失,不能有效地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完整;由于是事后审计,不便于管理部门及群众及时了解情况,增强工作透明度,不利于改进工作、加强管理;由于离任审计是在人事部门确定被审计人升职或调任后进行的,实际上,组织部门是在没有全面了解被审计人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其依据是不充分的,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如果在离任审计时发现重大问题,再改变决定,将会给各方面带来被动。

1.2先审后离的原则得不到坚持,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

在目前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先审后离”的离任审计原则得不到坚持,大部分情况下是先离后审,即已决定了被审计人升职或退休等情况下进行的审计。当有人升职时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人员就会认为,反正已经确定其升职了,走走过场,应付了事,如果过于认真还会得罪人,弄不好还会遭到报复。当有人退休时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人员就会认为,都是该退休的人了,别再给他过不去了,搞不好别人还会说三道四,简单审计一下,出个报告算了。更为常见的是,反正是别人已经决定的事情,我们的审计结果无关紧要,左右不了大局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没有了责任感,很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1.3时间跨度长,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查看全文

审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企业财务报告舞弊在对社会、国家及投资者个人造成极大伤害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丧失。由此可见,审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了解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审计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审计监管;会计舞弊;内部治理

1引言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舞弊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它像一块毒瘤,时刻危害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良性发展。同时舞弊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舞弊列为发展最为迅猛的犯罪行为,舞弊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得联邦调查局每年需要投入约24%的经费来进行反舞弊的工作,在反舞弊的措施中最主要的就是进行审计。此报告主要是分析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审计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2我国企业中的舞弊现象

(1)向财税部门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告不一致。目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企业为谋求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而向财税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和欲向银行谋求贷款提供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销售收入、利润、存货、应收(付)账款等数据就会大相径庭。

查看全文

医院修缮审计问题及措施

医院基本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而搞好医院基建修缮工程的审计,保证工程造价真实准确,是医院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大医院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建修缮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多,修缮工程审计成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现代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医院转变经营机制、规范医院管理、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管好、用好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应成为各医疗部门以至全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医院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必要。现结合我院实际,针对医院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一、医院基建修缮工程审计现状

1.医院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审计制度十分薄弱,一些医院对基建修缮工程审计不够重视,重医疗技术,轻财务管理及审计监督,即使有内部审计制度也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上医院对外部环境和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从而导致审计管理滞后,不能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审计制度,导致无章可循,使医院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制度不健全。

2.施工合同签订欠严谨,执行力不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的不完善或者是由于设计内容的临时更改,使工程造价也相应发生变化。设计变更和增加工程内容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施工过程中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方案有多种多样,而造价却可能相差很大,有的可能超过预算的50%,远远的超出原工程预算范围。有的合同存在对工作内容约定含糊不清,风险分担范围规定不明确,甚至出现与招标文件相互矛盾的情况[1]。因此,基建修缮过程中就会出现不按合同执行,存在随意设计变更和增加工程内容的现象发生,这些还可能涉及到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问题,有可能影响和打乱整个医院的经营计划,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3.基建修缮工程用材品种繁多,价格难以把握在基建工程预决算造价中主要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80%。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工程材料品种繁多,优劣混杂,对其价格存在“收集难、准确把握更难”等不利因素,影响主材价格的因素很多,如产地、规格、样式、质量、采购渠道、付款方式以及购买时间、信息来源等。因此,审计人员若无丰富的工程用料知识及最新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就有可能因对材料价格把握不准确、不恰当,从而造成工程价格不合理,致使医院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人员配备不够,业务素质不高由于我院审计人员主要是从财务科抽调,暂时还不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医院审计工作缺乏相关专业性、权威性的技术咨询机构的业务指导,同系统审计部门之间缺乏工作交流、学习借鉴的机会,审计工作质量欠缺权威机构的检查评比,因而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一些医院的基建修缮工程监督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审计功能。

查看全文

会计报表审计问题与策略

一、会计报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外部审计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舞弊现象严重。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时间较短,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待完善。有些企业为了赚取最大的经济利润,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少缴税的数额。例如,许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很不健全,收入不入账,偷漏税款现象比较普遍。还有的企业成本费用虚计,在少计收入的同时还多计支出,人为操纵公司的成本费用。再者就是企业的存货不实。在对存货实地盘点中发现,许多公司货品账面与其实物不符现象严重,有些公司因存货缺口很大,寻找借口推拖或编造出各种理由致使审计人员无法亲自盘点。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往往由一人或几人创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一致,很难区分开来,因此其经营管理和决策随意性很大,没有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来规范其行为,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的会计报表审计出现问题。

(3)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因为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水平较低,与其他国家的收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我国的现行状况又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的高低来确定审计的收费标准,因此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迫于经济压力,为了达到审计费用最小化的目的,从而简化审计程序,减少审计步骤,致使严重影响审计的质量,不能够达到会计报表审计的预期效果。因此,经济因素是会计报表审计存在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财务跟踪审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基本建设项目财务跟踪审计正是模索阶段,本文从审计人员角度对财务跟踪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财务跟踪审计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等三个方面来探析。

关键词:财务跟踪审计;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因此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建设项目一般需要几年有些甚至超过十年,若在项目建设完工后才进行审计,那么发现了重大问题无法得到修正,所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财务审查监督。基本建设项目财务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期间,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监督。对于中长期项目的建设,非常有必要进行财务跟踪审计,这有利于投资方动态掌握项目建设的进度情况,对加强建设投资资金支出的管理,防止大笔资金流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对建设项目财务跟踪审计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

一、基本建设项目财务跟踪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主要审查建设单位是否单独建立基本建设账套,并按照建设单位会计科目表进行财务核算;了解项目资金的来源及到位情况,以及后续建设资金是否得到落实;审查征地、拆迁补偿费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文件是否合法合规;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如经费拨付,费用支出报销审批制度等。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审查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有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审查勘察、设计、监理、招标等费用是否按规定计取和按进度支付。审查专项资金是否按照要求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审查征地补偿移民是否在红线范围内,征地搬迁支出是否按补偿标准支付。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审查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组成及实际到位金额,并与投资计划、概算批复进行比较,核实差异金额并分析原因。审查交付使用资产的成本计算是否正确,建设结余资金及债权债务的情况。审查基本建设决算报表的编制依据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

二、基本建设项目财务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公共服务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正是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政府应当为社会公众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公共服务,这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为了确保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均等和公平,公共服务项目的合理进行,绩效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以帮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行为进行全程监督。本文介绍了公共服务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关注我国公共服务绩效审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并且为推进相关审计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绩效审计工作的改进和持续进步。

关键词:公共服务;绩效审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引言

现如今,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我国的财政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制度直接导致了政府偏好基础设施投资这种迅速促使经济增长的方式,而忽略对地方公共服务的考核。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却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绩效审计不仅可以监督财政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效率问题,促进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使政府更有效、公平、均等地提供公共服务。绩效审计还是联系公众与政府的纽带,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帮助政府实现高效运作,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要关注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所以要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审计部门除了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还能帮助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为改进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对地方公共服务给予更多的关注,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求。一方面,绩效审计过程中关注公共服务政策落实情况,关注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能够保障公民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监督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真正地为社会公众考虑的服务型理念又能促进绩效审计的发展。

二、公共服务绩效审计基础理论

(一)绩效审计概念。最初绩效审计被总结为“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后又增加了环境性和公平性,变成了“5E”审计。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投入和产出进行的评价与分析活动,进而找出被审单位在绩效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公共服务涵义。公共服务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而提供的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公共服务强调政府的服务性,保障公众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以建成和谐社会。(三)公共服务绩效审计。符兴在《审计监督的重要目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文中认为绩效审计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通过绩效审计可以规避财务伪造等不良行为;重点关注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国家投入不平衡的问题,以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分配到需要的地区,促进资源合理分配的同时还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提供不同规模的财政资金。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绩效审计可以确保财政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能够及时且准确到位,做到资金流向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