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8:46: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神经科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基础整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本院结合国内外医学教育主流的先进教育模式,自2013年开始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将解剖学(神经系统)、生理学、组织学课程整合,构建新课程体系“神经科学”模块。通过整合课程的开设,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医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神经科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数字化教学

整合课程(integrationcurriculum)是针对学科课程存在的知识单一、片面和相互割裂的问题,从课程内容、资源、组织实施等方面将两种或多种以上的学科课程内容融为整体,实现学科知识融通、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课程形态[1]。课程整合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课程结构得到优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融合贯通和全面了解医学的知识框架,方便快捷的构建知识体系,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现有的课程体系,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界限分明,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同时,有限的学时与激增的专业知识之间的矛盾凸显,学生难以保证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难以适应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3-4]。本院是民族院校中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医学专业的院校,多年来临床医学一直采用传统的医学院校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大班说教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科知识的学习系统、独立且完整,但却忽略了医学教育的人本性和学科间知识的关联性、实践性和实用性[5]。为了顺应世界范围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有益做法,配合国家卓越医生计划的实施,本院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同时医学教育管理部、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多个教研室进行多次交流,于2013年率先在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班进行试点,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本院对部分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尝试整合,制订了医学院课程整合方案,形成了8个教学课程整合模块。分别是人体解剖学课程整合、神经科学课程整合、人体发生学与遗传学课程整合、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课程整合、病理生理学与内科学课程整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整合以及实验课程整合。本研究对神经科学课程整合做如下报道。

1神经科学课程整合改革

1.1教学团队的组成及培养神经科学课程教学团队由解剖学、生理学和组织学骨干教师组成,由课程负责人统一管理。教学团队成员相对固定,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教学改革支柱,中青年教师为教学改革主力。为提高教学能力,授课教师定期集体备课,深入讨论教学内容,做好不同章节之间的衔接及融合。这不仅使得团队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增强了各教研室之间的管理。此外,学院还定期派团队教师参加各种课程整合教学研讨会,学习兄弟院校的整合经验。1.2课程内容的融合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开展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作为单独的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讲授,总计划学时180学时。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周期过长、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等弊端。为此,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为一门课程,实行“大局解、小系解”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授课、中国数字人系统示教、标本和模型观察与尸体解剖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综合性学习思路,总计划学时调整为174学时,课程在第二、第三学期完成。由于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展的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第三学期开展的生理学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加之知识的连贯性不够,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又将组织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神经系统现代研究方法和神经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等5部分整合为神经科学,全面系统阐述神经科学的知识。1.3神经科学课程整合特点传统的医学教学课程中没有神经科学课程,但神经科学向来是医学教学中的难点。其结构、功能复杂,知识点分散在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等多个传统课程中,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6]。神经科学课程整合思路是将神经科学从微观到宏观、从形态到机能、从基础到临床等层次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可将以往片段化、碎片化的神经科学知识,改变为整体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体系,避免了授课过程中的知识重复及脱节的问题。整合后的神经科学课程,讲授知识更加系统完整,有连续性。学生不仅在知识掌握上更加灵活和牢固,也能尽快利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同时,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和全面了解医学的知识框架,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自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模式大幅度减少了重复内容的学习,浓缩了理论授课学时。神经科学课程整合的思路符合临床医学医师资格考试模式和现代医学综合考核及应用能力考核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人类认知的习惯。知识整合框架是将形态与机能整合,基础和临床整合。除此之外,为了消除传统医学教材对课程整合的限制,教学团队编写了《神经科学》自编教材。授课内容增加了神经科学的现代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我们在《神经科学》自编教材中设置神经系统病例诊断分析章节,通过讨论、分析等互助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的能力,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培养的“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培养标准。神经科学课程整合避免了授课过程中的知识重复、脱节的问题。这种整合不仅节省了课时,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整合课程的实践部分是将神经科学形态观察与机能操作相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1.4教学方法的改革《神经科学》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于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方式上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中国数字人系统示教、小组标本模型观察、尸体解剖及动物实验。节约出来的时间主要用于开展PBL教学,将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通过PBL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能实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和教务系统APP,加强师生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7]。1.5数字化技术在神经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事物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教学内容难度降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颅的组成和整体观、内囊与背侧丘脑等的位置关系、侧脑室的位置与分布、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等,对这些内容许多学生不能形成立体的认识,要达到理解透、掌握好的程度就非常困难。而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充分显示人体某局部或器官的立体构象,增强学生的视觉效应,有助于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立体概念,进而对这些内容进行彻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听两种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对组织器官、空间构象、器官毗邻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的能力。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神经科学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以往学生的神经科学实验课程只能在解剖学实验室里进行,也只能在规定时间和场所使用解剖学实验教学设备。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而我校通过局域网建设,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开放“数字人系统”资源,并通过预留模块提供教学视频和课件,供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生可通过校园网进入系统进行自主学习,随时观看教学视频和动画演示。因此,在神经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配合中国数字人系统,将传统的解剖实验课和先进的数字虚拟人体技术相结合,可进行对人体结构进行虚拟与真实的对照,快速精准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课前或课后预习复习。数字化技术在神经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解剖效率,还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神经科学领域脑电复杂性测度方法研究论文

1引言

从Berger(1929)发现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开始[1],脑电信号中有效信息的提取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难题。传统方法主要有脑电地形图(EEGmapping)和谱分析(spectralanalysis)两类。脑电地形图只能粗略地描述人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各脑区的激活程度。在脑电频域和时域特征(frequencyandtimedomainfeatures)分析中,数字信号的线性处理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如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然而实际记录的脑波很难满足线性分析方法的要求(如低信噪化、脑电信号平稳等)[2],且认知神经科学通常采用的平均叠加法会导致有用信息的大量损失,因此线性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认知电位时空模式研究的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人脑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高度复杂的系统,而脑电信号是神经细胞生物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线性耦合[3]。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研究者用非线性混沌动力学理论发展了一些脑电信号复杂性测度的算法[4],如分型维数(fractaldimension)和Lyapunov指数(L-exponential)等[5]。由于这些方法无需作锁时(time-locked)和锁相(phaselocked)处理,在早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些方法要求的数据量较大、对取样信号的平稳度要求较高[5],再者混沌动力学中讨论的对象是混沌吸引子,并且不同的研究者在相似的实验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变异较大,脑电信号是否具有低维混沌特性从而受到了质疑[6],因此上述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于人脑这种各向异性的空间扩展系统。

随着非线性理论的发展,脑电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到完善。目前常用的脑电复杂性测度算法主要有K[,c]复杂度(包括K[,c]复杂度及其各种改进算法和信息传输矩阵(InformationTransmissionMatrix,ITM)和近似熵(ApproximateEntropy,ApEn)。它们对脑电信号的取样量及其平稳度的要求较低,且无需考虑其是否具有低维混沌特性,从而成为刻画脑电信号非线性变化特征的有效手段[2]。本文就上述方法、特点及其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2基于K[,c]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Kolmogorov(1965)提出用产生给定0、1序列最少的计算机程序的比特数作为序列的复杂性度量,这种刻画序列复杂性的方法称为算法复杂性(Algorithmcomplexity)[2]。Lempel和Ziv以复制和添加两个简单操作为核心,对序列的复杂性作了进一步描述。他们定义的复杂性是一个时间序列随其长度的增长出现新模式的速率,表现了序列接近随机的程度,能反映一个动力学系统的动态特征[7]。在此基础上Kaspar和Schuster发展了随机序列复杂性测度的算法[8],Wu等人(1991)则首先将这种算法引入脑电信号的分析中,作为反映大脑信息加工活动的有序程度的指标[9]。

查看全文

经科学研究及趋势

本文作者:尤洋工作单位:山西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大脑神经生物活动到关注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从关注部分层面到关注全脑层面;从关注脑活动与行为的关系开始到关注动态考察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从关注脑和外在行为开始到关注‘基因和环境———脑———行为’。”[2]因此,由于认知神经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研究复杂性,使得对其的哲学研究也从一开始表现出差异。神经哲学(Neurophilosophy)和神经科学哲学(PhilosophyofNeuroscience)就成为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的两类不同称谓,而这个领域中的工作也常常因为关注焦点和研究兴趣不同而被划分至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式之中。神经哲学,顾名思义,是以哲学的视野来审视神经科学学科内部的概念和主题,或者说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给予哲学式的解读和讨论。按照这样的理解,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和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这种研究范式之中。比如一方面,它尝试使用来自神经科学中的信息来探讨宽泛的哲学问题,包括传统上属于心灵哲学研究视域下的身心(mind-body)问题等研究主题。另一方面,神经哲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也从客观上深化了哲学与神经科学二者研究之间的关联。基于神经哲学中的理论往往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发现基础上,这些理论往往内在地表现出唯物的特征,也就是诉诸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去解释感觉、知觉、记忆等精神现象以及语言的脑机制问题。通过肯定身体与行为的联系就将思想、情感等精神现象与物理性质的身体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包括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脑损伤研究方法等实证研究就进一步地将认识论中的传统问题(如感觉、直觉、记忆、推理等)脑认知化,从而使神经哲学显现出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这样一来,在研究基点上包括在观点和立场上自然地对立于试图依据心灵和思想去解释精神的唯心论、二元论以及功能论中的部分理论。当然,神经哲学的关注点仍然在于传统的主流哲学问题上,比如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愿望的本质、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类似这样的问题依然构成了神经哲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传统的哲学问题被赋予了更多的有关神经科学的经验发现,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受到了相关神经系统研究成果的支持与限制。神经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更多地使用了源自于科学哲学的严格概念和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解释神经科学的内容和成果,也因此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相比神经哲学来说要更加集中和收敛。随着神经科学最近20年来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成就,特别是受到最近有关脑认知发现的显著增加的鼓励,神经科学哲学开始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哲学研究当中凸显出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哲学家的关注和介入。这一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过去的30年当中科学哲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局域性,关注点从科学行为的一般特征转换到具体的特定学科的概念、问题和难点上。”[3]另一方面,“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持续地关涉和影响了人文学科传统上所强调的问题,包括意识的本质、行为、知识和规范性,特别是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经验发现表明自然主义的方法可以在传统的哲学命题上得到详细的应用,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思考”[3],这就为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打开了大门。由此,尽管传统的哲学包括心灵哲学的分析方法,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对精神和主体自我存在的抽象思考之上,但新兴的神经科学哲学则更多地借鉴了来自于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表征出了自然主义的研究特征,或者说是一种自然化的哲学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神经科学哲学”与“神经哲学”之间的区分还可以由两个范式内探讨的问题加以区分。“如果说神经科学哲学关注了神经科学中的基本问题,那么神经哲学则关注了神经科学的概念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应用。这样,探索神经科学理论中使用的不同的表征概念就是前者的适用范围,而检查神经逻辑综合症的应用就是后者的例子。”[3]具体来看,与神经哲学主要关注于什么是情感和什么是愿望以及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相比,神经科学哲学则主要倾向于从有关神经科学内部提问传统的哲学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形而上学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包括:什么是神经科学的发现与解释?什么是神经科学的表征和解释机制?对此,既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加以回答又可以用规范的方式给予分析。依照前者,神经科学哲学就演化为一种对认识机制的自然主义的说明,它将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给予支撑;依照后者,神经科学哲学就过渡为一种认识论的替代,尽管并非所有的认识机理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建构。综上所述,当代神经科学与脑认知研究的蓬勃兴起在回答和解决人类认知功能机制的同时也从客观上充实和支持了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以神经元和脑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神经科学就与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联系起来,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两种范式尽管在研究方法和关注问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点毫无疑问是相同的。从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探讨人类认识机制的必然过程,毕竟相较于传统的拷问内心的心灵反思,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使得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够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即大脑在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时的功能定位和动态过程”[4],而这显然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出现在哲学领域的直接推动力。这样,以心理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为基础、以思维和大脑结合的神经研究为目标、以心理和认知功能在大脑中实现为核心问题,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和繁盛就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关注问题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明显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鼓励和支持,而后者的出现则源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成功,正是在二者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人类探索认知活动的脑机制成为可能。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智能信息系统越来越高的需求,认知科学的诸多核心学科分支,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都意识到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出现的难点需要在统一的脑认知平台上加以解决。由此诞生出的认知神经科学在充分汲取认知科学营养的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问题和理论,而对这些理论的形而上学思考就构筑起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1.认知功能定位。认知功能定位理论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凸显源自于最近20年来的神经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手段和方法就是fMRI和PET技术。但是与此前的脑损伤研究相类似,神经影像研究同样遇到了挑战和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脑皮层中有许多不同的细胞群负责和控制不同的肌体,然而无论是脑损伤还是神经影像研究都暗含一种假设,即存在着单一的皮层区域和细胞结构控制和负责了有机体的某一种构成性功能。但这一假设受到了诸多神经科学哲学家的质疑,认为其过分依赖于单一区域控制前提。他们认为脑处理过程行为应该是一个整体过程,大脑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涉及认知行为过程本身,而绝不仅仅只是局部区域,此前的定位理论不过是将功能与效果相混淆。应该说,这一解释实际上是符合复杂论和整体论原则的,大脑的复杂认知过程绝不仅仅是各部位的简单堆积和组合,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定位理论确实先在地表现出了还原论和物理主义的思想,但是鉴于大脑研究的特殊性,在实际研究中确实又需要将大脑进行适当的还原和定位,因此有关认知功能定位理论的争论也将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中长期存在下去。2.意识解释。意识问题是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最近开始频繁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和脑认知研究中,特别是有关意识的本质以及意识等同理论。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经验是主观的,永远不可能等同于客观的科学理解。但是这样一来,意识就成为一种无法得到解释的主观现象,而这显然就脱离了科学的讨论范围,甚至是哲学的。更多的哲学家则主张一种等同理论,即意识等同于一种可解释的神经物理属性,而心理状态可以被视为特殊的物理状态。但如此一来意识的大脑处理解释将在大脑处理和意识经验之间留下“解释鸿沟(Ex-planatoryGap)”。也就是说,尽管心物相互作用问题得到解释,但是将意识等同于物理状态,并不能让人理解为什么大脑皮层的处理过程能够产生人的意识复杂性与意识经验问题。由此,如何看待意识的本质?是否意识来源于大脑中细胞分子的神经机制?意识仅仅是人的心灵产物还是一种综合神经反馈?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成为有关意识研究的重要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哲学家的关注。比如塞尔就指出,“意识问题研究首先需要探索与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并去证实意识活动与神经事件间的必然因果关系,最后需要发展出包含若干法则的理论来说明神经活动与意识之间的因果转化。”[5]3.大脑的计算与表征。有关将大脑与计算机对比联系的思想实际上在神经科学研究当中早有出处,20世纪30年代起计算神经科学就与人工智能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沃尔特•皮茨(WalterPitts)和沃伦•麦卡鲁(WarrenMcChulloch)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则发展出了最初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皮茨和麦卡鲁的工作建立在神经元可以执行解释认知的逻辑计算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神经元发展出用于计算的逻辑门(LogicGate)。其后,人工智能的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范式成为科学哲学家研究和反思的对象。最近,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神经计算与表征的研究方式大多采纳了根据表征转换来假定计算定义的方式。因此,大多数关注计算与表征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有关表征分析与看待的问题。尽管在谈论问题上有所区别,但是可以将这些问题的关涉内容划分至三类:即,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以及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具体来看,“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就是指一个具有句法和语义学的神经系统如何得到建构?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就是指该系统中表征的形式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以其形式为基础各种表征如何相互作用?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就是指表征如何能够表征,表征如何具有内容及意义?”[6]4.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有关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问题目前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中逐渐引发了争议。通常来说,这一解释机制主要分为两类:机械论与还原论。神经科学的机械论解释往往具有因果性,其目的在于论述构成部分及其行为如何因果性地解释了某一特定现象。与机械论的解释机制相比,还原论的解释机制就是神经科学中的另一个主要解释模式。神经科学中的还原论主要体现在高低层次间的理论与实体解释上,例如,用低层次理论解释高层次理论,主张高层次的“实体”只不过是低层次实体的组合等等。与机械论的因果性相比,还原论则更加强调了层次性,特别是强调了在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转换与递归。但无论是机械论抑或是还原论,本质上都具有无法回避的缺陷,前者过分地强调了因果关系,因而忽视了导致行为的其他事实上的复杂性与非决定性,而后者则突出了层次性和决定性,忽视了高层次与低层次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还原过程中的遗失现象,因此如何理解当代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如何定位机械论、还原论以及新兴的动态系统理论,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趋待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认知功能定位、意识解释、大脑的计算与表征以及解释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重点关注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语言、意识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科学中的核心概念,相继运用了诸多来自认知心理学、计算建模、动物实验技术、脑损伤定位、神经病学中的实证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传统认识论所回避的“大脑-心灵”的关系问题,因而在当代科学哲学研究中获取了巨大的成功。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关注问题之外,事实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研究议题。比如,有关“解释”所引发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现象可以在神经科学中得到解释?什么构成了神经科学的充分解释?)、有关“理论结构”所引发的问题(神经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神经科学理论如何表征?)、有关计算、模拟与神经网络问题(计算机多大程度上可以模拟大脑?模拟和解释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讨论中不绝于耳,它们在丰富该学科的理论议题的同时也对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建立在神经科学的成果之上,致力于理解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目标、分析它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解读它建构理论所使用的推理与假设、思考它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限制和隐患、探索它在解读心脑问题中使用的理论概念与背景。因此,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是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哲学分析和思考,它的出现和发展就与神经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引导。当然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哲学思考并不能取代神经科学研究,为神经科学提出理论也并不是哲学的任务,“哲学只能在可以澄清心灵的概念以及与相关概念形成逻辑语法关联网络的意义上研究心灵的本质,这是哲学的领域。……神经科学只能在可以探究我们的心理和行为能力以及行使这些能力的神经基础的意义上研究心灵的性质。哲学事业和神经科学事业完全不同,而且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因为关于心灵的概念和相关心理概念的含糊和混淆会妨碍对神经科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描述和理解。”[7]具体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将关注个体意识与行为现象的整合。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在认知、情感上的差异将导致其意识与行为现象整合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在神经活动的功能-结构的关系解读上。因此,在个体水平上揭示不同层次活动之间的意识与行为的对应和相互作用关系,将有助于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整体发展。具体来看,这种整合可以表现为:在意识层面上分析不同语境下的心理与行为;在认知层面上分析行为的信息加工机制;在神经层面上解读信息加工的脑处理机制,从而最终构成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主题。其二,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将关注伦理与道德的研究。对神经伦理的思考目前已经出现在神经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内,并展现出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总体来看,神经伦理研究既涉及借助神经科学的数据来理解道德认知,也存在使用道德伦理来规范神经科学的应用。比如,神经伦理学关注了神经逻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对待,关注了“读心术”技术对心灵内容的解读和伤害,关注了神经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伦理现状。另一方面,神经伦理学则试图扩大研究范围,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儿童和老年人身上,试图解读儿童神经发育以及老年人神经衰退现象,试图解释遗传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大脑的活动模式。其三,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交叉。近来的认知成果表明,对大脑活动的研究绝不能是孤立地处于密闭容器中的缸中之脑式的研究,因此必须要将研究对象放置于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社会环境中,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是有意义和符合认知结果的。而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就受到了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而对这些规范的认同和执行就建立在人的心理与意识基础之上。很显然,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显现出的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交叉有助于我们在脑层面机制上认识人的社会特征及其本质。其四,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的交叉。计算神经科学旨在探讨心理过程的神经机制,也就是大脑的运作如何造就心理或认知功能,因此有关计算模型的运用在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大脑计算与模拟问题开始广泛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论域中。根据认知理论和神经活动的相关知识来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就有助于回答和解释单神经元的建模、感观处理以及行为网络等神经现象,从而有助于回答结构-功能间的本质关系。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受到了神经科学的推动和支撑,同时也受到了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和关涉。因此,有关认知神经现象的实证研究和概念研究常常同时出现在该领域内。一方面,神经科学的实证需求就要求神经科学哲学能够确证相关神经系统结构和活动的事实,解释感知觉、记忆、运动控制、语言、学习、情绪等功能的可能条件,这样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不可避免地充斥了大量的来自神经科学的概念、术语和实证方法,从而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的态度;另一方面,来自神经科学的概念研究就先在性地容纳了包括意识、解释以及心灵感受问题等哲学命题,从而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考铺平了道路,并成为哲学的适宜领域,这样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能够解释有关结构与功能、语言与思维等一系列传统的哲学问题,进而回答心脑的关系问题。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无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表征出的是自然主义的立场抑或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考,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的出现为人类解决长久以来的认识困境,揭示心灵与大脑的关系提供了最合理和充分的认知理由,而这显然就是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出现和繁盛的根由所在。

查看全文

神经病学继续教育的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医学院在神经病学教育中采用美国“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列出学生对某一种疾病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一些基本临床问题,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各科知识的综合学习,并最终掌握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各科知识。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是在临床工作中对PBL的一种践行。PBL这种问题探索式的临床教学方式,强调在临床环境下对基础医学知识的临床应用,强调在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和主动思考,与临床医生需要培养终生学习习惯的理念一致,不仅帮助住院医师在临床学习中掌握正确、系统的临床思维方式,摒弃孤立、片面的了解单个疾病,同时,这种探究也给枯燥的实际工作赋予了激情,这个过程更能发挥住院医师的能动性。教师在PBL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决定PBL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应加强神经病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PBL教学技巧,在神经病学教学中不断地灵活应用PBL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是住院医师临床训练的基本环节之一。

1多学科、多中心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对神经病学专业继续教育的贡献

单中心、单学科的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可能会存在病种相对单一的缺陷,多中心、多学科的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极大地弥补这种缺憾,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历史悠长,参与者众,对我国神经病学人才培养影响深远,是一个极好的神经病学继续教育范例。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及神经病理学家黄克维教授于60年代初亲自倡导创办,自1978年重新恢复。该临床病理讨论会的程序是:北京各大医院相继将自己宝贵的临床疑难病例及病理资料与大家分享,近年来这种病源已经扩展到上海、山东等外地省市;与会的各大医院均定期在与会前组织全科医生集体讨论,确定本科对该疾病临床特点、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的意见,由本科室的年轻医师进行汇总、查阅文献、现场宣读;临床病理讨论会会上各家医院相继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等待最后的病理结果报告;专家进一步分析病情、总结治疗中的经验教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朴月善、卢德宏认为,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对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贡献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充分的会前准备、热烈的与会讨论、高质量的病例提供、每年一期汇编,这也是这种高质量的临床病例讨论会的保证。

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为北京市的临床医师尤其是年轻住院医师和研究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临床诊断思路和非常震撼的学习机会,是一种多学科、多中心联合的医学教育形式。几十年来,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内容涉及广泛,囊括了神经病学几乎所有的病种,很多在国内第一次报告的病例首先出现在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中,如Crow-Fukase综合征、成人型Leigh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艾滋病、CADASIL、血管内淋巴瘤病、正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阿米巴原虫感染及路易包涵体性痴呆等,《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汇编》也已发行至全国,成为深受神经病学专业医师喜爱的参考读物。可以说,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神经病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神经病学专业学人的成长历练过程。类似的多中心、多学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在全国不同省市可能还有很多。这种多中心、多学科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2国际医学会议的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是神经病学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现代医学科学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开拓新视野,才能顺应时展的趋势,参加神经病学专业的国际会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继续教育途径。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神经病学专业的双边、多边国际会议以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相继在中国举办,除了国外著名专家的特邀演讲、专题讨论会、专家峰会、自由投稿发言及壁报展示外,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也是其中一种形式。如第25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的神经眼科分会场就有“挑战性神经眼科病例(ChallengingcasesinNeuro-ophthalmology)”分享,神经眼科学是一门广泛涉及神经病学、眼科学、神经外科等的交叉学科,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些神经眼科罕见病例或疑难病例,如散发性遗传性视神经病(sporadic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副肿瘤性视神经病(paraneoplasticopticneuropathy)、放射性视神经病(radiationopticneuropathy)、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opticneuropathy)、激素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的应用(Steroidworkinnonarteritic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激素早期应用(Earlyuseofsteroidforocularmyasthenicgravis)等,都在大会上作了病例报道与分析,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讨论热情,开阔了年轻医生的视野,与会者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知识。

查看全文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向分析

摘要:大脑内部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基于认知神经科学,依据人本身大脑审美器官区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发展特点,对其进行刺激,激活审美神经元,通过全脑开发学前儿童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来探寻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径,可以开阔审视审美教育新视野。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审美器官;全脑开发;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对美的诠释,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各种期待。无论是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兽牙饰品的野性美到司母戊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美,还是从诗经、唐诗宋词的意境美与颜公柳体的结构美到新时期的思想美都展现了人们对美的诉求。即使是在国外,两河流域文明也展示了他们的美。审美是主体在与美的事物进行交往中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的追求真理、追求发展的创造意义过程,不同个体审美眼光不同,审美标准也会因人而异,主流审美会成为时代的价值观。审美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词语Aesthetica,最初的解释是“对感官的感受”,即对感官带来的愉悦的刺激。对美的探索体现了人的审美需求,学前儿童审美是学前儿童在欣赏美的事物时创造自己独立的意义世界的过程。[1]以认知神经为基础,从感觉、知觉、注意、想象、情感等诸多审美心理要素探究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解读脑认知审美机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实现对学前儿童基于脑神经认知的审美教育,帮助学前儿童产生对美和真正美感的认识。

一、对认知神经科学的期待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Neuroscience)这一学科名称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美国心理学家GeorgeMiller最先提出,该学科是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互结合,于九十年代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一门新兴学科。[2]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进化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推进了对感觉、学习、记忆、认知、言语、思维、情绪等大脑高级功能机制的探索,而且,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将学习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自身的理解,加快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学习是脑信息加工和产生脑刺激反应以及大脑对信息感知、处理和整合的过程,强调从大脑层面的变化来解决学习机制的运行,换言之,大脑是整个学习机制的中心,要想把握好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大脑这一核心要素,厘清教育教学的发生基础,从而真正在大脑调控下开展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教学。[3]1981年斯佩里教授根据割裂脑的研究发现人的左右半脑在功能上是有分工且不对称的。[4]虽然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大小和表面积,主要的脑叶在表面上看来也是对称的,但大脑功能却具有不对称性特征。大脑的左半球在控制人的五官以及语言符号、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文字理解、数字计算等抽象思维功能上占主导地位。大脑右半球主要控制音乐、节奏韵律、情感、创造性能力,是对感性思维的加工。在中国传统式教育观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当今中国应试教育模式,大多数人对左脑的开发较多,对右脑开发较少。学前儿童幼儿期感受周围世界、学习语言沟通一直到上学之后的教师教学前儿童学习数学计算都是对学前儿童右脑的开发。而家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在对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也是过多注重学前儿童书写和语言表达以及书本知识的学习,给孩子报课后辅导班似乎是家长之间约定俗成必办事项。然而审美活动不仅需要运用左脑感受理解美,更加强调右脑创造美。事实证明,在艺术领域有较高天分的“天才学前儿童”以及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大师大多是右脑开发度较高。学前儿童审美是学前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互动中追求美的过程,需要学前儿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指学前儿童在审美时感官系统的运用,也包括超越感官系统之产生的美的灵感。学前期是人一生中促进各方面发展最显著时期,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大脑潜力巨大。对这一时期的学前儿童应重视早期全脑教育,针对大脑皮质不同功能区对大脑进行刺激使大脑对外界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进而激活各区域皮质。根据学前儿童脑发育特征制定审美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有益于促进大脑全面发展,尤其在促进学前儿童审美认知、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5]同时,在有针对性对进行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需注重美育渗透性,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各面发展。

二、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学前儿童审美感知

查看全文

精神医学专业神经解剖学教学思考

神经解剖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形态和结构的一门学科,属于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还是通向临床实践的桥梁,随着现代精神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精神医学专业的学生也应越发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从国内外神经解剖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欧美大部分医学院校已在本科开设该课程多年[1],国内长学制医学教育大多也单独开设了该课程,但五年制等短学制却较少单独开设,相关知识仅在系统解剖学或局部解剖学中略有涉及,课时较少[2-4],仅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等少数医学院校一直坚持单独开设此课程[3],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认识到了神经解剖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单独开设此课程的建议[3-4]。湘雅医学院也较早地认识到了神经解剖学是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早在1920—1940年代即已开设此课程,但随后因学科重组而将内容整合至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根据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于1993年开始恢复对精神医学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此课程为必修课,在前期系统解剖学开课(已讲授神经系统内容)的基础上授课,近5年课时均为78学时。为提高教学效果,顺应目前国内外解剖学教改趋势[5,6],湘雅医学院近几年一直在改革探索最适合广大精神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思路与方法.为了解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意见与想法,现对本校2014级(32人),2015级(32人),2016级(32人)精神医学专业共计96人进行了调查,并随改革内容逐一阐述。

1本校精神医学专业神经解剖学教学改革内容与措施

1.1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多元化改革。1.1.1多媒体辅助讲座教学。对于神经解剖学这门课程来说,由于神经系统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以及经费、课时、场地等因素的限制,讲座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讲座教学能将许多生动的图片、视频、音像引入课堂,把神经系统抽象、复杂的知识较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配合老师的讲解,能提高学生在神经解剖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效率。1.1.2实验探索。为加深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对神经系统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初步掌握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神经解剖学教研室根据理论课内容选择性地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实验课,以自主观察与探索为核心,以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技术为依据,具体包括人脑标本解剖、神经组织染色、显微镜下切片观察、课后绘图等。1.1.3结合临床影像和颅脑断层标本进行教学。由于精神科医生未来需要大量阅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为加强神经解剖学与临床的联系,合理地运用学到的解剖学知识,从2016级学生开始,神经解剖学教研室联系湘雅二医院的精神科准备了一系列精神病患者的核磁共振结果图,配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结合正常颅脑断层标本与断层图进行观察与讨论,要求学生找出精神病患者脑结构中与正常人的不同之处,以及分析这些脑结构改变可能带来的功能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早期接触真实临床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对影像上的解剖学问题进行充分思考与挖掘。1.1.4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为了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跟踪书本外的学科新进展,保持神经科学研究的敏锐性,教研室采用了PBL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经诱导、探索、讨论、整合,最后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来替代以往的病例分析。教研组选择了与精神医学密切相关的2个问题:情绪及其神经基础,睡眠与大脑结构及功能,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讲座的方式在全班进行展示。1.1.5文献阅读汇报为提高本科生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促进精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老师们将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汇报作为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考虑到精神医学专业的专业属性,教研室选取了脑网络研究主题,要求学生分组完成1份完整的文献阅读报告,以纸质的方式上交,并以讲座汇报。1.2教学内容的改革。在2012级及之前的教学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神经解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组织教学内容的,学生反馈教学内容不明确,不系统,学起来负担很重,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经与湘雅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反复交流后,自2014级开始全面深化神经解剖学教学改革,精心整合教学内容,编写配套讲义,在上一学年系统解剖学的神经系统教学基础上,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着重于系统解剖学中神经系统授课时没有涉及或涉及甚少的内容如网状结构、大脑功能分区、不同种属神经系统结构、感觉运动调控等,加入了神经解剖学的前沿研究如脑白质、脑侧化的最新研究进展等。在这些解剖学基础打牢之后,着重介绍了与精神医学密切相关的有关脑高级功能的内容,如语言功能、认知行为、学习记忆和情感的解剖学基础,在教学中联系临床,对相关解剖学改变之后造成的功能影响进行了介绍。此外,本次改革仍保留了之前多学科交叉教学的特色,为学生介绍了有关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理学、认知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由于精神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教研室的老师们所授课的内容多参考了多本书籍及专业文献,如《神经解剖学》、《神经科学基础》、《临床神经解剖学ClinicalNeuroanatomy》、《Neuroanatomy-AtlasofStructures,Sections,Systems》、《AtlasofNeuroanatomyandNeurophysiology》等,故2016级以前神经解剖学这门课程在本校均无特定的讲义,仅让学生根据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与幻灯片,自己查询相关书籍进行复习,这也是国外很多课程的教学方式。但也许是长期习惯了1门课程1本书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非常迷茫,觉得“无据可依”,也不清楚教学的重点,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故有近90%的学生认为没有讲义是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大的困难,所以自2016级起,教研室参考了上述权威书籍,根据精神医学的专业特点,着重放在了脑的高级功能等方面,编写了适合于精神医学专业的讲义,囊括了神经解剖学领域的核心内容。

2教学改革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改革后学生反馈意见,显示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理论课和讨论课教学的满意度都在逐年提高(表1)。有66%的学生认为本课程中将正常人的颅脑断层标本和断层图与临床真实的核磁共振图相结合学习的方式既有吸引力,又有实用性,使自己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很深刻。有6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很好,既紧密结合了课本,又了解了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并使单纯的知识输入通过讲座汇报转为了输出,使知识记忆更为深刻。66%的学生都对配套讲义很满意,认为其内容全面,最重要的是讲义涵盖了老师上课的内容,使学生复习时能专注于1本讲义而不再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总的来说,这次改革得到了学生的初步认可,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上都有了丰富与深化,具有湘雅医学院精神医学特色,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虽然学生的满意度在逐步提高,最终的成绩却没有飞跃式的上升,教改手段与效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有71%的学生认为实验课仍需改进。由于经费不足,大体老师匮乏,场地不够等原因,实验课中的脑厚切片与大脑标本解剖都是以示教的方式进行,神经组织的染色也只有一部分学生亲手参与,因此在最后的调查中,有84%学生认为自己动手的机会太少,只是被动接收知识而没有亲手运用,在实验课上希望能增加动手取脑等实验。虽然16级增加了影像观察,引起了学生的良好反馈,但受限于实验课课时、场地及经费等因素,学生实际动手机会很少,并不符合学生对实验课的预期期望,所以这可能是2016级学生对实验课满意度下降的原因。②有63%的学生建议精简内容,突出重点。这可能是由于多学科交叉教学让没有相关学科基础的学生难以适应,加上本身就已经很复杂的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使得许多学生抓不住重点,最后复习时有种“贪多嚼不烂”的感觉。

3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改革的思考

查看全文

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探讨

神经外科护理学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低年资护士由于在基本技能、抢救应急处理等临床经验方面还不够成熟,岗位胜任力不能满足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等需求[1],通过强化培训来提高低年资护士胜任力至关重要。模拟病例教学法属于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具有可重复、真实及科学的特点[2],通过设计病例、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带给新入职护士最接近临床的感受[3-4]。2016年1月,我院将模拟病例教学法应用到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研究对象

我院是一所以神经科为先导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中神经外科包括13个病区,床位数473,护理人员214人。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于2016年1-12月,对在我院神经外科工作3年以内的76名护士进行培训。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其中本科学历22名,大专51名,中专3名。

2方法

2.1成立培训小组。由神经外科教学护士长、教学干事、临床带教老师共4人组成培训小组。2.2形成典型模拟病例。选择合适的病例,并精心加工为教学所需要的临床典型病例。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病例,并不都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会出现很多干扰因素,直接将临床病例应用于培训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此研究中,经过培训专家的多次讨论,最终根据神经外科专科特点以及对神经外科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要求,将临床病例加工成模拟教学所需的典型模拟病例。2.3培训方式与内容。2.3.1模拟病例理论教学集中授课与随机课堂相结合。授课内容包括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神经外科常用抢救技能、神经外科护理应急预案等,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病例有机结合,紧扣核心知识。讲授层次清晰,重点明确,增加认知与理解,强化营养护理促进疾病治愈与康复的理念。模拟病例举例:第一部分(患者的初始状态):某某,男,35岁,患者于9h前发生车祸后出现神志昏迷,鼻腔、外耳道出血,于当地医院急诊,头部CT显示“颅内脑出血,颅骨骨折”,胸部平片示“气胸”,急诊给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灌洗”,患者无明显好转,自主呼吸差。当地给予气管插管,随后急诊救护车转来我院。我院急诊头部CT显示:“颅内多发挫裂伤,脑干出血,脑疝,颅内多发骨折,气颅”,急诊以“开放型颅脑损伤(特重型)”收入院。入院来,患者神志深昏迷,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致伤原因:车祸。伤后意识:昏迷。伤后症状:眼眶肿胀,鼻腔外耳道溢血。光反射:消失。引导问题:患者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哪个需要最优先处理?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途径?措施依据是什么?第二部分(给予措施1或2后患者的状态变化),引导问题:患者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途径?措施依据是什么?2.3.2情景式操作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小组深入探究,结合神经外科护理特点及低年资护士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同时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制定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护理操作指南》及《临床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的相关要求,将15项操作作为神经外科基本操作培训内容,分别为: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口腔护理、男/女患者导尿、皮内注射、静脉输血、口鼻腔吸痰、肌肉注射、鼻饲技术、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CPR/除颤技术、轴线翻身、肌力分级、GCS评分、约束法等。每月月初由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情景式示教培训,2016年每月1期,全年共12期。要求事先设置情境,实现案例重现,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当标准化病人,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及应急能力。情景式操作技能举例(约束法培训)患者病情设置:颅脑肿瘤切除术后,刚刚从手术室转回病房,患者全身留有皮下引流管、气管插管、尿管,同时患者烦躁不安,情绪异常激动。培训内容:护士对患者病情及情绪状态的观察,约束方法的培训。2.4教学效果及评价。培训前对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技能进行初步测评,之后每月月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当月所学理论、操作技能及综合技能的考核。连续培训12个月后对所培训的全部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理论、操作技能及综合技能,考官为神经科13个病区的护士长及神经外科科护士长。2.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查看全文

脑梗塞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颅脑影像改变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脑梗塞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CI)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颅脑影像改变关系。方法:对4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采用GE-2000型CT扫描机头颅平扫,将脑梗塞患者按梗塞灶大小分组。结果:CI组患者EP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CI组患者血清EPO水平与脑梗塞组的影像测定梗塞面积呈明显负相关(r=-0.640,P<0.05)。结论:EPO水平与影像测定的病损范围大小,是评价脑梗塞患者的严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脑梗塞;促红细胞生成素;CT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1948年由Bonsdor和Jalsvistor首先发现,是机体内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子。Ber-naudin等[1]研究发现脑缺血模型中神经元细胞反星形胶质细胞内出现EPO受体(EPOR)及EPO的表达,EPO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及其与脑血管病间的关系,也受到人们关注。为此,我们对40例CI患者测定EPO,以及CT测定脑梗塞病损范围大小,并对其变化特点和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查看全文

神经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教学研究

摘要:神经内分泌免疫超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于进化、生态学和疾病易感性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开设的神经生物学课程超系统章节是特色内容,国内外教科书中鲜有系统概述。在概要复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关基础内容和超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论文,重点讲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以及炎症和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的生理学改变。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教学方法

神经生物学作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首都医科大学是国内较早形成、建立神经生物学学科的医科院校,形成了围绕神经系统重大疾病、以转化医学为理念指导的神经科学研究特色。本校曾在20世纪90年代开设了针对五年制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和七年制(现“5+3”模式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神经生物学课程[1],主要讲授神经生理学为主的相关内容。2007年以来,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徐群渊教授的带领下,主要参考Neuroscience-ExploringtheBrain(现为2016年WoltersKluwer出版社的第四版)对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涵盖基础神经科学重要内容的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2],其中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章(neuroimmuneendo-crinenetwork)节为本课程的特色内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是作为典型的超系统(supersystem)进行发育和行使功能[3],其相互作用对于进化、生态学和疾病易感性有重要意义[4]。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教学重点讲授三个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这些内容在国内外神经生物学或神经科学的著作和教科书中鲜有系统概述。我们主要是参考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论文,再归纳和综合后讲授给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1超系统的概念

超系统是1997年日本学者Tada创造(coin)的术语,指高度整合了的生命系统如免疫系统,高等生物的神经系统和胚胎发育也可以被视为超系统[4]。Tada解释了系统(system)和超系统的区别,认为: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的组成部分或要素(compo-nentorelement)组成;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相互协调的关系,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系统的功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particularpurpose)[4]。超系统则是由单个先祖细胞产生的不同组分组成;通过自适应(self-adaptation,即细胞适应其周围环境细胞,若建立联系则存活并分化,否则死亡)和共适应(co-adaptation,即周围环境细胞也通过接受或发出信号来适应新分化细胞)而相互联系自我组织产生的动态自我调节系统;其组分产生和功能运行没有特定目标,是无目的地(purposelessly)适应早先形成的细胞环境过程中形成的[4]。我们给学生举例简要解释了系统和超系统的概念。呼吸系统由上皮组织、平滑肌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组成,这些成分相互协调而发挥作用,主要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一特定目的。作为超系统的神经系统来源于神经干细胞即胚胎神经管上皮细胞,其在各种诱导因素作用下发育为各类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发挥机体的感觉功能和运动调节功能以及学习记忆、语言和情绪等高级脑活动。

2超系统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物活性物质

查看全文

脑损伤语言认知障碍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言障碍,认知神经心理学,评估,治疗。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及其它认知的脑机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研究各种脑损伤导致的特异性语言障碍,为探索语言和其它认知的结构、加工,及大脑不同部位在语言和其它认知活动中的功能增添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对临床失语症的诊断与康复起了很多积极的作用。汉语在世界语言体系中具有其独特性,对汉语的语言障碍及其脑机制的研究将为完善人类语义知识理论、语言的表征与加工模型有重要贡献,也为发展汉语失语症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1引言

脑血管疾病或者脑外伤等脑损伤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非常普遍的是语言障碍——失语症。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语言功能的保存逐渐成为医患关注的焦点。而对失语症的有效康复只能建立在大脑加工语言正常系统和损伤机理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医院系统对失语症的诊断主要是以临床经验为基础,诊断的准确性和康复效果不够理想。

国际上的失语症研究从19世纪中叶起始、二战后开始蓬勃发展。在美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从神经科学、脑科学、神经医学、心理学、语言学、语言康复学等学科领域开展了交叉研究。美国支持相关研究的政府机构包括美国卫生研究中心(NIH,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美国精神卫生研究中心(NIMH,NationalInstitutesofMentalHealth)等。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以认知能力异常者为研究对象、以认知加工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患者特异性受损和保留的认知环节来进一步推知人类正常的认知结构和加工方式。它是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相互融合的产物。一方面,脑损伤认知障碍研究打开了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一扇窗户,认知神经心理学透过这扇窗户帮助研究者理解正常的认知加工和表征。另一方面,当前国际前沿的发展趋势是关注在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诊疗,使得诊断更细致,康复更有效。

查看全文