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期望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9:29: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期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期望差距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诉讼爆炸的出现,人们逐渐关注审计期望差距。本文探讨了审计期望差距的涵义、构成要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与审计报告使用者沟通等缩小审计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期望差距公众期望审计准则
一、审计期望差距构成要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诉讼爆炸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最早提出审计期望差距概念的是Liggio(1974),他认为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业绩期望水平的差异。”Poter(1993)指出审计期望差距是“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师实际业绩的公众看法之间的差距。”198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成立了“审计工作计划研究委员会”,即“麦克唐纳委员会”。麦克唐纳委员以图的形式描述了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以及解决的途径:
其中:纵轴A代表公众对审计的需求,纵轴B代表审计人员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C代表现有的职业准则要求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D代表审计人员现在实际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E代表公众认为目前审计人员实现的期望水平。各纵轴之间的距离代表期望差距的具体要素,可分为四部分:可能的准则与现有准则之间的差距(BC),现有准则与现在业绩水平的差距(CD)、公众对审计期望与可能准则的差距(AB)、现有业绩水平与公众对业绩的认识之间的差距(DE)。BC、CD是合理期望差,可通过修订、完善审计准则,促使审计职业界改进工作来缩小差距;AB、DE是不合理期望差,要通过双方沟通,分清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2001年,胡继荣在《论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中提出“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形成的差距,它既包括了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认识错误而形成的差距。”并对麦克唐纳委员提出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修改。他认为B是现在的准则;C是现在可能的准则;AB是公众对审计需求与现在准则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并依赖现在准则的更新;BC是现在准则与现在可能准则之间的差距,依赖审计环境的改善;CD是现在可能准则与现在职业之间的差距,要提高审计业务执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DE是公众对现在执业的认识与审计人员的实际业绩之间存在的差距。
审计期望差距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诉讼爆炸的出现,人们逐渐关注审计期望差距。本文探讨了审计期望差距的涵义、构成要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与审计报告使用者沟通等缩小审计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期望差距公众期望审计准则
一、审计期望差距构成要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诉讼爆炸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最早提出审计期望差距概念的是Liggio(1974),他认为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业绩期望水平的差异。”Poter(1993)指出审计期望差距是“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师实际业绩的公众看法之间的差距。”198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成立了“审计工作计划研究委员会”,即“麦克唐纳委员会”。麦克唐纳委员以图的形式描述了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以及解决的途径:
其中:纵轴A代表公众对审计的需求,纵轴B代表审计人员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C代表现有的职业准则要求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D代表审计人员现在实际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E代表公众认为目前审计人员实现的期望水平。各纵轴之间的距离代表期望差距的具体要素,可分为四部分:可能的准则与现有准则之间的差距(BC),现有准则与现在业绩水平的差距(CD)、公众对审计期望与可能准则的差距(AB)、现有业绩水平与公众对业绩的认识之间的差距(DE)。BC、CD是合理期望差,可通过修订、完善审计准则,促使审计职业界改进工作来缩小差距;AB、DE是不合理期望差,要通过双方沟通,分清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2001年,胡继荣在《论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中提出“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形成的差距,它既包括了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认识错误而形成的差距。”并对麦克唐纳委员提出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修改。他认为B是现在的准则;C是现在可能的准则;AB是公众对审计需求与现在准则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并依赖现在准则的更新;BC是现在准则与现在可能准则之间的差距,依赖审计环境的改善;CD是现在可能准则与现在职业之间的差距,要提高审计业务执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DE是公众对现在执业的认识与审计人员的实际业绩之间存在的差距。
审计期望差距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诉讼爆炸的出现,人们逐渐关注审计期望差距。本文探讨了审计期望差距的涵义、构成要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与审计报告使用者沟通等缩小审计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期望差距公众期望审计准则
一、审计期望差距构成要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诉讼爆炸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最早提出审计期望差距概念的是Liggio(1974),他认为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业绩期望水平的差异。”Poter(1993)指出审计期望差距是“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师实际业绩的公众看法之间的差距。”198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成立了“审计工作计划研究委员会”,即“麦克唐纳委员会”。麦克唐纳委员以图的形式描述了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以及解决的途径:
其中:纵轴A代表公众对审计的需求,纵轴B代表审计人员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C代表现有的职业准则要求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D代表审计人员现在实际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E代表公众认为目前审计人员实现的期望水平。各纵轴之间的距离代表期望差距的具体要素,可分为四部分:可能的准则与现有准则之间的差距(BC),现有准则与现在业绩水平的差距(CD)、公众对审计期望与可能准则的差距(AB)、现有业绩水平与公众对业绩的认识之间的差距(DE)。BC、CD是合理期望差,可通过修订、完善审计准则,促使审计职业界改进工作来缩小差距;AB、DE是不合理期望差,要通过双方沟通,分清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2001年,胡继荣在《论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中提出“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形成的差距,它既包括了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认识错误而形成的差距。”并对麦克唐纳委员提出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修改。他认为B是现在的准则;C是现在可能的准则;AB是公众对审计需求与现在准则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并依赖现在准则的更新;BC是现在准则与现在可能准则之间的差距,依赖审计环境的改善;CD是现在可能准则与现在职业之间的差距,要提高审计业务执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DE是公众对现在执业的认识与审计人员的实际业绩之间存在的差距。
政府审计与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一、政府审计与CPA审计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审计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按照民主政治的原则,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和人民财产的管理进行监督。因此,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在受托管理属于全民所有的公共资金和资源的同时,还要受到严格的经济责任的约束。这种约束方式就表现为政府审计机关对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因此,政府审计担负的是对全民财产的审计责任。
CPA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及资本市场的形成应运而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监督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政府审计和CPA审计的定义中均可看出,审计产生的前提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查特菲尔特(MichaelChatfield)所认为:“17世纪公司的出现,使有利害关系者对与账簿分离的独立的财务报表的需求更为强烈,这是因为,债权人和股东均需要得到与他们的投资有关的资料。但是,由于公司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潜在的利害冲突,股东对公司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报表常常抱有怀疑,因此需要进行审查,以证实其可靠性”。
二、审计的微观需求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的基础上,目前有三种假设来描述审计的微观需求:论、信息论、保险论。
内部审计期望差距成因及对策
一、引言
内部审计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2003年国家审计署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可见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初衷是揭露和反映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但内部审计工作业绩始终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差甚远,只有了解了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缩小审计期望差距,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原因
(一)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多样
内部审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实施审计的过程及审计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公众对它的期望差距较大。目前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期望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揭露差错舞弊,监督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来帮助企业进行价值增值,与社会审计中公众要求审计独立公正的评价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有所不同,这种期望更多地体现为管理层及所有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所有者期望内部审计能够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增加组织价值的同时能揭示管理层的差错舞弊情况,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有所不同,管理者希望内部审计能够帮助监督或检查组织内部的某一部门、某一制度或某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或活动,查找组织内部各部门履行受托责任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适当建议,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增加组织价值,并不希望内部审计揭示自己的受托责任情况甚至某些舞弊行为。管理层与所有者期望的差异使得内部审计处于尴尬的位置,内部审计组织形式的选择,会影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态度。管理层对于这种机构设置是否认同并予以重视,关系到内部审计制度是得到真正执行还是流于形式,如若内部审计工作与管理层的某些目标相违背,甚至曾揭发某些管理层的舞弊行为,管理层宁愿让内部审计闲置,这是拉大期望差距的原因。
(二)内部审计的有效供给不足
注册会计师审计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法律责任审计期望差异成因
论文摘要:法津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热点问题,审计期望差异的存在是法津责任产生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审计期望差异存在和加剧的原因。
在公众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往往对于质量低下甚至虚假的审计产品诉诸法律,于是造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许多法律诉讼问题。在我国,导致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原因有多种,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审计期望差异的存在。所谓审计期望差异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公众期望)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的期望(业界期望)之间所形成的审计差异。它既包括了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社会公众的认识错误而形成的差距。从目前来看,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越来越低,以致造成审计期望差异越来越大。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环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和注册会计师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审计期望差距扩大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天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监督与制约关系失衡,从而使审计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即独立性。
在审计活动过程中,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着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机构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被审计人(上市公司)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管理层,是替委托人(股东)管理公司资产的人,而审计机构则是替委托人(股东)鉴证公司经营管理层业绩的人。以上两者均是受托人,服务于同一委托主体(股东),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契约、利益关系。按照委托理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是人监督人的过程,可以保证其公正性。但在我国,以国有性质为主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很多公司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虽非董事长也是董事会重要成员,这样就产生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上市公司审计中原本存在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实质上简化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现在一般是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来委托审计机构对自己进行审计,并且由其决定相关的审计费用等事项,从根本上破坏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使得审计机构难以保证独立性,而独立性是其最根本的执业条件。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与审计机构之间的直接契约关系中,审计机构明显处于弱势而不具有平等地位,在同业竞争中不得不作出让步并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作假,生产出质量低下的审计产品,加大了审计期望之间的差距。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构建论文
[关键词]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审计目标;社会期望
[摘要]要有效解决审计质量及其控制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建立问题。本文首先从语义和分析方法这两个方面提出观点,作为分析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前提,并从“标准”这一概念的一般特征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推导出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构筑基础,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互动的、相对完整的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该体系由以下四个基础因子组成:审计目标、社会期望、职业标准和法规制度。分析该系统中各因子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工作的优劣程度,也就是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标的有效程度。关心审计质量的社会力量可分为三种:代表法规制度的国家及政府管理部门、代表职业标准的审计职业界,代表社会期望的社会公众。法规制度、审计职业和社会期望标准这三个基础因子,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这一核心标准,共同构筑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这三者关系描述如下:
法规制度(最低衡量标准)
职业标准(现实衡量标准)
社会期望(最高衡量标准)
从制度上解决社会期望差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制度成因;美国模式的分析;问题的解决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问题与“审计社会期望差”问题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一种奇特的制度安排、公共产品与决策的外部性、审计服务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绝大多数情况下,外部使用者无须为会计信息的使用付出成本、审计准则的社会契约功能、审计成本可以作为外部变量不予考虑,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一切收益与成本都是内部变量、完全由执业界自己来制定执业准则首先在形式上就不易为公众所接受、美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权已经开始脱离执业界的掌握等。具体请详见。
一、引言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是当前《注册会计师法》修订的热点之一。社会各界普遍反映征求意见稿在这方面有不少新的突破,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对此问题需作进一步商榷。
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问题与“审计社会期望差”问题密切相关,尽管审计期望差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过去的研究并未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传统的理解来看,审计期望差的存在是由于公众对审计作用的错误认识,因而解决的办法应当是加强沟通与宣传,促进公众对审计行业的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原因,没有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本制度原因——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二、制度成因
从经济学角度观察,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一种奇特的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但产品的质量却是由营利性的私营部门来决定,审计期望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为说明这一问题,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社会审计服务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期后事项审计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一、期后事项审计内容、审计风险的特征及其成因
(一)期后事项内涵及其审计内容。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期后事项具体包括三种情况: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即第一时段期后事项;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即第二时段期后事项;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即第三时段期后事项。根据期后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可以将期后事项分为两类,即期后调整事项和期后非调整事项。期后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该事项对报表金额会产生影响,管理层应对报表相关项目和相关账户进行调整。期后非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对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存在的状况和账户金额没有影响。对于不同时段的期后事项,审计师有着不同审计程序和承担着不同的审计责任。对于第一时段期后事项,审计师需要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去主动识别,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保需要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的事项均已识别出来。对于第二时段期后事项,审计师无需实施审计程序或进行专门查询,但管理层有责任告知审计师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事实,如果审计师了解到相关事项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应与管理层讨论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第三时段期后事项,审计师没有义务进行查询,但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知悉。按照准则,为了确保审计师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意见的公允性,审计师应该对期后事项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予以充分关注,因为许多高风险事项往往隐藏于期后。审计师应区分不同性质的期后事项,有效识别重大期后事项,加强期后事项审计,提高审计质量,降低风险,确保其出具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二)期后事项审计风险的特征。通过研究分析期后事项审计的特点,笔者认为,期后事项审计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隐蔽性。审计师期后事项审计通常发生在后期,发生时财务报表已经对外公布,与期后事项相关信息需从管理层那里获取,企业管理者通常不愿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期后事项的审计很被动。另外,审计师自身在后期缺少职业谨慎,本身没予以重视,认为期后事项审计是审计项目中较小的一个环节,没有很好的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没有把资产负债表日前事项和日后事项审计进行结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遵循重要性原则,导致未识别出对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事项(崔敏,2012)。由此可见,期后事项审计不同于一般业务,具有很大的隐蔽性,需要审计师充分把握其审计风险的特性,提高对期后事项重大调整事项的关注程度。除了对所审会计年度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外,还要考虑所审会计年度后发生的事项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影响,有效识别重大期后事项,努力提高期后事项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2.复杂性。期后事项业务种类繁多,审计准则变化较快,期后事项本身就很复杂,涉及的层面多,关于初始成本计量、后续变化计量、公允价值的考虑等环节要认真对待,否则容易出现问题;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段的期后事项,审计师要识别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这些特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审计师在对期后事项进行审计时,如果对不同性质的期后事项不能很好的区分,势必会影响会计报表相关事项的金额调整,尤其会影响期后事项重大调整事项,直接决定着期后事项审计质量的高低。由于期后事项审计风险的复杂程度较高,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应该把握好这一特点,适应新老准则的变化,有效识别重大期后事项并实施审计程序,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3.可控性。期后事项是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所有有利和不利事项,其账务处理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如前所述,审计师需要区别不同时段的期后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且期后事项业务种类多,管理层很少主动披露,使得期后事项审计风险加大,但是,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审计师在工作中是无能为力的,虽然不能做到彻底消除风险,审计师可以充分了解业务流程,增加必要的审计程序,积极主动识别重大期后事项,从而降低审计检查风险,即期后事项的审计风险是可控的。(三)期后事项审计风险的成因。1.重大错报风险。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对期后事项的重视不够,期后事项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管理层往往会忽视期后事项,消极地披露或不披露企业的期后事项。二是,企业不提供评估所需的全部信息,有些信息常常粗略带过。其中原因除了期后事项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外,很多公司管理层不愿意披露期后事项,因为在经营状况不好的公司中,公司的期后事项一般都是对公司不利的事项,如果把这些不好的事项披露出去,可能会对公司形象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对公司不利。如资产负债表日后因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在库材料毁损,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由于审计师很难获得进行评估所需的全部信息,导致审计师不能准确估计,增大了审计风险。三是,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内部控制若是失灵,利益相关方不能相互牵制,董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营者即持股股东,集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等各项权力于一身,使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治理层监督不力,这些都会增大重大错报风险。2.期后事项自身就比较复杂。首先,期后事项涉及的层面多,需要审计师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时段的期后事项,有重点地进行审计。第一时段的期后事项要重点审计,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的期后事项审计要求则较第一时段期后事项重要程度低。其次,根据重要性原则,若期后事项涉及重大金额会影响财务报表公允性时,要及时与被审计企业沟通,告知管理层及时披露(崔敏,2012)。另外,有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像在财务报表日后发生合并、清算等事项,如果没有及时披露就会影响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对报告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增大审计风险。3.相关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首先,我国的审计师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先天不足,基础差,起步晚,虽发展速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总体上仍有较大差距。其二,审计师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经验和分析能力进行职业判断,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知识基础,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审计师都能达到上述要求,有的审计师期后事项相关知识不足,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新旧准则变化的要求。其三,从事审计的人员迫于事务所经营压力,听取被审单位意见,随意出具不实财务报告,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责任心和职业观念不强,缺乏从业人员应有的道德素养。最后,审计人员缺乏相关后续教育、后期培训等也会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二、期后事项审计风险的计量模型
(一)期后事项审计风险计量模型的构建。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期后事项审计风险取决于两大要素,即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从认定层次分析,期后事项重大错报风险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构成;期后事项的检查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策略的不当,或实施的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不到位,致使审计师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期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期后事项审计风险计量模型为:期望审计风险(ETAR)=重大错报风险(ROSM)×可接受的检查风险(ADR)(1)将(1)式变换后可得公式(2):可接受的检查风险(ADR)=期望审计风险(ETAR)÷重大错报风险(ROSM)(2)由此可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应用程序主要有:首先,审计师确定审计总风险水平,再确定对被审计单位环境及其风险评估确定其重大错报风险(ROSM),然后根据审计风险模型计算出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最后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二)期后事项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分析。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当审计师评估确定重大错报风险为0%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无穷大,不存在审计成本;当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为10%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50%,审计成本较低;当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提高到50%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降低到10%,这时需要增加审计程序才能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需要投入的审计成本很高。表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ROSM、ADR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关系2.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分析。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当审计师评估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为0%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无穷大,这时不存在审计成本;当评估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提升到20%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降低到75%,这时较之前的重大错报为0%时存在审计成本,但所需的审计成本较低。随着审计师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逐渐提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呈下降趋势,即重大错报风险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成反比,这时随着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的降低,需要更多的审计程序,投入的审计成本逐渐递增。表2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ROM、ADR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关系由表1和表2可知,无论是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还是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影响着审计成本的高低,审计师应准确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若期后事项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高,所需的审计程序少,审计成本低。从理论上看,甚至不存在审计成本,反之亦然。对比表1和表2,在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下降幅度随着重大错报风险的提高较为缓和,审计成本变化较小;15%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下降幅度随着重大错报风险的提高较为剧烈,审计成本变化也较大。如下图1所示,横轴表示的是重大错报风险(ROSM),纵轴表示的是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ADR),即:在重大错报风险增长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越高,随着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增长,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下降程度越快,审计成本变化越大。由此可见,期望审计总风险在5%~10%之间,审计成本变化幅度较小,较为稳定,审计师在审计实务中首先确定审计总风险水平在5%~10%范围内是为社会所接受的,也是适宜的。
三、期后事项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笔者认为,期后事项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包括:(一)完善与期后事项相关的具体会计、审计准则。2010年11月,我国出台了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代替了之前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旧审计准则。新准则对期后事项的规定较之前准则有了较大改善,内容更加完整,准则的可操作性更强,提高了对审计实务的指导性。但是,我国审计师行业起步较晚,先天不足,相关审计机构不够规范,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有点脱节,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不是很密切,总体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审计准则的制定还应更切合实际,需进一步完善。期后事项审计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本身情况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大,期后的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往往容易被忽视,需要相关制度来约束。现有的制度不能做到披露与期后事项相关的全部信息,且被披露的信息真实性较低,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可靠度低,存在一些钻制度空子的现象,诸如成立空壳公司、设立账外账户、利用非法期后事项虚增费用、应该费用化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虚减当期费用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结合我国企业的运营发展现状,制定与期后事项相关的更加切实可行的会计、审计准则,使制度层面更加完善,使理论研究更加满足实际的需求,更好地指导期后事项审计的实施,控制审计风险,提高期后事项审计质量。(二)加强对期后事项业务相关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评估。审计师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及经营状况知悉和了解,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准确计量,然后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计算出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在期后事项审计中,审计师应该结合业务流程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加强对期后事项业务内部控制应关注以下事项:一是控制环境状况。审计师需要注意的内部控制方面包括组织结构设置、岗位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和业绩报告控制等。二是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被审单位的管理者应根据期后事项的业务特点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期后事项,像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发生了企业合并或清算、担保和贷款、存在已售资产等。管理层应及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主动承担起责任,对期后事项业务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三是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应该是有效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否则,审计风险会很大。审计师可以通过加强对被审计单位期后事项业务相关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评估,来准确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更好地进行审计。(三)转变审计方式,选择更适当有效的审计方法与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越来越借助计算机,审计师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审计实务经验,逐渐利用专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或数据库系统辅助审计(刘崇明等,2014)。我国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已取得部分成效,现在尚处于起步阶段,应顺应、紧跟这一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与技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研制跨平台使用的审计辅助软件,推进网络化进程,设计多样化、可通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加快设计出适合期后事项审计的专用软件,完善计算机软配置,促进审计现代化。借助这些审计辅助工具,可以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审计质量,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另外,还要注意培养既具有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的复合型人才,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人才培训。总之,审计师应该转变审计方式,选择更加适当的审计方法与技术,形成科学规范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内部控制情况,搜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如阅读近期的期中会计报表,向财务人员询问诸如财务报告报出后是否做出异常的调整,股本是否发生变化,阅读董事会会议记录等,合理估计重大错报风险。按必要的期后事项审计程序进行,对财务报表的实质性测试予以充分关注,进行专门的审计程序,及时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询问,复核复查报表及其他管理报告,不投机取巧。审计人员应准确把握期后事项相关知识,了解期后事项相关准则,并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了解最新动态。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要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另外,有些事务所出于自己经营状况的考虑,可能会为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以留住审计客户或从中攫取利润,不能保持审计独立性,按被审计单位的要求随意出具不实报告,有悖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精神。事务所要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交易。审计师应保持应有职业操守和职业谨慎,维护职业形象,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应予以关注的期后事项应积极主动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披露,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其所出具审计报告的公正性、独立性,从而保证整个审计工作善始善终。
会计舞弊与审计策略思索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过程中,为了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丧失基本的执业独立性要求,迎合被审计单位财务造假、歪曲提供会计信息的需要而做出的虚假鉴证或虚伪陈述,最终导致有预谋的“审计信息失真”行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通过披露不真实的财务报告信息,在财产所有者面前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审计师也必需得到最基本的自利要求的满足(市场条件下一般假设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在市场条件下,由于多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审计师一般处于买方市场,客户可以在大量的事务所中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事务所,决定审计师的聘请和辞退以及支付审计费的多少、决定审计师的工作条件和可以接近的信息等,这使得客户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当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加剧时,力量的天平显然对审计师不利,当管理当局与审计师之间的利益达到均衡时,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产生。
审计师发表的不公正的审计结论,对报告使用者及决策制定者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或损失。本文借鉴经理人行为博弈模型,分析了审计失败与激励机制及惩罚力度之间的关系,为缓解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的发生,确保审计师发表干净的审计意见提出了建议。
二、博弈模型
按照审计师发表不同审计意见对报告使用者产生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审计师的行为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发表干净的审计意见和发表不干净的审计意见。干净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告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不干净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违背审计职业道德,为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发表的不符合实际状态和情况的审计意见。
设审计师正常行为,发表干净审计意见与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发表不干净审计意见与报告使用效果π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